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測直腸溫度深入多少cm
A. 小孩的正常溫度是多少
正常小兒的基礎體溫為36.9-37.5攝氏度.一般當體溫超過基礎體溫1攝氏度以上時,可以認為發熱.其中,低熱是指體溫波動於38攝氏度左右,高熱時體溫在39攝氏度以上.連續發熱兩個星期以上稱為長期發熱.
上述基礎體溫指的是直腸溫度,即從肛門所測得,一般口腔溫度較其低0.3-0.5攝氏度,腋下溫度又較口腔溫度低0.5-0.5攝氏度.
腋下量到38攝氏度的話,直腸溫度就要接近39攝氏度了,屬於高熱了.
若高燒38.5攝氏度以上,請立即讓醫生確診是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葯,細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頭孢類),不要急於退燒,燒只是表象,要把病因找出來.
B. 兒童正常的體溫在多少度
對於孩子來說,由於孩子大腦內控制體溫調節的中樞神經系統還沒發育成熟,體溫能力的控制不強,因而孩子的體溫容易受到環境溫度的影響而出現升高或降低等波動影響,不過,人的體溫有一個正常的范圍,體溫過高或過低都是不正常的現象,那麼,小孩正常的體溫是多少度?
小孩正常的體溫是多少度,具體會因測量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如果測量的是腋下溫度,那麼正常的體溫應該是36-37℃,如果測量的是口腔溫度,那麼正常體溫是36.3-37.2℃,如果測的是肛門溫度,那麼正常體溫應是36.6-37.7℃。
在給孩子測量體溫的時候,父母要注意需要在孩子安靜狀態下進行,如果是在剛運動完,或是洗澡完、哭鬧完後,測得的體溫是不大準的,尤其是測量腋下溫度的時候,最好是腋下沒有汗,這樣才能避免測量結果出現誤差,只有在沒有外界因素干擾的情況下進行測量,才能避免出現錯誤。
孩子的體溫在一天當中會發生一定的變化趨勢的,在早上的時候,孩子的體溫往往是比較低的,隨著時間流逝,孩子的體溫就會逐漸上升,而在不同的季節,孩子的體溫也是有區別的,春秋兩個季節由於溫度變化快,因此孩子的體溫也會出現較大范圍的波動。
C. 小孩的正常溫度是多少度
兒童正常體溫參考值 口腔體溫范圍36。7℃~37。7℃之間 腋窩溫度范圍36。0℃~37。4℃之間 直腸溫度范圍36。9℃~37。9℃之間
D. 小孩子體溫多少度正常
正常小兒的基礎體溫為36.9℃~37.5℃。一般當體溫超過基礎體溫1℃以上時,可認為發熱。其中,低熱是指體溫波動於38℃左右,高熱時體溫在39℃以上。連續發熱兩個星期以上稱為長期發熱。
上述基礎體溫是指的直腸溫度,即從肛門所測得,一般口腔溫度較其低0.3℃~0.5℃,腋下及頸部溫度又較口腔溫度低0.3℃~0.5℃。
E. 兒童正常體溫的范圍
測量體溫一般測量三個部位,即口腔、腋窩和肛門。小孩腋下正常溫度一般在35.9℃-37.2℃之間;小孩口腔正常溫度一般在36.2℃-37.3℃之間;小孩肛門的正常溫度一般在36.5℃-37.5℃之間。若測量結果在以上范圍內,均為正常體溫。但家長們需要注意,凡測量超過正常范圍0.5℃以上者,為發熱;不超過38℃者為低熱;若超過39℃者,則為高熱。為避免誤差,測量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口腔溫度測量:先用75%酒精給體溫表消毒,然後放在舌下,緊閉口唇,放置5分鍾後拿出讀數即可;
2、腋下溫度測量:擦乾腋窩汗液,將體溫表的水銀端放於腑窩頂部,再用上臂夾緊體溫表,避免孩子亂動,10分鍾後讀數即可。此法不易發生交叉感染,是測量體溫最常用的方法;
3、肛門溫度測量:多用於昏迷的病人或小孩,病人仰卧位,將肛表頭部用油類潤滑後,再慢慢插入肛門,深達肛表的1/2處為止,放置3分鍾後即可讀。
分享
F. 小孩子直腸溫度是多少算發燒
正常
小兒
的
基礎體溫
為36.9℃~37.5℃(直腸溫度)。一般當
體溫
超過基礎體溫1℃以上時,可認為發熱。其中,低熱是指體溫波動於38℃左右,
高熱
時體溫在39℃以上。連續發熱兩個
星期
以上稱為長期發熱。
口腔溫度較其低0.3℃~0.5℃,
腋下
溫度又較口腔溫度低0.3℃~0.5℃。
G. 兒童正常體溫多少度
兒童的正常體溫是和大人一樣的;都是以36-37度為正常
如果體溫在37.5度以上就應該帶孩子上醫院診治,不能自己處理,以免耽誤病情。
給孩子注射疫苗也是要在體溫正常的條件下才能進行的。
正常人體的直腸溫度平均為37.3℃,接近於深部的血液溫度.口腔溫度比直腸溫度低0.1~0.3℃,平均約為37℃.腋窩溫度比口腔溫度又低0.3~0.5℃,平均約為36.7℃,臨床上一般採取從腋窩、口腔或直腸內測量體溫的辦法。
H. 怎麼給寶寶量體溫的,正常的體溫范圍值是多少
*測量體溫初步判斷出寶寶可能發燒,用體溫計測量體溫是最確切的。通常用肛表測量小寶寶的直腸溫度較確切(正常體溫為37℃~38℃),也可測量寶寶的腋下或頸部(正常體溫為36℃-37℃),測出的直腸溫度需減去0.5℃,腋下和頸部溫度應加0.5℃,得出的度數便是寶寶的現時體溫數,如此可知寶寶的准確體溫和是否發燒。學齡前寶寶最好不要用口腔表測量體溫,以免發生意外。自己找到一段,總算有點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