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舒適溫度是多少度
『壹』 人體最舒適溫度是多少度
人體最舒適溫度是25攝氏度左右。夏季的溫度在19-24℃人體最為舒適,冬天是17-22℃。人體不同部位的舒適溫度越往外溫度越低,比如臀部需要的溫度比手、腳要高。舒適溫度值也可在設定人體活動量、衣著與環境蒸汽分壓力後用熱舒適儀直接顯示。
女性的舒適溫度比男性要高,中老年人的舒適溫度比年輕人要高,老年人需要更高。劇烈活動時人體體溫升高,身體散熱,所以對環境溫度要求就低,腦力勞動和休息時差不多。睡眠時人體最適宜的溫度在20-22℃,高於24℃或低於18℃睡眠會變淺,不容易入睡。
影響因素:
1、性別和年齡:女性的舒適溫度一般比男性高0.55℃左右, 40歲以上的人較青年人高0.55℃左右,老年人則更高。
2、衣著情況:一般情況下衣著較厚時對環境舒適溫度的要求較低。
3、活動情況:劇烈活動時要求的舒適溫度較低,腦力勞動時與休息時接近。
4、環境條件:包括空氣溫度、空氣濕度、空氣流動情況、環境輻射強度和大氣壓,主要通過與人體熱量交換關系影響舒適溫度。
5、地域:不同地區的人對舒適溫度的要求不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舒適溫度
『貳』 多少度人體感覺最舒適
天氣太冷了,人體容易生病,太熱了,身體又會不適。吃飯、喝水也是如此,太熱易燙傷,太冷又吃不下、喝不下。那麼什麼樣的溫度才更健康舒適呢?
舒適溫度
人體感覺舒適的溫度與季節有關,冬季為17-22℃,夏季則為19-24℃,這種條件下,包括衣物的保暖作用,人體可以保持體溫的恆定。當低於0℃時人體感受到的是嚴寒,高於37℃時,人體感受到酷熱。
睡眠溫度
睡眠時候,室內溫度在20-23℃時,人體感覺最舒適。而被窩內溫度在32-34℃時,人體最容易入睡。而室內溫度或被窩溫度降低,則感覺到寒冷,推遲入睡時間與睡眠淺。溫度升高則易踢被子、煩躁。
喝水溫度
喝水時候,最接近體溫的溫度,即35-38℃,此時的水溫最舒適。高於50℃則容易燙傷口腔、食管與胃壁粘膜。18-35℃時候,感覺涼爽,但不適合冬季飲用。
吃飯溫度
食物溫度最好在35-40℃,溫度過高燙傷嬌嫩的粘膜,溫度降低,影響食物口感、味道。食物溫度高於50℃同樣會出現燙傷。
牙齒喜歡的溫度
刷牙要用冷水,這是一個誤區。35℃左右的水溫,牙齦、口腔感覺更舒適,同時有利於清潔口腔中的殘渣、細菌。冬季用太冷的水刷牙,對牙齦刺激大,長期牙齦萎縮、牙齒松動。
雙手喜歡的溫度
雙手的皮膚溫度為30℃左右,此時最舒適。但是雙手因為經常暴露在外,角質層厚,對冷熱敏感性低於身體其他部位。利用雙手來試水溫,並不是十分准確。用肘部試洗澡水溫度,更科學。
雙腳的溫度
雙腳處於人體的末肢,冬季血液循環較差,一般27℃左右時感覺最舒適。泡腳則不同,為了提高末肢的血液循環,水溫38-42℃為宜。另外,老年人、糖尿病患者、下肢偏癱人群,對水溫反應比較遲鈍,泡腳水溫切記好控制好,避免燙傷。
洗臉溫度
臉,同樣對冷熱敏感性低於身體其他部位,洗澡水的溫度,對臉來說有點太高,最好是20-37℃的水,可去污、去油脂、打開毛孔,以及舒緩收縮的皮膚血管。另外,冬季凍傷後不宜浸泡熱水,應採用搓揉方式促進血液循環。
洗澡溫度
冬、夏季節,洗澡水溫度有所不同,總體在37-42℃之間,但夏季外界氣溫高,洗澡水略低更舒適,冬季外界氣溫低,水散熱快,比體溫高3℃,更舒適。但兒童皮膚嬌嫩,水溫要盡量接近體溫,不能高或低。
除了溫度影響人體的舒適度與健康,濕度對人體也有著影響,冬季濕度小,空氣乾燥易引起呼吸道粘膜感染,即容易感冒、咳嗽
『叄』 人體感覺最舒適的溫度是多少度
舒適溫度是指某一環境在給定人體活動量、衣著熱阻值及環境溫度的條件下滿足舒適要求的當量溫度。舒適溫度是人體感覺最舒適,人體表面熱負荷為零時根據范格熱方程計算出氣流精緻的均勻空間溫度。舒適溫度值也可在設定人體活動量、衣著與環境蒸汽分壓力後用熱舒適儀直接顯示。
夏季,人們感到最舒適的氣溫是19—24℃,冬季是17—22℃。人體總要保持體溫恆定。當環境溫度超過舒適溫度的上限時,人們便感到熱,若超過 37℃時就感到酷熱,一般人們能夠忍受的溫度上限是52℃。相反,當環境溫度低於舒適溫度下限時,人就感到涼、冷;若低於0℃,就感到嚴寒。對於一般從事室外活動衣著合適的人,能夠忍受的溫度下限約為零下34℃
眾所周知,人體的正常溫度在37℃左右,但是,處於37℃的環境中,我們又感覺太熱。原來,人體新陳代謝所產生的熱量,必須以一定的速度向外發散。若環境溫度過高,這些熱量聚積在體內不能發散,人會感覺非常難受。只有當氣溫較體溫低的時候,人體的熱量才能得以暢快地散發。然而,當氣溫過低時,熱量發散太快,超過人體正常散熱的速度,人體又會感到寒冷。
人體總要保持體溫恆定,當環境溫度超過舒適溫度上限時,便感到熱,相反,當環境溫度低於舒適溫度下限時,人就感到涼甚至冷。
舒適溫度還與風速和濕度有關。所謂冷或熱,是人們的一種感覺,它與實際氣溫不完全是一回事。例如在夏季台風或暴雨到來前,由於氣溫高於體溫,氣溫對人體起加熱作用,人只能靠出汗耗熱來維持體溫平衡,如果這時空氣濕度大,汗又不易揮發,人體就會感到悶熱異常。如果這時清風徐來,加快了汗液蒸發,人體馬上就感到涼快。這都說明談論冷與熱時不能忽略風和濕度的作用。
『肆』 人體的最舒適溫度是多少呀
你好!
人體感覺最舒適的溫度:21~24 ℃
酷暑的標志:最高氣溫達到30℃,連續三天以上最高氣溫在28、9度,也會覺得酷熱難耐防暑降溫的標志:『
最高氣溫達到33 ℃
產生冷感的溫度:14 ℃
『伍』 人體感到舒適的溫度是多少
人體感到舒適的溫度是18℃。
據專家通過實驗發現,如果室內溫度在18攝氏度左右,相對濕度控制在百分之30到40%之間,人體感覺是最為舒適的。
首先,要使人感到舒適,就溫度而言,使人既不感到熱,又不覺得冷的溫度,稱為生理溫度。生理溫度,就是人體感覺最舒適的溫度,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生理溫度。對一個身體健康的正常人來說,生理溫度大約在28至29攝氏度,因此,空調房間的溫度盡量選擇在這個范圍。
其次,要有利於健康,室內和室外的溫差不能太大一般在5度到10度之間。
『陸』 人體最舒適的溫度是多少度
人體最舒適的溫度是: 18 ~ 23度,濕度45 ~ 65% RH。
根據國內外的實驗,夏季,人們感到最舒適的氣溫是19—24℃,冬季是17—22℃。人體總要保持體溫恆定。當環境溫度超過舒適溫度的上限時,人們便感到熱,若超過 37℃時就感到酷熱,一般人們能夠忍受的溫度上限是52℃。
在夏季台風或暴雨到來之前,由於氣溫高於體溫,氣溫對人體起加熱的作用,人只能靠出汗耗熱來維持體溫平衡,如果這時空氣濕度大,汗又不易揮發,人體就會感到悶熱異常。如果這時清風徐來,加快了人體熱量的散發,人體馬上就感到涼快。這都說明談論冷、熱時不能忽略風和濕度的作用
『柒』 人體適宜的溫度是多少度至多少度
人體各個部位、每日早晚及男女之間的體溫均存在著差異。人體正常體溫有一個較穩定的范圍,但並不是恆定不變的。正常人口腔溫度(又稱口溫)為36.3℃~37.2℃,腋窩溫度較口腔溫度低0.3℃~0.6℃,直腸溫度(也稱肛溫)較口腔溫度高0.3℃~0.5℃。一天之中,清晨2~5時體溫最低,下午5~7時最高,但一天之內溫差應小於1℃。另外,女子體溫一般較男子高0.3℃左右。女子體溫在經期亦有些許變化。 人和高等動物都有一定的體溫。體溫的產生是機體不斷地進行新陳代謝的結果。同時,體溫又是機體功能活動正常進行的重要條件。隨著動物的進化,體溫調節功能越來越完善。低等動物的體溫隨著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不能保持其體溫的相對恆定,因此稱為變溫動物。人和高等動物能夠在環境溫度不同的情況下,通過對體內產熱和散熱過程的調節來保持體內環境溫度的相對穩定,並提高對環境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因此稱為恆溫動物。 在健康狀態時,如飲食正常,衣著適宜,人體的體溫一般是比較恆定的,即保持在37℃上下(大致介於36.2℃~37.3℃),而不因外界環境溫度的改變而變化。但人體正常體溫並不是指某一具體溫度,而是一個溫度范圍。如對大多數正常人來說,口腔體溫范圍在36.7℃~37.7℃之間(而37.19℃僅是一個平均值),腋窩溫度范圍在36.0℃~37.4℃,直腸溫度范圍在36.9℃~37.9℃。人體的體溫雖然比較恆定,但人類個體之間的體溫有一定的差異,少數人的標准體溫可低於36.2℃,也可高於37.3℃。即使同一人體溫在一日內也不是完全一樣的,晝夜間體溫的波動可達1℃左右
『捌』 人體最適宜的溫度是多少
人體最適宜的溫度是19-24℃。
舒適溫度,是指某一環境在給定人體活動量、衣著熱阻值及環境溫度的條件下滿足舒適要求的當量溫度,亦即人體感覺最舒適的溫度。
根據國內外的實驗,夏季,人們感到最舒適的氣溫是19—24℃,冬季是17—22℃。人體總要保持體溫恆定。當環境溫度超過舒適溫度的上限時,人們便感到熱,若超過 37℃時就感到酷熱,一般人們能夠忍受的溫度上限是52℃。
相反,當環境溫度低於舒適溫度下限時,人就感到涼、冷;若低於0℃,就感到嚴寒。對於一般從事室外活動衣著合適的人,能夠忍受的溫度下限約為零下34℃。
(8)人體舒適溫度是多少度擴展閱讀:
人體最喜歡的8個溫度
一、最佳體溫:37℃
人體正常體溫是37℃,一般認為,37.5~38℃為低熱,38~39℃為中熱,39~40℃為高熱。
二、最佳飲水溫度:35~38℃
研究證實,長期飲用高於68.8℃的熱茶,食道癌風險會增加8倍;總喝燙水則會損傷口腔黏膜和牙釉質。
三、最佳吃飯溫度:35~50℃
吃過熱食物會破壞口腔唾液酶,影響消化;還會損壞食道黏膜,誘發癌變。吃寒食則有可能會誘發慢性胃腹痛、腹瀉、營養不良等。
四、最佳洗澡、洗頭溫度:36~40℃
洗澡水過熱會破壞皮膚保護層,過冷容易感冒。用太熱的水洗頭頭皮易發癢;冷水刺激則會影響血壓,久洗還會頭痛。
五、最佳洗臉溫度:20~38℃
水溫過熱,面部皮膚容易發干,出現細紋。水溫低於20℃,雖對皮膚有收斂作用,但容易使膚色變得蒼白,彈性減弱。
六、最佳泡腳水溫:38~43℃
腳部溫度是人體中最低的,熱水泡腳可促使下肢血管擴張,緩解疲勞,利於睡眠。
七、最佳睡眠室溫:20℃
室溫高於24℃,睡眠會變淺,翻身次數會增多;室溫低於18℃,人也不容易熟睡。
八、最適宜人入睡的被窩溫度在32~34℃左右。
在冬季里,一般室內被窩的溫度都遠低於體溫,在睡前應採取適當的預熱措施,以免人體在接觸被窩後的一段時間內,皮膚受到寒冷的刺激,引起大腦皮層的興奮,影響入睡。
『玖』 人體最適宜溫度是多少度
科學研究顯示,當環境溫度在18℃到25℃,相對濕度在40%到70%時,人體感覺最舒適;溫度在26℃到30℃,濕度小於60%時,人體感覺熱而不悶;溫度高於30℃,濕度大於70%時,人體感覺悶熱。
「在低於18℃的房間里,人體會感覺冷;而在高於26℃的房間里,人體會感覺熱。這也是北方集中供暖規定室內最低溫度不低於18℃的原因,還是夏季空調房間設置溫度建議不低於26℃(省電和人體舒適兼顧的選擇)的理由。」王式功解釋。
王式功介紹,人體最佳的舒適度與海拔高低、緯度高低都有一定關系。「我們通常認為22℃到23℃是中低緯度平原地區人體的最佳舒適溫度,但是對於長期生活在高緯度的哈爾濱人來說,他們會覺得此環境溫度下感覺還略偏熱一點;同樣,對於長期生活在高海拔地區的拉薩居民而言,他們也會覺得有點偏熱。」
在北方的冬季,如果室內溫度長時間過高,會影響人的體溫調節功能,引起體溫升高、血管舒張、脈搏加快、心率加速,人就會神疲力乏、頭昏腦漲、思維遲鈍、記憶力差。同時,若室內外溫差過於懸殊,所居人群也容易患傷風感冒。
「如果室內溫度過低,則會使人體代謝功能下降,皮下血管收縮,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減弱,容易誘發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疾病。每年春季停暖氣之後,中老年人患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疾病明顯增多就是最好的例證。」王式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