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溫度調節 » 熬中葯加多少水合適

熬中葯加多少水合適

發布時間: 2022-05-26 00:23:04

① 煮一付中葯需要放多少水需要煮多長時間

根據葯的多少或者遵醫囑加多少的水,基本上用筷子壓實一下葯,加的水沒過葯面一至兩指高(是指橫的一兩指),基本上就夠了。至於煮的時間,則根據葯來決定的:1根據葯性:解表葯不宜久煎,沸後10分鍾左右,滋補葯宜久煎.沸後30分鍾以上.有毒葯一定要久煎,沸後要1小時,如川烏,草烏,附子.
2根據葯材質地:輕泡葯不宜久煎,如花葉類.另外芳香葯也不宜久煎.根莖類可稍久煎.礦物類要久煎,宜1小時.
3葯物一般煎之前皆宜涼水浸泡.
4有些特殊葯物不須要煎.宜沖服.

② 熬中葯需要多少水

煎煮前葯物的浸泡和加水量
煎煮前應將葯物預先浸泡濕潤。因為植物性中葯大多數是干品,有一定的體積、厚度。在煎煮前必須用冷水在室溫下浸泡,其目的為使中葯濕潤變軟,細胞膨脹,使有效成分首先溶解在葯材組織中,產生滲透壓,有效成分便滲透擴散到葯材組織細胞外部的水中。同時可在加熱煎煮時避免葯材組織所含的蛋白質凝固,澱粉糊化使有效成分不易滲出。白頭翁湯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實驗證明,在浸泡20~30分鍾後第一次煎液的抑菌直徑為17毫米,第二次煎液為15毫米,而未浸泡的第一次煎液抑菌直徑為15毫米,第二次煎液為14毫米,即未浸泡的第一次煎液只能達到浸泡後的第二次煎效力。所以在煎煮前應將葯材進行冷水浸泡。
浸泡時間要根據葯材性質而定,一般對葯、葉、莖等類葯材為主的復方葯劑可浸泡20~30分鍾,以根、根莖、種子、果實等類為主的葯材,可浸泡60分鍾。但浸泡時間不宜過久,以免引起葯物酶解和霉敗。
煎葯的加水量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加水量的多少,直接影響湯劑的質量。葯多水少,會造成「煮不透,煎不盡」。有效成分浸出不完全,稍一蒸發葯汁即乾涸,葯物有效成分可因局部高熱而被破壞;葯少水多,雖能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量,但湯葯液量過大,不宜病人服用。
中葯材質地不同,其吸水量有顯著差別,一般為葯物重量的5~10倍,個別的如胖大海可達20倍,因此,煎葯用水量,要根據葯物的用量及質地而定。重量相同的葯物,質地輕松其容積必大,吸水量多。質地堅實,其容積必小,吸水量亦少。煎煮花、葉、全草及其質地輕松的葯物,其用水量大於一般用水量。煎煮礦物、貝殼及其它質地堅實的葯物,其用水量應小於一般用水量。
傳統經驗,將飲片置煎鍋內,加水至超過葯物表面3~5厘米為度,第二次煎可超過葯渣表面1~2厘米。這是一種行之方便,亦易掌握的加水方法。
按每克中葯加水約10毫升計算,然後將計算的總水量的70%加到第一煎中,餘下的30%留作第二煎用。
根據煎葯時間長短,水分蒸發量之多寡,中葯吸水性能之大小,以及所需葯液收得量等,來具體掌握用水量。
所以,應根據煎葯時間長短,水分蒸發之多少,葯料吸水性能的大小及葯液得量等幾個因素來確定加水量。
有人研究煎煮中葯加水量的計算公式:
Q=W×K+R+T×V
式中 Q—加水量
W—原葯量
K—吸水量
T—煎煮時間
V—單位時間水分蒸發量
R—葯液得量
利用上述公式計算加水量,是比較麻煩的工作。首先要做大量的試驗,以便求出每種葯材的吸水量,才能列表備用;其次在煎葯火力保持不變的條件下測V值才有意義。實驗證明,一般掌握每分鍾平均蒸發量為15~20毫升比較適用。但必須在一定的容器中及一定溫度下操作,條件變了,計算出的Q值就無意義。所以, 上述計算公式僅適用於有大量煎葯業務的單位。
煎液量應根據每付總葯量來確定。一般是煎液得量愈多則煎出率愈高。但葯液得量受服用量所限,因此需要確定一個合理界限。有人從實驗數據確定,當煎液量為1:4時,兩次煎液可以得到70%~80%的煎出率,如將此液量再濃縮成1:2時,即可便於病人服用。
有一研究單位進行了87次爐火煎葯,以實際用水量記錄,按統計學的方法,求葯重與耗水量的相關系數,得出以下用水量的計算標准:
第一煎=100毫升×葯重(兩)+150毫升+服用量
第二煎=服用量+200毫升
本計算式適合老秤1~8兩葯物,直火加熱煎葯應用。加熱時間以半小時左右為准,遇葯物吸水率過大或煎煮時火力過大過小時,可按具體情況酌情增減加水量。
臨床醫師所要求的服用量一般以150~300毫升之間,小兒酌減。(中葯浸泡方法)

③ 煎中葯放多少水合適

煎中葯加水一般加能夠淹沒過葯的1--2橫指就可以了。在煎中葯之前需要將葯浸泡半小時,燒開後文火煎20分鍾左右,將葯液倒出,再加同樣的水煎20分鍾,一般煎3次後將葯液混在一起服用。

④ 熬中葯一次加多少水。

一般的中葯分兩次熬,第一次是2碗半水熬成8分(就是一個碗裝8成),第二次是一碗半熬成半碗,這是不能隨便說多加水或者少放水的,水太多熬得少了話喝了會上火,而水要是下得太少的話則會影響葯效,一般的醫生開葯的話都會跟你說要怎麼加水的

⑤ 熬中葯該放多少水

我之前熬中葯是水量沒過葯物,浸泡大概半小時,然後大火煮開,換小火熬半小時左右。我家盛菜的小碗,八分滿

⑥ 200多克中葯加多少水煎

葯水最終看服幾次,一般要服三次成人每次150g至200g。那加三倍的水就可以了。如果是小孩每次服的10g至30g就可以了,孩子越小喂得更少。

⑦ 熬中葯要放多少水,熬多少時間

具體看你用的什麼方葯。一般解表清熱、芳香葯物,質地疏鬆的煎煮20分鍾左右即可;滋補質厚煎煮40分鍾左右,礦石骨甲煎煮1個小時左右,烏頭附子煎煮一個小時以上。根據你煎煮的時間不同,容器大小不同,加的水量適當調整。

⑧ 熬中葯的時候水要加多少,中葯要熱著喝還是涼了喝好

水煎服葯一般是:一付葯加三碗水煎至一碗葯水,大概是水淹葯上2厘米左右,時間半個小時左右,金石類葯要時間長一些,根莖類適中,花葉類應煎時間短些。一付葯中有不同類型的,大夫一般都交代哪些要先煎,哪些要後下。服葯溫度也有講究,一般適口就行,有些葯葯熱服才行,如白虎湯,是涼葯,但必須要熱服,發汗葯也要熱服。放涼了服不但不能發汗,甚至還會拉肚子。另外,還要注意飯前服還是飯後服。一般來說,上焦病,如治療頭痛或解表類葯要飯後服。治療下焦病如需要攻下的、婦人需要活血化瘀通經的就要飯後付了。——河南襄城周國卿

⑨ 熬中葯加多少水啊

我們這里的祖傳中醫熬葯方法:
煎葯服葯標准
1:一副葯煎3次,現吃現熬
2:每次加水量:
第一次熬葯,水高於葯一公分(用涼水泡2小時或溫水20分鍾)
第二次熬葯,水與葯持平(用涼水泡8-12小時)
第三次熬葯,水低於葯一公分(涼水泡8-12小時)
3:每次煎葯剩至80-100毫升(少半小碗),現吃現熬
每日服葯2次,早飯前30分鍾,晚飯後30分鍾,如胃不好的可飯後服用,服葯期間忌食辛,辣,酒,海鮮。
4:煎葯容器:用鋁,泥,沙鍋均可(不可用銅鐵鍋)
5:忌喝涼葯,葯若煎糊切不可服用。

⑩ 煎中葯要放幾碗水

中葯熬2-5碗水就可以了,中葯熬過一次不需要在熬了,精華葯效都在前幾碗,熬越多越沒用,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85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57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4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24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86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09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47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92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2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