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黑魚的最佳溫度是多少
⑴ 黑魚最高能承受多少度的冷水
黑魚的生存水溫為0—41℃,最適水溫為16—30℃。 當春季水溫達到8℃以上時,常在水體中上層活動; 夏令季節活動於水體的上層; 秋季水溫下降到6℃以下時,游動緩慢,常潛伏於水深處; 冬季水溫接近0℃時,則蟄居在水底泥中停食不動。
⑵ 南方的黑魚品種適合什麼樣的水溫
首先黑魚是溫水魚類,不是熱帶哈,但是耐受寒冷能力也厲害。最適合黑魚生長水溫是23-30攝氏度。低於12度停止攝食。
⑶ 8厘米左右的黑魚苗生長的最佳水溫,溫度是多少度
不同魚類所需溫度不同。
草魚:對水溫適應性較強,在0.5~38℃水中都能生存,但適宜溫度為20~32℃,在水溫27~30℃時攝食強度最大,20℃時攝食量降低,水溫低於5℃停止攝食,水溫低於0.5℃或高於40℃便開始死亡。水溫18度以上,可以進行人工繁殖。
鯽魚:適應性非常強,不論是深水或淺水、流水或靜水、高溫水(32℃)或低溫水(0℃)均能生存。最佳生長水溫為25~30℃,即使在pH:9的強鹼性水域,鹽度高達4.5%的達里湖,仍然能生長繁殖。水溫18度以上,可以自然產卵。
鯉魚:適應能力強,在水溫15-30℃范圍內都能很好生長,既耐寒耐缺氧,又較耐鹽鹼,最適生長水溫25-32℃。水溫18度以上,可以自然產卵。
花白鰱:喜高溫,最適宜的水溫為23℃~32℃。只要水溫大於0攝氏度,都能生長。一般來說,水溫小於15攝氏度,生長非常緩慢。水溫穩定在18度以上,可以進行人工繁殖。
黃鱔:生長最適水溫23-25℃,水溫降至10℃時鑽泥冬眠,水溫高於30℃時停止攝食,繁殖水溫23-26℃。
泥鰍:生長水溫15-30℃,15℃以上開始攝食,25-27℃攝食最旺,30℃以上攝食減退,繁殖水溫23-26℃。
青蝦:生長最適水溫18-30℃。18℃開始蛻皮交配,20-25℃在7-25天內產卵、19.5-24.5℃需21-23天、25-28℃需14-15天孵出蝦苗。
羅氏沼蝦:生長最適水溫25-30℃,18℃時活動減弱,16-17℃反應遲鈍,最低水溫下限14℃(冰死),最高水溫上限35℃。水溫控制在25℃左右可常年產卵,孵化適溫25-32℃,最適26-28℃,親蝦越冬水溫20-22℃。
南美白對蝦:親蝦越冬水溫27℃,親蝦培育水溫24-26℃。無節幼體、蚤狀幼體、糠蝦培育適溫26-30℃,仔蝦至成蝦適溫28℃左右。
河蟹:最適生長水溫18-30℃,15℃時尚少量攝食,水溫低於10℃代謝功能減弱,交配水溫7-10℃。蚤狀幼體、大眼幼體最適水溫19-25℃。
烏龜:水溫低於10℃冬眠,15℃開始攝食,最適生長水溫23-31℃。孵化溫度24-28℃,此溫度下需2-3月才能孵出稚龜,恆溫30℃左右可縮短孵化期。
鱉:生長水溫20-33℃,最適26-30℃,20℃以下攝食減少,15℃以下停食,10℃冬眠,33℃以上攝食減弱。20℃交配,交配後半個月左右產卵,孵化溫度26-36℃,孵化積溫3.6萬℃。
淡水白鯧:生存水溫10-42℃,生長水溫12-35℃,最適水溫28-30℃。低於10℃出現異常反應,8℃部分死亡,7℃全部死亡。產卵最適水溫25-28℃。
鬍子鯰:生長水溫18-32℃,15℃以下攝食減少、生長緩慢。當水溫降至臨界7℃時則會凍死。繁殖水溫18℃以上,最適24-30℃。
大口鯰:生存水溫0-38℃,最適生長水溫25-28℃。產卵水溫18-26℃,最適20-23℃,水溫22-23℃在50-60小時孵出魚苗。
鱖魚:生長水溫范圍7-32℃,7℃即開始攝食,攝食生長最旺盛水溫18-25℃,繁殖最適水溫21-24℃。
加州鱸魚:溫水性魚類,生存水溫2-34℃,生長最適水溫12-30℃,繁殖最適水溫22-25℃。
⑷ 黑魚吃死小魚么水溫多少自來水可以么
黑魚是淡水魚,不是海魚,一般水溫0到40度都可以生存,不能加鹽的,黑魚是肉食性魚,專門以小形魚為食物,可以吞食小自身體重5分之一魚,水溫適應范圍很廣,自來水可以,但是最好要經過涼曬,將自來水中的溶解氯氣釋放出去,對黑魚的健康好,家庭養黑魚兇猛,建議換水的之後要小心,防止黑魚跳出水面咬傷人
⑸ 小黑魚在什麼溫度長得快
小黑魚的生長溫度,
一般情況下,
應該是25-35℃最好,
高了低了都有影響,
另外還有注意水質飼料情況。
⑹ 黑魚溫度開食
下面是黑魚的養殖技術,可以參考下:
黑魚的生活習性與食性、生長、生殖
(一)生活習性
黑魚為營底棲生活的魚類,棲息環境極其廣泛。所以說,凡蛙、泥鰍、鯽及各種水生昆蟲群棲的場所都是黑魚喜棲的地方。黑魚多潛伏在水深1米的淺水處。 黑魚的生存溫度為0-41℃,最適溫16-30℃,春季水溫回升到8℃以上時,黑魚開始活動,由深水處游至淺水區覓食。水溫20℃以上時生長較快。夏季天悶熱降雨時,往往會躍出水外匍匐於岸邊的濕地上。秋季當水溫降到12℃時,停止攝食;降到6℃下,轉到深水處活動。冬季水溫過低時,埋於淤泥中越冬,只要冰下有水就能完全越冬。 黑魚能耐低氧。在渾濁缺氧的水體中亦能生存。當水中缺氧時,魚體可將頭露出水面,借鰓上器官,直接吸收空氣中的氧氣,進行氣體交換。 pH值:黑魚一般均能在酸性和鹼性的水域中生活。 黑魚善躍:其跳躍能力很強,跳的也較高。在有流水沖擊和降雨時更易刺激黑魚跳躍而逃跑,並常隨水流逆行而上。
(二)食性
黑魚為兇猛肉食性魚類。主要以小型魚類、蝦類、蛙與蝌蚪、水生昆蟲及其它水生動物為食。隨魚體大小、季節和水體環境的不同,所攝取的食物的具體種類有所不同。但無論如何,不會改變其肉食性營養類型的性質。
⑺ 黑魚的養殖方法
黑魚的養殖方法:
首先要了解黑魚的生活習性,黑魚是肉食魚類,會吃水中的小魚小蝦,大黑魚主要以食魚類和青蛙為主,甚至還會吃小黑魚。
⑻ 黑魚養殖技術
一、黑魚的經濟價值
黑魚為經濟價值較高的淡水名貴魚類,有「魚中珍品」之稱。其營養十分豐富,含大量蛋白質,比雞肉和牛肉所含蛋白質都高。從營養學角度分析,黑魚是一種營養全面,肉味鮮美的高級保健食品。黑魚暢銷國內外,售價昂貴,為我國外貿出口的重要水產品之一,在國內市場也是一種緊俏價高食品。
二、黑魚的生活習性與食性、生長、生殖
(一)生活習性
黑魚為營底棲生活的魚類,棲息環境極其廣泛。所以說,凡蛙、泥鰍、鯽及各種水生昆蟲群棲的場所都是黑魚喜棲的地方。黑魚多潛伏在水深1米的淺水處。 黑魚的生存溫度為0-41℃,最適溫16-30℃,春季水溫回升到8℃以上時,黑魚開始活動,由深水處游至淺水區覓食。水溫20℃以上時生長較快。夏季天悶熱降雨時,往往會躍出水外匍匐於岸邊的濕地上。秋季當水溫降到12℃時,停止攝食;降到6℃下,轉到深水處活動。冬季水溫過低時,埋於淤泥中越冬,只要冰下有水就能完全越冬。 黑魚能耐低氧。在渾濁缺氧的水體中亦能生存。當水中缺氧時,魚體可將頭露出水面,借鰓上器官,直接吸收空氣中的氧氣,進行氣體交換。 pH值:黑魚一般均能在酸性和鹼性的水域中生活。 黑魚善躍:其跳躍能力很強,跳的也較高。在有流水沖擊和降雨時更易刺激黑魚跳躍而逃跑,並常隨水流逆行而上。
(二)食性
黑魚為兇猛肉食性魚類。主要以小型魚類、蝦類、蛙與蝌蚪、水生昆蟲及其它水生動物為食。隨魚體大小、季節和水體環境的不同,所攝取的食物的具體種類有所不同。但無論如何,不會改變其肉食性營養類型的性質。
(三)生長
當年孵化的魚種一般長約150毫米,體重50克左右。2齡魚體長加速生長階段,生長旺盛。2齡後,呈現隨年齡增長而遞減趨勢。水溫在20-25℃時,生長較快。
(四)生殖
(1)性成熟年齡。長江流域一般2冬齡,本地一般第三年開始成熟產卵。 (2)懷卵量:一般個體懷卵量為1-3萬粒,最大者5-6萬粒。不同年齡與不同大小的個體及不同水體的黑魚其懷卵量不同。
三、黑魚人工繁殖
(一)親魚選擇
親魚的質量是人工繁殖的關鍵因素。黑魚選擇的年齡在2齡以上,體重為500克-1500克的個體較適合。應當選擇已達到性成熟的,身體無病無傷,個體大而生長性能好的親魚。
(二)雌雄親魚鑒別
黑魚雌雄個體無明顯的第二性徵差異,在外形上有時難於鑒別。在生殖季節:雌魚腹部膨大、松軟,生殖孔微紅稍突出,腹部為灰白色;雄魚腹部較小,不如雌魚松軟,生殖孔略凹。
(三)人工催產
親魚按1:1比例配對,將親魚直接放到產卵池中等待自然產卵,也可以進行人工催產。產卵池面積以0.1-3畝為適宜,最好池底深淺兩部分深1米,淺0.3米,池內栽草或投草,透明度較大瘦水為好。也可在親魚培育池中產卵。人工催產要選擇性腺到Ⅳ期末發育程度,水溫在25-28℃,大體時間在5月下旬-6月中旬。人工催產葯物,以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和鯉魚腦垂體效果較好。腦垂體4-6個/公斤,絨毛膜性腺激素1600-2400國際單位,♂減半。成熟差的可注射兩次,時間間隔24小時。注射部位為體腔注射。在23-30℃經18-25個小時,親魚可自動產卵受精。
(四)人工孵化
親魚在產卵池產卵受精後,即可用魚盤小撈網將其撈出,集中放入孵化池或其它容器中孵化。一般面盆放500粒,塑料大盆5000-8000粒,小網箱1-2萬粒/平方米。一般2-3天後即可孵化出魚苗,形似小蝌蚪,身體灰白色,以本身卵黃為營養。4-5天後卵黃吸收完畢,要立即投喂活水蚤。水蚤的投放量依魚苗吃食量為准,以少量多次為宜。喂養5-6天魚體變黃,全
⑼ 黑魚如何養殖
1、親魚池的選擇
黑魚親魚放養池的大小應根據每一次繁殖量的多少而定。例如一次能繁殖50~70對,基本上按每10平方米放養1對的原則,則選擇0.6~1畝的池塘;如果一次只能繁殖30~40對,則選擇0.3~0.6畝的池塘。因為黑魚拉網捕撈起捕率較低。
2、放養前准備工作
放養前做好魚池的清整消毒工作,一般採用干塘消毒。若淤泥過厚,要挖掉過多的淤泥,留下20厘米深左右。每畝用50~75公斤生石灰清塘,注水10天後可以放養親魚。在池中養殖少量的水花生、水葫蘆等水生植物,以供黑魚隱避棲息。
3、親魚放養要點
親魚的放養關鍵是密度、時間和雌雄比例。密度一般按每畝放養100~150公斤,最多不超過200公斤。應按親魚的規格大小而定,一般在150~250尾。密度不宜過高也不宜過低,過高會影響親魚的活動空間,過低不容易馴養,特別是野生親魚,這些都會影響親魚的性腺發育。時間安排於9月。
4、黑魚對產卵場的要求
黑魚對產卵場的要求有兩點:一、在繞湖邊、塘堰、溝渠等近岸水草繁茂的場所,底質為淤泥;二、近水避風的淺水區。黑魚產卵有營巢的習性,需要有水生植物,因此產卵場有無水草和水深狀況與產卵的關系很大。據報道,在蘆葦絲中黑魚產卵時間較早,在輪葉黑藻中產卵時間次之。
(9)養黑魚的最佳溫度是多少擴展閱讀:
黑魚的生活習性:
烏鱧屬於淡水底棲性的魚類,通常棲息於水草叢生或淤泥底質的水域中,遍布於江河、湖泊、水庫、池塘、水田等水域,對水體中的環境因子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尤其對溶氧量、水溫以及水質有很強的適應能力。
當水體中缺少氧時,能夠藉助鰓上腔的輔助呼吸器官,在水面進行呼吸。烏鱧在0~41℃的水溫下都可以生存,16~30℃是烏鱧生長發育繁殖的最適溫度。當春季水溫恢復到8℃以上時,通常會活動於中上層的水體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黑魚
⑽ 黑魚吃什麼
黑魚是肉食性的,3厘米以下體長的黑魚吃蚊子幼蟲,3-8厘米的黑魚吃蝌蚪、小蝦和魚仔,20厘米以上的黑魚吃各類小魚甚至同類。人工飼養時,也可以給黑魚投喂豆餅、魚粉等人工配合餌料。
黑魚的生性兇猛,胃口奇大,非常貪食,是兇猛的肉食性魚類,它們的捕食對象隨自身的大小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