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魚ph值多少合適
A. 斑馬魚 ph8.5可以嗎
不可以,鸚鵡魚喜歡弱酸性的軟水ph值要求5.5至6.5之間,8.5的值數太高了,太偏鹼性不適合養鸚鵡魚。
B. 求斑馬魚對水的溫度 硬度,ph值的要求 黑殼蝦也要
斑馬魚非常好養,自來水它也生活的很好,水溫10度以上30以下,不要管這些標准了,我去年冬天加熱棒壞了,一夜起來其他魚都死了,就斑馬還活著
C. 斑馬魚和孔雀魚哪個好養活,應該怎麼養
斑馬魚和孔雀魚都屬於比較好養活的小型熱帶魚,它們的飼養難度都是很低的。因為它們耐寒的能力都比較強,而且適應能力也都比較強,在較差的環境中也可以存活。但是它們也有不同的特點,比如斑馬魚耐寒的能力比孔雀魚強,而且對水質的要求比孔雀魚低。孔雀魚繁殖的速度比斑馬魚快。一、斑馬魚和孔雀魚哪個好養活
斑馬魚和孔雀魚都很好養活,它們兩個都是屬於容易飼養的小型熱帶魚,它們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而且在較差的環境下也可以生存,所以都屬於飼養難度較低的魚類。但是它們也有不同的特點,比如斑馬魚耐寒的能力比孔雀魚強,而且對水質的要求比較低。孔雀魚繁殖的能力較強,而且繁殖的量也比較大。飼養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來選擇飼養的魚兒。二、斑馬魚和孔雀魚應該怎麼養
1、水溫:斑馬魚和孔雀魚都屬於熱帶魚,它們需要偏高一點的水溫才能更好地生長。人工飼養的時候,可以將水溫保持在26℃左右。有條件的話,可以安裝加熱棒,保持水溫恆定。2、水質:斑馬魚對水質的要求不嚴格,只要水質干凈清爽就可以。平時飼養的時候,可以一周換1次水。孔雀魚喜歡弱鹼性的水質,飼養者需要將PH值保持在7.2-7.4之間。
3、餵食:斑馬魚和孔雀魚對食物的要求不是很高,人工飼養的時候,可以選擇多種食物搭配喂養。這樣不僅可以使它們的營養更加充足,還可以保證它們的營養更加均衡。
D. 斑馬魚怎麼才算適應新環境
溫度
斑馬魚是一種小型熱帶淡水魚類,可以耐受比較廣的溫度。最大耐受的溫度范圍為6至38℃。一般認為28.5℃是斑馬魚養殖的最適溫度,通常情況下房間溫度控制設置在28℃。較高的養殖溫度可能導致水體的溶氧度降低,且造成水體中細菌的滋生,影響斑馬魚的健康。而過低的養殖溫度會造成斑馬魚的生長發育放緩,產卵量降低。
pH值
水體的pH值對魚類的生長繁殖具有重要的影響。大部分斑馬魚養殖設備維持水質pH值在7.0-8.0左右,這也是大部分淡水魚類生活的pH范圍。斑馬魚相對可耐受一定的鹼性環境,酸性環境,尤其pH低於6.0會造成斑馬魚死亡。
硬度
水的總硬度指水中Ca2+和Mg2+等離子的總濃度。斑馬魚適宜於較高硬度的水,水體硬度超過100mg/L CaCO3有利於斑馬魚的生長繁殖。但是,這種適應是有限的。目前,尚沒有系統全面的研究不同范圍的硬度條件對斑馬魚生長發育方面的影響。
鹽度
斑馬魚屬淡水魚類,但是能夠耐受很大的鹽度范圍。斑馬魚養殖的適宜鹽度通常為0.25‰。養殖系統的鹽度控制范圍為0.25-0.75‰。
溶解氧
溶解氧是魚類養殖中的重要條件參數。低水平的溶解氧往往會造成養殖系統內魚類的大量死亡。斑馬魚具有較快的新陳代謝速率,因而消耗氧氣的水平也比較高。建議養殖水體的溶解氧水平基本維持或者不低於6.0mg/L (28.0℃),以維持斑馬魚的健康生長和活動。
然而水體溶氧度也不是越高越好。水體內通空氣過度,會造成氣體達到和超過飽和濃度,產生大量氣泡,對魚造成致命危害,產生氣泡病。
氨氮廢物
養殖水體中的氨主要來源於魚的腮上皮組織釋放和糞便排放。含氮廢物的主要來源是水體中的有機物(如死魚,糞便,漂浮食物)的降解。較高的氨氮濃度對魚類有毒害作用,同時也會造成水體內的電導率升高。水體中的硝化細菌可以將氨氮廢物轉化為亞硝酸鹽,進而轉化為硝酸鹽,因此對於大型的循環水養殖系統,培養和維持水體內的硝化細菌水平對水體健康非常重要。較低濃度的硝酸鹽對魚類基本無害,但是濃度超過200ppm,就可能對斑馬魚的健康造成影響。因此,監控水體內的氨氮水平,和硝酸鹽濃度對維持一個健康的養殖水系是很重要的。
光周期/光照強度
適宜的光周期有利於斑馬魚生長繁殖。斑馬魚在經歷暗周期後,光照誘導斑馬魚開始交配產卵,並且交配產卵可以持續一小時左右。24小時連續光照可能導致斑馬魚不產卵。
斑馬魚養殖系統的適宜光周期是14小時的光照周期和10個小時的暗周期。同時,照明系統的漸亮和漸暗可以避免刺激斑馬魚,防止斑馬魚從養殖缸內跳出。
斑馬魚養殖的合適光強范圍為水體表面的光強在54-324 lux范圍內。光照強度過高會導致水體內的藻類大量滋生,影響斑馬魚的健康。魚房內燈光太暗,光照不足,會造成斑馬魚的條紋灰暗,活力不足。
E. 斑馬魚繁殖條件,繁殖方式
水溫穩定:斑馬魚繁殖的水溫要保持在24-26℃左右。水溫太高或太低都會影響它們的繁殖。水質干凈:其次就是水質,斑馬魚對水質的要求不高,PH值保持在6.5-7.5之間即可,但是繁殖時要用的水要保持干凈清爽。環境安靜:斑馬魚的膽子比較小,飼養者需要保持周圍環境安靜。一、斑馬魚繁殖條件
1、水溫穩定:斑馬魚繁殖的條件並不苛刻,繁殖的時候只要將水溫保持在24-26℃之間就可以。繁殖的水溫不能過高或過低,因為過高和過低的水溫都會影響它們的繁殖。如果有條件的話,建議安裝加熱棒保持恆溫。2、水質干凈:斑馬魚平時對水質的要求不高,但是在繁殖的時候,飼養者最好還是將PH值保持在6.5-7.5之間。水的硬度也要保持在6-8之間。繁殖用的水也要保持干凈清爽,盡量減少換水的頻率。
3、環境安靜:斑馬魚的膽子是比較小的,尤其是在繁殖的時候,很容易受到驚嚇。在它們繁殖的時候,飼養者最好保持周圍環境安靜。
二、斑馬魚繁殖方式
斑馬魚繁殖的方式是卵生,它們是體外受精的。在繁殖的時候,斑馬魚公魚會不斷的追逐母魚。如果母魚接受它們的追求,就會和它們相互追逐。在追逐的過程中,公魚會刺激母魚排卵,母魚排卵後,公魚就會上前授精。此時魚卵就會變成受精卵,經過孵化後才能變成小魚。斑馬魚沒有護卵的習性,在讓它們繁殖後,飼養者需要將親魚立即撈出,避免它們將魚卵當作食物吃掉。
F. 給斑馬魚換的水裡可以放食鹽么
沒生病,不需要放食鹽
斑馬魚很好飼養的
1、水質要求不高
飼養水溫20~23℃,在水溫11~15℃時仍能生存,對水質的要求不高,斑馬魚的飼養水質呈中性即可,但喜偏軟性水,若在繁殖下一代的期間,水質需要用軟水,軟水可以提高受精和孵化率。
2、魚缸日常飼養
日常飼養之時,可以在水族箱底部放些鵝卵石,可以使水質比較清澈。飼養魚缸最好選用30M的水族箱。因斑馬魚體型是體長3-4cm,為比較小型的觀賞魚.但具體魚缸大小視飼養量而定。斑馬魚的食性相當的簡單,天然人工皆可攝取。
3、天然人工餌料
斑馬魚的食性相當的簡單,不論是天然的餌料,還是人工配合飼料都可以滿足它的生長需要,斑馬魚也都會攝食。
4、其他品種混養
斑馬魚的性情溫和,體型3~4cm而已,小巧玲瓏,幾乎終日在水族箱中不停地游動。易於飼養,可與其他品種小型且溫和的熱帶魚混合養殖。
5、親魚年齡選擇
斑馬魚是屬於卵生魚類,4月齡進入性成熟期,一般是選擇做用5月齡魚來作親魚再加上魚只應該是身強體壯,以進行繁殖比較好。
6、繁殖產卵量高
斑馬魚的繁殖周期約7天左右,一年可連續繁殖6-7次,而且產卵量高。其繁殖力很強,是初學飼養熱帶魚的首選品種。
7、雌雄魚體鑒別
斑馬魚的雌雄不難區分:雄斑馬魚魚體修長,鰭大,體色偏黃,臀鰭呈棕黃色,條紋顯著;雌魚魚體較肥大,體色較淡,偏藍,臀鰭呈淡黃色,懷卵期魚腹膨大明顯。
8、水質溫度要求
斑馬魚繁殖並不困難,要求繁殖用水其pH值是6。5-7。5,適合繁殖水質的硬度6-8,適合繁殖水溫25-26攝氏度。
9、產出後即散落
在25厘米X25厘米X25厘米的方形缸底鋪一層尼龍網板,或鋪些鵝卵石,繁殖時產出後即落入網板下面或散落在小卵石的空隙中。斑馬魚之親魚產卵結束後,將斑馬魚之親魚撈出。
10、魚缸底部產卵
選取2~3對斑馬魚之親魚,同時放入繁殖水族缸中,喜歡在水族箱底部產卵,一般在黎明到第二天上午10時左右產卵結束。
11、產卵結束須知
等斑馬魚之親魚產卵結束後,將斑馬魚之親魚撈出。其卵無粘性,直接落入缸底,到晚上10時左右,沒有受精的魚卵發白,可用吸管吸出。
12、孵出水溫注意
孵出水溫24℃時,受精卵經2~3天孵出仔魚;水溫28℃時,受精卵經36小時孵出仔魚。雌魚每次產卵300餘枚,最多可達上千枚。
13、仔魚飼養概要
繁殖仔魚的水溫約為25℃左右,仔魚孵出後7~8天,仔魚才會開始進食,此時投喂蛋黃灰水,以後再投喂小魚蟲。
G. 60魚缸斑馬魚充氧最多可以養多少條
這個型號大小的魚缸,斑馬魚的話,沖涼最多能養個五六條左右的,不能養太多,太多了的話是氧氣不夠的。
觀賞魚只是指那些具有觀賞價值的有鮮艷色彩或奇特形狀的魚類。世界的魚類,據說有3萬-5萬種,其中可供觀賞的包括海水魚,淡水魚有2-3千種,而實際普遍飼養和常見的只有500種左右。
它們有的生活在淡水中,有的生活在海水中,有的來自溫帶地區,有的來自熱帶地區。它們有的以色彩絢麗而著稱,有的以形狀怪異而稱奇,有的以稀少名貴而聞名。
在世界觀賞魚市場中,它們通常由三大品系組成,即溫帶淡水觀賞魚、熱帶淡水觀賞魚和熱帶海水觀賞魚。
觀賞魚主要包括海水魚、熱帶魚、我國金魚、錦鯉魚、其它淡水魚、在分類上依照習慣叫法,分類不一定正確。
熱帶魚:包括脂鯉科、鯉科、魚科、慈鯛科、攀鱸科、鰍科、鯰科等
龍魚:屬熱帶魚中的古代魚類
七彩神仙魚:本屬熱帶魚中的慈鯛科
我國金魚:本屬我國的「國粹」,但已在國外培育出許多新品種。
錦鯉魚:許多國家均有培育,但以日本產的品種最好。
海水魚:品種極多,能在水族箱中飼養的只有數百種。
其它魚類:冷水魚和汽水魚
金魚
觀賞魚
金魚的家化經歷了池養和盆養兩個階段,經過數代民間藝人的精心挑選,由最初的單尾金鯽魚,逐漸發展為雙尾、三尾、四尾金魚,顏色也由單一的紅色,逐漸形成紅白花、五花、黑色、藍色、紫色等,體形也由狹長的紡錘形發展為橢圓形、皮球形等,品種也由單一的金鯽魚,發展為現在豐富多彩的數十個品種,諸如龍睛、朝天龍、水泡、獅頭、虎頭、絨球、珍珠鱗、鶴頂紅等。據史料記載,我國金魚是在明朝首次傳入日本,並於1615-1623年再次傳入日本。
日本錦鯉的原始品種為紅色鯉魚,早期也是由我國傳入日本的,經過日本人民的精心飼養,逐漸成為現在馳名世界的觀賞魚之一。日本錦鯉的主要品種有紅白色、昭和三色、大正三色、秋翠等。
海水魚
海水觀賞魚主要來自於印度洋、太平洋中的珊瑚礁水域,品種很多體型怪異,體表色彩豐富,極富變化,善於藏匿,具有一種原始古樸神秘的自然美。常見產區有菲律賓、南海、日本、澳大利亞、夏威夷群島、印度、紅海、非洲東海岸等。
熱帶海水觀賞魚分布極廣,它們生活在廣闊無垠的海洋中,許多海域人跡罕至,還有許多未被人類發現的品種。熱帶海水觀賞魚是全世界最有發展潛力和前途的觀賞魚類,代表了未來觀賞魚的發展方向。
H. 斑馬魚能和金魚一起養嗎,能和什麼魚混養
斑馬魚和金魚是可以一起養的,但是不建議混養。因為斑馬魚是熱帶魚,喜歡的溫度是25度,金魚是冷水魚,喜歡的溫度為20度。斑馬魚喜歡PH值在6.5-7.5之間的水,金魚喜歡PH值在7.5-8.0之間的水。而且金魚的體長可以達到30厘米,斑馬魚體長最多6厘米。所以一起混養的話,斑馬魚很容易受到金魚的欺負。一、斑馬魚能和金魚一起養嗎
斑馬魚可以和金魚混養,但是不太推薦,主要原因如下:1、喜歡的水溫不同:斑馬魚喜歡的水溫是25度,金魚喜歡的水溫是20度。它們兩個喜歡的水溫並不同。而且斑馬魚是熱帶魚,金魚是冷水魚,兩種魚的種類不同,所以不推薦混養。
2、喜歡的水質不同:斑馬魚對PH值的要求為6.5-7.5,金魚PH值的要求為7.5-8.0。它們對水質的要求不同,一起混養很容易顧此失彼。
3、體長不同:金魚的體長可以達到30厘米左右,斑馬魚最長6厘米左右。將兩者一起混養,金魚很有可能會把斑馬魚吃掉,即使不吃掉,斑馬魚也很容易受傷。
4、習性不同:金魚比較喜歡安靜,而斑馬魚幾乎都在不停地游動。如果和金魚一起混養,很容易打擾它們休息,金魚煩躁的時候還有可能會攻擊斑馬魚。
二、斑馬魚能和什麼魚混養
斑馬魚可以和孔雀魚、月光魚、神仙魚、紅綠燈魚等沒有攻擊性的魚類一起混養。這幾種魚都是熱帶魚,和斑馬魚的習性相同,並且體型差距不大,性情也比較溫和,一起混養不會互相攻擊。混養時要注意控制飼養密度,並且注意維持水質清潔和水溫恆定。I. 斑馬魚的養殖方法,養斑馬魚注意事項
水溫:斑馬魚對水溫的要求不高,飼養者可以將水溫保持在24-26℃。水質:斑馬魚對水質的適應能力也較強,飼養者可以將PH值保持在6.5-7.5之間,平時最好3-5天換一次水。餵食:斑馬魚是雜食性的魚,飼養者可以用多種食物搭配喂養。氧氣:它們對氧氣的需求量較高,飼養者需要定時打氧,保證它們的氧氣充足。一、斑馬魚的養殖方法
1、水溫:斑馬魚的適應能力比較強,它們可以在11-32℃之間的水溫中生長。但是最適合它們生長的溫度是24-26℃,飼養者可以安裝一個加熱棒,保持水溫恆定。2、水質:斑馬魚可以適應的水質范圍比較廣,它們能在弱酸、弱鹼以及中性的水中生長。飼養者可以將PH值保持在6.5-7.5之間,平時需要3-5天換一次水,每次換水的量控制在總水量的三分之一最好。有條件的話,可以安裝一個循環過濾系統,保持水質清潔。
3、餵食:斑馬魚的食性比較雜,飼養者可以選擇用動物性飼料搭配合成飼料一起投喂。這樣可以保證它們的營養充足、均衡。
4、氧氣:斑馬魚對氧氣的需求量偏高,飼養者需要給它們安裝一個氧氣泵,這樣才能保證它們的氧氣充足。
二、養斑馬魚的注意事項
1、環境穩定:斑馬魚對環境的波動比較敏感,飼養者需要保證它們生活的水溫和水質穩定,這樣才能避免它們出現不適或死亡的情況。2、定期消毒:斑馬魚有抗病害的能力,但是飼養者也要定期給它們檢查,這樣才能及時治療。還要定期消毒,避免細菌感染或生病的情況出現。
J. 斑馬魚繁殖時水的硬度一定要在6-7度嗎
斑馬魚繁殖時水的硬度不是一定要在6-7度,水的硬度在6~8度都是可以的。斑馬魚的繁殖比較容易,繁殖用水要求pH6.5-7.5,硬度6-8,水溫25-26攝氏度,斑馬魚最喜歡自食其卵,因此繁殖缸內鋪小石頭及水草,便於落卵附著,繁殖時可按雌雄魚1:2的比例防入繁殖缸內,一般頭天晚上防入,第二天上午或中午就可以產卵受精,排完卵要將種魚撈出另養,一條雌魚每次可排卵300-1000粒不等.。
斑馬魚(詳情介紹)是屬於卵生魚類,4月齡進入性成熟期,一般是選擇做用5月齡魚來作親魚再加上魚只應該是身強體壯,以進行繁殖比較好。斑馬魚的繁殖周期約7天左右,一年可連續繁殖6-7次,而且產卵量高。其繁殖力很強,是初學飼養熱帶魚的首選品種。
一、雌雄魚體鑒別
斑馬魚的雌雄不難區分:雄斑馬魚魚體修長,鰭大,體色偏黃,臀鰭呈棕黃色,條紋顯著;雌魚魚體較肥大,體色較淡,偏藍,臀鰭呈淡黃色,懷卵期魚腹膨大明顯。
二、水質溫度要求
斑馬魚繁殖並不困難,要求繁殖用水其pH值是6.5-7.5,適合繁殖水質的硬度6-8,適合繁殖水溫25-26攝氏度。
三、產出後即散落
在25厘米X25厘米X25厘米的方形缸底鋪一層尼龍網板,或鋪些鵝卵石,繁殖時產出後即落入網板下面或散落在小卵石的空隙中。
四、魚缸底部產卵
選取2~3對斑馬魚之親魚,同時放入繁殖水族缸中,喜歡在水族箱底部產卵,一般在黎明到第二天上午10時左右產卵結束。
五、產卵結束須知
等斑馬魚之親魚產卵結束後,將斑馬魚之親魚撈出。其卵無粘性,直接落入缸底,到晚上10時左右,沒有受精的魚卵發白,可用吸管吸出。
六、孵出水溫注意
孵出水溫24℃時,受精卵經2~3天孵出仔魚;水溫28℃時,受精卵經36小時孵出仔魚。雌魚每次產卵300餘枚,最多可達上千枚。
七、仔魚飼養概要
繁殖仔魚的水溫約為25℃左右,仔魚孵出後7~8天,仔魚才會開始進食,此時投喂蛋黃灰水,以後再投喂小魚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