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公斤的睡袋適合多少溫度
『壹』 睡袋的技術參數
一般的溫標由三個數據組成
低溫度:指該睡袋使用的極限溫度,只表示你在這樣低的溫度不會被凍死而已,是否能睡的著就很難說了。低於這一溫度對於使用者來說是危險的。
舒適低溫:指該睡袋使用舒適的理想溫度。在這個溫度下,人可以非常舒適的入睡,而不會因為寒冷而無法睡眠。
高溫度:是指溫度使用范圍的上限,高於這一溫度,使用者將熱得無法忍受。
舒適低溫在睡袋上有2種標識方法,1種是標識一個絕對溫度,比如-10度,表明該睡袋的舒適低溫是-10度;一種是標明溫度范圍,從紅色過渡到綠色或藍色,比如紅色從5度開始,到0度時過渡為淡綠色,在-5度時過渡為深綠色。這種溫度表示的意義是:5度偏暖,0度適宜,-5度時感覺很寒冷,這個睡袋的舒適低溫是0度。需要說明的是舒適低溫僅僅是一個相對概念,睡袋產品沒有行業協會,沒有行業標准,國內沒有,國外也沒有,一些大的品牌商和研究機構根據實驗室試驗和野外經驗,對自己的產品標定舒適低溫。這個溫度只具有參考意義,他會因人而異,因環境而異。一般來說歐美原產的睡袋在溫標上對於亞洲人來說不太適宜,因為歐洲人在耐寒能力上要高於亞洲人,因而我們在選擇時要格外加以注意。
低舒適溫度一般定義為人體在8小時連續溫暖睡眠中的低溫度;極限溫度是指睡袋能保護人體不至於失溫的低溫度,一般是指人體在6小時連續不溫暖睡眠的溫度,以對人體不造成危險傷害為級別。
人體通過新陳代謝產生熱量,當我們感覺溫暖時,意味著我們身體產生的熱量等於或大於向周圍環境中散失的熱量,而我們散失熱量通過以下幾個途徑:
----和身體接觸的熱量傳導,特別是身體下面的地面
----身體周圍的對流空氣以及人體呼吸時呼出的空氣
----皮膚表面的汗水蒸發
----人體的紅外熱輻射
對於一個睡眠的人來說,身體接觸熱能傳導和空氣對流是大的熱量散失方式,用一個簡單的能量平衡公式:身體產生的熱能=身體通過傳導,對流,輻射等散失的熱能。
傳導:地面是主要的熱量散失因素。睡袋雖然可以改善一些,但是睡袋和地面之間的睡墊更為重要,選擇隔熱系數高的的睡墊可以減少向地面的熱傳導。
對流:這是睡袋散失熱量的主要因素,可以採用更厚的睡袋來隔絕更多的靜止空氣在人體周圍
呼吸:在寒冷環境下,通過呼吸散發出的熱量也非常多
蒸發:汗液蒸發是人體降溫的主要方式,但在寒冷環境下睡眠的時候,汗液蒸發將會很少
輻射:僅占人體散失熱量的很少部分
睡袋的作用僅是用來保持熱量盡量少的散失,而睡袋內的人體則不斷產生熱量保持溫暖,不同的個體和情況下產生的熱量不盡相同,所有的睡袋溫標系統都是基於一個標準的人體,但是這樣一個標準的人體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一個睡眠狀態下的人體大約有75-100瓦特的熱能功率,按照人體表面積換算成大概47-55 瓦每平方米。由新陳代謝產生的能量非常復雜,與年齡,性別甚至身體下的脂肪量有關,但大體上,一個健壯的年輕男性產生的身體熱量總是遠多於老人和女性的。對寒冷的感覺和年齡以及經驗有關,新手一般都會比有經驗的登山者感覺更冷。經常在戶外工作的人在寒冷環境下要比經常在辦公室工作的人感覺溫暖些。
一般來說,超過25歲以後,胖人對寒冷的感覺要比瘦人少。胖人總說他們新陳代謝慢,更精確的說法是,胖人吃得食物要比他們消耗的多;瘦人有比較平衡的新陳代謝,意味著他們吃得食物基本上都可以消耗掉。人體內的脂肪在食物缺乏的時候可以加入代謝產生能量。登山和徒步等戶外活動常常讓人體消耗的能量遠遠多於吃的食物產生的能量,極地以及高山探險活動就需要更多的熱量了。胖人能將他們身體存儲的脂肪燃燒轉化成能量,並且胖人比瘦人有更厚的天然熱絕緣層,所以胖人較瘦人更耐凍些。另外女性一般要比男性更容易感到寒冷,在睡袋的舒適溫標上,女性往往要比男性高大概5℃。因為新陳代謝和年齡有關系,老人比年輕人產生的更少的能量因此更容易感覺到寒冷,16-24歲的健康男性處於新陳代謝的旺盛期,身體產生的熱能遠高於散失的熱能,這樣在在睡袋的舒適溫標上要比年老的人低大概5℃。對於兒童,由於沒有形成成熟的新陳代謝系統,所以對於他們的睡袋溫標定義就會變得很困難。歷史上大部分對睡袋所做的研究都集中在士兵,戶外培訓師,高山向導和登山家們身上,這些人都具有豐富的戶外生活經驗,而且年齡在18-40歲之間。但實際上大部分的戶外活動者平常都生活在城市中,在有中央空調的辦公室里工作,開著汽車到處走,這些生活模式降低了普通人對寒冷環境的適應能力。久居城市的人如果突然走進野外環境中,艱苦的徒步甚至高海拔的登山很快就會耗盡他們的力氣,筋疲力竭的身體產生的熱量也會減少,就會使人更容易感到寒冷。
為了建立睡袋的溫度等級,商業生產前的睡袋原型都要做戶外測試,而測試者往往是經常在戶外生活的人,例如士兵,登山向導等,他們需要在野外環境中測試幾個星期,然後提供給廠商關於睡袋舒適溫度和極限溫度的意見。
對於睡袋生產廠商來說,測試睡袋需要溫度風速,濕度,風速,所穿衣服等條件,並且很難象登山家那樣去面對各種各樣的環境和氣候情況,一般的測試只能基於理想環境下一定溫度和濕度,但是測試的結果與實際使用情況大相徑庭。為了使測試結果更加接近真實使用環境,各個品牌紛紛建立氣候實驗室,在人造的環境中控制溫度,濕度,風速等物理條件,並在相對應的氣候下測試睡袋,由此得出比較合適真實使用情況的溫標系數。隨著科技的進步,計算機以及各種探測手段不斷進步和完善,紅外熱成像系統也開始應用才睡袋測試中,根據紅外熱成像可以清晰判斷出人體在睡袋中的散熱情況,紅色區域表示散發出來的熱量比相應的藍色區域要多,睡袋設計也可以根絕測試結果作相應的改進。
一些重要的睡袋標准
- BS 4745-1984紡織品熱絕緣標准
- ISO 5085紡織品熱絕緣標准
- EN 31092 紡織品熱絕緣標准
- ASTM F 1720-96 基於實時發汗人體熱量模型測試的美國睡袋標准
- G08-013 法國睡袋標准
- EN 53713-2002 歐盟睡袋標准
2002年4月,新的歐洲標准EN 13537通過CEN驗證並成為睡袋定標的必須條件。以EN 13537為基準評估的睡袋舒適溫標較先前的商業慣例更加合理,並且在以後的幾年時間內,戶外用品店內以EN 13537為標准標注的睡袋比例將提升到50%。另外,在2005後,以EN 13537為標准標注的睡袋比例必須達到100%。但在歐洲以外的國家和地區,睡袋的標准仍然按照傳統的商業慣例進行標注,這給消費者選購帶來比較大的迷惑。 睡袋填充物主要有兩種,羽絨和化纖棉,此外還有單層的抓絨睡袋。
羽絨:又分為鴨絨和鵝絨,同等條件下鵝絨的保暖程度稍高於鴨絨。羽絨主要有3個性能指標:第1個指標是填充重量,比如400克鵝絨睡袋,1100克鴨絨睡袋,這個重量不是說睡袋重量,而是指填充羽絨的凈重量;第2個指標是含絨量,羽絨是由羽片和絨組成的,羽片有支撐作用,保暖主要來自細絨。含絨量用百分比表示,如80絨表示100重量單位中絨的含量是80單位。鴨絨一般高含絨量在85到90,鵝絨的含絨量可達90到95;第3個指標是絨的膨脹度,膨脹度(Fill power)是指一盎司羽絨在68.4克壓力下有多少立方英寸,羽絨的膨脹度越高,絨的保暖性能越好。一般國產鴨絨的膨脹度在450左右,國產鵝絨的膨脹度從450到600。美國進口的安第斯山地鵝絨含絨量可達95左右,膨脹度高達到700到800。
市場上有時會發現特別便宜的羽絨製品,比如100元一件羽絨服,150元一條的鴨絨睡袋,這樣的產品一般不可選。因為羽絨還有兩個一般人無法現場檢驗的指標:耗氧指數和清潔度。羽絨需要經過多道專業清洗去脂程序,有些小商販把初級的羽絨稍加清洗後就做成成品,這些製品根本無法使用,簡單的鑒別方法是用木棍敲擊成品,會有粉塵漏出,聞一聞會有異味,如果清洗,水中有臭味。羽絨本身是高品質的產品,希望大家選購真正的好產品。
化纖棉:的種類很多,質量參差。普通的噴膠棉,到四孔棉,七孔棉(多孔棉市場七孔九孔棉概念: 國家對多空枕頭並沒有標准,對多孔纖維的含量也沒有具體要求,關於所謂「孔的」數量,更是無從考究,《枕頭記》引用中國纖維行業權威儀征化纖的介紹,技術先進的儀征化纖工廠僅僅生產一孔的中空纖維,不存在七孔或者九孔纖維,市場上面多數七孔或者九孔纖維均系中空棉。),3M Thinsulate 棉,POLARGUARD 3D/HV棉等。polarguard 3d 和 polarguard HV之間的區別是前者可壓縮性更好,而後者保暖更好,3D一般做到-5~-15℃,HV可以做到-15~-25℃。各種化纖填充物睡袋一樣,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保暖性能會慢慢降低直至沒法使,但它們有羽絨睡袋所沒有的一個優點,就是打濕後還能殘存一部分保暖性能,不象羽絨的一旦濕了就完全不保暖甚至起負作用。填充密度用每米方克重表示,如260克/米方,320克/米方。對比羽絨和化纖棉兩種填充物,羽絨保暖程度更高,在同等保暖程度下重量可以實現輕;化纖棉保暖程度相對底,包裝體積大,可壓縮性差;羽絨貴,化纖棉便宜;羽絨潮濕會喪失幾乎全部的保暖能力,而且不易干,所以嚴酷登山環境下往往使用有放水透氣性能的材料做羽絨睡袋的外料,化纖棉有一定的拒水性能,濕後保持一定的保暖性能,而且晾乾速度快;羽絨製品的使用壽命很長,良好保養可使用10多年,而化纖棉睡袋的壽命不過3、4年。
抓絨:睡袋使用抓絨(fleece)縫制而成,可以單獨作為夏季睡袋或衛生睡袋。也可以配合其它睡袋在冬季使用,以增強保暖效果。根據時間經驗,一個-3度的睡袋,加抓絨睡袋後保暖效果可達-10℃左右。 羽絨睡袋對內外材料的要求很高內襯材料通常要求200T以上為宜,因為如內襯材料指數低於200T,個別毛會穿出,一些比較好的睡袋常使用好的尼龍材料不會有絨穿出的現象,這種材料輕且皮膚接觸時感覺柔貼;
睡袋外用材料:好的羽絨多採用防水透氣材料,因為在一些極冷的地方,每當清晨起床時,帳篷內熱氣凝結而成的小水珠,常會濺到睡袋上,所以睡袋的外用材料要具有一定的防水性,確保睡袋的乾燥。由於羽絨睡袋一旦潮濕,又不易干,這就會喪失保暖性能,所以必需使用防水透氣材料做其外部面料。
人造真空棉
特點是防潮,輕便!所以在比較潮濕的環境條件中,好選擇人造真空棉睡袋。避免將睡袋弄濕,否則睡眠就會受到嚴重影響。
羽絨材質
羽絨睡袋十分輕便而且隔熱保溫效果較好,但是必須保持乾燥。一旦被弄濕了,不僅 失去了隔熱效果,而且也很難晾乾。
露營袋
它可以替代帳篷的部分功能使你保持乾燥,但長遠看來,還是不如帳篷實用,因為帳篷同時還是做飯和日常活動的場所。將你的睡袋放在一個小袋中,裝在壓縮袋中,使體積減縮到小。保持睡袋干凈,可以在下面放上皮墊子或者雨披。
內外料
普通棉睡袋使用滌綸或尼龍材料,滌綸尼龍布又有密度和質地的差異,這里不再細說。羽絨睡袋對內外材料的要求很高,是少要保證230T以上密度的尼龍材料才保證防絨。很多國產尼龍布密度不夠,不能防絨,生產商採用加塗層的辦法防絨,這是很不科學的做法。因為羽絨睡袋的內外料需要有良好的透氣性,否則散發的濕氣會聚集在睡袋裡面,使羽絨的保暖性大大降低。高織純棉或滌棉也能防絨,但重量大,壓縮性差,一般不使用於高端睡袋。 常見的睡袋有3種形狀,瑪咪式,信封式以及啤酒桶式。瑪咪式又叫mummy式或木乃伊式,這種睡袋肩寬腳窄,肩部寬度一般75到85公分,腳步寬度 35到45公分。瑪咪式睡袋是同樣重量下能夠達到好保暖效果的睡袋形狀,適合寒冷季節使用;信封式睡袋顧名思義,肩布和腳部一樣寬,像個信封,這樣的睡袋比較寬松,適合夏暖季節和體形寬大的人士;混合型睡袋式前兩者的結合,大部分是信封睡袋加上一個瑪咪式的帽子。
國際流行的睡袋是小方帽,人體流線型(寬的部位不在領口,而在肩肘部)。以前的大圓帽既增加重量,又不利於保暖。有人把這種新款睡袋稱為「啤酒桶」,也有人把它稱為「蠶繭式」,其實都不過是前兩種睡袋的異化,它在設計上吸取了前兩款睡袋的優點,擯棄了前二者的不足,在攜帶及使用的舒適性上都有了較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