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蟻蛛產奶量多少合適
⑴ 螞蟻的天敵是誰
很多人都把白蟻當作螞蟻,事實上白蟻和螞蟻的差別是很大的。即使在外形上差別也是顯著的。您現在看到的右邊的圖片是antskeeper在廣州龍洞拍攝的白蟻。下邊的是螞蟻的圖片: 差別是不是很大啊。事實上,在生物分類上,螞蟻和白蟻分屬於昆蟲的兩個不同的目,螞蟻屬於膜翅目而白蟻則屬於等翅目。另外還有一類和白蟻很相象的昆蟲,又經常被當作白蟻,它們是缺翅目昆蟲,很像縮小了的白蟻。
白蟻和螞蟻都是社會性昆蟲,有很多相象之處,被弄混也難怪。不過,就親緣關系而言,螞蟻和胡蜂更為接近,它們都屬於膜翅目細腰亞目。螞蟻和白蟻的在行為上的相似性更多可能源於趨同進化。 自古白蟻家族和螞蟻家族就戰火不斷,進攻方一般是螞蟻家族。像蜜壺蟻這樣的螞蟻幾乎已經把捕食白蟻提高到了職業的地步。蜜壺蟻(左圖)是一種神奇的螞蟻: 以蜜汁和白蟻為食,其中一些以自己的身體作為儲蜜罐。充滿蜜汁的蜜罐蟻,用兩腿死死抓住洞室的頂壁,據說在其死後2-3天才掉到松開掉到地上。讓人不解的是,當蜜罐蟻從天井掉到地上,它只能苦苦掙扎,自己無法移動身體,其它工蟻也不會前來幫它,直到死去為止。對於死去的蜜罐蟻(其腹部蜜汁還是好的)工蟻決不會將其剖腹食用,而只是默默的將其拖到相當於墓地的地方拋掉。據說一些當地人很愛食用蜜罐蟻,揪掉頭,像吃葡萄一樣放到嘴裡。墨西哥人用蜜罐蟻腹中的蜜,經發酵製成一種酒,已成為名酒。這些我們以後會詳細介紹。而東方植食行軍蟻經常整窩整窩的消滅白蟻蜜蜂蜜蜂,長得也許不是那麼像螞蟻,但是,蜜蜂和螞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都是社會性昆蟲,都是以可生育雌性個體為中心,都有類型的分化……在社會組成和生理上螞蟻和蜜蜂有很大的相似性,蜜蜂對於群體的依賴性有時甚至更高。就防禦問題,蜜蜂的尾刺具有倒鉤,一旦刺入某些動物就會留在其體內,這樣攻擊威力大
大加強,但是失去尾刺的蜜蜂會因此死去,這種防禦方式只適合群體,不適合個體。幾乎所有昆蟲都有對付寒冷的方法,螞蟻會使自己體內的甘油含量增加來抵禦嚴寒,但是蜜蜂沒有,她們必須通過集體的力量保持巢內的溫度。如果氣溫很低,她們就會不停爬動,散發熱量,通過這種方式,蜂巢的核心溫度可以保持在三十幾度。也就是說,任何單個蜜蜂都幾乎是不可能度過溫帶的冬季的。 飛行和社會性使蜜蜂發展了適合自己的語言,這是由著名生物學家Karl von Frisch 20年艱苦觀察發現的,即我們通常說的「蜜蜂舞蹈」。蜜蜂的「舞蹈」,包含了蜜源的距離、所在方向、食物的性質和質量等多種信息。當食物在近處(大概60米以內),蜜蜂會跳「圓舞」,如果遠蜜蜂則會跳「擺尾舞」,也就是所謂的「8」字舞。蜘蛛 n 當你在野外爬山或是在樹林旁散步的時候,如果你有敏銳的目光,就有可能留心到一種怪怪的「螞蟻」。它快速地爬來爬去,一旦遇到「同伴」主動就上前打招呼。在它「觸角」碰上對方觸角的一瞬間,對方像觸了電似的疼得亂竄。「螞蟻」於是露出本性,上前將對方捉住。它就是蟻蛛——擬態的典範。蟻蛛,蛛形綱,蜘蛛目,跳蛛科,蟻蛛屬。體形及色彩呈蟻狀,頭胸部背面狹長。頭部與胸部之間有緊縊,腹柄清晰可見。眼區幾乎呈正方形。雄蛛螯肢極發達,長大而粗壯,向前突出。雌蛛觸肢扁平,易被誤認為雄蛛。棲息於山區田地與林間,多營網於樹葉上,以螞蟻和其它小昆蟲為食。
圖中的是一隻雌的吉蟻蛛 (Myrmarachne gisti Fox) ,雌蛛觸肢扁平,易被誤認為雄蛛。吉蟻蛛長約6、7mm。雌體略大於雄體。在湖南、貴州、河南等許多省有分布。我國有美麗蟻蛛、吉蟻蛛、黑色蟻蛛、日本蟻蛛和大蟻蛛等,分布較廣。以後外出時不妨多留心一下蟻蛛。胡蜂 每年春天,是新胡蜂巢的建立時間。胡蜂後都是從度過寒冬的樹洞或岩石的縫隙飛出來,盡情地吸收陽光後,就開始找花蜜和建立她的王國。通常它們都會在近水源的地方築巢。
小豹子按: 胡蜂,膜翅目,細腰亞目針尾部胡蜂總科,本總科昆蟲通稱胡蜂,俗名黃蜂,全世界約有1.5萬種,已知5000種以上。中國記載約200種。本總科共分11科。左圖來自
首先,一些幸運的胡蜂後找到一個合適的地方,就用泥和樹木的纖維造成一個又一個的蜂窩巢,在每個蜂窩里產下一顆卵,那顆卵用尾部倒掛著。不用幾天,那些卵就孵化了。這時候,蜂後就要到外面找肉團喂那些幼蟲。。。。。。
幼蟲一天一天長大,而蜂後不時用前腿按摸幼蟲的身體,讓幼蟲反饋一些「乳汁」,這些「乳汁」是經過幼蟲處理肉團的精華,「乳汁」含有糖份、氨基酸和維它命是成蜂主要的動力來源。 當有工蜂的出現,所有的工作就交給工蜂,工蜂們要加建蜂巢的體積,也要出外找動物的屍體,因為幼蟲只吃肉的。通常他們也愛攻擊蜜蜂,一旦發現蜜蜂巢,就發動攻擊。胡蜂只能捉外圍的蜜蜂,因為當胡蜂走進蜜蜂窩時,蜜蜂會群擁包圍胡蜂,並震動翅膀提高體溫用熱力殺死胡蜂。單獨的蜜蜂根本沒有反擊力,當捉到蜜蜂時,胡蜂飛到附近的樹枝上用強壯下顎肢解蜜蜂,咬掉蜜蜂的頭和腹部,只留下胸部的飛行肌肉,再把肌肉搓成肉團喂養幼蟲,所以我們通常都可以看到一隻或一群胡蜂在肢解屍體。像螞蟻一樣,在巢外覓食的都是老年工蜂,它們最為有經驗。不斷重復,蜂群龐大起來。一個大蜂巢只用夏季幾個月建成,大蜂巢當然有大量的工蜂,它們組合成強大的護衛保護蜂巢,幾乎沒有動物敢來襲擊蜂巢。有的蜂後的翅膀可能已殘缺不全,不過她已經不用再飛行了,只是一直忙碌地產卵和等待她最後產的有性卵。每年的10月,蜂後像螞蟻一樣要繁殖下一代有性蜂,蜂巢里出現了特殊的幼蟲,也是最後一批,它們將來會變成蜂後或雄蜂。當繁殖蜂孵化時,正個蜂巢也走向衰落。在冬天來臨之前,趕上孵化的繁殖蜂飛離巢,在空中交配,然後盡量找幾朵花來喝少量的花蜜,這花蜜是過冬的原料。最後找個合適地方度過寒冬,通常發現幾只蜂後擠在同一樹洞里。寒冬到來,雨水可能會徹底摧毀舊蜂巢,但新的蜂後早已找安全的洞穴,只是等待翌年春天的來臨。呵呵,今天的角兒是這只翹尾巴鳥——土名地啄木,這張很有個性的酷像是網友lishijun提供的 在此一並致謝! 蟻,形目,啄木鳥科的1屬,全世界一共有2種,分布於歐洲、亞洲和非洲中國分布一種,全國幾乎各地都有分布。
蟻遷徙時常在開闊林地的樹上停息。蟻是一種孤獨的鳥類,單兵作戰,偶爾有2-3隻在一起。腳的構造很適合攀登,跟啄木鳥差不多,在地面上行走時,像麻雀一樣跳躍,但尾巴向上翹。常伸展頸部向各個方向扭轉——就像我們的這張圖片——於是乎,還有一個土名——「歪脖」 飛行遲緩,但這不影響蟻對螞蟻的熱愛。它利用長長的舌頭,從樹洞或螞蟻窩粘螞蟻出來吃。食蟻獸 食蟻獸屬於哺乳綱貧齒目,這類動物只生活於美洲,都是沒有門齒和犬齒的,食蟻獸更是一顆牙都沒有。它們吃食螞蟻和白蟻時,先用強有力的前爪擊破蟻巢,再用很薄很長的舌頭舔吃。兩趾食蟻獸只有15厘米長,很少離開樹木,用大爪和能盤卷的尾巴抓住樹枝。生活在草原沼澤區的大食蟻獸,是游泳高手,在地面行走時,它那長長的管狀吻貼近地面不停地搜尋食物。遇到危險時它們逃跑的步法很笨拙,如果逃不掉,它們會用強勁的前爪與天敵搏鬥。大食蟻獸並不喜歡吃螞蟻,而是偏食白蟻,只在吃不到白蟻的時候才吃螞蟻。它們沒有固定的居處,總是一刻不停地覓食,要睡覺時便找一個隱蔽的地方,把頭埋在前腿間縮成一團,然後用多毛的大尾巴把頭和身體蓋住。大食蟻獸的身長可達7尺,春天生產,通常是單胞胎,幼獸出生後由母親背著到處走。一般的食蟻獸沒有牙齒,但袋食蟻獸卻有52顆牙齒,比除某些鯨外的任何哺乳動物都還多,但它們也是用長長的尖嘴伸入到蟻穴中,並用帶粘液的舌頭去吃白蟻。它們食量很大,一天能吃20000隻。目前已被列為瀕臨絕種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