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育苗穴盤多少穴的合適
⑴ 穴盤育苗怎樣計算播種量和苗盤用量
穴盤育苗在計算播種量和苗盤用量時,應首先了解不同作物的千粒重和所使用的苗盤種類,提前測定發芽率,並根據發芽率推斷出苗率和成苗率。因為穴盤育苗播種是一穴一粒,因此,可以用下列公式推算播種量和苗盤用量。
播種量(克)=千粒重(克)×計劃育苗量+出苗率+成苗率+1000
苗盤用量(個)=計劃育苗量÷出苗率+成苗率+穴盤孔數
例如:番茄的千粒重是4克,計劃育0.33公頃地的苗,每公頃地定植6萬株,育苗量為2萬株,假設出苗率為85%,成苗率為90%,根據公式計算:
播種量(克)=4×20000+85%+90%+1000=105(克)
苗盤用量(個)=20000+85%+90%+72(128)(288)=363(204)(91)(個)
從計算公式得出:育0.33公頃地的番茄苗,需要准備105克種子。如果選用72孔的苗盤,需要准備363個苗盤;選用128孔的苗盤,需要准備204個苗盤;選用288孔的苗盤,需要准備91個苗盤。
⑵ 育苗穴盤是怎樣進行的
標準的育苗穴盤是一張20厘米的塑料盤,經沖壓形成許多的小穴小穴呈正方的錐形,底部開有排水孔方形穴孔可容納的土壤體積比圓形穴孔多30%,可以使更多的根和根毛得以發展穴盤上的穴孔在72~800個,目前通常使用的規格有4種:72穴盤,128穴盤,200穴盤,392穴盤選用何種規格的穴盤依種植植物的種類定植容器的大小定植時間等而定如多汁植物(秋海棠非洲鳳仙)及移植前需要較長生長期的植物適合在穴孔較大的穴盤中栽培,生長迅速的在穴孔較小的穴盤里生長較好有些花卉如銀蓮花飛燕草洋桔梗等,其根系更適合在較深的穴孔中生長;其他花卉如天竺葵仙客來及多年生的植物,開始在小孔穴盤中生長,後移至大孔穴盤,最後定植在盆缽或花壇中
⑶ 穴盤育苗的日常管理
在種苗生產過程中最重要的工作是水分管理。但是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卻常常由經驗不多的人來做。在不恰當的時間或者用錯誤的方式澆水,會嚴重影響穴盤苗的生產。
絕對不允許穴盤苗完全乾燥;反之,基質中水分過於飽和也不行,會造成根系缺氧(0-2%),穴盤苗生產水分管理一般以子葉展開為分界線。
在子葉展開之前的水分管理比較簡便,即要穴孔基質的下半部一直保持濕潤。僅僅控制穴孔上半部分基質的干濕交替即可。
(3)多肉育苗穴盤多少穴的合適擴展閱讀:
對於商品苗生產者來說,整齊矮壯的穴盤苗是共同追求的目標。很多育苗者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最多的做法是先在育苗中期人工移苗一次,解決整齊移至的問題。
而矮壯苗的實現,很多育苗者在生產實踐中會選擇用化學生長調節劑的辦法來調控植株的高度。我們要提醒您的是,這是一種雖然效率較高但也是比較危險的做法。
比如說矮壯素只有在葉片濕的時候才可以慢慢進入葉內,所以最好在傍晚使用才好。在植物缺水的時候一定不要使用激素,否則容易產生葯害。
⑷ 育苗基質能裝多少72孔的穴盤
不一定哦,這個肯定不是絕對,有的基質就可以裝13-15盤(72孔)我的產品就至少裝13盤
⑸ 穴盤苗的成苗標準是什麼
穴盤苗的營養面積決定了它不可能長成像常規育苗那樣的大苗,但是穴盤苗成苗後,根系能緊緊地把基質纏住,形成根坨,起苗方便,既不散坨也不傷根,定植後無緩苗期,條件適合時,立即生長,並且生長速度快。根坨的形成是成苗的一個標志,另外在幼苗的生長發育上也有一定的標准,表39列舉了主要蔬菜的穴盤苗的成苗標准。
表39 不同穴盤育苗期及成苗標准
⑹ 什麼是穴盤育苗有什麼好處
穴盤育苗是用一定大小和孔穴數量的穴盤進行育苗的一種方法。辣椒一般使用72孔穴盤,每個穴盤橫向12個穴,縱向6個穴,每穴為4厘米×4厘米。穴盤育苗的優點是保護幼苗根系,移植方便,適於遠距離運輸和機械化育苗,是工廠化育苗的主要技術之一。
⑺ 育苗基質穴盤填充的淺為好還是滿為好
如果把深度比做5CM,那麼基質可以加到4CM最好。上面可以放營養土或是土壤。
⑻ 如何進行育苗穴盤的選擇以及種苗的大小
工廠化育苗是種苗的集約化生產,為提高單位面積的育苗數量,也為了提高種苗質量和成活率,生產中以培育中小苗為主。我國目前工廠化育苗的主要作物為蔬菜,不同種類的蔬菜種苗的穴盤選擇和種苗的大小見表1。
⑼ 穴盤育苗應掌握哪些技術要點
(1)穴盤選擇育4~5葉苗選用128孔苗盤,育6葉苗選用72孔苗盤。
(2)基質准備基質配方:草炭:蛭石=2:1或草炭:蛭石:廢菇料=1:1:1,覆蓋料一律用蛭石。冬春季配製基質,每立方米加入1:1:1氮、磷、鉀三元復合肥2.5千克,夏秋季配製基質加入2.0千克,肥料與基質混拌均勻後備用。
(3)裝盤、壓盤將配好的基質裝在穴盤中,盡量保持原有物理性狀,用刮板將多餘的基質刮掉,使各個格室清晰可見。之後,用專用壓穴器壓出播種穴,或將裝好基質的穴盤垂直碼放在一起,4~5盤一摞,上面放1空穴盤,均勻下壓出播種穴。
(4)播種一般用干種子播種。將種子播於穴的中央,每穴1粒種子,發芽率低的種子可播2粒。播深1.0厘米左右。
(5)苗期管理
①溫度管理。播種後將穴盤擺放於催芽室中,催芽期間溫度白天25℃,夜間20℃,3~4天後,當苗盤中60%左右種子出芽時,將苗盤轉到育苗溫室,此期白天溫度25℃左右,夜溫16~18℃。2葉1心後,夜溫可降至13℃左右,但不要低10℃。白天酌情通風,降低空氣相對濕度。
②水分管理。播種後,將育苗盤噴透水,保證發芽期的水分供應。出苗後降低基質持水量,子葉展開至2葉1心,基質持水量保持65%~70%;3葉1心至商品苗銷售,基質持水量保持60%~65%。穴盤苗應在早晨澆水,下午對嚴重乾旱的秧苗點片補水。
③補苗和分苗。一次成苗的需在第一片真葉展開時,及早將缺苗孔補齊。分苗育苗的,一般先用288孔苗盤播種,當小苗長至1~2片真葉時,分苗至72孔苗盤內。
④營養管理。按要求配方配製的基質已含有番茄苗其所需要的營養,一般3葉前不需要施肥。3葉1心後,可用0.5%的磷酸二胺溶液進行葉面噴施1~2次。苗期幼苗生長過旺時,可用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葉面噴施1~2次。
⑤光照管理。冬季育苗時,在溫度允許范圍內盡可能早揭晚蓋草簾,以延長光照時間,夏秋季育苗時應適當遮陰。
⑥株型控制。番茄苗發生徒長時,立即用10毫克/升多效唑水溶液噴霧控旺,同時減少澆水,降低溫度。
(6)育苗標准春季育苗,72孔苗盤苗適宜株高18~20厘米,莖粗4.5毫米左右,長有6~7片真葉並現小花蕾,一般需60~65天;128孔苗盤育苗的適宜株高10~12厘米,莖粗2.5~3毫米,長有4~5片真葉,需50~55天。
夏秋育苗的適宜株高15厘米左右,莖粗0.4厘米左右,長有4葉1心,需25~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