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古田溫度多少
① 談一談寧德市古田的優點,特產
名優特產
農林特產
寧德盛產林、茶、果、竹等經濟作物,茶葉、卜肆食用菌、四季柚、檳榔芋、晚熟荔枝、晚熟龍眼、油柰、無核柿、板栗等暢銷海內外。寧德還盛產大黃魚、石斑魚、對蝦、二都蚶、劍蟶等海珍品,有「中國大黃魚之鄉」之稱。
芙蓉李
福安市是芙蓉李之鄉,芙型悔轎蓉李面積、產量居全國之冠。福安芙蓉李具有顆粒大、肉厚核小,甜酸適中前賣,不粘核等特點,不僅可以鮮食,更是加工供出口的蜜餞原料。以芙蓉李為坯製作的加應子、玫瑰李、芙蓉李乾等系列蜜餞,口味獨特、具有原果鮮味。
古田油奈
皮薄油亮,核小肉豐,甘甜可口。
② 誰知道古田這個地方啊,是不是非常窮的地方
你好,古田是革命老區,經濟不算發達,相對比較落後吧。
③ 古田縣的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鬧世
地勢以東、西兩側向中部古田溪和古田水庫傾斜。古田縣境內山巒起伏,嶺谷相間,山、丘、崗、壠、盆谷、河谷錯綜復雜。石塔山雄踞西北部,天湖山綿亘於北東部,土滿山縱貫中部,形成西部、中部、北部高地和東西兩大谷地。自西向東依次為:西溪、舊鎮中山山地,平湖、湖濱、松吉古田溪谷地,炭洋、張洋、崑山中山地,鶴塘、杉洋霍口溪谷地。呈兩高兩低地勢特點。閩江沿西南部急劇下切,江畔溪流多挾澗懸瀑。其出口處在水口鎮的渡口,海拔僅10米,為古田縣地勢最低點。古田全境相對海拔高差1613.5米,河道比降大,水流急,蘊存著豐富的水能資源。 乾旱
古田境內幾乎每年都有乾旱,尤以夏秋旱嚴重,持續時間長,乾旱的中心地帶是黃田鎮,其次是松吉、吉巷等鄉。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六年,三都、松峰一帶大旱,田禾絕收。解放後旱情發生的頻率,平均每四年一大旱。1953~1982年,發生春旱的有9年,夏旱的17年,秋旱的14年,春、夏、秋都出現旱情的有1963、1967、1971、1977年。旱情持續50天以上的特大旱年有1953、1964、1967、1977年;持續41天以上的大旱年有1962、1975年;持續20天以上的中度旱年有1961、1968、1972、1982年。旱情尤為嚴重的是1953年與1967年。1953年連晴日數達70天,不少溪澗斷流,山泉乾涸,禾苗枯萎。莪洋、松吉、大橋、大甲等地早稻癟粒,晚稻無法插秧,糧食遭到重大損失。1967年,從春季到秋季連續三旱,田地龜裂,池塘乾涸,病蟲害發生,全縣早季作物比1960年歉收150多噸。
洪澇
古田洪澇主要發生在5~6月的梅雨季節和7~9月的台風雷陣雨季。由於暴雨來勢猛,強度大,加上山區地勢復雜,河道狹窄,一時傾瀉不及,則造成低窪谷地山洪暴發之害。黃田、水口的閩江沿岸是主要受災區,其次是古田人工湖低窪地和主要溪流沿岸。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大洪澇有宋紹熙二年(1191年)四~五月,霖雨成災,1300餘戶民居被淹。宋嘉泰二年(1202年),發大水,淹沒廬舍甚多,溺死數百人。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發生水災,繼又流行瘟疫,死者甚眾。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至清光緒二十二年(1906年)發生洪澇8次,受災地區多在縣城(舊城)、黃田、水口及小東一帶,城垣被淹,沖毀紫橋、文治門、民舍,人畜死傷甚多。1953年7月18日起連續暴雨,20日晨6時山洪暴發,縣城被淹,水位深處4.7米,淺者2~2.5米。受,地處閩江中下游的水口最高水位達32.34米,超過警戒線12.34米,水口、莪洋、灣口、黃田大部分稻田被淹,黃田村邊百年榕樹被沖倒。70年代2次特大水災,全縣71個大隊受災,死2人,損失糧食2185噸,毀壞水利146條,橋梁36座。80年代2次暴雨,降雨量均在137.3毫米以上,大甲、卓洋、大橋、平湖、鳳埔等9個鄉鎮80個自然村受災,經濟損失2000多萬元。
台風
台風過境多在夏秋季節,當台風在本省或毗鄰省登陸時,對境內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是中部、北部、西北部高山地區受台風影響時,風力普遍在11級左右,閩江沿岸平均在10級左右,其它地方風力在8級以下。1961年9月12日至31日,連續3次台風襲擊境內,農基彎燃作物受災2.8萬多畝,損失稻穀7.5萬噸,毀壞橋梁24座,死1人,傷34人。1962年13、14號台風間隔時間短,接踵影響縣內,大東地帶風力在10級以上,12小時雨量達150毫米,持續時間長,引起山洪暴發,水位超過警戒線。該次台風是宣統元年(1909年)以來,50多年間最大的一次。1990年9月8日凌晨,18號台風襲擊境內,大甲、杉洋等10個鄉鎮181個村21843戶、91051人受災,死亡6人,傷23人,直接經濟損失3023萬元。
冰雹
古田冰雹常發生在春夏或夏秋之間並伴有狂風暴雨和雷擊。移動路徑有二條,其一從南平、建甌交界處進入,經鳳都鄉、城關向泮洋鄉方向移去,或向黃田鎮方向移動;其二由屏南縣進入,經卓洋鄉、鶴塘鄉的下三口一帶向東南方向移去。主要受災區在縣西北部與北部山地,降雹最多年份達5~6次,絕大多數的年份降雹3~4次,個別年份雖然沒有明顯冰雹,但也有似冰粒大小的小雹。降雹時間常見於3~5月初及白露節氣前後的午後到傍晚,冰雹的直徑一般2~3厘米,最大的有柚子大,持續時間搏虛一般是10~15分鍾,最長達半小時,一般積雹深度幾厘米,最大的可填滿小水溝,10~12小時方可溶化。清代2次雹災,雹大如杯,民屋、農產、牛羊遭受損失甚大。1956年雹災是歷史上較大的一次,最大冰雹重2.5公斤,炸毀房屋100多座,炸傷牛30多頭,小麥90%絕收,早稻苗40多畝、種子14噸、大豆3515畝、油菜443畝受毀。60年代,在平湖、吉巷、大甲、大橋、泮洋、鳳都等公社發生雹災3次,降雹持續半小時,平湖地帶冰雹大的有柚子大,小的如同雞蛋。70~80年代3次雹災,其中一次地面積雹10厘米,全縣14個鄉鎮均受災,死1人,傷6人,經濟損失數十萬元。
地震
境內有文字記載的若干次地震為: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十一月地大震。清同治四年(1865年)五月初一日早晨地震。光緒二年(1876年)五月十一日南鄉花山地震,暴風狂雨,山崩,民舍倒塌,男女死亡43人,有1人被風飄至3里外始落地。民國五年(1916年)2月15日地震。民國七年(1918年)2月11日巳初,地震1分鍾。1973年7月20日發生地震,震中位置北緯26°48′,東經118°36′,在古田鳳埔上坑村西部,震級3.0級。1973年10月13日發生地震,震中位置北緯26°48′,東經119°06′,在古田杉洋西南、鶴塘南部,震級2.2級。
2008年3月6日21時3分和57分,福建寧德古田分別發生4.1級和4.6級地震,最大地震烈度為6度。
④ 8月從1到11日的氣溫是多少
35、6度吧。
⑤ 古田有什麼特產
1、古田銀耳
古田香菇是寧德地區一大特產。其中以古田縣人工栽培香菇為最。它原系野生食用菌,可蔬可橋缺判葯的山中珍品敏改,古田創新露天袋栽香菇,產品暢銷國內外。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古田
⑥ 寧德市氣象局:搶抓時機 人工增雨成效顯著
本周, 寧德市 終於迎來了久違的連續性降雨。記森仔宏者了解到,11月1日至2日,受台風“尼格”外圍雲系和冷空氣共同影響,局部地區多對流天氣生成,有利於人工降雨作業。市氣象部門及時搶抓有利戚頌天氣時機,啟動人工影響天氣應急響應,通過市縣聯動,在全市范圍內不分晝夜、全天候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地面火箭彈與地面煙爐雙管齊下,盡最大可能增加降雨量。
截至11月2日20時,全市氣象部門共開展人工增雨57次,發生火箭彈76枚,燃燒煙條94根,在自然降雨和人工增雨的共同影響下,全市9個縣(市、區)普降中到大雨,112個鄉(鎮、街道)降水量超過5毫米,其中,92個鄉(鎮、街道)超過10厘米,降水量最大為柘榮乍洋67.5毫米。
今年7月以來,我市出現持續性晴熱高溫天氣,極端高溫達42.8℃,降水偏少、溫度偏高、濕度小。據數據顯示,7月至10月,我市平均氣溫25.6℃,較常年平均值(24.2℃)偏高1.4℃,居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1高位;平均降水量203.6毫米,較常年平均值(692.5毫米)偏少70.6%,居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1低位,氣象乾旱發展快、程度此冊重,全市除古田、壽寧部分鄉鎮為重旱,其餘地區氣象乾旱等級均為特旱。
⑦ 古田紅曲酒多少度
古田紅曲酒15度左右的。古田縣是紅曲酒的發源地。紅曲酒是世界三大古釀之一,是閩派黃酒的代表,是至今唯一仍在沿用唐代釀造的一種古老工藝。古田縣志記載,唐開元二十九年741年就有制兆仿酒的文字記錄。
經常飲用紅曲酒能夠很困猜仿好的增強自身的抵抗力,從而起到抗衰老的功效。第三種,因為紅曲酒有著抑制癌細胞生長的功效,所以紅曲酒能夠很好的預防癌症。
紅曲酒的釀造方法糯米洗凈後加水浸泡12小時左右。泡米的同時把清水燒開,倒入准備好的酒壇子里自然降溫,降至35度左右時加入紅曲泡上,並留出汪纖一小把紅曲備用。白曲則粉碎成粉末待用。
米粒浸泡至能用手輕松捻碎時,洗凈瀝干,加入與糯米等高的熱水,放入蒸鍋里蒸至糯米熟透,用手捻開無白心。蒸好的糯米攤開放涼,在等待糯米飯放涼的同時,把白曲加入泡好的紅曲中攪拌均勻。
糯米飯放涼溫度要根據當時的室溫來判斷,比如室溫20度時放涼至35度左右就可以了,此時可以把糯米飯移入酒壇子里並攪拌均勻。把留下的紅曲撒在較上面,蓋上壇子口但不要密封,防止灰塵掉落到壇子裡面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