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無風帶多少度合適
㈠ 什麼是赤道無風帶
赤道附近南、北緯五度間,太陽終年近乎直射,這是地表年平均氣溫最高地帶。氣溫高,地面氣壓降低,產生赤道低壓帶。由副熱帶高壓向赤道低壓輻合的信風,加強空氣垂直運動,但此上升氣流地面不感覺有風,因此又稱為赤道無風帶。無論是熱赤道、赤道低壓帶或赤道無風帶,一年中均隨太陽直射點作南北移動,夏季移至北半球,冬季移向南半球。
赤道無風帶內天氣狀況單調而富規律。持續的高溫全年各月在攝氏二十六度上下,氣溫年差最小,無年變化可言。旺盛的對流作用,容易產生積雨雲及午後的雷陣雨,這是地表雲量最多,降雨最豐的地帶。在正常情形之下,春分和秋分前後,應是雨量曲線上的兩個高點;夏至、冬至前後,是兩個低點。
赤道無風帶內氣壓梯度小,風力和緩,風向不定,常出現靜風天氣,雖有午後陣雨可以消暑,但仍感暑熱難耐。倒是濱海地帶,晝夜間海、陸風環流,有調劑溫度之作用,適於健康和居住。
赤道無風帶除南美的亞馬遜及非洲剛果盆地外,均分布於海洋及島嶼之上,氣候上表現海洋性。
㈡ 南極,溫帶和赤道的氣溫范圍是多少
南極:全洲年平均氣溫為零下25℃,內陸
高原平均氣溫為零下56℃左右,極端最低氣溫曾達零下89.2℃
赤道氣候帶出現在赤道無風帶的范圍內,包括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非洲扎伊河流域、幾內亞沿海、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等地。太陽每年有兩次越過天頂,濕度在春、秋分以後有兩個極大值,冬、夏季則為兩個較涼季節,太陽徘徊於赤道附近,使赤道氣候終年高溫,年平均氣溫25~30℃,年較差極小,平均不到5℃,日較差相對比較大,平均達10℃,遠大於年較差,真所謂"一天有四季"。赤道地區最高溫度很少達到35℃,但因終年高溫,終年悶熱,只有短暫的海風,才能使悶熱稍減,風息之後,又悶熱異常。
赤道氣候帶降水豐沛,是地球上最多雨的地帶。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2500毫米的情況也很常見,降水量全年分配均勻,沒有明顯的乾季,降水多為對流雨。
赤道氣候帶位於東北信風和東南信風的輻合線上,溫度水平分布均勻,氣壓梯度小,空氣極少流動,風速微弱或靜穩;所以海陸風易於發展。每日涼爽的海風,給人們帶來短暫的舒適和快意。
溫帶氣候帶一般是指中緯度30~45之間的地區,氣候受西風帶和副熱帶高壓季節變動的影響。夏季在副熱帶高壓影響下,具有副熱帶氣候特點,冬季在西風帶控制下,又具有冷溫帶氣候的特點。夏季炎熱漫長,冬季溫和。
溫帶氣候的顯著特點是四季分明,最冷月平均氣溫在5~10℃以上,最熱月在25~30℃之間。年較差約為15~20℃,由海岸深入內陸,大陸性逐漸增強,年較差由小逐漸變大。大陸西部夏季晴朗,太陽輻射強烈,氣候炎熱,居民多以百葉窗防避光熱;但因濕度小,並不覺得悶熱。大陸東部夏季溫度高,濕度大,風速微弱,雲量多,終日都非常悶熱。在冬季,大陸西部白天暖和,夜間則可出現霜凍,主要分布在窪地。大陸東部雖也溫和,但是常有寒潮侵襲,氣溫猛降,更覺寒冷。
大陸西部年降水量約300~900毫米,迎風坡可達1500毫米,降水量冬季多於夏季。冬季溫度低時很潮濕,夏季溫度高時卻很乾燥,很不利於發展農業,只好依靠灌溉。大陸東部年降水量在600~1500毫米之間,主要分布在夏季,夏季高溫與多雨配合,對農作物生長十分有利
㈢ 為什麼南北緯30度是無風帶,而南北緯60度。90度不是。
90度只是一個點,
極地地區
的
風力
較大。60度附近是冷暖
氣流
交匯的地方,多
氣旋
活動,不可能沒風。
至於30度附近的
無風帶
是因為信風在30度--35度
上空
由於地球自轉偏向力的影響,差不多都變成了西風,不再向前推進,而
赤道
附近的空氣又源源不斷地補充進來,大量的空氣都擁擠在30度--35度上空,從而產生
下沉氣流
,使得這里成為一個高壓帶,而高壓帶中心的氣流只有下沉沒有水平運動,所以沒有風。
不知道你弄懂沒。
㈣ 赤道無風帶是什麼 哪裡怎樣的
赤道附近南、北緯五度間,太陽終年近乎直射,這是地表年平均氣溫最高地帶。氣溫高,地面氣壓降低,產生赤道低壓帶(Equatorial Low)。由副熱帶高壓向赤道低壓輻合的信風,加強空氣垂直運動,但此上升氣流地面不感覺有風,因此又稱為赤道無風帶(Equatorial Calm,Doldrums)。無論是熱赤道、赤道低壓帶或赤道無風帶,一年中均隨太陽直射點作南北移動,夏季移至北半球,冬季移向南半球。
赤道無風帶內天氣狀況單調而富規律。持續的高溫全年各月在攝氏二十六度上下,氣溫年差最小,無年變化可言。旺盛的對流作用,容易產生積雨雲及午後的雷陣雨,這是地表雲量最多,降雨最豐的地帶。在正常情形之下,春分和秋分前後,應是雨量曲線上的兩個高點;夏至、冬至前後,是兩個低點。
赤道無風帶內氣壓梯度小,風力和緩,風向不定,常出現靜風天氣,雖有午後陣雨可以消暑,但仍感暑熱難耐。倒是濱海地帶,晝夜間海、陸風環流,有調劑溫度之作用,適於健康和居住。
赤道無風帶除南美的亞馬遜及非洲剛果盆地外,均分布於海洋及島嶼(東印度群島)之上,氣候上表現海洋性。(崔尚斌)
㈤ 赤道無風帶是什麼哪裡怎樣的
1.赤道無風帶是指赤道附近南、北緯5°之間的地帶。這里太陽終年近乎直射,是地表年平均氣溫最高地帶。由於溫度的水平分布比較均勻,水平氣壓梯度很小,氣流以輻合上升為主,風速微弱,故稱為赤道無風帶。
2.特點是赤道無風帶內天氣狀況單調而富規律。持續的高溫全年各月在攝氏二十六度上下,氣溫年差最小,無年變化可言。旺盛的對流作用,容易產生積雨雲及午後的雷陣雨,這是地表雲量最多,降雨最豐的地帶。在正常情形之下,春分和秋分前後,應是雨量曲線上的兩個高點;夏至、冬至前後,是兩個低點。 赤道無風帶內氣壓梯度小,風力和緩,風向不定,常出現靜風天氣。
㈥ 怎樣理解赤道無風帶和極地無風帶
赤道無風帶是指赤道附近南、北緯5°之間的地帶。這里太陽終年近乎直射,是地表年平均氣溫最高地帶。由於溫度的水平分布比較均勻,水平氣壓梯度很小,氣流以輻合上升為主,風速微弱,故稱為赤道無風帶。全球無風帶的分布范圍是赤道低壓帶、副熱帶高壓帶、極地高壓帶
㈦ 赤道無風帶是在多少度之間
赤道附近南、北緯五度間,太陽終年近乎直射,這是地表年平均氣溫最高地帶。氣溫高,地面氣壓降低,產生赤道低壓帶(Equatorial Low)。由副熱帶高壓向赤道低壓輻合的信風,加強空氣垂直運動,但此上升氣流地面不感覺有風,因此又稱為赤道無風帶(Equatorial Calm,Doldrums)。無論是熱赤道、赤道低壓帶或赤道無風帶,一年中均隨太陽直射點作南北移動,夏季移至北半球,冬季移向南半球。
赤道無風帶內天氣狀況單調而富規律。持續的高溫全年各月在攝氏二十六度上下,氣溫年差最小,無年變化可言。旺盛的對流作用,容易產生積雨雲及午後的雷陣雨,這是地表雲量最多,降雨最豐的地帶。在正常情形之下,春分和秋分前後,應是雨量曲線上的兩個高點;夏至、冬至前後,是兩個低點。
赤道無風帶內氣壓梯度小,風力和緩,風向不定,常出現靜風天氣,雖有午後陣雨可以消暑,但仍感暑熱難耐。倒是濱海地帶,晝夜間海、陸風環流,有調劑溫度之作用,適於健康和居住。
赤道無風帶除南美的亞馬遜及非洲剛果盆地外,均分布於海洋及島嶼(東印度群島)之上,氣候上表現海洋性。
㈧ 赤道有無無風帶
有啊,赤道附近南、北緯五度間,太陽終年近乎直射,這是地表年平均氣溫最高地帶。氣溫高,地面氣壓降低,產生赤道低壓帶。由副熱帶高壓向赤道低壓輻合的信風,加強空氣垂直運動,但此上升氣流地面不感覺有風,因此又稱為赤道無風帶。無論是熱赤道、赤道低壓帶或赤道無風帶,一年中均隨太陽直射點作南北移動,夏季移至北半球,冬季移向南半球。
赤道無風帶內天氣狀況單調而富規律。持續的高溫全年各月在攝氏二十六度上下,氣溫年差最小,無年變化可言。旺盛的對流作用,容易產生積雨雲及午後的雷陣雨,這是地表雲量最多,降雨最豐的地帶。在正常情形之下,春分和秋分前後,應是雨量曲線上的兩個高點;夏至、冬至前後,是兩個低點。
赤道無風帶內氣壓梯度小,風力和緩,風向不定,常出現靜風天氣,雖有午後陣雨可以消暑,但仍感暑熱難耐。倒是濱海地帶,晝夜間海、陸風環流,有調劑溫度之作用,適於健康和居住。
赤道無風帶除南美的亞馬遜及非洲剛果盆地外,均分布於海洋及島嶼之上,氣候上表現海洋性。
㈨ 無風帶的赤道無風帶
赤道附近南、北緯五度間,太陽終年近乎直射,這是地表年平均氣溫最高地帶。氣溫高,地面氣壓降低,產生赤道低壓帶(Equatorial Low)。由副熱帶高壓向赤道低壓輻合的信風,加強空氣垂直運動,但此上升氣流地面不感覺有風,因此又稱為赤道無風帶(Equatorial Calm,Doldrums)。無論是熱赤道、赤道低壓帶或 ,一年中均隨太陽直射點作南北移動,夏季移至北半球,冬季移向南半球。 赤道無風帶內天氣狀況單調而富規律。持續的高溫全年各月在攝氏二十六度上下,氣溫年差最小,無年變化可言。旺盛的對流作用,容易產生積雨雲及午後的雷陣雨,這是地表雲量最多,降雨最豐的地帶。在正常情形之下,春分和秋分前後,應是雨量曲線上的兩個高點;夏至、冬至前後,是兩個低點。 赤道無風帶內氣壓梯度小,風力和緩,風向不定,常出現靜風天氣,雖有午後陣雨可以消暑,但仍感暑熱難耐。倒是濱海地帶,晝夜間海、陸風環流,有調劑溫度之作用,適於健康和居住。 赤道無風帶除南美的亞馬遜及非洲剛果盆地外,均分布於海洋及島嶼(東印度群島)之上,氣候上表現海洋性。(崔尚斌) 海峽處於赤道無風帶,全年風平浪靜的日子很多,有利於航行。16世紀初,葡萄牙航海家開辟了大西洋至印度洋航線。1869年,蘇伊士運河貫通,大大縮短了從歐洲到東方的航路。馬六甲海峽的通航船隻急劇增多。近年來,過往海峽的船隻每年達8萬多艘,成為世界最繁忙的海峽之一。沿岸的新加坡港,是世界著名大港,吞吐量為世界第四。 馬六甲海峽地處歐洲、亞洲、非洲和大洋洲航道的十字路口,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特別是太平洋西岸的國家,如中國、日本、朝鮮等要到南亞、西亞、非洲去,馬六甲海峽是必經之地。所以它又有遠東十字路口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