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的溫度多少合適
⑴ 《論語》的溫度
可以有首尾勿應的作用
⑵ 《論語》的溫度
仁者見其仁,智者見其智,個人有個人的看法~
批判和認同都是有的,不過個人認為論語如果不是被曲解的話是非常有道理的,建議去看原本,沒有加如標點的~你會得到意向不到的收獲
⑶ 《論語》的溫度一文解答
予欲無言欲的意思是打算
⑷ 《論語》的溫度是什麼意思
喻孔子 他千古恆溫,堪比「問病泉」
記:你心中的孔子是什麼形象?
於:我覺得孔子是樸素溫暖的儒雅長者,如此而已。
記:易中天在給你的書寫的序中說,孔子是灰色的,他的學說有普適性。你怎麼看?
於:我在後記里寫了孔子的溫度。什麼溫度呢?《論語》的溫度不燙手、不冷漠,略高於體溫,千古恆常。我聽說某個地方有個「問病泉」,浸入泉水,哪兒有病能感覺出來。孔子就是中國人的「問病泉」,讓我們發現生活中的問題。
⑸ 求文章《論語的溫度》 於丹
《論語心得》書稿付梓中華書局,心下有七分安頓三分忐忑。從二十一歲讀先秦文學碩士開始,幾乎泡在中華版的書堆里長大,不敢奢望有一天在中華書局出自己的一本書,就如同從來不敢妄想自己敢站在電視屏幕里談談《論語》的話題。
對《論語》的情感,一向是「敬」而不「畏」,對《論語》的感覺,從來是樸素而溫暖。
在北方一個以溫泉著稱的小城裡,曾經見過一口奇特的「問病泉」,據說任何人舒舒服服地泡進去,一下子就感知到自己身體的病灶所在:有關節炎的人四肢關節就會麻酥酥有了感覺,有腸胃病的人腸胃間就會火辣辣湧起熱流,而有皮膚病的人則周身通泰,洗掉一層蟬蛻一般……
我眼中的《論語》,就是這樣一眼溫暖的活水泉。
以我的學養和閱歷,真要做《論語》的講解和講解和辨析,萬萬不敢。那就像是讓我去做這眼溫泉的化學成份分析一樣,我沒有能力拿出一份數據精準的化驗報告。我所能擔承的角色只是一個體驗者,以身體之,以血驗之,像兩千多年中數以千萬計泡過這眼溫泉的人一樣,用自己的身體最敏感的病灶去承受溫泉的恩惠。
仁者見其仁,智者見其智。經典的價值或許並不在於令人敬畏到近乎膜拜,而恰恰在於它的包容與流動,可以讓千古人群溫暖地浸潤其中,在每一個生命個體中以不同的感悟延展了殊途同歸的價值。所謂「道不遠人」,大概如此。
我眼中真正的聖賢從來不拎著晦澀艱深的典故嚇唬人,也從來不堆砌出佶屈聱牙的言語麻煩人。孔子說:「予欲無言」,子貢慌慌地問:「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孔子益發淡定,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這個世界上的簡單真理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為它們從不表現為一種外在的灌輸,而是對於每個心靈內在的喚醒。《論語》中的簡單真理所以穿越千古塵埃,讓後世子子孫孫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質文明中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不至於因為選擇的機遇過多而倉惶。受益的人也許「覺」在某一刻,怦然心動,醍醐灌頂;也許「悟」在漫漫歲月,用一生的歷練完成一次不可復制的解讀。
真的要感謝《百家講壇》用「心得」這個角度鼓勵我走進《論語》,千顆心有千種所得,萬顆心有萬種所得,而我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心之得。我們在當下的生活解讀中豁然開朗,聖人在千古之前就會緘默微笑。
古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那是將《論語》奉為中國文化思想的淵源;而我寧願說「半部《論語》修自身」,人人皆可視之為一眼溫暖的「問病泉」。
可以得之於心的《論語》,不是被漢武帝罷黜了百家之後刻意獨尊的「儒術」,不是與「道」「釋」並稱於庄嚴儀式的「儒教」,不是被窮究義理囿於考據的「儒學」。
可以得之於心的《論語》,是每個人心中有而口中無的簡單真理。
所以,我看《論語》的溫度,不燙手,亦不冷漠,略高於體溫,千古恆常。
⑹ 論語的溫度的理解
談《論語》,我想它是中國古代思想和智慧的體現之一,也是中華五千年歷史積淀的重要基礎。
學《論語》,要取其精要,棄其糟粕。把精華作為營養去吸收,去感悟中國歷史的文明。
講《論語》,不能不提於丹,且不論她講的好壞,我想最重要的是提起了人們尤其是青少年對國學的興趣。
說《論語》的溫度,我認為是不溫不火,所謂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最好。
⑺ 論語的溫度
談《論語》,我想它是中國古代思想和智慧的體現之一,也是中華五千年歷史積淀的重要基礎。
學《論語》,要取其精要,棄其糟粕。把精華作為營養去吸收,去感悟中國歷史的文明。
講《論語》,不能不提於丹,且不論她講的好壞,我想最重要的是提起了人們尤其是青少年對國學的興趣。
說《論語》的溫度,我認為是不溫不火,所謂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最好。
⑻ 閱讀 《論語》的溫度 作者 於丹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生於公元前551年(周靈王二十一年,魯襄公二十二年),卒予公元前479年(周敬王四十一年,魯哀公十六年)享年73歲。他是中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對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有著巨大的貢獻。孔予的思想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中華民族共同心理的形成起過極大的作用,至今仍是海內外炎黃子孫內心聯系的一條無形紐帶。孔子思想的影響早已超出中國和亞洲,成為世界文化寶庫的瑰寶。孔子也受到世界人民的崇敬,被公認為世界最有影響的歷史文化名人之一。我們對待孔子的思想,應該以馬列主義理論作指導,棄其糟粕,取其精華,使之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發揮作用。
《論語》,漢代又稱《論》,儒家重要經典之一。是孔門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的一部主要記載孔子言行的書。它也記載了部分孔子門徒的言行以及當時人們對孔子的議論。
《漢書·藝文志》說:「《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論語》的作者具體是誰,已不可考。東漢鄭玄認為是孔子弟子仲弓、子游、子夏等人所撰;唐柳宗元據《論語》中記曾子將死,離孔子去世已數十年,該書應為樂正子春、子思之徒所纂輯;宋程頤、朱熹則認為是曾子、有子的門人所記。但不論作者是誰,根據史料分析,《論語》成書年代當在春秋戰國之際,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
秦始皇焚書坑儒,許多古代典籍付之一焚,《論語》未能倖免,幾乎失傳。漢代經官府搜集整理,曾有三種不同的本子流傳,即《古論》、《齊論》和《魯論》。《古論》是漢景帝時,魯恭王在孔子故宅壁中發現的秦火以前的古本《論語》,用先秦古文字(蝌蚪文)寫成,為古文本,史稱古文《論語》,共有二十一篇。《齊論》是齊國學者所傳,有二十二篇。《魯論》為魯國學者所傳,有二十篇。《齊論》和《魯論》均用漢代通行文字(隸書)寫成,史稱今文《論語》。西漢末年,張禹以《魯論》為根據,參考《齊論》與《古論》進行考證修訂,改編成《張侯論》,並為官府列為官學。東漢時期,鄭玄又以《張侯論》為本,參考《古論》和《齊論》再加以改訂,即成為今本《論語》。《古論》和《齊論》從此亡佚。
《論語》自問世以來的2000多年中,受到中外學者的重視與研究,取得大量成果,有關著作不勝枚舉,對《論語》的注釋,遠自漢初就已經開始,但早期著作多已亡佚。當前有據可考的不下600餘家,成書3000種以上。影響較大比較著名的著作有三國魏何晏的《論語集解》;南北朝梁皇侃的《論語義疏》;宋邢昞的《論語正義》;朱熹的《四書集注》;清劉寶楠的《論語正義》等。今人楊伯峻的《論語譯注》是當代影響較大的作品。此外還有不少著作也有一定的影響,這里不能一一列舉。
《論語》是語錄體散文,語言簡練、活潑生動、具體形象、用意深遠。有不少語句富含哲理,但又言簡意賅,耐入尋味,接近口語,明白易懂,已成為格言和成語。因此,《論語》對廣大人民群眾的影響也是十分深刻的。
《論語》的內容非常豐富,包括孔子的哲學觀點,政治主張,倫理道德觀念,教育思想以及孔子的生活實踐活動等各個方面。今本《論語》共有二十篇,即《學而》、《為政》、《八佾》、《里仁》、《公冶長》、《雍也》、《述而》、《泰伯》、《子罕》、《鄉黨》、《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季氏》、《陽貨》、《微子》、《子張》、《堯日》。每篇包括若干章共四百八十六章(有的分作四百九十二章)。每章記一事或幾句話。
《論語》有關孔子教育思想的記述非常廣泛,它對教育的作用、對象、目的、方法等各個方面都有比較全面的闡述,可以作為中國最早的教育著作來讀。
(一)論教育的作用
孔子認為治理國家最根本的要靠教育,他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只靠政令、刑律去治理國家,百姓只能被動地去遵紀守法,而不能夠有廉恥之心,不懂得為什麼要自覺地去遵紀守法,是不能夠達到治理國家的目的的。如果用教育的方法去教育人民,使人民能夠用禮法去約束自己,懂得言行的規范,就能夠自覺地遵紀守法,那麼國家就能夠得到治理,孔子認為政令、刑律都不如教育更加有效。
為了使教育有效,孔子非常重視以封建的道德標准作為治理同家的准繩。子路問他「為政」應該先做什麼?他說:「必也正名乎」接著解釋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為政必須從正名開始。因為名義不正,那說話就不在理,說話不在理,事情就做不成,事情做不成,國家的禮樂制度也就辦不成,禮樂制度辦不成,刑罰也就不會得當,刑罰不得當,百姓就會手足無措,無所適從;所以君子用一個詞,必須有道理可以說得出來。有理的話才能夠行得通,所以君子說話不能有一點馬虎。孔子主要的道德標準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要求人們遵守封建秩序,上下有序,不能越軌,這樣國家才能得到治理,他認為:「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又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段話說明孔子認為政字的意思就是端正。你自己帶頭做得正,誰敢不端正呢?又認為領導人自己行為端正,不發命令,事情也行得通,如果自己的行為不端正,縱然三令五申,百姓也不會信從。從孔子的話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孔子非常重視身教的作用,他還直接了當地說:「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意思是說領導人想把國家治理好,百姓自然都會好起來,領導人的作風好比風,老百姓的作風好比草。風向那邊吹,草就向那邊倒。實際上也就是說治理國家要靠領導人的作風,要靠榜樣的作用,而不是依靠刑律,所以他說:「子為政,焉用殺」。
孔子重視人民,主張富民,但他又認為民富了,更要注意使人民受教育以提高素質。 《子路》中記載「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孔子到衛國去,冉有替他駕車,孔子看到衛國人口很稠密不禁稱贊:「人口好多啊!」冉有問他人口多了,應該怎麼辦呢?孔子說,應該讓他們富裕起來。冉有又問,如果富裕了又該怎樣呢?孔子說,讓他們受教育。孔子雖然在這里談到了先富後教,但他並不認為只有富裕以後才能進行教育,而是始終把教育作為立國之本,放在治國的首位。《顏淵》中記載「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這里把「足食、足兵、民信」作為立國的三項基本條件。而在這三項之中,必不得已時,可以去掉「食」和「兵」,但他認為「民無信不立」,「民信」是絕對不能去掉的,說明他對於通過教育取得民心的作用提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又如他談到軍事時說:「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又說,「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意思是說必須對人民進行長期的軍事教育才能讓他們去作戰,否則,用沒有經過訓練的人民去作戰,等於拋棄人民。由此可見,孔子無論從軍事、政治、經濟等各方面,都把教育放在首位,當然他也看到了各方面的關系,認為只有足食、足兵,人民才能信任政府;人民富裕以後,就應該進行教育。今天來看,孔子的這些思想都是比較可貴的。有人認為孔子把「民信」放在第一位,過分看重教育的作用,是歷史唯心主義的觀點,認為去兵、去食,也就談不上民信了。如果我們仔細閱讀《論語》的記載,就可以知道孔子的原意並不是片面強調「民信」,而是說只有「足食」、「足兵』才能取得「民信」。只有在取得「民信」的條件下,必不得已才談到「去食」、「去兵」,但「民信」決不可去,這種觀點有一定的道理。
(二)論教育的對象
孔子主張:「有教無類」 意思是說無論什麼人都可以受教育。又說:「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意思是說只要給我一些薄禮,我從來沒有不教的。他所以提出「有教無類」的主張,是有社會和思想基礎的。首先,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正是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的時代,「學在官府」已轉變為「學在四夷」。也就是說,當時統治階級壟斷的教育由於社會條件的轉變,已經轉為向民眾開放,當然這里所說的民眾還不是被統治的勞動人民,而是指士民階層。其次,孔子認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主張學而後知,他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 雖然孔子也說過「生而切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 這類話,但實際上他認為人的素質都是一樣的,只因為環境與教育的不同,才使人有了差別,盡管當時孔子已被人尊為聖人,但他始終強調自己不是生而知之的人,是學而後知的。由此可見,他認為任何人只要受到教育都可以成為聖人,他強調學而後知,不僅是謙虛,也是他的信念。《論語》中多處談到他這方面的觀點。
由於以上兩個方面的原因,所以孔子才明確提出「有教無類」的主張,這在當時是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進步主張,他所說的學而後知的觀點也是符合科學道理的,當然,他這種主張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廣大勞動人民受著剝削和壓迫,連飯有時都吃不上,更談不到去受教育,如果說能受到一些教育,也不過是統治階級對他們進行奴化教育,使其不敢犯上作亂,真正為人民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孔子的思想在當時也只是不可能實現的理想而已。
孔子不僅提出「有教無類」的主張,而且身體力行,在教學實踐中貫徹了他的主張,在他的弟子中就有各式各樣的人,既有貴族,也有被稱為鄙人的下層人士,也有像顏淵那樣的貧窮的人。孔子的「有教無類」的教育實踐,確實對我國教育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使不少處於下層的人士也能有受教育的機會。
(三)論教育目的
孔子主張行「仁政」,認為只有受過良好教育和具有治理國家的能力,並且有高尚道德的人,才能行「仁政」,因此,他很重視人才的培養,他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君子儒,這種人具有高尚的道德,最高尚的道德就是「中庸之道」,所以他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意思是說「中庸」這種道德是最高尚的道德了。君子就應該懂得「中庸之道」,而且懂得什麼是仁。所謂「仁」,就是「克已復禮」 ,也就是能夠用禮來約束自己,就能夠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仁」也就是「愛人」 有一次子貢問他:「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子貢問他假若有人能廣泛地給人民以好處,又能幫助大家生活得很好,怎麼樣?孔子說,如果能那樣,就不僅是仁道而且是聖德了,連堯舜那樣的聖人都難以做到。那「仁」是什麼呢?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時也使別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時也要使別人也事事行得通。能夠就眼前的事情一步步地去做,就可以說是實踐仁道的方法了。由此可見孔子講仁,並不是講些空道理,而是講要去做能夠實際做到的、身體力行的好事。他理想中的君子是有道德修養,又有治國能力的人。回答子貢怎樣才可以叫做「士」時,他說:「行已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也就是說能夠用羞惡之心來約束自己,出使外國能夠完成任務,這才能夠稱作士。孔子既然對君子的要求很高,他認為要能成為君子就必須是熱愛學習的人,所以他提出的教育的目的可以概括為「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意思是說去做官的人要想取得優異的成績就應該不斷地學習,學習成績優秀了,那才能去作官。他把做官和學習直接聯系起來,認為只有學習好了才能去做官,要想把官做好也必須學習,盡管這句話後人有不同的解釋,但孔子主張治理國家的人一定要重視學習,這和他的理想是一致的。孔子說:「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就是說孔子認為如果由他去選擇人材,他主張用先學了禮樂知識的人,而不用做了官才去學習的人。他這種重視用學習過的人去做國家官吏的思想,是有積極意義的。盡管在封建時代這種理想很難實現,但對我們古代的吏治也曾起過積極作用。
(四)論教育內容
孔子基於自己的教育目的提出了他的教育內容的主張。他認為教育內容應該包括四個方面:「學以四教:文、行、忠、信。」 也就是說從文化知識、社會實踐、對人忠和講究信用四個方面來教育學生。他最重視的還是道德修養,他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認為首先應教育學生在家孝順父母,外出敬愛兄長,不多說話,說則誠實可靠,博愛大眾,親近有道德的人,在有餘力的時候,就去學習文獻。他認為首先要學習禮,「不學禮無以立」 ,意思是不學習禮,就沒有道德標准,就失去了立足於社會的根本。他還重視學詩,認為「不學詩,無以言」 ,認為「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他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由此可見孔子的教育內容是十分豐富的,有利於實現他的教育目的,而且他的教育內容除了傳授知識之外,還特別重視教學生實踐,使學生能夠通過實踐去理解道理,並提高工作能力,確實具有重視實踐的思想。更可貴的是孔子不講鬼神迷信,「子不語:怪、力、亂、神。」 盡管在孔子的時代宗教迷信思想在人們中間很流行,統治階級也利用迷信來為其統治服務,而孔子卻不講迷信,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孔子這種思想對於我國歷史上一直沒有形成政(政治)教(宗教)合一的國家政體,確實也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當然孔子的教育內容由於受時代的局限,很少講到自然科學知識,而且他盡管自己博學多識,但不重視科學知識,甚至鄙視生產勞動知識,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消極方面。
(五)論教學原則和方法
孔子一生主要從事教育實踐活動,教學經驗非常豐富,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教學原則和方法,直到今天,孔子的許多教學原則和方法還都是適用的,值得我們借鑒。
1.樂學與立志。《論語》的第一句話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 可見孔子非常重視要使學生願意學習和樂意學習,他從自己長期的教育實踐中認識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也就是說,只有把學習當作樂趣,迷上了學習,才能取得最好的學習成效。他又用自己的切身體會來說明樂於學習的重要。他說自己「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他還對別人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從這些議論可以看出孔子本人就是非常樂於學習的人,正因為把學習當作樂趣,才能學得進,學得好,成為博學多識的人,所以孔子認為要想使學生學好,首先要讓學生「樂學」。但孔子並不停留在「樂學」上,他認為學生的成敗與立志有著密切的聯系,認為學習必須有恆,必須立志於學,才能使學習堅持下去,因為學習畢竟不是游戲,而是一種需要十分努力的勞動,所以他說自己「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我欲仁,斯仁至矣。」 意思是學習有了要求,才能學到知識,他認為學習「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復一簣,進,吾往也」。 意思是你立志下了決心,就能前進。否則就會功虧一簣,一事無成。他甚至認為「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不立志沒有恆心,連巫醫都做不成。在《論語》中還有許多地方記載了孔子和他的學生談論立志的意義,都說明孔子重視立志,認為不立志,沒有恆心是不能學習好的,甚至會一事無成。
孔子重視使學生樂學和立志,是符合教學規律的,樂學實際上就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立志也就是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鼓勵他們自覺地努力學習。孔子不僅提出立志的要求,也利用一切機會引導學生討論立志,鼓勵學生立志。
2.重視學和思。《論語》中記載了許多孔子重視學習的言行,如「朝聞道,夕死可矣。」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說明孔子非常重視學習,但他不主張死讀書,他認為只學習不動腦子思考是沒有用的,所以他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又說:「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日:『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吾道一以貫之。」 就是說他通過思考,形成自己一個基本的觀點,做到融會貫通,重視學和思,並且認為應該正確對待學和思,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意思是說,只學習不動腦子去思考,就會什麼也學不到,但如果只是空想卻不去學習,就會疑惑不解。說明孔子不僅重視學習,而且也重視思考。更可貴的是他已經認識到學和思的正確關系。孔子的學生子夏表達了孔子這一思想,他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意思是說,廣泛地學習,堅持自己的志趣,誠懇的發自內心並且認真思考當前的問題,仁德就在這裡面了。這段話今天看來,還是有道理的,在學習過程中,正確處理好學和思的關系,對於提高學習質量,是很重要的。子夏所說:「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強調學習的重要,也是很有道理的。
3.重視觀察與實踐。孔子十分重視學習的方法,他認為要了解人和事物,都必須注意進行觀察。他說:「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廋哉?」 意思是說考察他所結交的朋友,觀察他所達到目的的方式方法,審度他的心情,要干什麼?不要干什麼?那麼這個人怎樣隱蔽得了呢?這是考察一個人的方法,但如果用來作為學習的方法,同樣是適用的,這種方法也可能是我國最早使用的觀察法了。孔子還說:「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這段話是說對於一個人不僅要聽他說些什麼?而且還要考察他的行為,為了了解一個人,這種態度是正確的,這種方法同樣適用於人們的學習,而且已經成為一句成語,為人們所用。重視觀察,重視調查研究是孔子的重要學習方法,如子貢問他:「『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又說「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由此可見,孔子認為必須進行全面的調查研究,經過認真分析,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他認為:「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這種態度和方法無疑是正確的。孔子還十分重視身體力行,如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這說明孔子強調言語忠誠,行為忠實嚴肅的重要意義,他又說「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以上所引的話,一個中心思想,就是強調君子要言行一致,要說出來就必須做到,否則就不要說,不僅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要給人以示範,要求合乎道德標准,更重要的是要求君子去做實事,要通過實踐去教育別人,也要通過實踐去學習。孔子還反對言過其實,他說:「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更反對大言不慚,因為那樣實行起來一定很難做到,所以說「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 就是這個意思。
4.強調學以致用。孔子認為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應用,他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意思是詩讀得很多,很熟,讓他從政,卻不會辦事,讓他出國辦外交,又不會獨立地從事談判,雖然讀得多,又有什麼用呢?從《論語》中的記載來看,孔子的弟子很多,其中很多人都有專長,通過學習都能出仕為官,並能把學過的東西,用於治理國家,而且很有能力,這都說明孔子學以致用的教育是有成效的。
5.正確的學習態度和方法。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意思是學習不憑空揣測,不全盤肯定,不拘泥固執,不自以為是。孔子認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他說「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意思是說他不是自己不懂卻憑空造作的人。而是多聽,選擇其中合理的部分接受,多看,並且把它記下來,這是僅次於生而知之的知。孔子的原意實際上是說「生而知之」的人是沒有的,「不知而作」是不應該的,正確的學習態度還是應該努力學習,只有學而後知才是真實的,多聞擇善而從,多見而識才是正確的學習方法,這種觀點,今天也是應該值得肯定的。
孔子學無常師,主張向一切人學習,這是一種非常寶貴的思想,孔子所以能成為當時博學多識,道德高尚的人,與他這種學習態度是分不開的。他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意思是自已有能力,卻向比我能力差的人去請教,自己知識豐富卻向比我知識差的人去求教,有學問卻像沒有學問,有知識卻像沒有知識。這種謙虛謹慎的學習態度是十分可貴的。
孔子主張:「君子不器。」 意思是說君子不能像器具一般,只有一種用途。而應該多才多藝,能夠有多方面的知識和能力,這才能成為治國的人才。孔子主張「每事問」 ,不懂就問,他確實做到了虛心向一切人學習,因此他才可能成為當時博學多識的大學者,被人尊稱為「聖人」。他的這種學習精神,今天也是值得提倡的。
孔子還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意思是說要在溫習舊的知識時,能夠通過思考,有新的發現和體會,能夠有創造性的人,才可以做老師。實際上他也說出了創造性學習的要求。
特別寶貴的是孔子主張「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他認為實事求是才是正確的學習態度。
6.以身作則。孔子認為言教不如身教,他說「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前面我們已經做過介紹,這里不再重復。
7.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論語》中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出孔子和他的學生關系非常融洽,師生感情很深,這也是他教學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他對學生「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他能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他說「當仁,不讓於師。」 他對學生說「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意思是說他對學生十分坦率。他認為「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這是他尊重學生的根據。」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 「顏淵死,子哭之慟。」 而學生對孔子也有著深厚的感情。
8.教學方法。孔子主張因材施教,他說「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 他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施教,使他們都能發揮自己的特長,成長為不同的人才。如「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孔子特別注意對學生啟發誘導。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顏淵在說到孔子時說「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而已。」 說明了孔子教學時是如何循循善誘,使學生學習起來「欲罷不能」。這方面的事例《論語》中有許多記載,值得我們認真學習。
孔子還注意到要根據一個人的年齡特點進行自我修養,如他說「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盡管這種認識還不夠科學,但在2000多年以前,就能有這種認識,確實難能可貴。
總之,《論語》是一部重要的古代教育寶書,它比較全面地記載了孔子重要的教育觀點,值得我們認真研究。從中汲取一些有用的東西,是有現實意義的。
參考資料:http://210.28.216.20/zwjymzxd/dic/dic_0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