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炒菜溫度多少
1. 多少度的油可以炒菜
一般油在200度左右可以炒菜,油溫指即將投料時鍋中油的熱度。對油的溫度習慣上分為溫油,溫熱油,熱油及烈油。溫油的油溫在100度左右。溫熱油,也稱為五六成熱,油溫在150度左右。熱油,也稱為七八成熱,油溫在200度左右。烈油,也稱為九到十成熱,油溫在300度左右。
2. 我們經常吃的油也怕熱,炒菜油溫多少合適
當油燃燒成煙時,溫度約為150-200度,根據油的溫度不同,溫度可能會更高。此時,油本身和菜的營養素將被完全破壞。維生素C在70攝氏度以上被完全氧化。高油溫還會產生大量甲醛、苯並芘、過氧化物等有害致癌物。許多老年人說這種油又熱又香,但事實上這種香味是苯並芘的味道。一般油炸或油炸三到五個油溫就足夠了,油炸鍋放入干油加熱即可直接油炸(俗稱火鍋冷油,三個油溫)。筷子里會有很多泡泡,沒有煙,油炸的東西就夠了。
此時,實際溫度應在120攝氏度至140攝氏度之間,其特點是油麵平靜,無油煙,五指伸開,手掌放在油麵上感受熱量,將筷子插入油底殼內,不要有氣泡。意思是他升到了下一級。熱量從三升到四:據報道,油溫在120-140攝氏度之間;,它的特點是無煙、無音,油溫平穩,手放在油麵上有輕微發熱,把筷子放在油鍋上,周圍基本沒有氣泡,這個油溫適合輕輕煎炸。
3. 炒菜時的油溫,一般有多少度
一般是在120度到170度之間,油靠對流作用傳遞熱量,油能達到的最高溫度比水高得多,炸、油泡用的油,油量大,需從油受熱後在鍋中的狀態與變化來判斷油溫的高低。
一般認為:三四成熱的低溫油,油溫為90-120℃,油麵泛白泡,但未冒煙,五六成熱的中溫油,油溫為150-180℃,油麵翻動,青煙微起。
七八成熱的高溫油,油溫為200-240℃,油麵轉平靜,青煙直冒,不同油類,其發煙點略有差異。
火候,是菜餚烹調過程中,所用的火力大小和時間長短。
(3)燃油炒菜溫度多少擴展閱讀:
炒菜為中國菜的常用製作方法,是中國家庭日常最廣泛使用的一種烹飪方法,將一種或幾種菜在鍋中炒熟的過程,它主要是以鍋中的油溫為載體,將切好的菜品用中旺火在較短時間內加熱成熟的一種烹飪方法。
通常放油若干,加入佐料,再將菜品放入鍋中,用中旺火在較短時間內加熱成熟,中間使用特製工具「鍋鏟」不斷翻動,直到菜被炒熟。
鍋鏟的翻動過程也正是炒的過程,翻動的目的是使菜品受熱、佐料以及各種菜品在炒制過程中析出的汁水在整鍋菜中均勻分布。
4. 炒菜時油溫是多少
炒菜油溫五六成熱,溫度在120~180℃
掌握好油溫還要看原料大小而定。
油溫約一二成熱,鍋中油麵平靜。
二成熱時適用油酥花生、油酥腰果等菜餚的烹制。原料下鍋時無反應。
油溫三四成熱,溫度在85~120℃,油麵平靜,面上有少許泡沫,略有響聲,無青煙。
四成熱時適用於干熘,也適用乾料漲發,有保鮮嫩、除水分的作用。
油溫五六成熱,溫度在120~180℃,油麵泡沫基本消失,攪動時有響聲,有少量的青煙從鍋四周向鍋中間翻動。
六成熱時,適合熗鍋,爆香調料和炒菜。適用於炒、熗、炸等烹制方法。具有酥皮增香,使原料不易碎爛的作用。下料後,水分明顯蒸發,蛋白質凝固加快。
油溫七八成熱,一般溫度在180~240℃,油麵平靜,攪動時有響聲,冒青煙。
八成熱時,適合油炸或者煎肉類,魚類,能使其外皮變的酥脆。具有脆皮和凝結原料表面,使原料不易碎爛的作用。下料時見水即爆,水分蒸發迅速,原料容易脆化。
5. 炒菜的油溫一般是多少度
一般炒菜時的油溫在100到120度之間為宜,不同的菜餚需要的溫度不一樣,如果是家庭製作,一般不需要太高的油溫。100-150度就好了,到了200度,油就到了煙點,一是冒煙厲害,二是容易產生有害物質。
6. 炒菜油溫一般多少度
炒菜油溫一般在120度到140度之間,即三四成油溫,具體表現為油麵平靜、無聲響、無油煙。五指攤開手掌懸空於油麵之上,能夠感覺到熱氣。用筷子插入油鍋,沒有氣泡。
五六成油溫:也叫中溫,此時的油問應該在150到160度之左。鍋邊會有微煙冒起,油麵處於緩緩流動狀態。手掌懸空與油麵上感覺有明顯的灼熱感,筷子插入鍋中,也會有些許氣泡產生。
七八成油溫:也叫高油溫,此時的油溫應該在170度到180度左右。油麵會產生大量的青煙,再用肉掌來試探已經不理智了。用筷子插入油鍋,周圍會有大量的氣泡產生。
7. 炒菜時的油溫有多少度
①三四成油溫:此時的真實溫度應該在120度到140度之間,具體表現為油麵平靜、無聲響、無油煙。五指攤開手掌懸空於油麵之上,能夠感覺到熱氣。穩當一點,用筷子插入油鍋,沒有氣泡。如果有氣泡,就代表已經在向下一個層次攀升了。
此時的油溫適合溜、炒、軟炸、香煎。如溜腌好的肉絲、肉片,炒青菜,黃瓜片,土豆絲。可以炸花生、腰果,煎雞旦、軟餅等。
②五六成油溫:也叫中溫,此時的油問應該在150到160度之左。鍋邊會有微煙冒起,油麵處於緩緩流動狀態。手掌懸空與油麵上感覺有明顯的灼熱感,筷子插入鍋中,也會有些許氣泡產生。
這樣的油溫大油量適合干炸,酥炸或者經過軟炸之後的二次定型。也適合熗鍋、爆香調料、爆炒類型的菜餚。如:炸雞翅、薯條,爆炒己溜熟肉絲、肉丁等。也可以爆炒焯水之後的土豆絲、四季豆等各種時蔬。具體作用主要為保持原料形狀、酥皮增香。
③七八成油溫:也叫高油溫,此時的油溫應該在170度到180度左右。油麵會產生大量的青煙,再用肉掌來試探已經不理智了。用筷子插入油鍋,周圍會有大量的氣泡產生。
此時油溫大量適用於炸制各種魚類和含水份較大和各種掛糊上漿的食材。油量小適合煎各種魚,豆腐。如:炸帶魚、炸魚塊,炸裡脊、脆皮乳鴿、烤鴨的淋油紅等等。具有快速定型,排干水分使原材料表皮酥脆不碎的作用
8. 炒菜油溫多少度
炒菜油溫一般是在120度到170度之間,油靠對流作用傳遞熱量,油能達到的最高溫度比水高得多,炸、油泡用的油,油量大,需從油受熱後在鍋中的狀態與變化來判斷油溫的高低。
炒菜,中國菜的常用製作方法,將一種或幾種菜在特製的凹型鍋內,以火傳導到鐵鍋中的熱度為載體,加入油、佐料和菜品後用特製工具「鍋鏟」翻動將菜炒熟的烹飪過程。炒菜的起源和金屬炊具的普及有著密切關系,中國青銅器時代出土有青銅炊具,但是由於其價格,很明顯不可能得到普及,中國特有的鑄鐵的發明,在戰國時代普及了農具,而後逐漸向炊具擴展。在西漢的鹽鐵論中已有客店裡販賣韭菜雞蛋的記載。隨後南北朝時期的《齊民要術》中的詳細記載了炒菜的炒作過程。
9. 炒菜時油溫多少度合適,
炒菜油溫適合約為120°C~180°C,也稱中油溫。此時油麵波動,向四周翻動,微有青煙升起,細看油表面會有波紋,筷子周圍氣泡變得密集,但沒響聲,原料下油後,周圍有大量氣泡,並伴有嘩嘩聲。
適用於炒、熗等烹調方法,待油溫五六成熱,將蔥姜蒜等輔料倒入熗鍋,然後放入肉、青菜,水分明顯蒸發,蛋白質凝固加快,原料不易碎爛。用這個油溫炒青菜能使炒出來的菜顏色漂亮且營養流失少,油溫過高可能造成原料受熱不均勻,油溫過低蔬菜容易出水。
(9)燃油炒菜溫度多少擴展閱讀: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家庭烹調時,油的溫度最好控制在中油溫,即120℃~180℃的五六成熱油,如果超過該溫度,油脂易產生過氧化物以及其他有害物質,還可能導致油著火,帶來安全隱患。油溫在70℃以上時,蔬菜中的水溶性維生素就會被破壞;
油溫達到180℃~200℃,人體所需的各種脂肪酸也會被氧化破壞,使食用油的營養價值降低;如果油溫繼續升高,油脂會氧化產生過氧化脂質,這種物質在腸道內會阻礙人體對蛋白質和氨基酸的吸收。
如果在飲食中長期攝入過氧化脂質並在體內積蓄,會加快人體的衰老速度,甚至還會誘發癌症;油溫達到150℃~200℃時,油煙中的致癌物濃度較高。因此,平時家中烹調,應少用高溫油。
10. 炒菜時油溫達到多少
炒菜時油的溫度不是越高越好,而是以不超過200度為極限,為樣不僅可以減輕「油煙綜合症」,菜中的維生素也可得到有效保存。 一 鍋里的油加熱後,把要炸的食物放入油中,待其沉入鍋底,再浮上油麵時,這時的油溫大約是160℃。如果做拔絲菜,如拔絲山葯、拔絲白薯、拔絲土豆,用這種油溫的油炸比較合適。
這時鍋下的火力應控制住,以能保持油溫即可。 二 油加熱以後,把食物放入油中,沉在油的中間,再浮上油麵,這時油的溫度大約是170℃左右。用這種溫度的油炸香酥雞、香酥鴨比較合適,炸出的雞、鴨,外焦里嫩。注意炸時,鍋下的火也要控制住。 三 如果把要炸的食物放入油中不沉,這種油的溫度大約達190℃,比較適合炸各種含水分較少的菜餚,如干炸帶魚、干炸黃魚、干炸裡脊等。
四 做飯最有代表性的莫過於油熱了以後,扔進蔥花"噝噝"爆響,同時油煙四起,其實是許多人印象里都以為的只有油大量冒煙才是適合炒菜的溫度,這是一種誤解。過去所使用的沒有經過精煉的油在120℃開始就冒煙,只有到冒煙較多的時候才達到180℃至200℃的炒菜油溫。
如今的色拉油和調和油去除了雜質,等到大量冒煙的時候已經達到250℃左右,此時不僅導致油發生高溫劣變,也會損失菜餚原料當中的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正確的做法是在油剛剛有一點煙影子的時候便放入菜餚,或者往油里扔進一塊蔥皮,四周大量冒泡但顏色不馬上變黃,證明油溫適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