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溫度調節 » 體表多少溫度為舒適

體表多少溫度為舒適

發布時間: 2022-04-21 01:02:23

Ⅰ 人體溫暖多少

保持恆定的體溫,是保證新陳代謝和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必要條件。體溫是物質代謝轉化為熱能的產物。
正常人的體溫是相對恆定的,它通過大腦和丘腦下部的體溫調節中樞,調節和神經體液的作用,使產熱和散熱保持動態平衡。在正常生理狀態下,體溫升高時,機體通過減少產熱和增加散熱來維持體溫相對恆定;反之,當體溫下降時,則產熱增加而散熱減少,使體溫維持在正常水平。
正常體溫不是一個具體的溫度點,而是一個溫度范圍。機體深部的體溫較為恆定和均勻,稱深部體溫;而體表的溫度受多種因素影響,變化和差異較大,稱表層溫度。臨床上所指的體溫是指平均深部溫度。一般以口腔、直腸和腋窩的體溫為代表,其中直腸體溫最接近深部體溫。正常值:口腔舌下溫度為36.3~37.2℃,直腸溫度36.5~37.7℃比口腔溫度高(0.2~0.5℃),腋下溫度36.0℃-37.0℃。
正常體溫的標準是根據多數人的數值,並非為個體的絕對數值。

Ⅱ 人體最適合的生存溫度是多少

最佳睡眠室溫:20℃

室溫高於24℃,睡眠會變淺,翻身次數會增多;室溫低於18℃,人也不容易熟睡。

建議:恆定室溫較難,但冬天室溫應盡量不低於16攝氏度,夏天25~27℃左右。

大氣層中氣體的溫度是氣溫,是氣象學常用名詞。它直接受日射所影響:日射越多,氣溫越高。中國以攝氏溫標(℃)表示。氣象部門所說的地面氣溫,就是指高地面約1.5m處百葉箱中的溫度。

(2)體表多少溫度為舒適擴展閱讀

一、最佳體溫:37℃:

人體正常體溫是37℃,一般認為,37.5~38℃為低熱,38~39℃為中熱,39~40℃為高熱。

建議:發熱時可將毛巾在略高於體溫的水中浸濕,擦拭全身;或將毛巾冷水浸濕敷額頭,每5分鍾換一次,連敷15分鍾。老人和手術後的病人體溫會偏低,應注意保暖。

二、最佳飲水溫度:35~38℃

研究證實,長期飲用高於68.8℃的熱茶,食道癌風險會增加8倍;總喝燙水則會損傷口腔黏膜和牙釉質。

建議:最佳的飲水溫度接近人體體溫,最好別喝超過60℃的水。

三、最佳吃飯溫度:35~50℃:

吃過熱食物會破壞口腔唾液酶,影響消化;還會損壞食道黏膜,誘發癌變。吃寒食則有可能會誘發慢性胃腹痛、腹瀉、營養不良等。

建議:進食應選擇適當溫度,以37℃為宜,熱食不能燙嘴唇,更不能超過60℃,冷食不要凍得牙酸疼。

Ⅲ 人體最舒適的溫度是多少度

人體最舒適的溫度是: 18 ~ 23度,濕度45 ~ 65% RH。

根據國內外的實驗,夏季,人們感到最舒適的氣溫是19—24℃,冬季是17—22℃。人體總要保持體溫恆定。當環境溫度超過舒適溫度的上限時,人們便感到熱,若超過 37℃時就感到酷熱,一般人們能夠忍受的溫度上限是52℃。

在夏季台風或暴雨到來之前,由於氣溫高於體溫,氣溫對人體起加熱的作用,人只能靠出汗耗熱來維持體溫平衡,如果這時空氣濕度大,汗又不易揮發,人體就會感到悶熱異常。如果這時清風徐來,加快了人體熱量的散發,人體馬上就感到涼快。這都說明談論冷、熱時不能忽略風和濕度的作用




Ⅳ 人體最佳感覺的溫度是多少

人體最適宜的溫度是25度左右

科學研究發現,25℃的環境最適宜人類生活。在這個溫度下,人體沒有冷熱感,身體內的毛細血管舒張平衡,感覺非常舒適。夏季,人體最適宜的溫度比25℃稍高,是26~28℃。當氣溫開始上升,直到超過32℃後,人體開始發熱、情緒產生波動。這個時候就需要採取一些措施,調節體溫。
但是據有關醫學保健方面的測試資料表明,當人的正常體溫為37℃時,人體皮膚表面的溫度約為33℃左右,那就有問題了,為什麼人體最適宜的溫度是25度左右,而不是33度左右?
根據生理學家研究,室內溫度過高時,會影響人的體溫調節功能,由於散熱不良而引起體溫升高、血管舒張、脈搏加快、心率加速。在冬季,如果室內溫度經常在25℃以上,人就會感到疲乏、頭暈腦漲、思維遲鈍、記憶力差。同時,由於室內外溫差懸殊,人體難以適應,容易患傷風感冒。反之,如果室內溫度過低,則會使人體代謝功能下降,脈搏、呼吸減慢,皮下血管收縮,皮膚過度緊張,呼吸道粘膜的抵抗力減弱,容易誘發呼吸道疾病。因此,科學家們把人對「冷耐受」的下限溫度和「熱耐受」的上限溫度,分別定為11℃和32℃。
在注意室內溫度調節的同時,還應注意室內的濕度。夏天,室內濕度過大時,會抑制人體散熱,使人感到十分悶熱、煩躁。冬天,室內濕度大時,則會加速熱傳導,使人覺得陰冷、抑鬱。室內濕度過低時,因上呼吸道粘膜的水分大量散失,人會感到口乾、舌燥,甚至咽喉腫痛、聲音嘶啞和鼻出血等,並易患感冒。所以,專家們研究認為,相對濕度上限值不應超過80%,下限值不應低於30%。
然而,人的體感並不單純受氣溫或氣濕兩種因素的影響,而是兩者綜合作用的結果。通過實驗測定,最宜人的室內溫濕度是:冬天溫度為18至25℃,濕度為30%至80%;夏天溫度為23至28℃,濕度為30%至60%。在此范圍內感到舒適的人佔95%以上。在裝有空調的室內,室溫為19至24℃,濕度為40%至50%時,人會感到最舒適。如果考慮到溫、濕度對人思維活動的影響,最適宜的室溫度應是18℃,濕度應是40%至60%,此時,人的精神狀態好,思維最敏捷,工作效率高。
當人的正常體溫為37℃時,人體皮膚表面的溫度約為33℃左右,當室內溫度高於33℃時就會有熱的感覺,而低於13℃時則會有涼的感覺。然而,當環境條件為溫度25℃,相對濕度50%,氣流速度0.15米/秒時,人體處於最正常最理想的熱平衡狀態,也就是說,感覺最為舒適,反應最為良好。
所以,除了溫度,濕度與空氣流通情況也會影響人體對溫度的感覺,濕度及空氣流通會影響人體散熱,如散熱與體內產熱不平衡,人體就會感覺不舒服。在南方,相對濕度很高,即使溫度不很高,也會使人感覺不爽。因此,在高溫低濕的沙漠與同樣溫度但高濕度的南方比,可能在沙漠會更舒服些。
科學研究發現,25℃的環境最適宜人類生活。在這個溫度下,人體沒有冷熱感,身體內的毛細血管舒張平衡,感覺非常舒適。夏季,人體最適宜的溫度比25℃稍高,是26~28℃。當氣溫開始上升,直到超過32℃後,人體開始發熱、情緒產生波動。這個時候就需要採取一些措施,調節體溫。

覺得對你有所幫助,希望可以選為【滿意答案】
如還有疑問可以追問或找我解答,多謝對我的鼓勵和支持。

Ⅳ 人體覺得最舒適的溫度是多少

人體覺得最舒適的溫度,夏季是19—24℃,冬季是17—22℃。
舒適溫度,是指某一環境在給定人體活動量、衣著熱阻值及環境溫度的條件下滿足舒適要求的當量溫度。 舒適溫度是人體感覺最舒適,人體表面熱負荷為零時根據范格熱方程計算出氣流精緻的均勻空間溫度。
舒適溫度值也可在設定人體活動量、衣著與環境蒸汽分壓力後用熱舒適儀直接顯示。
人體不同部位的舒適溫度並不一致,一般可以根據皮膚表面溫度或者環境溫度來確定。影響舒適溫度的主要因素包括:人的性別、年齡和衣著厚度,活動情況,環境條件以及地域特點等。
人體不同部位的舒適溫度並不一致。
以皮膚表面溫度計,不同部位的舒適溫度分別為:頭、胸、腹、背、臀,34.6℃;大腿、上臂,33.0℃;小腿、前臂,30.8℃;手、足,28.6℃。
以環境溫度計,夏季舒適溫度的范圍17~26.1℃,冬季為15.6~23.3℃。
影響人體舒適溫度的因素包括:
(1)性別和年齡。女性的舒適溫度一般比男性高0.55℃左右, 40歲以上的人較青年人高0.55℃左右,老年人則更高。
(2)衣著情況。一般情況下衣著較厚時對環境舒適溫度的要求較低。
(3)活動情況。劇烈活動時要求的舒適溫度較低,腦力勞動時與休息時接近。
(4)環境條件。包括空氣溫度、空氣濕度、空氣流動情況、環境輻射強度和大氣壓,主要通過與人體熱量交換關系影響舒適溫度。
(5)地域。不同地區的人對舒適溫度的要求不同。

Ⅵ 人體感覺最舒適的環境溫度是多少

室內氣溫多少度人體感覺最舒適呢?專家通過實驗發現,冬天80%的人感到舒適的溫度范圍為17℃到19.2℃。當室內空氣溫度為18℃時,一半人坐著時會感到冷;溫度低於12℃時,80%的人坐著時感到冷,而且有人冷得難受,活動著的人也有20%以上感到冷。

專家說,如果室內溫度在18℃左右,相對濕度控制在30%到40%,人體感覺是最為舒適的。

首先要使人感覺舒適。就溫度而言,使人既不感到熱,又不覺得冷的溫度稱為"生理零度"。生理零度是人感覺最舒適的溫度。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生理零度。

對於一般身體健康的正常人來說,生理零度大約在28℃~29℃。因此,空調房間的溫度應盡量選定在這個溫度附近。

其次要有利於健康。室內與室外的溫差不能太大,一般在5℃~10℃為宜。 如果溫差過大,使人進出時經受氣溫驟變,容易患感冒等病 。

第三要考慮省電,製冷時溫度調得過低或制熱時溫度調得過高,都比較耗能。所以從省電考慮,夏天不能把室溫調得太低,冬天不能把溫度調得太高 。

所以,綜合起來看,空調房間合理的溫度是夏天應在28℃~29℃。冬天應在18℃~20℃

Ⅶ 正常情況下,人的體表溫度的多少呢

體溫,是我們人體的溫度,人體保持適當的溫度是保證新陳代謝的重要條件,正常的體溫,我們一般是指36度到37度,是指的腋下溫度,口腔溫度比腋下溫度高0.5左右,直腸溫度也比口腔溫度高0.5左右,人體的體溫,因性別、年齡、季節而有所波動。

一般的情況下,在36度到37度之間都屬正常體溫,人的體溫一天當中清晨比較低,下午五點到七點溫度比較高,但是相差一般不超過0.5度,都屬於正常體溫。

Ⅷ 人體最舒適溫度是多少度

人體最舒適溫度是25攝氏度左右。夏季的溫度在19-24℃人體最為舒適,冬天是17-22℃。人體不同部位的舒適溫度越往外溫度越低,比如臀部需要的溫度比手、腳要高。舒適溫度值也可在設定人體活動量、衣著與環境蒸汽分壓力後用熱舒適儀直接顯示。

女性的舒適溫度比男性要高,中老年人的舒適溫度比年輕人要高,老年人需要更高。劇烈活動時人體體溫升高,身體散熱,所以對環境溫度要求就低,腦力勞動和休息時差不多。睡眠時人體最適宜的溫度在20-22℃,高於24℃或低於18℃睡眠會變淺,不容易入睡。

影響因素:

1、性別和年齡:女性的舒適溫度一般比男性高0.55℃左右, 40歲以上的人較青年人高0.55℃左右,老年人則更高。

2、衣著情況:一般情況下衣著較厚時對環境舒適溫度的要求較低。

3、活動情況:劇烈活動時要求的舒適溫度較低,腦力勞動時與休息時接近。

4、環境條件:包括空氣溫度、空氣濕度、空氣流動情況、環境輻射強度和大氣壓,主要通過與人體熱量交換關系影響舒適溫度。

5、地域:不同地區的人對舒適溫度的要求不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舒適溫度

Ⅸ 人體最舒適的溫度是多少

人體感覺最舒適的溫度:21~24 ℃
酷暑的標志:最高氣溫達到30℃,連續三天以上最高氣溫在28、9度,也會覺得酷熱難耐
防暑降溫的標志:最高氣溫達到33 ℃
產生冷感的溫度:14 ℃
數九隆冬的標志:最低氣溫達到-30 ℃,連續三天以上最高氣溫在-16~-18 ℃,也會覺得很冷。

Ⅹ 人體感到舒適的溫度是多少

人體感到舒適的溫度是18℃。
據專家通過實驗發現,如果室內溫度在18攝氏度左右,相對濕度控制在百分之30到40%之間,人體感覺是最為舒適的。

首先,要使人感到舒適,就溫度而言,使人既不感到熱,又不覺得冷的溫度,稱為生理溫度。生理溫度,就是人體感覺最舒適的溫度,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生理溫度。對一個身體健康的正常人來說,生理溫度大約在28至29攝氏度,因此,空調房間的溫度盡量選擇在這個范圍。

其次,要有利於健康,室內和室外的溫差不能太大一般在5度到10度之間。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93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66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50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32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95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15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56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602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9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