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擺多少公里合適
⑴ 1米長的鍾擺來回擺動一個周期要2秒,那幾米長的鍾擺來回擺動一個周期要1秒(不會是0.5米)
T=2П√L/g, 所以0.25米的鍾擺來回擺動一個周期要1秒
單擺的等時性是指同一個擺 不論起點位置在哪裡 在沒有外力作用下自然擺動一個周期時間相等 這里不適用
⑵ 一天跑多少公里最合適
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的建議,晚上跑步健身,最好堅持一周3次以上,每次30—60分鍾。運動強度應掌握在「跑步5分鍾後脈搏跳動不超過120次/分,10分鍾後不超過100次/分」的范圍內而且總的里程不超過5公里是最佳的跑步距離。
⑶ 秒擺的周期為什麼不是1秒
雖然說是「秒擺」,但實際上一秒是指半周期。其實是從左擺到右的時間為一秒的單擺。故周期是2秒。
周期公式為:T=2π√(L/g) L為秒擺的擺長,g為當地的重力加速度
⑷ 若擺長為一米時擺的擺動一次的時間為一秒約為70厘米時,一次的時間為多少
若擺長為一米時擺的擺動一次的時間為一秒,擺長約為70厘米時,擺動一次的時間為0.839秒
計算方法如下:
利用單擺的周期公式T=2π√(L/g),這個擺動一次是半個周期,時間=π√(L/g)
時間=3.14×√(0.7/9.8)≈0.839(秒)
(4)一秒擺多少公里合適擴展閱讀:
單擺具有等時性,周期是2秒的單擺叫秒擺,這個單擺的擺長大約1米左右,具體數字可以計算,這樣計算:T=2π√(L/g),L=g(T/6.28)²=9.8×(2/6.28)²=0.994(米)
單擺是古老的計時工具,現在有一些擺鍾還是利用單擺的等時性做的,有擺長是1米左右的,周期是2秒的秒擺,也有擺長月25厘米左右的擺鍾,周期是1秒。
單擺能夠產生往復擺動的一種裝置,將無重細桿或不可伸長的細柔繩一端懸於重力場內一定點,另一端固結一個重小球,就構成單擺。
若小球只限於鉛直平面內擺動,則為平面單擺,若小球擺動不限於鉛直平面,則為球面單擺。
單擺運動的近似周期公式為:T=2π√(L/g)。其中,L為擺長,g為當地的重力加速度。
在非常小的振幅(角度)下,單擺做簡諧運動的周期跟擺長的平方根成正比,跟重力加速度的平方根成反比,跟振幅、擺球的質量無關。
⑸ 一般人一秒跑多少米
一般人的百米速度約須15-20秒,那麼每秒6.7~5米
⑹ 跑步一小時多少公里合適
1、不鍛煉的,跑個6公里左右。
2、正常的人,一小時連續跑的話,跑個8公里。
3、經常鍛煉的,可以跑到10公里。
4、業余額跑步愛好者,估計12公里以上。
5、專業的跑一小時15-20公里,馬拉松41公里最快的2小時多一點。億健跑步機有更合理的跑步教程和安排,建議初學者更好的學習跑步,還是系統的學習一下比較好。
⑺ 跑步一般跑多少公里合適
跑步的跑步距離是根據個人情況而定的,跑步分為適應期、恢復期、准備期,適應性1~3個月時,速度每小時3~4公里,每天步跑控制3000~5000米;恢復期6個月時速度每小時5~6公里,每天步跑控制在4000~6000米;
准備期12~24個月時速度每小時6~8公里,每天步跑控制在5000~10000米以內。具體速度依據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不要盲目追求速度和距離。
(7)一秒擺多少公里合適擴展閱讀:
進行「步跑」運動時,呼吸要從容,提倡吐凈吸滿。跑步前十幾分鍾呼吸不穩定,時快時慢,時深時淺,隨後會逐步穩定。適當張口協助鼻子進行呼吸。每步間距不大於1.5腳長,不宜過大。即每步腳跟落在另一腳尖前,腳尖距腳跟最多間隔1.5腳長。大步跑易造成運動損傷。
跑時速度主要依靠腳邁動的頻率調節為主,步幅調節為輔。速度控制的核心思想是:慢點,再慢點!用走路的速度慢慢跑。「步跑」的速度以人能夠隨意說話交談不費力為宜。
⑻ 擺動周期為一秒時擺線的長度是多少
你確定這個擺的周期是一秒嗎?
一般所謂的秒擺的周期其實是2秒。
秒擺的長度大約為1米(實際上是g除以派平方)。
而周期為1秒的擺,長度約為0.25米。
⑼ 怎樣做一個周期為一秒的擺詳細易博
由T=2PI根號l/g,得l=0.25m
通常管擺長1米的單擺叫秒擺,但它的周期其實是2秒,半個周期(從一邊擺到另一邊)用1秒,所以叫秒擺。
從公式中可看出,單擺周期與振幅和擺球質量無關.從受力角度分析,單擺的回復力是重力沿圓弧切線方向並且指向平衡位置的分力,偏角越大。
回復力越大,加速度(gsinθ )越大,在相等時間內走過的弧長也越大,所以周期與振幅、質量無關,只與擺長l和重力加速度g有關.在有些振動系統中l不一定是繩長,g也不一定為9.8m/s²,因此出現了等效擺長和等效重力加速度的問題.
物理上有些問題與單擺類似,經過一些等效可以套用單擺的周期公式,這類問題稱為「等效單擺」。等效單擺在生活中比較常見.除等效單擺外,單擺模型在其他問題中也有應用.
⑽ 一秒鍾的擺要多長
是單擺吧,一米的單擺周期就是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