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溫度調節 » 煮中葯多少溫度

煮中葯多少溫度

發布時間: 2022-04-03 22:46:57

『壹』 熬中葯怎麼熬

1.煎葯前的浸泡: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使有效成分易於浸出。一般以花、葉、莖類為主的葯物,浸泡時間一般為15分鍾。以根、種子、根莖、果實類為主的葯物浸泡時間一般為半小時。
2.煎煮次數:以兩次或三次為宜。
3.煎葯的溫度:一般是在未沸騰前用武火(即強火),至煮沸後再改用文火(即弱火),保持在微沸狀態,這樣有利於有效成分的煎出。
4.煎煮時間:一般對第一煎以沸騰開始計算需要30分鍾,第二煎以沸騰開始計算需要20分鍾。滋補類葯物煎煮時間可適當延長。
5.特殊葯的煎煮: 先煎葯:一些質地堅硬的葯材,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一般要先煎30 40分鍾,再與其它葯物混合後煎煮。後下葯:一般是氣味芳香含揮發油或不宜長時間煎煮的葯物,要在葯物煎好前5 10分鍾投入鍋內。包煎葯:一般是種子和各種花粉葯物,用紗布袋裝好放入群葯內共煎煮。另煎兌入:一些貴重葯要單獨煎煮後,再將葯液兌入一起服用。常見的有人參,西洋參,鹿茸等

『貳』 中葯保存溫度在多少度

這要看是什麼中葯如中成葯只有按照說明書上寫的一般陰涼乾燥處保存就行,如果是煎葯機煎出的湯劑最好是冰箱冷藏室保存一周,溫度0~40度,如果自己在家煎的25度一下,還得放到玻璃杯或陶瓷容器里,保存12小時,湯劑葯超過保存期會變質或葯效減退。

『叄』 熬中葯的時候,我們是應該用沸水還是涼水

煎中葯前不能用沸水泡

中葯往往是人們最信賴的葯品之一,湯劑也是臨床上應用最為廣泛的劑型。雖然攜帶不方便但是副作用小葯效好,還是被人們所用。不過對於湯劑的葯效中醫有些嚴苛的要求,不然再被煎煮過後,中葯材的葯效就慢慢流失,因此煎法應注意。

6、煎煳的中葯請丟棄

中葯能治療疾病的道理,就在於它含有生物鹼、皂素、鞣質等有效成分。中葯所以要煎熬,目的在於要把葯物中有效成分煎熬出來,以利於治療疾病。

煎葯的方法是否適當,對其療效有很大關系。煎熬時間短了,葯物的有效成分煎熬不出來,影響治病效果;煎熬時間過長,會使有效成分(例如揮發性成分) 遭到破壞或丟失,並且還會把葯煎煳。中葯一旦煎煳,其性質就會發生改變。例如,滋補性中葯煎煳後,其性味會由甘甜變成苦澀,不可能再起到滋補作用;活血化 瘀葯物煎煳後,會變成具有止血作用的葯物。大部分中葯煎煳後,有效成分都會遭到破壞,甚至效果相反,該清熱的不能清熱,該滋補的不能滋補。因此,中葯煎煳後應丟棄。

『肆』 熬好的中葯液,放在多少度的冰箱里最佳

如果煎好密封放置於0~5攝氏度的冰箱內,1~2周,葯液不會變質。據試驗,將煎煮好的葯液密封後,一組5袋放置在0~5攝氏度的冰箱內,各放1至2周,其後測試葯液中的兩種主要成分,經統計學處理,結果與剛煎煮的葯液沒有明顯的差異。

由於葯液放置在0~5攝氏度的冰箱內,葯液的袋口又是密封的,不適宜細菌、黴菌生長繁殖,因而葯液不會迅速發生腐敗變質。又由於冰箱內受光線影響小,葯液中的有效成分不容易被氧化而變質。在低溫下,袋口又是密封的,所以葯液中的揮發性成分不容易被揮發。

另外,葯液放置在低溫冰箱里,能將葯液中無效成分如蛋白質、澱粉粒、樹膠等雜質沉澱除去。同時在葯液中又不需要加入防腐劑,避免了防腐劑對身體產生副作用。使用時只需將葯袋放在熱水中溫一下,即可剪開服用,非常方便。

(4)煮中葯多少溫度擴展閱讀

中葯液是指將葯材飲片或粗顆粒加水煎煮或沸水浸泡後,去渣取汁而得到的液體制劑。

以中國傳統醫葯理論指導採集、炮製、制劑,說明作用機理,指導臨床應用的葯物,統稱為中葯。簡而言之,中葯就是指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用於預防、治療、診斷疾病並具有康復與保健作用的物質。中葯主要來源於天然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葯、動物葯、礦物葯及部分化學、生物製品類葯物。由於中葯以植物葯居多,故有「諸葯以草為本」的說法。

『伍』 如何正確煲中葯

1、煎前浸泡:中葯飲片煎前浸泡既有利於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又可縮短煎煮時間,避免因煎煮時間過長,導致部分有效成分耗損、破壞過多。多數葯物宜用冷水漫泡,一般葯物可浸泡20~30分鍾,以種子、果實為主的葯可浸泡1小時。夏天氣溫高,浸泡時間不宜過長,以免腐敗變質。

2、微波爐加熱不會影響湯葯的葯效

一般情況下,機煎中葯都是包裝在醫用塑膠袋中,包裝過程也在全封閉無菌狀態下進行的。這種袋裝葯液抗擠壓、不易破損,每包葯液可在常溫下,保存兩個星期,無論居家還是外出攜帶都非常方便。病人在服葯時,只需將葯包放進熱水內浸泡約10分鍾,就可以飲用了。

另外,許多人也在考慮使用微波爐加熱會不會影響葯物的效果,回答是否定的。微波爐加熱後的機煎袋裝中葯同樣可以放心服用。因為微波爐對食物的加熱原理不是靠熱傳遞,而是靠微波振盪產生的不斷變化的磁場使葯液中水分子振盪產生熱量,達到對葯液的加熱。整個食物加熱的過程中,沒有化學反應的發生,所以葯液有效成分基本處於穩定的狀態,不會影響葯效的發揮。

3、選擇正確的服葯時間,才會得到最佳的治療效果,對中葯更是如此。

服中葯的時間要根據病情和葯物的性質來定。

飯後服用:大多數葯物宜在飯後服用,尤其是補益葯(如人參)、健胃葯(如補脾益腸丸)和對胃腸刺激性較大的葯物(如甘露消毒片);

空腹時服用:驅蟲葯(如烏梅)和瀉下葯(如大承氣湯)則空腹時服用較好;

睡前服用:安神類中葯應在睡前服用。
但不管是在飯前或飯後服葯,都應有半小時至1小時的間隔,以免影響葯效。

服葯次數:一般來說,中葯通常需一天口服3次。病情緩和者可每日口服2次;而病情較重、較急者,可根據醫師的指示,每隔4小時左右服葯一次,夜晚也不停止,以使葯力持續,有利於更快地緩解症狀、減輕病情。

服葯溫度:大多數中葯宜乘溫服下,發汗葯須熱服以助葯力,而清熱中葯最好放涼後服用。

4、在您服用中葯期間,飲食方面應注意忌食生、冷、粘膩、辛辣的食品,我想沒必要另外補充維生素。

『陸』 熬中葯的正確方法

如何正確的煎葯,下面就向您介紹一下吧!
一、煎葯器具的選用
中葯湯劑的質量與選用的煎葯器具有密切的關系。現在仍是以砂鍋為好,因為砂鍋的材質穩定不會與葯物成分發生化學反應,其傳熱均勻緩和,這也是自古沿用至今的原因之一。此外,也可選用搪瓷鍋,不銹鋼鍋和玻璃煎器。但是不能使用鐵鍋,銅鍋,主要是因為鐵鍋或銅鍋的化學性質不穩定,易氧化。在煎煮葯時能與中葯所含的化學成分發生反應,如與鞣質類的成分可生成鞣酸鐵,使葯液的顏色加深。與黃酮類成分可生成難容性聚合物。與有機酸類成分可生成鹽類。這些都會影響湯劑的質量,直接關繫到中葯湯劑的臨床療效。
二、煎葯的加水量
煎葯的加水量也很重要,加水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到湯劑的質量。加水少了,會造成葯物煎煮不透,有效成分浸出的不完全。加水多了,煎煮出的葯液多,病人服葯時很不方便。 中葯材因其質地不同,它的吸水量差別也較大,一般加水量控制在5-10倍。重量相同的葯物,質地疏鬆其體積就大,吸水量自然就多。質地堅實其體積就小,吸水量就少。因此,煎煮花,葉,全草類葯物,加水量就要多一些。煎煮礦物類,貝殼類葯物,加水量就少一些。按照傳統的加水方法,是將葯物放入鍋內,第一次煎煮的加水量以水超過葯物表面3-5厘米,第二次煎煮的加水量以超過葯物表面3厘米為准。這種加水方法,簡便易行,又很容易掌握。
三、煎葯中注意的問題
1、煎葯前的浸泡: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這是因為來源於植物類的中葯多是乾燥品,通過加水浸泡可使葯材變軟,組織細胞膨脹後恢復其天然狀態,煎葯時易於有效成分浸出。 一般以花,葉,莖類為主的葯物,浸泡時間為1-1.5小時。以根,種子,根莖,果實類為主的葯物浸泡時間為2-3小時。
2、煎煮次數:以多次煎煮比一次長時間煎煮的效果好。實踐證明,湯劑煎煮兩次能夠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所以煎葯的次數以兩次或三次為宜。
3、煎葯的溫度:煎葯溫度的高低,中醫稱之為「火候」一般習慣上稱為「文火」或「武火」。所謂文火,就是弱火,溫度上升緩慢,水份蒸發較慢。所謂武火,就是強火,溫度上升快,水份蒸發的也快。如煎葯時火候過強,水份蒸發快,會影響有效成分的浸出,也容易糊鍋。反之,火候弱,煎煮的葯效果就差。一般是在未沸騰前用武火,至煮沸後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狀態,可減慢水份的蒸發,這樣有利於有效成分的煎出。
4、煎煮時間:主要根據葯物和疾病的性質,以及葯物的情況而定。一般對第一煎以沸騰開始計算需要20-30分鍾,第二煎30-40分鍾。治療感冒類葯物,第一煎10-15分鍾,第二煎15-20分鍾。滋補類葯物,第一煎30-40分鍾,第二煎40-50分鍾。
5、留取葯液量:一般指一劑葯經兩次煎煮合並後的葯液量。成人取400-600毫升,每日分兩次服用。兒童取200-300毫升,每日分兩到三次服用。
6、服葯的方法:一般一劑葯煎煮兩次後合並葯液,分兩次服用。兒童可分2-3次服用。治療感冒,發熱,腸炎,腹瀉的葯,也可採用頻服的方法,即每4小時服一次,每次服用30-40毫升,病癒即止,再改為每日服2-3次,小兒以少量多次為好。
7、特殊葯的煎煮: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情和葯物的性質,在處方中開出帶注腳的葯物。
(1)先煎葯:一般是一些礦物,貝殼,角甲類葯物,因其質地堅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一般要先煎30-40分鍾,再與其它葯物混合後煎煮。常見的有生石膏,生龍骨,珍珠母,生赭石等。 另有毒性葯物先煎,久煎可達到減毒或去毒的目的。如烏頭類葯物久煎可使烏頭鹼分解為烏頭原鹼,其毒性只有原來的1/2000。如附子久煎不僅能降低毒性還能增加強心作用。
(2)後下葯:一般是氣味芳香含揮發油或不易長時間煎煮的葯物,要在葯物煎好前10-15分鍾投入鍋內。常見的有霍香,鉤藤,大黃等。如鉤藤所含的藤鹼,煎煮時間超過20分鍾其降壓成分易被破壞。大黃,具有瀉下清熱作用的成分,是大黃甙,但其對熱不穩定,長時間加熱會分解。而大黃甙瀉下作用又比甙元強,故不易久煎,多採用後下方法。
(3)包煎葯:一般是種子和各別的花粉葯物,用紗布袋裝好放入群葯內共煎煮。常見的有車前子,旋復花等。如車前子易粘鍋糊化,焦化。所以需包煎,。旋復花包煎可避免絨毛脫落混入湯液中刺激咽喉。
(4)溶化服:用熱葯液將葯物溶化後服用。常見的葯物有玄明粉,芒硝。
(5)烊化服;主要是一些膠類葯物,用熱葯液烊化後服用。如果混煎會使葯液粘性大,影響其它成分的浸出,膠類葯物也有一定的損失,所以採用烊化服用的方法。常見的有生阿膠,鹿角膠,龜板膠。
(6)另煎兌入,一些貴重葯要單獨煎煮後,再將葯液兌入到一起服用。常見的有人參,西洋參,鹿茸等。
(7)沖服,一些貴重的葯物細粉不能與群葯一起煎煮,多採用沖服的方法服用,即將葯粉溶於葯液中服。這樣既有利於發揮葯物的作用還又可節省葯材。常見的有三七面,羚羊角面,牛黃面等。
煎煮中葯要注意器具的選用、加水量、煎葯時間、溫度等等,煎中葯是需要耐心、細心的,想煎葯一副中葯要集中注意力,這樣才能煎出好葯。

『柒』 煎中葯時什麼火候最好

一般先用大火燒開··然後用文火保持煮沸狀態,每付葯一般煎二次~多了就葯效就不好了··
葯的種類不同,需要的時間也不同··不知道你媽媽用的是什麼葯呢··?
像滋補類葯,一般頭煎煮沸後再煮30分鍾左右就好了。
解表葯富含揮發油,煎煮太久會把有效成分揮發掉··適合急火煮沸,再煎5—10分鍾。
一般葯煮沸後再煎煮約15分鍾就好了··

二煎葯葯比頭煎時間短些。時間你可以自己掂量。

還有一些特殊煎法,如有薄荷等氣味芳香、含揮發性成分的葯,不要煮的時間過長··需要後下··你可以等別的葯煮了一會後再下這些葯··然後一同煮15分鍾就好了··
還有含粘液較多的車前子,葶藶子等中葯,容易糊鍋底··旋覆花等脫落的絨毛葯是混入鍋中容易引起咳嗽
海金砂、蒲黃等花粉總表面積大、疏水性強,容易漂浮,所以這幾類中葯都比較適合用小紗布包著煮··

煮中葯其實還是比較麻煩的··但是對身體刺激小··可以去根··
相信你這么有孝心··你的媽媽會早日康復的··加油哦!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69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41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24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05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68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790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26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73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50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