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層的溫度是多少
1. 大氣層的溫度簡單些
地球大氣組成中,78%是氮氣而21%是氧氣,再就是微量的氬、二氧化碳及水氣。地球的表麵包著一層「薄薄的」大氣層,在垂直方向上可以粗略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氣層、增溫層。在對流層(約從地表到12~18千米高處)內,愈往高處愈冷,大約每升高100米,溫度平均就下降0.65℃;而平流層(約10~50千米處)卻相反——愈高愈熱,每升高100米,溫度就增加0.4℃;而到了中氣層(約50~80千米處),溫度曲線又轉向了,隨著高度的上升,溫度愈低;而在「增溫」層
(80千米至400~500千米高處)中,顧名思義,高度愈高氣溫也愈高。
一千六百多度左右
2. 大氣的溫度是多少
大氣的溫度:大氣溫度是隨著垂直不均勻分布的,其規律是:在0-10千米之間,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其原因是此層大氣的能量來源是地面輻射)在10-50千米之間,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其原因是此層大氣越往上吸收紫外線的能力越強)在50-120 千米之間,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在120千米以上,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增高。
所以大氣溫度是變化的```
3. 大氣層外的溫度是多少
一般恆星分類都以表面溫度為標准衡量,為什麼這樣?是因為恆星表面的溫度對恆星光譜(可以說是顏色)影響最大。著名哈佛恆星光譜分類法就是依照恆星光譜顏色和亮度來分類,前面提到顏色通常和表面(大氣)溫度有關,而亮度往往和恆星質量有關。
一、太陽分為內部和大氣層兩部分,內部分為核心區,輻射區和對流區,wd大氣分為光球層、色球層、過渡區、和日冕層和太陽風.
二、太陽內部核心區是核聚變反應場所,核聚變反應放出大量能量,能量主要以光子的形式發出,光子發出後進入輻射區,這一過程能量以輻射的形式傳輸,因為這一區域溫度,密度較高,之後光子進入對流區,因為這一區域溫度,密度下降,輻射無法有效傳輸能量,所以能量以對流的方式傳輸,即太陽大氣上下翻滾,對流完成後光子才離開太陽內部。(這一過程相當漫長。)
三、太陽大氣最內層為光球層,太陽黑子發生在這一圈層,往外是色球層,日珥和耀斑發生在這里(黑子,日珥,耀斑均有太陽磁場變化造成,且相互聯系),之後有個過渡區,接下來是日冕層(日全食時可以看到)和太陽風(一些高速粒子流).
4. 大氣層溫度范圍
對流層頂部約為-90℃,向上的平流層溫度也是緩慢降低,至最低的-110℃,然後由於大氣過於稀薄,空氣分子受陽光激發,產生高速運動,使溫度上升,通常說是最高3000度,但是由於此處分子寥寥無幾,通常的感性溫度概念已經不適用了。
5. 大氣層的溫度是如何
按溫度變化科學家將大氣層分為5層:
對流層:從地面到大約10~16千米處(極地大約8~9千米,赤道15~18千米),是大氣層的最底層。這一層集中了約整個大氣的四分之三的質量和幾乎全部的水汽量。大氣的對流在這一層十分發達,氣溫隨高度的下升而均勻下降,平均每上升100米降低0.6℃,在11千米附近溫度下降到-55℃。在這層里,大氣的活動異常激烈,或者上升,或者下降,甚至還會翻滾。正是由於這些不斷變化著的大氣運動,形成了多種多樣復雜的天氣變化,風、雲、雨、雪、霧、露、雷、雹也多發生在這個層次里,因而也有人稱這層為氣象層。
這層的頂部叫對流層頂,這里氣溫不再隨高度上升而降低,而是基本不變,是一個很穩定的層次,對流層里的天氣影響不到這兒來。這里經常晴空萬里,能見度極高,空氣平穩,非常適宜噴氣客氣的飛行。
平流層:從對流層頂向上到55千米高空附近。。這一層是地球大氣中臭氧集中的地方,尤其是在其下部,即在15~25千米高度上臭氧濃度最大,因而這一層又稱臭氧層。由於臭氧層能大量吸收太陽輻射熱而使空氣溫度大大升高,所以這一層的最大特點是溫度隨高度的上升而升高,到頂部溫度增大到最大值。
平流層雖然水汽極少,天氣現象比較少見,但隨著氣象火箭和衛星的發射,發現這一層的氣流等的變化與對流層中天氣變化有著密切聯系,相互影響。
中間層:從平流層頂向上,也就是從55千米到80千米這個范圍被命名為中層大氣,簡稱中層。在這里,溫度隨高度而下降,大約在80千米左右達到最低點,約為-90℃。人們一般把飛行高度達到80—100千米的飛行器,看成是不依靠大氣飛行的航天器。按照美國航空航天局規定:飛行高度超過80千米的飛行員即可稱為宇航員。
熱層:從中層大氣向上到500千米左右的范圍。之所以叫熱層,是因為這層中的空氣分子和離子直接吸收太陽紫外輻射能量,因而運動速度很快,和高溫氣體一樣。這里空氣極其稀薄,盡管熱層頂的氣溫可達1000℃(太陽比較寧靜時)~2000℃(太陽活動劇烈時),但實際上卻根本不會感到熱。
逃逸層:500千米以上是外大氣層,這一層頂也就是地球大氣層的頂。在這里地球的引力很小。再加上空氣又特別稀薄,氣體分子互相碰撞的機會很小,因此空氣分子就像一顆顆微小的導彈一樣高速地飛來飛去,一旦向上飛去,就會進入碰撞機會極小的區域,最後它將告別地球進入星際空間,所以外大氣層被稱為逃逸層。這一層溫度極高,但近於等溫。這里的空氣也處於高度電離狀態。人類大部分的航天活動都是在逃逸層之內(或之外)進行的。
6. 地球外面大氣層溫度是多少
熱層:從中層大氣向上到500千米左右的范圍.之所以叫熱層,是因為這層中的空氣分子和離子直接吸收太陽紫外輻射能量,因而運動速度很快,和高溫氣體一樣.這里空氣極其稀薄,盡管熱層頂的氣溫可達1000℃(太陽比較寧靜時)~2000℃(太陽活動劇烈時),但實際上卻根本不會感到熱,因為沒有傳遞熱的介質.
逃逸層:500千米以上是外大氣層,這一層頂也就是地球大氣層的頂.在這里地球的引力很小.再加上空氣又特別稀薄,氣體分子互相碰撞的機會很小,因此空氣分子就像一顆顆微小的導彈一樣高速地飛來飛去,一旦向上飛去,就會進入碰撞機會極小的區域,最後它將告別地球進入星際空間,所以外大氣層被稱為逃逸層.這一層溫度極高,但近於等溫.這里的空氣也處於高度電離狀態.人類大部分的航天活動都是在逃逸層之內(或之外)進行的.
7. 大氣層層頂氣溫是幾度
錯!氣溫很高!
氣象科學上根據大氣在不同高度上的物理性質和化學組成,一般把大氣層分為五層,對流層、平流層、中層、暖層和逸散層。
①對流層
從地表到8至15公里高度范圍內稱為對流層。對流層的厚度隨地區和季節不同而有所不同,在赤道附近約為15公里,在高緯度和中緯度地區為8~12公里,對一定地區而言暖季大於冷季。對流層集中了整個大氣3/4的質量。
對流層的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高度每增加100米,氣溫下降0.65℃,低緯度地區對流層頂的氣溫約-83℃,高緯度地區對流層頂的氣溫約-53℃。由於近地層的空氣接受地面的熱輻射後溫度升高與高空冷空氣發生垂直方向的對流,構成了對流層空氣的強烈對流運動,雲、降水等天氣現象都在這一層里發生。對流層是對人類生產、生活影響最大的一個層次,大氣污染現象也主要發生在這一層里,特別在靠近地面的1~2公里范圍內。
②平流層
從對流層頂至55公里高度范圍內稱為平流層。對地球生命至關重要的臭氧層就包括在平流層內,臭氧量從對流層頂開始增加,至22~25公里處達到極大值,然後減少,到平流層頂就微乎其微了。
平流層的溫度先是隨高度增加不改變,或變化很小,到30~35公里高度均保持在-55℃左右,再向上溫度則隨高度而增加,到平流層頂溫度升至-3℃以上。平流層溫度的升高主要是由於臭氧層的臭氧吸收來自太陽的紫外線,同時以熱的形式釋放出大量的能量。由於平流層內垂直對流運動很小,多為平流運動,沒有對流層中那種雲、雨等天氣現象,塵埃也很少,大氣透明度好,因此是現代超音速飛機飛行的理想場所。
③中層
平流層頂至85公里范圍內稱為中層,也稱中間層。由於中層內沒有臭氧這一類可直接吸收太陽輻射能量的組分,因此溫度隨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中間層頂部溫度可低於-83℃,這種溫度下高上低的特點,使得中層的空氣再次出現強烈的垂直對流運動;
④暖層
中層頂至800公里范圍內稱為暖層,也稱電離層。這一層空氣密度很小,氣體在宇宙射線作用下處於電離狀態。由於電離後的氧能強烈地吸收太陽的短波輻射,使空氣迅速升溫,氣溫分布是隨高度增加而增加,其頂部可達480℃至1230℃。電離層能將電磁波反射回地球,對全球的無線電通訊具有重大意義。
⑤逸散層
暖層頂以上的大氣統稱為逸散層,也稱外層。該層大氣極為稀薄,氣溫高,分子運動速度快,有的高速運動的粒子能克服地球引力的作用而逃逸到太空中去,所以稱為逸散層。
參考資料:http://www.sxepb.gov.cn/hbbk/detail.asp?Newsid=81
8. 大氣層中的暖層離地面有多高溫度多少
暖層為帶電粒子所組成。大約距地球表面100至800千米。暖層最突出的特徵是當太陽光照射時,太陽光中的紫外線被該層中的氧原子大量吸收,因此溫度升高,故稱暖層。
中間層以上是暖層,大約距地球表面100至800千米。暖層最突出的特徵是當太陽光照射時,太陽光中的紫外線被該層中的氧原子大量吸收,因此溫度升高,故稱暖層。散逸層在暖層之上,為帶電粒子所組成。
暖層的特點是,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增加,在300公里高度時,氣溫可達1000℃以上,像鉛、鋅、錫、銻、鎂、鈣、鋁、銀等金屬,在這里也會被熔化掉。本層之所以有高溫,主要是因為所有的波長小於0.175μm的太陽紫外線輻射,都被暖層氣體所吸收。暖層中的氮(N2)、氧(O2)和氧原子(O)氣體成分,在強烈的太陽紫外線和宇宙射線作用下,已處於高度電離狀態,所以也把暖層稱作「電離層」。其中100~120公里間的E層和200~400公里間的F層,以及介於中間層和暖層之間,只在白天出現,高度大致為80公里的D層,電離程度都較強烈。電離層的存在,對反射無線電波具有重要意義。人們在遠方之所以能收到無線電波的短波通訊信號,就是和大氣層有此電離層有關。
9. 大氣層 的溫度 是幾度
對流層頂部約為-90℃,向上的平流層溫度也是緩慢降低,至最低的-110℃,然後由於大氣過於稀薄,空氣分子受陽光激發,產生高速運動,使溫度上升,通常說是最高300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