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多少溫度
⑴ 我國把地震烈度分為多少度
我國把地震烈度分為12度,1-5度是無感至有感的地震,6度為有輕微破壞的地震,7度以上為破壞性地震。
⑵ 什麼是震級和烈度
震級
震級是指地震的大小,是表徵地震強弱的量度,是以地震儀測定的每次地震活動釋放的能量多少來確定的。震級通常用字母M表示。我國目前使用的震級標准,是國際上通用的里氏分級表,共分9個等級。通常把小於2.5級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級地震叫有感地震,大於4.7級地震稱為破壞性地震。震級每相差1.0級,能量相差大約30倍;每相差2.0級,能量相差約900多倍。比如說,一個6級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美國投擲在日本廣島的原子彈所具有的能量。一個7級地震相當於32個6級地震,或相當於1000個5級地震,震級相差0.1級,釋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按震級大小可把地震劃分為以下幾類:
弱震震級小於3級。如果震源不是很淺,這種地震人們一般不易覺察。
有感地震震級等於或大於3級、小於或等於4.5級。這種地震人們能夠感覺到,但一般不會造成破壞。
中強震震級大於4.5級、小於6級。屬於可造成破壞的地震,但破壞輕重還與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種因素有關。
強震震級等於或大於6級。其中震級大於等於8級的又稱為巨大地震。
地震烈度
同樣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壞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壞也不一樣。為了衡量地震的破壞程度,科學家又「製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震烈度。在中國地震烈度表上,對人的感覺、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他現象作了描述,可以作為確定烈度的基本依據。影響烈度的因素有震級、震源深度、距震源的遠近、地面狀況和地層構造等。
一般情況下僅就烈度和震源、震級間的關系來說,震級越大震源越淺、烈度也越大。一般來講,一次地震發生後,震中區的破壞最重,烈度最高;這個烈度稱為震中烈度。從震中向四周擴展,地震烈度逐漸減小。 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但它所造成的破壞,在不同的地區是不同的。也就是說,一次地震,可以劃分出好幾個烈度不同的地區。這與一顆炸彈爆後,近處與遠處破壞程度不同道理一樣。炸彈的炸葯量,好比是震級;炸彈對不同地點的破壞程度,好比是烈度。
例如,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倉發生了5.1級地震,有人說在蘇州是4級,在無錫是3級,這是錯的。無論在何處,只能說常熟-太倉發生了5.1級地震,但這次地震,在太倉的沙溪鎮地震烈度是6度,在蘇州地震烈度是4度,在無錫地震烈度是3度。
我國把烈度劃分為十二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響和破壞大體如下:
小於三度人無感覺,只有儀器才能記錄到;
三度在夜深人靜時人有感覺;
四~五度睡覺的人會驚醒,吊燈搖晃;
六度器皿傾倒,房屋輕微損壞;
七~八度房屋受到破壞,地面出現裂縫;
九~十度房屋倒塌,地面破壞嚴重;
十一~十二度毀滅性的破壞;
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級為7.8級,震中烈度為十一度;受唐山地震的影響,天津市地震烈度為八度,北京市烈度為六度,再遠到石家莊、太原等就只有四至五度了。
⑶ 唐山地震是多少級,多少度
日歷翻開到1976年7月28日,時鍾倒轉回30年前,歷史凝固在凌晨3點42分56秒,那一個黑色的可怕瞬間……在唐山市的地殼下12公里深處,長期集聚在這里的巨大能量聚然爆發,相當於800噸黃色炸葯在城市底下猛烈爆炸,一時間地球顫動地層轟嗚,一場人類史上堪為最慘烈的地震災難降臨到中國人民的頭上;轉眼間唐山市區變成一片廢墟,242419人喪生(包括天津等受災區),36萬多人受重傷,70萬多人受輕傷,15886戶家庭解體,7821個妻子失去丈夫,8047個丈夫失去了妻子,3817人成為截癱患者,25061人肢體殘廢,遺留下孤寡老人3675位,孤兒4204人,數十萬和平居民轉眼變成失去家園的難民,全國人民被投入到巨大的悲痛之中。 唐山大地震,強度7.8級,震中烈度11度,主震區東起市郊的越河鄉、西至梁家屯、河北礦冶學院,南自女織寨,21中學,賈各庄、打靶場一帶,呈東北走向的橢圓形,面積約47平方公里,長軸約10,5公里,短軸約3.6至5.5公里。烈度10度區,呈東北窄西南寬的瓢形,長36公里寬15公里,面積320平方公里;唐山地區都處於7度區內。唐山大地震的陸地有感范圍約217萬平方公里,東北的滿洲里,寧夏的吳忠,河南省正陽,都有明顯的震感。 唐山大地震中人員的傷亡主要由於房屋的損毀,唐山市城鄉民用建築68萬余間約1千多萬平方米,被地震損毀65萬余間,達95%;在唐山火車站、小山、解放路、宋謝庄、復興路、新立庄、風井和梁屯一帶,建築物被毀盪然無存。 唐山大地震對國民經濟造成了重大破壞,280多公里柏油路被嚴重破壞,71座大、中型橋梁、160座小型橋梁、1千餘個道路涵洞塌陷垮裂,至天津、北京、東北和沿海的主要公路干線路基塌陷或出現裂縫;公路交通基本斷絕;東西鐵路干線被切斷,京沈鐵路癱瘓。
唐山地震曾達到8,1級到8,3級,至於度數這個問題有點深,不懂,地震沒有拿度數來算的
⑷ 地震烈度范圍
1957年編成的《新的中國烈度表》是12度烈度表。
1~5度是無感(只能儀器記錄)至有感的地震,6度有輕微損壞,7度以上為破壞性地震,9度以上房屋嚴重破壞以至倒塌,並有地表自然環境的破壞,11度以上為毀滅性地震。
這里是對沒有經過抗震設防的建築而言。對於考慮了抗震設防的建築就不一樣,而且建築材料的差別、施工質量的好壞使建築物的抗震能力的表現也不同,烈度的判定也有差異。因此,用地震烈度來判斷地震影響大小是比較粗略的。
地震烈度表示地震對地表及工程建築物影響的強弱程度。是在沒有儀器記錄的情況下,憑地震時人們的感覺或地震發生後器物反應的程度,工程建築物的損壞或破壞程度、地表的變化狀況而定的一種宏觀尺度。 因此烈度的鑒定主要依靠對上述幾個方面的宏觀考察和定性描述。
⑸ 7級地震震中烈度是多少
7.0-7.4級地震的震中烈度一般為九度,個別可達十度。
一般將小於1級的地震稱為超微震;大於、等於1級,小於3級的稱為弱震或微震;大於、等於3級,小於4.5級的稱為有感地震;大於、等於4.5級,小於6級的稱為中強震;大於、等於6級,小於7級的稱為強震;大於、等於7級的稱為大地震,其中8級以及8級以上的稱為巨大地震。
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築物受地震破壞的程度。對同一個地震,不同的地區,烈度大小是不一樣的。距離震源近,破壞就大,烈度就高;距離震源遠,破壞就小,烈度就低。
地震烈度表
Ⅰ度:無感,僅儀器能記錄到。
Ⅱ度:個別敏感的人在完全靜止中有感。
Ⅲ度:室內少數人在靜止中有感,懸掛物輕微擺動。
Ⅳ度:室內大多數人,室外少數人有感,懸掛物擺動,不穩器皿作響。
Ⅴ度:室外大多數人有感,家畜不寧門窗作響,牆壁表面出現裂紋。
Ⅵ度:人站立不穩,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簡陋棚舍損壞陡坎滑坡。
Ⅶ度:房屋輕微損壞,牌坊,煙囪損壞,地表出現裂縫及噴沙冒水。
Ⅷ度:房屋多有損壞,少數破壞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Ⅸ度:房屋大多數破壞,少數傾倒,牌坊,煙囪等崩塌,鐵軌彎曲。
Ⅹ度:房屋傾倒,道路毀壞,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撲岸。
Ⅺ度: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毀,地表產生很大變化。
ⅩⅡ度:一切建築物普遍毀壞,地形劇烈變化動植物遭毀滅。
⑹ 發動機艙避震塔頂最高溫度是多少
一般溫度就是在90度左右。
不要超過這個溫度,否則會燒壞發動機的。
發動機艙里一般包括發動機、空氣濾清器、電瓶、發動機排氣系統、節氣門、水箱補液罐、繼電器盒、制動助力泵、油門拉線、車窗玻璃清洗液儲液罐、制動液儲液罐、保險絲等等。
⑺ 在我國,地震烈度分為幾等級
中國地震烈度分為12度。
1、1度(無感):僅儀器能記錄到。
2、2度(微有感):個別敏感的人在完全靜止中有感。
3、3度(少有感):室內少數人在靜止中有感,懸掛物輕微擺動。
4、4度(多有感):室內大多數人,室外少數人有感,懸掛物擺動,不穩器皿作響。
5、5度(驚醒):室外大多數人有感,家畜不寧,門窗作響,牆壁表面出現裂紋。
6、6度(驚慌):人站立不穩,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簡陋棚舍損壞,陡坎滑坡。
7、7度(房屋損壞):房屋輕微損壞,牌坊,煙囪損壞,地表出現裂縫及噴沙冒水。
8、8度(建築物破壞):房屋多有損壞,少數破壞,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9、9度(建築物普遍破壞):房屋大多數破壞,少數傾倒,牌坊,煙囪等崩塌,鐵軌彎曲。
10、10度(建築物普遍摧毀):房屋傾倒,道路毀壞,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撲岸。
11、11度(毀滅):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毀,地表產生很大變化。
12、12度(山川易景):一切建築物普遍毀壞,地形劇烈變化動植物遭毀滅。
(7)震多少溫度擴展閱讀
避震要點:
1、震時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這是因為,震時預警時間很短,人又往往無法自主行動,再加之門窗變形等,從室內跑出十分困難;如果是在樓里,跑出來更幾乎是不可能的。但若在平房裡,發現預警現象早,室外比較空曠,則可力爭跑出避震。
2、躲在室內結實、不易傾倒、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或物體旁,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外遠離建築物,開闊、安全的地方。
3、應趴下,使身體重心降到最低,臉朝下,不要壓住口鼻,以利呼吸;蹲下或坐下時盡量蜷曲身體;抓住身邊牢固的物體,以防摔倒或因身體移位,暴露在堅實物體外而受傷。
4、低頭,用手護住頭部和後頸,有可能時,用身邊的物品,如枕頭、被褥等頂在頭上以保護頭頸部;低頭、閉眼,以防異物傷害眼睛;有可能時,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氣。
5、不要隨便點明火,因為空氣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氣體充溢;要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無論在什麼場合,街上、公寓、學校、商店、娛樂場所等,均如此。因為,擁擠中不但不能脫離險境,反而可能因跌倒、踩踏、碰撞等而受傷。
⑻ 地震烈度分為多少度
按照地震時的人的感覺,地震所造成自然環境的變化和建築物的破壞程度,區分為幾大類:無感地震、微感地震、有感地震、破壞地震、毀壞地震與毀滅地震。以描述地震烈度的高低,作為判斷地震強烈程度的一種宏觀判據,稱地震烈度表。有了這個判據,可以調查研究評定已經發生的地震,包括歷史上發生的地震和新近發生的地震影響區的烈度高低。有代表性的烈度表例如:羅西-福雷耳10度烈度表(1883年發表)、M-C-S12度烈度表(1923年發表)、1932年歐美國家參照M—C-S烈度表修改成MM12度烈度表和日本七階烈度表等。
1957年編成的《新的中國烈度表》也是12度烈度表。和M-C-S或MM12度烈度表類似,1~5度是無感(只能儀器記錄)至有感的地震,6度有輕微損壞,7度以上為破壞性地震,9度以上房屋嚴重破壞以至倒塌,並有地表自然環境的破壞,11度以上為毀滅性地震。這里是對沒有經過抗震設防的建築而言。對於考慮了抗震設防的建築就不一樣,而且建築材料的差別、施工質量的好壞使建築物的抗震能力的表現也不同,烈度的判定也有差異。因此,用地震烈度來判斷地震影響大小是比較粗略的。
⑼ 地震前的地溫
地震前的地溫是不盡相同的,但大部分是會升高的,不過溫度也高不了多少,具體多少要看實際地區的溫度
⑽ 唐山大地震那時溫度是多少
唐山大地震發生在7月28日凌晨3時,氣溫很高,天氣悶熱。但是7月底8月初天氣連續降雨的情況下,天氣悶熱也是正常現象,並不代表一定會發生地震。很多地震前兆綜合在一起才能進行分析是否有地震的可能性,可能性有多大。
地震前兆指地震發生前出現的異常現象,岩體在地應力作用下,在應力應變逐漸積累、加強的過程中,會引起震源及附近物質發生如地震活動、地表的明顯變化以及地磁、地電、重力等地球物理異常,地下水位、水化學、動物的異常行為等。概括性稱這些與地震孕育、發生有關聯的異常變化現象為地震前兆(也稱地震異常)。它包括地震微觀異常和地震宏觀異常兩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