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每次施多少肥料合適
Ⅰ 種植豇豆在花期,對水肥的要求都有哪些
豇豆,俗稱長豆角,其口感清新,食用方法多樣化,屬於夏秋季節備受人們喜愛的蔬菜品種。豇豆栽培具有易管理、病害少、產量高、種植效益可觀等諸多優點。在山東地區,豇豆的種植面積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基於此,筆者針對豇豆的生長發育習性,開展了水肥一體化種植技術分析,通過覆蓋黑色地膜、膜下滴灌,水肥一體、水葯一體,減少了化肥、農葯引起的面源污染,確保了豇豆的安全生產。詳情如下:
Ⅱ 豆角什麼時間施肥施肥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豇豆在整個生育期是需肥較多的,特別是對磷、鉀肥要求較多,在基肥和追肥中應偏重於磷、鉀肥料。基肥不足會導致後期豆角養分供給不足,出現早衰的情況,影響豆角的產量。基肥以有機肥為主,輔助使用化肥。種植豇豆的地塊前茬作物不可為豆科植物或者棉花等植物,避免出大概長出來30天左右就可以施肥。
黃瓜不僅由根部從土壤中吸收營養元素,而且可以由葉面吸收礦質營養,以促進果實膨大發育,因此,在果實生長期間特別是中後期應配合追肥,輔助葉面噴施3—4次葉面肥,可用生前期不宜多施肥,以防止肥水過多而引起徒長,一般在活棵後澆一次,蕾開花和始收後則要加強肥水供應,一般追肥2~3次,每次每畝施人畜糞尿750~1000kg。
Ⅲ 豇豆高產施肥,適合用什麼肥料需要注意什麼
豇豆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栽培,莢果中含有較多的纖維質,是人們比較喜愛的豆類蔬菜之一。豇豆要想獲得高產,其中肥料管理是重中之重,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豇豆的高產施肥管理措施。
豇豆的栽培管理相對比較簡單,在結莢後為管理工作的重要時期,只要做好了這一時期的水肥管理,那麼,獲得高產就相對比較容易。
Ⅳ 豇豆如何種植高產,怎麼施肥
一、品種選擇
在種植豇豆時應選擇適合高溫種植、抗病性能好、高產的品種,比如奇麗豇豆、全王豇豆、奇麗早生等品種。
二、苗期管理
夏季溫度高,豇豆出苗生長快,一般15天左右豇豆面就能到達甩蔓狀態,這個時候要控制肥料的施入,並防止病蟲害發生。在豇豆苗甩苗前提前用竹竿打成人字架以方便豇豆爬架。在豇豆爬滿架前要控制水肥管理,尤其是不能施氮肥,並注意防治病蟲害。在豇豆植株的高度超過架子時,及時摘心打頂。
三、防治病蟲害
結莢期是炭蛆病、葉斑病、白粉病的高發期,一般是治療劑加保護劑混合使用,禁止使用高毒農葯。三要合理使用葉面肥,補充葉面肥可以使豆莢更加漂亮,提高豇豆的產品質量。
施肥方法:
在整地前應先施足底肥,一般會選用腐熟的農家肥加適量復合肥。深翻土壤可有利於消滅病菌和蟲卵。整地後起高平畦可防止雨水沖刷豇豆根系。夏季播種的密度要比春天稀一些,每穴2粒籽,株間距30公分,行間距1.5米。
(4)豇豆每次施多少肥料合適擴展閱讀:
豇豆的採收方法
長豇豆播種後,約經60天(春播)或40天(夏播)開始採收嫩莢,而開花後約經7-12天,莢充分長成,組織柔嫩,種子剛剛顯露時應及時採收,質柔嫩。產量高。
豇豆每花序有兩對以上花芽,通常只結一對豆莢。如肥水充足,及時採收和不傷花序上其他花蕾時,可使一部分花序多開花結莢,這樣可以提高結莢率,增加產量,採摘初期每隔4-5天采一次,盛果期每隔1-2天采一次,採收期共約30-40天。矮性種畝產600-800kg,蔓性種1250-1500kg。
Ⅳ 想要對豇豆施肥,應該怎麼施肥呢
豇豆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蔬菜。種植者種植時,豇豆的產量相對較高,但也有一些人種植豇豆比其他人種植得更差。分析主要是受精失敗。那麼豇豆怎麼施肥呢?需要了解它的一些生長特徵。豇豆對肥料需求量大,但耐肥性不太好。根據這些特點,我們可以相應地採取一些對策。
當達到臨界結莢期時,需要添加氮、磷、鉀,可以與澆水一起進行。在此期間,土壤必須濕潤,每半個月左右給它們施肥一次,可以有效地幫助它們生長。這個時候別忘了農家肥,每畝1000斤左右。因為豇豆可以重復收獲,所以我們也可以在它們結莢期的葉子上噴灑一些葉面肥,這樣它們的生長速度會變得更快,產量也會提高。事實上,豇豆的成熟期與這些葉面肥密切相關。要想收獲更多,就一定要把這些事情做好,不是說亂用一些肥料。
Ⅵ 豇豆要高產合理肥水很關鍵,應該如何做呢
豇豆,一種外國蔬菜,有些地方還稱它為“長豆”、“帶豆”、“筷子豆”等。由於其營養價值高,富含維生素E、鐵、鉀、鎂等元素、硒、葉酸等,廣受大眾喜愛。鮮嫩豆莢有多種食用方式,可油炸、冷食、腌制,而老熟豆莢可作為谷豆使用。在四川的許多地方,人們特別喜歡用鮮嫩的豇豆做泡菜,酸酸可口。豇豆要高產合理肥水很關鍵,應該如何做呢?
播種期的選擇。豇豆種子在播種前要進行處理,處理的方式有多種。一般是在播種期的下端,選擇土壤較乾的地塊進行種植。在處理干土時,要進行濕潤處理,濕潤處理的方式有噴霧、澆水等。在播種前要將地面上的土壤翻鬆,一般是將地面上的雜草、垃圾等清除掉。在播種時,要把土壤均勻攪拌在一起,一般是將土壤打碎,將雜草、垃圾等清除,在播種前將地面雜草等覆蓋在地面上。
Ⅶ 豇豆是一種普遍使用的蔬菜,怎樣施肥可以實現高產
豇豆是我們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一種蔬菜,其市場的需求量也在逐漸上升。種植豇豆對環境的要求不是很高,不過菜農在種植的過程中也要注意豇豆的用肥原則,以確保種我們農民種植豇豆能夠有所收獲。
那麼,農民種植豇豆想要達到高產,如何有效施肥,在用肥的過程需要注意什麼事項呢?下面流芳根據自身和當地種植豇豆經驗,詳細分享如下。
總結:豇豆這類作物適應性相對較廣、栽培技術要求不高,可實現春秋露地栽培,也能在設施條件下種植栽培。不過豇豆喜溫喜光、不耐霜凍,種植戶要注意在豇豆的生長發育階段,若田間光照減弱,植株同化能力下降,著蕾及開花結莢數就會減少,從而非常容易引起落花落莢現象發生。在豇豆種植前地塊的選用需要具備土層深厚、有機質豐富、排灌便捷的條件,同時需要注意豇豆作物盡量不要進行連作。
Ⅷ 想要大面積種植豆角,豆角的水肥管理技術要點有哪些
豆角的生長在幼苗時期根瘤菌固氧能力弱,需要適量的氮肥來進行提高。豆角種植前, 要施足基肥, 尤其要增加磷肥和鉀肥的比重。當豇豆開始長真葉時,每畝用尿素5公斤兌水滴施或澆施,也可用人糞尿或沼液一擔加入250克尿素澆施。施肥後,要中耕除草,防治蚜蟲。
Ⅸ 豇豆、黃瓜幼苗怎樣施肥什麼時候施什麼肥好。
豇豆、黃瓜幼苗可以用水溶肥,水溶肥比一般的肥料好的多,而且肥料肥效長,鬆土效果明顯,土壤也不板結,長勢很好,葉片鮮嫩。
前期不宜多施肥,以防止肥水過多而引起徒長,一般在活棵後澆一次,蕾開花和始收後則要加強肥水供應,一般追肥2~3次,每次每畝施人畜糞尿750~1000kg。
如因多雨不能澆糞時,可在行距中間穴施尿素5~10kg,秋季栽培的則一促到底。
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幼苗期需肥量少,要控制肥水,尤其注意氮肥的施用,以免莖葉徒長,分枝增加,開花結莢節位升高,花序數減少,形成中下部空蔓不給莢。
盛花結莢期需肥水多,必須重施結莢肥,促使開花結莢增多,並防止早衰,提高產量,以春豇豆為例:齊苗及抽蔓期追施10~20%人糞水1~2次;
當植株進入初花期,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同時並進,結果數增多,每畝重施人糞1500~2000kg,促使多開花結莢;採收期間,每隔4~5天施入糞水一次,共3~4次。
豇豆耐旱,南方春季雨水較多,不必灌水,而夏秋兩季屬高溫乾旱,應注意施肥灌水,以減少落花落莢,並防止蔓葉生長早衰,以延長結果提高產量。
Ⅹ 豆角種植的時候,如何選擇適合的施肥方式
豆角是大家很熟悉的一種蔬菜,高產優質是很多農戶追求的目標,馬上到了露地春豆角種植的時間,很多農戶在咨詢豆角的施肥方法。前段時間和一位種豆角的高手聊天,他在施肥上總結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延長了豆角採收期,產量也得到了提高。
以上就是李師傅的施肥技巧,當然這個施肥方法和施肥用量也不是固定的,大家要根據自己土壤的情況,豆角的長勢做出適當的調整,這樣才能促進豆角多結莢,提高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