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險一金的繳納比例多少比較合適
㈠ 五險一金繳納個人比例是多少
根據目前我國社保政策的相關規定,社保五項 (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的繳費比例,企業為28%,其中養老16%、醫療10%、失業0.8%、工傷0.4%、生育0.8%;個人累計達到11%左右。. 以工資10000做例子,公積金繳費比例以10%為例。. 因為不同行業都會有不同繳費標准,醫療保險為常見的二檔為例。. 如果月工資稅前10000,公司總共繳納的社保比例是26.41%,共計2641元;個人繳費比例是18.5%,共計1850元
㈡ 五險一金繳納比例是多少
一、五險一金當中五險的單位部分繳費比例如下(每個省份和地區有可能會不一致,根據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布的具體數據為准。):
- 住房公積金單位部分的繳費比例是7%到12%;
- 住房公積金個人部分的繳費比例是7%到12%。
- 住房公積金機關事業單位的繳費比例是12%。
㈢ 五險一金繳存比例是多少
法律分析:五險一金繳費比例:養老保險單位21%,個人8%;醫療保險單位9%,個人2%+3元;失業保險單位2%,個人1%;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由單位繳納,勞動者不用繳;住房公積金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下限為5%,最高不超12%。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三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由用人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不繳納工傷保險費。
第四十四條 職工應當參加失業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失業保險費。
第五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生育保險,由用人單位按照國家規定繳納生育保險費,職工不繳納生育保險費。
㈣ 個人五險一金繳納比例是多少
一般情況下,五險一金在單位和個人之間的繳納比例如下:醫療保險:個人承擔2%,單位承擔8%;養老保險:個人為8%,單位承擔20%;失業保險:個人為1%,單位承擔2%;工傷保險:個人無,單位1%;生育保險:個人無,單位1%;公積金:個人3.5%,單位3.5%。
㈤ 五險一金繳費比例是多少
五險一金的繳費比例一般如下:1、養老保險單位是百分之二十一,個人是百分之八;2、醫療保險單位百分之九,個人百分之二加3元;3、失業保險單位百分之二,個人百分之一;4、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由單位繳納,勞動者不用;5、住房公積金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下限為百分之五,最高不超百分之十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三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由用人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不繳納工傷保險費。
㈥ 五險一金個人和單位繳納比例是什麼
五險一金的繳納額度每個地區的規定都不同,基數是以工資總額為基數。具體比例要向當地的勞動部門去咨詢,各地繳納比例不一樣。
1.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單位20%(全部劃入統籌基金),個人8%(全部劃入個人賬戶)。
2.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單位10%,個人2%+3元
3.失業保險繳費比例:單位1%,個人0.2%;
4.工傷保險繳費比例: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0.5%,個人不繳納;
5.生育保險繳費比例: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0.8%,個人不繳納;
6.公積金繳費比例: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但原則上最高繳費額不得超過職工平均工資的10%。2010年下半年起,全國統一規定所有用人單位按工資的12%辦理繳納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都是工資的12%。
職工和單位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比例均不得低於職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5%;有條件的城市,可以適當提高繳存比例。
㈦ 五險一金公司與個人承擔的比例大約是多少
您好,養老保險:單位繳納比例20%,個人繳納比例8%,醫療保險:單位繳納比例10%,個人繳納比例2%+3元大病統籌,失業保險:單位繳納比例1%,個人繳納比例0.2%,工傷保險:單位繳納比例1%,個人不繳費,生育保險:單位繳納比例0.8%,個人不繳費,住房公積金:單位繳納比例12%,個人繳納比例12%.五險一金是指用人單位給予勞動者的幾種保障性待遇的合稱,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及住房公積金。
「在職職工個人應當按照規定繳存住房公積金。」住房公積金為「應當繳納「項目,法律上應當即為必須,同時繳納也表現出這是一項義務。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將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合並實施。這意味著,未來隨著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的合並,人們熟悉的「五險一金」或將變為「四險一金」,醫療保險將與生育保險合並,有些大型企業會為員工購買福利,如人身意外險、重大疾病保險。
新的養老保險制度按照參保人員參加工作時間的不同,把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分作三個類型:
1996年1月1日後參加工作的人員(稱作「新人」),基本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基礎養老金,月標准為職工退休時全省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二是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退休時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20;
1995年12月31日以前參加工作,之後退休的(稱作「中人」),其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和各種補貼調節金四部分組成。過渡性養老金計發辦法為:以本人退休前的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乘以過渡性養老金計發比例(1.4%),再乘以1995年底以前的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求得;
1995年底以前退休的(稱作「老人」),按原辦法計發養老金不變。
【法律依據】
《社會保險法》第十條規定: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和醫療保險費用。個人按規定辦理就業登記後,可向戶籍所在地或居住地街道、鄉(鎮)社區服務中心提出參保申請,由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代為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基本養老、醫療保險登記手續,並由個人按社保經辦機構規定的程序和要求按月繳納基本養老、醫療保險費。而目前自由職業人員怎樣繳納公積金費用要根據本地區是否有將自由職業人員納入公積金繳存范圍的相關政策決定,具體的繳存政策及辦理流程可以到當地的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咨詢。或者撥打公積金熱線電話12329咨詢。
㈧ 正規的五險一金繳納比例是多少
五險一金按多少比例繳納一金:公積金繳費標准:養老(單位20%,個人8%)生育(單位交)工傷(單位交,個人不交)醫療(單位10%,個人2%*基數+3)失業(單位1.5%個人0.5%)公積金(今年最高不超12%以前年度不超10%,單位個人各一半...想要了解更多關於五險一金按多少比例繳納的知識,跟著華律網小編一起看看吧。
五險一金按多少比例繳納
一金:公積金
繳費標准:養老(單位20%,個人8%)
生育(單位交)
工傷(單位交,個人不交)
醫療(單位10%,個人2%*基數+3)
失業(單位1.5%個人0.5%)
公積金(今年最高不超12%以前年度不超10%,單位個人各一半)
1.養老保險是可以中斷的,中間中斷無所謂,最後是累計年限的,不過交得越多,當然養老金也越多拉.辦理轉移手續:在老單位打出轉移單,交給新單位繼續上就行
2.失業保險雖然必須要交,但和我們沒有多大關系(如果你是學校畢業的,屬於幹部身份,檔案可以存人才的),斷不斷不要緊,我們失業了也領不到失業金,除非發瘋了,把幹部身份轉為工人身份,以後退休按工人待遇領退休金.失業保險只有在街道登記的失業者才能申請(工人身份的檔案放在街道,幹部身份的放在人才或單位)
這些就是我們在這方面的知識。
㈨ 五險一金繳納比例是多少
法律分析:1、養老保險:單位繳19%個人繳8% 。2、醫療保險:單位繳6%個人繳2% 。3、工傷保險:由用人單位繳納,個人不需要繳納。工傷保險費率分為 0.6%—3.6%共 8 個檔次,社保經辦機構按照單位所屬行業特點核定費率。4、生育保險:由用人單位繳納,個人不需要繳納。生育保險費率為 0.3%,如果男職工參加了生育保險,妻子沒有參保,在生育時也能享受一定的生育津貼。5、失業保險:單位繳0.6%個人繳0.4%,個人不需要繳納,失業保險必須在繳滿一年後才能享受,一般為交一年領 2個月,交 2 年領 4個月,但享受的最高時限不能超過 24 個月。6、住房公積金:單位與個人繳費同等匹配 ,一般繳納比例為12%。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六十一條 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應當依法按時足額徵收社會保險費,並將繳費情況定期告知用人單位和個人。
第六十二條 用人單位未按規定申報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數額的,按照該單位上月繳費額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確定應當繳納數額;繳費單位補辦申報手續後,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按照規定結算。
第六十三條 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其限期繳納或者補足。
㈩ 在公司時,五險一金的繳納比例是多少
公司繳納五險一金的比例基本上都是一樣的,除了公積金本身是有流動比例的數字之外,繳納的比例,個人的那一部分是固定的,公司那一部分也是固定的。因為五險一金嘛就是你繳納的工傷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養老金,住房公積金生育這個東西。
其他方面的都是比較少的這個比例了,因為像醫療保險個人是2%,單位是6%,失業保險個人0.2%,單位是1%,工傷是單位繳納0.5%,生育是單位繳納0.8%,因為生育和工傷保險啊個人都是不扣繳比例的,這個正常的繳納比例。因為這些保險的繳納比例都是固定的,而。公積金和養老金這是大頭所以呢,其他的那個扣除的都是小額。個人一般就是扣20%~25%,而單位負擔那部分應該就是在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