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講人體溫度多少正常
① 人體正常溫度是多少
正常人身體的溫度是37攝氏度。
37℃只是體溫的一個大概數字,人體各個部位、每日早晚及男女之間的體溫均存在著差異。正常人口腔溫度為36.3℃~37.2℃,腋窩溫度較口腔溫度低0 . 3℃~0.6℃,直腸溫度較口腔溫度高0.3℃~0.5℃。
人體的溫度是相對恆定的,但是24小時的一天內也會有波動,一般相差不超過1度。早晨體度略低,下午略高。運動、進食後體溫稍高,而老年人體溫偏低。兒童正常體溫36.5-37.5之間。體溫的幅度增長隨性別、年齡、晝夜、運動和情緒的變化等因素而有所波動,但這種改變經常在正常范圍內。
(1)專家講人體溫度多少正常擴展閱讀
影響體溫因素
體溫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可隨性別、年齡、晝夜、運動和情緒的變化等因素而有所波動,但這種改變經常在正常范圍內。
1、性別因素
一般女性較男性稍高,女性在月經前期和妊娠早期輕度升高,排卵期較低,這種波動主要與孕激素分泌周期有關, 女性的體內脂肪較男性為高這也應該是一個原因。
2、年齡因素
新生兒體溫易受外界溫度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因為新生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皮膚汗腺發育又不完全,從而體溫調節功能較差,容易波動。兒童代謝率高,體溫可略高於成人。老年人由於代謝率低,故體溫偏低。
3、晝夜因素
一般清晨2-6時體溫最低,下4-8時體溫最高,其變動范圍約在0.5-1℃之間。這種晝夜有規律的波動,是由於人們長期的生活方式如活動、代謝、血液循環等相應的周期性變化所形成的。而長期從事夜間工作者,周期性波動則出現夜間體溫升高,日間體溫下降的情況。
4、情緒與運動
情緒激動時交感神經興奮,運動時骨骼肌收縮,均可使體溫略有升高。
② 人體正常體溫是多少度
平均正常體溫為36-37℃(腋窩),高於腋窩的為發熱。
38℃以下為低熱,39℃以上為高熱。體溫不超過口表37℃,肛表37.6℃為正常體溫。口腔溫度計是測量口腔體溫的溫度計。兒童的正常體溫高於成人,容易波動。
一般來說,兒童的正常體溫約為37.37.2℃,少數兒童一天的最高體溫可達37.4℃。此外,兒童的體溫在一天內會有很大的波動。幼兒一天的溫差可達0.5~1℃,較大的幼兒一天的溫差可達1℃以上。飯後、運動後、洗澡後、哭泣後、大汗淋漓和炎熱的天氣後,下午的體溫更高。相比之下,早晨和睡眠時的體溫更低。
(2)專家講人體溫度多少正常擴展閱讀:
較高等的脊椎動物如鳥綱和哺乳綱動物,逐漸發展了體溫調節功能,能夠在不同溫度的環境中保持體溫的相對恆定,這些動物叫做恆溫動物或溫血動物。還有一些哺乳動物如刺蝟等,則介乎上兩類動物之間。在暖季,體溫能保持相對恆定;到了寒季則體溫降低,蟄伏而冬眠。
人在嚴寒中原地踏步、跑動以取暖,均屬此種調節。人類能根據環境溫度不同而增減衣著,創設人工氣候環境以祛暑禦寒,則可視為更復雜的行為調節。
③ 人體的溫度多少到多少是正常的
正常人體腋下體溫在36~37°C左右。個體之間體溫都有差異,並且受外界環境影響,也有波動,24小時內下午體溫比早晨體溫略高,劇烈運動,勞動進餐,精神緊張體溫可略升高,波動范圍不超過1°C,女性月經前以及妊娠期體溫略高於正常,老年人因代謝率偏低,體溫相對低於青壯年,體態偏瘦,體溫也略偏低,高溫作業下體溫可以略升高。
④ 人體的正常體溫大約是多少攝氏度
正常的體溫是36-37度之間,達到或超過37.5度既是發燒,39.2度是高燒的體溫。發燒一般是炎症的表現,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合理的治療,防止反復或加重,同時飲食生活規律有序,多補水,避免受涼熬夜勞累等。腋下測量的溫度讀數一般是應該加上0.5度代表體內溫度,醫院一般也是這樣做的。
其實只要在 36.2-37.5都是正常的溫度。正常情況下人體每天可以有0.5-1度的波動。但是測量的時候一定測量10分鍾,而且一定要夾緊,保證測量准確 。
太短可能不準確 。超過37.5度才是發燒。從你的描述來看,體溫稍微高了一點點,腋下正常溫是36到37度,正常人的體溫也是可以變化的,一般上午體溫較低,下午略高,24小時內波動不超過一度,多喝水就好了,沒有什麼問題的。
(4)專家講人體溫度多少正常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基礎體溫必須連續測量至少兩三個月。在此期間,應盡可能保持正常的就寢時間和起床時間、另外,睡眠時間必須達到6小時以上。
2、起床後應避免上廁所,洗臉或漱口等行為。為了找到溫度計,也不可能站在上半身。即使沒有做出如此大的舉動,只是躺在被子里,伸展或打呵欠,翻身或碰觸睡在旁邊的孩子或與丈夫說話,都會引起體溫的微妙變化,影響了測量結果。
3、精神狀態對體溫也有影響。例如即使身體仍然躺著,但前一天與丈夫吵架,醒著時仍然感到焦慮。
⑤ 人體正常體溫是多少
在自然界,每一種生物都有其獨特的體溫,然而很多都是恆溫動物,比如人,人體的正常體溫在36°到37.2°之間。而人作為一個恆溫動物,無論是在低溫還是高溫,都能夠保持體溫在一個正常范圍內,如果超出了這個范圍,那麼我們就定義為發低燒或者是高燒。當然,有的人由於特殊體質,他的體溫要比正常的低或者是高那麼10.1或者是0.2℃,這些都是在正常范圍內。當我們的體溫出現波動的時候,這個時候就要特別的重視。所以我們要知道,人體的正常體溫范圍是在36.0到37.2℃之間,當體溫波動較大的時候,這時候我們就應該重視或者是每天測量溫度。
⑥ 正常人身體的溫度是多少
正常人身體的溫度是37攝氏度。
37℃只是體溫的一個大概數字,人體各個部位、每日早晚及男女之間的體溫均存在著差異。正常人口腔溫度為36.3℃~37.2℃,腋窩溫度較口腔溫度低0 . 3℃~0.6℃,直腸溫度較口腔溫度高0.3℃~0.5℃。
人體的溫度是相對恆定的,但是24小時的一天內也會有波動,一般相差不超過1度。早晨體度略低,下午略高。運動、進食後體溫稍高,而老年人體溫偏低。兒童正常體溫36.5-37.5之間。體溫的幅度增長隨性別、年齡、晝夜、運動和情緒的變化等因素而有所波動,但這種改變經常在正常范圍內。
(6)專家講人體溫度多少正常擴展閱讀
影響體溫因素
體溫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可隨性別、年齡、晝夜、運動和情緒的變化等因素而有所波動,但這種改變經常在正常范圍內。
1、性別因素
一般女性較男性稍高,女性在月經前期和妊娠早期輕度升高,排卵期較低,這種波動主要與孕激素分泌周期有關, 女性的體內脂肪較男性為高這也應該是一個原因。
2、年齡因素
新生兒體溫易受外界溫度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因為新生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皮膚汗腺發育又不完全,從而體溫調節功能較差,容易波動。兒童代謝率高,體溫可略高於成人。老年人由於代謝率低,故體溫偏低。
3、晝夜因素
一般清晨2-6時體溫最低,下4-8時體溫最高,其變動范圍約在0.5-1℃之間。這種晝夜有規律的波動,是由於人們長期的生活方式如活動、代謝、血液循環等相應的周期性變化所形成的。而長期從事夜間工作者,周期性波動則出現夜間體溫升高,日間體溫下降的情況。
4、情緒與運動
情緒激動時交感神經興奮,運動時骨骼肌收縮,均可使體溫略有升高。
⑦ 人體標准溫度多少正常
人體標准體溫多少,正常。一般的情況下就是35到36度是正常,如果超過36度到三十七三十八度都屬於不正常。所以正常的就只帶35到36度。是正常人的體溫,你說對嗎?祝你身體健康。
⑧ 人體溫度正常是多少度
人體各個部位、每日早晚及男女之間的體溫均存在著差異。人體正常體溫有一個較穩定的范圍,但並不是恆定不變的。正常人口腔溫度(又稱口溫)為36.3℃~37.2℃,腋窩溫度較口腔溫度低0.3℃~0.6℃,直腸溫度(也稱肛溫)較口腔溫度高0.3℃~0.5℃。一天之中,清晨2~5時體溫最低,下午5~7時最高,但一天之內溫差應小於1℃。另外,女子體溫一般較男子高0.3℃左右。女子體溫在經期亦有些許變化。超過正常體溫就是發燒。
⑨ 人體正常體溫多少度正常
人體的正常體溫是一個范圍,只要在正常的體溫范圍之內都是可以的,而且在不同的部位測量體溫,正常的體溫范圍也不太一樣。根據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第九版教材,可知人體正常體溫為直腸溫度36.9℃-37.9℃,口腔溫度36.7℃-37.7℃,腋下溫度36.0℃-37.4℃。另外不同部位測量溫度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測口溫時口表的汞端應放在舌下熱窩,測量時間為3分鍾。2、測腋下溫度時間為10分鍾。3、測直腸溫度時深度為3-4cm,時間為3分鍾。4、不宜測口溫的人群有嬰幼兒、精神異常、昏迷、口腔疾患、口鼻手術、張口呼吸者。5、發熱的患者行降溫措施後30分鍾後要再測體溫。6、測口溫時如果體溫計不慎被咬破,先立即清除玻璃碎屑,後口服蛋清、牛奶以延緩汞的吸收,病情允許者可以服用富含粗纖維食物,如芹菜、韭菜等以促進汞的排泄。
⑩ 人體的正常溫度是多少度
體溫的正常值是一個范圍。一般體溫會涉及到三個部位的溫度,腋溫、口溫、肛溫。腋溫的正常溫度在36.0-37.0℃,口溫的正常溫度在36.3-37.2℃,肛溫的正常溫度在36.5-37.7℃。體溫不是固定不變的,可以隨著年齡、晝夜、性別和情緒的因素變化而出現正常的波動。新生兒體溫調節功能不完善,體溫易受環境溫度影響。兒童由於代謝率增高,體溫略高於成人;老年人由於代謝率降低,體溫在正常范圍的低值。正常人在清晨2-6時體溫最低,下午2-8時體溫最高,但波動范圍不超過平均數上下0.5℃。一般,女性較男性體溫稍高,運動、沐浴、進食、精神緊張等因素,均可使體溫暫時升高。安靜、睡眠、飢餓、服用鎮靜葯後可使體溫暫時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