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骨料要求環境溫度應控制在多少
Ⅰ 混凝土的耐熱程度有多大
耐高溫最高使用溫度可達 1200 ℃。
混凝土具有原料豐富,價格低廉,生產工藝簡單的特點,因而使其用量越來越大。同時混凝土還具有抗壓強度高,耐久性好,強度等級范圍寬等特點。
這些特點使其使用范圍十分廣泛,不僅在各種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業,機械工業,海洋的開發,地熱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1)細骨料要求環境溫度應控制在多少擴展閱讀
混凝土組成材料與結構
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粗骨料(碎石或卵石)、細骨料(砂)、外加劑和水拌合,經硬化而成的一種人造石材。
砂、石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並抑制水泥的收縮;水泥和水形成水泥漿,包裹在粗細骨料表面並填充骨料間的空隙。水泥漿體在硬化前起潤滑作用,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工作性能,硬化後將骨料膠結在一起,形成堅強的整體。
Ⅱ 輕骨料的標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准 輕骨料混凝土技術規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
JGJ 51-2002
批准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實施日期: 2003 年 1 月 1 日
建設部關於發布行業標准《輕骨料混凝土技術規范》的公告 建標 [2002]68 號
現批准《輕骨料混凝土技術規程》為行業標准,編號為 JGJ 51-2002 年, 自 2003 年 1 月 1 日起實施。其中,第 5.1.5 、 5.3.6 、 6.2.3 條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原行業標准《輕骨料混凝土技術規程》 JGJ 51-90 同時廢止。
本規程由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組織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2002 年 9 月 27 日 前言
根據建設部建標 [1999]309 號文的要求,規程編制組經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參考有關國外先進標准,並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對《輕骨料混凝土技術規程》 JCJ 51—90 進行了修訂。 本規程修訂的主要技術內容是:
1 .按新修訂的水泥和輕骨料等標准,對輕骨料混凝土原材料提出新的要求,與有關新修標准相一致;
2 .調整了輕骨料混凝土的密度等級和強度等級:密度等級新增了 600 級和 700 級;強度提高到 LC55 和 LC60 ;
3 .重新標定了結構輕骨料混凝土的彈性模量、收縮和徐變等技術指標;取消了彎曲強度和抗剪強度指標;
4 .新增了 600 級和 700 級保溫輕骨料混凝土的熱物理系數;
5 .新增了對干濕循環部位輕骨料混凝土的抗凍指標;明確了輕骨料混凝土的抗滲性應滿足工程設計的要求;
6 .根據國外有關標准,對輕骨料混凝土耐久性設計的有關指標 ( 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 ) ,按不同環境條件作了調整;
7 .突出了鬆散體積法設計輕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實用性和可靠性,並根據實際經驗,對混凝土稠度、用水量和粗細骨料總體積等有關設計參數做了相應調整; 8 .根據國內外實際經驗,放寬了對輕骨料混凝土中粉煤灰摻量的要求; 9 .根據工程需要,新增了輕骨料混凝土工程驗收的條文;
10 .新增了附錄 A——大孔輕骨料混凝土和附錄 B——泵送輕骨料混凝土。 本規程由建設部負責管理並對強制性條文的解釋,主編單位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
本規程主編單位: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
本規程參加單位:陝西建築科學研究沒計院、黑龍江寒地建築科學研究院、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遼寧省建設科學研究院、上海建築科學研究院、北京
式中 mwt——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總用水量 (kg) ; mwn——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凈用水量 (kg) ; mwa——每立方米混凝土的附加水量 (kg) 。 附加水量計算應符合本規程第 5.3.4 條的規定。 9 按下式計算混凝土干表觀密度,並與設計要求的干表觀密度進行對比,如其誤差大於 2%,則應按下式重新調整和計算配合比。
式中 pcd——輕骨料混凝土的干表觀密度 (kg/m3) 。 5.3.3 採用絕對體積法計算應按下列步驟進行: 1 根據設計要求的輕骨料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密度等級和混凝土的用途,確定粗細骨料的種類和粗骨料的最大粒徑;
2 測定粗骨料的堆積密度、顆粒表觀密度、筒壓強度和1h吸水率,並測定細骨料的堆積密度和相對密度;
3 按本規程第 5.1.2 條計算混凝土試配強度; 4 按本規程第 5.2.1 條選擇水泥用量;
5 根據製品生產工藝和施工條件要求的混凝土稠度指標,按本規程第 5.2.3 條確定凈用水量;
6 根據輕骨料混凝土的用途,按本規程第 5.2.4 條選用砂率; 7 按下列公式計算粗細骨料的用量:
式中 Vs——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細骨料絕對體積 (m3) ; mc——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kg) ; ρc——水泥的相對密度,可取pc=2.9~3.1 ; ρw——水的密度,可取pc= 1.0 ;
Va——每立方米混凝土的輕粗骨料絕對體積 (m3) ;
ρs——細骨料密度,採用普通砂時,為砂的相對密度,可取ps=2.6 ;採用輕砂時,為輕砂的顆粒表觀密度 (g/cm3) ; ρap——輕粗骨料的顆粒表觀密度 (kg/m3) 。
8 根據凈用水量和附加水量的關系,按下式計算總用水量:
附加水量的計算應符合本規程第 5.3.4 條的規定。 9 按下式計算混凝土干表觀密度,並與設計要求的干表觀密度進行對比,當其誤差大於 2%,則應重新調整和計算配合比。
5.3.4 根據粗骨料的預濕處理方法和細骨料的品種,附加水量宜按表 5.3.4 所列公式計算。
5.3.5 粉煤灰輕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計算應按下列步驟進行:
1 基準輕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計算應按本規程第 5.3.2 條或第 5.3.3 條的步驟進行;
2 粉煤灰取代水泥率應按表 5.3.5 的要求確定;
3 根據基準混凝土水泥用量(mco)和選用的粉煤灰取代水泥百分率(βc),按下式計算粉煤灰輕骨料混凝土的水泥用量(mc):
4 根據所用粉煤灰級別和混凝土的強度等級,粉煤灰的超量系數 (δc) 可在 1.2~2.0 范圍內選取,並按下式計算粉煤灰摻量 (mf) :
5 分別計算每立方米粉煤灰輕骨料混凝土中水泥、粉煤灰和細骨料的絕對體積。按粉煤灰超出水泥的體積,扣除同體積的細骨料用量;
6 用水量保持與基準混凝土相同,通過試配,以符合稠度要求來調整用水量; 7 配合比的調整和校正方法同本規程第 5.3.6 條。
5.3.6 計算出的輕骨料混凝土配合比必須通過試配予以調整。 5.3.7 配合比的調整應按下列步驟進行:
1 以計算的混凝土配合比為基礎,再選取與之相差± 10%的相鄰兩個水泥用量,用水量不變,砂率相應適當增減,分別按三個配合比拌制混凝土拌和物。測定拌和物的稠度,調整用水量,以達到要求的稠度為止; 2 按校正後的三個混凝土配合比進行試配,檢驗混凝土拌和物的稠度和振實濕表觀密度,製作確定混凝土抗壓強度標准值的試塊,每種配合比至少製作一組; 3 標准養護 28d 後,測定混凝土抗壓強度和干表觀密度。最後,以既能達到設計要求的混凝土配製強度和干表觀密度又具有最小水泥用量的配合比作為選定的配合比;
4 對選定配合比進行質量校正。其方法是先按公式 (5.3. 6-1) 計算出輕骨料混凝土的計算濕表觀密度,然後再與拌和物的實測振實濕表觀密度相比,按公式 (5.3.6-2) 計算校正系數:
η——校正系數;
ρcc——按配合比各組成材料計算的濕表觀密度(kg/m3) ; ρco——混凝土拌和物的實測振實濕表觀密度(kg/m3) ;
ma、ms、mc、mf、mwt、——分別為配合比計算所得的粗骨料、細骨料、水泥、粉煤灰用量和總用水量(kg/m3) 。
5 選定配合比中的各項材料用量均乘以校正系數即為最終的配合比設計值。 6 施工工藝 6.1 一般要求
6.1.1 大孔徑骨料混凝土的施工應符合附錄 A 的規定,輕骨料混凝土的泵送施工應符合附錄 B 的規定。 6.1.2 輕骨料進廠 ( 場 ) 後,應按現行國家標准《輕集料及其試驗方法》 (GB/T 17431.1—2) 的要求進行檢驗驗收,對配製結構用輕骨料混凝土的高強輕骨料,還應檢驗強度等級。
6.1.3 輕骨料的堆放和運輸應符合下列要求:
1 輕骨料應按不同品種分批運輸和堆放,不得混雜;
2 輕粗骨料運輸和堆放應保持顆粒混合均勻,減少離析。採用自然級配時,堆放高度不宜超過 2m ,並應防止樹葉、泥土和其他有害物質混入; 3 輕砂在堆放和運輸時,宜採取防雨措施,並防止風刮飛揚。
6.1.4 在氣溫高於或等於 5 ℃的季節施工時,根據工程需要,預濕時間可按外界氣溫和來料的自然含水狀態確定,應提前半天或一天對輕粗骨料進行淋水或泡水預濕,然後濾干水分進行投料。在氣溫低於 5 ℃時,不宜進行預濕處理。 6.2 拌和物拌制
6.2.1 應對輕粗骨料的含水率及其堆積密度進行測定。測定原則宜為: 1 在批量拌制輕骨料混凝土拌和物前進行測定; 2 在批量生產過程中抽查測定;
3 雨天施工或發現拌和物稠度反常時進行測定。
對預濕處理的輕粗骨料,可不測其含水率,但應測定其濕堆積密度。
6.2.2 輕骨料混凝土生產時,砂輕混凝土拌和物中的各組分材料應以質量計量;全輕混凝土拌和物中輕骨料組分可採用體積計量,但宜按質量進行校核。 輕粗、細骨料和摻和料的質量計量允許偏差為± 3%;水、水泥和外加劑的質量計量允許偏差為± 2%。
6.2.3 輕骨料混凝土拌和物必須採用強制式攪拌機攪拌。 6.2.4 在輕骨料混凝土攪拌時,使用預濕處理的輕粗骨料,宜採用圖 6.2.4—1 的投料順序;使用未預濕處理的輕粗骨料,宜採用圖 6.2.4—2 的投料順序。
6.2.5 輕骨料混凝土全部加料完畢後的攪拌時間,在不採用攪拌運輸車運送混凝土拌和物時,砂輕混凝土不宜少於 3min ;全輕或干硬性砂輕混凝土宜為 3 ~ 4min 。對強度低而易破碎的輕骨料,應嚴格控制混凝土的攪拌時間。
6.2.6 外加劑應在輕骨料吸水後加入。當用預濕處理的輕粗骨料時,液體外加劑可按圖 6.2.4-1 所示加入;當用未預濕處理的輕粗骨料時,液體外加劑可按圖 6.2.4-2 所示加入。採用粉狀外加劑,可與水泥同時加入。
6.3 拌和物運輸
6. 3.1 拌和物在運輸中應採取措施減少坍落度損失和防止離析。當產生拌和物稠度損失或離析較重時,澆築前應採用二次拌和,但不得二次加水。
6.3.2 拌和物從攪拌機卸料起到澆人模內止的延續時間不宜超過 45min 。 6.3.3 當用攪拌運輸車運送輕骨料混凝土拌和物,因運距過遠或交通問題造成坍落度損失較大時,可採取在卸料前摻人適量減水劑進行攪拌的措施,滿足施工所需和易性要求。
6.4 拌和物澆築和成型
6.4.1 輕骨料混凝土拌和物澆築傾落的自由高度不應超過 1.5m 。當傾落高度大於 1.5m 時,應加串筒、斜槽或溜管等輔助工具。
6.4.2 輕骨料混凝土拌和物應採用機械振搗成型。對流動性大、能滿足強度要求的塑性拌和物以及結構保溫類和保溫類輕骨料混凝土拌和物,可採用插搗成型。 6.4.3 干硬性輕骨料混凝土拌和物澆築構件,應採用振動台或表面加壓成型。 6.4.4 現場澆築的大模板或滑模施工的牆體等豎向結構物,應分層澆築,每層澆築厚度宜控制在 300 ~ 350mm 。 6.4.5 澆築上表面積較大的構件,當厚度小於或等於 200mm 時,宜採用表面振動成型;當厚度大於 200mm 時,宜先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密實後,再表面振搗。
6.4.6 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時,插人間距不應大於棒的振動作用半徑的一倍。連續多層澆築時,插入式振搗器應插入下層拌和物約 50mm 。
6.4.7 振搗延續時間應以拌和物搗實和避免輕骨料上浮為原則。振搗時間應根據拌和物稠度和振搗部位確定,宜為 10 ~ 30s 。
6.4.8 澆築成型後,宜採用拍板、刮板、輥子或振動抹子等工具,及時將浮在表層的輕粗骨料顆粒壓人混凝土內。若顆粒上浮面積較大,可採用表面振動器復振,使砂漿返上,再作抹面。 6.5 養護和缺陷修補
6.5.1 輕骨料混凝土澆築成型後應及時覆蓋和噴水養護。
6.5.2 採用自然養護時,用普通硅酸鹽水泥、硅酸鹽水泥、礦渣水泥拌制的輕骨料混凝土,濕養護時間不應少於 7d ;用粉煤灰水泥、火山灰水泥拌制的輕骨料混凝土及在施工中摻緩凝型外加劑的混凝土,濕養護時間不應少於 14d 。輕骨料混凝土構件用塑料薄膜覆蓋養護時,全部表面應覆蓋嚴密,保持膜內有凝結水。
6.5.3 輕骨料混凝土構件採用蒸汽養護時,成型後靜停時間不宜少於 2h ,並應控制升溫和降溫速度。
6.5.4 保溫和結構保溫類輕骨料混凝土構件及構築物的表面缺陷,宜採用原配合比的砂漿修補。結構輕骨料混凝土構件及構築物的表面缺陷可採用水泥砂漿修補。
6.6 質量檢驗和驗收
6.6.1 輕骨料混凝土拌和物的檢驗應按下列規定進行: 1 檢驗拌和物各組成材料的稱量是否與配合比相符。同一配合比每台班不得少於一次;
2 檢驗拌和物的坍落度或維勃稠度以及表觀密度,每台班每一配合比不得少於一次。
6.6.2 輕骨料混凝土強度的檢驗應按下列規定進行,其檢驗評定方法應按現行國家標准《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准》(GBJ 107) 執行。 1 每 100 盤,且不超過 100m3 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次數不得少於一次; 2 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混凝土不足 100 盤時,取樣次數不得少於一次。 6.6.3 混凝土干表觀密度的檢驗應按下列規定進行,其檢驗結果的平均值不應超過配合比設計值的± 3%。
1 連續生產的預制廠及預拌混凝土攪拌站,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每月不得少於四次;
2 單項工程,每 100m3 混凝土的抽查不得少於一次,不足者按 100m3 計。 6.6.4 輕骨料混凝土工程驗收應按現行國家標准《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 50204) 的有關規定執行。 7 試驗方法 7.1 一般規定
7.1.1 輕骨料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力學性能、收縮和徐變等長期性能,以及碳化、鋼銹和抗凍等耐久性能指標的測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試驗方法》 (GB 50080) 、《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 (GB 50081) 和《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 (GB 50082) 的有關規定。 7.1.2 與輕骨料特性有關的干表觀密度、吸水率、軟化系數、導熱系數和線膨脹系數等混凝土性能指標的測定應符合本章的規定。 7.2 拌和方法
7.2.1 配合比中各組分材料的質量計量允許誤差:粗、細骨料和摻和料為± 1%;水、水泥和外加劑為± 0.5%。
7.2.27.2.2 試驗室拌制輕骨料混凝土時,拌和量不應小於攪拌機公稱攪拌量的三分之一。
Ⅲ 用於預應力砼的細骨料應滿足哪些要求
顆粒粒徑大於5mm的骨料為粗骨料。混凝土工程中常用的有碎石和卵石兩大類。碎石為岩石(有時採用大塊卵石,稱為碎卵石)經破碎、篩分而得;卵石多為自然形成的河卵石經篩分而得。通常根據卵石和碎石的技術要求分為Ⅰ類、Ⅱ類和Ⅲ類。Ⅰ類用於強度等級大於C60的混凝土;Ⅱ類用於C30~C60的混凝土;Ⅲ類用於小於C30的混凝土。 粗骨料的主要技術指標有: 1. 有害雜質。與細骨料中的有害雜質一樣,主要有粘土、硫化物及硫酸鹽、有機物等。根據《建築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01)。JGJ53《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質量標准及檢驗方法》也作了相應規定。 2. 顆粒形態及表面特徵。粗骨料的顆粒形狀以近立方體或近球狀體為最佳,但在岩石破碎生產碎石的過程中往往產生一定量的針、片狀,使骨料的空隙率增大,並降低混凝土的強度,特別是抗折強度。針狀是指長度大於該顆粒所屬粒級平均粒徑的2.4倍的顆粒;片狀是指厚度小於平均粒徑0.4倍的顆粒。 粗骨料的表面特徵指表面粗糙程度。碎石表面比卵石粗糙,且多稜角,因此,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流動性較差,但與水泥粘結強度較高,配合比相同時,混凝土強度相對較高。卵石表面較光滑,少稜角,因此拌合物的流動性較好,但粘結性能較差,強度相對較低。但若保持流動性相同,由於卵石可比碎石少用適量水,因此卵石混凝土強度並不一定低。 3. 粗骨料最大粒徑。混凝土所用粗骨料的公稱粒級上限稱為最大粒徑。骨料粒徑越大,其表面積越小,通常空隙率也相應減小,因此所需的水泥漿或砂漿數量也可相應減少,有利於節約水泥、降低成本,並改善混凝土性能。所以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應盡量選得較大粒徑的骨料。但在實際工程上,骨料最大粒徑受到多種條件的限制: ①最大粒徑不得大於構件最小截面尺寸的1/4,同時不得大於鋼筋凈距的3/4。 ②對於混凝土實心板,最大粒徑不宜超過板厚的1/3,且不得大於40mm。 ③對於泵送混凝土,當泵送高度在50m以下時,最大粒徑與輸送管內徑之比,碎石不宜大於1:3;卵石不宜大於1:2.5。 ④對大體積混凝土(如混凝土壩或圍堤)或疏筋混凝土,往往受到攪拌設備和運輸、成型設備條件的限制。有時為了節省水泥,降低收縮,可在大體積混凝土中拋入大塊石(或稱毛石),常稱作拋石混凝土。 4. 粗骨料的顆粒級配。石子的粒級分為連續粒級和單位級兩種。連續粒級指5mm以上至最大粒徑Dmmax,各粒級均佔一定比例,且在一定范圍內。單粒級指從1/2最大粒徑開始至Dmax。單粒級用於組成具有要求級配的連續粒級,也可與連續粒級混合使用,以改善級配或配成較大密實度的連續粒級。單粒級一般不宜單獨用來配製混凝土,如必須單獨使用,則應作技術經濟分析,並通過試驗證明不發生離析或影響混凝土的質量。 石子的級配與砂的級配一樣,通過一套標准篩篩分試驗,計算累計篩余率確定。根據GB/T14685,碎石和卵石級配均應符合表4-8的要求。JGJ53的要求與此相似。 5. 粗骨料的強度。根據GB/T14685和JGJ53規定,碎石和卵石的強度可用岩石的抗壓強度或壓碎值指標兩種方法表示。 岩石的抗壓強度採用 50mm×50mm的圓柱體或邊長為50mm的立方體試樣測定。一般要求其抗壓強度大於配製混凝土強度的1.5倍,且不小於45MPa(飽水)。 根據GB/T14685,壓碎值指標是將9.5~19mm的石子m克,裝入專用試樣筒中,施加200KN的荷載,卸載後用孔徑2.36mm的篩子篩去被壓碎的細粒,稱量篩余,計作m1,則壓碎值指標Q按下式計算: 壓碎值越小,表示石子強度越高,反之亦然。 6.粗骨料的堅固性。 四、拌合用水 根據《混凝土拌合用水標准》(JGJ63—89)的規定,凡符合國家標準的生活飲用水,均可拌制各種混凝土。海水可拌制素混凝土,但不宜拌制有飾面要求的素混凝土,更不得拌制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 值得注意的是,在野外或山區施工採用天然水拌制混凝土時,均應對水的有機質、Cl-和 含量等進行檢測,合格後方能使用。特別是某些污染嚴重的河道或池塘水,一般不得用於拌制混凝土。 原文鏈接地址:http://gongcheng.kswchina.com/jzs/jy/403917.html
Ⅳ 瀝青混合料施工溫度是多少有冬天能施工的嗎
瀝青混合料施工溫度是15℃~25℃,冬天不能施工。
Ⅳ 細骨料的技術要求
《水工混凝土施工規范2001》對細骨料(人工砂、天然砂)的品質要求:
1細骨料應質地堅硬、清潔、級配良好;人工砂的細度模數且在2.4~2.8范圍內,天然砂的細度模數宜在2.2~3.0范圍內。使用山砂、粗砂、應採取相應的試驗論證。
2細骨料在開采過程中應定期或按一定開採的數量進行鹼活性檢驗,有潛在危害時期,應採取相應措施,並經專門試驗論證。
3細骨料的含水率應保持穩定,人工砂飽和乾的含水率不宜超過6%,必要時應採取加速脫水措施。 國家標准《建築用砂》(GB/T 14684 —— 2011) 和《建築用卵石、碎石》(GB/T 14685 —— 2011) 中強調不應有草根、樹葉、樹枝、煤塊和礦渣等雜物。
Ⅵ 防水砂漿施工方法防水砂漿施工注意事項
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是以水泥、細骨料為主要材料,以高分子聚合物為改性材料,按適當配合比混合製成的,具有一定抗滲性能的砂漿,所以在裝修中被經常選作為裝修材料,但是人們不曉得防水砂漿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項,還是一起學習一下吧。
聚合物 水泥 防水砂漿 是以水泥、細骨料為主要材料,以高分子聚合物為改性材料,按適當比混合製成的,具有一定抗滲性能的砂漿,所以在 裝修 中被經常選作為裝修材料,但是人們不曉得防水砂漿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項,還是一起學習一下吧。
防水砂漿施工方法?
1.施工前應對牆面進行驗收,對凹凸不平的地方,以及施工洞口進行修補,確保牆面平整、干凈、濕潤。
2.按粉料:水=1:0.2的比例攪拌均勻,靜置2-3分,再進行攪拌後即可使用。
3.應以十字交叉法施工,塗抹二到三層,待每層表干之後(以手指按壓不留痕跡為准)方可進行下一層施工,每層厚度不低於1mm,總體厚度應在3-5mm為宜。
4.施工24h後需進行濕養護,養護時間視氣溫條件不同而定,常溫下以3~5天為宜。
5.產品貯存、施工溫度應在5℃以上,應避免在下雨、暴曬等惡劣環境下施工。露天施工時,防水層未達到硬化狀態時不得澆水或受到雨水沖刷。
防水砂漿施工注意事項?
1、防水砂漿施工注意事項之施工環境溫度為10-30℃,不應低於5℃,原材料不得受潮、雨淋、日曬和雜物污染。
2、防水砂漿施工注意事項之不宜在雨天、冰凍時施工。如必須在冬季施工,則應採取必要的防凍措施。
3、防水砂漿施工注意事項之不可一次拌料過多,每次拌料宜在2-3h內用完。
總結:有關防水砂漿施工注意事項及施工方法的知識就先介紹到這里,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塗層乾燥時間與環境溫度、空氣相對濕度等因素有關,若乾燥後塗層表面出現細微裂紋或施工時出現漏刮漏塗現象,只需用本產品在缺陷處補刮補塗修復即可。
Ⅶ 對普通混凝土的細骨料和粗骨料各有哪些技術要求
細石混凝土主要用於薄壁構件、厚度較小構件或高強混凝土中,其主要使用原因是澆築後混凝土的最小高度滿足設計圖紙要求(如所用碎石最大粒徑為31.5mm,而構件厚度只有20mm),或者通過降低混凝土中碎石的粒徑,增大混凝土密實度、減小混凝土整體缺陷,從且提高混凝土高度,拌制高強度混凝土。具體細石混凝土所需要的骨料最大粒徑應根據設計圖紙要求(如設計要求厚度為20mm,可以選擇比設計尺寸稍小的尺寸作為細石混凝土的最大粒徑,如選用16mm),細石混凝土中對骨料的要求和普通混凝土中對骨料的要求基本是一致的,即含泥量、泥塊含量、針片狀含量,顆粒級配、壓碎值等,細石混凝土只要配合比設計合理完全可以達到和普通混凝土一樣的強度和性能。
Ⅷ 細石混凝土樓面施工工藝
1.材料要求
(1)粗、細骨料:
豆石:粒徑為0.5~1.2cm,含泥量不大於3%;
砂子:粗砂,含泥量不大於5%;
(2)水泥:常溫施工宜用325號礦渣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冬期施工宜用425號水泥。
(3)水:用自來水。
2.主要機具
一般應配備:混凝土攪拌機、運輸小車、小水桶、半截桶、掃帚、2m靠尺、鐵滾子、木抹子、平鍬、鋼絲刷、鑿子、錘子、低壓照明燈等設備。
3.作業條件
(1)已施工完的結構辦理完驗收手續。
(2)室內牆面四周彈好+50cm水平線。
(3)室內門口(框)立完並釘好保護鐵皮或木板。
(4)安裝好穿過樓板的立管,並將管洞堵嚴。
(5)澆灌樓板板縫混凝土。
(6)內門口處高於樓板的磚層應剔鑿平整。
(7)夜晚作業時,應設置照明以保證操作安全。
4.操作工藝
工藝流程:
彈+50cm水平線→基層清理→灑水濕潤→刷素水泥漿→貼灰餅、沖筋→澆灌混凝土→抹面→養護
(1)基層清理:基層表面的塵土、砂漿塊等雜物應清理干凈,如表面油污,應用5%~10%濃度的火鹼溶液清洗干凈。
(2)澆灌混凝土的前一天對樓板表面進行灑水濕潤。
(3)混凝土澆灌前應先在已濕潤過的基層表面刷一道1:0.4~1:0.45(水泥:水)的素水泥漿,並做到隨刷隨鋪混凝土,如基層表面光滑,應在刷漿前將表面鑿毛。
(4)貼灰餅沖筋,小房間在房間四周根據標高線做出灰餅,大房間還要沖筋(間距1.5m),有地漏的房間要在地漏四周做出0.5%的泛水坡度。沖筋和灰餅均要採用細石混凝土製作(俗稱軟筋),隨後鋪細石混凝土。
(5)鋪細石混凝土:細石混凝土的強度配合比應按設計要求試配,無設計要求時,一般不低於C20,坍落度應不大於3cm,並應每5002製作一組試塊,不足5002時,也製作一組試塊。鋪細石混凝土後用長刮杠刮平,振搗密實,表面塌陷處應用細石混凝土鋪平,再用長刮杠刮一次,然後用木抹子搓平。
(6)撒水泥砂子乾麵灰:砂子先過3mm篩子後,用鐵鍬拌乾麵(水泥:砂子=1:1),均勻地撒在細石混凝土面層上,待灰面吸水後用長刮杠刮平,隨即用木抹子搓平。
(7)第一遍抹壓,用鐵抹子輕輕抹壓面層,把腳印壓平。
(8)第二遍抹壓,當面層開始凝結,地面面層上有腳印但不下陷時,用鐵抹子進行第二遍抹壓,此時要注意不漏壓,並將面層上的凹坑、砂眼和腳印壓平。
(9)第三遍抹壓,當地面面層上人稍有腳印,而抹壓不出現抹子紋時,用鐵抹子進行第三遍抹壓,此時抹壓要用力稍大,將抹子紋抹平壓光,壓光的時間應控制在終凝前完成。
(10)養護,地面交活24h後,及時養護,以後每天灑水兩次,至少連續養護7d後,方能上人。若設計為分格縫地面,在撒水泥砂子乾麵灰、過杠和木抹子搓平以後,應在地面上彈線,用鐵抹子在彈線兩側各20cm寬范圍內抹壓一遍,再用溜縫抹子劃縫,以後隨大面積壓光時沿分格縫用溜縫抹子抹壓兩遍,然後交活。
(11)冬期施工,細石混凝土施工環境溫度應不低於+5℃,並且必須加強養護。
5.質量標准
(1)保證項目:
1)細石混凝土面層的材質、強度(配合比)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
2)面層與基層的結合,必須牢固、無空鼓。
(2)基本項目:
1)表面密實光潔,無裂紋、脫皮、麻面和起砂等缺陷。
2)地漏和帶有坡度的面層,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倒泛水,無滲漏,無積水,地漏與管道口結合處應嚴密平順。
3)樓地面各種面層鄰接處的鑲邊用料及尺寸符合設計要求及施工規范規定。
(3)允許偏差項目:見表4—3。
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
1表面平整度5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
2分格縫平直3拉5m線,不足5m拉通線和尺量檢查
6.成品保護
(1)細石混凝土施工時運料小車不得碰撞門口及牆面等處。
(2)地面上鋪設的電線管、暖、衛、電氣等立管應設保護措施。
(3)地漏、出水口等部位安放的臨時牆頭要保護好,以防灌入雜物,造成堵塞。
(4)不得在已做好的地面上拌合砂漿雜物。
(5)地面養護期間不準上人,其他工種不得進入操作,養護期過後也要注意成品保護。
(6)油漆工種刷門,窗口扇時,不得污染地面與牆面及露明的各種管線。
7、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地面起砂:水泥標號不夠或使用過期水泥,或水灰比太大,抹壓遍數不夠,養護不好或不及時要嚴格執行標准,認真操作,加強養護。
(2)空鼓開裂:砂子過細,接觸面基層清理不幹凈,撒灰面不勻抹壓不實,邊角和門口等處開裂,磚層過高或磚層濕潤不夠,局部脫水或地面未做分格縫等。上述缺陷應事先採取預防措施。
(3)地面不平或漏壓:地面的邊角和水暖立管四周容易漏壓或不平,施工時要加強責任心認真操作。
(4)倒泛水:廁浴間、廚房等有地漏的房間要在沖筋時找准泛水,可避免地面積水或水倒流。
Ⅸ 水泥施工溫度要求4℃以上
水泥施工溫度要求4℃以上是正確的,因為低溫影響水泥品質。
並且連續5天平均氣溫低於5℃時,應採取冬期施工措施,即溫度低對於混凝土的質量有影響,但只要有相應的保證措施,比如蓋棚養護、蓄熱法施工等就可以施工;
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或砂漿拌成後,如果受凍,水泥不能進行水化,兼之水分結冰膨脹,則混凝土或砂漿就會遭到由表及裡逐漸加深的粉酥破壞。
水泥砂漿簡介:
水泥砂漿是由水泥、細骨料和水,即水泥+砂+水,根據需要配成的砂漿,水泥混合砂漿則是由水泥、細骨料、石灰和水配製而成。兩者是不同的概念,叫法不同,用處也有所不同。
通常所說的1:3水泥砂漿是用1 體積水泥和3體積砂配合,實際上忽視了水的成分,一般在0.65左右比例,即應成為1:3:0.65,水泥砂漿的密度為2000Kg/m3。
Ⅹ 配置混凝土時,對細骨料的質量主要有哪些技術要求
配置混凝土時,對細骨料(砂)的技術要求
1、砂的粗細程度及顆粒級配;
2、砂的含水狀態;
3、含泥量、泥塊含量和石粉含量;
4、砂的有害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