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雞多少天有調節溫度的能力
『壹』 雞苗一般多久能脫溫
自然孵化的小雞是躲在母雞的翅膀下的,有著天然的溫室。離開母雞的小雞靠機器孵化枯配慶的話必須增加溫度以模擬母雞的天然溫室。那麼用機器孵化小雞,需要多長時間的溫室培養呢?加溫孵化的小雞多長時間可以孵化呢?
蛋雞:蛋雞42天進入育賣者成階沒握段,這個時候可以實施脫溫。2。肉雞:肉雞一般在20天左右。不管肉雞還是蛋雞,加溫期間要注意晝夜溫差,同時注意氣候變化,冬季相對夏季需要加溫時間增加一個星期左右。
『貳』 大肉食雞多少天溫度降得慢點
大肉食雞進舍禪鉛頌兩天後溫度降得慢點。
大肉食雞在進舍的2~7天,這六天保證濕度在60%左右,溫度每天降0.3攝氏度。一般在三日齡賀鄭時開窗通風換氣,但要保證進風不能直吹雞群。激枝
大肉食指的就是白羽肉雞,也就是快大型肉雞,通常有這幾個品種,艾拔益加、艾維茵、羅斯、科寶等等,前兩種是商品雞,後面兩種都是公雞的品種。
『叄』 肉雞雛雞應該怎麼控制溫度濕度和光照
肉雞雛雞溫度的控制。
溫度包括雛雞舍的溫度和育雛器內的溫度。剛出殼的雞,體溫調節機能還不健全,體溫比成雞低3℃,到4日齡時才開始升高,10日齡時才達到成雞的體溫,加之雛雞的絨毛短,禦寒能力差,進食量少,所產生的熱量也少,不能維持生活的需要,故在育雛期間,必須通過供溫來達到雛雞所需的適宜溫度。
供溫的原則是:初期要高,後期要低;小群要高,大群要低;弱雛要高,強雛要低;夜間要高,白天要低,以上高低溫度之差為2℃。同時雛雞舍的溫度比育雛器內的溫度低5~8℃,育雛器內的溫度是靠近熱源處的溫度高,遠離熱源的溫度低,這樣有利於雛雞選擇適宜的地方,也有利於空氣的流動。如果溫度適宜則小雞活潑,食慾良好,飲水適度,羽毛光滑整齊,均勻地分布在熱源的周圍;若溫度過高則小雞遠離熱源,嘴和翅膀張開,呼吸頻率增加,頻頻喝水;若溫度過低則小雞靠攏在熱源的附近,或擠成一團,羽毛豎起;有賊風時,在避開賊風處擠成一團。育雛器的溫度計應掛在育雛器的邊緣,室溫溫度計掛在遠離育雛器的牆上,距地面1米處。育雛的供溫方法有傘育法、溫室法(鍋爐暖氣供溫)、火炕法、紅外線和遠紅外線法等。不同地區可以根據實際條件選擇適當的方法。
光照的控制。
對於初生雛光照主要是影響其對食物的攝取和休息。初生雛的視力弱,光照強度要大一些。20~30勒克司的光照強度。幼雛的消化道容積較小,食物在其中停留的時間短(3個小時左右),需要多次採食才能滿足其營養需要,所以要有較長的光照時間。來保證幼雛足夠的採食量。通常0~2日齡每天要維持24個小時的光照時數,3日齡以後,逐日減少。光照時數。密閉式雛舍雛雞在14日齡以後至少也要維持8小時的光照時數,光照強度10~15勒克司。20周以上維持10~30勒克司。早譽讓育雛光照原則:光照時間只能減少,不能增加,以避免性成熟過早,影響以後生產性能的發揮;人工補充光照不能時長時短,以免造成刺激紊亂,失去光照的作用;黑暗時間避免漏光。光照分為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自然光照就是太陽光,它受天氣和所在緯度的影響,太陽光的強弱和光照時間的長短,在一年中變化很大虛埋。如北京地區6~8月份的日照時間為14~15個小時,12月到第二年1月份為9小時,所以要完全使用自然光照的話,顯然不利於雛雞的生長,必須在此基礎上加以補充。
人工光照多指燈光(密閉舍的光照來源)。
1.密閉雞舍的光照制度雛雞前三天視力較弱,為保證採食和飲水,前兩天採用24小時光照,第三天採用23小時光照,從第四天起到6周末光照逐步減少,減幅大小視雞群發育狀況而定(正比關系)。
2.開放式雞舍的光照制度在不同季節中育雛育成,利用自然光照控制有以下四種變化情況:
(1) 在晝長漸增期時育雛育成,應從當地氣象表中查出139日齡育成期自然日照長度最長的一天,最初的l~3日齡可用人工光照補充到23~24小時,此後10天內補充光照時間逐步減少到139日齡時預期的日照長度時間,並維持到139日齡,從140日齡起每周增加光照半小時,直到每天光照16小時為止。
(2) 在晝長先增後減期時育雛育成,應從當地氣陸局象表中查出在育成期內最長的自然日照長度,按照(1)的光照方式,將光照時間縮短到自然晝長最長的那一天的日照長度時間,此後到139日齡使用趨於減少的自然光照時間,140日齡起每周增加1小時,直到每天最多光照16小時。
(3) 在晝長逐漸減短期時育雛育成,從1日齡起到139日齡,自然光照長度不斷縮短,於是,在育雛初期可參照(1)的光照方式增加光照時間,此後採用自然日照長度,從140日齡起用人工光照補充自然光照,直到每天光照16小時為止。
(4) 在晝長先減後增期時育雛育成,應從當地氣象表中查出139日齡的日照長度,如(1)所述那樣,最初的1~3日齡內提供必需補充的光照到23~24小時,此後採用自然光照,直到自然光照長度等於預期139日齡的光照時間,在這具體時期之後,用人工光照補充,維持光照總量固定不變,從140日齡起每周增加1小時,直到每天光照16小時為止。開放式雞舍在人工補充光照時,應注意開、關燈要准時,最好使用定時器,補充光照應早晚同時進行,不宜在早晨或晚上一次進行。
『肆』 肉雞飼養需要多少溫度才最好
溫度是肉雞 飼養 的首要條件。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肉雞飼養溫度,一起來看看。
肉雞飼養溫度
溫度 在整個飼養期內肉雞對溫度要求都很嚴格。有試驗表明,5周齡後偏離適宜溫度1℃,到8周齡時每隻肉雞體重約減少20g。肉雞適宜溫度的范圍如下:1—2日齡34—35℃,3—7日齡32—34℃,8—14日齡30—32℃,15—21日齡27—30℃,22—28日齡24—27℃,29—35日齡21—24℃,35日齡至出欄維持在21℃左右。應注意,上述列出的溫度是指雞背高度處的溫度。還可以通過觀察雞群的活動來判斷。當溫度正常時,肉雞表現為活潑,分布均勻,食慾良好,飲水適當,睡眠時不擠堆,安靜,聽不到尖叫聲。當溫度過高時,雞不好動,遠離熱源,張口喘氣,採食量減少,飲水量減少,往往出現拉稀現象,長期偏離則生長發育緩慢,羽毛缺乏光澤。當溫度過低時,肉雞主動靠近熱源,發出連續不斷的尖叫,夜間睡眠時不安靜,易擠堆甚至出現壓死或憋死現象,應對此引起足夠重視。
濕度 肉用仔雞適宜的相對濕度范圍是5O%~70%。一般10日齡前要求濕度大一些,可達70%,這對促進雛雞腹內卵黃的吸收和防止雛雞脫水有利。10日齡後相對濕度要少一些,可保持在65%左右,這樣有利於棚內保持乾燥,防止因墊料潮濕而引發球蟲病。
光照 光照的目的是延長肉雞的採食時間,促進其生長速度。一種光照時間安排是在整個飼養期每天23小時光照,1小時黑暗,採用此法可使中後期肉雞死亡率增加。目前一般採用下列光照方案:1~2日齡24小時光照;3~42日齡16小時光照,8小時黑暗;43日齡後23小時光照,1小時黑暗,這種光照方案既不影響肉雞生長又可提高成活率。光照強度的原則要求是由強變弱,1~7日齡應達到3.8w/平方米,8~42日齡為3.2w/平方米,42日齡以後為1.6w/平方。前期光照強一些,有利於幫助雛雞熟悉環境,充分採食和飲水,後期強光照對肉雞有害,阻礙生長,弱光可使雞群安靜,有利於生長發育。另外,為了使光照強度分布均勻,不要使用60W以上的燈泡,燈高2m,燈距2~3m為宜。
飼養密度 肉雞飼養密度是否合理,對養好肉雞和充分利用雞舍有很大關系。飼養密度過大時,棚內空氣質量下降,引發傳染病,還導致雞群擁擠,相互搶食,致使體重發育不均,夏季易使雞群發生中暑死亡。飼養密度過小,棚舍利用率低。肉雞的飼養密度要根據不同的日齡、季節、氣溫、通風條件來決定,如夏季飼養密度可小一些,冬季大一些。以下飼養密度(每平方米)可供參考:1~7日齡40隻,8~14日齡30隻,5~21日齡27隻,22~28日齡21隻,29~35日齡18隻,36~42日齡14隻,43~49日齡10~11隻,50~56日齡9~10隻。
溫度對養肉雞的影響
育雛給溫的原則是:前期高,後期低;弱雛高,強雛低;小群高,大群低;陰雨天高,晴天低;夜間高,白天低。溫度的變化,應根據日齡增長與氣溫情況逐步平穩進行,絕不可忽高忽低變化無常。開始溫度較高,不能與孵化出雛的溫度相差太大,否則雛雞不適應,團縮打堆不願活動,更不會採食,無法正常生長。一般1~2日齡育雛溫度(雞背高度或網上5厘米高度)為34~35℃,舍內溫度27~29℃。以後每7天降低3℃,到第28天溫度降至21℃左右,以後即保持這個溫度。在降溫的過種中一定要保持均衡降溫,另處還要考慮天氣情況,降溫速度太慢不利於羽毛生長;降溫速度太快雛雞不適應,生長速度降低,死亡增加。
育雛溫度是否適宜,主要看雞群的行為表現,不能單憑溫度測量,主要根據雛雞的行為表現加以適當調整,做到看雛施溫。溫度適宜時,雛雞活潑好動,精神旺盛,叫聲輕快,羽毛平整光滑,食慾良好,飲水適度,糞便多呈條狀,飽食後休息時,在地面(網上)分布均勻,頭頸伸直熟睡,無奇異狀態或不安的叫聲,雞舍安靜。溫度低時,雛雞行動緩慢,集中在熱源周圍或擠於一角,並發出“嘰嘰”叫聲,生長緩慢、大小不均。嚴重者發生感冒或下痢致死。溫度高時,雛雞遠離熱源,精神不振,趴於地面,兩翅展開,張口喘息。大量飲水,食慾減退,高溫會導至熱射病致雛雞大批死亡。
肉雞飼養的 方法
1、選好雛雞:選擇健康的雛雞,是養雞能否成功的關鍵。因此,購買雛雞時須嚴把質量關,進行嚴格挑選,以確保種源可靠、雞種純正和雛雞健康。
2、防寒保暖:冬春季節氣溫變化大,如果溫度過低,雞只易互相擠壓取暖,增大消耗,降低飼料利用率,同時,容易發生腹瀉或呼吸道疾病。因此,要根據溫度變化及時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3、把握濕度:育雛期間,舍內溫度較高,易造成相對濕度過低、空氣乾燥、粉塵飛揚,從而導致呼吸道疾病和大腸桿菌病的發生。當舍內相對濕度過低時,可採用灑水、噴霧、火爐上加水盆等 措施 來增加濕度。
4、科學防疫:根據當地雞病流行情況,制訂免疫程序,並按要求及時接種各種疫苗。商品肉雞接種疫苗的方法主要有滴鼻點眼法、氣霧法、飲水法和注射法。所選用的疫苗應來自正規廠家或經國家主管部門認可的進口疫苗,正確貯存和使用。
5、合理用葯:由於肉雞生長速度快,組織代謝旺盛,因此,在治療疾病時盡量不要大劑量的使用對腎臟刺激性大和影響採食的葯物,如磺胺類葯物和紅黴素等。結合實際情況,制訂合理的用葯程序。
6、重視消毒:消毒是養雞成敗的又一個關鍵環節,除進雞前需要徹底消毒外,還必須加強平時的衛生消毒工作,場區門口和雞舍門口要設有消毒池,並經常保持消毒葯水的有效濃度。飼養用具應固定使用,飲水器每天進行洗刷消毒,然後用水沖洗干凈,對其他用具也要定期進行一次消毒。飼養管理人員要穿工作服,限制外人參觀雞場,更不準運雞車進入生產區。
7、適時分群:分群飼養是保證雞群健康、生長均勻的重要因素。一是在雛雞到達育雛室時,挑出弱雛、小雛單獨隔離飼喂,殘雛應予以淘汰,以凈化雞群。二是在雛雞首次免疫時,把個頭小、長勢差的雛雞單獨隔離飼喂。三是肉仔雞公母分群飼養,公母分群後可分別調整日糧水平,更好地提高飼料利用率。
8、供足飲水:飲水不足,會影響肉雞生長。因此,要設置足夠的水槽,水溫保持在10℃左右。保持雞舍內外排水暢通,舍內清潔乾燥。
9、搞好衛生:舍內墊料不宜過臟、過濕,灰塵不宜過多,用具安置有序不亂,經常殺滅舍內外蚊蠅。對場區要鏟除雜草,不能亂放死雞、垃圾等,保持經常性良好的衛生狀況。
『伍』 肉雞的肉雞養殖
選擇適宜的環境。初生雛雞體溫調節能力差,必須有適宜的溫、濕度,一般兩周前舍溫保證在30℃左右,以後逐漸降低,至5周時保持在21-25℃。
為避免雛雞因雞舍溫度高濕度過低造成脫水,在第一周舍內濕度保持65-70%的稍高濕度,兩周後應降低濕度,最後維持在55%-60%,保持舍內乾燥即可。同時注意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新鮮,但要防止賊風。
為促進雞的採食和生長,採用合理有效的光照制度。育雛頭兩周光照強度應稍大,每平方米2-3瓦,以後每平方米1瓦左右即可,育雛頭兩天連續48小時光照,而後每天照明23小時,關燈1小時,至2周後間歇光照法(即1-2小時光照隨後2-4小時黑暗)。
商品肉雞的光線管理
從雛到2周齡,終日照明,這期間光照強一些,給10~20個勒克斯,便於採食、飲水。一般可以採用每30平方米配置一個60瓦燈泡,或每20平方米配置一個40瓦燈泡。這期間要把雛雞用的給飼、給水器完全換成育成肉雞用的給飼、給水器,當它適應以後,要變為較暗的照明,給1~2個勒克斯就可以了。育成肉雞舍如光線過亮,會抑制肉雞發育,光線暗些可以使雞群安靜,減少活動量,降低能量消耗,有利於快速增重育肥。因此,育成肉雞舍的亮度,夠工作人員進行操作即可(無窗雞舍)。
但是,2周齡終日照明也有缺點,即一旦發生停電,突然變暗,雞會發生驚恐、集堆,以致壓死壓傷。所以,現在普遍採用從最初開始就採用23小時照明,1小時黑暗的光照制度,讓雞具有對黑暗的適應能力,防止停電時發生事故,一般都認為這種光線管理效果好。
在開放雞舍,也有必要夜間照明,給予20勒克斯左右的亮度。同時,也有必要從開食就訓練其夜間關燈1小時,使之適應變暗的環境。
有些雞場(戶)採用調光器,能簡單地自由調節光線的亮度,方便。 1.棚架製作與安裝
為便於安裝與消毒,一般一個棚架面積為2㎡(長為2米,寬1米),其兩邊用兩根直徑各為5厘米的圓竹鑲邊,並等距離固定6根厚竹板作橫梁,在框架上固定或竹披(育雛期用棚架竹竿或竹披的間距為1.0~1.5厘米,育成期用棚架竹竿或竹披的間距為2.0~3.0厘米)。竹竿要求直立且直徑為1.5~2.0厘米,竹披要求厚度在0.5厘米以上,寬度為2.5~3.0厘米,並且要與框架等長。整個棚架要求圓滑無稜角,以免傷害雞體。育雛室採用回籠火炕式供暖,火道用磚砌成,上蓋水泥板,而後用水泥抹縫,確保不漏煙。室內火道以一定的坡度緩緩上升,以利提溫。侍猜在育雛室安裝棚架,要求棚架高出火道10厘米~15厘米鋪設,棚架用牢固的支撐物支起。整個棚架要求鋪得平整、堅固老改型,並在育雛室的門口設立30~40厘米高的護圍。在育成舍,棚架要求離地面高度為40厘米~50厘米,同樣要求鋪設平整、堅固,門口處設護圍。
2.雞舍設計
離地棚養一般使用簡單雞舍,簡易雞舍可建與農村高出,舍內地面要求平坦、乾燥,向東南或南傾斜5度以下的北面。為離地飼養,枷架離開水面60~80厘米,適合與飼養脫溫至上市之間的肉雞。其結構骨架為木材或竹竿,舍頂克為單坡式,也可為雙坡式。舍頂用瀝青紙、竹條、薄膜材料等構成,雞舍前面總高一般不超殲槐過2米,後面高1.1~1.5米,寬度為2~5米不等。長度因飼養雞只數而差別較大,若超過3米時,可分為若干欄,一般每欄飼養50~200隻為好,若雞舍建於曠野的地方,建築物易受西風侵襲,因而舍頂一般可建成人字形,南側較北側高些。可為北高0.6~0.8米,南高1~1.5米,雞舍頂高為1.5~1.2米,這樣能防止被大風吹倒,又可增強舍內的採光和空氣流通。
3.飼養密度
離地棚養飼養密度較地面平養大,如通風條件好,可以更大。一般1~7日齡30隻/㎡,8~15日齡25隻/㎡,15~28日齡20隻/㎡,29~42日齡15隻/㎡,43~56隻/㎡。
肉雞生長採用「全進全出」制,每批雞出場後應徹底清掃消毒。
保持雞舍清潔乾燥。定期消毒,及時作好預防接種和預防性投葯工作,防止球蟲病、禽霍亂、雞白痢等疾病發生,從而降低肉雞的死亡率。 1日齡:孵化出殼24小時內,馬立克疫苗1羽份皮下注射。
4日齡:腎傳弱毒苗、傳支H120,2倍量飲水或點眼。
7日齡:馬立克疫苗1羽份皮下注射(AA雞、愛維茵、紅寶等快速型肉雞可免)。
8日齡:新城疫Ⅱ系2倍或Ⅳ系苗1.5倍量飲水或滴鼻點眼。
10日齡:預防新城疫用Ⅳ系苗,使用方法:滴鼻或滴眼。新城疫疫區或發病嚴重雞場,可將活疫苗與滅活苗同時使用,即用1頭份活疫苗滴鼻,同時新城疫油佐劑滅活苗0.2毫升,肌肉注射。
11日齡:IBD中等毒力苗1倍量滴口或1.5倍量飲水。
13日齡:小雞三聯油乳苗(新城疫、法氏囊、傳支二價三聯苗)每羽皮下注射0.3—0.5毫升。
14日齡:預防傳染性支氣管炎,用呼吸型、腎型、腺胃型傳染性支氣管炎油乳劑滅活苗0.3毫升。使用方法:肌肉注射。
17日齡:預防法氏囊炎,用中毒株法氏囊炎疫苗(法倍靈)。使用方法:飲水給予。
20—25日齡:禽霍亂油乳苗每羽皮下注射0.5毫升(快速型雞可免)。
28日齡:預防新城疫Ⅳ系苗,使用方法:飲水給予。
40—45日齡:新、副、支(新城疫、副粘病毒、傳支二價)三聯油乳苗每羽皮下注射0.5毫升。 肉雞養殖業以它本身一直固有的高效率、低成本等優勢,成為了中國畜牧業領域中產業化程度最高的行業。我國雞肉總產量已由1984年的135.8萬噸增至2009年的1144萬噸,並以每年5%—10%的速度持續增長。由於品質得到廣泛認可,國產雞肉不僅出口到日本、韓國等國家,像肯德基這些對食品安全一向高要求的跨國餐飲品牌采購的基本也都是國產雞肉。僅2010年,肯德基所屬中國百勝就采購了18萬噸雞肉原料,這些雞肉98%來自中國本土的供應商。
伴隨著肉雞產業的發展,人均雞肉消費量也遠超豬肉和牛肉。目前,中國已成為繼美國之後世界第二大雞肉生產國,人均雞肉消費量也僅次於豬肉 。
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的調研報告顯示: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已基本形成由肉雞養殖、屠宰分割、雞肉製品深加工、冷凍冷藏、物流配送、批發零售等環節構成的肉雞產業體系,並涌現出一大批經營規模較大的肉雞養殖加工龍頭企業,如北京華都,大成集團,山東仙壇、六和、民和、新昌、中慧、春雪、九聯,福建聖農,河南永達等企業。由於品質得到廣泛認可,國產雞肉不僅出口到日本、韓國等國家,像肯德基這些對食品安全一向高要求的跨國餐飲品牌采購的基本也都是國產雞肉。僅2010年,肯德基所屬中國百勝就采購了18萬噸雞肉原料,這些雞肉98%來自中國本土的供應商。2009年肯德基所屬中國百勝與大成集團、福建聖農和山東新昌簽訂協議,承諾總金額超過50億元人民幣的采購訂單。 雞肉的規模化養殖,相比於農戶散養,更便於科學系統地管理,便於及時引進和運用新技術,能大大降低成本,提升畜禽產品的生產效率。同時,規模化的養殖通過建立完善的全程質量控制和食品安全監控體系,保障了產品品質和食品安全。
不僅如此,我國肉雞在加工、物流和銷售環節也採取了嚴格的過程式控制制。通過對產品溫度、微生物、理化指標等的控制,保證雞肉加工過程的食品安全;通過建立物流配送「冷鏈」系統,確保雞肉產品的新鮮衛生;通過強化自檢自控能力,確保雞肉產品「從農場到餐桌」全程的食品安全。 規模化養殖保障了肉雞的安全生產,而相較於傳統土雞較長的生長周期,肉雞較快的生長速度也導致了部分消費者的擔心,培養怪雞、使用激素的說法不脛而走。為此,中國畜牧業協會於2010年11月09日-11月23日期間,委託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對我國快大型白羽肉雞產品抽樣進行關於激素含量的定性、定量的全面檢測工作,涉及激素達32種,其中內源性激素5種,外源性激素27種。檢測結果顯示,所有激素均未檢出。
國家肉雞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科院畜牧獸醫所副所長文傑研究員表示,肉雞之所以生長快、出欄早,主要得益於以下五大因素:
1. 不斷優化的品種
肉雞的快速成長,主要得益於雞種的不斷優化和改良,諸多國內外育種公司和科研機構長期從事肉雞品種的研究和選育,不斷培育出具有優良特徵的新品種,如體型大,長得快等。
2. 科學的飼料配方
肉雞從雛雞到出欄,在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對營養素的需求不同。現代養殖技術根據肉雞各個生長階段的特點和營養需求,將玉米、豆粕、油脂、維生素、氨基酸、礦物質等原料進行科學配比,提供適合每個階段的科學飼料配方,從而為肉雞健康、快速的生長提供物質基礎。
3. 有效的防病防疫措施
潔凈無污染的生長環境、嚴格的疫病防控措施,是肉雞得以健康生長的必要條件。為避免外界病毒的侵害和干擾,大多肉雞養殖企業都坐落在偏遠的鄉村或人煙稀少的山區。此外,從出生到出欄,肉雞均經過疫苗免疫,確保了健康成長。
4. 標准化的雞場設施
肉雞生長的雞舍是一個自動控制溫度、濕度的全封閉環境,24小時的通風體統,自動供水,自動供料,這為雞的成長提供了穩定舒適、適合生長的環境。
5. 科學的飼養與管理
科學的飼養方法和管理條件,包括建立符合肉雞生長規律的光照、喂料、供水、通風等程序,以及按雞群生長規律分階段飼養等手段,確保了肉雞從雞雛到出欄,快速並健康的成長 。 眾所周知,一隻母雞在一年半的時間內,可以繁殖大約150隻後代,一頭母豬能夠繁殖約20頭後代,一頭母牛在一年半至兩年的時間內,只能繁殖1頭後代。雞與豬和牛比較,在一個代次優選方面的比例是150:20:1。這就足以使雞在遺傳選育時能從更多的後代里選出最優秀的雞種,在遺傳育種進展方面遠遠優於豬和牛。
我們看到在過去的20多年:
同為49日齡肉雞,1984年只雞重2kg,到2008年只雞重3.23kg,日增重增長了25.1g,平均每年日增重增長1.05g。
長到2kg,1984年需要49天, 2001年降到了42天,到2008年只需要35天,24年內縮短了14天,平均每年縮短0.58天。
肉雞遺傳育種水平持續提高,極大的改善了肉雞生產效率,推動了肉雞產業快速發展。 《中國食物成分表2002》的數據表明,與豬肉等紅肉相比,作為白肉的雞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的營養特點。從環保節能的角度看,雞肉同樣具有優勢。與豬、牛等家畜相比,肉雞的飼料轉化率更高,消耗的資源更少,相比牛肉、羊肉、豬肉,雞肉生產更加低碳,更有利於可持續發展。
目前,我國的人均雞肉消費水平與國際水平相比尚存較大差距。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眾膳食的肉類消費結構也在發生著深刻變革,以豬肉為代表的紅肉消費逐年遞減,預計到21 世紀30 年代,雞肉將超過豬肉成為中國大眾肉類膳食結構中的主流消費品。
隨著中國消費者對於雞肉產品更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逐步擺脫「怪雞」、「激素養雞」的負面影響,中國雞肉行業的發展將迎來另一個春天。
『陸』 肉雞各階段適宜溫度范圍是多少_肉雞飼養方法
在不同的階段對於肉雞養殖的溫度要求也是不一樣的,每一個階段的溫度是多少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肉雞各階段適宜溫度范圍,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肉雞各階段適宜溫度范圍
肉雞對溫度的要求:1~3日齡為34~35℃,4~7日齡為32~33℃,以後每周下降2~3℃,到第三周周末降至27℃,直到20~21℃,停止降溫,並保持這一溫度。育雛期間,炎熱天氣要注意防止舍溫過高,每周可降3℃,冬季要注意防寒流及賊風,每周可降2℃。降溫要均勻,不能太快或太慢。溫度是否合適可以通過觀察雛雞的行為狀態。溫度適宜時,雞只分散均勻,活潑好動,羽毛光順,食慾良好,飲水正常,糞便正常,雞群20~30隻為一群,且雞群間相互走動。育雛前期的溫度不足,會影響肉雞的正常的生理活動,表現為行動遲緩,扎堆,向熱源靠攏,食慾不振,卵黃吸收不良,易引起消化道疾病,增加死亡率,嚴重時大量雛雞會窒息死亡。溫度過高也會影響肉雞的正常代謝,表現為肉雛雞張嘴喘氣,遠離熱源分布,精神懶散,採食量減少,飲水增加,生長減緩。中後期環境溫度過低,會降低飼料的利用率。
肉雞育成期的溫度
專業資料顯示,白羽肉雞育肥期,室內溫度在18-19℃時,生長的速度最快,25℃時飼料轉化率最高。所以,通常育肥期的環境溫度控制在20-21℃為宜,因為在這個溫度段下,肉雞生產的飼料轉化率和生長速度都比較理想。
肉雞能適應的溫度范圍比較大,但超出適宜溫度外,對其生長、生產都是不利的。例如,溫度較低時,肉雞採食量大,生長速度感覺上很快,其實有相當一部分飼料用以維持鉛仿汪體溫,料肉比會很高,也就是造成了飼料隱形損失。不過也有人認為,肉雞在溫度時,常常扎堆取暖,活動減少,生長速度和飼料效率都會降低。當然,在高出適宜溫度的環境下生存,飲水增加,食慾下降,飼料採食量低,生長緩慢。
肉雞的飼養密度
飼養密度對雛雞的健康和生長影響很大,密度過高,雞群踩踏增加,意外死亡率高,疫病發生率高。負面影響顯得極為突出。因此,要創造條件,採用合理的飼養密度。
籠養肉雞。育雛採取全舍育雛和上層籠架育雛相結合的方式,每個籠子的育雛只數為25隻,採取全舍育雛所以不存在擁擠的問題。籠養大猛肉雞育成期的飼養密度與季節有關,夏季飼養密度低,冬季的飼養密度可以適當增加,一般控制在每個籠子飼喂8-9隻。
平養肉雞。在採用地面墊料、網上平養條件下,要在舍內把雞群分為若干個小群,每個小群雞的數量在200-300 只,分群時按照體重大小、體質強弱、公母進行,每個小群內的個體特點要基本相似。群內個體特點相似,有利於群體的均勻發育,有助於提高雛雞的成活率。
肉雞飼養方法
1、雞舍建築保溫效能要好,適時通風
冬季氣候寒冷,而舍內需要的溫度與外界氣溫相差懸殊,既要通風換氣,又要保持舍內溫度,這就是冬季應解決的主要問題。雞舍要求防寒效能好,達到冬季保溫的要求。嚴防仔雞由於低溫造成扎堆擠壓致死的現象發生。
在通風換氣的同時,注意不要造成舍內溫度忽高忽低,嚴防由於溫差過大造成應激反應引起疾病,通風口以高於雞背上方1.5米以上為宜。當氣溫急驟下降,防寒保溫工作跟不上時,往往易使肉雞外感風寒,發生咳嗽、噴嚏、氣管口羅音、呼吸困難等症狀為特徵的呼吸道疾病。因此,飼養者要掌握好氣候的變化,做好防寒保溫工作。雞舍要維修好,防止賊風、穿堂風侵襲雞群。平地飼養的肉雞群要加厚墊料,利用墊料來提高室內溫度。要勤換墊料,中午開窗通風。
一般情況,6日齡開始通風,並隨日齡增加,加大通風量,使雞群有足夠的氧氣。雛雞入舍前3天,將舍內溫度控制在34.5℃-35℃。雞入舍後,升溫1℃-2℃,第1周溫度在35℃-36℃為佳,此時雞只狀態佳,精神活潑,分布均勻,活動自由,飲食正常。同時,應注意雞只的變化及時進行調溫,若雞只聚群,「嘰嘰」顫叫,縮頭等,說明溫度過低,應提高舍內溫度;若出現張口喘氣,頻繁喝水等,說明溫度過高,應降低舍內溫度。在2周齡時降到30℃-32℃,在3周齡時降到26℃-28℃,再用1周時間降到恆定溫度23℃。
2、防氨氣蓄積
冬季氣候寒冷,不能為了給雞舍保溫而忽視了通風換氣,對雞群排泄的糞便和潮溼的墊料不及時清除,致使雞舍內氨氣蓄槐仔積,濃度增大,導致肉雞氨氣中毒或引發其他疾病。氨氣能強烈地 *** 雞呼吸道黏膜和眼角膜,通常會對肉雞造成下述危害:雞群精神不振,食慾減退,口腔液體黏稠,喝欲增加,重症雞呼吸困難,咳嗽流鼻涕、流眼淚、角膜發紅,直到死亡。因舍內氨氣蓄積,氧氣相對缺乏,加上天氣寒冷,雞的代謝率增高,對於生長快速的肉雞,容易引發腹水綜合征。
為了防止氨氣對肉雞的不良影響,建議養雞場和養雞抓好下述飼養管理工作:鋪設的墊料要有一定的厚度,一般在5厘米以上;操作時盡量減少灑水,防止水槽漏水,弄溼墊料;如果雞舍內溼度過大,則應及時清除舍內糞便及潮溼的墊料。此外,可使用吸氨除臭劑來降低雞舍的氨氣濃度,常用的有硫酸亞鐵、過磷酸、硫酸銅、熟石灰之類。
3、合理飼喂,嚴防疾病傳播
根據肉雞不同的生長階段,按飼養標准配製日糧。由於冬季氣溫偏低,肉雞的熱量消耗較大,配製日糧時可適當提高飼料中代謝能的標准,而適當降低飼料中蛋白質的比例,同時要特別注意日糧中維生素的含量,滿足其需要。飼料應現拌現喂,防止冰凍,有條件時可以喂熱料,飼溫水。所配飼料的原糧必須無霉變、無雜質,以防誘發呼吸道疾病。
做好預防病毒性疾病和細菌性疾病的工作,當肉雞體質較弱,抵抗力下降時,一些疾病的發生還可並發呼吸道疾病。因此,在提高機體抵抗力的同時,要做好有關疾病的防治工作。有疫苗預防接種的要嚴格按免疫程式進行預防注射。平時要經常使用一些預防疾病的葯物。定期給雞舍消毒,空雞舍最好採用福爾馬林熏蒸消毒,飼養期間宜採用高效無毒的消毒劑進行噴霧消毒。
定期帶雞消毒,一般採用噴灑消毒和飲水消毒配合執行。肉雞發生呼吸道疾病以後要及時找獸醫確診,對症下葯。對症治療可適當應用一些平喘、止咳的葯物,可減少因呼吸困難而死亡的數量。防治原則應採取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綜合措施:建立嚴格的衛生防疫制度,搞好環境衛生,嚴格控制外來人員、車輛進入生產場,制定科學有效的消毒制度;加強對種雞的監控和凈化;葯物防治;免疫。冬季飼養肉雞一定要解決好通風和保溫的矛盾,保持舍內空氣質量,加 *** 生管理,合理用葯,這樣發病率就會大大降低,保證肉雞的生長和生產,從而獲得理想的經濟效益。
4、加強飼養管理
進雛前對雛舍進行嚴格的沖刷、消毒、熏蒸。用具、衣帽、房舍等徹底清洗。由於肉雛雞生理特點的需求,入舍後,先飲水後開食,尤其長距離運輸的雞,可及時補充機體所失的水分。對於不願意活動的雞,應採用人工轟趕強制採食的措施,但應注意動作要輕,不要造成擠壓致死的現象。光照時間宜縮短,不宜延長,不可隨意改變光源的位置、時間、強度等,使舍內照度均勻。
地面要乾燥,水泥地不吸水易潮溼,最好用三合土打地面,地面透氣、保持乾燥不反潮。
選好墊料,要用新鮮、乾燥、柔軟、不霉變、吸水性好的墊料,最好為刨花。用時要巧用,最好一次鋪好墊物,不要零星新增,要經常翻動,使其不發硬、不趕氈、不板結,保持松軟。
控制飲水,滿足水的需要,一般飲水是耗料量的2-3倍,但不多供水,因為水多會加劇墊料的潮溼,不要在舍內洗菜,不在舍內貯水,防止墊料吸水,用水管時防止跑水。
雞日糧中不過量用鹽,防止喝水多,導致雞糞含水分高或拉稀,打溼墊草墊料。另外,飼料中含脂率不要過高,否則會使糞便黏稠,落在墊料上易板結,雞趴在上面易引起胸部發炎、囊腫,日糧中蛋白質新增要適量,過多則不易消化,如喂豆餅多,容易拉稀,打溼墊草則有害。
解決好形成胸囊腫的突出問題,如為籠養或網上養,可在籠底或網底部,加一層柔軟的橡皮條,以防止雞的胸部直接與尖硬的鐵絲接觸,以避免造成胸囊腫。平養雞只要用柔軟度良好的墊草,而不使用硬墊料或板結料,也可防止雞腸道病的發生。
網上平養的肉雞群易發生非傳染性呼吸道病,尤其是25日齡左右的肉雞以冬季時易發。該病的病原不是細菌或病毒,也不是寄生蟲,而是飼養管理不善的結果,一般從第一天開始,連續或間斷的空氣乾燥、粉塵過多,且在通風不良情況下,被雞群吸入、長期蓄積而致病。防治措施是在保持舍內溫度前提下,加大通風量,以保證舍內氧氣含量,是雞群不發病或少發病、發病後盡快恢復的基本條件。
要保持舍內一定溼度,第1周溼度20%左右,第2周至出欄溼度應保持60%左右。3周齡以上肉雞要以通風為主,舍內溫度不低於21℃即可。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應激因素,採取一切可行手段讓雞採食,以保證機體能量需要,增強雞只抗病能力。除採取以上相應措施外,在飲水和飼料中新增適量的抗菌葯物和維生素或小蘇打,以增強雞只的抗應激能力和緩解由於呼吸不暢引起的酸中毒。
5、雞場的衛生管理
首先,應從健康種雞場引進雞苗,嚴防經垂直傳播帶進病原體。其次,應創造良好的飼養環境,包括雞場大環境和舍內小環境。大環境是指盡量將場址選擇在遠離其他雞場,地勢開闊、交通便利、無雜訊等外界干擾的地方。
舍內環境是指良好的保溫和通風條件,配備單獨的貯料室、消毒池、更衣間、工具室等。飼養用具與消毒用具嚴格區分,並定期消毒,嚴防水平傳播疾病,同時定期監測相鄰雞場及本地區有無疾病疫情的發生,採取預防措施。定期監測本場雞群的健康狀況,出現疫情及時處理。第三,堅持帶雞消毒,消滅鼠害,嚴防鼠害傳播疾病,病死雞燒埋處理,病雞與健康雞隔離的原則。
總之,冬季肉雞的飼養管理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除以上幾點外還有雞苗的免疫、斷喙、飼料的質量、飼養人員的管理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因此只有掌握各方面的環節要點進行綜合性考慮,才能提高冬季養肉雞的經濟效益。
猜你感興趣:
1.肉雞飼養階段管理技術
2.立體籠養白羽肉雞的方法是怎樣的
3.黃羽肉雞飼養中的常見問題有哪些
4.如何飼養出高產奶牛
5.烏骨雞的飼養技術
『柒』 養雞如何控制溫度
一、高溫環境下的溫度控制
1、調整日糧結構高溫使雞採食量和體能下降,可通過提高日糧濃度,增加飼喂次數的方法進行調整,適當提高蛋白質水平,改每日喂3次為4次,尤其要注重晚間一餐的飼喂,此時環境溫度低,雞喜採食,對提高產蛋率很有幫助。
維生素c又稱抗應激因子,對緩解熱應激有良好的效果。維生素E有保護細胞膜防止氧化的作用和提高機體免疫力的機能。在熱應激狀態下,蛋雞日糧中維生素E水平從10Iu提高到40~50Iu,產蛋率可提高1.5%~5.5%。
2、增加飲水量
在高溫情況下,體內水分隨熱量蒸發和呼吸排出損失嚴重。保證充足的清涼飲水,是防暑和調理生理功能的有效措施。
3、降低飼養密度
飼養密度過高,相對空間小,極易加重熱應激。到夏季應及時合理分群,適當減小飼養密度。
4、鎮靜解驚
鎮靜劑能降低中樞神經緊張度,可減緩熱應激反應。可用氯丙嗪、安定等。氯丙嗪在熱應激中不僅可降低雞基礎代謝率,減少活動和產熱量,維持熱平衡,且能促進採食,提高飼料利用率。
5、遮陽降溫
改進雞舍的遮陽、通風和隔熱設計,可安裝電風扇、水簾等降溫設備,雞舍周圍栽葡萄、葫蘆、絲瓜等植藤蔓綠色植物,既能收獲瓜果又遮陽蔽光,效果良好。
二、低溫環境控制
通風口加設風斗,門窗掛簾,堵嚴牆壁孔洞和縫隙,避免賊風侵襲。小規模雞場可以採用火爐、火牆、煙道等更省資金的做法;較大規模雞場可採用水、汽、電等集中供暖,如熱風爐、水暖爐、電暖器等供暖設備。在低溫環境條件下,雞體熱能消耗大,應適當提高熱能飼料的比重;冬季晝短夜長,應增加一次夜間補飼。
(7)肉雞多少天有調節溫度的能力擴展閱讀:
觀察雞舍溫度的兩種方法:
1、溫度計
選無破損的並經過校對的溫度計,掛在雞舍的北牆上,以免太陽直射,遠離火爐,溫度計的下端略高於雞背即可。及時觀察度數,達不到標准溫度的盡快調節。
2、看雞室溫
看雞群分布狀態就可調控溫度,如雞群均勻分布在整個網床,呈「滿天星」狀,休息時抻腿抻脖,非常舒適,表明溫度合適。
如雞群遠離火源,靠近南北牆溜邊,表明溫度較高,若是張口喘氣說明溫度太高。
如雞群靠近火源,擠在一起,並發出嘰嘰的尖叫聲,表明溫度過低;如大部分分布正常,個別網床處無雞,表明有漏風,檢查漏洞及時堵嚴。
『捌』 817肉雞多少天不能捂
30天。817肉雞1-7日齡的溫度一般控制在33-35°C,8-14日齡的溫度一般控制在31-33°C,派慶滲14-21日齡的溫度一般控制在差搜30°C左右,22-28日齡的溫度一般控制在28°C左右,後期通風就不同,尤其是過了30天後,原則是寧可冷一點,不塵脊能捂一點。30-35天保證上層雞有個別因熱張口,35天之後中層也不能有因熱張口的雞。
『玖』 肉雞的生長周期
肉雞的生長周期則較短,大概為6周左右。
肉用型品種雞,體型大,身腰短,冠沒有蛋用型雞發達。胸寬深,腿部肌肉充實,產肉多。雞休笨重,不喜歡活動,性情溫順,易管理。
母雞愛抱窩,但因體大易踩壞種蛋,一般不用這種母雞孵雞。肉用型品種可分為肉用仔雞專用種和一般肉用種兩類。肉用仔雞的特點是早期生長發育快,生後56-70天能長到1.25-1.5公斤以上。
(9)肉雞多少天有調節溫度的能力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選擇適宜的環境。初生雛雞體溫調節能力差,必須有適宜的溫、濕度,一般兩周前舍溫保證在30℃左右,以後逐漸降低,至5周時保持在21-25℃。
2、為避免雛雞因雞舍溫度高濕度過低造成脫水,在第一周舍內濕度保持65-70%的稍高濕度,兩周後應降低濕度,最後維持在55%-60%,保持舍內乾燥即可。同時注意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新鮮,但要防止賊風。
3、為促進雞的採食和生長,採用合理有效的光照制度。育雛頭兩周光照強度應稍大,每平方米2-3瓦,以後每平方米1瓦左右即可,育雛頭兩天連續48小時光照,而後每天照明23小時,關燈1小時,至2周後間歇光照法(即1-2小時光照隨後2-4小時黑暗)。
『拾』 小雞多少天可以脫溫,脫溫室怎麼建
春天飼養小雞一般在6周齡左右脫溫,夏天和秋天飼養小雞則在5周齡左右脫溫,冬天飼養小雞在7周齡左右脫溫。脫溫工作要逐步進行,室內溫度如果在不加熱的情況下可以達到18℃以上,即可進行脫溫。養殖小雞可以根據其實際活動情況進行適當的溫度調節,這遲野樣才有利於小雞正常生長,提高小雞的成活率。
一、小雞多少天可以脫溫
1、小雞的脫溫時間要根據小雞品種、溫度高低、生長速度快慢以及健康狀況等決定,一定要靈活掌握好脫溫時期。春天的小雞一般6在周齡左右脫溫,夏天、秋天的小雞一般在5周齡左右脫溫,冬天的小雞一般在7周齡左右脫溫。
2、脫溫工作一定要有計劃的進行,室內溫度如果在不加熱的情況下能達到18°C以上,即可進行脫溫。如果室內溫度達不到18°C,且晝夜溫差較大,這時就要延長脫溫時間,在白天可以停溫,晚上繼續供溫,晴天可以停溫,陰雨天適當增溫,盡量將溫差調至最低,提前做好調節溫度的工作。大概1個星期左右,小雞就會習慣在自然溫度下生長,這時就可以完全停止供溫。
3、由於剛出殼的小雞體積很小,絨毛也較少,對溫度非常敏感,自身也不能進行體溫調節,既怕冷又怕熱。所以一定要根據小雞實際活動情況進行溫度調節,這樣才會有利於小雞正常生長,提高小雞成活率,減少死亡率。在育雛工作中,一定要掌握好溫度控制技術,這樣才會有利於小雞養殖。
二、小雞脫溫室怎麼建
1、脫溫室的建立比較簡單,脫溫室就相當於一個可以進行人為調控溫度的房子,房子按照雞舍的規格建立,然後在房子裡面安裝空調或鍋爐,用空調或鍋爐使房子內溫度達到恆溫,將溫度控制在需要范圍內即可。雛雞要在脫溫室待15-20天以上,入雛前一定要進行試溫,檢查加熱設備以及溫度是否達到要求,室溫在30-35°C時即可育雛。
2、小雞對溫度姿悄的變化非常敏感,一般小雞在出殼後,神經系統不太健全,缺乏調節溫度的能力。剛出生的小雞體溫都要比成雞低3°C左右,大概10天左右體溫就可以達到正常溫度41°C左右。
3、剛出殼的小雞很怕冷、怕熱,消化系統也不健全,大概出殼後36小時左右才能夠完善,這時小雞的嗦囊小,腸胃消化能力較弱,但是生碼冊喊長發育很快。剛出殼的小雞體質較弱,抵抗能力低,抗病力較差,容易感染疾病。它對外界環境反應也比較敏感,容易受到驚嚇,需要在安靜的環境下進行養殖,遠離嘈雜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