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豆發酵用多少溫度最合適
A. 納豆發酵的溫度是多少
納豆發酵的溫度是28℃~32℃恆溫。
發酵豆豉的發酵,就是利用制曲過程中產生的蛋白酶分解豆中的蛋白質,形成一定量的氨基酸、糖類等物質,賦予豆豉固有的風味。
⑴洗豉:豆豉成曲表面附著許多孢子和菌絲,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酶類,如果孢子和菌絲不經洗除,繼續殘留在成曲的表面,經發酵水解後,部分可溶和水解,但很大部分仍以孢子和菌絲的形態附著在豆曲表面,特別是孢子有苦澀味,會給豆豉帶來苦澀味,並造成色澤暗淡。
⑵加青礬,使豆變成黑色,同時增加光亮。
⑶浸燜:向成曲中加入18%的食鹽、0.02%的青礬和適量水,以剛好齊曲面為宜,浸燜12小時。
⑷發酵:將處理好的豆曲裝入罐中至八、九成滿,裝時層層壓實,置於28℃~32℃恆溫室中保溫發酵。發酵時間控制在15天左右。
豆豉是中國漢族特色發酵豆製品調味料。豆豉以黑豆或黃豆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麴黴或者細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質,達到一定程度時,加鹽、加酒、乾燥等方法,抑制酶的活力,延緩發酵過程而製成。豆豉的種類較多,按加工原料分為黑豆豉和黃豆豉,按口味可分為咸豆豉和淡豆豉。
豆豉,古代稱為「幽菽」,也叫「嗜」。最早的記載見於漢代劉熙《釋名〃釋飲食》一書中,譽豆豉為「五味調和,需之而成」。公元2至5世紀的《食經》一書中還有「作豉法」的記載。古人不但把豆豉用於調味,而且用於入葯,對它極為看重。《漢書》、《史記》、《齊民要術》、《本草綱目》等,都有此記載,其製作歷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
據記載,豆豉的生產,最早是由江西泰和縣流傳開來的,後經不斷發展和提高,使豆豉成為獨具特色,成為人們所喜愛的調味佳品,而且傳到海外。我國台灣人稱豆豉為「蔭豉」,日本人稱豆豉為「納豉」,東南亞各國也普遍食用豆豉。
B. 做納豆的溫度是多少
納豆發酵的溫度是37度到42度恆溫。
納豆:起源於中國古代,自秦漢以來開始製作,由黃豆通過納豆菌發酵製成畢悔豆製品,具有黏性,氣味較臭,味道微甜,不僅保有黃豆的營養價值,更重要的是發酵過程產生了首數宏多種生理活性物質,具有溶解體內纖維蛋白及其他調節生理機能的保健作用。
傳統製法:將蒸熟的黃豆用稻草包裹起來。稻草需要浸泡在100度的沸水中以者冊殺菌消毒,並保持在攝氏40度放置一日。稻草上常見的枯草桿菌即納豆菌,可產生芽孢且耐熱度高,所以殺菌過程不受破壞。高溫培養速度快,而且能抑制其它菌種,並使黃豆發酵。發酵會產生黏稠的絲狀物,這種黏稠外觀主要來自成分中的谷氨酸,被認為是納豆美味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