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上超低溫極限溫度是多少度
1. 極限最高與最低溫度分別是多少
低溫的理論極限值是0度k, 高溫沒有理論極限值
實際上溫度是人們用來描述物體內部分子熱運動快慢的一個物理量.根據分子動理論,一切物體都是由分子組成的(這里的分子不同於化學上的分子,它也包括原子,原子團等),而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熱運動.也就是說,任何物體的分子都在不停的運動著,那用來表示運動快慢的"溫度"就不可能為零.實際上,熱力學零度只是一個理論上的溫度,任何物體的溫度只能無限的接近它而不可能達到它.溫度是沒有快上限的,因為分子的平均速度可以無限大.
2. 最低溫度是多少度,是零下的
概述
簡介
最低溫度
絕對最低溫度是在整個觀測時期內的極端最低溫度,它表徵一個地區溫度的極限。要得到比較可靠的絕對最低溫度,需要相當長的觀測年限(30年以上)。
絕對最低溫度,又稱「極端最低溫度」。指歷年中給定時段(如某年某月某日)內可能出現的最低溫度的最低值。如月及年極端最低溫度是從全月或全年各日最低溫度值中挑選取出來的極值:長年某月及年極端最低溫度是從歷年某月和各年最低溫度值中挑選出的極值。只是個理論上是可行的實際中還沒有達到。
地球物質的絕對最低溫度為-273.15℃,這也是物質能達到的最低溫度,亦稱為絕對零度.。這種溫度只能接近,卻無法達到,一旦到達這個溫度,空氣就會凝固。
-273.15℃ 絕對零度說明
絕對零度,即絕對溫標的開始,是溫度的最低極限,相當於-273.15℃,當達到這一溫度時所有的原子和分子熱運動都將停止。熱力學第三定律指出,絕對零度不可能通過有限的降溫過程達到,所以說絕對零度是一個只能逼近而不能達到的最低溫度。人類在1926年得到了0.71K的低溫,1933年得到了0.27K的低溫,1957年創造了0.00002K的超低溫記錄。利用原子核的絕熱去磁方法,我們已經得到了距絕對零度只差三千萬分之一度的低溫,但仍不可能得到絕對零度。
如果真的有絕對零度,那麼能不能檢測到呢?有沒有一種測量溫度的儀器可以測到絕對零度而不會干擾受測的系統(受測的系統如果受到干擾原子就會運動,從而就不是絕對零度了)?確實,絕對零度無法測量,是依靠理論計算定義的。研究發現,當溫度降低時,分子的平動就會變慢,那麼根據實驗數據外推得出,當降到某一溫度時,分子的平動能為零,於是就給出了絕對零度的定義。
3. 低溫的極限是多少度
低溫的極限是零下273.16攝氏度。
經典熱力學中的溫度沒有最高溫度的概念,只有理論上的最低溫度「絕對零度」。而且熱力學第三定律指出,「絕對零度」是無法通過有限次步驟達到的。
通常人們生存的環境和研究的體系都是擁有無限量子態的體系,在這類體系中,內能總是隨混亂度的增加而增加,因而是不存在負熱力學溫度的。而少數擁有有限量子態的體系,如激光發生晶體,當持續提高體系內能,直到體系混亂度已經不隨內能變化而變化的時候,就達到了無窮大溫度,此時再進一步提高體系內能,即達到所謂「粒子布居反轉」的狀態下,內能是隨混亂度的減少而增加的,因而此時的熱力學溫度為負值。
4. 超低溫冰箱的溫度范圍一般是多少
超低溫冰箱的溫度范圍一般是-40~-86℃
5. 幾度算超低溫
這倒沒有什麼明確標准。一般習慣上把 -200°C 以下,也就是幾十 K 以下的溫度稱作超低溫。
6. 想問一下關於溫度范圍的劃分,比如低溫,極低溫,超低溫
科學上溫度的范圍是-273°到無窮大。
-273°(也叫0開爾文),是絕對零度, 這個溫度理論上不可能達到,只能無限接近。
我們生活中常說 常溫(室溫)是25°,對於低溫,極低溫,超低溫沒有明確劃分,得看描述對象。
7. 溫度有最高和最低的限制嗎
高溫沒有限制,低溫是絕對零度,這個溫度的單位為開爾文,也就是開氏度,用K表示,相當於約-273.15攝氏度,這個溫度還無法達到,科學家在實驗室中製造出的超低溫只能是接近這個溫度,但不可能達到
8. 低溫的極限是多少攝氏度
低溫的極限是-273.16攝氏度,當達到這一溫度時所有的原子和分子熱運動都將停止。熱力學第三定律指出,絕對零度不可能通過有限的降溫過程達到,所以說絕對零度是一個只能逼近而不能達到的最低溫度。
溫度存在著理論下限絕對零度,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物質在絕對零度的溫度狀態下一切運動都停止了。從統計熱力學的角度看,物質的微觀運動大體上可以分為分子平動、分子轉動、分子振動、電子運動和核運動等幾類。在絕對零度下,描述分子整體平移的分子平動、描述分子繞質心旋轉的分子轉動確實已經消失,但是分子振動、電子運動和核運動存在最低態,是不能被溫度凍結的,所以說,客觀世界的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
9. 溫度最低可以到多少攝氏度
目前已知最低溫度是絕對零度(即-273.16攝氏度)。並且,從科學上說,不存在比這更低的溫度。也就是說,冷是有限度的,這個限度就是絕對零度。 1、什麼是絕對零度? 在此溫度下,構成物質的所有分子和原子均停止運動。所謂運動,系指所有空間、機械、分子以及振動等運動。還包括某些形式的電子運動,然而它並不包括量子力學概念中的「零點運動」。除非瓦解運動粒子的集聚系統,否則就不能停止這種運動。從這一定義的性質來看,絕對零度是不可能在任何實驗中達到的,但目前科學家在實驗室中已經達到離絕對零度僅百萬分之一攝氏度的低溫。所有這些在物質內部發生的分子和原子運動統稱為「熱運動」,這些運動是肉眼看不見的,但是我們會看到,它們決定了物質的大部分與溫度有關的性質。 正如一條直線僅由兩點連成的一樣,一種溫標是由兩個固定的且可重復的溫度來定義的。最初,在一標准大氣壓(760毫米水銀柱,或760托)時,攝氏溫標是定冰之熔點為0℃和水之沸點為100℃,絕對溫標是定絕對零度為oK和冰之熔點為273K,這樣,就等於有三個固定點而導致溫度的不一致,因為科學家希望這兩種溫標的度數大小朝等,所以,每當進行關於這三點的相互關系的准確實驗時,總是將其中一點的數值改變達百分之一度。 現在,除了絕對零度外,僅有一固定點獲得國際承認,那就是水的「三相點」。1948年確定為273.16K,即絕對零度以上273.16度。當蒸氣壓等於一大氣壓時,水的正常冰點略低,為273.15K(=o℃=320°F),水的正常沸點為373.15K(=100℃=212°F)。這些以攝氏溫標表示的固定點和其他一些次要的測溫參考點(即所謂的國際實用溫標)的實際值,以及在實驗室中為准確地獲得這些值的度量方法,均由國際權度委員會定期公布。 1848年,英國科學家威廉·汽姆遜·開爾文勛爵(1824~1907)建立了一種新的溫度標度,稱為絕對溫標,它的量度單位稱為開爾文(K)。這種標度的分度距離同攝氏溫標的分度距離相同。它的零度即可能的最低溫度,相當於攝氏零下273度(精確數為-273.15℃),稱為絕對零度。因此,要算出絕對溫度只需在攝氏溫度上再加273即可。那時,人們認為溫度永遠不會接近於0K,但今天,科學家卻已經非常接近這一極限了。 物體的溫度實際上就是原子在物體內部的運動。當我們感到一個物體比較熱的時候,就意味著它的原子在快速動動:當我們感到一個物體比較冷的時候,則意味著其內部的原子運動速度較慢。我們的身體是通過熱或冷來感覺這種運動的,而物理學家則是絕對溫標或稱開爾文溫標來測量溫度的。 按照這種溫標測量溫度,絕對溫度零度(0K)相當於攝氏零下273.15度(-273.15℃)被稱為「絕對零度」,是自然界中可能的最低溫度。在絕對零度下,原子的運動完全停止了,並且從理論上講,氣體的體積應當是零。由此,人們就會明白為什麼溫度不可能降到這個標度之下,為什麼事實上甚至也不可能達到這個標度,而只能接近它。 自然界最冷的地方不是冬季的南極,而是在星際空間的深處,那裡的絕對溫度是3度(3K),即只比絕對零度高3度。 這個「熱度」因為實際上我們談到的溫度總是在絕對零度之上)是作為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留存至今的熱度,事實上,這是證明大爆炸理論最顯著有效的證據之一。 在實驗室中人們可以做得更好,能進一步地接近於絕對零度,從上個世紀開始,人們就已經製成了能達到3K的製冷系統,並且在10多年前,在實驗室里達到的最低溫度已是絕對零度之上1/4度了,後來在1995年,科羅拉多大學和美國國家標准研究所的兩位物理學家愛里克·科內爾和卡爾威曼成功地使一些銣原子達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溫度,即達到了絕對零度之上的十億分之二十度(2×10-8K)。他們利用激光束和「磁陷阱」系統使原子的運動變慢,我們由此可以看到,熱度實際上就是物質的原子運動。非常低的溫度是可以達不到的,而且還要以尋求「阻止」每一單個原子運動,就像打檯球一樣,要使一個球停住就要用另一個球去打它。這了弄明白這個道理,只要想一想下面這個事實就夠了。在常溫下,氣體的原子以每小時1600公里的速度運動著,而在3K的溫度下則是以每小時1米的速度運動著,而在20nK(2×10-8K)的情況下,原子運動的速度就慢得難以測量了。在20nK下還可以發現物質呈現的新狀態,這在70年前就被愛因斯坦和印度物理學家玻色(1894~1974)預見了。 事實上,在這樣的非常溫度下,物質呈現的既不是液體狀態,也不是固體狀態,更不是氣體狀態,而是聚集成唯一的「超原子」,它表現為一個單一的實體。 2、超低溫現象 當環境溫度在接近絕對零度(約零下一二百攝氏度)的時候,許多物質都會呈現出與平時截然不同的奇妙現象,這就是超低溫現象。 當溫度達到零下190多攝氏度時,空氣會變成淺藍色的液體,鮮花放進液態空氣中浸一下,就會變得玻璃一樣脆,一擺動就叮當直響;雞蛋石蠟等在液態空氣中會發光。 金屬在超低溫下也會變得面目全非:水銀(汞)在常溫下是銀色的液體,但是一旦把它放進超低溫下,立即就會凍成「大頭針」;鉛在常溫下是軟綿綿的,超低溫下卻變得富有彈性;鉛製作的鈴鐺在常溫下搖起來像悶葫蘆,用液態空氣浸泡過後,搖起來卻發出銀鈴般的清脆響聲;錫和鉛恰恰相反,好端端的錫壺在超低溫下會變成煤灰似的一團粉末。例外的是銅,它在常溫下和超低溫下均能保持很好的韌性和強度,所以許多超低溫設備常用銅製作。 自1911年以來,科學家發現許多金屬在超低溫下會呈現「超導現象」,即金屬失去電阻!目前世界上的電能大約有四分之一損耗在輸電電路上,一旦製作成沒有電阻的導線並成功大范圍投入使用,那就意味著全世界發電量增加了四分之一! 超低溫下還存在超流現象。超流體是超低溫下具有奇特性質的理想流體,即流體內部完全沒有粘滯。超流體所需溫度比超導還低。氦有兩種同位素,即由2個質子和2個中子組成的氦4和由2個質子和1個中子組成的氦3。液態氦-4在冷卻到2K以下時,開始出現超流體特徵。 超低溫現象還有許多廣泛的運用與誘人的發展前景,相信不久的將來超低溫現象會為我們人類帶來更多的好處!
10. 「超低溫」在物理學上是指多低的溫度
在物理學上指低於-263攝氏度的液態空氣的溫度。指比低溫更低的溫度,從廣義上講,凡是低於環境溫度的都稱為低溫。根據在不同的低溫溫度區域,以溫度120K 為分界線。從環境溫度到120K (約 -153 度)稱之為普冷區, 從120K 到絕對零度( -273.15 度)稱之為深冷區。
低溫可以在環境中測到,而人類通過理想模型推算出絕對零度,即物體所能達到的最低溫,於是人類吧環境最低溫和絕對零度之間的溫度段稱為「超低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