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溫度調節 » 大廠offer多少層合適

大廠offer多少層合適

發布時間: 2022-05-29 12:29:09

㈠ 騰訊職級體系

你好,像BATJ這樣的互聯網大廠職級體系是很明確的。當然對招聘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下面以騰訊為例。

1、騰訊薪資構成

鵝廠薪資結構:一般是12+1+1= 14薪。

鵝廠的標准薪資是14薪,但是通常能拿到16-20薪。

年終獎看部門盈利情況,一般是 3個月。

而其中Node.js的技能要求卻通常是Web全棧工程師的必備技能。可見鵝廠對於人才的選擇是比較嚴苛的。

根據當前的市場需求,互聯網大廠們對於普通前端開發工程師的需求逐年銳減,大廠對於人才產生了強烈的「T」型人才需求,即在一樣精的基礎上還要「百樣通」。例如Web全棧工程師的招聘數量高達21萬之多,對應的人才卻很少,因此高薪也是可以理解了。

對於想學習Web全棧工程師、架構師等無基礎同學來說,北大青鳥、課工場等優秀品牌都是不錯的選擇。課程根據招聘需求制定,包含全部分布式微服務技術,對標鵝廠T4、阿里P8級別。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㈡ 具備哪些能力,才能進入大廠做運營

首先你要有實戰經驗,而且懂得給產品設計和產品運營的能力,運營就是產品的能否推動成功的重要人物。

運營模式最初的推廣方式是線下,而且這樣的轉化率很低,主要因為現代人都玩手機,通過手機的方式就能很快找到自己想看的內容,而且概括的人群還有范圍比較大,現在的運營主要靠自己的廣告創意來吸引大家,說白了就是運營效果好就會優化出一個符合用戶喜歡的產品,還要用不同形式的運營活動來帶給大家更直觀的效果。


運營的最終目的就是使自己的產品被大家認知,從而有用戶增長的現象,而且使利益更大化的效果,讓自己的產品和消費者內心有聯系,因為需要從而被記起,這才是成功的運營。

㈢ 拿到大廠產品經理offer的應屆生都什麼水平

第一部分 進大廠的產品經理必讀下面的回答有幾千字,是和很多業內知名的產品經理,例如梁寧老師(《得到》產品思維三十講的作者)等一起討論的結果,包括了產品經理應該具備的能力體系,以及如果沒有項目經驗,應該怎麼補充項目經驗。
無論是不是應屆生,只要你想成為產品經理,以下內容都非常重要。
昨天我回答了一個產品經理學習的問題,這裡面胡老師的補充非常好(胡老師是阿里P10的產品經理),也補充進來。
第二部分 拿到 Offer 最重要的因素:做出項目作品很多同學都想拿大廠的 Offer,包括很多已經工作的同學,也想看看如何進入大廠。
但是更重要的是,你需要先具備一個產品經理真正的素質,只要能力足夠了,想去哪裡只是看個人選擇了。
產品經理有很多能力模型,但是我覺得把模型列出來大家未必容易真正理解。
我想按照一個能夠拿到大廠產品經理 Offer 的應屆生實際情況來寫。
最核心的是要有相應的「作品」這里的作品,指的是你的項目經歷和經驗。
也就是說,在面試的時候,你需要拿出能夠證明自己水平的東西。
因為大學里並沒有相應的產品經理專業,所以很多人都會說我就是沒有經驗,希望進到公司再去學習。
但是你只是和人說「我不會,但是我願意學」,基本沒有希望。
做產品經理的,幾乎都是轉行過來的。
缺乏實踐機會幾乎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問題。
如果你要勝出,就是要克服困難,做出自己的作品來。
你可以找幾個同學一起自己做項目,實際在企業中兼職做的,或者自己的想法做出來,都沒有問題。
甚至不需要項目上線(真正項目上線也不是你能搞定的),只需要在其中能夠體現你的能力。
這是一個典型的項目輸出示例,在裡面要能夠體現出來你確實掌握了產品經理的方法,能夠做出東西來。
經常容易被忽略的是在這些項目中,你要把調研、分析過程體現出來。
很多人認為產品經理就是畫線框圖的,這是非常錯誤的認識。
畫出線框圖、做個原型,只是工具,重要的是你是怎麼了解用戶、確定需求的,以及如何在業務層面、商業層面、數據層面思考問題的。
這個學期我們的知群在北郵給研究生開了一門產品經理的課,這些同學里很多人畢業的時候肯定會拿到大廠 Offer。
我在上課時就在做一件事:讓大家不斷的沉浸到產品經理的視角當中,真正理解產品思維。
產品經理的思維方式本是一項專業能力,和普通用戶是不一樣的。
第三部分 必須具備:產品經理的能力體系我把產品經理的能力分成三個層次:作者:馬力在知群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321875211/answer/1558096041來源:知乎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器就是各種工具,比如軟體工具等等。
術是各種方法、流程等等,比如需求調研的方法、線框圖的方法等等。
道是各種原理、原則和規律,是底層思維能力,例如遇到產品的各種事情時,應該如何決策。
圍繞著這幾個層次,我分成下面這些點詳細說說:1.器的層面,產品經理需要掌握各種工具,這是武器例如 Axure 等原型製作工具。
工具是基礎,但是選擇面比較廣,有很多產品經理甚至直接用 PPT 來做原型,也沒有問題。
我自己很多年前用 Excel 電子表格做過原型,也挺好用。
前幾天有個同學說,他平時軟體工具用的很熟,但是就是在具體遇到一個產品決策時,不知道該怎麼做,覺得最需要的是思維層面上面的突破。
而他的同事,一位資深的產品經理,在軟體問題上需要向他請教,並不精通軟體。
但是這位同事真正做產品的時候,產品的思路特別清晰,大家都很認可。
軟體工具的學習,我建議最好的方式是用到的時候快速學習,根據需要來學習,這樣最快。
不需要在一開始入行的時候花大量的時間學習,這樣容易本末倒置。
對於產品實習生,至少能夠掌握常用的工具,這一點是最容易的。
2.術的層面,產品經理需要掌握各種體系化的方法,這是戰術在做一個產品的時候,首先需要用戶調研,了解用戶是誰,他們的需求是什麼,這時候有各種做用戶調研、需求分析的方法。
產品目標怎麼分析?我們可以 SMART 分析法等等。
用戶需求的收集,可以用問卷調查、訪談等方法。
產品經理還需要了解市場和業務,這時候需要一些市場分析的方法,如 SWOT、PEST 等方法,還可以用商業畫布,有體系的梳理產品、市場和業務。
再往下,產品經理要輸出各種文檔,可以用業務流程圖、功能流程圖、頁面流程圖、線框圖、用戶故事等。
在持續做產品規劃時,還會用到一些方法,例如卡諾模型、四象限方法、瀑布流法等等。
這些方法聽起來很多,其實真正在產品經理的實踐當中,都是分散來用的。
你在不同的公司、不同的項目和產品里,可能會用其中一部分方法。
有效的運用這些方法,確實能夠事半功倍。
對於產品實習生,應該掌握常用的方法。
現在學習資源和渠道這么多(知群就是好渠道),如果在應聘實習生之前還沒掌握,就不是能力問題,是態度問題。
3.道的層面,產品經理要具備各種底層思維,這是戰略比如我們遇到一個產品的問題時,應該怎麼分析,有哪些原則來幫助我們快速做出決定?很多同學在面對一個產品時,都不知道應該從哪個角度入手,到底怎麼思考問題?什麼樣的產品是好的產品,什麼樣的做法是不好的?有哪些原則、規律?就像學物理學化學,在做出各種在現實世界中起作用的產品時,要先了解背後的物理原理和化學原理。
對於產品實習生,應該逐漸開始積產品思維,在做出各種產品決策時候(對於實習生,往往是一些細節的地方),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接下來,說一些更具體的點:4.產品實習生要具備良好的「表達能力」產品經理本身是一個需要很多交叉領域知識的職位。
領域知識在每個行業都有差別,但是有一些基本能力是相通的,例如表達能力。
表達能力不僅僅包括口頭的表達,更重要的是方案化、原型化、文檔化。
將自己的想法、捕捉和分析的需求、落地的方案表達出來,讓決策者、團隊、相關合作方都能夠順暢的理解,甚至做測試,這些都非常重要。
如果你有一個想法,那麼它只是想法,只有將想法轉化成方案,才具備真正往下推動的意義。
方案意味著不同層面的描述、規劃、藍圖等等,也可能就是細化的線框圖、原型。
總之要讓人能夠看懂前因後果,能夠建立起對於產品的認識,而不僅僅只是隨口一說,這樣的普通用戶誰都能做到。
文檔化需要將方案進一步細化和落實,能夠和工程、運營等對接起來,再往下傳遞。
很多工具都能支持實現表達的目的。
Word、PPT、甚至 Excel(一樣有人用 Excel 畫原型),各種原型/線框圖工具,熟練之後,只要找到自己順手、團隊協作容易的工具就可以。
這裡面重要的不是工具本身,而是對於想法的細化,對於需求和發現的准確轉化和描述,能夠把事情說清楚、說明白。
這一點對於很多初學者是很大挑戰。
產品經理的輸出需要邏輯清晰和條理明確。
表達的好壞,首先就是對於問題分析的透徹、條理和系統。
5.產品實習生如果能對相關的業務和行業有良好認知,會是加分項如果你是做面向最終用戶的強體驗型產品,那麼掌握良好的交互設計知識和技能,就很重要。
因為這是用戶最終要感知到的,你應該對此有足夠的認知和感覺。
而如果你是做商業產品,那麼交互需要了解,但比重就沒有更好的認知業務、領域知識大,後者會是決定性的。
知道自己所在的領域怎麼「玩」非常重要。
知道用戶從哪來,錢從哪來,中間怎麼轉化,有哪些坑,有哪些細節要解決,這些往往需要深入了解領域和行業才能知道。
一位產品經理朋友有一次和我非常深入的介紹他所在領域的「玩法」,我們精確討論到了一些看起來簡單的數據應該獲取、怎麼處理等等,很細節的點,也許意味著大量的工程和運營投入。
而在這個時候,流程、交互等反而是下一步要考慮的事情。
要迅速掌握,就需要自己深入調研,以及大量的和有經驗的人請教、交流,儲備自己的彈葯。
很多資深產品經理朋友在一起吐嘈,說產品經理現在畫畫線框圖、做做交互,感覺可替代性很高,大家總是開玩笑說很有危機感。
實際上,當你深入了解一個行業,掌握從宏觀到微觀的細節,各種各樣的點,那麼至少在這個領域,你的價值會非常大。
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就是要看懂這些事情怎麼「玩」。
6.產品實習生應該具備基礎的產品思維和設計思維這里說的設計,是指「大設計」,而不是單純的設計界面。
市場、用戶、需求、功能、交互、視覺、內容、運營、推廣、傳播、變現,每個環節都有其中的設計。
在這裡面具備產品思維和設計思維,就是要我們在各個環節上,既深入,有能串聯起來,定義問題邊界,找到條件限制內的最優解。
互聯網產品既要處理傳統的商業問題、內容問題,更要處理用戶的認知行為、認知心理,每一個點都可以作為杠桿,撬動用戶對於整個產品的行為。
例如增加收入,可以從增加流量獲取(從內容推廣獲取、鉤子獲取、找到存在紅利推廣的池子等等多種手段)、提升轉化(運營活動、改進界面、文案提升等等)、引導用戶行為等等很多方面來著手,這里每個點的設計都可以深挖。
這里最關鍵的,是具備這樣的思維和意識,找到很多產品背後運轉的本質規律,將規律和自己的現實結合起來。
每個設計背後,都能夠找出決策依據,而不是自己的純感性的認識。
7.產品實習生應該有理解用戶、洞察需求的意識,掌握基本的方法有朋友說他帶產品經理新人時,會讓他/她先處理一段時間用戶反饋,從各個渠道里收集反饋(自己後台的、微博的、知乎的等等),對反饋進行分析處理。
這是增強用戶感知的好辦法。
實際上,我們將這稱作「用戶研究」,用戶研究是有很多方法的,無論是定性還是定量,歸根結底,在於增進自己對用戶的了解。
因為即使自己就是用戶,也往往並不典型,或者沒有代表性,只要廣泛的接觸用戶,增加自己的「用戶感」,才能讓自己更好的往下做產品。
我們早期在做豌豆莢時,我曾經做過一個用戶研究,方法很簡單,就是觀察法,有系統的記錄在當時那個時間點(智能手機發展的初期),周圍的普通用戶都在用手機做什麼。
聽起來很簡單,但是記錄了一百多人,就能夠看出一些有意思的結果了。
以前做用戶測試(可用性測試),我會和上百個用戶一起做測試,觀察每個用戶的行為,這樣的測試做多了,會習慣性的讓自己處在一種「冷靜」的角度,充分感知到普通用戶和產品經理、設計師的差異。
用戶研究能夠完全指導我們的工作么?回答是否定的,因為用戶需求和用戶行為本身具有復雜性,很難通過簡單的研究全面和深入的掌握,而時間的開銷也非常大。
但是用戶研究重要麼?重要。
以前傳統大型企業中的用戶研究,很多時候容易淪為形式,通過一堆圖表和用戶的語言,來在做決策時避免責任。
在互聯網行業中,我們更多的是要通過用戶研究不斷增加我們對於用戶的感知,為我們提供養料,啟發我們對於用戶需求和用戶行為的洞察,這是 Insight.這樣的洞察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不斷深入了解用戶,了解行業,無論是用戶訪談、問卷調查、行為數據的分析等等,除了幫助我們獲得一些即刻的認知,更重要的是不斷拉近我們和用戶的距離,建立起這種「用戶感」。
8.產品實習生如果既能夠深入細節,又能夠跳出來看整個業務,會是很大的加分項很多新人其實做不到這一點。
很多產品新人一上來就直奔細節,頁面有什麼問題、流程怎麼做等等。
本身這是對的,這些都是基本能力,但是還不足夠。
能夠深入到細節,同時也能把自己拉回來,站在更高的層次看問題,產品的、業務的、行業的。
如果只陷入到細節里解決問題,往往只能就問題解決問題,但很多時候問題的邊界往往不對。
一個視頻產品,交互固然也重要,對於內容品類的選擇、頭部內容的把握、內容的分發效率,這些更重要。
如果定義錯了問題,那麼無論在一個點上再怎麼使勁,往往也很難有更大的成效。
本質上,這是一種抽象能力,在各個層面上進行抽象。
這也是做產品有趣的地方。
有點像智力+體力游戲,不斷推進自己深入的思考,看清楚問題的本質,也就是不斷在抽象問題。
這種能力的積累,需要不斷拓展自己的視野,增加自己的信息量,並且還要和實踐結合在一起,真正的見多識廣。
額外的說,在工作協同、職場上的抽象能力、定義問題的能力也很重要。
上級分配的工作,首先要思考,上級的目標是什麼,如何完成這個目標,而不是一上來就機械的執行。
這同樣是一種抽象能力。
9.產品實習生需要注重格局、信息量和圈子/人品很多產品經理喜歡蒙頭做產品,這固然也對。
但是另一方面,產品經理需要獲取大量的用戶信息和行業信息,需要各種各樣資源的支持與協助。
要了解、要懂的東西太多,如果自己太封閉,始終只有自己一小塊的認知空間。
學習能力應該是很多產品經理真正的競爭力。
例如除了做好產品本身,同樣應該了解推廣和流量獲取,了解 SEO、ASO 等等。
這些信息沒有即時的書本來教,就需要和有經驗的人學習,需要不斷的創造條件獲取經驗。
看到別人,首先想想自己能夠獲得什麼,而不是只盯著對方的短處。
看懂事情,就是需要增加自己真正有效的信息容量。
某個朋友做的已經非常優秀了,但是常常能看到半夜還在學習,記筆記,還在到處和人請教問題,發現有自己能夠學到的東西一點都不放過機會。
這樣的感覺,才是成長的樣子,以及真正的格局。
在行業里,對於行業信息的獲取,往往並不只是案頭工作。
各個行業里的、本行業里的「玩法」,各種流量的獲取策略,這不是簡單從書本上、網上、一個地方獲取到的。
這需要隨時有這種敏感的意識,捕捉來自各種地方的信息,做一個有心人。
這裡面還有一點,是人品。
單純的索取,很快就會枯竭,人家為什麼要幫你?人和人之間的信任、認可,都是相互的,在團隊內部是這樣,在外部也是這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了更多人的幫助,哪怕只是信息上的,成功的概率會更大。
共勉。
第四部分 沒有項目經驗經驗怎麼辦:一套完整解決方案沒有項目經驗怎麼辦?項目不夠好怎麼辦?這里是一套完整解決方案:我是中國第一批移動互聯網產品經理,也是知乎關注人數最多的產品經理。
知群通過和阿里、騰訊等各大公司的合作來幫助大家,同時,知群的合夥人還包括梁寧老師(《得到》上的產品思維三十講的作者,互聯網領域最知名的專家之一),現在已經有200家以上的公司在知群招聘人才,都認可知群的教學模式和成果。

㈣ 拿到騰訊、阿里和華為的offer,可是朋友不建議去是什麼原因

回答問題之前要確認三個問題:

1. 你是否是應屆畢業生?因為社招會校招要分開討論


2.你的朋友是做什麼行業的?年齡多大,關系如何?


3. 這三家公司給的什麼崗位你沒有說清楚?技術?運營?產品?設計?


(考慮到這是科技頻道,我以技術崗位來討論)

好了,我說說我的看法:

如果是做技術類,騰訊,阿里和華為給offer也就基本上代表著業界對你的認可。這是好事。

4. 朋友也許對行業和這幾家公司不清楚:


現在很多人比較容易根據網上的評論或者新聞就對公司的環境和未來下結論,也許你的朋友對這幾家公司不了解,簡單的認為他們有很多缺點,例如工作效率低,人浮於事,待遇差,沒有前途等等。


我建議你直接詢問朋友做出 ”不建議去“ 的理由。並結合大家的職場建議認真做出規劃。

㈤ 如何選擇合適的offer

如何選擇Offer?需要考慮什麼因素?如果你要考慮到這一步的話,恭喜你!你已經順利的通過了面試!你已經拿到了太多offer,都不知道該如何挑選,那我們該怎麼辦呢?下面羅勒網根據自己十餘年的獵頭經驗來談談自己的看法。羅勒網主要做的建築行業的獵頭服務,但是在面試接offer方面,這些技巧是通用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公司價值觀

通過上個部分你需要了解這個公司的價值觀是怎樣的,是不是與你的預期相符合,不符合價值觀的公司可以先行Pass掉。

二、工作內容

工作的行業、工作的內容,其實都是要在面試里好好了解的。你要權衡好你是否能接受,是不是喜歡,這會很大影響你的工作熱情,同樣也是很重要的參考因素。

三、個人發展

個人發展是很重要的問題,我們需要考慮3~5年這個行業發展如何,這份工作與你的職業規劃是否相匹配,充分在面試時了解清楚,相信最後你一定能做出自己的決定。

四、薪資待遇

五險一金如何繳納,工資績效配比如何,最終拿到手能有多少錢,都問清楚算仔細,同樣這也是最後的殺手鐧,前3條都不能過濾掉,那就去給錢最多的公司吧!

希望羅勒網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哦

㈥ 大廠三年的員工薪資多少呢

你好,996的目的在於充分利用時間保證績效,已經成為互聯網公司都實行的工作制。最近騰訊旗下做出了吃雞等爆款手游的光子工作室,率先實行了嚴格執行雙休等制度,讓互聯網大廠同學們的工作生活現狀,毫無疑問成了大家關切的重點。

互聯網行業作為當下新興行業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由於互聯網高科技的特殊性,傳統行業也在「互聯網+」,可以說是一個受到很多年輕人青睞的非常不錯的風口。關注我,可了解更多大廠就業情況。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㈦ 春招收割大廠offer,應屆生應知道哪5點

2021年應屆生預估900w+的競爭中,想要收割心儀的offer,一定要未雨綢繆。

㈧ 校招要拿多少個offer才有安全感

這個問題不可一概而論,如果靠譜,一個足矣;如果不靠譜一百個也沒用。

畢業即失業,是很多應屆大學生畢業後短時間內找不到理想工作的真實反映。因此,很多大學生把希望寄託在校招這根救命稻草上,拚命各種招聘會,以拿到offer、多拿offer為榮。事實上,真正通過校招確定工作去向的比例並不大。分析如下

三、不畏浮雲,身在高層。這一點特別重要。現在的公司、企業魚龍混雜,在做出最終選擇前,一定要了解企業的歷史、企業的文化、企業的發展前景等,且忌草率從事。否則,耗費寶貴的時間不說,還有可能被引導到錯誤的發展方向上去。特別是對那些皮包公司、投機公司要特別警惕,即使有再多個offer也是不可靠的。

㈨ 應屆生都是怎樣拿到大廠春招offer的

一般來說,實戰經歷越豐富,拿到大廠春招offer的機會越大。能早出去實戰實習的同學就盡可能多的積累實習經驗,如果無法實習,就好好學習理論知識,多參與項目和比賽。其次就是積極投遞,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2022春招已經開始,這將是22屆應屆生們參與校招的最後機會。雖然說秋招是校園招聘的主陣地,但是許多大廠在春招同樣有很多崗位放出。比如吉利控股集團,本次春招包含了十二大方向,1000+崗位,計劃發出4000+offer,作為擁有12w員工、全球汽車品牌組合價值排名前十中唯一的中國汽車集團,吉利這個大平台非常適合應屆生未來的發展,感興趣的可以到吉利校園招聘官網或者關注吉利招聘公眾號投遞。。還有不清楚的可以自己網路。

㈩ offer來了,怎麼選擇請大家指點迷津!

建議考慮第一個offer,傑賽科技是個快速成長型的企業。
企業特點是:
1.營業額在幾千萬--5個億之間。
2.企業市場增加非常快。
3.企業組織膨脹非常快,人員多。
4.企業核心在業務,管理滯後。
這種環境比較適合像你剛畢業的進入,因為能夠接觸並且親自參與到hr管理中去。甚至能夠梳理你的專業知識,鍛煉與人溝通的能力。做個兩年時間你的整體能力會得到非常大的提高,有好的跳槽機會的話,進入大企業後薪水至少翻兩翻。

offer2:服務行業的人員流動性非常大,hr的工作核心就是培訓。對與你將來在職業規劃的選擇面上會比較窄。

offer3:據我了解保險行業的行政人員都可以充當保險代理人去一線拉客戶。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85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57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4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24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86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09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47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92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2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