鹽酸使澱粉水解需要多少溫度
A. 鹽酸到底是如何讓澱粉水解的
澱粉中糖苷鍵的水解,只要是足夠強的酸就能催化,先把氧原子質子化,然後水分子進攻一個碳,C-O鍵斷裂。弱酸催化時有不同機理:弱酸分子整體與糖苷鍵中的氧原子作用,然後水分子進攻,催化效果比強酸差。所謂「用弱酸水解」是指澱粉用弱酸就可水解,強酸就更可以了。
澱粉是高分子碳水化合物,是由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多糖。其基本構成單位為α-D-吡喃葡萄糖,分子式為(C6H10O5)n。
鹽酸注意事項
鹽酸對人體有一定的危害,由於鹽酸具有強烈的腐蝕性以及強烈的刺激性,容易造成人體的灼傷。
所以不要經常的接觸鹽酸,它還可能與活性的金屬粉末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有毒的氣體。如果吸入了這些有毒的物質,就有可能會引起呼吸道病變,導致鼻腔、口腔黏膜的燒傷,還可能會出現鼻腔出血、牙齦出血、支氣管炎甚至吸入性肺炎。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鹽酸
B. 關於澱粉的水解
澱粉水解糖的制備
1. 制備方法
生產的意義
質量要求
各種制備方法的優缺點
1.1 生產的意義
糖化:澱粉 葡萄糖
澱粉水解糖:通過糖化製得的水解糖液.
氨基酸生產菌種不能直接利用澱粉.
1.2 澱粉水解糖液的質量要求
糖液透光率>90%(420nm).
不含糊精,蛋白質(起泡物質).
轉化率>90%.DE值(Dextrose equivalent,葡萄糖當量值)
還原糖濃度>16%.
糖液不能變質.
1.3 各種制備方法的優缺點
酸法
酶法
酶酸法
2 酸法水解製糖的原理
催化劑:無機酸
酸法水解包括三種反應:
水解反應
復合反應
分解反應
動力學角度:
反應物
澱粉
水
無機酸
反應速度與反應物濃度的關系
2.2 復合反應
復合反應進行的程度及所生成復合糖的種類因反應條件(如澱粉乳的濃度,酸的種類,酸的濃度,溫度和時間等)不同而不同.
① 澱粉乳的濃度
DE值在28以下,復合糖幾乎不能生成.但隨著DE值的增加,復合糖量逐步增加.
② 酸的種類和濃度
不同種酸對於葡糖復合反應作用不同.曾有人用不同濃度的HCl,H2SO4,H2C2O4混於50%濃度的葡糖液,與98℃加熱10h,測復合糖生成量.
③ 作用溫度與時間
復合反應隨著溫度的上升,時間的延長而增加,並超過水解反應速度.
2.3 分解反應
葡糖受酸和熱的影響發生分解反應,生成5'-羥甲基糠醛,與氨基化合物經美拉德反應,產生腐殖質;或5'-羥甲基糠醛自身分解產生甲酸和乙醯丙酸.
分解反應進行的程度受反應條件(如澱粉乳的濃度,酸的種類,酸的濃度,溫度和時間等)的影響.
① 澱粉乳的濃度
分解反應進行的程度與澱粉乳的濃度有關,隨著乳濃度的提高,分解反應加劇,色素加深.例如,用不同濃度的葡糖做實驗,結果見下表.
0.036
0.0039
5'-羥甲基糠醛(%)
10
1
葡萄糖濃度(%)
② 酸的濃度
pH3.0時, 5'-羥甲基糠醛生成量最少,色素最淺.
3.03.0,色素逐漸加深.
③作用溫度與時間
分解反應隨著溫度的上升,時間的延長而增加,造成糖損失,色素增加,後提取精製困難.
3 酸水解工藝
3.1工藝流程
3.2 影響糖質量的因素
① 澱粉乳的濃度
合理控制,一般12-13Beo.
② 酸的種類和濃度
H2C2O4> H2SO4> HCl
一般選用HCl,濃度0.6-0.8g/g干澱粉,pH1.2-1.7.
③ 作用溫度與時間
溫度高,時間短,糖液質量好.HTST.
溫度高,時間長,糖液質量差.
一般0.28-0.3 mPa,15-20 min.
④ 糖化設備與糖化操作
密閉糖化罐,D:H為1:1.15-2.5,耐腐蝕.為保證糖化均勻,罐體不能太大,一般不超過6 m3.
3.3水解糖液的中和,脫色
①中和
放罐水解液pH1.5左右,冷卻至60℃左右,加Na2CO3調至pH4.6-5.0.
②脫色除雜
脫色方法:
a.粉末活性炭0.1%左右.
b.顆粒活性炭.
c.離交樹脂.
4 酶法製糖工藝
4.1 工藝流程
①澱粉的液化(利用α-澱粉酶使澱粉分子水解成小分子糊精或低聚糖,粘度迅速下降的過程.)
C. 澱粉水解條件
澱粉的酸性水解也是要加熱的,澱粉在澱粉酶的催化下是不用加熱的而且效率非常高,這就是酶催化的優勢,如果動物體內可以找到一種催化酯水解 酶,那麼酯的水解也可以不加熱了的。
D. 澱粉水解溫度
澱粉水解需要適宜的溫度,如用酶水解需要的溫度要低一些,60度一下就可以,如用酸水解,可以放火上直接煮沸,這樣到水解完全所需要的時間就要短些.提高溫度可加快水解的速度.
E. 可溶性澱粉在多少溫度下溶解度最大
可溶性澱粉在沸水(約100度)溶解度最大。可溶性澱粉溶解度,可溶性澱粉不溶於冷水,溶解於沸水。水溶性澱粉為白色或黃白色粉末,在冷水中即可全溶。
澱粉溶液熱時有良好的流動性,冷凝時能形成堅柔的凝膠,α一澱粉就是由物理處理方法生成的可溶性澱粉。
生產可溶性澱粉的方法一般是在25~35攝氏的溫度下,用鹽酸或硫酸作用於40%玉米澱粉漿,處理的時間可由黏度的降低來決定。
(5)鹽酸使澱粉水解需要多少溫度擴展閱讀:
可溶性澱粉不溶於冷水,溶解於沸水。水溶性澱粉為白色或黃白色粉末,在冷水中即可全溶。常溫下100ml水中邊加邊攪,至少可溶解60g該品。但其粘度較可溶性澱粉大。
在熱水中則可成為透明溶液,冷卻後不結冰,一般用大米、玉米、小米、土豆的澱粉都可製成可溶性澱粉,但以紅薯澱粉製得的可溶性澱粉質量最好。紅薯澱粉的顆粒較粗,外面所包的膠膜在進行水解時易破裂,容易乾燥。
F. 稀鹽酸析分澱粉
如果你要的東西不溶於鹽酸和不溶於熱水,那麼使用以下方法:
5~10%的鹽酸煮沸後,倒入帶有有用物質的澱粉,煮5分鍾後,糊液會變成紅糖水的顏色,這時候澱粉就被酸分解掉了,可以利用紗布過濾出有用物質,並沖洗幾次就好了。
如果你要的有用東西溶於水或鹽酸,那麼你還是用冷水溶解後把澱粉濾除就可以,在蒸發乾燥。
G. 澱粉的溶解溫度是多少
當澱粉籽粒與足夠的水加熱,達到一定溫度時,澱粉成為膠狀,失去雙折射現象,並部分溶解, 稱為澱粉糊化。 一般小麥在60℃左右糊化,不可逆,體積膨脹很大,晶體結構失去。
澱粉的溶解是連續性的,在顆粒結構完全溶解之前,澱粉的溶解是不完全的。在過量的水中,要使溫度超過120℃才能做到。因此,在任何食品中,都不可能使澱粉完全糊化或完全溶解。
澱粉溶解只受溫度的影響而不是受溫度和時間相互作用的控制。將澱粉在一個特定的溫度下保持一段時間,其粘度不會增加,必須使溫度升高,粘度才能增加。
我找到了:玉米澱粉和馬鈴薯澱粉分別在35C條件下用濃度為2.4mol/L的HCI處理不同時間,採用X射線衍射分析、差熱分析和掃描電鏡等測試方法對酸解後的澱粉顆粒進行結構和性能分析。結果表明,澱粉的酸解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首先澱粉無定形區進行水解,顆粒結晶度、結晶熱穩定性和酶解速率增加;隨著酸解時間的延長,結晶結構受到破壞,熱穩定性降低,達到酶解平衡的時間減少。酸解4d時,玉米澱粉和馬鈴薯澱粉顆粒的結晶均最完整,結晶轉變溫度最高,分別為87.0C和93.5C。
http://www.hudong.com/wiki/%E6%B7%80%E7%B2%89
不知道有沒有用
還有說不定是澱粉時間放長了,結構發生了變化,變質了。你可以再換一種澱粉試試看。
H. 澱粉水解的實驗方法
實驗所需葯品和器具:澱粉、水、碘溶液、20%的硫酸、10%氫氧化鈉、2%的硫酸銅、酒精燈、試管夾、試管等。
實驗過程:
1、試管1中加入0.5g澱粉和4ml水,試管2中加入0.5g澱粉和4ml20%的硫酸溶液。加熱兩試管3~4min。
2、 把試管2中的部分溶液倒入試管3中,留作下一步實驗用。
3、 向試管1和試管2中加入幾滴碘溶液,觀察現象。發現試管1的溶液呈藍色(澱粉遇碘變成藍色),而試管2無明顯現象。
4、 向試管3中滴入10%的氫氧化鈉溶液,調節溶液pH值至9~10。
5、 另取一隻試管4加入3ml氫氧化鈉溶液,滴入4滴2%的硫酸銅溶液,立即有藍色的氫氧化銅沉澱生成。再滴入試管3中的水解液1ml,混合均勻後,加熱煮沸,溶液顏色有藍色——黃色——綠色——紅色等一系列變化,最終有紅色沉澱生成。
是因為氫氧化銅被還原生成紅色難溶於水的氧化亞銅。
實驗結論:澱粉在酸的催化作用下,能發生水解。(試管1中的澱粉未水解,澱粉遇碘變成藍色;試管2中澱粉在酸的催化作用下水解了,所以無明顯現象;不同現象的原因就是澱粉在酸性條件並加熱的條件下發生了水解反應)。
(8)鹽酸使澱粉水解需要多少溫度擴展閱讀:
實驗延伸設計:
通過實驗驗證唾液酶對澱粉水解的催化作用(用唾液作催化劑水解澱粉時,溫度不得超過45℃,因為溫度過高,唾液酶易失去活性,最適宜的溫度是37—40℃)
1、將裝有澱粉培養基的錐形瓶置於沸水浴中融化,然後取出冷卻至50℃左右,即傾入培養皿中,待凝固後製成平板。
2、翻轉平板使底皿背面向上,用記號筆在其背面玻璃上劃成兩半,一半用於接種枯草芽孢桿菌作為陽性對照菌,另一半用於接種試驗菌大腸桿菌或產氣腸桿菌。接種時用接種環取少量菌在平板兩邊各劃「+」字。
3、將接完種的平板倒置於37℃恆溫箱中,培養24h。
4、觀察結果時,可打開皿蓋,滴加少量碘液於平板上,輕輕旋轉,使碘液均勻鋪滿整個平板。如菌體周圍出現無色透明圈,則說明澱粉已被水解。透明圈的大小,說明該菌水解澱粉能力的強弱。
I. 怎樣用實驗證明澱粉能否水解
實驗材料:稀鹽酸、澱粉溶液,碘水(稀溶液),恆溫水槽,
步驟:取兩支試管,其中一支加入少量稀鹽酸,加入小量的澱粉溶液,再滴加一滴碘水(溶液變藍色),最後把試管置恆溫水槽中(水中溫度37度),每半小時觀察一次溶液樣色變化。
結果:加了稀鹽酸的試管藍色逐漸變淡,最後變為無色。
結論:稀鹽酸能水解澱粉,使澱粉分解生成分子量更低的化合物。
更激的,可以不加稀鹽酸,直接煮沸也能出現以上現象。
J. 濃鹽酸和澱粉和唾液在37攝氏度的條件下加熱10分鍾後,再加入碘酒,是否變藍
會變藍。
澱粉與碘相遇變蘭是由於特殊的絡合反應。唾液中本含有的唾液澱粉酶,在強酸性環境下失活(該酶最適pH值為7.5),故無法催化澱粉變為麥芽糖。
至於鹽酸,沒有催化澱粉水解的能力(那是濃硫酸)。
綜上所述,澱粉仍存在,變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