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種植行距多少合適
① 小麥播種量多少斤最合適該如何把握密度
如果在適合播種期內,一般全是栽種越快,冬前可以成長的葉子比較多,根莖也比較比較發達,越冬時苗較為壯,抵擋冬天凍害能力強,那樣新春佳節返青生長發育快,田裡小麥不但抽穗成穗率大,並且谷穗大子粒多,生產量高。可是近些年受天氣變暖危害,小麥越冬期內的溫度顯著比較高,促進越冬期內小麥葉莖基本上仍在生長發育,一旦小麥種植相對性較早時,一般會由於溫度高,生長發育快,抽穗多,導致越冬期內田裡基本苗太多,
一般小麥冬前畝莖數宜操縱在80萬元,依此測算,基礎理論播種量在7-10KG,充分考慮種籽發芽率達不上100%及孽缺乏,可以從此基礎上提升播種量10-15%,若秸稈綜合利用柴禾大,可再提升10-15%。依照一般大田地栽種冬小麥,1畝地底小麥種25斤。假如發生秋莊稼遲熟,土地並沒有極時空出來,只有趕來降霜後栽種小麥,依照常情而言,每沈誤一天提升小麥用種量零點8斤,1畝地的小麥栽種以該類堆。
② 小麥播種行距間隔多少有助於高產有什麼依據呢
保持在15公分左右就可以了,這樣的寬度是可以減少地面水分的蒸發的,同時也可以促進通風,是非常科學的距離。
③ 什麼是小麥壟作栽培技術
壟作栽培技術是將原本平整的土壤用機械起壟開溝,把土壤表面變為壟溝相間的波浪形,壟體寬40~45厘米,高17~20厘米,溝寬35~40厘米(上口),壟體中線到下一個壟體中線80~85厘米,在壟上種3行小麥,小麥行距15厘米。小麥收獲前溝內可套種玉米。小麥壟作栽培有以下優點:
①改變了灌溉方式。由傳統平作的大水漫灌改為壟溝內小水滲灌。據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在青州試點調查結果表明,平作的麥田平均每666.7米2每次灌溉需用水60米3,1米3水可生產1~1.2千克小麥,而壟作栽培只需要36米3,每立方米水可生產1.8~2千克小麥,水分利用率可提高40%左右,壟作栽培比平作節水30%~40%,而且小水滲灌避免了土壤板結,增加了土壤的通透性,為小麥根系生長和微生物活動創造了條件,使次生根發生較多,根系比較發達,分櫱也比較多,而且比較粗壯。
②改進了施肥方法。由傳統的表面撒施肥改為壟溝內集中施肥,相對增加了施肥深度,可達到15~18厘米,提高化肥利用率10%~15%。
③通風透光,充分發揮邊行優勢。由於每個壟體只種3行小麥,充分發揮了小麥的邊行優勢,促進小麥的個體發育,使小麥基部粗壯,莖稈健壯,抗倒和抗病能力增強。壟作栽培有利於田間的通風透光,改善小麥冠層的小氣候條件,尤其在生長中後期,這種效果更為明顯,可以促進植株的光合作用和子粒灌漿,使穗粒數增加,千粒重提高。
④便於套作玉米,提高全年產量。壟作為麥田中套種玉米創造了有利條件,小麥種在壟上,玉米種在壟底,既改善了玉米生長條件,又便於玉米中後期的田間管理,有利於提高單位面積全年產量。
小麥壟作栽培需要配備壟作播種機,通過農機與農藝相結合,才能更好地發揮小麥壟作栽培技術的優越性。
④ 大麥條插行距是多少
1.精選良種:挑選適合麥草專用型或兼用型大麥品種,如:閩麥2號、福大麥1號、福大麥2號。播種前精選種子,挑選飽滿、色澤好的種子,去除病粒、癟粒、爛粒,並選晴天曬種1-2天。播種用種的種子純度為≥99.0%,凈度≥99.0%,發芽率≥85,水分≤13.0%。
2.土壤選擇:選擇地勢平坦、耕作層深厚肥沃,活土層25厘米以上,且土地結構良好,無耕作障礙因子。選擇種植的地塊不存在重金屬超標。
⑤ 2021年10月15號小麥播種多少斤最好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7
⑥ 小麥的種植方面的問題
冬小麥秋季播種,第二年夏天成熟,全生長期一般在190~210天。
從種子萌發到產生種子,小麥一生要經歷發芽、出苗、分櫱、越冬、返青、拔節、孕穗、抽穗、開花、灌漿、成熟等生長發育過程。
開春後,麥苗開始恢復生長,進入返青期。隨著氣溫的升高,麥苗生長速度加快,莖節間自下而上逐漸伸長,稱為拔節。此時用手觸摸近地麥稈時,能感覺到有明顯突起的節。拔節後,分化中的麥穗隨節間伸長逐漸向上生長,當幼穗長到最上面一片葉(劍葉)的葉鞘中,葉鞘逐漸膨大呈紡錘形,稱為孕穗。
當小麥稈的最後一個節間伸長,麥穗頂部由劍葉葉鞘中伸出,即為抽穗。小麥的抽穗期一般在4月上旬到5旬上旬。抽穗後2~6天後開花。開花受精後小麥進入灌漿成熟階段。
一、小麥模式化栽培技術要點 目前,河南省已大面積推廣模式化高產栽培技術,取得了明顯的增產效果。現就畝產400—500千克的模式化栽培技術簡述如下:
1、群體與產量結構:群體結構:基本苗在正常播期內每畝10—12萬;晚播麥每畝25萬左右;越冬前總莖數每畝80—90萬;最大葉面積系數應為7-9。產量結構:成穗數要求每畝45—50萬;每穗粒數30粒左右;干粒重40克左右。
2、栽培要點
(1)肥力基礎:要求麥田有機質含量為1%一1.5%;畝施有機肥4000—5000千克,標准氮肥40—50千克,標准磷肥25—50千克,鉀肥(硫酸鉀)7.5一10千克。並應做好配方施肥。
(2)播期與播量:適時麥(10月5日前後),基本苗為每畝8—12萬,並要求嚴格按計劃苗數、千粒重、發芽率計算播種量。晚播麥(10月下旬),基本苗每畝25萬左右。
(3)肥水管理:一般要求灌水3—5次(底墒水,冬水,拔節一孕穗水,灌漿水等)。
(4)及時除治病蟲害:特別要注意除蚜及白粉病的防治。
(5)適時收獲:要求在蠟熟末期,若面積大,也可提前到蠟熟中期收割,
二、小麥精播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精播高產技術是奪取千斤高產的重要途徑。其特點是基本苗少、播量低,群體合理、個體健壯,成本低、產量高、經濟效益顯著。其栽培要點如下:
1、打好基礎。精播高產栽培必須具備較好的地力和很高的管理水平。一般要求耕層厚度在30厘米左右,耕層有機質含量1.5%以上,全氮0.08%、水解氮40—60ppm,速效磷30ppm,速效鉀80一100ppm。同時還要求每年施入優質圈肥 5000千克,標准氮肥和磷肥各50千克,標准鉀肥20千克。要精耕細作,一生需澆水5—6次,這樣才能獲得500千克以上的產量。
2、選好良種,應選擇分櫱力強,穗大,粒大的抗病、豐產、優質良種。並在播前做好種子處理工作。
3、充分發揮單株增產潛力,減少播量,適期早播,精量勻播,充分發揮單株的增產潛力,是精播高產栽培的技術核心。一般要求基本苗范圍8-12萬/畝,並按干粒重、發芽率正確計算播種量。並要注意選擇大粒種子。適期早播,播量小的早些、播量大的應晚些。另外還要力爭下種均勻,覆土一致,出苗整齊。
4、培育壯苗,建立合理的群體結構,麥苗分布均勻,健壯。群體結構合理,每畝基本苗8-12萬。冬前總莖數60—80萬/畝,年後最高總莖數80一100萬,畝穗數45萬左右。最大葉面積系數(孕穗期)5—6,開花、灌漿時為4。成穗時穗粒數30粒以上,干粒重40克以上。
5、加強田間管理。越冬前只澆水不追肥。返青早鋤劃,提溫促根;起身前深中耕蹲苗,控上促下,拔節期一次施足拔節肥(標准氮肥每畝25千克),灌足拔節水。偏旺田可在起身後鎮壓一次,並適當推遲拔節肥水(五葉一心時)。中後期要保 證澆好挑旗、揚花、灌漿水;適當早停水,防貪青,促落黃,防倒伏,防病蟲,盡力提高管理水平,真正做到因苗管理。
三、晚播麥豐產栽培技術要點 晚播麥一般播種出苗晚,苗小、櫱少,根弱,吸收能力差,穗小。為奪高產,必須抓好如下工作:
1、精耕細作,施足基肥,足墒下種,晚播麥一般冬前不澆水、不施肥,所以整地、施肥、足墒就顯得格外重要。並要適當淺播(3—4厘米),提高播種質量,力爭一次全苗。
2、選擇良種,適當增加播量,選擇耐寒高產品種,並應適當增加播量,要求基本苗每畝25萬左右。
3、加強早春管理,促櫱增穗。要早鋤劃鬆土,頂凌時就開始,提溫促根,一般進行2—3次,解凍後及時鎮壓一遍,再結合鋤劃,可提溫、保墒、防旱、促苗早發。返青後要及時清壟清棵。澆水不可過早,以免降低地溫,影響生長,可在新根新櫱長出後,肥水齊攻,促根促櫱。並注意澆好拔節、孕穗水,抽穗、 揚花水,灌漿水。並要注意病蟲害防治。
四、鹽鹼地小麥增產技術要點 鹽鹼地具有「鹼、寒、濕、板、薄」五大特點,小麥表現為難全苗,易死苗,生長弱,產量低。為奪取鹼地小麥高產,必須注意如下幾點:
1、增肥圍堰平地,改士蓄淡壓鹼 鹽鹼地耕前增施有機肥,可改良土壤,控制返鹽。追肥也以在早春一次施人為好。還可以在耕前田間築埂建畦,積雨保水,滲水洗鹽壓鹼。有條件的應澆水壓鹼後播種,以確保—播全苗。
2、選用良種,適期早播 應選用耐鹽品種,如輪抗6、7號等。鹽鹼地小麥比一般麥田早播7天左右,播量就比一般麥田多10%一 15%。要注意播前拌種,以防地下害蟲。
3、加強管理,防止返鹽 冬前及早春應多鋤劃,可切斷毛細管,提高地溫,防板防返鹽。冬前及起身前(地化通前後)澆水壓鹽,防止死苗,是增產的關鍵措施。
⑦ 小麥播量10斤一畝行距25cm株距是多少
小麥播量10斤一畝行距25cm,是太窄了。
行距是六十厘米為宜,株距約二十一厘米。
該作物種植技術
該作物在酸和微鹼性土壤上都能較好地生長,但最適宜的土壤酸鹼度為pH6.5至7.5。
耕作與整地
旱地該作物的整地要立足於逐年加深耕層,結合增施有機肥料,提高保蓄水肥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復種形式進行整地。即前作收獲較早者,如春玉米、高粱、煙草等,收獲應首先淺耕滅茬,然後深翻炕土,使殘茬腐爛並接納秋雨,雨後淺耙,減少蒸發;另一類如甘薯,棉花等,收獲時間緊迫,如果用常規之法,勢必貽誤播期,這是西南區該作物低產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一方面推行在前作後期行間鬆土保墒,種麥時再耕細整平;另一方面提倡挖薯,平地、施肥、播種等連續作業,保證該作物適時播種。
高產技術
1、注意選擇高肥水地塊。高產優質該作物品種要求土壤養分必須全面、充足,才能滿足其高產栽培的需要,所以宜選擇地力高、水澆條件好的地塊,要增施有機肥,採用配方施肥技術。
2、注意適期晚播,根據品種特性,確定適宜的基本苗。要防止播量過大,造成後期管理被動。
3、注意防止倒伏,重施起身拔節肥。推廣的優質該作物品種,有的不抗倒伏,特別對於群體過大的麥田,在返青至拔節前須進行一次化控處理,可噴施多效唑或麥業豐。要重施起身拔節肥,控制多餘下落穗的形成,促進穗大粒多。
4、注意澆好灌漿水,麥黃水,噴施葉面肥,防止早衰。澆好灌漿水,對於增粒重、預防乾熱風有重要作用。天氣乾旱,運用麥黃水,有利於下茬套種,防止早衰。在5月上中旬,結合防治病蟲害,噴2至3次葉面肥,如0.2%至0.3%磷酸二氫鉀,能減輕乾熱風危害,增產效果明顯。
5、注意防治病蟲害。一般說優質該作物更易遭受病蟲害,如該作物紋古病、白粉病,蚜蟲比常規品種發生早且重。應根據預測預報,及早防治。
6、在該作物剛破口、抽穗揚花前約達60%至70%的時候噴施一次該作物寶,激活該作物內生物酶活性,促進協調生長,增強功能葉光合作用,明顯減少空秕率,提高結實率及千粒重,從而達到增產的效果。
⑧ 為什麼金秋時節農民都在搶抓農時播種優質小麥秋季播種需要注意什麼
為抓好今秋小麥播種工作,夯實明年小麥大豐收的基礎,金秋時節農民都在搶抓農時播種優質小麥,這是為什麼呢?
(5)有效進行種子包衣和葯用拌種
這是有效控制土壤和種子傳播疾病、地下害蟲的關鍵措施。建議用30~40ml包衣劑27%苯氧酊漿衣蟲與180ml水混懸包衣或包衣15kg小麥種子。注意葯物包衣均勻,播種前一周包衣,晾乾。
(6)抓好冬前麥田管理,確保壯苗安全越冬
一是做好秋季雜草防治工作。小麥3~4葉期,2葉1心~3葉期雜草,日平均氣溫8℃以上,秋季進行化學除草。
二是適時冬灌。對土壤墒情適宜、整地質量高、基肥充足、生長正常、種群適宜的麥田,可至冬季不澆冬水。對於沙土稀薄或整地質量差、秋季高濕乾旱的麥田,應在越冬前及時澆注凍水,確保小麥越冬安全。
三是合理推進調控。入冬前,應在越冬前採取機械或化學防治措施清除趨於壯大的麥田,以控制開花和促進生長。基肥不足、苗弱的麥田應在入冬前澆水,施適量肥,促弱壯苗。
⑨ 小麥有哪些種植方式
合理的種植方式可保證小麥單株有適宜的營養面積,群體得到很好的發展,是合理密植的一項重要內容。當前在我國麥區採用的種植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等行距窄幅條播:行距一般有16厘米、20厘米、23厘米等機播。這種方式的優點是單株營養面積均勻,能充分利用地力和光照,植株生長健壯整齊,對畝產350千克以下的產量水平較為適宜。
寬幅條播:行距和播幅都較寬,如寬幅耬,播幅7厘米,行距20~23厘米。優點是:減少斷壟,播幅加寬,種子分布均勻,改善了單株營養條件,有利於通風透光,適於畝產350千克以上的產量水平的麥田使用。
寬窄行條播:各地採用的配置方式有窄行20厘米、寬行30厘米,窄行17厘米、寬行30厘米,窄行17厘米、寬行33厘米等,高產田採用這種方式一般較等行距增產5%~10%。其原因,一是株間光照和通風條件得到了改善;二是群體狀態比較合理;三是葉面積變幅相對穩定。
小窩密植:西南地區麥田土質比較黏重,兼以秋雨較多,整地播種比較困難,採用小窩密植方式。每畝45萬窩左右,行距20~22厘米,窩距10~12厘米,開窩深度為3~5厘米,氮、鉀化肥一般配在人畜糞水中充分攪勻後集中施於窩內;過磷酸鈣、油餅等混在整細的堆廄肥中蓋種,蓋種厚度以2厘米左右為宜。使用工具為小橇橇窩、小鋤挖窩點播,近年來研製的簡易點播機,也可開溝點播一次完成。
⑩ 怎樣確定適宜的播種密度
西洋參的播種密度常用的有10厘米×10厘米、5厘米×5厘米、5厘米×10厘米或8.5厘米×3.3厘米等幾種。如果直播,種子很好,預計存苗率很高,可用10厘米×10厘米的株行距,如果一、二年內移栽,可採用5厘米×5厘米的密播。一般多採用5厘米×10厘米株行距,這種株行距,適應性較廣,如果出苗好,保苗率也高。二年生移栽不會影響生長,如果出苗,保苗率不很高,可以不移栽,到4或5年收獲,能保證每平方米有足夠的苗數。
另一種確定播種密度的方法是:依據在四年的生長中,因病蟲影響損失率約50%,以最後存苗率50%計算,收獲時單位面積存苗50~70株/米2確定直播密度。如採用10厘米×8厘米點播,每平方米播種125粒,生長四年損失50%,每平方米可存苗62株。
各地的播種密度,要依據本地的技術水平,常年的保苗率,確定適宜的播種密度。直播的播種密度不宜過大和過小。密度過大影響植株生育,密度過小,一是不能合理利用土地資源;二是收獲時不能保證單位面積上應有株數,影響單位面積產量。密度試驗研究結果認為:在土質肥力、保苗較差的地區,選用5厘米×10厘米密度種參為宜;在土壤肥沃、種參技術水平較高的地區,選用7厘米×10厘米、8厘米×10厘米或10厘米×10厘米密度為宜。各地經驗表明,直播者每平方米播種粒數不得少於100粒,少於100粒就難保證單位面積應有的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