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石斑魚水溫多少合適
A. 養殖石斑魚,水溫,鹽度,控制在多少才最適宜
多寶魚水溫20-24度,鹽度在1.018左右;東星斑水溫20℃左右(冬天要用恆溫器),鹽度24-26%;花龍溫度:18~19度,鹽度是21;每周換一次水。
B. 養殖石斑魚溫度鹽度是多少
多寶魚水溫20-24度,鹽度在1.018左右;
東星斑水溫20℃左右(冬天要用恆溫器),鹽度24-26%;
花龍溫度:18~19度,鹽度是21;每周換一次水。
C. 石斑魚怎麼養
淡水石斑魚為熱帶魚類,淡水中生長,也可在鹽度為10%以下海水中生長。 其適溫范圍在25~30℃間,當水溫下降至20℃時,攝食明顯減少,水溫下降至 15℃時身體失去平衡,故冬季期間池水會降至15℃以下的地區不太適合養殖此 種魚類,除非有保溫措施。越冬期間水溫保持在19℃以上為好。 淡水石斑魚為底層魚類,耐低氧,抗病力強,在養殖過程中很少發生魚病, 可與羅非魚、鯽魚混養,以清除羅非魚、鯽魚池塘中的小魚苗,達到優質高效的 目的。三、食性淡水石斑魚為偏肉食性魚類,魚苗階段,肉食性的特性相當強烈,主要以浮 游動物為主,個體相差懸殊的魚苗會互相殘殺,故養殖時要注意分級分塘管理。 繁殖後的小苗要及時拉出,以免被親魚吞食。從魚苗開始馴食,會攝食人工配合 飼料,可用浮水性鰻科魚類飼料投喂。四、生長淡水石斑魚剛孵化的仔魚全長為0.58-0.6cm,群集在池底不停的運動,在水 溫26~28℃間,孵化後第六天卵黃囊消失,仔魚游至中上水層,不再群集在池底, 卵黃消失後的魚苗,可投喂輪蟲、枝角類等小型浮游動物,稍大後可投喂水蚯蚓, 然後再以團狀鰻飼料馴餌,經過一個月的培育,體長達10厘米左右即可下塘養1、魚苗地要求: 淡水石斑魚苗種培育池以土池為好,亦可以用室外水泥池,一般單池面積為 50-100m3,水深 l-1.5米。魚苗放養前,將池水排干,用生石灰徹底清 塘消毒,並施足基肥培肥水質,讓魚苗下池就能吃到天然餌料。2、魚苗放養: 魚苗放養前,應先試水。同一池內放養的規格要求整齊,大小一致。放 養密度視餌料、養殖技術水平和培育規格而定,一般放養密度為100尾/m3 左右。魚苗入池前要用sop的食鹽水浸泡魚體15-20分鍾。3、投喂: 淡水石斑仔魚下池時,以浮游動物為食,隨著魚苗生長,攝食量增大, 而池中浮游動物逐漸減少。這時,一可通過追肥培育浮游動物,二可增喂豆 漿。經15-20天培育,當魚苗達3厘米以上時,其食性開始轉化,這時可投 喂魚糜於食台上馴食,2-3天後加少量人工配合飼料拌魚糜投喂,以後逐步 增加人工配合飼料比例,減少魚糜用量,直至全部用人工配合飼料。日投餌 量為魚體重的20%左右,日投餌3次。4、培育管理:(1)、調節水質:在魚苗培育過程中,由於施肥投餌,所剩糞渣殘餌最易敗 壞水質,為此,應每3-5天換水一次,每次換水量為池水的1/4。還可在池 中移植一些浮萍或水葫蘆等水生植物,以凈化水質和便於魚苗隱蔽、吃食。(2)、及時分養:當魚苗生長規格出現較大差異時,因其有大吃小的習性, 因此,要及時過篩分養。同一池的魚苗,力求規格一致,以免影響魚苗成活率。(3)、日常管理:主要是巡塘,觀察魚苗吃食、活動、水色變化等情況,以 便及時調整投飼量和做好預防魚病工作。(二)、成魚養殖技術: 淡水石斑魚養成可採取混養,在混養中可採用兩種方法:一是在池塘中混養少量淡水石斑魚,每畝水面混養淡水石斑魚22-50尾左右,經半年時間養殖,體 重平均可達300克以上,經一年時間養殖體重可達500克左右。二是主養魚為淡 水石斑魚,混養種類有羅非魚、草魚、鯽魚等,每畝水面放養淡水石斑魚150-200 尾,混養魚300尾,飼養期間投喂人工配合飼料,還可投喂鮮嫩牧草,當池中浮 游動物不足時,需要適量追肥,以培育浮游動物。經過半年養殖,淡水石斑魚平均體重可達200克左右,經一年時間養殖,體重可達250克以上。
D. 養在水池裡,冬天到了,天氣變冷石斑魚會死嗎
摘要 人工養殖淡水石斑魚,要是池塘養殖的話,要模擬海洋環境,如控制溫度,在苗期水溫必須在28度以上,以保證石斑魚在苗期成活率。成年石斑魚,水溫應高於33度,不要低於25度,特別是在冬天,石斑魚很可能會引起凍死現象。
E. 石斑魚在淡水中,可以養嗎
水深2~3米處出現;秋冬季當水溫下降時,則游向40~80米較深水域。適溫范圍為15~34℃,最適水溫為22~28℃。適鹽范圍廣,可在鹽度10‰以上海域生存。目前人工養殖石斑在把石斑魚放養之前就得把池塘的消毒工作處理好,最好是在放養之前的兩個月時間里,可以先把池塘裡面的水抽干,接著把整個池塘底部弄平再在陽光下面曬個半個多月,還有放水的時想要養。
石斑魚能適應的鹽度為11-41,最適的鹽度為25-35。海區鹽度在一年中大部分時間應在25-35。在大雨季節也不應低於15。煩,必須控制好水溫。另外還可以池塘養殖,如果你有一個池塘養石斑魚,要模擬海洋環境,這點很重要,否則石斑魚可能不適應這種情況。選擇魚苗時要選擇動態魚苗,不要對魚苗表面。
F. 淡水石斑零下20度可以生存嗎
估計不行,淡水石斑魚為熱帶魚類,均在淡水中生長,也可在百鹽度為10‰以下海水中生長。其適溫度范圍在25-30℃間,當水溫下降至20℃時,攝食明顯減知少,水溫下降至15℃時身體失去平衡,故冬季期間池水會降至15℃以下的地區不適合淡水石斑道魚生長專。越冬期間淡水石斑魚生長的水溫在19℃以上。淡水石斑魚為偏肉食性魚類,魚苗階段,屬肉食性的特性強烈,主要以浮游動物為主。
G. 小溪石斑魚的養殖方法
一、生活習性和生長分析
根據試驗,青石斑魚當水溫在22-30℃之間時,魚活躍,食物攝入量大,生長快;當水溫低於22℃以下19℃以上時次之;水溫降至19℃以下時,攝食量明顯減少,生長速度減慢,活動情況隨著水溫的下降而減弱;當室內水池越冬時還觀察到,水溫降至10℃以下再不捕食死餌,但對活的甲殼類仍能選食;當水溫降至7.5℃以下時,停止攝食,魚處於靜止不動狀態;當水溫低於5.5℃時,會發生死亡。
石斑魚對鹽度適應范圍廣,在11%到41%之間都能生存,最適在30%左右。
繁殖。各種石斑魚的繁殖季節存在差異,即使是同一石斑魚各地也有差異。青石斑魚在華南沿海繁殖盛季在6、7月份。產卵水溫度為21.4~24.5℃,海水比重為1.017-1.021。石斑魚是變性魚類,雄雌是隨著個體的成長而變化的。成魚先為雌體產卵,待長到1.5公斤以上時才轉變為雄體放精。
生長。根據養殖試驗觀察,青石斑魚的生長情況如下:7月份產卵,養殖到11月份幼魚體重為15克左右,個體大的可達20克;殖到翌年的11月份,體重約為90克。大的可以達到160克。
海區釣捕的小魚7月7日入箱為139公斤,養殖到11月26日起捕為274公斤,增重率為97.1%,餌料系數9.8。
二、養殖技術與管理措施
魚苗的選擇。目前,石斑魚育苗尚未達到生產性要求,因此養殖的魚都還是以自然海區捕獲的幼魚為魚苗養成。繁殖石斑魚幼魚以手釣釣獲的為好。選擇時,必須注意魚的質量。應選擇魚體強壯,活力強,無病,無鱗片損傷,膚色光澤好的進行養殖。
放養規格及密度。放養密度與養殖海區的流速有很大的關系,流速通暢的海區可以大些,反而要少些。一般一隻3×3×3(m)的網箱,放養魚種規格在50克/尾以下的每箱可投放2500尾左右,規格在150克/尾以下的每箱1000尾左右。也就是說,一隻3×3×3(m)的網箱養殖產量200公斤左右是較合適的。
投餌。投餌的一般原則是:小潮水流緩水清,當水溫適宜時,多投,反之少投。每日投餌量一般約為魚體重的8%。投餌時要先投入小許,待魚上來搶食時,再分批慢慢投入,直到魚已經吃飽並且不再在水面上搶食為止。由於石斑魚是吞咽方式進食的,因此餌料的個體大小要小於魚的口徑。
分檔飼養。魚種放養應根據魚體的大小分檔次進行飼養。從理論上分析,個體差異愈小愈好,但實際操作較難作到。由於魚體的大小差異很小,攝食均勻,有利於生長。
日常管理。除了在養殖過程中除投餌外,要經常觀察檢查魚的生長、攝食、活動和體色等情況,並檢查網箱是否有損壞和附著生物的多少等。以便及時處理。加強抗風浪措施,保證安全生產。
H. 淡水石斑魚要用什麼魚餌釣
1、釣石斑魚一般用活對蝦做魚餌;
2、淡水石斑魚為偏肉食性魚類,魚苗階段,肉食性的特性強烈,主要以浮游動物為主;
3、垂釣是垂竿釣魚的簡稱,俗稱「釣魚」,是使用釣竿、魚鉤、漁線等釣具,從江河湖海及水庫中把魚提出來的一項活動。
(8)淡水石斑魚水溫多少合適擴展閱讀:
石斑魚習性:
石斑魚為肉食性兇猛魚類,以突襲方式捕食底棲甲殼類、各種小型魚類和頭足類。石斑魚喜靜怕浪,喜暖怕冷,喜清怕濁。在10~15米深的海底,尤其在多岩礁洞穴和珊瑚地帶,經常多見。個體小的,活躍在淺水域,好動,易釣。個體大的,喜靜卧,深居簡出,經常呆在洞穴里或深水域。
淡水石斑魚為熱帶魚類,均在淡水中生長,也可在鹽度為10‰以下海水中生長。其適溫范圍在25-30℃間,當水溫下降至20℃時,攝食明顯減少,水溫下降至15℃時身體失去平衡,故冬季期間池水會降至15℃以下的地區不適合淡水石斑魚生長。越冬期間淡水石斑魚生長的水溫在19℃以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淡水石斑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垂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