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溫度調節 » 洞里和洞外溫度相差多少

洞里和洞外溫度相差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8-22 00:48:31

A. 宜興張公洞溫度

洞里洞外溫差10-18度

B. 深山洞穴里溫差大嗎溫差多大

山地外部溫差較大,洞穴內溫差較小。
溫度變化,主要和吸熱、散熱多少有關,如果吸熱快,散熱快,相應的,溫差比較大。
深山的洞穴內部,接收的太陽光照少,白天升溫緩慢。夜間,只要不是貼近地面,散熱比較慢。因此,晝夜溫差不大。

需要提醒的是,一般山地洞穴內,正是由於和外部熱量交換少,冬暖夏涼。武俠小說中,小龍女在地下墓穴里,和洞穴環境接近,但休息時不能直接貼近地面,熱量不斷散失,容易引發疾病。

C. 洞穴氣候與石灰華

這里主要討論的是,洞穴風(空氣的運動)、洞穴溫度、洞穴濕度,對洞穴石灰華沉積的影響。

1. 洞穴氣候

(1)洞穴風

洞穴風是洞穴空氣流動的一種自然現象。任美鍔等(1983)提到:「淺層干洞中空氣的流動通常是很強烈的。由於洞穴系統中各個點上的大氣壓力迥然不同,因而發生空氣的對流……一般當洞內外的溫度和濕度處於均衡狀態時,洞內是沒有風的……在很大的溶洞中,洞內和洞外的大氣溫度和濕度,絕對不會有保持均衡狀態條件下的無風現象。」[3]

以上論述表明,在一般具一定規模的岩溶洞穴中,都會有空氣的流動———洞穴風的存在。

(2)洞穴溫度

任美鍔等(1983)提到:「洞穴平均氣溫是隨著洞穴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這種變化受地貌特徵、洞穴的上升或下降以及開通程度或封閉程度的影響……還受緯度的影響……洞穴氣溫的年變化、季節變化和日變化都比較小。一般一個巨大洞穴系統中的氣溫,接近於當地的年平均氣溫,年較差常不到1℃……據G.阿巴爾(Abal)對奧地利沙則堡哥(Salzbourg)的30個洞穴氣溫觀測,認為洞穴可分為6個溫度帶,即①洞外帶,溫差大;②洞口帶,年較差平均在15℃左右;③寒冷帶;④過渡帶;⑤洞內帶和⑥洞底帶。③、④、⑤帶均在洞內,氣溫年變化極小,均不超過2~2.5℃,洞底帶氣溫略有增高。」[3]

以上敘述表明,洞穴溫度:①隨洞穴所處海拔高度的增高而降低;②隨洞穴所處緯度的降低而增高;③年、季、日的變化都較小,年較差常不超過1℃;④洞穴內年溫度變化極小,一般不超過2~2.5℃。

(3)洞穴濕度

任美鍔等(1983)提到:「洞穴內的濕度取決於當地自然地理特徵和岩石裂隙及洞穴所在高度。乾燥地區的洞穴相對濕度要小些,而在那些有水滲出,通風不良,特別在氣溫較低地區的洞穴內,相對濕度可以很高,甚至達100%。大多數洞穴內的相對濕度為95%~100%,變化極小。如巨人洞的相對濕度年平均為96.3%,年較差約6%。同一洞穴中的相對濕度是由洞底向上逐漸變小的。相對濕度的波動與溶洞內部氣溫狀況和溫度交換過程有關系,通常隨著離洞口的距離加大,洞穴空氣流通減弱,空氣相對濕度升高。」[3]

以上敘述說明:①洞穴內相對濕度一般很大,約為95%~100%。變化范圍極小,約在5%以內;②洞穴內年相對濕度變化不大,年較差約6%;③洞穴內相對濕度,隨著離洞口的距離加大,相對濕度升高。

2. 洞穴氣候與沉積作用

野外岩溶洞穴石灰華沉積與洞穴氣候,特別是洞穴濕度的關系非常密切。岩溶工作者對這一現象,進行過相應的觀察和論述。

(1)相關文獻的論述

貴州省山地資源研究所提到:「洞穴氣候是洞內環境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洞內景觀的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溫度、濕度和蒸發的變化,以及它們對洞石堆積的影響,與空氣運動有關,主要通過蒸發進行……洞石堆積強弱各堆積物理特性,除與大氣PCO2,水溶液中的摻雜物有關外,尚與蒸發量,溫度等環境因素有關,溫度與蒸發量以正比關系改變溶液中的CO2擴散系數而影響洞石堆積速度。在洞內溫度、濕度波動較大的部位,一般蒸發較強烈,洞石堆積較快,形態規模大……在溫度、濕度波動衰減的張弛長度內,蒸發強度逐漸減弱,洞石堆積速度和堆積規模逐漸變小……」。

以上論述是以石灰華的「化學沉積」理論為基礎,進行的一般性論述,沒有列舉具體的事例。而且是將洞穴空氣、洞穴溫度、洞穴濕度等因素,揉合在一起的簡略論述。

任美鍔等(1983)[3]對洞穴氣候對洞穴堆積物(筆者注:可能主要指石灰華沉積物)的影響,在列舉具體事例的基礎上進行了論述。他們將貴州某些洞穴相對濕度與堆積物的關系的資料,進行了列表統計,如表3-1。

表 3-1 貴州某些洞穴相對濕度與堆積物的關系

注:據任美鍔等(1983)資料簡化。

他們提到:「洞穴空氣情況對洞穴形成和洞穴堆積物都有重要影響……冬季洞外流入的水溫度低,含CO2量多,流入洞內後,溫度增高,一部分CO2逸出,所帶來的CaCO3就沉澱成各種形式的化學沉澱物。如貴州一些溶洞中,凡是有大量化學沉澱物的洞穴內,相對濕度均在97%以上,一些乾燥的洞穴以及相對濕度小於97%的洞穴,化學堆積物就很少或沒有。這種相對濕度與堆積物之間的關系表明,洞穴堆積物的形成,主要不是由於下滲裂隙水的蒸發,而可能是由於飽含CaCO3的水從岩體中進入洞穴之後,CO2的分壓減小,CO2逸出,Ca-CO3就大量沉澱下來。」[3]

這里任美鍔等可能已經察覺,洞穴濕度與石灰華沉積物之間的互存關系,與一般現有理論存在某些不協調性。所以提出「洞穴堆積物的形成,不是由於下滲裂隙水的蒸發,而可能是由於……CO2的分壓減小,CO2逸出,CaCO3就大量沉澱下來」的觀點進行論述。

可以看出,以上論述仍然是建立在「化學沉積」理論的基礎上的。

(2)對「化學沉積」理論的思考

化學沉澱理論表明,一般化學溶液(真溶液)的沉澱作用,是溶液在過飽和狀態下,通過蒸發增加溶液濃度,使被溶解物質析出發生沉澱。溫度的升高能促使蒸發作用的發生。要使蒸發作用得以持續發生,保持周圍環境的乾燥是必要的條件。所以在發生沉澱作用環境的周圍,過高的濕度對化學沉澱是不利的。

就岩溶洞穴環境的沉積物來說,洞穴風、洞穴溫度和洞穴濕度三者之間,形成如下相互影響的關系:在洞穴水提供充足的背景下,洞穴溫度的升高會促使洞穴濕度的升高,過高的洞穴濕度(就化學沉澱而言)不利於碳酸鈣或重碳酸鈣的沉澱;洞穴風的運動可以使洞穴濕度降低,低濕度的洞穴環境,應該對溶液的沉澱有利。如是,從化學沉積理論出發,低濕度(97%以下)的洞穴環境,應該沉積較多的石灰華。但表3-1顯示,洞穴石灰華卻極少或沒有沉積。反而在高濕度(97%以上)的洞穴環境,沉積了大量的石灰華沉積物。這與化學沉澱理論是相矛盾的。再說表3-1中石灰華沉積物的多少與沉積與否的濕度臨界點,只是在97%這一點上,大於或小於97%這一臨界點,就會出現有或無的巨大差別。對於化學沉積來說,如此狹窄的濕度臨界點,應該不至於對沉積物形成如此巨大的影響。這些野外實際與化學沉積理論不相符合的現象,有必要引起岩溶工作者進一步的思考與探索。

3. 石灰華的生物沉積

戎昆方等對洞穴氣候與洞穴石灰華的生物沉積作用的關系,進行過簡略的討論(筆者注:1998[24]的刊出物中「物質成因」、「物質活動」等文字,手稿中均為「生物成因」、「生物活動」,此恐為編輯改動所致)提出「反重力沉積」現象明顯的洞穴石灰華,其成因與藍藻有關,是生物沉積的。

關於洞穴風,他們提到:據資料「在洞穴空氣流動太強烈或流動不暢的洞穴中,洞穴沉積物的數量和類型都很少或沒有。只有在洞穴空氣流動適當的洞穴中,洞穴沉積物的數量和類型才會多。這種現象,與無機化學沉澱理論是相悖的。但對於洞穴藍藻來說,一方面空氣流通性強會導致洞穴濕度的降低,另一方面空氣流通性太弱又會影響洞穴空氣中O2和CO2的循環、補充及它們之間的濃度比例。所以空氣流通性的太強和太弱首先是對洞穴藍藻(包括不同種屬之間)的生長、發育不利,只有在洞穴空氣流通適當,滿足了生物的正常需求的情況下,才能形成數量大,類型多的洞穴沉積物。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在洞穴封閉和半封閉的部位(空氣流通不暢)以及洞口部位(空氣流通性強)常常是洞穴沉積物不但數量少,而且類型單調的原因。」

關於洞穴溫度,他們提到:據資料「在洞穴溫度的年、季、日的變化都較小,年較差常不超過1℃;洞內年溫度變化極小,一般不超過2~2.5℃。如果說是由於洞穴內很小的溫度變化,導致了洞穴內CaCO3的溶解或沉積作用的發生的話,不如說它們對洞穴藍藻的生長發育的影響來得更大些,因為生物對溫度變化的敏感性,往往比溶液物質的沉澱作用要敏感得多。」

關於洞穴濕度,他們提到:據資料「洞穴內的相對濕度是比較高的,一般在95%~100%之間,而且變化范圍極小,年平均為96.3%,年較差約6%……在有大量沉積物的洞穴內,相對濕度均在97%以上,一些乾燥的洞穴以及相對濕度小於97%的洞穴,沉積物就很少或沒有。一般在濕度高達95%以上的環境中,很難促使真溶液的蒸發,不利物質的沉澱。而且洞穴內相對濕度對沉積物影響的臨界線只是97%,其間的過渡范圍還不到1%,這樣小的變化范圍,是不足以控制CaCO3物質的溶解和沉澱的。但對於洞穴藍藻(包括不同種屬之間)的生長、發育來說,對濕度要求有如此高的靈敏度則是可能的。調查中常常可以看到這種現象:在洞穴同一空間內,某一部位存在著大量相同類型的沉積物,而其濕度較低的附近,沒有或很少有沉積物。可見濕度微細的變化,將會對生物產生更大的影響。」

以上論述給岩溶工作者提供了一條新的研究思路。當岩溶洞穴環境對洞穴石灰華沉積的影響,與以往相關的理論相矛盾時,是否可以換一個角度,從生物沉積的思路來進行研究。這樣或許會得到更切合客觀實際的研究結果。

D. 是不是洞里都比外面要涼 為什麼

回答:是的,但准確的說,天然的山洞或地洞都是恆溫的,夏天的時候感覺是涼的,冬天的時候感覺是暖的.
因為是恆溫,因此天然洞里的氣溫基本常年保持在攝氏15-20度左右,因為石頭是可以保溫散熱的,所以有條件的地方的人們喜歡使用石快建造房子,,一般上是山洞比較乾燥,除非有泉水水脈經過,而地洞則大多機會與地下水系接觸,,而南方挖出的泥質地洞都容易遇到地下水系,所以南方人不挖地洞保存糧食等用途.
海拔的高低對於洞穴的溫度一般都變化不大,只是寒冷地方洞穴比與溫暖地方洞穴稍微溫度低一些而已.

E. 都是山洞,為何有的山洞冷有的暖

因為山洞裡面凝聚著大量的空氣,但空氣又有冷空氣和熱空氣兩種,這就註定山洞內部的溫度不可能完全相同。而且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山洞,山洞的形成過程曲折復雜,其內部的形成結構是截然不同的。有的山洞形成的洞口的方位是向下的,這樣一來質量比較輕的熱空氣就會聚集在洞口處,冷空氣很難再進入洞穴,自然會形成暖洞穴,反之也是同樣的道理。

那麼,山洞的洞口本身就有方位朝上朝下的區別。如果是方向朝下的洞口,那麼熱空氣就堵住了洞口,聚集的越來越多,而冷空氣無法進入,就造成了山洞的溫度上升。反之,山東洞口朝上,冷空氣在洞口處凝聚,熱空氣無法聚集。這就造成了山洞的冷暖之分。

F. 山洞裡為何溫度很低

山洞裡的溫度是「地下溫度」。因為上面覆蓋的土石層很厚,雖然洞外溫度有變化,但熱能傳導的較慢;陽光又射不進來;幽深狹窄的洞內空間對流效果較差。「地下溫度」可以認為是個恆定值(一般在14°C左右)。「洞內溫度」小有起伏也算基本恆定,給人的感受是:冬季溫暖,夏季涼爽。

G. 沙漠里正中午時洞穴里和外面是清晨還是正中午溫差大

是中午時溫差大。
沙漠氣溫的特點是晝夜溫差大,有時能達到數十度。
清晨時,沙漠中氣溫較低,洞中的氣溫也較低,洞內外的溫差較小。
到中午時,沙漠中的氣溫升高明顯,而洞中由於照射不到陽光,空氣流通不暢,氣溫升高不明顯,溫差就很大了。
也因此,許多沙漠動物都是早晚或夜間出來活動,中午時躲在洞中,以躲避中午的酷熱。

H. 隧道內氣溫日較差小於洞外嗎

隧道內氣溫日較差應該小於洞外。隧道外白天有太陽光照射,氣溫比較高,夜晚日落以後,氣溫下降比較快。但是隧道內白天氣溫升高慢,夜晚氣溫下降慢。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65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36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21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02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65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787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23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68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47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