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玩具多少合適
1. 簡述幼兒玩具選擇的原則
幼兒玩具選擇需要符合幼兒的發展特點以及相關的實際年齡。不同的年齡段適合不同的玩具,因此要結合孩子的年齡以及孩子自身的發育和發展情況來選擇合適的玩具。
2. 3歲孩子有多少玩具合適
二至三歲的兒童喜歡動,不知道危險,並開始對抗,不聽話,難以教育,不願別人動他的東西。 這時期的兒童適合玩沙盒及木製動物玩具、推拉玩具、小三輪車、樂器玩具、積木、簡單火車、手動玩偶、不同形狀的盒子及塞入的塊狀玩具、電話、簡單幾何圖形等。
三至五歲的兒童為創造力開始發展的時期,適合的玩具有可換衣服的娃娃、玩具屋、筒單工具組合、簡單建築組合、智力玩具、粉筆、小型運動設備、牽線木偶、簡單的計算數字的游戲及各種樂器如木琴、鐵琴、鈴等。
三歲寶寶基本上任何菜都是可以吃的,比如說西蘭花、豆角、胡蘿卜、木耳等各種有營養的食物,由於現在孩子已經完全具備咀嚼功能,只要不是特別硬以及特別難消化的食物,三歲的寶寶都是可以駕馭得了,這時候父母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做好食物的葷素搭配以及營養搭配。
三歲的寶寶身體正處於快速發育的階段,如果出現貧血或者營養不良的情況,那麼是很影響孩子正常生長的,所以平時要給寶寶提供健康的飲食,同時還要控制寶寶在零食上面的選擇。
由於現在臨時的種類非常多,並且新奇的樣子,也能夠吸引孩子的關注,父母不能夠完全杜絕孩子選擇零食,但要在科學的方式下引導孩子選擇一些健康的零食,並且也讓寶寶養成一種自己挑選零食的習慣,這樣的習慣能夠跟隨寶寶一輩子,成為寶貴的財富。
3. 一個中型幼兒園需要准備多少玩具
一個中型的幼兒園需要准備多少玩具,這個有點難說。即便是中型的幼兒園也要看你有多少班級,每個班級里有多少孩子,根據具體的數量來決定玩具的多。
如果你現在還沒有給幼兒園,添置玩具的話,建議你可以選擇幼兒園配套服務商。濟南這邊貝貝成 有幾家門店和體驗中心。有大量不同類型的玩具,拼插積木,過家家的玩具,區間玩具。可選擇餘地比較大哦!
4. 幼兒園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適合玩什麼樣的玩具
適合3-6歲寶寶的玩具分為以下幾類: 一、發展感知覺,促進寶寶認知和語言能力的玩具:簡單的拼圖玩具、成套的小盒、拼插玩具、中小型的積木;各種動物形象的毛絨玩具;娃娃、玩具餐具、玩具傢俱;各種玩具交通工具,小汽車、卡車、救護車等。 二、發展和促進寶寶動作的玩具:大皮球、小皮球、兒童自行車、三輪車、套環等。 三、使寶寶情緒愉快的電動玩具:電動飛機、小汽車、軌道火車等。 四、促進寶寶精細動作發展的沙灘玩具:小桶、小鏟、小漏斗、小噴壺等。 適合3-4歲寶寶的玩具有: 1.顏料和刷子;彩筆;彩色書;練習寫字和寫數的本子;編織物、做卡片用的工具;串珠(大珠子適合3歲孩子)。 2.木板和卡片游戲;成人用機器的縮微模型,如計算機;各種復雜的拼圖;圖釘板;磁性板或絨板;匹配和記憶游戲;書、鍾、表;裝有合適軟體的計算機。 3.需要利用小肌肉運動來製造的玩具;需要緊密地裝在一起的小物體,如洋娃娃、小傢具、小汽車、小農具。 4.可教穿衣技能的玩具:如***子、系鞋帶、拉拉鏈、按按扣;娃娃及其附屬物;玩具動物;化妝用的服裝;木偶及戲台;兒童用拖把、掃帚、簸箕、熨斗及熨板;兒童用的塑料工具,如錘子或螺絲刀;沙子;小火車;小孩用的錄音機。 5.體育玩具,如繩圈、保齡球和靶子;小彈簧墊;各式各樣的球;任何能動的和能激發孩子跑、追、搖、能撲上去、能跳起來的玩具。 適合4-6歲寶寶的玩具分為以下幾類: 一、 發展小肌肉系統,完善各種動作的協調性、准確性和靈活性的玩具:各種球類,羽毛球、乒乓球、毽子、跳繩、自行車等。 二、 能夠豐富寶寶生活經驗、培養各種技巧、發展寶寶智力的玩具:玩娃娃家的各種用具,小鍋、小碗、小傢具,木工玩具;各種交通和運輸工具,大卡車、消防車、警車等;各種組裝玩具,積木,建築模型,七巧板等;各種棋類,如跳棋、五子棋等。 三、 激發寶寶數學興趣和科學愛好的玩具:計算器、學習機、電腦、遙控汽車、電子積木等。 四、 培養興趣、陶冶性情、發展審美能力的玩具:電子琴、鈴鼓、木琴等。 適合4-6歲寶寶的玩具 1.運動型玩具:利於寶寶鍛煉體能,如:球類、跳繩、小自行車、沙包等。 2.技巧型玩具:利於鍛煉小肌肉群及機體協調能力,如:釣魚玩具、畫板和畫筆、投球、套圈等。 3.智力型玩具:利於鍛煉思維和動手能力,如:拼圖板、插塑積木、鐵積木、橡皮泥、組裝玩具、科學模擬玩具、電子積木玩具。
5. 寶寶在不同的年齡,怎麼選擇合適的玩具
小米和老公因為要不要給孩子買玩具爭執了起來,小米認為可以買,因為很多的玩具都可以開發孩子的各種各樣的能力;但是小米的老公卻不這樣認為,他認為玩具太多的話,很容易讓孩子注意力渙散,一會兒玩這個一會兒玩那個,不利於孩子專注力的培養。
這樣的爭執其實很多的家庭都有過,玩具到底應不應該多買?應該買多少?什麼樣的玩具對孩子最好,等一系列的問題。
除了根據年齡怎樣選擇不同類型的、能夠促進孩子發展的玩具,玩具在選擇還要注意安全問題:
玩具一定要選擇安全無毒的
有些玩具中可能含有對孩子身體有害的苯、鉛、鎘等化學成分或重金屬,這些在孩子玩耍的時候容易隨著孩子的手進入到嘴裡,對孩子的健康產生影響。所以要選擇原材料安全無毒的,使用漆也要是環保漆和水性漆。
不要過尖或者是體積過小的玩具
這一類的玩具很容易傷著寶寶,尤其是一些體積過小的玩具,很容易就被寶寶吞咽,對孩子的生命產生威脅。
擁有合格標識的玩具
孩子每天玩的玩具,爸爸媽媽們一定要小心注意,不要為了貪便宜就選擇一些沒有正規廠家生產信息的、擁有合格標識的玩具。買玩具要查看產品「CCC」標志,要注意警示信息或其他安全信息,還要記得查看玩具使用說明。
小小玩具的選擇,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也至關重要,爸爸媽媽們一定要認真對待,給孩子選擇合適又好玩的玩具。
6. 幼兒中班玩具擺放高度是多少
一、根據不同的活動區投放適當的活動材料
材料是教育意圖的物質載體,它本身的特性及由這些特性所規定的活動方式往往決定著兒童可能獲得什麼樣的學習經驗,獲得哪些方面的發展。根據幼兒的認知、情感、動作、語言、社會性等發展的需要,站在幼兒的角度,從孩子的心理出發,可為孩子創設角色區、科學區、美工區、語言區、木工區和運動區等不同形式的區域活動,為幼兒提供了動手、動腦、並且能按照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進行活動的場所和施展才能的機會。
一般來說,各活動區都有一些基本的、相對穩定的材料。例如:積木區:大中型號的積木。需要的話,還可以有一些輔助材料,如易拉罐、各種小動物造型等。
角色扮演區:各種可以根據需要而變化其用途的服裝、道具、傢具等。
科學區:放大鏡、天平、尺子、磁鐵等工具和各種適宜於幼兒探索的材料。
操作區:桌面積木、積塑片等各種拼插玩具、串珠、七巧板、各種智力拚圖等各種拼圖及各種數學學具操作等。
語言區:圖書、錄放機、故事磁帶、木偶、頭飾等。
美工區:紙、筆、橡皮泥、膠水、剪子、各種空紙盒等製作材料。
圖書區:各種有趣的圖書。
但活動區材料的這種穩定性並不是不變的,有些屬於活動內容的材料往往需要根據幼兒的能力適當加以改變。
二、注意活動材料投放的安全性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這足以說明安全工作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樣,在區域材料的製作和投放上,安全性應是第一位的。雖然孩子具有一定自我保護的能力,又有參加區域活動的經驗,有較強的規則意識,不需要時時處在教師視線范圍內,但畢竟是孩子,減少和消除環境中不安全因素是對區域環境的最基本要求。
為幼兒提供活動材料時,應選擇無毒、無味、對幼兒無傷害隱患的製作原料,製作前進行徹底的清潔消毒。有的瓶、盒、罐都是幼兒從家中搜集來的,我們一定不能忽視裡面的殘留物,時間一長會發霉,有很多的細菌。因此,教師必須和小朋友們一起做好衛生工作,把收集來的瓶、盒、罐等材料洗干凈後方可使用,以免意外事故的發生。比較堅硬、原始的易拉罐、包裝盒可用彩紙、絲帶等輔助材料進行裝飾、改造。還可選用質地柔軟的包裝紙、美工紙等進行藝術加工,使其在具備教育功能的同時,充分將其藝術性展現出來。以吸引幼兒對活動材料充滿興趣,積極投入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利於區域活動的順利開展。
除了注意活動材料投放的安全性外,還要注意活動環境的安全性。如,傢具要平穩,掛衣服的鉤子要略高於幼兒頭部等等。
7. 告訴家長:給孩子多少玩具才是合適的
這個孩子本身就已經有很多的玩具,但是每當和父母出去逛街的時候,看見喜歡的玩具就要買,不買就哭!搞的家長買也不好——浪費,不買也不好——孩子一直在公共場合哭鬧著,家長的面子也擱不下。
也許這樣的問題不僅僅是這位媽媽遇到,應該很多當父母的都遇到這樣的問題,或許也有很多家長很成功的解決二者的沖突,我想也有很多家長要麼就是屈從於孩子,要麼就是打罵收場。
從心理學的角度,談下我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再適當的給家長一些建議。由於我沒有養育孩子的經驗,談的內容可能更多是停在誇誇其談上,在各位家長面前班門弄斧了。
哭鬧著要父母買玩具的孩子,一般是在3歲到7、8歲之間,也就是在幼兒園到孩子小學一、二年級期間,在兒童心理學上,此階段的孩子稱為幼兒期。此階段的孩子身體的發育已有很大的進步,能很好的行走與跑跳,雙手能較靈活的操縱物體,也能進行語言交流。由於這些能力,孩子就迫切的希望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去,但他們又不能真正進入社會,於是游戲的出現彌補了孩子的心理訴求。
游戲,自然少不了玩具,因此家長給孩子買些玩具是應該的,對孩子的身心發育都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現在的家長都能意識到這點,都樂意給孩子買玩具,但現在,父母們苦惱的是玩具太多,有的孩子家裡玩具多得幾乎成了負擔。可是,孩子們還是不停地對父母說:「媽媽給我買玩具。」不買的話,孩子在公共場合,他可不管面子不面子,放聲大哭,恨不得告訴所有的人:「我的爸媽不愛我,不給我買玩具」。但是家長好面子啊,當著商場那麼多人面,臉自然拉不下來,家長的問題來了。。。。。。
哭是幼兒期孩子表達自己思想情感的一種方式,也可以說是孩子對付家長的一種有效的「伎倆」。面對這樣的局面,家長不要怪孩子不懂事,也不要施之暴力,因為這一切都是家長間接教給孩子的,告訴孩子這種對付自己的「伎倆」,其實是家長自身在教育子女時存在的錯誤導致的。
說到這里,我先給家長講心理學里的一個「強化理論」。
強化理論是美國的心理學家和行為科學家斯金納、赫西、布蘭查德等人提出的一種理論。斯金納提出了一種「操作條件反射」理論,認為人或動物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會採取一定的行為作用於環境。當這種行為的後果對他有利時,這種行為就會在以後重復出現(正強化);不利時,這種行為就減弱或消失(負強化)。人們可以用這種正強化或負強化的辦法來影響行為的後果,從而修正其行為,這就是強化理論。
理論可能有點難懂,我就拿孩子哭鬧要買玩具這個行為來解釋強化理論。當孩子在某一次要求家長為他買某個東西的時候,假如家長不給買,孩子自然不高興了,哭了,這時候哭的意義很簡單,就是一種不滿不高興的情緒表達。但這時候家長可能方法不對,為了哄孩子不哭,給他買了他要的東西,孩子破涕而笑。這樣次數多了,孩子就會發現哭這一招挺管用的,一哭家長准給買,哭能帶來更多的玩具啊,或者是更多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時候孩子的哭和家長的行為就夠成了正強化現象的發生。雖然孩子還小,不可能有這么高超的手段,這些是孩子的一種間接學習方式,是一種連孩子自己都感受不到自己在採用這種「伎倆」的學習。
1、負強化理論的應用
如果孩子無理取鬧,提出不切實際的購買要求,爸爸媽媽要堅決地拒絕他。只要堅持住了第一次,以後堅持起來,就會更容易。這種方法背後蘊涵的是負強化的原理的應用。當孩子無理索要時又採用哭鬧的「伎倆」時,家長如果能夠做到堅決說「不」,意味著告訴孩子你哭鬧的方法不再有效了,孩子也發現哭鬧不能再換來他想要的東西,慢慢的這個毛病也就改了。
利用該理論,改掉孩子的不好習慣,最好是在家裡,畢竟在公共場合,家長拉不下面子,很難對孩子說「不」,所以家長可以有意的在家裡嘗試做下。
2、和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
家長在教育子女的時候,既要培養孩子的智商的發展,動手的能力等,也要培養孩子與其他小朋友相處的能力,學會彼此溝通,學會合作,這樣孩子的社會化程度提高的也快,利於孩子的人格健全發展。
與此同時,動員孩子把小朋友請到家裡來一起玩,孩子平時不在意的玩具,在別的小朋友眼裡常常是「寶貝」,看到別人玩得開心,或者玩出了新花樣,孩子可能會發現舊玩具的新價值。同時,有了小朋友一起玩,孩子不覺得孤單,也會減少對玩具的依賴。爸爸媽媽也要多和孩子玩,使孩子覺得生活豐富充實,不再過多地依賴玩具。
我們不能拒絕孩子,有時是因為我們自己受不了孩子眼巴巴地看著別人的玩具的可憐樣子,更多情況下可能是當孩子哭鬧時,在圍觀的人審視自己的眼光下覺得很尷尬,只好答應孩子。其實,孩子對這類情景的適應也許比我們想像的好。而最適應不了的,也許恰好是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