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溫度調節 » 遼寧寬甸河口年平均溫度多少

遼寧寬甸河口年平均溫度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9-24 19:10:19

Ⅰ 丹東有史以來最冷是哪年最低溫度是多少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24

Ⅱ 根據剛果河流域圖比較剛果河和長江河口地貌的不同並加以說明

亞馬遜河(葡萄牙語:RioAmazonas;西班牙語:RíoAmazonas,又名「亞馬孫河」),位於南美洲,是世界流量、流域最大的、支流最多的、及最長的河流。亞馬遜河流量達每秒219,000立方米,流量比其他三條大河尼羅河、長江、密西西比河的總和還要大幾倍,大約相當於7條長江的流量,佔世界河流流量的20%;流域面積達6,915,000平方公里,佔南美州面積的40%;支流數超過1萬5千條。亞馬孫河自西向東流,沿途接納了源自安第斯山脈東坡、蓋亞那高原南坡、巴西高原西部與北部的河流1000多條,形成龐大的亞馬孫河水系網,其中7條長度超過1600公里,20條超過1000公里。其中長度超過1500km的支流有17條,如左岸的普圖馬約(Putu-mayo)河、雅背拉(Japura)河、內格羅(Negro)河;右岸的茹魯阿(Jurua)河、普魯斯(Purus)河、馬代拉河、塔帕若斯(Tapajos)河、欣古(Xingu)河等,這些支流伸入到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厄瓜多、委內瑞拉以及蓋亞那等國。在奧比杜斯(Obidos)峽谷,河水受到限制,亞馬遜河寬僅1.6公里(1哩)多。在中等水位以下河道的平均深度為61公尺(200呎)餘,在巴西境內大部分河段深度超過46公尺(150呎)。從貝倫溯流而上有幾處水深的記錄達到91公尺(300呎)以上。但在秘魯的邊界距大西洋約3,219公里(2,000哩)處的海拔高度不足91公尺(300呎)。在欣古(Xingu)河口的上游,無河心島嶼的永久河床的最大寬度為13.6公里(8.5哩);在洪峰期間,當蓄洪區蓄滿洪水時的河面寬度擴大到56公里(35哩)或。亞馬遜河每小時的平均流速約2.4公里(1.5哩),在河水氾濫時流速大為增加。由於在整個流域內全年雨季的時間不一致,亞馬遜河的上游每年有兩次汛期,並交替受到發源於秘魯安地斯山脈的支流和發源於厄瓜多安地斯山脈的支流的影響,前者的雨季為10~1月,後者的雨季為3~7月。這種交替影響到下游很遠的河段方才消失,兩次汛期逐漸融合為單一的汛期。因此,從11~7月下游的河水緩慢上漲,達到高峰,然後回落,直到10月末為止。有的地方汛期的水位比枯水季節的水位高12~15公尺(40~50呎)。以4個大致等距離的地點為例,在伊基托斯高6公尺(20呎),特費(Tefe)高14公尺(45呎),奧比杜斯高11公尺(35呎),貝倫高4公尺(12呎)。內格羅河水在2或3月雨季開始後上漲,6月達到高峰,然後開始與亞馬遜河一同回落。上千年來亞馬遜河不受限制地蜿蜒於遼闊的洪氾區,出現一系列河曲瘢痕、牛軛湖和近來廢棄的故道。當淤泥和沉積物一旦足以降低河道主流的流速時,在洪峰期河水將溢出現在的天然河堤,沖刷出一條新河道。同樣,新河道在幾年或幾十年內不斷淤積,河流又會再次改道。盡管如此,大部分河段內河水是沿著筆直的河道而流的。但在每一次洪水季節仍不斷有沉積物再次充填由河水沖刷出的寬闊河谷,並有大量的淤泥淤積於沉降盆地內。與河水的流量相比,洪氾區的范圍不算很大。淤積區一般寬19~48公里(12~30哩),周圍為陡峭的懸崖。這些懸崖受到河水猛烈沖刷的地方,產生「陷落的土地」(terracaida)。亞馬遜河的所謂黑水諸支流——包括欣古河、塔帕若斯(Tapajos)河、內格羅河、特費河及特龍貝塔斯(Trombetas)河——很少或者沒有淤泥,部分原因是發源地的土質為白沙土。塔帕若斯河及欣古河的河水呈淺碧玉色,因為它們同內格羅河一樣不能大量溶解腐殖物。在這些支流注入主流處因河水受到阻塞形成淡水湖,其形狀、寬度和深度類似海上溺灣(漏斗形河口灣)。海潮漲落的影響通常抵達距入海口約966公里(600哩)的奧比杜斯峽谷。一種稱為波羅羅卡(pororoca)的激潮有時於春潮之前出現在河口灣,來勢洶涌,水位不斷上升,以每小時16~24公里(10~15哩)的速度向上游涌進,一面1.5~4.5公尺(5~15呎)高的勢不可當的水牆在主流及支流的淺水面之上。在這種情況下,亞馬遜河不可能形成三角洲。河流每天注入海洋的沉積物估計有1,500萬噸,大部分被沿岸洋流向北沖走,沉澱在蓋亞那地區的沿海。一群時隱時現的島嶼和淺沙灘已在從北角(CapeNorte)稍北處向南並向內陸到沿亞馬遜河口灣的北緣為止的長160公里(100哩)沿海地帶出現。亞馬遜河流域均處在赤道附近,氣候炎熱潮濕,雨量充沛,年平均溫度25~27℃,年均降水量多在1500~2500mm。屬於熱帶雨林氣候,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分布地區。流域降水季節分布比較均勻,亞馬遜熱帶雨林幹流水量在不同時期均得到補償,終年豐沛,季節變化較小。每年注入大西洋的水量達69300億m3,為全世界河流注入海洋總水量的1/11。河口平均流量為17.5萬m3/s,洪水期最大流量在22萬m3/s以上,枯水期最小流量也大於2萬m3/s。河道最低水位與最高水位之間的水位變幅超過20m。由於亞馬孫河的幹流和右岸支流均位於赤道以南,所以河水流量的變化主要取決於右岸支流,赤道以北的左岸支流只對於巍洪水期的形成起促進作用,對枯水期的水量起補償作用。因赤道南北雨季不同,所以亞馬孫河流域每年有兩次大洪水,高洪期發生於3~6月,最高水位發生在6月,其洪峰流量佔全年總流量的40%,次洪期出現於10~11月;而6~9月則為枯水期,枯水期流量佔全年總流量的14%。亞馬遜河流域地勢低平,河流比降較小(約為1cm/km),流速較慢,一到洪水季節,洪水宣洩不暢,水位可高出平均水位10~15m,大水淹沒中下游洪泛區(面積大約5萬km2)兩岸80~250km寬的平地,時間長達數月之久,呈現一片汪洋。平水時,中游馬瑙斯附近的河寬也在5km以上,下游寬20km,河口段寬80km。因此,亞馬孫河又有「河海」之稱。亞馬遜河河口地區,由於近期下沉作用的影響,河水帶人海洋的泥沙被沿岸海浪沖走,所以未出現三角洲,河口呈喇叭型海灣,寬達320km,為海潮上溯提供了有利條件,每當大西洋海潮入侵時,海水逆流而上,堵截了順流而下的河水,形成1.5~2.44m(有時高達4m)的潮頭,潮水之大有時還能深入距河口965.6km的奧比多斯。大潮時,常形成5m高的水牆逆流而上,其聲傳至數公里之外,氣勢磅礴,景色壯觀,當地人稱之為「亞馬奴」。亞馬遜河本身及其發源於安第斯山脈的大多數支流,由於河水挾帶著大量的泥沙,且泥土中含有豐富的可溶性營養物,故河水呈白色略帶淡黃。而發源於亞馬孫河流域北部地質年代十分古老的內格羅河,其水色呈黑里透紅(微紅),並顯強酸性(pH值為5.1)。當內格羅河在馬瑙斯附近匯人亞馬孫河後,一白、一黑的兩支水流並排下流約80km,黑白分明,互不摻混。發源於巴西高原上遠古岩層中的支流(如塔帕若斯河、欣古河),河水則是清澈的。發源於安第斯山脈的河流,其懸移質濃度最高(一般大於0.2kg/m3),說明這些河流容易受沖刷的影響,被稱為白水河。發源於高原地區和大陸沖積層的黑水河和清水河,其懸移質泥沙含量最低(小於0.02kg/m3,如內格羅河)。主要發源於安第斯沖積層的河流以及上游海拔較高、坡度較小的河流,其懸移質濃度為中等(0.05—0.1kg/m3,如普魯斯河、雅普那河)。亞馬孫河的懸移質分布季節性特別強,其原因在於亞馬孫河各支流中泥沙的沉積與重新移動和周期不同。亞馬孫河每年攜帶人海的泥沙量約3.62億t,在遠離河口300km的大西洋上,還可以看到黃濁的水流。每年亞馬遜河流域降水總量149000億m3(或降雨深度2150mm),其中111500億m3為來自流域外部(主要來自大西洋一側)的水汽;來自流域內的水蒸汽(即局部水循環)佔23%(34000億m3)。降水量中大約一半(73300億m3,佔49.2%)通過蒸發又回到大氣之中;約69300億m3(佔46.5%)的徑流流入大西洋,其餘的6400億m3(佔4.3%)則包括滲漏損失(地下水補給)以及決定水量平衡諸要素的誤差。剛果河由於流經赤道兩側,獲得南北半球豐富降水的交替補給,具有水量剛果河水系大及年內變化小的水情特徵,河口年平均流量為每秒41000立方米,最大流量達每秒80000立方米。如果按流量來劃分,剛果河的流量僅次於亞馬遜河,是世界第二大河。河口成較深溺谷,河槽向大西洋底延伸150公里,在河口外形成廣闊的淡水洋面。干支流多險灘、瀑布和急流,以中游博約馬瀑布群和下游利文斯頓瀑布群最為著名。剛果河流域包括了剛果民主共和國幾乎全部領土,剛果和中非共和國大部、尚比亞東部、安哥拉北部以及喀麥隆和坦尚尼亞的一部分領土。在這片廣闊的流域,密集的支流、副支流和小河分成許多河汊,構成一個扇形河道網。這些河流從周圍海拔270至460米的一片會聚的斜坡上流入一個中央窪地,這個窪地就是地球上最大的盆地-剛果盆地。剛果河主要支流有烏班吉河、誇河和桑加河。剛果河自源頭至河口分上、中下很不相同的三段。上游的特點是多匯流、湖泊、瀑布和險灘;中游有7個大瀑布組成的瀑布群,稱為博約馬(舊稱斯坦利)瀑布;下游分成兩汊,形成一片廣闊的湖區,稱為馬萊博湖。剛果河流域具有非洲最濕潤的炎熱氣候,最廣袤、最濃密的赤道熱帶雨林。剛果河有終年不斷的雨水供給,流量勻衡。稠密的常綠森林和受赤道氣候重要影響的剛果河流域同樣廣闊。森林區的外邊是熱帶大草原帶。剛果河中有多種魚類和鱷魚。剛果河自博約馬瀑布以下可部分通航,加上眾多支流,構成總長約16000公里的航運水道系統,對促進內陸的經濟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剛果河流域的水力蘊藏量佔世界已知水力資源的六分之一,但目前尚未進行多少開發。金沙薩以下建有大型因加在剛果河上捕魚的恩亞人水利樞紐。剛果河左岸支流多發源自安哥拉、尚比亞;右岸支流多發源自喀麥隆、中非,幹流流經尚比亞、剛果民主共和國和剛果共和國。剛果河全長4640km,流域面積約370萬km2,其中60%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其餘面積分布在剛果共和國、喀麥隆、中非、盧安達、蒲隆地、坦尚尼亞、尚比亞和安哥拉等國。河口年平均流量39000m3/s,年徑流量13026億m3,年徑流深342mm。其流域面積和流量均居非洲首位,在世界大河中僅次於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居第二位。在非洲其長度僅次於尼羅河,而流量卻比尼羅河大16倍。從馬萊博湖往上游起,剛果河流域所承接的年平均降雨量為1,500公釐(60吋)左右,其中約1/4強流入大西洋。但剛果河的灌溉流域大約只有亞馬遜河的一半大小,河口的流量每秒約41,000立方公尺(1,450,000立方呎),比亞馬遜的每秒179,000,000立方公尺(6,350,000立方呎)要少得多。[編輯本段]主要水系源流贊比西河向西南流480km,經班韋烏盧(Bangweulu)湖沼澤地帶後,稱盧阿普拉(Luapula)河,為尚比亞與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界河;再向北流560km進入姆韋魯(Mweru)湖(該湖最大長度122km,平均寬約50km),出姆韋魯湖至安科羅城的河段稱盧武阿(Luvua)河,向西北流350km,在安科羅附近匯入盧阿拉巴(1ualaba)河。從源流謙比西河算起,盧武阿河全長1512km,總流域面積25萬km2。過基桑加尼(Kisangani)後稱剛果河,經博約馬(Boyoma)瀑布向西北流,後轉向西南流,在金沙薩以南為一系列峽谷,急灘和瀑布,於博馬(Boma)附近匯人大西洋。由河源至基桑加尼(Kisangani)為上游,長2200km,該河段自南向北流經高度不等的高原和陡坡地帶,水流湍急。從基桑加尼至金沙薩(Kinshasa)為中游,長約1700km,流經地勢低平的剛果盆地中部,支流眾多,河網密布,河道縱坡平緩,水量豐富,水流平穩,河面變寬。基桑加尼處河寬800m,往下河面展寬至4~10km,有的地方可達14km,水深在10m左右。因中遊河水流速緩慢,形成許多辮狀河道,河中有沙洲和島嶼,沿岸多沼澤和湖泊,有眾多支流匯入。金沙薩向西南到大西洋岸為下游,長360km,先穿越100多km的峽谷地帶,河寬收縮到400m以下,最窄處僅200餘m,形成一系列瀑布,組成世界著名的利文斯敦瀑布群。從馬塔迪(Matadi)往下,河道擴展,河寬水深,水流分汊,河口處寬達數公里。剛果河河口沒有三角洲,只有較深的溺谷,河槽向大西洋底延伸達150km,在河口以外數十公里范圍內,形成廣大剛果河流域的淡水洋面。這是非洲大河中唯一的深水河口,有利於航運的發展。剛果河的上游位於尚比亞境內東非大裂谷的高地山區,源頭稱謙比西河,過姆韋魯湖後稱盧阿普拉河,向北與發源於坦噶尼喀湖的盧阿拉巴河匯合後,過了基桑加尼附近的斯坦利瀑布後稱為剛果河,折向西流,進入中游。上游地區多湖泊和沼澤。進入中游後,剛果河逐漸改向西南,接納多條支流,最後與烏班吉河合並,進入馬萊博湖,金沙薩和布拉柴維爾隔湖相對。金沙薩以下,進入下游。下游剛果河切穿晶山山脈,河面變窄,多峽谷、急流和瀑布,經過馬塔迪和博馬,在姆安達小鎮邊入海。[編輯本段]主要支流剛果河支流密布,沿途接納的主要支流,右岸有:盧庫加(Lukuga)河、盧阿馬(Luama)河、埃利拉(Elila)河、烏林迪(Ulindi)河、洛瓦(Lowa)河、阿魯維米(Aruwimi)河、伊廷比里(himbiri)河、蒙加拉(Mongala)河、烏班吉(Oubangi)河、桑加(Sangha)河等;右岸左岸有洛馬米(Lomami)河、盧隆加(Lulonga)河、魯基(Ruki)河、開賽(Kasai)河、因基西(1nkisi)河等。右岸支流盧庫加河、盧阿馬河、埃利拉河、烏林迪河和洛瓦河為剛果河上游盧阿拉巴河段的右岸支流,均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盧庫加河長350km,流域面積27萬km2,源自坦噶尼喀湖。阿魯維米河是剛果河右岸支流,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河長約1300km,流域面積11.6萬km2,上遊河段稱伊圖里(1turi)河,發源於艾伯特湖以西的藍山。烏班吉河是剛果河右岸最大支流,是剛果民主共和國與中非共和國和剛果共和國的邊界河流,由姆博穆(Mbomou)河與韋萊(Uele)河匯流而成。其中姆博穆河全長724km,流域面積25萬km2。若從韋萊河源算起,烏班吉河全長2300km,流域面積77.3萬km2,多年平均流量7500m3/s,徑流量2365億m3。桑加河是剛果河的右岸支流,由曼貝雷(Manbere)河與卡代(Kadei)河匯流而成,從卡代河源汁起全長約1300km,流域面積20萬km2,流經中非共和國和剛果共和國,部分河段為剛果共和國與喀麥隆的界河,於莫薩卡附近注入剛果河。左岸支流洛馬米河是剛果河左岸支流,發源於卡坦加高原,河長約1448km,流域面積11萬km2,河流深切形成許多瀑布。盧隆加河是剛果河左岸支流,由洛波里(Lopori)河與馬林加(Maringa)河匯流而成,從兩河匯口算起河長180km;從洛波里河源計起全長約1000km,流域面積7.7萬km2。河口至巴桑庫蘇180km河段全年通航;洛波里河河口至辛巴454km河段通航;馬林加河河口至貝福里408km河段可通航。魯基河是剛果河左岸支流,由布西拉(Buslra)河(源流有楚阿帕(Tsuapa)河、洛梅拉(Lomela)河和薩隆加(Salonga)河)與蒙博約(Momboyo)河(上游段稱盧伊拉卡(Luilaka)河)匯流而成。匯口以下於流長105km,自楚阿帕河河源起至魯基河的河口全長約1200km,流域面積17.4萬km2。以雨水為主要孫給,最大流量發生在每年10~12月和4~6月。魯基河一布西拉河一楚阿帕河1108km河段可通航。開賽河是剛果河左岸最大支流,發源於安哥拉的隆達高原。自河源向東北流,然後向北流(盧奧與卡米通比間為安哥拉與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界河),再向西北流,於誇穆特附近注人剛果河。河流全長1940km,流域面積90萬km2,多年平均流量9950m3/s,徑流量3137億m3。剛果河流域有許多大湖泊,如坦噶尼喀湖、基伍湖、班韋烏盧湖、姆韋魯湖、利奧波德二世湖<馬伊思東貝湖)、通巴湖等。坦噶尼喀湖是上述湖泊中最大的湖,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坦尚尼亞、尚比亞和蒲隆地邊界處,長650km,寬40—80km,面積3.4萬km2,最大水深1470m(僅決於貝加爾湖,深度居世界第二。

Ⅲ 丹東桃花島(寬甸海口)現在開了嗎4月30日去能開嗎我們想去那玩兩天,不知道天氣和景色怎麼樣啊急求

首先糾正一下 是河口 不是海口= = ||
我家就是那裡的,昨天剛從家回單位上班,
我家那裡的氣候和景色沒的說,特別宜人,而且出名的是農家飯和大鍋魚,保准你吃了難忘。
還可以坐遊船去對岸的朝鮮邊境看看。消費不高的,適合小假期旅遊。
但是現在桃花還沒有還,因為今年是冷冬,同時期比往年的氣溫要低一些,但是按理說5.1的時候差不多該開了。如果去的話建議多帶一件衣服,早晚江邊氣候,可能會冷一些。
山清水秀的說! 剛才沒登陸···呵呵

Ⅳ 寬甸河口的介紹

河口景區位於遼寧省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境內,鴨綠江百里黃金旅遊帶的中上游,與朝鮮人民主義共和國清水郡隔江相望。這里上連全國著名的水豐發電站,下接太平灣發電站,是一個匯集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歷史遺跡」、「民俗民風」以及「異國風情」的一個超濃縮型的綜合性景區。在景區內近 30 公里的沿江線上,分布著具有人文景觀代表性的「龍泉山莊」,具有自然景觀代表性的萬畝桃花,具有深刻歷史教育意義的「河口斷橋」,具有神秘感的朝鮮異國風光,以及民俗民風的代表性建築「長河島朝鮮民俗村」,是河口景區吸引眾多海內外遊客的五大特色。

Ⅳ (四)河口海岸緩沖帶地區適宜種植植被類型及其發育特徵

河口海岸緩沖帶地區適宜種植植被類型及其發育特徵如下:

1.檉柳

檉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別名:金條、黃金條、三春柳、觀音柳、西湖柳、紅柳,系檉柳科檉柳屬植物,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葉互生,披針形,鱗片狀,小而密生,呈淺藍綠色。小枝下垂,總狀花序集生於當年枝頂,組成圓錐狀復花序;花粉紅色,夏秋開花,有時一年開三次花。蒴果10月成熟,通常不結實。檉柳的老枝紅紫色或淡棕色。由於生活在惡劣環境中,葉子變得很小,像鱗片一樣密生於枝上,每個葉子只有1~3mm長。在綠色的嫩枝頂部生出圓錐形的花序,花小而密,粉紅色,淡雅俏麗。檉柳的花期很長,從每年的5~9月,不斷抽生新的花序,老花謝了,新花又開放了。幾個月內,三起三落,綿延不絕,所以有的地方也稱它「三春柳」。

檉柳為溫帶及亞熱帶樹種,產於我國甘肅、河北、河南、山東、湖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雲南等省區。黃河流域及沿海鹽鹼地多有栽培。喜光、耐旱、耐寒,亦較耐水濕。極耐鹽鹼、沙荒地,根系發達,萌生力強,極耐修剪刈割。能在含鹽鹼0.5%~1%的鹽鹼地上生長,是改造鹽鹼地的優良樹種。通常用扦插繁殖,亦可用播種、壓條、分根法繁殖。栽培極易成活,對土質要求不嚴,疏鬆的砂壤土、鹼性土、中性土均可,是改造鹽鹼地的優良樹種。

2.鹼蓬

鹼蓬俗稱嫩苗稱「狼尾巴條」、常稱為「海英菜」、「鹼蒿」、「鹽蒿」,一年生草本,莖直立,圓柱形,高達30~100cm,花單生或2~3朵有柄簇生於葉腋的短柄上,呈團傘狀,花被於果期呈五角星狀,是典型鹽生植物。

鹼蓬性喜鹽濕,要求土壤有較好的水分條件,但由於莖葉肉質,葉內貯有大量的水分,故能忍受暫時的乾旱。種子的休眠期很短,遇上適宜的條件便能迅速發芽出苗生長。但大多數的種子在夏季雨後迅速發芽出苗。在鹼湖周圍和在鹽鹼斑上多星散或群集生長,可形成純群落,也是其他鹽生植物群落的伴生種。

鹼蓬是一種鹽生植物,俗稱「鹽蒿」、「海鮮菜」,經人工馴化可以成為新的栽培蔬菜品種,並能在脫鹽土上栽培。鹼蓬喜高濕、耐鹽鹼、耐貧瘠、少病蟲害,是一種天然的無公害綠色食品,適於沿海地區砂土或砂壤土種植。

3.蘆葦

多生於低濕地或淺水中。蘆葦是經常見到的水邊植物或乾枯的水塘里,蘆葦常會和寒芒搞混,區別是蘆葦的莖是中空的,而寒芒不是。另外,寒芒到處可見,蘆葦是擇水而生。

夏秋開花,圓錐花序,頂生,疏散,多成白色,長10~40cm,稍下垂,小穗含4~7朵花,雌雄同株,花序長約15~25cm,小穗長1.4cm,為白綠色或褐色,花序最下方的小穗為雄,其餘均雌雄同花,花期為8~12月。蘆葦的果實為穎果,披針形,頂端有宿存花柱。

蘆葦具有橫走的根狀莖,在自然生境中,以根狀莖繁殖為主,根狀莖縱橫交錯形成網狀,甚至在水面上形成較厚的根狀莖層,人、畜可以在上面行走。根狀莖具有很強的生命力,能較長時間埋在地下,1m甚至1m以上的根狀莖,一旦條件適宜,仍可發育成新枝。也能以種子繁殖,種子可隨風傳播。對水分的適應幅度很寬,從土壤濕潤到長年積水,從水深幾厘米至1m以上,都能形成蘆葦群落。在水深20~50cm,流速緩慢的河、湖,可形成高大的禾草群落,素有「禾草森林」之稱。

蘆葦為保土固堤植物。蘆葦又是一種適應性廣、抗逆性強、生物量高的優蘆葉、蘆花、蘆莖、蘆根、蘆筍均可入葯良牧草,飼用價值高,嫩莖、葉為各種家畜所喜食。

目前大多數都作為放牧地利用,也有用作割草地或放牧與割草兼用,往往作為早春放牧地。蘆葦草地有季節性積水或過濕,加之是高草地,適宜馬、牛大畜放牧。蘆葦地上部分植株高大,又有較強的再生力,以蘆葦為主的草地,生物量也是牧草類較高的,在自然條件下,產鮮草3.9~13.9t/hm2。每年可刈割2~3次。除放牧利用外,可曬制乾草和青貯。青貯後,草青色綠,香味濃,羊很喜食,牛馬亦喜食。

4.互花米草

互花米草是一種多年生的禾本科植物,在自然環境中,互花米草的地上部分可生長至2~3m,而它的地下莖及根系極為發達,某些生態型地下部與地上部生物量比大於1,是低灘促淤保灘的優良物種。

地下部分通常由短而細的須根和長而粗的地下莖(根狀莖)組成。植株莖稈堅韌、直立,高可達1~3m,直徑在1cm以上。莖節具葉鞘,葉腋有腋芽。葉互生,呈長披針形,長可達90cm,寬1.5~2cm,具鹽腺,根吸收的鹽分大都由鹽腺排出體外,因而葉表面往往有白色粉狀的鹽霜出現。圓錐花序長20~45cm,具10~20個穗形總狀花序,有16~24個小穗,小穗側扁,長約1cm,兩性花,子房平滑,兩柱頭很長,呈白色羽毛狀,雄蕊3個,花葯成熟時縱向開裂,花粉黃色。種子通常8~12月成熟,穎果長0.8~1.5cm,胚呈淺綠色或蠟黃色。

互花米草起源於美洲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灣,適宜生活於潮間帶。由於互花米草秸稈密集粗壯、地下根莖發達,能夠促進泥沙的快速沉降和淤積,因此,20世紀初許多國家為了保灘護堤、促淤造陸,先後加以引進。雖然互花米草在海岸生態系統中有重要的生態功能,但是其在潮灘濕地生境中超強的繁殖力,威脅著全球的海濱濕地土著物種,所以許多國家正在將其作為入侵植物實施大范圍的控制計劃。

5.海濱木槿

海濱木槿(Hibiscus hamabo Sieb.et Zucc),又名海槿、海塘樹,屬於錦葵科植物;落葉灌木,高可達2~3.5m,分枝多,樹皮灰白色。葉片近圓形,厚紙質,兩面密被灰白色星狀毛。花單生於枝端葉腋,花期7~10月,花冠鍾狀,直徑5~6cm,花瓣呈倒卵形。蒴果三角狀卵形,5裂,有褐毛,10~11月成熟。

海濱木槿原產於我國的浙江舟山群島和福建的沿海島嶼,日本、朝鮮也有分布。海濱木槿對土壤的適應能力強,性喜光,抗風力強,能耐短時期的水澇,也略耐乾旱,能耐夏季40℃的高溫,也可抵禦冬季-10℃的低溫。海濱木槿根系發達,有利於改良土壤,是華東沿海地區優良的海岸防風林樹種。在沿海地區選用海濱木槿栽種,觀其夏花秋葉,平添不少情趣。

海濱木槿繁殖主要採用播種和扦插法。小苗生長快,開花結實較早,一年生苗平均高度可達50~60cm,2~3年實生苗便能開花結實。

6.臘楊梅

臘楊梅(Myrica cerifera),別名:臘香桃木,系楊梅科楊梅屬的常綠小喬木或灌木,高2~3m;越往南方植株越高可超過5m,越往北方植株生長就比較矮小;全株有香氣,葉蠟質有光澤,新葉翠綠色彩鮮艷,葉背布滿黃色小腺點,揉搓有濃烈香氣,具有提神醒腦的功效。果實藍色,冬季不落。耐鹽鹼,耐旱,適宜種植於沿海地區沼澤地,可在海邊沙丘間濕地生長。常用來做海邊與河道護坡樹,也抗海鹽,能固氮,在土質差的地區也能正常生長,是優良的海邊綠化樹種。

7.苦檻藍

苦檻藍[Myoprum bondoides(Sieb.et Zucc)A.Gray],系苦檻藍科苦檻藍屬雙子葉植物,為常綠灌木,高達150cm,莖直立,多分枝,無毛,棕色。葉互生,稍肉質,倒披針形至矩圓形,長6~10cm,寬1.5~3.0cm,頂端短漸尖,基部漸狹,全緣或線鋸齒狀。側脈3~4對,葉柄長1~1.5cm,花1~3朵腋生,直徑約3cm,花梗細,長1.5~2cm,花漏斗狀鍾形,裂片5,花冠白而具紫斑。

苦檻藍廣泛分布在我國廣東、福建、台灣、浙江等地。生在海邊潮界上呈野生狀態。適應含鹽鹼的沙灘和多石的環境,在河口地段和沿海非鹽鹼地段也能正常生長。它通過薄壁細胞吸收和儲藏大量水分,使小枝及葉片略呈肉質。其自然繁殖方式,主要以肉質核果吸引鳥類和其他動物傳播,還可借水流散布。苦檻藍病蟲害極少,適應性和抗逆性都很強。具有抗風沙、耐旱、耐鹽鹼、耐瘠薄的特性,並有防護、觀賞、葯用等用途。它根系發達,含有根瘤苗,能改善土壤條件,而且生長迅速,可以迅速覆蓋裸露地形成較快綠化效果。故可以用於一些綠化難度大的風口,立地條件差地段進行綠化、美化。尤其具有一定數量成片種植,效果更佳。

8.四翅濱藜

四翅濱藜(Atriplex Canescens[Pursh]Nutt)是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等單位經過25年的努力,選育出的一個改良品種,被廣泛用於防風治沙,牧場改良,水土保持和鹽鹼地改造等。四翅濱藜為旱生或中生植物,喜光,不耐遮陰,不耐潮濕。根系發達,一年生露地苗根深可達3.4m,二年生根深4.6m,是植株高度的5倍左右。

四翅濱藜屬於自花授粉植物,其子代分化十分明顯,形成各種不同的形態類型。概分為直立型、匍匐型:葉有常綠,准常綠,大葉型和小葉型。四翅濱藜為准常綠灌木,高1~2m,枝密集,干灰黃色,嫩枝灰綠色。葉互生,條形或披針型,全緣,長1.5~6.8cm。葉正面綠色,稍有白色粉粒,葉背麵灰綠色,粉粒較多。無明顯主莖,分枝較多;當年生嫩枝綠色或綠紅色,木質化枝白色或灰白色,表面有裂紋。雌雄同株或異株,花期5~7月。胞果具不規則的果翅2~4枚,果翅為膜質;種子卵形,7月中下旬開始掛果,9月下旬成熟,種子有後熟過程。具有很強的適應性:①耐乾旱,耐寒冷;在降水量300cm以下,年平均氣溫5℃左右,極端最低溫度-40℃的乾旱,半乾旱地區生長良好;②速生、耐鹽鹼,四翅濱藜是一種鹽鹼地改良樹種,被有些國家稱之為「生物脫鹽器」。據報道,種1畝濱藜,1年能從土壤中吸收1t以上的鹽分,而且生長較快。

9.白蠟

白蠟(Fraxinus chinensis Roxb.),木犀科(Oleaceae)梣屬(Fraxinus),又名水白蠟、青榔木、白荊樹、蠟條分布於我國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各省區落葉喬木,高達15m,樹完狼圓形,樹皮黃褐色。小枝光滑無毛喜光,稍耐陰,適應性強,耐寒,耐乾旱。對土壤適應性強。

扦插繁殖為主。種子發芽率很低。生產上很少播種繁殖,在前方栽培蟲害較多。

白蠟的生物學特性如下:喜光好濕耐澇,根系發達;適應性廣,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酸性鹼性土上均能生長;生長快,萌發性和萌櫱性強,耐修剪;壽命長,可達200年以上;枝條為白蠟蟲主要寄主;女貞樹也可放養白蠟蟲,產蠟。是護堤、固沙,及城市綠化的良好樹種。

10.千頭椿

千頭椿(Ailanthus altissima),苦木科,臭椿屬。分布於中國黃河下游地區。喜光、耐寒、耐旱、耐瘠薄、也耐輕度鹽鹼,pH=9以下均能生長。適應性極強。

千頭椿為落葉喬木,高約30m,樹冠圓球形,樹皮灰褐色,分枝較多,無明顯的主幹。奇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13~25枚,卵狀披斜形至橢圓狀披針形。全緣,圓錐花序頂生,翅果扁平,褐黃色,幼時稍帶紅暈。

11.洋槐

洋槐,學名:Robinia pseudoacacia L.英文名:Black locust,豆科Leguminosae 刺槐屬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刺槐屬。落葉喬木。全屬約20種,原產北美洲溫帶及亞熱帶。世界各地區都有引種。

12.落葉喬木

落葉喬木。觀賞植物。高達25m,胸徑1.1m,冠幅達19m,樹冠橢圓狀倒卵形,樹皮灰褐色,淺至深縱裂。小枝光滑。灰褐色至褐色。奇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7~25片,橢圓形、長長圓形或卵形;托葉刺狀。總狀花序,五月開花,花蝶形,白色,具香氣,總狀花序腋生,下垂,花期4~5月。莢果扁平帶狀,長4~10cm,7~9月成熟。莢果,窄長圓形扁平,一側有窄翅,長3~10cm,赤褐色,種子3~11顆,黑色。

為低山造林優良樹種,速生,喜光,耐乾冷、乾旱貧瘠土壤,能適應酸性土、鈣質土及鹽鹼土(含鹽量0.3%以下),對城市貧瘠、密實渣土耐性較強,較耐乾旱,淺根性,不抗風;不耐澇。

13.黑松

黑松,別名白芽松,松樹,拉丁名Pinus thunbergii Parl,科名松科,屬名松屬。

陽性樹種,喜光,耐寒冷,不耐水澇,不耐寒耐乾旱、瘠薄及鹽鹼土。適生於溫暖濕潤的海洋性氣候區域,喜微酸性砂質壤土,最宜在土層深厚、土質疏鬆,且含有腐殖質的砂質土壤處生長。因其耐海霧,抗海風,也可在海灘鹽土地方生長。抗病蟲能力強,生長慢,壽命長。黑松一年四季常青,抗病蟲能力強,是荒山綠化,道路行道綠化首選樹種。

14.紫穗槐

紫穗槐,學名:Amorpha fruticosa L.,別名:棉槐、椒條、棉條、穗花槐,科名:豆科,屬名:紫穗槐屬,分布:原產美國。廣布於中國東北、華北、河南、華東、湖北、四川等省(區),是黃河和長江流域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

紫穗槐是喜光,耐寒、耐旱、耐濕、耐鹽鹼、抗風沙、抗逆性極強的灌木,在荒山坡、道路旁、河岸、鹽鹼地均可生長,可用種子繁殖及進行根萌芽無性繁殖,萌芽性強,根系發達,每叢可達20~50根萌條,平茬後一年生萌條高達1~2m,2年開花結果,種子發芽率70~80%。

Ⅵ 河口最高氣溫是多少

是雲南省的河口嗎?目前氣溫25℃到35℃左右。最高氣溫能達到或超過40℃。

Ⅶ 暑假旅遊問題

沈陽周邊地區旅遊資源:
1.帽盔山——帽盔山位於鞍山和丹東的交界處的鳳城市雞冠山鎮(岫岩滿族自治縣)沙子崗村,屬於長白山山脈,屬尚未開發的風景區。其自然景色,無絲毫人工雕琢之氣,得自然造化之靈巧。牛頭山、帽盔山,山山奇偉,因勢而異;駱
駝峰、牛心砬子、熊貓砬子、雞冠砬子拔地聳立,妙趣天成;鹿圈溝、龍爪溝、通天溝,溝溝連險通幽;天女木蘭溝每逢5、6月天女木蘭盛開之際,更是滿溝流香,如人間仙境;山中龍爪飛瀑、石湖飛瀑等5處飛流最大落差在20米以上,水流小時,潺潺細語,流量大時,引亢高歌,妙不可言;第一高峰帽盔山海拔1143米,遼南地區第一高峰。可沿通天溝一路而上,直達峰頂,踞高遠眺,鴨綠江、鳳凰山和鳳城市區可盡收眼底,疊彩峰嶺直到天際,給人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遐想。(帽盔山活動內容:穿越,下降,野營,溯溪,登山)

2.清涼山——素有「無峰不秀」的清涼山,位於遼寧省鞍山市岫岩縣湯山鎮內的清涼村,是我省著名的旅遊景區,總面積為43平方公里,其中風景區內的主峰--帽盔山海拔1141.5米,是遼南第一高峰、遼寧第三高峰。乘坐沈陽至岫岩的長途汽車,預計中午抵達岫岩。簡單飯飯後,坐當地小客(或包車)至清涼山林場,預計傍晚抵達。然後進山,當晚露營林場。(清涼山活動內容:穿越,攀登,野營)

3.核伙溝——位於遼陽縣寒嶺鎮境內,與本溪毗鄰,距遼陽市區54公里,距遼陽縣寒嶺鎮政府東南11公里。風景區總面積7.97平方公里,有火龍溝、西大溝、花溪溝三個景區,區內山勢險峻,峰陡坡急,溝谷縱橫、水資源豐富、森林茂密,素有「東北小黃山」之美譽。區內有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天然景觀,夢筆峰、雙獅像、清泉、斷橋、瀑布、迎客松、姐妹松、鴿子洞等天然美景無一不奇、無一不美,一年四季風光各異,置身其間,讓人感受一種原始與古樸的風貌,彷彿是人在畫中游。景區內六月盛開的天女木蘭是冰川時代留下的珍稀樹種,聖潔的白花點綴於綠樹山川之間,傳送著淡淡的幽香,讓人望而心醉。這些都為旅遊開發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資源條件。核伙溝風景區還是魯迅美術學院學生的寫生基地,每年都有大批畫家、攝影家來此做畫、攝影。去年通往景區的黑色路面正式建成通車,使景區與遼溪公路相連,為遊人進出提供了便利。位於參窩水庫上游的黃家飲食一條街為來此遊玩的遊人提供了獨具特色的山野風味飲食,該景區負責人:羅俊岳;門 票: 10元;地 址: 遼陽縣寒嶺鎮;乘車路線: 遼陽客運站乘座站前至核伙溝風景區汽車,終點站下車。(核伙溝活動內容:下降,攀岩,烤全羊,野營,穿越,野營)

4.太子河漂流——太子河漂流項目建在參窩水庫壩下至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燕州城下的一段水域內,此斷水域全長10公里,水流急緩適宜,曲折回繞,極富刺激性,水流落差不大,水深在一米到二米之間,非常適合漂流。沿途風光旖旎,遊人在體驗漂流樂趣的同時,還可以觀賞翠峰石崖、九連洞和燕洲城遺址等景觀,別有情致。目前項目已峻工,現成為"東北第一漂"的太子河漂,每日可接待遊客500人。該景區負責人:苗兆懿;門 票:40元;地 址:參窩水庫壩下至燕州城下;乘車路線:站前客運站乘站前至參窩水庫方向汽車,太子河漂流站下車;

5.老禿頂子——老禿頂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遼寧東部桓仁滿族自治縣木盂子鎮,距桓仁縣城70公里,總面積1.5萬公頃。遼寧第一峰海拔1325.3米,素有「遼寧屋脊」之稱(一說遼寧第二峰)。地理位置在東經124 49 '06 "- 124 57 '08 ",北緯41 16 '38 "- 41 21' 10 "。屬長白山龍崗支脈。一九三五年,東北著名抗日英雄楊靖宇曾在這里建立根據地,遺址尚存。
(老禿頂子主要活動內容:負重穿越,攀登)

6.大石湖——大石湖,位於本溪滿族自治縣蘭河峪鄉東南山麓的鷹嘴山下,距縣城區約50公里處,它是太子河水系的發源地之一。

大石湖,以其五個次第相連的湖潭而得名,湖潭依次承接,瀑布飛濺掩映,故又稱之為「五湖四瀑」。一湖命名為「天池湖」,湖水面積約180平方米,水勢湍急,飛流直下,飛珠濺玉,形成一幅天然的大瀑布,瀑落之處,湖深水暗,因其居五湖之上,恰如「長白一天池」。二湖,湖水面積約65平方米,水面積雖居五湖之末,但其水流洶涌,湖水暗綠,漩渦翻滾急驟,水深莫測,景象大奇絕,神話傳說之多而居五湖之首位,故稱之為「水晶宮」。三湖流勢漸緩,湖水面積約150平方米,湖水澄清,落葉入水不浮且清晰可見河底楓葉,素有「見葉潭」之稱,據傳說此湖是龍的理想棲息地,故稱為「龍潭」。四湖湖面約160平方米,此湖相比之下有奇特獨到之處,湖東崖壁上有一天然石洞,洞可容人。洞內冬暖夏涼,別有情趣,佇立崖邊,俯瞰湖水咆哮,恰似巨龍奔騰,極目望崖洞,彷彿洞內有神佛靜坐祈禱祝福。此湖稱之為「龍神湖」。 五湖人稱之為「聚仙湖」,水域面積約165平方米,水從岩縫中依勢隨波逐流而下,水勢漸弱淺平,緩緩流動,仔細觀望,凝思遐想,正所謂群仙聚會於此,共商良謀於今霄。因此封之為「聚仙湖「恰到好處。此外,還有「仙人指路」、「點將台」、「翡翠石球」等。

乘車路線:從本溪市區出發,過小市到蘭河峪東行九十多公里,便是五龍飛騰繞山流的大石湖。大石湖在鷹嘴山下,未見石湖先聞聲,距五里之遙耳聞隆隆之音,象錢塘江一般,這就是大石湖傳來的瀑布聲。

鷹嘴山山勢陡峭,林樹茂密。人跡罕至,鳥獸繁多,禽類有黃鶯、百靈、杜鵑和珍貴的鴛鴦等;野獸有野豬、黑熊、獐、猞猁等 。這里不僅是奇花異草的植物園,也是野生鳥獸的樂園。停車山外,行約半里,濤聲隆隆,震耳欲聾,對面說話就聽不見了。踏著湍急的流水,踏過一段亂石灘,才看到一股寬大的水流沿著面壁斜著飛瀉下來。不知是水帶風還是風帶水,水霧迷漫,紛紛揚揚,被陽光一照,飄出段彩虹,看得出人們心神欲醉。

登岸溯源來到山腰,遙望遠方流著一條溪水,它就是大石湖水源,是從香水嶺的小凹里淌下來的。流到山下轉彎處,突然被河床截斷,一下子跌落四五米深,就成了第一條瀑布。下面被一個不到二十平方米的水潭裡。接著落入第三個潭裡,就這樣依次跌落,構成了五條飛龍連接五個深潭,洶涌澎湃,聲震山谷,蔚為壯觀。入冬則變成五條晶瑩剔透的冰龍,穿成五朵銀盤,由上而下,僵凝在山腰間,靜候著春暖花開之期,那時又復生而成活龍了。這五條龍形成的深潭以第二條為最深。據說用幾筐繩子結在一起也沒有探到潭底。

7.洋湖溝——洋湖溝生態游覽區位於本溪與桓仁兩縣交匯處,本桓公路建成後(1999年底完工),該游覽區便成為重要的交通要道。洋湖溝屬長白山余脈的丘陵地帶,至今還保存著原始次生林。茂密的森林植被,游覽區氣候宜人,山清水秀,是返樸歸真、回歸自然、開發生態旅遊的理想之地。

8.花脖山——花脖子山位於遼寧東部丹東市寬甸縣牛毛塢鄉鐵路子村北與本溪市桓仁縣普樂堡鄉老漫子村村南交介地帶。地理范圍為東界201桓寬公路坎川溝段;北界是大雅河即老漫子嶺--大清溝一線;南止於牛毛塢鄉鐵路子、王家堡子一線;西達大泡子、蘆家堡子一帶,水平面積112公里,主峰海拔1336.1米,名冠群山之首,號稱遼寧屋脊。花脖子山主峰山脊綿延逶迤呈摟東西向,西段呈北東——南西240度左右延伸,東段呈南東110度左右延展。南北兩側行政區劃分別隸屬本溪桓仁與東寬甸所管轄。更令人矚目的花脖子山是遼寧氣候聚集交叉變化的中心地帶,南北兩側地貌、雨量、地質與植被均有著一定的差異。北側溫涼潮濕,平均年降雨量達950毫米,地勢偏緩,溝谷直長,其中主要有大西溝、王家溝、小坎川溝等。溝間嶺勢起伏大部分呈渾圓狀。老漫子南,花脖子山北坡頂段,石英砂岩巨大碎塊堆積的石灘發育,當地人稱為亂石窖,面積有的高達1000平方米以上。山麓坡角由於大雅河河流下切側蝕作用,多段出現直立岩壁。老漫子嶺地貌特秀麗,岩壁陡峭,峰立疊障.????南側溫暖潮濕,平均年降水量達1100毫米,山勢頗陡,懸崖峭壁到處可見。主脊與分脊地段多為單面山地貌,其間溝谷縱橫交錯,大作區劃為太陽溝與虎溝谷地,充分顯示了山間流水下切與地質構造相互作用的威力。花脖子山植被茂密,垂直分帶現象明顯。400-80米高程段為榨、樺、楊林帶;800-1200米高程段為楓林帶;1200-1300米高程為灌木林帶;1300米高程以上為烏拉草及苔蘚帶。

花脖山高崇若天,花脖山明麗如玉,花脖山青翠如滴,花脖山雖未列入三山五嶽之中,但它確名貫塞北,威揚四方。這里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等待著大家的探索。山就在那裡,一直等待著愛山的人……

海拔1336米的高度,遼寧第一峰的稱號,對任何一個喜歡山地運動的人來說都是不小的誘惑。山地縱走、叢林穿越、徒手攀爬、溯溪尋源、登峰踏顛,將是此行的重頭戲。該線路路途遙遠,行程安排較為緊張。地區資源豐富,常有大型野獸出沒,山勢復雜,溪水縱橫,谷地徘徊極易迷途。露宿海拔700餘米的高山草場為此地又添絢麗的一筆。因受海拔、地勢、氣候多變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此線路對出地人員的單兵裝備以及體能、耐力、技能及意志要求較高。(活動主要內容:穿行原生林場、山地脊背縱走攀爬、觀看火山石、野外探險考察)

9. 綏中九門口野長城徒步——看慣了修葺一新的八達嶺、慕田峪,去看看保持原貌的長城,你會體味到長城的古樸雄渾,尤其是野長城,更顯得悲壯。

在遼寧綏中的永安鄉,有一條古老的長城, 是遼寧境內的明長城主幹線,貫穿7個自然村的古長城,現在人們習慣稱她為小河口長城,小河口長城坐落在綏中縣永安堡鄉西溝村一帶雄險陡峭的燕山山脈上,由於雄居於險峻的山嶺,所以又有「第三八達嶺」之稱。是遼寧省與河北省的分界線。小河口長城是用青磚修建的,城牆上的石頭長滿了青苔,書寫著久遠的歷史。這段大約長8.9公里的長城至今依舊磚石堅牢,約有31座敵樓、18座戰台、14座烽火台。據史料記載,小河口長城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雖然我們都見過長城,但在那裡,你會體味原滋原味,橫亘千里的古長城的雄偉!感受歷史滄桑的印記!領悟國人心中雄起的長城激情!長城是什麼?長城就是我們的根,是民族精神的象徵,是內心深處可以引起共鳴的民族感情!(活動內容:徒步古長城、體驗驚險刺激翻山越嶺的感覺)

10.蘭河峪——蘭河峪鄉位於本溪滿族自治縣東部,東經12426′,北緯4190′。轄蘭河峪、新城子、城門、南營坊等5個村,1個農牧場。鄉址蘭河峪距縣城48公里。總人口0.95萬人。總面積298.64平方公里。

境內山巒起伏,溝谷交錯,長白山系千山山脈支脈貫穿全鄉,平均海拔在600米左右,鄉內有海拔千米以上山峰48座,是本溪滿族自治縣的屋脊地帶。蘭河峪鄉資源豐富。境內森林覆蓋率達58.3%,木材蓄積量為78萬立方米,是本溪滿族自治縣的重要林區之一.林木種類主要有油松、紅松、落葉松、柞、樺、椴、楊樹等,山區盛產多種食用菌、山野菜、野果、,生長人參、細辛、五味子等近百種野生中草葯材,水資源豐富,飲用水的開發利用潛力很大,林蛙、河魚等水產品獨有風味。乘車線路:從沈陽到本溪,過小市到蘭河峪。

輝南龍灣火山口湖群探尋——吉林龍灣群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吉林省東南部的輝南縣境內,長白山脈的西麓,屬長白山系龍崗山脈中段,大陸性季風氣候。公園佔地面積 8102 公頃,其中:森林面積 6780 公頃,水域面積 227 公頃,其它面積為 1095 公頃。 1992 年被林業部批准為 「 三角龍灣國家級森林公園 」 , 1999 年,更名為 「 吉林龍灣群國家森林公園 」 。公園由 「 七灣、一瀑、兩頂 」 十大景區組成,即大龍灣、二龍灣、小龍灣、三角龍灣、東龍灣、南龍灣、旱龍灣、吊水壺瀑布、金龍頂子山和四方頂子山。 輝南縣山川秀麗,古跡繁多,旅遊資源豐富,交通便捷,沈吉鐵路斜穿境內。縣東部山區是我國最大的火山群 - 龍崗山脈火山群的一部分,大約 60 萬年前,這里頻繁而劇烈的火山運動,形成了眾多火山口湖。輝南龍灣群國家森林公園內分布的火山口湖群,成為輝南縣發展旅遊業的重要依託資源。公園內景象奇特,尤以 「 三角龍灣 」 久負盛名,被譽為龍崗山脈上的一顆明珠。 龍灣,是古地質年代由火山噴發而形成的高山湖泊, 在中國古代的民間傳說和故事裡,是龍棲息生存的獨特區域,給人們一種神秘而又美侖美奐的想像空間 。極似七星北斗狀排列的七個龍灣,平均水深 50 米左右,最深處達 126 米,灣水碧藍如玉,形態景緻各異,似顆顆明珠散落在崇山峻嶺之中。其數量之多、分布之集中、形態之炯異、保存程度之完整居國內首位。據有關部門初步認證,該龍灣群是目前國內所發現的最大的火山口湖群。 龍灣群國家森林公園既有宏偉壯觀的火山風貌,又有姿態各異的濕地景觀;既有內涵豐富的人文建築,又有神魂迷離的美麗傳說。在這里,您能感受到水與火的交融,體味到情與景的熱忱。 奇觀異景,濃縮世間山水精華,龍灣正以其獨特的 .
20.天華山風景區——天華山風景名勝區位於遼寧省東部山區的寬甸滿族自治縣灌水鎮北部,距丹東140公里。景區內奇峰峻秀、峽谷縱橫,林木蔥蘢,澗流飛瀑,堪稱「曠世佳境,萬景奇山」。天華山為長白山脈西南麓,海拔1100多米的高寒林帶區,景區總面積63平方公里。「白龍澗」、「青龍澗」、「玉龍澗」、「天華峰」、「西谷頂」五大景區渾然一體,這里的奇峰、怪石、森林、古木、洞峽、幽澗、瀑布、溪水的自然之美,相映生輝,它的奇妙、清幽、雄險和潤秀,以及密集型、高品位的自然景觀資源,被專家們譽為「曠世佳境,萬景奇山」。
天華山以峰奇、峽險、澗幽、水秀為特色。其雄奇峻拔的天華峰、神采奕奕的毛公峰、坐立雲端的觀音峰、栩栩如生的獅頭峰、高聳九天的御璽峰、躍上雲頭的海豹峰等十八奇峰構成天華山的雲天景觀;氣勢雄偉,望而生畏,攀而心驚的通天峽和天門風道、龍脊險崖可謂「天下一絕」;三澗六穀清幽幻化,沁人心肺,奧妙天成,稱為景觀極品,實不過份;天華山之水更是清澈纏綿,瀑布、溪水從巨石上飛泄,從怪石間跳繞,為這浩瀚的天華山注入靈性和活力。
天華山季相分明,春翡夏翠,秋金冬銀。這里的春天,萬木吐翠,花草遍地,怪石林立,生滿苔蘚的巨石千姿百態,有的似獸,有的象蛙,有的如菇,有的就是一塊巨大的元寶,它們有的聳立溪畔,有的卧立林間,山崖上的山杏、野桃、丁香、杜鵑與蔟蔟山花為天華山鑲嵌無數個春的花籃。夏日的天華山萬木蔥蘢,青翠如滴,林蔭小道遮天蔽日,爽氣宜人,綿綿山雨,使遊人籠罩在霧海里,溪水喧嘯,飛瀑如雷,三澗處處都可飽覽觀瀑賞水之美。霜葉紅似火,勝於二月花的天華山之秋,五花七彩的山巒,如火如荼,到處是赤紅的楓葉、金黃的白樺、天柏、胡柞,掛滿枝頭的野果子和瀑布穀壑的野菊,編織出萬千幅工筆重彩畫作。一夜飛雪掩天華,千樹萬樹似梨花,冬天的天華山是白玉的世界,石如漢白,水如臘象,重疊無際群山呈現出一派金色林帶銀色山,千萬銀蛇舞翩翩的壯觀景象。有人雲:天華山是千首詩,有人說:天華山是萬幅畫,有人言:天華山是一部不解的天書。
神奇的天華山到處流淌的是優質礦泉水,這里散發的是高負離子新鮮空氣,這里盛產著幾十種山珍野味,這里是純天然綠色食品的寶庫,這里的人生壽百年。
天華山谷底景區,幽靜、恬淡,充滿夢幻之美,是進入天華山後直至登山前的一條天然園林長廊。鶯歌蝶舞,流水潺潺。小溪順溝谷蜿蜒而行,數條山泉匯聚成潭,巨石列座,樹影倒映,水清石凈,天然趣成。青龍澗景區集奇峰、怪石、蒼松、溪瀑為一身,靜與動相呼應,平和與突兀相和諧。天華峰景區,壁立千仞,層岩疊彩,峰巔極頂巨石羅列,山翁石、觀音台、毛公峰、天華峰、通天峽、天台等,千姿百態,栩栩如生。西谷景區的天蛙石、玉龍戲水、蒼龍古柳等其神奇處在於,無不有靈有性,出神入化。交通指南:丹東-寬甸-天華山(主要活動內容:登奇山、游碧水、賞飛瀑)
21.天橋溝-摩天嶺——位於遼寧省東部的寬西北山區。西與本溪縣毗鄰,北與桓仁縣接壤,距丹東市區160公里。屬長白山脈老嶺支脈,平均海拔600米,最高峰摩天嶺海拔1205米,有森林面積6萬余畝。全區內山峰俊秀,奇石林立,古樹參天,溪流潺潺,幾乎我國所有的名山在這里都能尋到它們的縮影,具有「奇、特、俊、險」的景色特點。這里還是一個天然的動植物園,木本植物有50科、170多種。草本植物有987種之多。野生動物有黑熊、野豬、水獺等十幾種,鳥類有鴛鴦等數十種,還有豐富的林蛙資源。?天橋溝氣候屬季風濕潤性氣候,空氣相對濕度達73%,多雲霧。天橋溝地區由於園內保持著原始生態結構,因此氣候溫和,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1200毫米之間,年平均在面溫度在-13.5~24.9度之間。所以植被覆蓋率也相當高,生物資源相當豐富,其中不少是國家一、二、三級保護動植物。以人參、天女木蘭、紅松、細鱗魚等最為著名,極具經濟價值。交通路線:丹東-寬甸-天橋溝

22.大鹿島——大鹿島位於遼寧省東港市大孤山鎮,距丹東市區110公里,四面環海,西海域與庄河、大連相連,東海域與大東港、丹東鴨綠江融匯,與南北朝鮮唇齒相依,海路可通全國和世界各港口,是國家批準的二類貿易口岸,特殊的地理位置構成了大鹿島歷來為遼東半島海上據扼要塞。震驚中外的甲午黃海大戰就爆發在大鹿島海面,民族英雄鄧世昌及700名將士和「致遠」等4艘戰艦分別犧牲和沉沒在大鹿島海面,島上有鄧世昌墓和鄧世昌塑像。這里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有多情的月亮島,海濱浴場,有鮮活蝦、蟹、魚、貝等數百種海產品,鮮珍品。大鹿島逐年加大以旅遊服務為對象的基礎設施,現正成為海上渡假旅遊聖地. 大鹿島四面環海,盛產對蝦、梭子蟹、海螺、雜色蛤、文蛤以及各種魚類等上百個品種,且以鮮活著稱,為美食家贊不絕口,島上有二郎石、嘎巴棗樹、滴水湖、老虎洞、駱駝峰、鄧世昌墓和鄧世昌塑像、毛文龍碑、海神娘娘廟、英式導航燈塔以及丹麥教堂遺址等多處自然和人文景觀,島前環抱的月亮灣、雙珠灘、為中國北海角最大的天然浴場,也是遊人拾貝、垂鉤、沖浪、晨觀日出、夜半聽濤的理想去處。交通指南:丹東-孤山鎮-港口乘船(主要活動內容:戲水、沖浪、日光浴、趕海、生猛海鮮)
23.大孤山——大孤山風景區位於丹東西南100公里處,東臨大洋河,南瀕黃海,峭拔突兀,孤峙海濱,總面積42平方公里,由大孤山古建築群、小島和鹿島三個景區組成。大孤山古建築群始建於唐代,是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結合體,有天後宮以及十多個宮、殿,及戲樓,石佛塔和觀海亭組成。站在觀海亭舉目南眺,黃海碧波和鹿島風光盡收眼底。小島風景區主要由14個開關獨特的島嶼、遼闊的海域以及引人入勝的海水浴場組成,小島東西長3.5公里,南北寬1.5公里,小島南側為前陽灘,其水秀沙白是一天然海水浴場。丹東、東港有班車可達。(主要活動內容:觀海、戲水、賞人文古跡、海鮮)
24.五女山——五女山位於桓仁滿族自治縣桓仁北側,"相傳有五女屯兵其上,因以得名。"還傳說古時有五位仙女下凡,為民除害,人們在山上修五女廟以示懷念。迄今廟址尚存,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五女山主峰海拔824米,山峰酷似玲瓏翠屏,四周懸崖峭壁,巍峨險峻。山頂地勢平坦,土質肥沃,草木茂盛。南面有一隘口,乘纜車可達山頂。站在東端峰巔,遙望渾江水庫,煙波浩渺,雲天山水,渾然一體,桓仁鎮如一幅畫卷,盡收眼底。
25.關門山——關門山位於本溪滿族自治縣境內,距市區48公里,因雙峰對峙,一闊一窄,一大一小,其狀如門,故稱關門山。關門山素有"東北小黃山"之稱,景色有五美:山美,山峰奇峭,拔地而起,峰頂松姿綽約,怪石林立,宛若天造地設的巨型盆景。水美,關門山水庫碧波盪漾,兩岸青山倒映,搖槳盪舟,其樂無窮。樹美,關門山樹木繁多,千枝競秀,尤以楓林秋色而聞名。花美,天女木蘭花和山杜鵑,滿山遍野,芬芳宜人。雲美,雲、山、水、霧渾然一體,分外妖嬈,
近處輕霧繚繞,撲朔迷離;遠處雲蒸霞蔚,織雲弄巧;山峰若隱若現,嫵媚含羞。此時的關門山占盡了黃山神韻,盡得江南的靈秀。每年,到這里寫生繪畫的人絡繹不絕。
26.湯溝——湯溝位於本溪滿族自治縣草河掌鎮胡堡村,尤以地熱資源聞名遐邇,是遼東著名的旅遊和避暑勝地。湯溝溝谷出露地熱水面積達20餘畝,熱泉日涌流量3000噸,水溫71℃,最高達76℃。泉水含有鉀離子、鈣離子、碘化氟離子、氯離子、硫酸根離子等18種礦物質元素,對關節炎、風濕症、皮膚病等多種疾病療效顯著。湯溝是國家級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達95%,有珍貴的觀賞花卉天女木蘭和東北山人參及熊、野豬、松鼠等野生動植物。湯溝還是抗日聯軍第一次西征會議遺址,保存有"靖宇石",建有紀念碑。近幾年,湯溝風景區得到重點開發,公用基礎設施完備,一個集旅遊、度假、娛樂、療養、會議、商貿等多功能的開發區,已初具規模。
27. 黃海第一哨「海洋島」——大連長海縣海洋島。海洋島位於黃海深處,東與朝鮮半島相望,西北與長山列島毗鄰,擁有長山列島最好的港灣和最高的山峰(海拔388米),戰略位置非常重要,有「黃海前哨」之稱。
28.輝南龍灣火山口湖群探尋——吉林龍灣群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吉林省東南部的輝南縣境內,長白山脈的西麓,屬長白山系龍崗山脈中段,大陸性季風氣候。公園佔地面積 8102 公頃,其中:森林面積 6780 公頃,水域面積 227 公頃,其它面積為 1095 公頃。 1992 年被林業部批准為 「 三角龍灣國家級森林公園 」 , 1999 年,更名為 「 吉林龍灣群國家森林公園 」 。公園由 「 七灣、一瀑、兩頂 」 十大景區組成,即大龍灣、二龍灣、小龍灣、三角龍灣、東龍灣、南龍灣、旱龍灣、吊水壺瀑布、金龍頂子山和四方頂子山。 輝南縣山川秀麗,古跡繁多,旅遊資源豐富,交通便捷,沈吉鐵路斜穿境內。縣東部山區是我國最大的火山群 - 龍崗山脈火山群的一部分,大約 60 萬年前,這里頻繁而劇烈的火山運動,形成了眾多火山口湖。輝南龍灣群國家森林公園內分布的火山口湖群,成為輝南縣發展旅遊業的重要依託資源。公園內景象奇特,尤以 「 三角龍灣 」 久負盛名,被譽為龍崗山脈上的一顆明珠。 龍灣,是古地質年代由火山噴發而形成的高山湖泊, 在中國古代的民間傳說和故事裡,是龍棲息生存的獨特區域,給人們一種神秘而又美侖美奐的想像空間 。極似七星北斗狀排列的七個龍灣,平均水深 50 米左右,最深處達 126 米,灣水碧藍如玉,形態景緻各異,似顆顆明珠散落在崇山峻嶺之中。其數量之多、分布之集中、形態之炯異、保存程度之完整居國內首位。據有關部門初步認證,該龍灣群是目前國內所發現的最大的火山口湖群。 龍灣群國家森林公園既有宏偉壯觀的火山風貌,又有姿態各異的濕地景觀;既有內涵豐富的人文建築,又有神魂迷離的美麗傳說。在這里,您能感受到水與火的交融,體味到情與景的熱忱。 奇觀異景,濃縮世間山水精華,龍灣正以其獨特的火山遺跡資源、豐富的森林生態資源而享譽國內外,其古樸、自然的原始風貌深蘊巨大的開發潛力。
29.渾河源頭——清原滿族自治縣灣甸子鎮有我市面積最大的林場。但它更為外人所熟知卻是因為鎮內滾馬嶺是沈、撫兩市母親河——渾河的發源地。特別是近幾年,隨著渾河源森林公司的建立,這片寧靜的山林盡情展示了它美麗的面容。?
從灣甸子林場南行約五百米,到達砍椽溝村。山崗上一座古色古香的高大牌樓迎風突立,這便是渾河森林公園的山門。車子駛上山路,立即遠離了城市的喧囂。而且隨著眼前景緻的跳躍變換,心境豁然開朗。那滿眼的綠呦,將山間每一處都渲染得蒼翠欲滴,空氣中也散發著泥土的芳香。這里植被保持完好,森林覆蓋率高達67%。古時就被稱為「那侖窩集」,意即樹木茂密之地。
著名的渾河源頭景區位於滾馬嶺下,那裡的景色更為清新怡人。相傳,唐朝大將薛仁貴路過這里,因貪戀眼前的景緻不慎滾馬,「滾馬嶺」由此得名。一路尋來,林間常有水聲相伴,但臨近源頭,一切卻歸於沉寂。惟見源頭石下,一冽清泉緩緩流出。遊人至此,常生疑意:何以這涓涓細流,意養育了萬千兒女?環視山間,答案自生。那碧波萬頃的林海,才是這水得以萬古常流的不竭源泉。源頭之下,積水成塘。林蛙常集,錦鱗游泳,一幅絕美的自然圖畫。?
在渾河源森林公園的東南岔溝,有一奇特的自然景觀——「楊樹王」。該樹已經歷二百年風雨,仍枝繁葉茂。樹高約20米,樹冠幅達150平方米。樹直徑長2.1米,樹圍長6.4米,需四個成年男子伸直手臂才能抱攏。瞭望塔是林區內特有的景緻。登斯樓也,不僅能將整個森林公園千嶺又疊翠的壯美圖畫盡收眼底,還可充分感受「盪胸生層雲,一覽眾山小」的豪邁境地。
「常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當你厭倦了城市喧囂,當你看透了人生福華,到渾河源頭森林游,會讓你找回很多原本屬於自己的自然的東西。
30.遼寧最高瀑布後大湖——後大湖瀑布位於本溪草河掌鎮東溝村東南的大山裡,山高水遠,鮮為人知。此地山清水秀,為純自然環境,無任何人工雕琢之痕跡。瀑布隨地形山勢分三級落下,由三條瀑布組成,形成後大湖瀑布群,其中第一級瀑布藏於大山深處,其高差約為43米。平時水量較小,如運氣好,水量大時,其雄偉氣勢,令人震撼,只有身臨其境才能感受到其壯觀之神韻。

31.薩爾滸——在煙波浩渺的大夥房水庫東南隅,鐵背山和薩爾滸山因歷史上

Ⅷ 您好:我想查一下全國省份溫度

黑龍江省位於歐亞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中國最東北部,氣候為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從1961—1990年30年的平均狀況看,全省年平均氣溫多在一5℃~5℃之間,由南向北降低,大致以嫩江、伊春一線為0。C等值線。≥10C積溫在18000C~28000C之間,平原地區每增高1個緯度,積溫減少100。C左右;山區每升高100米,積溫減少100。C~170。C。無霜凍期全省平均介於100~150天之間,南部和東部在140~150天之間。大部分地區初霜凍在9月下旬出現,終霜凍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結束。年降水量全省多介於 400mm~650mm之間,中部山區多,東部次之,西、北部少。在一年內,生長季降水約為全年總量的83%~94%。降水資源比較穩定,尤其夏季變率小,一般為 21%~35%。全省年日照時數多在 2400~2800小時,其中生長季日照時數占總時數的44%~48%,西多東少。全省太陽輻射資源比較豐富,與長江中下游相當,年太陽輻射總量在44×108~ 50×108焦耳/平方米之間。太陽輻射的時空分布特點是南多北少,夏季最多, 冬季最少,生長季的輻射總量佔全年的 55%~60%。年平均風速多為2~4米/秒,春季風速最大,西南部大風日數最多、風能資源豐富

吉林省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1月均溫約-18℃,7月均溫20℃。全年降水量大致是從東南向西北依次遞減,全省平均400~900毫米

遼寧省地處歐亞大陸東岸、中緯度地區,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境內雨熱同季,日照豐富,積溫較高,冬長夏暖,春秋季短,四季分明。雨量不均,東濕西干。全省陽光輻射年總量在100-200卡/平方厘米之間,年日照時數2100-2600小時,其中朝陽地區最多為2861小時,丹東地區最少為2120小時。春季大部地區日照不足;夏季前期不足,後期偏多;秋季大部地區偏多;冬季光照明顯不足。全年平均氣溫在7-11℃之間,最高氣溫零上30℃,極端最高可達40℃以上,最低氣溫零下30℃。受季風氣候影響,各地差異較大,自西南向東北,自平原向山區遞減,其中,最高為大連,最低為西豐。年平均無霜期130-- 200天,一般無霜期均在150天以上,由西北向東南逐漸增多。遼寧省是東北地區降水量最多的省份,年降水量在600-1100毫米之間。東部山地丘陵區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以上;西部山地丘陵區與內蒙古 高原相連,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是全省降水最少的地區;中部平原降水量比較適中,年平均在600毫米左右。
河北年日照時數2400~3100小時;年均降水量300~800毫米;一月平均氣溫在3℃以下,七月平均氣溫18℃至27℃,四季分明。屬溫帶季風氣候——暖溫帶、半濕潤——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特點是冬季寒冷少雪,夏季炎熱多雨;春多風沙,秋高氣爽。全省年平均氣溫在4~13℃之間,一月-4~2℃,七月20~27℃,大體西北高東南低,各地的氣溫年較差、日較差都較大,全年無霜期110~220天。全省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很不均勻,年變率也很大。一般的年平均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間。燕山南麓和太行山東側迎風坡,形成兩個多雨區,張北高原偏處內陸,降水一般不足400毫米。夏季降水常以暴雨形式出現,1966年7月29日唐山市遵化降雨327.9毫米,為該省最大日降水量。春季降水少,春旱、夏澇對農業生產威脅較大。

山西位於大陸東岸的內陸。外緣有山脈環繞。因而難於受海風的影響,形成了比較強烈的大陸性氣候。同時,又由於受內蒙古冬季冷氣團的襲擊,北部比較寒冷,由此形成了山西的氣候特徵;冬季長而寒冷乾燥;夏季短而炎熱多雨;春季日溫差大,風沙多;秋季短暫,氣候溫和。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3~14℃,晝夜溫差大,南北溫差也大。西部黃河谷地、太原盆地和晉東南的大部分地區,平均溫度在8~10℃之間。臨汾、運城盆地年均溫度達12~14℃。冬季氣溫全省均在0℃以下,夏季全省普遍高溫,7月份氣溫介於21~26℃之間。山西無霜期南長北短,平川長山地短。大同盆地為110~140天,五台山僅85天,忻州盆地以北和東部山區135~155天,臨汾、運城盆地則長達200~220天。全省年降水量在400~650毫米,但季節分布不均勻,夏季6月~8月降水高度集中且多暴雨,降水量約佔全年的60%以上。全省降水受地形影響很大,山區較多,盆地較少。山西有三個多雨區,一是晉東南太行山區和中條山區,二是五台山區,三是呂梁山區。

陝西省地跨北溫帶和亞熱帶,整體屬大陸季風性氣候,由於南北延伸很長,達到800公里以上,所跨緯度多,從而引起境內南北間氣候的明顯差異。長城沿線以北為溫帶乾旱半乾旱氣候、陝北其餘地區和關中平原為暖溫帶半乾旱或半濕潤氣候、陝南盆地為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山地大部為暖溫帶濕潤氣候。陝西溫度的分布,基本上是由南向北逐漸降低,各地的年平均氣溫在7~16℃。其中陝北7~12℃;關中12~14℃;陝南的淺山河谷為全省最暖地區,多在14~16℃。由於受季風的影響,冬冷夏熱、四季分明。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陝北-10~-4℃,關中-3~1℃,陝南0~3℃。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陝北21~25℃,關中23~27℃,陝南24~27.5℃。春、秋溫度升降快,夏季南北溫差小,冬季南北溫差大。年降水量的分布是南多北少,由南向北遞減,受山地地形影響比較顯著。春季少於秋季,春季降水量佔全年的13%~24%。冬季降水稀少,只佔全年的1%~4%。暴雨始於4月,於11月結束,主要集中在7~8月。 關中、陝南春季第一場320.0毫米的降水過程一般出現在4月上旬末到中旬。初夏汛雨出現在6月下旬後期到7月上旬前期,此期間,暴雨相對集中,關中、陝南地區出現洪澇災害較多。

內蒙古自治區地域廣袤,所處緯度較高,高原面積大,距離海洋較遠,邊沿有山脈阻隔,氣候以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為主。有降水量少而不勻,風大,寒暑變化劇烈的特點。大興安嶺北段地區屬於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巴彥浩特--海勃灣--巴彥高勒以西地區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總的特點是春季氣溫驟升,,多大風天氣,夏季短促而炎熱,降水集中,秋季氣溫劇降,霜凍往往早來,冬季漫長嚴寒 ,多寒潮天氣。全年太陽輻射量從東北向西南遞增,降水量由東北向西南遞減。年平均氣溫為 0℃~8℃,氣溫年差平均在34℃~36℃,日差平均為12℃~16℃。年總降水量50~450毫米,東北降水多,向西部遞減。東部的鄂倫春自治旗降水量達486毫米,西部的阿拉善高原年降水量少於50毫米,額濟納旗為37毫米。蒸發量大部分地區都高於l200毫米,大興安嶺山地年蒸發量少於1 200毫米,巴彥淖爾高原地區達3200 毫米以上。內蒙古日照充足 ,光能資源非常豐富, 大部分地區年日照時數都大於2700小時,阿拉善高原的西部地區達 3400小時以上。全年大風日數平均在10~40天,70%發生在春季。其中錫林郭勒、烏蘭察布高原達 50天以上;大興安嶺北部山地,一般在l0天以下。沙暴日數大部分地區為 5-20天,阿拉善西部和鄂爾多斯高原地區達20天以上,阿拉善盟額濟納旗的呼魯赤古特大風日,年均108天。

北京的氣候為典型的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春、秋短促。2007年為例,全年平均氣溫14.0℃(北京市氣象局)。1月-7至-4℃,7月25至26℃。極端最低-27.4℃,極端最高42℃以上。全年無霜期180至200天,西部山區較短。2007年平均降雨量483.9毫米,為華北地區降雨最多的地區之一。降水季節分配很不均勻,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個月,7、8月有大雨。

津地處北溫帶位於中緯度亞歐大陸東岸,主要受季風環流的支配,是東亞季風盛行的地區,屬溫帶季風性氣候。雖臨近渤海灣,但半封閉的內海海灣對天津的氣候影響不大。主要氣候特徵是,四季分明,春季多風,乾旱少雨;夏季炎熱,雨水集中;秋季氣爽,冷暖適中;冬季寒冷,乾燥少雪,因此,春末夏初和秋天是到天津旅遊的最佳季節。天津的年平均氣溫約為11.6-13.9度,7月最熱,月平均溫度27.8度。 1月最冷,月平均溫度-4.3度。年平均降水量在360-970毫米之間,(1949-2010)平均值是600毫米上下。

新疆遠離海洋,深居內陸,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濕氣不易進入,形成明顯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變化大,日照時間長(年日照時間達2500-3500小時),降水量少,空氣乾燥。新疆年平均降水量為150毫米左右,但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南疆的氣溫高於北疆,北疆的降水量高於南疆。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在准噶爾盆地為零下20℃以下,該盆地北緣的富蘊縣絕對最低氣溫曾達到零下50.15℃,是全國最冷的地區之一。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在號稱「火洲」 的吐魯番為33℃以上,絕對最高氣溫曾達至49.6℃,居全國之冠。由於新疆大部分地區春夏和秋冬之交日溫差極大,故歷來有「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 之說。

寧夏回族自治區遠離海洋,深居內陸,南端(固原地區南半部)屬南溫帶半乾旱區,中部(固原地區的北部至鹽池、同心一帶)屬中溫帶半乾旱區,北部(銀川平原)則為中溫帶乾旱區,南北氣候懸殊較大, 是典型的大陸型氣候。全年平均氣溫在5-9℃之間,引黃灌區和固原地區分別為全區高溫區和低溫區。寧夏降水量南多北少,大都集中在夏季。乾旱山區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引黃灌區年平均157毫米。1995年引黃灌區年降水量203.7毫米, 乾旱山區年降水量317.8毫米。西海固:位於中國西部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是黃土丘陵區的西吉、海原、固原、彭陽、同心等七個國家級貧困縣的統稱。這里長年乾旱,年降雨量在300毫米左右,蒸發量卻在1000毫米以上,且多發各種自然災害。二十世紀30年代至70年代,西海固人口增加,水土流失加劇,現有回族人口近一百萬,是中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1972年被聯合國糧食開發署確定為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

重慶氣候溫和,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是宜居城市,年平均氣候在18℃左右,冬季最低氣溫平均在6-8℃,夏季炎熱,七月每日最高氣溫均在35度以上。極端氣溫最高43℃,最低-2℃,日照總時數1000-1200小時,冬暖夏熱,無霜期長、雨量充沛、常年降雨量1000-1450毫米,春夏之交夜雨尤甚,因此有「巴山夜雨」之說,有山水園林之風光。重慶多霧,素有「霧重慶」之稱。重慶地處四川盆地(巴蜀盆地)東南部,其北部、東部及南部分別有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婁山環繞。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坡地面積較大,有「山城」之稱。

上海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氣候,雨熱同期,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氣候溫和濕潤,極端最高氣溫40.2℃,極端最低氣溫-12.1℃ 。春秋較短,冬夏較長。

江蘇屬於溫帶向亞熱帶的過度性氣候,基本以淮河為界。江蘇省各地平均氣溫介於13℃-16℃,江南15℃-16℃,江淮流域14℃-15℃,淮北及沿海13℃-14℃,由東北向西南逐漸增高。最冷月為1月份,平均氣溫-1.0-3.3℃,其等溫線與緯度平行,由南向北遞減,7月份為最熱月,沿海部分地區和里下河腹地最熱月在8月份,平均氣溫26℃-28.8℃,其等溫線與海岸線平行,溫度由沿海向內陸增加。 全省春季升溫西部快於東部,東西相差4-7天;秋季降溫南部慢於北部,南北相差3-6天。

浙江氣候總的特點是: 季風顯著, 四季分明,年氣溫適中, 光照較多, 雨量豐沛, 空氣濕潤, 雨熱季節變化同步,氣候資源配製多樣,氣象災害繁多。浙江年平均氣溫15~18℃, 極端最高氣溫33~43℃, 極端最低氣溫-2.2~-8℃;全省年平均雨量在980~2000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1710~2100小時。

徽地處暖溫帶與亞熱帶過渡地區,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但氣候條件分布差異明顯,天氣多變,降水年際變化大,常有旱澇等自然災害發生。

福建全年氣溫偏高,降水量正常略偏少,日照正常,氣象災害偏輕,氣候年景正常。冬季氣溫、降水正常,1月下旬至2月上旬,出現了大范圍持續陰冷天氣,西部、北部的部分縣(市)先後出現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給農業生產、交通運輸、電力輸送和通訊等行業造成較嚴重的災害;春季氣溫偏高、降水正常,局部地區出現冰雹等強對流天氣;雨季5月5日開始,6月29日結束,共出現7次暴雨過程,其中6月12~13日,中南部地區先後出現暴雨到大暴雨,閩南部分縣(市)出現特大暴雨,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夏季氣溫、降水正常,7月23~27日和8月13~21日,兩次出現最高氣溫超過38℃的較大范圍持續性高溫天氣;秋季氣溫顯著偏高、降水正常,其中9月氣溫異常偏高,創1961年以來的歷史記錄。 年平均氣溫19.7℃,偏高0.4℃,屬偏高。冬季(12~2月)平均氣溫為10.8℃,與常年持平,屬正常;春季(3~4月)平均氣溫為17.4℃,較常年偏高1.2℃,屬偏高;雨季(5~6月)平均氣溫為24.2℃,較常年偏高0.2℃,屬正常;夏季(7~9月)平均氣溫為27.8℃,較常年偏高0.9℃,屬異常偏高;秋季(10~11月)平均氣溫為19.7℃,較常年偏高1.0℃,屬偏高。 年降水量為1504.2毫米,偏少107.5毫米,約1成,屬正常略偏少。冬季平均降水量為198.8毫米,較常年偏多5.2毫米,屬正常;春季平均降水量為248.5毫米,較常年偏少114.8毫米,屬偏少;雨季平均降水量為503.2毫米,較常年偏多10.8毫米,屬正常;夏季平均降水量為453.3毫米,較常年偏少3.4毫米,屬正常;秋季平均降水量為151.6毫米,較常年偏多46.1毫米,屬偏多。全年汛情特點是降雨量正常偏少,降雨場次偏少;洪水場次少、量級小,主要江河幹流均為一般洪水。登陸或影響的台風個數偏多,影響時間偏早,登陸時間相對集中。

江西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春季回暖較早,但天氣易變,乍暖乍寒,雨量偏多,直至夏初;盛夏至中秋前晴熱乾燥;冬季陰冷但霜凍期短,尤其是近年,暖冬氣候明顯。由於江西地勢狹長,南北氣候差異較大,但總體來看是春秋季短而夏冬季長。

山東省氣候溫和,雨量集中,四季分明,屬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夏季盛行偏南風,炎熱多雨,冬季多偏北風,寒冷乾燥;春季天氣多變,乾旱少雨多風沙;秋季天氣晴爽,冷暖適中。
一、氣溫
全省年平均氣溫基本遵循由西南向東北遞減的分布規律,但地區差別不大,多數都在13℃左右。濟寧、菏澤的南部地區和濟南、棗庄都在14℃以上,其中濟南14.7℃,是全省年平均氣溫最高的地方;半島的丘陵地區年平均氣溫都比較低,一般為11.4~11.9℃;魯北和丘陵地區以外的半島地區基本在12.0~12.9℃之間;其它地區一般為13.0~13.9℃。1月全省各地的平均氣溫都在0℃以下,為全年最低。魯北和山東半島內陸是全省氣溫最低的區域,一般在-3℃左右;半島的東部和南部沿海地區以及魯南一般在-1.0~-0.2℃之間,是全省的高值區;其它地區多數都在-2.0~-1.0℃。夏季太陽輻射最強,各地夏季氣溫最高。7月是內陸地區氣溫最高的月份,而半島的東部和南部沿海受海洋氣候的影響,8月的氣溫才達到全年最高。8月全省各地的平均氣溫在21.5~27.5℃之間。濟南、淄博、濟寧及菏澤的以南地區的平均氣溫都在27℃以上;濰坊、萊蕪和臨沂的大部及以西地區的氣溫都在26~27℃之間;半島的東南沿海一般在21.5~25.0℃,其它地區多數為25~26℃。濟南7月的平均氣溫仍然高居全省榜首,為27.5℃。從1月至7月,氣溫逐漸升高。8月以後,各地氣溫逐月下降。
除了成山頭和泰山外,全省各地都可以出現≥35℃的高溫。全省高溫日數大致從西往東,從北到南遞減。魯西北和魯西南地區最多,多數在10~11天,其中濟南和高青縣最多,年平均12天;半島東部地區最少,一般在2天以下;魯中山區、魯東南和半島的中西部地區多在2~6天之間;其它地區一般為7~9天。
各地均可出現日最低氣溫≤-10℃的低溫天氣。全省低溫日數差異很大,以魯北、魯中山區北部和半島的內陸地區最多,年平均在12~20天之間,其中泰山平均47天,穩居全省之首;沿海地區和魯南地區的低溫日數一般在2~4天,河口、長島、成山頭、威海、煙台、青島和日照等站點最少,僅有1天;其它地區一般為5~10天。
山東無霜期一般為174~260天,其分布規律是南部多於北部,平原多於山地,沿海多於內陸。魯南、魯西南及魯西北平原和沿海地區在200天以上,魯中山區和半島中部少數地區在200天以下。
二、降水量
山東省大部分地區年平均降水量在600~750mm之間,其分布特點是南多北少。泰山的年平均降水量達到了1042.8mm,是全省降水最豐富的地方。臨沂和棗庄的南部地區降水量在800~848mm之間,是全省降水最多的區域,最多的臨沭達848mm;魯東南的大部分地區和半島的東南部為700~800mm;魯中山區、魯西南及半島的大部分地區降水量一般在600~700mm之間;魯西北和半島北部降水較少,一般都在600mm以下,降水最少的是黃河以北的地區,多數不足550mm,其中武城是全省降水量最少的地方,只有508.6mm。
山東各地年降水日數基本遵循從西北向東南遞增的規律。魯西北地區較少,多數在65~70天,寧津最少,只有62.7天;魯東南和半島的東部地區是降水日數最多的區域,一般在80~90天之間,其中文登最多,為90.9天;其它地區多數都在70~80天。泰山年平均降水日數高達95.1天。
三、日照
山東年平均日照時數的分布和雲量的分布規律相反,從南往北增多,大致呈西南-東北走向,全省變化范圍為2200~2800小時。半島的中東部和魯北的大部分地區在2600~2800小時之間;魯南最少,多數在2200~2400小時之間變化,其它地區多在2400~2600小時之間。蓬萊以2807小時居全省之首,魯西南的成武只有2148小時,是全省最少,也是唯一不足2200小時的站點。

河南地處北亞熱帶和暖溫帶地區,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降水豐沛,適宜於農、林、牧、漁各業發展。其特點為:其一,過渡性明顯,地區差異性顯著。河南處於中緯度地帶,我國劃分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地理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正好穿過境內的伏牛山脊和淮河幹流。此線北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半乾旱地區,面積佔全省總面積的70%,此線以南為亞熱帶濕潤半濕潤地區,面積佔全省總面積的30%,氣候具有明顯的過渡性特點。全省由於受季風氣候的影響,加上南北所處的緯度不同,東西地形的差異,使河南的熱量資源南部和東部多,北部和西部少,降水量南部和東南部多,北部和西北部少,氣候的地區差異性明顯。其二,溫暖適中,兼有南北之長。河南氣候溫和,全省年平均氣溫12.8-15.5℃,冬冷夏炎,四季分明,具有冬長寒冷雨雪少,春短乾旱風沙多,夏日炎熱雨豐沛,秋季晴和日照足的特點。河南處於暖溫帶和亞熱帶的過渡地帶,南北兩個氣候帶的優點兼而有之,具有南北之長,有利於多種植物的生長。其三,季風性顯著,災害性天氣頻繁,河南西靠廣闊的歐亞大陸,東近浩瀚的太平洋,冬夏海陸溫差顯著,風向隨季節變化明顯。季風氣候對農業有利的方面是主導的,但也有其不利的一面,主要在於它的不穩定性,具體表現在年降水量的時空分布不均,往往全年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約佔全年降水量的45-60%,降水的不穩定性極易引起旱澇災害。

SORRY字數太多了,放不下,其他的你在網路知道上可以自己找
參考資料: 網路知道 網路

Ⅸ 遼寧大部分位於哪個溫度帶

遼寧大部分位於中溫帶。

遼寧省地處歐亞大陸東岸、中緯度地區,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境內雨熱同季,日照豐富,積溫較高,冬長夏暖,春秋季短,四季分明。雨量不均,東濕西干。遼寧省陽光輻射年總量在100~200卡/平方厘米之間,年日照時數2100~2600小時。

春季大部地區日照不足;夏季前期不足,後期偏多;秋季大部地區偏多;冬季光照明顯不足。全年平均氣溫在7~11℃之間,最高氣溫零上30℃,極端最高可達40℃以上,最低氣溫零下30℃。



(9)遼寧寬甸河口年平均溫度多少擴展閱讀:

遼寧的地理環境

遼寧省位於東北地區的南部。介於東經118°53'至125°46',北緯38°43'至43°26'之間。南瀕黃、渤二海,遼東半島斜插於兩海之間,隔渤海海峽,與山東半島遙相呼應;

西南與河北省接壤;西北與內蒙古毗連;東北與吉林省為鄰;東南以鴨綠江為界與朝鮮隔江相望。遼寧省陸地總面積14.86萬平方千米,佔中國陸地總面積的1.5%。

遼寧省地形概貌大體是「六山一水三分田」。地勢大致為自北向南,自東西兩側向中部傾斜,山地丘陵分列東西兩廂,向中部平原下降,呈馬蹄形向渤海傾斜。



Ⅹ 寬甸在哪啊

長白山麓,鴨綠江畔,鑲嵌著一顆瑰麗的明珠---寬甸滿族自治縣。
這是美妙神奇的一方山水,生機盎然的一片熱土,一塊潛力深厚的寶地。
寬甸位於遼寧省東部,鴨綠江中下游右岸。東南與朝鮮民族主義人民共和國隔江相望,東北與吉林省集安接壤,西接鳳城,北鄰桓仁,西北與本溪毗鄰,西南與丹東相連。總面積6193.7平方公里,國境線長216.5公里,。轄22個鄉鎮。
寬甸屬溫帶半濕潤季風氣侯,四季分明,冬暖夏涼,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6.5 ℃ ,積溫3000 ℃ , 平均降雨1100毫米,空氣濕度70%,無霜期140天。
境內鶴(崗)---大(連)國家級公路、鐵(嶺)---長(甸)省級公路,鳳(城)----上(河口)鐵路縱貫南北穿境而過。各鄉鎮之間黑色路面公路連接貫通。全縣公路總里程已達1443公里。鴨綠江邊設有太平灣、河口2個國家二類口岸。
寬甸地域廣闊資源豐富,開發利用潛力很大。 寬甸地質構造復雜,成礦條件較好,礦產資源充裕。已探明礦產57種,儲量達8億多噸。已開發利用28種,可供開采儲量5.7億噸。主要有硼、鎂、硅、鐵、鉛、鋅、銅、金、鉬、煤、石灰石、滑石、玄武岩、方解石等。其中硼礦石儲量居全國40%以上,產量居全國60%以上。
現有板栗1100萬株,居全國縣級第6位,年產板栗11000噸,居全國第5位,被確定為國家板栗生產基地縣。寬甸森林茂盛,林地面積730萬畝,森林覆蓋率76.1%木材蓄積量2200萬立方米。山珍野果漫山遍野,山葡萄、山裡紅、山核桃、獼猴桃等野生干鮮果年產量達5萬多噸,可以加工多種食品、飲料。山野菜中的珍品刺嫩芽、大葉芹、蕨菜等年產量可達800萬公斤。名貴稀有的野生香菇、榛蘑、松傘蘑、黑木耳等產量可觀,近年來人工栽培香菇、滑菇、木耳等食用菌產品年產達2萬噸。境內葯用植物122科,960多種約占東北地區葯用植物種類的70%,素有「天然中草葯庫」之稱。遼細辛、遼五味、人參等名貴葯材,年總產量100多噸。馳名中外的「柱參」,產於縣內振江鎮石柱子村,至今已有300多年栽培歷史,葯效可與野山參相媲美。
寬甸水草豐茂,養殖草食動物條件優越。絨山羊被評定為國家優良品種,現已發展到年存欄達6萬只。以省優良畜牧品種沿江牛為主的黃牛養殖存欄達7萬頭。澳大利亞良種奶牛---荷斯坦已落戶寬甸,預計到2010年存欄可達5萬頭以上,年產鮮奶10萬噸。優良野蜂「中華蜂」,現已養殖1萬箱,年產優良蜂蜜20萬公斤。傳統優勢產業---柞蠶,年放養量近萬把,產繭700萬公斤,為發展繭絲紡織業提供了資源保證。
全縣有大小河流548條,水域面積41萬畝。境內較大江河水量充沛、落差較大。國家和縣鄉先後在這里建成3座大型水電站和20多座小水電站,裝機容量達125萬千瓦,年發電50多億度。據測量,還可修建小水電站10 余座。投資42.9億元的蒲石河蓄能電站即將開工建設。電站庫區形成可養魚水面22.5萬畝。水中有機物質豐富,沒有工業污染,適合各種魚類生長。現有魚類89種,其中鯉、鯽、鰱等大中型經濟魚類20多種,寬甸特產「池沼公魚」遠銷日本等國家和地區。近年來網箱淡水養殖快速發展,年可提供商品魚6萬噸。葯、補兼用的「中國林蛙」享譽中外,全縣現已封溝養蛙2100多條,年產商品蛙2000多 萬只,可加工林蛙原油1 .5萬公斤。
寬甸地處邊陲,山水風光以其獨特、險峻、奇秀、幽艷而著稱,現已成為聞名省內外的旅遊勝地。國家級鴨綠江風景名勝區,沿中朝界河鴨綠江入海口而上,有明代長城東端起點虎山長城、太平灣水庫、河口斷橋、水豐水庫等景點,山光水色與異國風情融為一體,令人留連忘返。國家級青山溝風景名勝區、國家級天橋溝森林公園、國家級白石砬子自然保護區、省級天華山風景名勝區、省級黃椅山火山公園等景區,景觀神奇,各具特色,千姿百態,渾然天成,已引起中外遊客和投資商的極大興趣。目前,各景區規劃建設初具雛形,開發前景十分廣闊。
寬甸幅員遼闊;山青水秀,風和氣清;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發展經濟,得天獨厚。寬甸人民誠望與海內外有識之士攜手合作,共同建造經濟發達、社會進步、環境優美的邊境生態旅遊名城。寬甸——鴨綠江畔的明珠,必將更加絢麗多彩、璀璨奪目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72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43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27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09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74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792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29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75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52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