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溫度可以凍結
⑴ 零下幾度可以結冰
零下4攝氏度
⑵ 當溫度低於多少度才會結冰
水的結冰點為0℃(攝氏度)
結冰又稱凍結,一種天氣現象。指露天水面凍結成冰。氣象上包括蒸發皿的水凍結成冰。
中國大部分地區,結冰現象出現在立冬以後。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我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
立冬有三候:一候水始冰,即水已經能結成冰了;二候地始凍,即土地也開始凍結;三候雉入大水為蜃,雉,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即為大蛤。立冬後,雉便少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雉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古人便認為雉到立冬後變成了大蛤了。
(2)多少溫度可以凍結擴展閱讀:
溫度低於零度還不結冰的水有個名詞叫「過冷水」。過冷水之所以不結冰,是因為水中缺少凝結核或其他情況,所以在0℃以下還保持著液態。
水過了零度還不結冰的原理是因為如果想讓液態水結冰,需要一個冰核———一個結晶成為冰核,其他結晶圍繞冰核凝結。其實形象點說就是: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在水的溫度達到0℃時水分子已經為凝固也就是結冰做好了准備。
但是這個時候就尷尬了,需要一些水分子先結冰,「率領」其他水分子一起愉快的結冰,但是這時候,如果沒有人先起這個「帶頭作用」(在非常純凈的水中,沒有可以圍繞形成冰晶的污染物或微粒,由於水獨特的熱力學,結晶難以實現。),這些水分子就會乾耗著,誰也不結冰,直到有一個水分子先結冰。
如果這時候周圍環境的溫度低於水的溫度,那麼水的溫度會繼續降低,但不結冰,成為低於0℃的「過冷」液體。
這個時候,如果用力搖晃這瓶過冷水,或者在過冷水的湖裡扔一塊石頭,水分子受強烈震動或外部擠壓,有些水分子就會率先迅速結冰,由於水的溫度已經遠低於0℃,所以瓶中的水分子會以它們為中心迅速結冰。
⑶ 當溫度低於多少度才會結冰
水的結冰點為0℃(攝氏度)
結冰又稱凍結,一種天氣現象。指露天水面凍結成冰。氣象上包括蒸發皿的水凍結成冰。
中國大部分地區,結冰現象出現在立冬以後。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我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
立冬有三候:一候水始冰,即水已經能結成冰了;二候地始凍,即土地也開始凍結;三候雉入大水為蜃,雉,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即為大蛤。立冬後,雉便少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雉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古人便認為雉到立冬後變成了大蛤了。
(3)多少溫度可以凍結擴展閱讀:
溫度低於零度還不結冰的水有個名詞叫「過冷水」。過冷水之所以不結冰,是因為水中缺少凝結核或其他情況,所以在0℃以下還保持著液態。
水過了零度還不結冰的原理是因為如果想讓液態水結冰,需要一個冰核———一個結晶成為冰核,其他結晶圍繞冰核凝結。其實形象點說就是: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在水的溫度達到0℃時水分子已經為凝固也就是結冰做好了准備。
但是這個時候就尷尬了,需要一些水分子先結冰,「率領」其他水分子一起愉快的結冰,但是這時候,如果沒有人先起這個「帶頭作用」(在非常純凈的水中,沒有可以圍繞形成冰晶的污染物或微粒,由於水獨特的熱力學,結晶難以實現。),這些水分子就會乾耗著,誰也不結冰,直到有一個水分子先結冰。
如果這時候周圍環境的溫度低於水的溫度,那麼水的溫度會繼續降低,但不結冰,成為低於0℃的「過冷」液體。
這個時候,如果用力搖晃這瓶過冷水,或者在過冷水的湖裡扔一塊石頭,水分子受強烈震動或外部擠壓,有些水分子就會率先迅速結冰,由於水的溫度已經遠低於0℃,所以瓶中的水分子會以它們為中心迅速結冰。
⑷ 多少溫度能將水瞬間凍成冰
在溫度為負四十度的情況下能把水凍成冰。
冷水的狀態非常不穩定,稍微受到溫度影響就會瞬間結冰,這種不穩定的狀態為亞穩態。如果此時投入少量固體物質,或者輕輕晃動一下,或者提高周圍環境溫度,水就會立刻結晶凝固。水質越純凈,過冷現象越明顯,如果是高純水,要到零下40℃才會結冰。
熱水蒸發快且更容易形成細小的液滴,蒸發出去的熱水遇冷,也更容易變成水霧,所以熱水的「潑水成冰」效果更明顯。水要發生兩個物理變化,水滴在低溫條件下凍結後體積變大,同時釋放潛熱;
(4)多少溫度可以凍結擴展閱讀:
水結成冰的介紹如下:
水為一種特殊的液體。在4℃時密度最大。溫度在4℃以上,液態水遵守一般熱脹冷縮規律。4℃以下,原來水中呈線形分布的縮合分子中,出現一種像冰晶結構一樣的似冰締合分子。
因為冰的密度比水小,「假冰晶體」的存在,降低了水的密度。人類已經能夠在實驗室里製造出八種冰的晶體。但只有天然冰能在自然條件下存在,其它都是高壓冰,在自然界不能穩定存在。天然冰中水分子的締合是按六方晶系的規則排列起來的。
⑸ 10%鹽水在零下幾度能凍結
鹽水的凝固點取決於鹽水的濃度。
鹽溶解在水裡不是能無限溶解的,而是存在一個溶解度的問題.就是100g水最多隻能溶解一定克數的鹽。而這個克數是隨著溫度的降低而變小的。淡水的溫度降到0度以下時,鹽的溶解度幾乎等於零的,也就是都被析出來了。
食鹽水的凝固溫度低於0度,並且與濃度有關,不同濃度的鹽水結冰的溫度不同,飽和食鹽水的結冰溫度低於 -20℃就會結冰。這就是為什麼冬天馬路表面結冰要撒鹽的原因了。
(5)多少溫度可以凍結擴展閱讀
又稱凍結,一種天氣現象。指露天水面凍結成冰。氣象上包括蒸發皿的水凍結成冰。
中國大部分地區,結冰現象出現在立冬以後。立冬有三候:一候水始冰,即水已經能結成冰了;二候地始凍,即土地也開始凍結;三候雉入大水為蜃,雉,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即為大蛤。立
立冬是十月的大節,漢魏時期,這天天子要親率群臣迎接冬氣,對為國捐軀的烈士及其家小進行表彰與撫恤,請死者保護生靈,鼓勵民眾抵禦外敵或惡寇的掠奪與侵襲,在民間有祭祖、飲宴、卜歲等習俗,以時令佳品向祖靈祭祀,以盡為人子孫的義務和責任,祈求上天賜給來歲的豐年。
⑹ 進行速凍的方法有哪些最低能夠達到多少度呢
現在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有很多速凍食物出現在我們眼前。這些速凍食物更加容易方便保存,方便運輸,還能保持原本的新鮮。而且不僅僅是食物,可以速凍葯材,葯品還有一些化工原料也能進行速凍降溫快,還能保持新鮮。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速凍呢?速凍的最低溫度能達到多少?
速凍和普通冰箱是不一樣的,我們家用的普通冰箱最多隻會達到零下18度左右,而低溫冰箱能夠達到零下40度,這兩者的製冷原理也不一樣。
⑺ 能凍結空氣的溫度
空氣組成是氮氣氧氣二氧化碳和其他少量氣體,前三種的液化溫度分別是
-196,-183和-57度。
那麼簡單來說你想凍結空氣就得把溫度降到-196攝氏度以下了
⑻ 汽油在多少度才能凍結
凝固點: -60℃以下。在常溫常壓下具有特殊氣味,易揮發,易燃燒。其蒸氣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星、高熱、氧化劑均有火災的危險。
汽油不溶於水,易溶於苯、二硫化碳和醇,極易溶於脂肪。用於內燃機燃料,橡膠、印刷、顏料、油漆、火棉、塑料、洗染、製鞋等行業的溶劑,去污劑。
(8)多少溫度可以凍結擴展閱讀:
重要特性
汽油重要的特性為蒸發性、抗爆性、安定性、安全性和腐蝕性。
1、蒸發性
指汽油在汽化器中蒸發的難易程度。對發動機的起動、暖機、加速、氣阻、燃料耗量等有重要影響。汽油的蒸發性由餾程、蒸氣壓、氣液比3個指標綜合評定。
①餾程。指汽油餾分從初餾點到終餾點的溫度范圍。航空汽油的餾程范圍要比車用汽油的餾程范圍窄。
②蒸氣壓。指在標准儀器中測定的38℃蒸氣壓,是反映汽油在燃料系統中產生氣阻的傾向和發動機起機難易的指標。車用汽油要求有較高的蒸氣壓,航空汽油要求的蒸氣壓比車用汽油低。
③氣液比。指在標准儀器中,液體燃料在規定溫度和大氣壓下,蒸氣體積與液體體積之比。氣液比是溫度的函數,用它評定、預測汽油氣阻傾向,比用餾程、蒸氣壓更為可靠。
2、抗爆性
指汽油在各種使用條件下抗爆震燃燒的能力。車用汽油的抗爆性用辛烷值表示。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好。汽油抗爆能力的大小與化學組成有關。帶支鏈的烷烴以及烯烴、芳烴通常具有優良的抗爆性。規定異辛烷的辛烷值為100,抗爆性好;
正庚烷的辛烷值為0,抗爆性差。汽油辛烷值由辛烷值機測定。高辛烷值汽油可以滿足高壓縮比汽油機的需要。汽油機壓縮比高,則熱效率高,可以節省燃料。提高汽油辛烷值主要靠增加高辛烷值汽油組分,但也通過添加MTBE等抗爆劑來實現。汽油的牌號是按辛烷值劃分的。
3、安定性
指汽油在自然條件下,長時間放置的穩定性。用膠質和誘導期及碘價表徵。膠質越低越好,誘導期越長越好,國家標准規定,每100毫升汽油實際膠質不得大於5毫克。碘價表示烯烴的含量。
4、腐蝕性
腐蝕性是指汽油在存儲、運輸、使用過程中對儲罐、管線、閥門、汽化器、氣缸等設備產生腐蝕的特性。用總硫、硫醇、銅片實驗和酸值表徵。
5、安全性
汽油安全性能的指標主要是閃點,國家標准嚴格規定的閃點值為≥55℃[4]。閃點過低,說明汽油中混有輕組分,會對汽油貯存、運輸、使用帶來安全隱患,還會導致汽車發動機無法正常工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汽油
⑼ 在多少的溫度下才可以結冰
標准大氣壓下,溫度低於0℃,水才會結冰;任何壓力下,水溫低於冰點溫度就可以結冰。 海水結冰的溫度 通常所說的海冰,往往是指海洋中出現的各種類型的冰的總和。一部分海冰是由海水凍結形成的,是鹹的;江河冬季封凍,春季到來,破裂的淡水冰凌流入海洋後,也成為了海冰;極地大陸冰川或陸架冰滑入海洋,斷裂成巨大的冰塊,隨著海水流動,這也是海冰,這種海冰有個威嚴的名字,叫冰山。然而,確切地說,只有海水凍結而成的鹹水冰,才是真正的海冰。 海水結冰和淡水結冰的條件不一樣。住在海邊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每當初冬冷空氣來臨時,陸地淺水池塘很快凍結成一層薄冰;深冬時節,江河封凍,而海面卻照樣波濤洶涌,海浪起伏。只有在寒潮頻頻爆發,空氣較長時間處於低溫的情況下,海水才會出現結冰現象。 海水結冰需要三個條件:①氣溫比水溫低,水中的熱量大量散失;②相對於水開始結冰時的溫度(冰點),已有少量的過冷卻現象;③水中有懸浮微粒、雪花等雜質凝結核。淡水在4℃左右密度最大,水溫降到0℃以下即可結冰。海水中含有較多的鹽分,由於鹽度比較高,結冰時所需的溫度比淡水低,密度最大時的水溫也低於4℃。隨著鹽度的增加,海水的冰點和密度最大時的溫度也逐漸降低。 海冰初生時,呈針狀或薄片狀冰晶;繼而形成糊狀或海綿狀;進一步凍結後,成為漂浮於海面的冰皮或冰餅,也叫蓮葉冰;海面布滿這種冰後,便向厚度方向延伸,形成覆蓋海面的灰冰和白冰。 海冰是淡水冰晶、「鹵水」和含有鹽分的氣泡混合體。按發展階段,可分為初生冰、尼羅冰、餅冰、初期冰、一年冰和老年冰6大類;按運動狀態可分為固定冰和流冰兩大類。固定冰與海岸、海底或島嶼凍結在一起,能隨海面升降,從海面向外可延伸數米或數百千米。流冰漂浮在海面,隨著海面風向和海流向各處移動。
⑽ 零下多少度可以瞬間凍結一切
絕對零度
絕對零度表示那樣一種溫度,在此溫度下,構成物質的所有分子和原子均停止運動。所謂運動,系指所有空間、機械、分子以及振動等運動.還包括某些形式的電子運動,然而它並不包括量子力學概念中的「零點運動」。除非瓦解運動粒子的集聚系統,否則就不能停止這種運動。從這一定義的性質來看,絕對零度是不可能在任何實驗中達到的,但目前科學家已經在實驗室中達到距離絕對零度僅百萬分之一攝氏度的低溫。所有這些在物質內部發生的分子和原子運動統稱為「熱運動」,這些運動是肉眼看不見的,但是我們會看到,它們決定了物質的大部分與溫度有關的性質。 正如一條直線僅由兩點連成的一樣,一種溫標是由兩個固定的且可重復的溫度來定義的。最初,在一標准大氣壓(760毫米水銀柱,或760托)時,攝氏溫標是定冰之熔點為0℃和水之沸點為100℃,絕對溫標是定絕對零度為oK和冰之熔點為273K,這樣,就等於有三個固定點而導致溫度的不一致,因為科學家希望這兩種溫標的度數大小朝等,所以,每當進行關於這三點的相互關系的准確實驗時,總是將其中一點的數值改變達百分之一度。 現在,除了絕對零度外,僅有一固定點獲得國際承認,那就是水的「三相點」。1948年確定為273.16K,即絕對零度以上273.16度。當蒸氣壓等於一大氣壓時,水的正常冰點略低,為273.15K(=o℃=32°F),水的正常沸點為373.15K(=100℃=212°F)。這些以攝氏溫標表示的固定點和其他一些次要的測溫參考點(即所謂的國際實用溫標)的實際值,以及在實驗室中為准確地獲得這些值的度量方法,均由國際權度委員會定期公布。
1848年,英國科學家威廉·汽姆遜·開爾文勛爵(1824~1907)建立了一種新的溫度標度,稱為絕對溫標,它的量度單位稱為開爾文(K)。這種標度的分度距離同攝氏溫標的分度距離相同。它的零度即可能的最低溫度,相當於攝氏零下273度(精確數為-273.15℃),稱為絕對零度。因此,要算出絕對溫度只需在攝氏溫度上再加273即可。那時,人們認為溫度永遠不會接近於0K,但今天,科學家卻已經非常接近這一極限了。
物體的溫度實際上就是原子在物體內部的運動。當我們感到一個物體比較熱的時候,就意味著它的原子在快速動動:當我們感到一個物體比較冷的時候,則意味著其內部的原子運動速度較慢。我們的身體是通過熱或冷來感覺這種運動的,而物理學家則是絕對溫標或稱開爾文溫標來測量溫度的。
按照這種溫標測量溫度,絕對溫度零度(0K)相當於攝氏零下273.15度(-273.15℃)被稱為「絕對零度」,是自然界中可能的最低溫度。在絕對零度下,原子的運動完全停止了,並且從理論上講,氣體的體積應當是零。由此,人們就會明白為什麼溫度不可能降到這個標度之下,為什麼事實上甚至也不可能達到這個標度,而只能接近它。
自然界最冷的地方不是冬季的南極,而是在星際空間的深處,那裡的溫度是絕對溫度3度(3K),即只比絕對零度高3度。
這個「熱度」因為實際上我們談到的溫度總是在絕對零度之上)是作為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留存至今的熱度,事實上,這是證明大爆炸理論最顯著有效的證據之一。
在實驗室中人們可以做得更好,能進一步地接近於絕對零度,從上個世紀開始,人們就已經製成了能達到3K的製冷系統,並且在10多年前,在實驗室里達到的最低溫度已是絕對零度之上1/4度了,後來在1995年,科羅拉多大學和美國國家標准研究所的兩位物理學家愛里克·科內爾和卡爾威曼成功地使一些銣原子達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溫度,即達到了絕對零度之上的十億分之二十度(2×10-8K)。他們利用激光束和「磁陷阱」系統使原子的運動變慢,我們由此可以看到,熱度實際上就是物質的原子運動。非常低的溫度是可以達不到的,而且還要以尋求「阻止」每一單個原子運動,就像打檯球一樣,要使一個球停住就要用另一個球去打它。弄明白這個道理,只要想一想下面這個事實就夠了。在常溫下,氣體的原子以每小時1600公里的速度運動著,而在3K的溫度下則是以每小時1米的速度運動著,而在20nK(2×10-8K)的情況下,原子運動的速度就慢得難以測量了。在20nK下還可以發現物質呈現的新狀態,這在70年前就被愛因斯坦和印度物理學家玻色(1894~1974)預見了。
事實上,在這樣的非常溫度下,物質呈現的既不是液體狀態,也不是固體狀態,更不是氣體狀態,而是聚集成唯一的「超原子」,它表現為一個單一的實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