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造鋼鐵需要多少溫度
⑴ 煉鐵廠需要多高的溫度把鐵煉出來
煉鐵廠需要2200-2350℃的溫度把鐵煉出來
高爐內溫度最高在風口前的焦炭燃燒區域,這的溫度可用風口前的理論燃燒溫度來表示,現中國的高爐風口前理論燃燒溫度控制在2250-2350攝氏度之間
⑵ 鍛造鋼鐵需要多少度的高溫鋼鐵又能耐多少度的高溫
鍛造鋼鐵需要870以上度的高溫,以便於晶粒的轉變;鋼鐵能耐1420度的高溫,大於此溫度,就融化為鋼水了。-----------------請你確認答案吧。
⑶ 為什麼一般要把鋼材加熱到1000-1250℃高溫下進行鍛造加工
原因:
1、高溫回火的回火溫度高,有利於徹底消除內應力,提高塑性和韌性,碳結構、合金鋼、保證淬透性結構鋼鋼材均可採用高溫回火狀態交貨。
2、加熱溫度越高,晶粒長大越快,奧氏體越粗大;保溫時間延長,晶粒不斷長大,但長大速度越來越慢。
例如:機械結構鋼即適用於製造機器和機械零件的合金鋼。通常要經過熱處理(如調質處理、表面硬化處理)後使用。
優質碳素結構鋼主要用於製造機器零件。一般都要經過熱處理以提高力學性能。30、35、40、45、50鋼經熱處理後具有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即具有較高的強度和較高的塑性、韌性,用於製作軸類零件。
(3)鍛造鋼鐵需要多少溫度擴展閱讀
1、鋼材出廠前經退火熱處理。退火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消除和改善前道工序遺留的組織缺陷和內應力,並為後道工序作好組織和性能上的准備,合金結構鋼、保證淬透性結構鋼、軸承鋼、工具鋼、汽輪機葉片用鋼。
2、從鋼液中產生晶體的過程,也稱液態結晶或一次結晶。隨著熱量的導出,晶體從無到有(形核),由小變大,直至液體全部轉為固體,完成結晶過程。鋼液的結晶過程決定著鋼錠或鑄件的結晶組織及物理、化學不均勻性,從而影響到鋼的機械、物理和化學性能。
⑷ 鋼的鍛造溫度范圍是如何確定的始鍛溫度和終鍛溫度過高或過低各有何問題
始鍛溫度是開始鍛造的溫度,也是允許的最高加熱溫度。始鍛溫度不宜過高,否則可能造成過燒和過熱,但始鍛溫度也不宜太低,否則將縮短鍛造操作時間,縮小鍛造溫度范圍,增加鍛造的困難。一般將始鍛溫度控制在固相線以下150~250℃。
終鍛溫度是停止鍛造的溫度。終端溫度過高,停止鍛造後晶粒在高溫下繼續長大,使鍛件晶粒粗大,降低鍛件的力學性能;終鍛溫度過低時,鍛件塑性不良,變形困難,內應力增大,甚至導致鍛件產生裂紋。碳素鋼的終鍛溫度約為800℃,合金鋼一般為800~900℃。
(4)鍛造鋼鐵需要多少溫度擴展閱讀:
鍛造溫度與鍛造工藝有關,大型件有時要分成三火完工,那最後一次變形前的加熱溫度和保溫時間要酌情而定——看變形量而定。臨界變形量-溫度-晶粒大小三者間的三軸圖在鍛造手冊等有關資料里找得到,一般最後一火加熱溫度低一些,1150~1180℃,如果已沒有多少變形量(或鍛造比≤1.2之類),可將加熱溫度控制在1050℃——對大多數合金結構鋼來說,晶粒快速長大是從1050℃以上開始的。
因為盡管表面溫度(尤其是邊角溫度)低一些,內部溫度可能還比較高。這時內熱外冷,有較好的「模殼效應」,有利壓實內部材料,鍛件外形也容易精整。
⑸ 民間打鐵工藝將鐵原料加溫到多少度之後開始鍛造
打鐵匠打鐵需要把鐵燒到800——1000度左右才可以進行加工造型。鐵燒到發紅時溫度約為800度左右,發淡淡的白色時約為1000度左右。
⑹ 鍛造鍛件的溫度范圍是多少
坯料加熱是為了提高坯料的塑性,降低變形抗力,在坯料均勻熱透的條件下,應盡量縮短加熱時間,以減少金屬氧化等缺陷,降低燃料消耗。
鍛造鍛件應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進行。山西永鑫生的鍛造溫度范圍是由始鍛溫度到終段溫度之間的溫度。
始鍛溫度:允許加熱的最高溫度即始鍛溫度。在不出現過熱的前提下,應盡量提高始鍛溫度,以使坯料具有最佳的鍛壓性能,並能減少加熱次數,提高生產率。碳鋼的始鍛溫度比固相線低200℃左右。
終鍛溫度:不能繼續鍛造加工的溫度為終鍛溫度。鋼的終鍛溫度應高於再結晶溫度,以保證有足夠的塑性以及鍛後能獲得再結晶組織。但終鍛溫度過高,易形成粗大晶粒,降低力學性能;終鍛溫度過低,則鍛壓性能變差。碳鋼的終鍛溫度為800℃左右。
⑺ 鋼在鍛造的時候為什麼要加熱到高溫
因為鋼鐵的奧氏體轉變溫度為960度左右(具體數值忘記了),而且每種鋼材也不一樣。
奧氏體的特性較軟,易於變形加工。如果不加熱直接鍛造,會導致材料的晶格畸變,產生內應力,甚至破裂。在奧氏體狀態下鍛造後,晶格會重組,減少內應力的產生。
至於為什麼要在1000-1250度下鍛造,很簡單,因為鍛造的過程中,工件在冷卻,所以要在高於奧氏體的轉變溫度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