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苷酶的溫度多少
Ⅰ 1U/ml 的a-葡萄糖苷酶怎麼配
K2HPO4 2.5g,酵母浸膏1g,NaCl 5g,瓊脂15g,X-gal0.1g,蒸餾水1 000ml,pH 7.0~7.2。
2.搖瓶篩選培養基:乳糖1%,胰蛋白腖15g,豆蛋白腖5g,K2HPO4 2.5g,酵母浸膏3g,NaCl 5g,蒸餾水1000ml,pH 7.0~7.2。
3.酶活力測定方法
將pH6.5的磷酸緩沖液500μl和0.25%的ONPG 200μl加入比色管,在25℃的溫度下溫浴5min,加入適當稀釋的粗酶液0.5ml,反應10min,加入800μl 5%Na2CO3終止反應,蒸餾水定容至10ml,用分光光度計420nm測定OD值,通過標准曲線方程計算酶活。
在上述條件下1ml粗酶液1min催化水解ONPG生成1μmol鄰硝基苯酚(ONP)的量,定義為1U。
Ⅱ 澱粉葡萄糖苷酶和葡萄糖澱粉酶是一種酶嗎
看雖然是很久以前的提問,因為我最近也遇到這個問題,所以答一下,錯誤的地方歡迎指正。它們的英文名都是Amyloglucosidase, 所以應該是同一種酶,有很多別稱,搜索網路可以看到我就不列了。糖化酶是常用的別稱。這個酶(簡稱AMG)是用於做澱粉水解的酶,可作用於葡萄糖的α-1,4糖苷鍵和α-1,6糖苷鍵,能將澱粉(包括直鏈和支鏈澱粉)從分子鏈非還原性末端開始逐個分解為葡萄糖。反應溫度要看實驗方法,單個酶的最適溫度和pH不一定是實驗最適的,我的實驗就同時添加多種酶,要互相協調,建議用文獻上的方法。以上。
Ⅲ 麥芽糖轉化為葡萄糖需要什麼酶
麥芽糖酶 maltase 原來是對可使麥芽糖水解生成2分子葡萄糖的酶所用的名稱,但現在一般地是作為作用於結合各種配糖基的α-D-葡萄糖苷的α-葡萄糖苷酶的別名來使用。它可以從低聚糖類底物的非還原性末端切開α-1,4糖苷鍵,釋放出葡萄糖,或將游離出的葡萄糖殘基以α-1,6糖苷鍵轉移到另一個底物上,從而得到非發酵性的低聚異麥芽糖(IMO)、糖脂或糖肽等。α-葡萄糖苷酶在澱粉加工工業中可以用作糖化酶制劑,與α-澱粉酶一起生產高葡萄糖漿。另外,α-葡萄糖苷酶作為工業化生產IMO的關鍵酶制劑備受國內外食品工業界的重視。目前,工業生產中使用的α-葡萄糖苷酶主要來源於黑麴黴(Aspergillusniger)。 對一株分離自深海熱液口的超嗜熱古菌(ThermococcussiculiHJ21)菌株進行了產α-葡萄糖苷酶條件的優化和酶學性質的初步研究。胞內發酵時間為6h,胞外發酵時間為21h時,較適合產α-葡萄糖苷酶;其最適產酶溫度為85℃,pH為6.5,NaCl濃度為2.5%;可溶性澱粉、酵母粉和蛋白腖促進產酶。該α-葡萄糖苷酶的最適作用溫度為100℃,90℃半衰期為2h;最適酶作用pH值為7.0,在pH為5.0~8.0之間酶活力相對穩定;該酶熱穩定性不依賴Ca2+,且Ca2+對該酶有抑製作用,金屬離子Cu2+、Al3+、Ni2+對該酶有較明顯抑製作用,Hg2+強烈抑制該酶的活性,而EDTA、Fe3+和K+對該酶有激活作用。 以T.siculiHJ21染色體DNA為模板,採用PCR技術,成功克隆了T.siculiHJ21的α-葡萄糖苷酶基因。基因序列結果顯示,該基因開放閱讀框大小為729bp,編碼的蛋白質分子含有242個氨基酸殘基,分子量約27.2kDa。同Genbank資料庫中已公開的α-葡萄糖苷酶基因序列進行同源性比對分析結果表明,T.siculiHJ21的α-葡萄糖苷酶的基因序列與Thermococcushydrothermalis的α-葡萄糖苷酶親緣關系最近,同源性達到81%,氨基酸同源性達90%。
Ⅳ 熱葡萄糖苷土桿菌
(1)根據題意可知,嗜熱土壤芽胞桿菌產生的β-葡萄糖苷酶(BglB),因此PCR擴增bglB基因時,選用嗜熱土壤芽孢桿菌基因組DNA作模板.
(2)根據啟動子和終止子的生理作用可知,目的基因應導入啟動子和終止子之間.圖中看出,兩者之間存在於三種限制酶切點,但是由於Xbal在質粒不止一個酶切位點,因此為使PCR擴增的bglB基因重組進該質粒,擴增的bglB基因兩端需分別引入NdeⅠ和BamHⅠ不同限制酶的識別序列.
(3)大腸桿菌不能降解纖維素,但轉入上述建構好的表達載體後則獲得了降解纖維素的能力,這是因為轉基因的大腸桿菌分泌出有活性的BglB酶.
(4)據圖2、3可知,80℃保溫30分鍾後,BglB酶會失活;圖2中看出,60~70℃時該酶的相對活性最高,而圖3中看出,隨著保溫時間的延長,70℃條件下的酶活性下降明顯,因此為高效利用BglB酶降解纖維素,反應溫度最好控制在60℃.
(5)PCR過程中僅針對bglB基因進行誘變,而用誘變劑直接處理對嗜熱土壤芽胞桿菌所有DNA均起作用,A正確;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B錯誤;突變後的bglB基因可以進行PCR技術擴增,因此可快速累積突變,C正確;bglB基因突變會導致酶的氨基酸數目改變,D錯誤.
故答案為:
(1)嗜熱土壤芽孢桿菌
(2)NdeI BamHI
(3)轉基因的大腸桿菌分泌出有活性的BgIB酶
(4)失活 B
(5)A、C
Ⅳ 大家幫忙啊!!!!β-葡萄糖苷酶活性測定的方法,越詳細越好.
以京尼平苷為底物氨基酸為顯色劑測定β-葡萄糖苷酶活力的方法。β-葡萄糖苷酶水解京尼平苷的溫度為50℃,pH為5.0,京尼平苷濃度為0.625mmol/L,水解10min後,立即加入1ml1mol/LNa2CO3終止反應,混勻,再加入體積比為1:1的0.2mg/ml的精氨酸溶液,沸水浴顯色10min,冷卻後於590nm處測光吸收度值。該方法的檢測線性范圍為0.05~1U/ml,相關系數為0.9998,檢測限為0.02U/ml,精密度為1.5%(n=5),回收率為99.5%~101.1%,該方法准確度高,結果穩定。
Ⅵ 庫爾勒香梨果實中存在游離態和結合態兩大類呈香物質.結合態呈香物質大部分以糖苷形式存在,本身沒有香氣
(1)該實驗的自變數是庫爾勒香梨果實的儲存條件,因變數是β-D-葡萄糖苷酶含量變化(β-D-葡萄糖苷酶活性),因此,此實驗的目的是研究不同儲存條件下β-D-葡萄糖苷酶含量(β-D-葡萄糖苷酶活性)的變化規律或探究不同儲存條件對β-D-葡萄糖苷酶含量(β-D-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響.
(2)①對硝基苯-β-D-葡萄糖苷(pNPG)與香梨中的結合態呈香物質的分子結構相似.
②根據實驗步驟三,由於不同香梨中的β-D-葡萄糖苷酶的含量不同,以上反應完成後,在鹼性條件下呈現的黃色深淺不同,在對硝基苯酚的最佳吸收波長處測定的吸光值也不同.與事先配製好的對硝基苯酚標准溶液的顏色進行比較,確定對硝基苯酚含量,然後推算出β-D-葡萄糖苷酶的含量(β-D-葡萄糖苷酶的活性).
(3)①提取樣液過程必須在低溫條件下進行的原因是保持β-D-葡萄糖苷酶含量或抑制β-D-葡萄糖苷酶失活,排除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以提高實驗的精確度.
②為保證酶的活性,檢測樣液時,酶促反應需控制在最適條件下.
(4)根據曲線變化規律可知,在四種不同條件下儲藏的香梨中,游離態呈香物質均約在儲藏40天時相對較多,在1%塗膜儲藏時,香梨的風味和品質最佳.
故答案為:
(1)研究不同貯存條件下β-D-葡萄糖苷酶含量(β-D-葡萄糖苷酶活性)的變化規律或探究不同貯存條件對β-D-葡萄糖苷酶含量(β-D-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響
(2)①結合態的呈香物質
②β-D-葡萄糖苷酶的含量顏色(或吸光值)對硝基苯酚 β-D-葡萄糖苷酶的含量(β-D-葡萄糖苷酶的活性)
(3)①保持β-D-葡萄糖苷酶含量(抑制β-D-葡萄糖苷酶失活、排除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②此條件下酶的活性最高(pH6.0是β-D-葡萄糖苷酶的最適pH,37℃是β-D-葡萄糖苷酶的最適溫度)
(4)401%塗膜
Ⅶ 求詳細解答:庫爾勒香梨果實中存在
(1)研究不同貯存條件下β-D-葡萄糖苷酶含量(β-D-葡萄糖苷酶活性)的變化規律或探究不同貯存條件對β-D-葡萄糖苷酶含量(β-D-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響 (2)①.結合態的呈香物質 ②.β-D-葡萄糖苷酶的含量 顏色(或吸光值) 對硝基苯酚 β-D-葡萄糖苷酶的含量(β-D-葡萄糖苷酶的活性) (3)①.保持β-D-葡萄糖苷酶含量(抑制β-D-葡萄糖苷酶失活、排除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②.此條件下酶的活性最高(pH6.0是β-D-葡萄糖苷酶的最適pH,37℃是β-D-葡萄糖苷酶的最適溫度) |
Ⅷ 纖維素酶失活溫度為多少
如果是生物學習上,我們一般只研究酶的最適溫度,而不考慮失活溫度。其次,最常見是問唾液澱粉酶的最適溫度,而不考慮纖維素酶。所以如果是正對高中生物,這個問題沒有意義。如果是大學,請查閱文獻
Ⅸ 麥芽糖酶的麥芽糖酶釋義:
麥芽糖酶可以從低聚糖類底物的非還原性末端切開α-1,4糖苷鍵,釋放出葡萄糖,或將游離出的葡萄糖殘基以α-1,6糖苷鍵轉移到另一個底物上,從而得到非發酵性的低聚異麥芽糖(IMO)、糖脂或糖肽等。α-葡萄糖苷酶在澱粉加工工業中可以用作糖化酶制劑,與α-澱粉酶一起生產高葡萄糖漿。另外,α-葡萄糖苷酶作為工業化生產IMO的關鍵酶制劑備受國內外食品工業界的重視。現階段,工業生產中使用的α-葡萄糖苷酶主要來源於黑麴黴(Aspergillusniger)。 對一株分離自深海熱液口的超嗜熱古菌(ThermococcussiculiHJ21)菌株進行了產α-葡萄糖苷酶條件的優化和酶學性質的初步研究。胞內發酵時間為6h,胞外發酵時間為21h時,較適合產α-葡萄糖苷酶;其最適產酶溫度為85℃,pH為6.5,NaCl濃度為2.5%;可溶性澱粉、酵母粉和蛋白腖促進產酶。該α-葡萄糖苷酶的最適作用溫度為100℃,90℃半衰期為2h;最適酶作用pH值為7.0,在pH為5.0~8.0之間酶活力相對穩定;該酶熱穩定性不依賴Ca2+,且Ca2+對該酶有抑製作用,金屬離子Cu2+、Al3+、Ni2+對該酶有較明顯抑製作用,Hg2+強烈抑制該酶的活性,而EDTA、Fe3+和K+對該酶有激活作用。 以T.siculiHJ21染色體DNA為模板,採用PCR技術,成功克隆了T.siculiHJ21的α-葡萄糖苷酶基因。基因序列結果顯示,該基因開放閱讀框大小為729bp,編碼的蛋白質分子含有242個氨基酸殘基,分子量約27.2kDa。同Genbank資料庫中已公開的α-葡萄糖苷酶基因序列進行同源性比對分析結果表明,T.siculiHJ21的α-葡萄糖苷酶的基因序列與Thermococcushydrothermalis的α-葡萄糖苷酶親緣關系最接近,同源性達到81%,氨基酸同源性達90%。
Ⅹ 橙皮素溶於DMSO么
橙皮素(3』,5,7-三羥基-4-甲氧基黃酮,3』,5,7-trihydroxy-4』-methoxyflavanone)常見於柑橘類果實中。流行病學研究表明,每日增加橙皮素的攝入量能夠減少人類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肺癌和哮喘。也有研究顯示,橙皮素能夠有效治療許多疾病,其能夠產生廣泛的生物效應,包括血管舒張作用、抗氧化劑作用、神經保護作用、消炎作用、抗病毒效果和降低膽固醇的作用(wangh,wangh,zhangh,etal..-[j].actapharmacologicasinica,2016,789:98-108.)。橙皮素的結構式如下面的式i所示。
橙皮素的配糖形式是橙皮苷。橙皮苷具有多種生物功能,如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和保護神經,還潛在地預防老年痴呆症、抗抑鬱症、抗炎、預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a.hirata,y.murakami,m.shoji,y.kadoma,s.fujisawa,kineticsofradical-ncox-2expression,anticancerres.25(2005)3367-3374.)。
α-葡萄糖苷酶(ec3.2.1.20)是一種分解代謝酶,能夠將澱粉及糖原水解成葡萄糖。在人體中,α-葡萄糖苷酶調節血糖水平,提供維持健康狀態的能量。但是,對於患有ii型糖尿病的病人而言,α-葡萄糖苷酶活性高時,水解糖原能力強,提升了血漿中的葡萄糖水平,從而加重了ii型糖尿病,甚至會引起臨床上的嚴重後果。
因此,出於葯用目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已經有多種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進入臨床應用,例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α-葡糖苷酶抑制劑通過維持體內血糖在一個穩定的水平,預防或治療糖尿病。已有的α-葡糖苷酶抑制劑(包括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是一類具有糖結構的新型抗糖尿病葯物,可以明顯降低ii型糖尿病人餐後血糖水平,減少糖尿病並發症的發生(何素婷,陳代傑.具有α-葡糖苷酶抑製作用的抗糖尿病葯物[j].工業微生物,2003,33(1):43-49.)。
此外,也有文獻提出α-葡萄糖苷酶是一種附睾標志物(epididymalmarker),與腫瘤的轉移和增長過程相關(j.f.guerin,h.b.ali,j.rollet,c.souchier,j.c.czyba,alpha-.,j.androl.7(1986)156-162;s.atsumi,c.nosaka,y.ochi,h.iinuma,k.umezawa,-glucosidaseinhibitor,1,6-epi-cyclophellitol,cancerres.53(1993)4896-4899;r.pili,j.chang,r.a.partis,r.a.mueller,f.j.chrest,a.passaniti,thealpha-,preventsangiogenesis,andinhibitstumorgrowth,cancerres.55(1995)2920-2926.)。
目前,尚需要開發新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人經過深入的研究和創造性的勞動,驚奇地發現,橙皮素能夠有效地抑制α-葡糖苷酶,具有制備糖尿病特別是ii型糖尿病的葯物的潛力。由此提供了下述發明:
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涉及橙皮素或其葯學上可接受的鹽或者橙皮苷或其葯學上可接受的鹽在制備如下的(1)-(3)中任一項中的用途:
(1)α-葡糖苷酶抑制劑,
(2)治療和/或預防糖尿病的葯物,
(3)治療和/或預防腫瘤的葯物例如抑制腫瘤轉移和/或增長的葯物。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中,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糖尿病為ii型糖尿病。
在發明中,通過抑制動力學和分子動力學模擬積分法評價橙皮素對α-葡萄糖苷酶的影響。本發明人發現,橙皮素能夠可逆地抑制α-葡萄糖苷酶,且抑制類型為斜率-拋物線混合類型(ic50=0.38±0.05mm;kislope=0.23±0.01mm);另外,這種抑制是伴隨蛋白質三級結構變化的。基於橙皮素對α-葡萄糖苷酶的抑製作用,其能夠用於制備防治糖尿病特別是ii型糖尿病(例如與α-葡萄糖苷酶相關的ii型糖尿病)的葯物。
腫瘤細胞中具有α-葡萄糖苷酶,α-葡萄糖苷酶參與到腫瘤細胞相互作用的轉移過程以及腫瘤細胞表面某些寡糖的合成。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中,所述腫瘤轉移和/或增長為α-葡萄糖苷酶參與的腫瘤轉移和/或增長。
本發明的再一方面涉及一種葯物組合物,其包含有效量的橙皮素或其葯學上可接受的鹽,和/或橙皮苷或其葯學上可接受的鹽;可選地,其還包含一種或多種葯學上可接受的輔料(例如載體或賦形劑)。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中,所述的葯物組合物,其還包含選自如下的一種或多種:
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二甲雙胍、促胰島素分泌劑、胰島素增敏劑、gpl-1受體激動劑、ddp-4酶抑制劑。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中,所述的葯物組合物,其為口服制劑或注射劑。
通常本發明葯物組合物含有0.1重量%-90重量%的橙皮素或橙皮苷和/或其葯學上可接受的鹽。葯物組合物可根據本領域已知的方法制備。用於此目的時,如果需要,可將橙皮素或橙皮苷和/或其葯學上可接受的鹽與一種或多種固體或液體葯物賦形劑結合,製成可作為人用的適當的施用形式或劑量形式。
本發明的橙皮素或橙皮苷或含有它的葯物組合物可以單位劑量形式給葯,給葯途徑可為腸道或非腸道,如口服、肌肉、皮下、鼻腔、口腔粘膜、皮膚、腹膜或直腸等。給葯劑型例如片劑、膠囊、滴丸、氣霧劑、丸劑、粉劑、溶液劑、混懸劑、乳劑、顆粒劑、脂質體、透皮劑、口含片、栓劑、凍乾粉針劑等。可以是普通制劑、緩釋制劑、控釋制劑及各種微粒給葯系統。為了將單位給葯劑型製成片劑,可以廣泛使用本領域公知的各種載體。關於載體的例子是,例如稀釋劑與吸收劑,如澱粉、糊精、硫酸鈣、乳糖、甘露醇、蔗糖、氯化鈉、葡萄糖、尿素、碳酸鈣、白陶土、微晶纖維素、硅酸鋁等;濕潤劑與粘合劑,如水、甘油、聚乙二醇、乙醇、丙醇、澱粉漿、糊精、糖漿、蜂蜜、葡萄糖溶液、阿拉伯膠漿、明膠漿、羧甲基纖維素鈉、紫膠、甲基纖維素、磷酸鉀、聚乙烯吡咯烷酮等;崩解劑,例如乾燥澱粉、海藻酸鹽、瓊脂粉、褐藻澱粉、碳酸氫鈉與枸櫞酸、碳酸鈣、聚氧乙烯、山梨糖醇脂肪酸酯、十二烷基磺酸鈉、甲基纖維素、乙基纖維素等;崩解抑制劑,例如蔗糖、三硬脂酸甘油酯、可可脂、氫化油等;吸收促進劑,例如季銨鹽、十二烷基硫酸鈉等;潤滑劑,例如滑石粉、二氧化硅、玉米澱粉、硬脂酸鹽、硼酸、液體石蠟、聚乙二醇等。還可以將片劑進一步製成包衣片,例如糖包衣片、薄膜包衣片、腸溶包衣片、雙層片或多層片。為了將給葯單元製成丸劑,可以廣泛使用本領域公知的各種載體。關於載體的例子是,例如稀釋劑與吸收劑,如葡萄糖、乳糖、澱粉、可可脂、氫化植物油、聚乙烯吡咯烷酮、高嶺土、滑石粉等;粘合劑如阿拉伯膠、黃蓍膠、明膠、乙醇、蜂蜜、液糖、米糊或麵糊等;崩解劑,如瓊脂粉、乾燥澱粉、海藻酸鹽、十二烷基磺酸鈉、甲基纖維素、乙基纖維素等。為了將給葯單元製成栓劑,可以廣泛使用本領域公知的各種載體。關於載體的例子是,例如聚乙二醇、卵磷脂、可可脂、高級醇、高級醇的酯、明膠、半合成甘油酯等。為了將給葯單元製成膠囊,將有效成分橙皮素或橙皮苷或其葯學上可接受的鹽與上述的各種載體混合,並將由此得到的混合物置於硬的明膠膠囊或軟膠囊中。也可將有效成分橙皮素或橙皮苷或其葯學上可接受的鹽製成微囊劑,混懸於水性介質中形成混懸劑,亦可裝入硬膠囊中或製成注射劑應用。為了將給葯單元製成注射用制劑,如溶液劑、乳劑、凍乾粉針劑和混懸劑,可以使用本領域常用的所有稀釋劑,例如,水、乙醇、聚乙二醇、1,3-丙二醇、乙氧基化的異硬脂醇、多氧化的異硬脂醇、聚氧乙烯山梨醇脂肪酸酯等。另外,為了制備等滲注射液,可以向注射用制劑中添加適量的氯化鈉、葡萄糖或甘油,此外,還可以添加常規的助溶劑、緩沖劑、ph調節劑等。
此外,如需要,也可以向葯物制劑中添加著色劑、防腐劑、香料、矯味劑、甜味劑或其它材料。
本發明橙皮素或橙皮苷,或其葯學上可接受的鹽的給葯劑量取決於許多因素,例如所要預防或治療疾病的性質和嚴重程度,患者或動物的性別、年齡、體重及個體反應,所用的具體化合物,給葯途徑及給葯次數等。上述劑量可以單一劑量形式或分成幾個,例如二、三或四個劑量形式給葯。
可改變本發明葯物組合物中各活性成分的實際劑量水平,以便所得的活性化合物量能有效針對具體患者、組合物和給葯方式得到所需的治療反應。劑量水平須根據具體化合物的活性、給葯途徑、所治療病況的嚴重程度以及待治療患者的病況和既往病史來選定。但是,本領域的做法是,化合物的劑量從低於為得到所需治療效果而要求的水平開始,逐漸增加劑量,直到得到所需的效果。
本發明在再一方面涉及一種葯物產品,其包含獨立包裝的葯物制劑1和葯物制劑2,其中:
所述葯物制劑1包含有效量的橙皮素或其葯學上可接受的鹽,和/或橙皮苷或其葯學上可接受的鹽;
所述葯物制劑2包含選自如下的一種或多種:
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二甲雙胍、促胰島素分泌劑、胰島素增敏劑、gpl-1受體激動劑、ddp-4酶抑制劑。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中,所述的葯物產品,其中,所述葯物制劑1或葯物制劑2獨立地為口服制劑或注射劑。
本發明的再一方面涉及一種在體內或體外抑制α-葡糖苷酶的方法,包括施加於對象有效量的橙皮素或其葯學上可接受的鹽,和/或橙皮苷或其葯學上可接受的鹽的步驟;優選地,所述對象為細胞;更優選地,所述細胞為哺乳動物細胞或者微生物細胞。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中,所述的抑制方法,是非治療目的的。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中,所述的抑制方法,其中,所述哺乳動物細胞為人的體細胞例如人胰島細胞。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中,所述的抑制方法,其中,所述微生物細胞為細菌細胞、黴菌細胞或酵母菌細胞;優選地,為釀酒酵母細胞。
本發明的再一方面涉及一種治療和/或預防和/或輔助治療糖尿病的方法,包括給予受試者有效量的橙皮素或其葯學上可接受的鹽和/或橙皮苷或其葯學上可接受的鹽、本發明的葯物組合物或者本發明的葯物產品的步驟。
當用於上述治療和/或預防和/或輔助治療時,治療和/或預防有效量的橙皮素或橙皮苷或其葯學上可接受的鹽可以以純形式應用,或者以葯學可接受的酯或前葯形式(在存在這些形式的情況下)應用。或者,以含有該活性成分與一種或多種葯物可接受賦形劑的葯物組合物給葯。並且應認識到,本發明活性成分和葯物組合物的總日用量須由主診醫師在可靠的醫學判斷范圍內作出決定。對於任何具體的患者,具體的治療有效劑量水平須根據多種因素而定,所述因素包括所治療的障礙和該障礙的嚴重程度;所採用的具體化合物的活性;所採用的具體葯物組合物;患者的年齡、體重、一般健康狀況、性別和飲食;所採用的具體化合物的給葯時間、給葯途徑和排泄率;治療持續時間;與所採用的具體化合物組合使用或同時使用的葯物;及醫療領域公知的類似因素。例如,本領域的做法是,給葯劑量從低於為得到所需治療效果而要求的水平開始,逐漸增加劑量,直到得到所需的效果。一般說來,橙皮素或橙皮苷或其葯學上可接受的鹽用於哺乳動物特別是人的劑量可以介於0.001-1000mg/kg體重/天,例如介於0.01-100mg/kg體重/天,例如介於0.01-10mg/kg體重/天。
本發明中,
術語「有效量」是指可在受試者中實現治療、預防、減輕和/或緩解本發明所述疾病或病症的劑量。
術語「疾病和/或病症」是指所述受試者的一種身體狀態,該身體狀態與本發明所述疾病和/或病症有關。
術語「受試者」可以指患者或者其它接受本發明葯物組合物以治療、預防、減輕和/或緩解本發明所述疾病或病症的動物,特別是哺乳動物,例如人、狗、猴、牛、馬等。
發明的有益效果
橙皮素或其葯學上可接受的鹽能夠有效地抑制α-葡糖苷酶,具有制備糖尿病特別是ii型糖尿病的葯物的潛力。
附圖說明
圖1a:底物體系含橙皮素的條件下,對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曲線。n=4。其中,橫坐標表示橙皮素的濃度(mm),縱坐標表示α-葡萄糖苷酶的相對活性。
圖1b:底物體系不含橙皮素的條件下,對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曲線。n=4。其中,橫坐標表示橙皮素的濃度(mm),縱坐標表示α-葡萄糖苷酶的相對活性。
圖2:橙皮素對α-葡萄糖苷酶的可逆抑制曲線。其中,橫坐標表示酶濃度[e],縱坐標是吸光度的值。橙皮素濃度分別為0mm、0.2mm、0.5mm、1.0mm和2.0mm,在圖中依次用:■、●、▲、和◆代表。■所標記的曲線作為對照曲線。
圖3:橙皮素對α-葡萄糖苷酶抑製作用的時間進程動力學曲線。其中,橙皮素濃度分別為0.05mm、0.2mm、0.3mm、0.5mm和0.8mm,在圖中依次用:■、●、▲、和◆代表。其中,橫坐標表示時間(min),縱坐標表示α-葡萄糖苷酶的相對活性。
圖4a:橙皮素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雙倒數曲線圖。其中,橫坐標是底物濃度的倒數,單位是mm-1,縱坐標是吸光度的值的倒數。橙皮素濃度分別為0mm、0.1mm、0.2mm、0.3mm和0.4mm,在圖中依次用:■、●、▲、和◆代表。
圖4b:斜率對橙皮素濃度的二次做圖,數據來自圖4a。其中,橫坐標表示橙皮素的濃度(mm),縱坐標表示不同濃度的橙皮素的雙倒數曲線的斜率。
圖5a:橙皮素影響下的α-葡萄糖苷酶的熒光分光光度測量圖。橫坐標是熒光分光光度計的發射波長,單位是nm,縱坐標是α-葡萄糖苷酶吸收的熒光強度。其中1-7分別依次代表橙皮素濃度0mm、0.02mm、0.03mm、0.04mm、0.05mm、0.1mm和0.15mm。
圖5b:α-葡萄糖苷酶吸收的熒光強度最高峰值對應波長與橙皮素濃度二次做圖。橫坐標是橙皮素濃度,單位是mm,縱坐標是α-葡萄糖苷酶吸收的熒光強度最高峰值對應的熒光分光光度計的發射波長,單位是nm。數據來自圖5a。
圖5c:最大熒光強度與橙皮素濃度的曲線圖。橫坐標是橙皮素濃度,單位是mm,縱坐標是橙皮素影響下的α-葡萄糖苷酶最大熒光吸收強度。
圖5d:最大熒光強度差與橙皮素濃度的二次做圖。橫坐標是橙皮素濃度的倒數,單位是mm-1,縱坐標是消去最大自然熒光強度影響的α-葡萄糖苷酶熒光吸收強度。
圖6:ans熒光強度與橙皮素濃度的柱形圖。橫坐標是橙皮素濃度,單位是mm,縱坐標是ans熒光吸收強度。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實施方案進行詳細描述,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理解,下列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發明,而不應視為限定本發明的范圍。實施例中未註明具體條件者,按照常規條件或製造商建議的條件進行。所用試劑或儀器未註明生產廠商者,均為可以通過市購獲得的常規產品。
1.實施例所用試劑
本發明中,橙皮素、α-葡萄糖苷酶、pnpg、ans均購自sigma-aldrich(usa)公司。其餘試劑為國產分析純。
α-葡萄糖苷酶(來自釀酒酵母)酵母菌的α-葡萄糖苷酶和人體中的是類似的。其底物是糖原,產物是葡萄糖,已被證實(岳振峰,陳小霞,彭志英.α-葡萄糖苷酶研究現狀及進展[j].食品與發酵工業,2000,26(3):63-67.)。
pnpg,4-硝基苯基-α-d-吡喃葡萄糖苷,其結構式如下面的式ii所示。
有研究證實,α-葡萄糖苷酶是屬於鍵專一性酶,主要是作用於化學鍵,對底物配對的要求相對寬松(岳振峰,陳小霞,彭志英等.α-葡萄糖苷酶研究現狀及進展[j].食品與發酵工業,2000,26(3):63-67,98.)。pnpg是本領域人員熟知的研究α-葡萄糖苷酶應該使用的底物。
ans,即8-苯氨基-1-萘磺酸,其結構式如下面的式iii所示。
2.部分溶液的配製
(1)α-葡萄糖苷酶溶液:α-葡萄糖苷酶溶於50mm的磷酸緩沖液,ph7.0。α-葡萄糖苷酶配製時濃度為10μm。用於下面的實施例。如果沒有特別說明,反應體系中α-葡萄糖苷酶的反應初始濃度均為0.1μm。
(2)pnpg溶液:溶於50mm磷酸緩沖液,ph7.0,pnpg濃度為5mm。pnpg在反應體系中的濃度是2mm。
(3)橙皮素溶液:用100%dmso完全溶解橙皮素,再用50mm磷酸緩沖液,稀釋至橙皮素濃度為100mm,此時dmso為5%。此橙皮素溶液為母液,使用時按照需求濃度進行稀釋,稀釋液使用5%dmso。這里5%dmso由5體積的dmso與95體積的去離子水配製得到。
實施例1:橙皮素對α-葡萄糖苷酶的抑製作用
下面在底物體系含橙皮素和不含橙皮素兩種條件下,分別進行實驗操作。
一、底物體系含橙皮素
1.實驗方法
(1)α-葡萄糖苷酶溶液分別與不同濃度的橙皮素溶液以20∶1的體積比混合,混合後橙皮素的濃度依次為0mm、0.1mm、0.2mm、0.3mm、0.4mm、0.5mm、0.8mm、1.0mm、1.5mm、2.0mm、2.5mm,在25℃下水浴10min,得到11份混合物。
(2)上述混合物每份分別取10μl,加入到1ml底物體系中,其中底物體系由pnpg溶液與相應濃度的橙皮素溶液以95∶5的體積比配製得到。這里加入橙皮素的目的是為了確保加入到底物體系之後,橙皮素的濃度與加入之前保持一致。底物pnpg的反應初始濃度均為2.0mm,α-葡萄糖苷酶的反應初始濃度均為0.1μm。
(3)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計,在發射波長400nm/min條件下,測量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變化,測定溫度為25℃。
反應的整個過程從酶促反應動力學角度看包括3個階段:一級反應、混合級反應和零級反應。需要在一級反應反應階段進行測量,故操作時要迅速,滴加混合物後即開始測量,經過約1分鍾後,從儀器顯示的酶活性曲線上可看出過渡為混合及級應,則停止測量。
上述操作,對於每個橙皮素濃度,平行進行4次實驗(n=4),取平均值。
2.實驗結果
結果如圖1a所示。
結果表明,橙皮素在酶活性剩餘一半時的濃度(ic50)為0.38±0.05mm(n=4)。
二、底物體系不含橙皮素(稀釋效應實驗)
1.實驗方法
按照前面「底物體系含橙皮素」的實驗方法進行,不同之處在於底物體系含pnpg,不含橙皮素。
每個橙皮素濃度,平行進行4次實驗(n=4)。
2.實驗結果
結果見圖1b。
由於底物體系沒有橙皮素,酶體系加入到底物體系中測活時,橙皮素就被稀釋了。圖1b顯示,通過稀釋,酶活性能夠恢復一部分,沒有完全失活。說明橙皮素對α-葡萄糖苷酶的抑製作用是可逆的。
圖1b還顯示,甚至在完全滅活的情況下,即橙皮素濃度為2.5mm時(如圖1a,縱坐標都降到約0了),酶的活性能夠恢復至70%。這表明橙皮素與酶是可逆結合的,酶的活性可通過簡單的稀釋效應恢復。
實施例2:抑制可逆性的驗證實驗
為了檢測和驗證橙皮素作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的可逆性,進一步證明實施例1的實驗結果,在改變橙皮素濃度的條件下,做出酶殘余活性與酶濃度的關系。
1.實驗方法
(1)α-葡萄糖苷酶溶液分別與不同濃度的橙皮素溶液(橙皮素濃度:0mm、0.2mm、0.5mm、1.0mm和2.0mm)以20∶1的體積比混合,25℃下水浴10min,得到5份混合物。
(2)將上述混合物分別取10μl加入到1ml底物體系中,其中底物體系由pnpg溶液與相應濃度的橙皮素溶液以95∶5的體積比配製得到。底物pnpg的反應初始濃度為2.0mm,[e]表示α-葡萄糖苷酶的反應初始濃度,依次為0.02μm、0.05μm、0.1μm、0.15μm、0.20μm。
(3)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測量在發射波長400nm/min條件下,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變化,測定溫度為25℃。具體操作參照實施例1。
上述操作,對於每個橙皮素濃度,平行進行4次實驗(n=4)。
2.實驗結果
結果如圖2所示。
結果表明,隨著抑制劑橙皮素濃度的升高,直線穿過原點,直線的斜率逐漸降低,說明橙皮素誘導抑制的作用是可逆的。如果是不可逆的情況,抑制劑濃度增加的曲線會與對照曲線(即圖2中■所標記的曲線)斜率相同,並會與x軸相交於相對應酶濃度的位置。
圖2的結果明確地證明,橙皮素與α-葡萄糖苷酶是可逆結合的。
實施例3:橙皮素對α-葡萄糖苷酶抑製作用的時間進程動力學
1.實驗方法
(1)α-葡萄糖苷酶溶液分別與不同濃度的橙皮素溶液(0mm、1mm、4mm、6mm、10mm、16mm)以20∶1的體積比混合,得到6份混合物,在25℃下水浴,指定的時間間隔:1、2、3、4、5、10、15、20、25、30min,將上述混合物分別取10μl,加入到相對應橙皮素濃度的底物體系(1ml)中,其中底物體系由pnpg溶液與相應濃度的橙皮素溶液以95∶5的體積比配製得到。底物pnpg的反應初始濃度為2.0mm,α-葡萄糖苷酶的反應初始濃度為0.1μm。
(2)用紫外分光光度計在發射波長400nm/min條件下,測量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變化,測定溫度為25℃。具體操作參照實施例1。
2.實驗結果
如圖3所示。
圖3顯示,在橙皮素(濃度在0.05-0.8mm)與酶混合水浴的時間間隔內,酶沒有顯著的動力學進程。酶失活的反應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到達了平衡,這證明了橙皮素能夠非常迅速地與酶結合,並沒有經過特殊的過程就使催化活動失活,同時說明了α-葡萄糖苷酶上有橙皮素特定的結合位點。換言之,快速失活而沒有任何明顯的漸進的動態過程表明的具體對接橙皮素的位置可能位於酶活性部位的口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