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施工砼的入模溫度多少合格
Ⅰ 冬季混凝土要求溫度是多少
冬季混凝土施工如果日平均溫度低於5攝氏度,不得澆水養護,混凝土澆築完後採取覆膜或者其他養護方法。氣溫太低要加早強劑和防凍劑。
入模溫度低於5℃,水泥的水化熱將停止反應,混凝土的強度將不會增加。當水變成冰後,還會在骨料和鋼筋表面上產生顆粒較大的冰凌,減弱水泥漿與骨料和鋼筋的粘結力。當冰凌融化後,還會在混凝土內部形成各種空隙,而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
(1)冬季施工砼的入模溫度多少合格擴展閱讀:
原因
國內外許多學者對冬季施工的混凝土進行了大量的試驗,結果表明:在受凍混凝土中水泥發生水化作用停止之前,使混凝土達到一個最小臨界強度(我國規定為不低於設計強度的30 %且不低於3.5MPa) ,可以使混凝土不遭受凍害,最終強度不受到損失。
所以延長混凝土中水的液體形態,使之有充裕的時間與水泥發生水化反應,達到混凝土的最小臨界強度及減少混凝土中自由水的含量是防止混凝土凍害的關鍵。在實際的工程中,針對具體情況,通常採用蓄熱法和摻加防凍劑兩種方法來保證水的液態。
Ⅱ 冬季施工中,混凝土入模溫度是多少
按照規范GB50204-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19-2002《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程》、DBJ/T01-36-97《凍期混凝土綜合蓄熱施工成熟度控制養護規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機溫度不宜低於10℃,入模溫度不得低於5℃,特殊工程或特殊部位以及有特殊要求時,入模溫度不得低於10℃。
由於冬季施工需保溫覆蓋和消耗較多熱能,增加工程造價,因此如場地平整、地基處理、室外裝飾、屋面防水及高空灌築混凝土等工程項目要盡量避免在冬季施工。對於不得不在冬季施工的項目,則須因時因地制宜,制定冬季施工措施,並及時掌握氣溫變化。
(2)冬季施工砼的入模溫度多少合格擴展閱讀
冬季抹灰有熱作和冷作兩種方法:
①熱作法。通過提高操作時的室內溫度,使抹灰砂漿在正溫條件下凝固的方法。提高環境溫度可用加熱爐或蒸汽排管,也可用遠紅外線烘烤。
②冷作法。抹灰是在不作加熱保溫的狀態下,用摻有抗凍劑的砂漿進行。此法常用於室外牆面抹灰。但不能用於靠近電源、經常處於潮濕狀態及外觀要求較高的工程。不論採取何種方法,冬季抹灰必須待建築物已沉降穩定,砌體強度已達到設計強度的20%以上,混凝土強度達到40%以上時才能進行,以免日後抹灰層開裂剝落。
Ⅲ 冬季混凝土入模溫度一般是多少
冬季施工要求混凝土入模溫度為什麼不得低於5℃。
混凝土拌和物澆灌後之所以能逐漸凝結硬化,直至獲得最終強度,是由於水泥水化作用的結果。而水泥水化作用的速度除與混凝土本身組成材料和配合比有關外,還與外界溫度密切相關。
當溫度升高時水化作用加快,強度增長加快,而當溫度降低到0℃度時,存在於混凝土中的水有一部分開始結冰,逐漸由液相(水)變為固相(冰),這時參與水泥水化作用的水減少了,水化作用減慢,強度增長相應變慢。
溫度繼續降低,當存在於混凝土中的水完全變成冰,也就是完全由液相變成固相時,水泥水化作用基本停止,此時混凝土的強度不會再增長。
入模溫度低於5度,水泥的水化熱將停止反應,混凝土的強度將不會增加。由於水變成冰後體積約增大9 %,同時產生約2. 5MPa的膨脹應力,這個應力往往大於混凝土的內部形成的初始強度值,使混凝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即早期受凍破壞)。
此外,當水變成冰後,還會在骨料和鋼筋表面上產生顆粒較大的冰凌,減弱水泥漿與骨料和鋼筋的粘結力。當冰凌融化後,還會在混凝土內部形成各種空隙,而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
(3)冬季施工砼的入模溫度多少合格擴展閱讀:
混凝土養護的注意點:
1、混凝土澆築完畢之後,要根據季節進行不同的養護措施,夏天初凝的時候我們要蓋上養護膜,防止水分的流失。冬季澆築完畢,要採用保溫材料覆蓋上防止混凝土凍傷。春季和秋季我們要注意天氣的變化,及時採取適當的措施進行保溫。
2、通常混凝土的養護時間不能夠低於7天。
3、混凝土拆模的時候,梁板的跨度要小於6米,強度則必須是70%以上,跨度大於6米,長度則是100%柱注應要在50%以上,如果我們要提前將模板拆除,必須採取一些抗乾旱的措施才可以。
Ⅳ 冬季施工,砼入模溫度是多少度
拌合砼時,水的溫度不得超過80℃,砂子的溫度不得超過40℃。使用時砼的溫度在環境最低氣溫低於-10...
保證砼入模溫度10℃左右,最少不低於5℃。當通過熱工計算,砼的入模溫度達不到5℃以上時應對攪拌水及骨料
滿意請採納
Ⅳ 請問冬季施工的混凝土水.出料溫度.入模溫度大概對少,請舉例說明
你好!
大氣溫度為0度時,
水溫應該控制在30-40度之間,出料溫度在15-20之間,入模溫度在10-15度吧,這要根據各個原材料的溫度及大氣溫度決定,而且原材料溫度不宜過高,這樣會影響強度。
我的回答你還滿意嗎~~
Ⅵ 混凝土冬季施工時溫度不得低於多少度
如果氣溫不會低於零度(澆築後一周以上期間),做好混凝土保溫即可。如果在負溫下(最低溫度低於零下5°C)環境澆築混凝土,需要注意的主要是早期混凝土防凍。防凍需要從兩個方面操作:
1)使用防凍劑:防凍劑可以大幅度降低拌合水的冰點,防止在塑性狀態和早期混凝土內部水分結冰膨脹,凍傷混凝土。防凍劑對混凝土強度性能沒有明顯危害,但有些防凍劑含尿素,混凝土會長期釋放氨味,需要特別注意。
2)保溫:盡可能使用膠合板、木板等具有一定保溫作用的模板,用保溫材料如棉被、草簾或泡沫保溫板等覆蓋暴露混凝土表面和包裹鋼模板,使混凝土強度較快發展。
冬季施工,最好使用早強型硅酸鹽或普通硅酸鹽水泥,因為強度發展快,水化熱相對較高。不過,只要做好保溫,什麼水泥都可以使用,強度發展慢些,對防止熱應力裂縫更好。
在最低溫度2°C環境,澆築混凝土可以不使用防凍劑,但必須做好保溫,並且密切注意氣溫變化趨勢。如果溫度還會降低,需要加強混凝土保溫隔冷。
附:
冬季施工混凝土測溫的有關規定
在離建築物10m以外,距地面高度1.5m,通風條件較好的地方安裝規格不小於300*300*400的白色百葉箱。測溫起止時間指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d低於5℃時起,至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d高於5℃冬施結束;
1、混凝土攪拌測溫記錄
冬季混凝土施工時,應進行攪拌測溫(包括現場攪拌、商品混凝土)並記錄。混凝土冬施攪拌測溫記錄包括大氣溫度、原材料溫度、出罐溫度、入模溫度等。測溫的具體要求應有書面技術交底,執行人必須按照規定操作。一般為:對於已攪拌好的砼,要經常檢查砼出罐和入模溫度(每班不少於4次)要求砼或砂漿出罐溫度不低於10℃,入模溫度不低於5℃。
原始記錄簽字完畢後交資料員歸檔。「現場攪拌或商品混凝土」字樣填人「備注」欄。表格中各溫度值需標注正負號。
2、混凝土養護測溫記錄
(1)混凝土的冬期施工應符合國家現行標准《建築工程冬期施工規程》 (JGJl04)和施工技術方案的規定。
(2)摻加防凍劑的混凝土未達到抗凍臨界強度(4MPa)之前每隔2h測量一次,達到抗凍臨界強度(4MPa)且溫度變化正常,測溫間隔時間可由2h調整為6h。
測溫次數控制:砼澆築完及時測一次溫度做為第一次測溫,以後每2小時測一次,連測三天,三天後改為每4小時測一次(早8:00、晚8:00、夜2:00)至砼溫度0℃為終結。
(3)混凝土冬施養護測溫應先繪制測溫點布置圖(標明具體部位名稱),包括測溫點的部位、深度等。測溫記錄應包括大氣溫度、各測溫孔的實測溫度、同一時間測得的各測溫孔的平均溫度和間隔時間等。此外還應進行成熟度計算(本次、累計)。表格中各溫度值需標注正負號。
(4)關於測溫的項目、測溫次數和測溫孔設置按要求執行現行有關標准規定。
①測溫孔位置的選擇,選擇在溫度變化大、容易散失熱量的部位、易於遭受凍結的部位,西北部或前陰的地方應多設置,測溫孔的口不迎風設置,且臨時封閉。
預埋測溫管:砼澆築完在未覆蓋前,要預埋測溫管,具體預埋的位置和數量,要事先繪出測溫點布置圖,每個測溫點要做好編號。
②結構測孔的設置
A、梁(包括簡支撐與連接梁):樑上測溫孔應垂直於梁的軸線,孔深為梁高的1/3至1/2處。
B、現澆鋼筋混凝土構造柱:每根構造柱下端設一個測溫孔。
C、底板:底板測溫孔布置按縱橫方向不大於5m間距布置,每間房間面積不大於20m2對可設一個測溫孔, 測溫孔垂直於板面,孔深為板厚的1/3至1/2。
D、現澆混凝土牆板:牆厚為500px及500px以內時,單面設置測溫孔,孔深為牆厚的1/2;當牆厚大於500px時,雙面設置測溫孔,孔深為牆厚的1/3,並不小於250px測溫孔與板面成30度傾斜角。大面積牆面測溫孔按縱橫方向均不大於5m的間距布置;每塊牆面的面積小於20m2時,每面可設一個測溫孔。
3、大體積混凝土養護測溫記錄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應對人模時大氣溫度、各測溫孔溫度、內外溫差和裂縫進行檢查和記錄。大體積混凝土養護測溫應附測溫點布置圖,包括測溫點的布置部位、深度等。表格中各溫度值需標注正負號。
4、測溫要求
⑴在測時,按測孔編號順序進行,溫度計插入測溫孔後,堵塞住孔口,留置在孔內3-5分鍾後進行讀數;
⑵混凝土出罐、澆注及入模溫度每一工作班不應少於4次;
⑶當採用蓄熱法養護時,其間每6小時測量一次;
⑷摻用防凍劑混凝土,在強度未達到4.0Mpa以前,每2小時測1次,以後每6小時測一次;
⑸冬期施工有室外大氣測記錄表;
⑹採用成熟度法預估混凝土強度。
Ⅶ 混凝土入模溫度是多少
溫度最高不宜超過35℃最低不宜低於5℃。
根據《混凝土質量控制標准》(GB50164-92)第4.3.6條:「混凝土拌合料運輸至澆築場所時,最高溫度不超過35℃,最低溫度不低於5℃」。也就是說,凡是有可能滿足上述要求的場合都要求有環境溫度和模具溫度的測量程序。
水化熱引起的溫度裂紋主要有兩種。一是當最高溫度降到環境溫度時,會發生大量的收縮。熱膨脹系數為10的-5次方,即混凝土每下降10度就有10個微應變(典型情況),混凝土一般能承受200個以上的微應變。二是混凝土內外溫差過大,導致混凝土開裂。溫差一般要求控制在20度以內。
(7)冬季施工砼的入模溫度多少合格擴展閱讀:
減少混凝土溫度變化產生的影響
水泥的主要礦物成分為硅酸三鈣、鋁酸鈣、硅酸二鈣等。這些礦物晶體在水化過程中會放熱,其中C3S放熱峰值出現在遇水後約4~8小時,其他組分的放熱速率稍慢。此時形成的水泥石比重很低,混凝土強度性能不高。
大量的放熱反應導致混凝土溫度迅速升高,特別是大體積混凝土內部,其絕對溫升可達40℃左右。由於混凝土本身的熱脹冷縮,當溫度升高時體積膨脹,形成溫度應力。如果此時的溫度應力大於混凝土的強度,就可能產生裂縫,破壞混凝土結構缺陷。
因此,為了避免或減少混凝土溫度裂縫:
1、提高混凝土結構的抗裂能力,如鋪設溫度鋼筋;
2、通過各種工程措施降低絕對溫升。主要的工程措施有預冷(即控制混凝土入倉溫度,降低絕對溫升)和後冷(鋪設冷水管道)。
3、通過水泥生產過程式控制制加熱系數。如控制水泥細度,控制水泥礦物組成(降低早期C3S的高熱值),延遲放熱峰值,使其有足夠的強度在峰值溫度應力下抵抗開裂。
4、使用各種外加劑減少單位混凝土體積的水泥用量。如添加減水劑、添加粉煤灰以減少水泥用量。在實際工程應用中,上述方法通常是綜合應用的。
Ⅷ 混凝土冬季施工混凝土溫度要求
混凝土拌和物澆築完畢,能逐漸凝結硬化,直至獲得最終強度,是由於水泥水化作用的結果。而水泥水化作用的速度除與混凝土本身組成材料和配合比有關,還與外界溫度密切相關。當溫度升高時水化作用加快,強度增長加快,而當溫度降低到0℃度時,存在於混凝土中的水有一部分開始結冰,逐漸由液相的水變為固相的冰 ,這時參與水泥水化作用的水減少了,水化作用減慢,強度增長相應緩慢。當溫度繼續降低時,存在於混凝土中的水完全變成冰,水泥水化作用基本停止,此時混凝土的強度不會再增長。
入模溫度低於5℃,水泥的水化熱將停止反應,混凝土的強度將不會增加。當水變成冰後,還會在骨料和鋼筋表面上產生顆粒較大的冰凌,減弱水泥漿與骨料和鋼筋的粘結力。當冰凌融化後,還會在混凝土內部形成各種空隙,而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在受凍混凝土中水泥發生水化作用停止之前,使混凝土達到一個最小臨界強度(我國規定為不低於設計強度的30 %且不低4.0MPa) ,可以使混凝土不遭受凍害,最終強度不受到損失。延長混凝土中水的液體形態,使之有充分的時間與水泥發生水化反應,達到混凝土的最小臨界強度及減少混凝土中自由水的含量是防止混凝土凍害的關鍵。在實際的工程中,針對具體情況,
Ⅸ 冬季施工混凝土的入模溫服應該是多少度合適
冬季施工混凝土的出機溫度不能低於10度,入模溫度不低於5度。
Ⅹ 冬季施工中砼出機溫度和入模溫度規定必須在什麼范圍內,有沒有明確的界定
拌和用水最高溫度不超過60℃,骨料最高溫度不超過40℃。當骨料不加熱時,水可加熱到100℃,但水泥不應與80℃以上的水直接接觸。投料順序為先骨料和已加熱的水,然後再投入水泥。
出機溫度不宜低於10度,入模溫度不宜低於5度。
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穩定低於5°C的施工過程稱為冬季施工。冬季氣溫下降,不少地區溫度在0°C之下(即負溫),土壤、混凝土、砂漿等所含的水分凍結,建築材料容易脆裂,給建築施工帶來許多困難。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是混凝土工程中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它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順利施工、混凝土工程的質量和混凝土工程的成本。
(10)冬季施工砼的入模溫度多少合格擴展閱讀: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過程一般分為四個階段,即初步配合比計算、基準配合比的確定,實驗配合比確定和施工配合比的確定。通過這一系列的工作,從而選擇混凝土各組分的最佳配合比例。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原則:
1、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能夠滿足施工的需要;
2、混凝土的強度能夠滿足設計的要求;
3、混凝土應有良好的耐久性;
4、在滿足上述的要求時,盡量減少成本,增加效益。
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不僅要滿足結構設計提出的抗滲性、耐凍性等耐久性的要求,而且還要考慮結構設計未明確的其他耐久性要求,如嚴寒地區的路面、橋梁,處於水位升降范圍的結構,以及暴露在氯污染環境的結構等。
為了保證這些混凝土結構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不僅要優化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同樣重要的工作就進行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前,應對混凝土使用的原材料進行優選,選用良好的原材料,是保證設計的混凝土具有良好耐久性的基本前提。
在冬季制配混凝土時可摻入引氣劑,其目的是利用混凝土含有大量分布均勻的微孔,以減緩游離水的凍結壓力對混凝土中毛細孔結構的破壞,從而提高其抗凍能力,但含氣量增大會影響混凝土的密實度和強度,應加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