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溫度調節 » 150克中葯泡多少水合適

150克中葯泡多少水合適

發布時間: 2022-06-02 02:36:55

1. 熬中葯的水用多少合適

熬葯之前先要加水沒過葯面,浸泡半小時至一小時,中葯吸水後就會慢慢沉澱,再上火熬制時大都不會浮在水面上了,熬好的葯劑如果湯汁過多的話,瀝出葯渣後可以繼續用小火熬,濃縮後葯量就減少了。
你也可以設法更換葯鍋,用截面小一些的容器,最好是砂鍋類的,免得水加的太多,掌握一個原則就是加入鍋內的水量要沒過葯材。

2. 熬中葯需要多少水

煎煮前葯物的浸泡和加水量
煎煮前應將葯物預先浸泡濕潤。因為植物性中葯大多數是干品,有一定的體積、厚度。在煎煮前必須用冷水在室溫下浸泡,其目的為使中葯濕潤變軟,細胞膨脹,使有效成分首先溶解在葯材組織中,產生滲透壓,有效成分便滲透擴散到葯材組織細胞外部的水中。同時可在加熱煎煮時避免葯材組織所含的蛋白質凝固,澱粉糊化使有效成分不易滲出。白頭翁湯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實驗證明,在浸泡20~30分鍾後第一次煎液的抑菌直徑為17毫米,第二次煎液為15毫米,而未浸泡的第一次煎液抑菌直徑為15毫米,第二次煎液為14毫米,即未浸泡的第一次煎液只能達到浸泡後的第二次煎效力。所以在煎煮前應將葯材進行冷水浸泡。
浸泡時間要根據葯材性質而定,一般對葯、葉、莖等類葯材為主的復方葯劑可浸泡20~30分鍾,以根、根莖、種子、果實等類為主的葯材,可浸泡60分鍾。但浸泡時間不宜過久,以免引起葯物酶解和霉敗。
煎葯的加水量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加水量的多少,直接影響湯劑的質量。葯多水少,會造成「煮不透,煎不盡」。有效成分浸出不完全,稍一蒸發葯汁即乾涸,葯物有效成分可因局部高熱而被破壞;葯少水多,雖能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量,但湯葯液量過大,不宜病人服用。
中葯材質地不同,其吸水量有顯著差別,一般為葯物重量的5~10倍,個別的如胖大海可達20倍,因此,煎葯用水量,要根據葯物的用量及質地而定。重量相同的葯物,質地輕松其容積必大,吸水量多。質地堅實,其容積必小,吸水量亦少。煎煮花、葉、全草及其質地輕松的葯物,其用水量大於一般用水量。煎煮礦物、貝殼及其它質地堅實的葯物,其用水量應小於一般用水量。
傳統經驗,將飲片置煎鍋內,加水至超過葯物表面3~5厘米為度,第二次煎可超過葯渣表面1~2厘米。這是一種行之方便,亦易掌握的加水方法。
按每克中葯加水約10毫升計算,然後將計算的總水量的70%加到第一煎中,餘下的30%留作第二煎用。
根據煎葯時間長短,水分蒸發量之多寡,中葯吸水性能之大小,以及所需葯液收得量等,來具體掌握用水量。
所以,應根據煎葯時間長短,水分蒸發之多少,葯料吸水性能的大小及葯液得量等幾個因素來確定加水量。
有人研究煎煮中葯加水量的計算公式:
Q=W×K+R+T×V
式中 Q—加水量
W—原葯量
K—吸水量
T—煎煮時間
V—單位時間水分蒸發量
R—葯液得量
利用上述公式計算加水量,是比較麻煩的工作。首先要做大量的試驗,以便求出每種葯材的吸水量,才能列表備用;其次在煎葯火力保持不變的條件下測V值才有意義。實驗證明,一般掌握每分鍾平均蒸發量為15~20毫升比較適用。但必須在一定的容器中及一定溫度下操作,條件變了,計算出的Q值就無意義。所以, 上述計算公式僅適用於有大量煎葯業務的單位。
煎液量應根據每付總葯量來確定。一般是煎液得量愈多則煎出率愈高。但葯液得量受服用量所限,因此需要確定一個合理界限。有人從實驗數據確定,當煎液量為1:4時,兩次煎液可以得到70%~80%的煎出率,如將此液量再濃縮成1:2時,即可便於病人服用。
有一研究單位進行了87次爐火煎葯,以實際用水量記錄,按統計學的方法,求葯重與耗水量的相關系數,得出以下用水量的計算標准:
第一煎=100毫升×葯重(兩)+150毫升+服用量
第二煎=服用量+200毫升
本計算式適合老秤1~8兩葯物,直火加熱煎葯應用。加熱時間以半小時左右為准,遇葯物吸水率過大或煎煮時火力過大過小時,可按具體情況酌情增減加水量。
臨床醫師所要求的服用量一般以150~300毫升之間,小兒酌減。(中葯浸泡方法)

3. 熬中葯要放多少水好呢

你好!據你描述來看,你放的水可能比較多首先你應該用冷水泡中葯30分鍾一般水量以漫過葯材2到3厘米是對的但你放水後應該用手壓一壓葯材看看漫過2到3厘米就可以了如果不壓那水肯定多泡30分鍾後,用大火熬開然後關到小火但要保持水沸騰熬2030分鍾關掉火應該水就不會很多了

4. 中葯顆粒用法上寫著開水沖服,請問多少度的開水合適

 中葯湯劑以水為溶媒,加水量的多少,主要以葯物的性能、體積、吸水量及葯量而定,不可過多,也不可過少。煎中葯時如何把握加水量的多少,可採取以下方法。

傳統加水法

將中葯置於砂鍋內,用手將葯攤平,然後加入高出葯面3-4厘米的水。此方法最為簡單方便,使用最多,但是准確度稍差。若葯中花(如旋復花、袋袋花等)、葉(如桑葉、枇杷葉等)類較多時,還可適量多加些水。

5. 我想把幾味中葯泡水喝(見問題補充說明),請問劑量多少合適謝謝!!

水與葯的比例為500:1(要經葯的干計重的)

6. 從來沒熬過中葯,誰告訴我400克的中葯要放多少水,怎麼才算好啊我是用來泡手的

這葯看你的葯是葉居多還是礦物葯居多,你把葯泡到瓷鍋里
泡一兩個小時後
加水
沒過一橫指即可
煎開後慢火熬40分後倒出葯汁
第二煎
沒過葯渣
煎30分
第三煎
沒過葯渣
煎20分
三煎葯汁混一起
為一副葯

7. 中葯煎葯機的放水量是怎麼定的

首先,根據六劑中葯的量得多少(葯量多時最易用煎葯機好,量少時用煎葯機效果差)

其次,加水量為中葯劑量的八到十倍(如六劑中葯劑量為100克者加水為800-1000毫升)

最後,煎完葯後一包葯的量為150-200毫升

8. 喝沖劑要多少水

中葯沖劑用150毫升 沖劑,顧名思義就是沖著喝的葯劑,那麼,用多少水沖服才合適呢?首先,我們要明確沖劑的來源,中葯沖劑是在中醫湯葯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用水沖開後即相當於煎好的湯劑,所以我們需要參照煎制湯葯的方法。煎葯時,每付中葯煎兩次,每次煎150—200毫升,混在一起分兩次服下。所以,飲用中葯沖劑每次用水150毫升就可以了。例如感冒清熱顆粒,用150—180毫升沖開服下,再用一口水漱漱口即可。但西葯中的散劑不在此列,例如蒙脫石散(思密達)只需50毫升水沖服即可。 膠囊至少300毫升水 一般的口服劑型,例如大部分片劑,通常用150—200毫升水送服即可。用水太多會稀釋胃液,加速胃排空,反而不利於葯物的吸收。 為了保護葯物、遮蓋異味、改變溶解速度或溶解的位置,我們用膠囊把葯品裝起來,製成了膠囊劑。但膠囊是由膠質製成的,遇水會變軟變黏,服用後易附著在食道壁上,造成損傷甚至潰瘍,所以送服膠囊時要多喝水,以保證葯物確實被送達胃部,因此飲水量應不少於300毫升。並且,咽下時應稍稍低頭,膠囊會更順利地服下。特殊葯物需水量更大 另外,一些對消化道有刺激的葯物,例如四環素類葯物等,不論劑型如何,均要加大送服的水量,以減輕對消化道的刺激。還有些葯物的代謝過程比較特殊,服用期間也需要飲用較多的水,例如磺胺類葯物和喹諾酮類葯物,代謝時易在尿中析出結晶,損傷泌尿系統,因此服葯期間必須大量喝水,或者同時口服一些鹼化尿液的葯物,如碳酸氫鈉等。 本文來自:共享健康網( http://www.gxjk.net),詳細請參考: http://www.gxjk.net/yaopin/yongyao/920.html

9. 200多克中葯加多少水煎

葯水最終看服幾次,一般要服三次成人每次150g至200g。那加三倍的水就可以了。如果是小孩每次服的10g至30g就可以了,孩子越小喂得更少。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85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57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4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24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86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09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47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92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1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