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內溫度是多少
① 殺死大腸菌群的溫度是多少
一般放在高壓滅菌器裡面滅活。15psi,約115度,高溫蒸汽一個小時。大腸菌群主要包括暢桿菌科中韻埃希氏菌屬、檸檬酸桿菌屬、魔雷伯氏菌屬和腸桿菌屬。
這些屬的細菌均來自於人和溫血動物的腸道,需氧與兼性厭氧,不形成芽孢;在35~37℃條件下,48 小時內能發酵乳糖聲酸產氣,革蘭氏陰性。大腸菌群中以埃希氏菌屬為主,埃希氏菌屬教俗稱為典型大腸桿菌。大腸菌群都是直接或間接地來自人和溫血動物的糞便。
(1)大腸內溫度是多少擴展閱讀
大腸菌群分布較廣,在恆溫動物糞便和自然界廣泛存在。調查研究表明,大腸菌群細菌多存在於恆溫動物糞便、人類經常活動的場所以及有糞便污染的地方,人、畜糞便對外界環境的污染是大腸菌群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原因。糞便中多以典型大腸桿菌為主,而外界環境中則以大腸菌群其他型別較多。
大腸菌群最初作為腸道致病菌而被用於水質檢驗,現已被我國和國外許多國家廣泛用作食品衛生質量檢驗的指示菌。大腸菌群的食品衛生學意義是作為食品被糞便污染的指示菌,食品中糞便含量只要達到10-3mg/kg即可檢出大腸菌 。
② 當溫度達到多少時,才能對大腸桿菌起到滅菌作用
75℃時,1分鍾即被殺死。
③ 人體內部的溫度 如腸胃的溫度都分別是多少 體溫表測的是什麼溫度
體溫表測的是人體的平均溫度!腸胃的溫度應該比較接近直腸的溫度(肛表)
④ 大腸的溫度是多少
從生理學上劃分,體溫分為體殼溫度的內核溫度。人體的內核溫度約為37.5-38度。腸道溫度屬於內核溫度。體溫應該在37.7度左右。但是也和飲食因素有關。腸道主要是起到消化吸收的作用,排除消化道消化吸收的殘渣。保持機體正常的消化吸收代謝功能
人體腸道系統內部的溫度也應該控制在正常水平之內,這樣才有助於維持腸道系統內部的菌群平衡,避免出現一系列的腸胃消化器官疾病。並且腸胃消化系統內部的溫度和身體的其他部位也略有不同,在正常情況下,人體腸道系統內部的溫度應該控制在36.2攝氏度到37.2攝氏度之間。如果人體腸道系統內部溫度過高是怎麼回事?
人體正常體溫有一個恆定浮動的范圍,只要在這個范圍內就是健康和正常的,那麼,到底是多少攝氏度之間呢,請看詳細的解答。
人體正常溫度是多少度
1人體在沒有生病,相對比較健康的正常狀態下,體溫范圍是在36.2攝氏度到37.2攝氏度之間的,在這個范圍內,體溫就算是比較正常的了。
2人體身體各個不同部位的體溫是不一樣的,口腔、腋下和肛門直腸等用溫度計測量,會略微有點不同,一般說來是,直腸溫度高於口腔溫度高於腋下溫度,相差不差過0.5攝氏度。
3人體在一天的不同時間體溫也是會不盡相同的,在入夜後到凌晨的時間點里,體溫是最低的,到白天開始慢慢有所回升,下午五點以後溫度開始升到最高點。
4人體一天內雖然體溫上有溫差,但是不能大於1攝氏度,大於這個范圍,基於可能是人體產生了什麼疾病或發燒。
⑤ 人的大腸溫度是多少
37-37.5度
⑥ 人體的大腸內藏難道真的藏有這么多「宿便」嗎
動動腦子想想,就算有長命百歲的身體,也沒有長命百歲的環境。
⑦ 人體大腸內溫度是多少
你的問題有問題,我只能說直腸的溫度是36.9-37.9.。大腸在內臟站很大體積,靠近肝臟的地方溫度較高,靠近肛門的地方溫度較低
⑧ 人體內臟的溫度具體是多少
人是由許多器官和組織構成的一個復雜的整體,是恆溫動物。人要在各種環境下生活,因此人體溫度也呈現出復雜的分布。
一天內傍晚時體溫最高,清晨溫度最低,溫度變化范圍約為一度;兒童體溫高於成年人,成年人高於老年人,女人高於男人;激烈運動時體溫比安靜時高。
內臟溫度高於皮膚溫度。內臟器官中肝臟溫度最高,約38℃。腎臟、胰腺等次之,直腸溫度又低一些;皮膚溫度常在15-42℃范圍內波動。通常,頭部溫度高於胸和腰部,胸、腰部高於四肢,手、腳趾溫度最低;夏天,皮膚溫度差異只有2-3℃,冬天可達20℃以上。
參考資料:網路知道
⑨ 腸內營養的溫度是多少為宜
腸內營養
一、腸內營養定義
指對於消化功能障礙不能耐受正常膳食的病人,經口服或管飼途徑,將只需化學性消化或不需消化,由中小分子營養素組成的營養液直接注入胃腸道,提供營養素的方法。
一般情況下,如果病人胃腸道功能存在或部分存在,並具有一定的吸收功能,首選腸內營養。
二、胃腸道的生理功能
1.消化吸收功能2.免疫器官3.屏障功能4.分泌功能
三、腸內營養的優點
符合生理
易於消化吸收
抗原性弱
營養全面
價格低
安全
並發症少
方法簡便
四、腸內營養的分類
A、根據腸內營養的供給方式
l (一)口服營養
是指在非自然飲食條件下,口服由極易吸收的中小分子營養素配製的營養液。
l (二)管飼營養
是指對於上消化道通過障礙者,經鼻-胃、鼻-十二指腸、鼻-空腸置管,或經頸食管、胃、空腸造瘺置管,輸注腸內營養制劑的營養支持方法。
B、根據供給次數和動力方式
1、一次性推注
將配製的腸內營養液置於注射器(≥50ml)中,緩慢推注入鼻飼管(推注速度宜≤30ml/min),每次250~400ml,每日4~6次。
2、間歇性重力滴注
將腸內營養液置於塑料袋或其他容器中,營養液在重力作用下經鼻飼管緩慢注入胃內。每次250~400ml,每日4~6次滴速一般為30ml/min。
3、連續性泵輸入
將腸內營養液置於密封袋或瓶中,經硅膠管嵌入輸注泵內,在泵的動力作用下連續輸入,一般每天可持續輸注16~24小時。
適用於危重病人及十二指腸或空腸近端喂養者。
五、營養制劑的選擇
1.胃腸道功能良好者可用管飼滴注含完整蛋白的膳食,如勻漿膳、混合奶等;
2.如口咽無梗阻,病情緩解可逐漸恢復自然飲食;
3..口、咽、食管有梗阻,或吞咽功能受損者,需長期管飼;
4.消化吸收功能較差者,可採用要素制劑
六、腸內營養的適應證
(一)不能經口進食、攝食不足或有攝食禁忌者
1、經口進食困難2、經口攝食不足3、無法經口攝食
(二)胃腸道疾病
1、短腸綜合征2、胃腸道瘺3、炎性腸道疾病4、患有吸收不良綜合征5、胰腺疾病6、結腸手術與診斷准備7、對於神經性厭食或胃癱瘓的病人
(三)胃腸道外疾病
1、術前、術後營養支持2、腫瘤化療、放療的輔助治療3、燒傷、創傷4、肝功能衰竭5、腎衰竭6、心血管疾病7、先天性氨基酸代謝缺陷病8、腸外營養的補充或過渡
七、腸內營養的禁忌證
A.不宜應用腸內營養1、重症胰腺炎急性期
2、嚴重應激狀態、麻痹性腸梗阻、上消化道出血、頑固性嘔吐、嚴重腹瀉或腹膜炎3、小腸廣泛切除4~6周內4、年齡小於3個月的嬰兒5、完全性腸梗阻及胃腸蠕動嚴重減慢的病人6、胃大部切除後易產生傾倒綜合征的病人
B.慎用腸內營養支持
1、嚴重吸收不良綜合征及長期少食衰弱的病人2、小腸缺乏足夠吸收面積的空腸瘺病人3、休克、昏迷的病人4、症狀明顯的糖尿病、糖耐量異常的病人、接受高劑量類固醇葯物治療的病人
八、腸內營養並發症
(一)胃腸道並發症
1、腹瀉1)營養制劑選擇不當2)營養液高滲且滴速過快3)營養液溫度過低4)嚴重營養不良、低蛋白血症5)乳糖酶缺乏6)醫院內發生菌群失調
7)胰腺疾病、胃部手術、腸道梗阻、回腸切除或廣泛性腸炎的病人,易發生脂肪吸收不良2、惡心、嘔吐
預防:1)若滴速過快、胃內有瀦留,則應減慢速度,降低滲透壓2)對症處理
(二)代謝並發症
1、水和電解質平衡紊亂
1)脫水)高血鉀3)低血鉀4)低血鈉5)銅、鎂、鈣等礦物質缺乏
2、高血糖3、維生素缺乏4、必需脂肪酸缺乏5、肝酶譜異常
(三)感染並發症
1、營養液被污染2、滴注容器或管道污染3、吸入性肺炎
吸入性肺炎的預防是防止胃內容物瀦留
1)滴注營養液時床頭抬高30~45°
2)高滲營養液開始時應稀釋
3)及時檢查及調整鼻飼管管端位置
4)經常檢驗瀦留情況
(三)感染並發症
誤吸的處理措施
1)立即停止滴注,吸盡胃內容物
2)立即行氣管吸引,盡可能吸出液體及食物
3)鼓勵並幫助病人咳嗽、咳出液體
4)較大顆粒食物盡早行支氣管鏡檢查
5)靜脈輸入白蛋白減輕肺水腫
6)血管異常時行人工呼吸
7)應用抗生素防治肺部感染
(四)置和並發症
1、經鼻置管:鼻翼部糜爛,咽喉部潰瘍,聲音嘶啞,鼻竇炎,中耳炎等
2、胃造口:胃內容物漏出,造成腹腔感染,造口處出血
3、空腸造口:造口管周圍滲漏、梗阻
九、腸內營養的監測
1、監測腸內營養制劑的濃度和滴注速度
2、監測鼻飼管位置
3、胃內喂養床頭要抬高,每次不超過8h
4、定時檢查胃殘留物的體積
5、每日更換輸液管,消毒容器
6、每次喂養後沖洗鼻飼管
7、記錄能量入蛋白質攝入量
8、記錄24h液體出入量
十、腸內營養種類
1.要素膳
a.氨基酸單體:愛倫多
b.短 肽 類:百普素
2.非要素膳
a.整蛋白制劑:能全素、能全力、安素等
b.勻漿飲食
3.組件膳
4.特殊應用膳食
能全力:非要素膳、含膳食纖維配方
十一、膳食纖維
定義:不能為從體消化酶水解的植物多糖和木質素的總和,主要指非澱粉多糖
十二、膳食纖維的生理功能
水溶性:
增加食糜在腸道內的通過時間
延緩胃排空
減緩葡萄糖在小腸內的吸收
降低膽固醇
不溶性:
縮短食糜在腸道內的通過時間
增加糞便體積
大腸癌防護作用
糞便體積增加,稀釋
吸附有毒物質如膽酸
加快腸道排泄
膳食纖維發酵產物具有抗腫瘤作用
減少細菌易位
為腸道原藉菌提供養分
為結腸粘膜提供能量物質
避免腸粘膜萎縮
促進腸蠕動
十三、添加膳食纖維的目的
1.避免腸粘膜萎縮
2.保護腸道原藉菌,避免細菌易位
3.補充小腸能量吸收的不足
4.防止便秘和腹瀉
十四、腸內營養支持評估和觀察要點
1.評估患者病情、意識狀態、營養狀況、合作程度。
2.評估管飼通路情況、輸注方式,有無誤吸風險。
3.觀察營養液輸注中、輸注後的反應。
十五、腸內營養支持操作要點
1.核對患者,准備營養液,溫度接近正常體溫為宜。
2.病情允許,協助患者取半卧位。
3.輸注前,檢查並確認胃管位置,抽吸並估計胃內殘留量,如有異常及時匯報。
4.輸注前、後,用約30ml的溫水沖洗胃管。
5.輸注速度均勻,輸注時避免空氣進入,引起脹氣。
6.輸注完畢包裹、固定胃管。
7.病情允許輸注後30min保持半卧位,避免搬動或可引起誤吸的操作。
8.觀察並記錄輸注量及輸注中、輸注後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