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鹽都區溫度是多少
1. 鹽城市鹽都區都有哪些鄉鎮
8個鎮:大縱湖鎮(轄20個村)、樓王鎮(轄22個村)、學富鎮(轄20個村)、尚庄鎮(轄19個村)、秦南鎮(轄27個村)、龍岡鎮(轄34個村)、郭猛鎮(轄12個村)、大岡鎮(轄27個村)。
鹽都區最大縱距33.4千米,最大橫距50.2千米。面積1044.6平方公里,人口64.13萬人(2013年末)。截止2014年,鹽都區下轄5個街道、8個鎮(7個社區街道),另有1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1個農村經濟開發區(台創園)。
拓展資料:
1、截止2013年末,鹽都區常住人口64.13萬人,下降0.2%;戶籍人口71.18萬人,下降0.4%。在戶籍人口中,男性人口為37.29萬人,女性人口為33.89萬人;0~18歲人口為10.58萬人,18~35歲人口為16.65萬人,65歲及以上人口為14.48萬人。
2、鹽都區隸屬鹽城市,位於江蘇中部偏東,地處江淮之間,里下河腹部,新洋港上游。北緯33°07'52″~33°25'22」,東經119°40'49″~120°13'22″。東與鹽城市亭湖區相連,東南角與鹽城市大豐區接壤,南隔興鹽界河與興化市相望,西北與寶應、建湖兩縣毗鄰。
3、鹽都區源於古鹽城縣,歷史悠久,1983年撤銷鹽城縣,設立設立鹽城市郊區,1996年設立鹽都縣,2004年撤銷鹽都縣,設立鹽都區。
2. 今天的溫度是多少度
多雲
轉陣雨
15℃~24℃
風力:南風微風
紫外線強度:弱
空氣質量:中
3. 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9-20度穿多少衣服
摘要 您好,99-20℃,早晚溫差較大,可以這么穿衣
4. 鹽都是哪
鹽都位於江蘇東部、長江以北的蘇北平原,地處北緯33°20',東經129°9'。鹽都行政中心是鹽都的經濟開發區,與江蘇省轄市鹽城市縣同城,位於鹽城市區南部,距鹽城市中心4公里,將是鹽城市新的政治文化中心。這里四季分明,常年主導風向東南偏東,年均降雨量900—1066毫米,年均氣溫15.4°C,年均最高氣溫19.9°C,年均最低氣溫11.8°C,無霜期218天。鹽都交通方便,區政府所在地西面4公里有寧靖鹽高速、90公里有京滬高速;南面4公里有鹽淮高速;東面2公里有204國道、6公里有新長鐵路、10公里有沿海高速大通道、13公里有鹽城機場、50公里有大豐港、70公里有射陽港;東側還有國家三級航道通榆河。行駛高速到達南京僅需2.5小時、上海3.5小時、北京10小時。鐵路南接京滬線和宣杭線,北接隴海線。航空線已通北京、廣州,每周三班。
今日的鹽都,是一個初具特色後勢強勁的新興工業發展高地。通過建國以後幾十年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後的快速推進,奠定並提升了工業主體地位,紡織、服裝、機械、化工、建材、食品等傳統的支柱產業經過市場經濟的洗禮老樹開新花,煥發出無限的生機;隨著鹽都新區和各鎮工業園區的開發建設,一批又一批的大型、特大型高科技項目被陸續引進和建成投產,韓國世鍾汽配城、華業醫葯、麗凱毛絨、龍熙鋼結構、唐笑服飾、綠葉化工、桑力太陽能、上禾金屬、海特布業等骨幹項目投產後迅速形成先進生產力,支撐縣域經濟一路攀升。今年落戶鹽都、投資2.6億元的鹽城熱電項目是蘇北首家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項目建成後,每日能處理垃圾800噸,年發電量2億度,年供熱能力20萬噸。總投資10億元的宏大工業園將建成全國最大的麂皮絨、毛精紡、高檔復合面料生產基地。總投資40億元的悅達紡織城項目也已開始投建一期工程。以環境為載體,以項目為支撐,鹽城市鹽都區以工興縣的戰略一定會結出越來越多的碩果。
今日的鹽都,是一個科教文衛齊步發展、商貿流通異常活躍的繁華區域。是國家級星火技術密集區,2002年共實施"火炬""星火"項目179項(次),開發省高新技術產品和國家重點新產品37隻,科技進步工作通過國家科技部考核,"星火"推廣工作受到省政府表彰。被評為"全國文化先進縣",一大批質量較高的文藝作品在國家和省獲獎,現代淮劇《十品村官》被中央選調為向黨的十六大獻禮劇目。被表彰為"全國掃盲先進縣"、省"兩基工作先進集體"、"職教工作先進集體",創建了一批國家、省級示範高中、重點職中,高考成績居全省上游。城鄉醫療保障體系初步建成,初級衛生保健工作先後受到省政府和國家衛生部的表彰。第三產業門類齊全,發展提速,總投資12億元的香江商貿中心在鹽都新區建成後,該地域將成為蘇北地區重要的商貿物流集散地。
今日的鹽都,是黃海之濱自然生態風景怡人、人文景觀異彩紛呈的旅遊勝地。原國防部部長張愛萍將軍題辭稱頌"海水三千丈,牡丹幾百年"的便倉枯枝牡丹,素有"奇枝奇花奇甲天下"的盛譽,清代小說《鏡花緣》中就有"如今世上所傳枯枝牡丹,淮南便倉最多"的專門記載。碧波盪漾的大縱湖,不僅以盛產河蟹、河鰻著稱,也以風光旖旎馳名遐邇而吸引四海遊客。陳琳墓、宋曹故居、胡喬木故居、鄭板橋教書館、華都森林公園、新區世紀廣場等遍布境內的景點,處處射顯出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的魅力光輝,也時時閃耀著新時代的鹽都與時俱進的活力光華。
今日的鹽都,更是一個交通越來越發達、環境越來越優越的投資興業的熱土樂園。鹽城機場的黃金航線開辟了世界各地客商來鹽都投資、旅遊的通途。毗領鹽都的射陽港、王港、中山港等港口和越境而過的的新長鐵路,帶動鹽都融入國內國際經濟大循環。已經建成通車的鹽寧高速公路和即將建成通車的沿海高速公路及宿淮鹽高速公路將把鹽都導入經濟發展的高速跑道。鹽都縣委、縣政府正帶領全縣90萬人口,會同海內外志士仁人,以智慧和勤勞,譜寫這一篇精彩的創業新篇章。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鹽都,是世界的鹽都;鹽都,是發展的鹽都;鹽都,是青春年少意氣風發的鹽都。今日的鹽都已美好,明天的鹽都更輝煌。
5. 鹽城比煙台常年氣溫高多少
正常的情況下說鹽城的氣溫要比煙台的氣溫高5度以上
在同一時刻同一個,季節之內,鹽城是在南邊地區,所以說它的溫度要高一些的,另外,鹽城也不再是立海技能,所以說溫度要比也太高了
6. 鹽城亭湖區8點30時的溫度是多少
鹽城亭湖區8:30時的溫度差不多是20度左右吧。
7. 鹽城到底是個什麼地方
鹽城概況
面積 1.5萬平方千米
河湖面積 2700多平方千米(萬河之都)
人口 815萬(2008年底)
語言 鹽城話
郵編 224000
機動車牌號 蘇J
區號 0515
拼音 Yancheng Shi
區劃 轄兩個市轄區,5個縣及兩個縣級市。
市樹 : 冬青、銀杏
市花 : 紫薇、枯枝牡丹
經緯度: 北緯32.85°~34.2 ° 、 東經 119.57°~120.45°
註:鹽城的標志是丹頂鶴(仙鶴)和麋鹿(神鹿)
鹽城,江蘇省中部沿海的一座新興城市,與日本隔海相望,地域得天獨厚,珍禽異獸與人和諧共生,是國家沿海大開發戰略的重要一環。鹽城設市較晚,民營與縣域經濟實力不俗,產業結構豐富,生態優美。鹽城大多數人口是歷朝江南移民後裔,因而傳統文化和民眾的心理狀態都屬於傳統的江南文化范疇。鹽阜大地人傑地靈,名人數不勝數,有過南宋丞相陸秀夫,也是和《水滸傳》作者施耐庵的故鄉。
地理位置
鹽城的標志-仙鶴鹽城市位於江蘇省中部偏東地域,東臨黃海,南與南通市接壤,西、西南與揚州市,泰州市為鄰,北、西北與淮陰市相連,東北隔大淮河與灌河和連雲港市相望。總面積14983平方公里(老海堤內),是江蘇省地級市面積最大的一個市。其中城區面積210平方公里;總人口798.28萬人(2004年底),其中城區152萬人(亭湖區81萬人,鹽都區 71萬人)。全市地勢平坦,河渠縱橫,交通發達,物產富饒,素有"漁米之鄉"的美稱。
經過建市20多年的發展,鹽城的經濟發展迅速,並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江蘇正在將經濟重心從沿江轉移到沿海上,而鹽城正處於江蘇沿海的中心位置,擁有優良的深水港。並且,作為距離上海很近的城市,在蘇通大橋開通後,鹽城進入了上海2小時經濟圈,再加上杭州灣大橋的建立,鹽城與上海以及浙江的關系更加緊密,市政府提出了「做上海的後花園」正是著眼與鹽城的巨大發展潛力和優良的生態環境。並且,未來青島到上海的高速鐵路的開通,更將進一步促成鹽城的飛躍。鹽城的交通頗為發達,擁有國內一流的南洋機場,與國內各地聯網的高速公路通向沿海及內陸各省。而且隨著近年港商到鹽投資,鹽城近幾年與香港貿易往來頻繁,最近又開通了與香港之間的兩小時航線直達,更加速了兩地的交流與發展。
地名探究
因鹽得名,歷史悠久
鹽城從西漢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立鹽瀆縣,當時這里遍地皆為煮鹽亭場,到處是鹽河,「瀆」就是運鹽之河的意思。東晉安帝義熙7年(公元411年)時更名為鹽城縣,以「環城皆鹽場」而得名。鹽城歷經了兩千多年的歷史沉澱,處處散發著濃郁的海鹽文化。古代以盛產「淮鹽」而享譽華夏,古稱「淮夷地」。早在戰國時期即「煮海為鹽」,《史記》載「東海有海鹽之饒」。秦漢時則「煮海興利、穿渠通運」,已成為漁鹽興旺之地。唐時,「甲東南之富、邊餉半出於茲」的淮南鹽場,僅鹽城就有「鹽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寶應年間,境內設有海陵監、鹽城監,每歲煮鹽百餘萬石,其時鹽城已成為東南沿海重要的鹽業生產中心。
鹽城是名副其實的「鹽」城。在各地地名當中,至今仍保留著「團」、「灶」、「總」、「丿」「倉」等與鹽業生產管理相關的名稱。「團」,是鹽區生產組織,灶戶「聚團共煎」的生產形式。每個鹽場設幾個團,每團設若干灶戶,舊時以「團」為地名的,多分布在古淮南鹽區的東台、大豐,如南團、西團、卞團等。目前,仍保留大豐的西團鎮,全市還有18個村、48個自然村組的地名與「團」有關。「灶」,是灶民煎鹽的重要設施,境內因「灶」稱名的有頭灶、三灶、四灶等6個鄉鎮,另有85個村及368個自然村組也是因「灶」而得名。「總」,是鹽場灶民聚居的單位。明初大規模的「洪武趕散」,移民來到荒漠的海濱燒鹽,為了對散居在沿海的灶民實施管理,各場設總若干,以次為序。清嘉慶時,東台富安鹽場就設有30個總。今天沿海鄉鎮地名中仍保留有一總、二總、三總等地名,境內還有7個村和37個自然村組以「總」命名。「倉」,即鹽倉,以枯枝牡丹名揚天下的亭湖區便倉鎮當年就是伍佑鹽場的便倉所在地。境內還有東台三倉鎮以及11個村和18個自然村組因「倉」設名。「丿」是明後期及清代灶民煮鹽的主要生產工具之一,其形同鐵鍋,略比鍋淺,徑園三尺,深3-4寸。境內以「丿」命名的鄉鎮,有東台的曹丿鎮、大豐的潘丿鎮,市內還有6個村和13個自然村組亦是以「丿」為地名的。
歷史沿革
鹽城,周以前為淮夷地;周時屬青州,春秋時屬吳,後屬越。戰國時屬楚。秦代屬東海郡;西漢初為射陽侯劉纏封地,漢武帝元狩四年建鹽瀆縣,這是鹽城置縣的開端;三國時屬魏,廢縣制;西晉又復縣制;東晉義熙七年改名鹽城,此為現名之始;南北朝稱鹽城郡;隋初仍為縣,屬江都郡;隋末,韋徹據鹽稱王,分為新安、安樂兩縣,唐初復置鹽城縣;宋代屬楚州;元朝屬淮安路;明代屬淮安府;清初為江南省的一部分,康熙六年劃歸江蘇省,屬淮安府;民國初屬江蘇省第十行政督察區。1946年鹽城一度改名為葉挺市,後仍恢復原名。其它縣的設置:清朝雍正九年建阜寧縣;乾隆三十三年建東台縣;抗日戰爭中期,建台北、鹽東、阜東、建陽4縣;1966年新建響水縣。1983年撤銷實行市管縣新體制,下轄城區、郊區和響水、濱海、阜寧、射陽、建湖、大豐、東台等7縣。1987年後,東台、大豐先後建市,1996年,郊區撤銷,建鹽都縣。2003年,城區更名為亭湖區;撤銷鹽都縣,設立鹽城市鹽都區。以原鹽都縣潘黃、大縱湖、北龍港、樓王、學富、義豐、尚庄、葛武、北蔣、秦南、龍岡、郭猛、大岡13個鎮的行政區域為鹽都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潘黃鎮。亭湖區轄原鹽城市城區以及原鹽都縣的步鳳、伍佑、便倉3個鎮,區人民政府駐人民中路。
2007年,江蘇省政府批復,同意將鹽城市亭湖區張庄街道辦事處劃歸鹽都區管轄. 這就是鹽城歷史變遷的輪廓。
鹽城在遠古代是陸地,後陸沉變為濱海平原。建國後,大豐西團一帶出土的古陸生物化石可以考定,鹽城至少在二、三萬年前即已成陸。阜寧縣羊寨一帶的石器、骨器的發現,表明至遲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鹽城境內就有靠漁獵為生的原始部落群活動的蹤跡。遠在西周初年,魯侯伯禽令奄民南遷,途中有部分奄民留在鹽城一帶定居,他們可以說是鹽城早期的開拓者。
鹽城歷史上鹽、漁、農業較為發達,尤以產淮鹽著名。先秦時期開始零星煮鹽,從西漢至清代中葉,淮鹽一直是封建王朝的主要財源之一。在唐代,鹽城還是我國主要出活海口之一,據新、舊《唐書》記載,高麗僧人封大聖、新羅國王了金士信、日本國使者粟田真人、小野石根以及阿倍仲麻呂,都是經鹽城登陸轉赴長安或出海的。明朝洪、武年間,朱元璋為了恢復沿海經濟,從蘇州、松江等地大規模移民來鹽屯墾,鹽城人口大增。鹽城的手工業也頗為發達,明清時期的建湖周氏冶鐵、李氏花炮,東台曹氏木雕、唐氏羽扇以及濱海的泥彩塑,大豐的西團發綉和東台安豐的木芙蓉織品等,在江淮之間是負有盛名的。
文化的發達是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鹽城也是「人文薈萃」之地。在鹽阜大地上,哺育過文雄海內的「建安七子」之一陳琳;南北朝產生過名醫徐道度,清代有治水專家馮道立;明清出現過詩人吳嘉紀 陳玉澍、書法家宋曹、畫家萬嵐以及評書的開創者柳敬亭等。建湖的「百戲」在唐代即享有盛譽,慶豐十八團是我國雜技三個半發源地之一。明代中葉還出現過東台安豐人王艮為代表的具有全國影響的泰州學派。近、現代鹽城出現的學者名流甚多。
鹽城歷史上出現過不少仁人志士、民族英雄。元末,草堰場鹽民張士誠起兵於白駒場。南宋末年的陸秀夫是鹽城長建鄉人,與文天祥同榜進士,官至左丞相,抗元於崖山,背負幼帝投海殉國。明末清初的王之楨,是抗清名將史可法的得力幕僚。近代的馬玉瑗在三河、寶坻等縣任上,反抗洋人入侵,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利益和尊嚴。
生態資源
鹽城是江蘇省面積最大的市。全市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積7737平方公里,河湖水面2700多平方公里。
海洋和灘塗資源十分豐富。沿海灘塗總面積4550平方公里(含輻射沙洲),其中潮上帶1677平方公里,潮間帶1610平方公里,分別佔全省的75%、64.6%、60.8%。隸屬於東台、大豐、射陽、濱海、響水等縣(市)的沿海灘塗,近期可供開發利用的面積達1300平方公里。目前,射陽河口以南沿海地段還以每年1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大海延伸,被稱之為「黃金海岸」,是江蘇最大、最具潛力的土地後備資源。
岸線港口資源得天獨厚。鹽城市海域位於江蘇沿海中部,海岸線總長582公里,占江蘇省的56%。海域面積18897平方公里,其中內水面積12144平方公里,領海面積6753平方公里,沿海海域是中國唯一無赤潮的內海水域。沿海陳家港距連雲港27海里、日照港59海里,集、疏、運條件比較優越,為二級航道,國家二類開放口岸。大豐港北距青島港210海里、連雲港120海里,東距日本長崎港460海里、韓國釜山港465海里,南距台灣基隆港620海里、上海港280海里,已被國家規劃為對外開放一類口岸。濱海港地處江蘇沿海中部、連雲港與長江口之內,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10米等深線離岸最近處為1.215海里,深水直通大海,可建5-10萬噸級碼頭泊位,是江蘇沿海水深條件最好的岸段之一。射陽港現擁有千噸級碼頭5座,並開通了集裝箱內河支線,港口年吞吐能力可達530萬噸,目前,射陽港已同沿海24個港口通航。
石油天然氣資源蘊藏較多。已探明石油天然氣蘊藏量達800億立方米,預計總儲量達2000億立方米,為中國東部沿海地區陸上最大的油氣田。沿海和近海有約10萬平方公里的黃海儲油沉積盆地,居全國海洋油氣沉積盆地第2位,有著廣闊的勘探開發前景。
農產品資源優勢突出。鹽城是江蘇最大的農副產品生產基地,已建成8個全國商品糧基地縣、1個優質油料基地縣和6個優質棉基地縣,海洋及動植物資源豐富。糧棉油、桑果菜和禽蛋魚等主要農產品的種養規模和總量均位居全省首位。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居全省之首,全市有4個縣列入省級農產品產地認證;通過省級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種植業產地有212個、面積223萬畝,畜牧業產地87個、畜禽規模1799萬頭(只)。新建國家和省級農業標准化示範區5個,省級外向型農業生產基地6個。通過認定的有機食品基地2個10.2萬畝、綠色食品基地6個2.2萬畝。全市獲得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和無公害食品稱號的產品共有179個。
生態旅遊資源獨具特色。全市現有對外開放景點40多個,其中省級文保單位15個,3A級景區2個,2A級景區1個,省級風景名勝區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市域東部擁有太平洋西海岸、亞洲大陸邊緣最大的海岸型濕地,被列入世界重點濕地保護區,正在規劃建設鹽城濕地生態國家公園,打造「東方濕地之都」。濕地保護區內建有世界上第一個野生麋鹿保護區和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為聯合國人與自然生物圈成員。大豐野生麋鹿保護區目前麋鹿種群600多頭,其野生種群總量、繁殖率和存活率均居世界首位。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有國家重點保護的一類野生動物12種,國家二類重點保護野生動物67種,每年來此越冬的丹頂鶴達到1200多隻,佔世界野生種群的60%以上。市域西部地處里下河地區腹地,大縱湖、九龍口、馬家盪等湖泊水域面積近百平方公里,為典型的瀉湖型湖盪濕地。面積10多萬畝的海濱林場和遼闊的海濱草原,集藍天、大海、海塗、森林、草原、珍稀動植物等於一體,具有與基岩海岸和砂質海岸迥然不同的海濱風光。鹽城不僅資源豐富、生態獨特,民俗文化特色也很鮮明。鹽城是淮劇的發源地,素有「淮劇之鄉」、「小戲之鄉」、「現代戲之鄉」的美稱。歷史上名人和名勝古跡較多。市區有南宋丞相陸秀夫祠堂、明末書法家宋曹故居等人文景觀,大豐市白駒鎮是《水滸》作者施耐庵的故里,東台西溪有北宋宰相范仲淹的「讀書堂」,亭湖便倉有北宋宰相卞濟手植的「枯枝牡丹」。現代著名外交家喬冠華、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胡喬木的故鄉也在鹽城市境內。
電力、煤炭是鹽城的兩大主要能源。鹽城現有鹽城、濱海、射陽港等電廠,總裝機容量已達140萬千瓦;另有陳家港、王港大型電廠已列入國家規劃,至2010年,總裝機容量可達300萬千瓦。目前,全市城鄉通電率達100%。鹽城現有淮北劉東、微山昭陽、徐州利國等煤礦,礦井設計能力近100萬噸。
鹽城天然氣田為東部沿海地區陸上最大的油氣田,其圈密儲量為2100億立方米,含氣面積200平方公里左右;其品質名列全國天然氣前列,平均熱值9250大卡,甲烷含量為96.7%,不含硫。鹽城天然氣田的建設開發已進入實質性階段。
經濟概況
2008年鹽城全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600億元,比上年增長13.6%,人均首次超過3600美元;財政總收入達到216.1億元,增長45.7%,實現了兩年翻一番,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90.3億元,增長38%;出口總額21.7億美元,增長53%,增幅列全省第二;注冊外資實際到賬突破10億美元,增長23.3%;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20億元,增長35.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投資610億元,增長40.3%;新發展私營企業1.4萬戶,新增私營個體經濟注冊資本300億元,增長63.9%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6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790元,分別增長14.5%、11.5%。
8. 鹽城市鹽都區都有哪些鄉鎮
摘要 鹽都區總面積1023平方千米。總人口71萬人(2004年)。
9. 問:在江蘇鹽城鹽都區
好像幾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