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腋下溫度多少算發燒
㈠ 人體多少度算發燒
【 發熱 】口腔溫度在37.3度以上,腋下溫度為37.0度以上或肛溫在37.6度以上,或一晝夜內體溫波動1度以上屬於發熱。
【 低熱 】口腔溫度在37.4--38度之間,屬於低熱。低熱持續4周以上,則稱為長期低熱。
【 中等熱 】口腔溫度在38.1--38.9度之間,屬於中等熱。
【 高熱 】口腔溫度在39度以上者,稱為高熱。
【 過高熱 】口腔溫度在41度以上者,稱為過高熱。
【 常度下體溫 】口腔溫度在36.1度以下為常度體溫。
【 稽留熱 】多為高熱,持續於40度上下達數日或數周之久,每天體溫波動很小,多在1度之內。常見於腸傷寒、斑疹傷寒、大葉性肺炎等。
【 弛張熱 】也稱消耗熱,表現為持續高熱,每日體溫波動較大,日夜波動可超過1.5--2度,但最低溫度仍高於正常。可見於敗血症、結核病、風濕熱、亞急性心內膜炎、支氣管肺炎、局灶性化膿性感染等。
【 間歇熱 】突然高熱39度以上,歷時數小時後,下降至正常,間歇一日或數日後又復發,如此有規律地間歇性反復發作。常見於瘧疾、腎盂腎炎等。
【 回歸熱 】體溫急驟升高至39度以上,持續數天後又驟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熱期與無熱期各持續若干天,有規律地互相交替。見於回歸熱、何傑金氏病等。
【 波狀熱 】體溫逐漸升高達39度以上,數天後又逐漸下降至正常水平,數天後又逐漸升高,如此反復多次。常見於布魯氏菌病等。
㈡ 體溫多少度算發燒
體溫多少度算正常?
本報海口5月6日訊(記者侯中才)今天上午,有幾位讀者來電問:為預防非典,體溫多少度才算是正常體溫?體溫多少度才是發熱?對此疑問,記者請省醫院一專家給予解答。
據了解,普通人正常體溫一般處於37攝氏度左右,如果體溫達到38攝氏度以上,屬於發燒現象。目前所傳說的非典型肺炎主要表現為急性起病,以突然發熱為首發症狀,體溫為38-40攝氏度。省醫院專家說,高燒感冒病人在體溫上的表現也是38攝氏度以上,這與非典感染病人相似。因此在當前預防非典病過程中,一經發現有發熱症狀的病人,醫院都十分重視,都要對此病人進行隔離檢查。醫院專門設立的發熱門診就是為了預防非典病人而設置的。
該專家指出,在家庭預防非典病過程中,經常用水銀體溫計量自己的體溫很有必要。但一定要注意,體溫在38度以下都是比較正常的。就是發現自己的有些偏高或是達到38度,也不必驚慌,可以到醫院進行復查,以便確診自己是否感冒或有什麼病。有病治病,無病預防,這對每一個人來說都十分重要。
該專家說,預防非典,人人有責,如果發現自己感冒發燒,一定要盡快到醫院檢查治療。
作者:侯中才
來源:南國都市報
㈢ 人體多少度算發燒
高於正常體溫0.5℃就是發熱,所以每個人確定發熱的度數有點細微的差別,想要與自己的平常時的體溫對比。一般來說正常人體溫一般為36~37℃,成年人清晨安靜狀態下的口腔體溫在36.3~37.2℃;肛門內體溫36.5~37.7℃;腋窩體溫36~37℃。
㈣ 多少度算發熱
發燒度數的標准,不是完全一致。
一般來說突然爆發的高燒應該在38.5攝氏度到40攝氏度之間,意味著體內有了病毒感染,這時會出現感冒,肺炎,腦膜炎或者是急性炎症,還會伴有發燒。
而長期持續低燒溫度會在37.3攝氏度到38.5攝氏度,這意味著免疫系統遭到了破壞,肺結核濕熱紅斑狼瘡等,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低燒。
(4)肺炎腋下溫度多少算發燒擴展閱讀:
體感溫度有一些非常簡化的計算公式,風速和濕度對於體感溫度的影響,並不是用一個系數就可以決定的簡單線性關系,而是隨著季節和地區的不同,會有較大差異。況且再考慮到太陽輻射,日照時數、雲量等的綜合計算也很復雜。
還有,日最高/低溫度對於體感溫度也有影響。比如,一座城市A,晝夜溫差很大,白天很暖和,夜裡氣溫驟降;另一座城市B,晝夜溫差很小,白天也不暖和,夜裡也沒特別冷。
此時兩座城市的日平均氣溫很可能是一樣的,但兩座城市居民的體感溫度肯定就不一樣了——大家通常在白天活動,對白天氣溫的記憶會更深,而晚上反正回家鑽被窩了,夜裡降溫根本不知道,所以A市的體感溫度會更高一些。
另外,人群由於個體差異,對氣溫的耐受度也不一樣。比如在冬天,老人會比年輕人感覺更冷,而一個身體虛弱的病人也會比健康人感覺更冷。
㈤ 體溫多少度算發燒
體表溫度37.3攝氏度以上就是算發燒了,但不高於38度就是低燒了,38度以上就要往高燒算了。控制溫度最好的方法是物理降溫。
㈥ 肺炎後三個月腋下體溫一直在36.7到37.3正常嗎
問題分析:
正常人的體溫在36-37℃之間,體溫不超過37.3℃多不屬於發燒。
意見建議:
多屬於疾病後期氣陰兩虛引起的,可以中葯調理,抗生素無效。
㈦ 多少度是正常體溫,體溫到多少度可能是發燒了
與「新冠肺炎」的持久戰中,該病毒可通過飛沫、接觸等多個渠道傳播,患者在感染後會有發熱、咳嗽等症狀表現。為了避免疾病進一步傳播和發展,出行佩戴口罩已經成了「標配」,在出入公共場合時,往往還需進行體溫測量。
不過需注意的一點是,退燒葯物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方式,如果未能找到疾病的源頭,盲目服用退燒葯物,雖然能短暫起到退熱效果,但由於原發疾病仍然存在,所以在退燒葯物效果減退之後,發熱還會再次卷土重來;
而發熱誘發的原因又有很多,除了常見的細菌、病毒感染外,慢性疾病、惡性腫瘤等,也可導致發熱症狀出現!所以,盲目退燒的辦法並不可取,在出現持續性發熱症狀後,無論身處於哪一年齡段,都應第一時間就醫檢查,確診引起發熱的根本原因。然後再根據醫生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退燒葯物。
㈧ 人體多少度算是發燒
【 發熱 】口腔溫度在37.3度以上,腋下溫度為37.0度以上或肛溫在37.6度以上,或一晝夜內體溫波動1度以上屬於發熱。
【 低熱 】口腔溫度在37.4--38度之間,屬於低熱。低熱持續4周以上,則稱為長期低熱。
【 中等熱 】口腔溫度在38.1--38.9度之間,屬於中等熱。
【 高熱 】口腔溫度在39度以上者,稱為高熱。
【 過高熱 】口腔溫度在41度以上者,稱為過高熱。
【 常度下體溫 】口腔溫度在36.1度以下為常度體溫。
【 稽留熱 】多為高熱,持續於40度上下達數日或數周之久,每天體溫波動很小,多在1度之內。常見於腸傷寒、斑疹傷寒、大葉性肺炎等。
【 弛張熱 】也稱消耗熱,表現為持續高熱,每日體溫波動較大,日夜波動可超過1.5--2度,但最低溫度仍高於正常。可見於敗血症、結核病、風濕熱、亞急性心內膜炎、支氣管肺炎、局灶性化膿性感染等。
【 間歇熱 】突然高熱39度以上,歷時數小時後,下降至正常,間歇一日或數日後又復發,如此有規律地間歇性反復發作。常見於瘧疾、腎盂腎炎等。
【 回歸熱 】體溫急驟升高至39度以上,持續數天後又驟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熱期與無熱期各持續若干天,有規律地互相交替。見於回歸熱、何傑金氏病等。
【 波狀熱 】體溫逐漸升高達39度以上,數天後又逐漸下降至正常水平,數天後又逐漸升高,如此反復多次。常見於布魯氏菌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