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光互補一年收入多少
❶ 雛鷹農牧股票董事長那一年出生的
介紹:侯建芳,河南新鄭市薛店鎮薛店街人,生於1966年10月,於1988年在家鄉創建雛鷹養雞場,2003公司更名為「河南雛鷹禽業發展有限公司」擔任總經理一職,現為雛鷹農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1991年5月被共青團新鄭縣委命名為「青年星火帶頭人」; 1995年2月被薛店鎮政府評為「勞動模範」; 1995年5月被共青團鄭州市委、鄭州市科委、鄭州市農委「農村星火帶頭人」; 2001年3月被中共新鄭市委、新鄭市人民政府評為「先進個人」; 2001年5月被新鄭市勞動局評為「先進個人」; 2001年12月被鄭州市政府評為「優秀農村鄉土人才」、「鄭州市農村拔尖人才」; 2002年被評為新鄭市「勞動模範」; 2002年12月當選為新鄭市人大代表; 2004年被評為河南省勞動模範; 2004年9月被河南省黨委授為「三個代表優秀實踐者」榮譽稱號; 2005年被評為新鄭市十大傑出青年; 2006年被評為首屆鄭州市「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 2011年12月18日當選中國畜牧業協會第三屆理事會常務理事、副會長。 他以200元養雞起家,以養豬發家而成功上市;他的公司經歷了1995年的瘟疫、2003年的非典、2004年~2005年的禽流感、2006年的高熱病,前進的腳步不但沒有受到限制,反而越發展越壯大越穩健。 他稱自己為「養豬的」,他創立的雛鷹模式已發展為「公司+基地+農戶」多方共贏的成熟模式,成為業界的標桿。 靠著耐力堅定地前行 侯建芳的第一次創業,是在1988年,高中畢業後的侯建芳1分之差沒考上大學,為了脫貧,改變生活面貌開始養雞,並自費100元去鄭州牧專上為期23天的畜牧培訓班。 沒有場地,最初只能在家裡養,後來還是在他的一再堅持下,把養雞事業從家中搬到了村頭租來的40多畝地上,在1994年建立了自己的第一個養雞場,從此踏上了艱難的創業之路。 像其他成功的企業家一樣,創業途中的磕磕絆絆在所難免,1995年一場雞病襲來,侯建芳的養殖業受到嚴重打擊。「5000多隻雞死到只剩下700多隻,打擊很大。」前幾年賺的錢,基本賠光了。 但是,侯建芳堅持了下來,靠著自己對養殖業的理解,和自身的韌性,他在1996年迎來了火爆的市場行情,公司經營獲得轉機,穩賺了一筆。 直到2004年,侯建芳開始養豬,事業也隨之飛速發展,公司從此上了一個新台階,用他的話來形容,就是「開始規模化養殖」。 據了解,在這近10年中,侯建芳的創業絕非一帆風順,2003年的非典、2004~2005年的禽流感,2006年的高熱病,時刻不在考驗著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但他卻依靠著執著的韌勁,一步步地走了過來。 2004年,雛鷹農牧種豬場建成並開始大規模養豬。與此同時,養雞規模也穩定在80萬套左右,開始穩定發展。 2006年,侯建芳創立的「雛鷹模式」日趨完善,並逐漸將其發展為「公司+基地+農戶」多方共贏的成熟模式,成為業界爭相學習的榜樣。 直至2010年9月15日,侯建芳的雛鷹農牧登陸中小板,總市值超過70億元人民幣,被股民冠以「中國養豬第一股」的稱號。 對於上市,侯建芳表示:「很多人都不敢往這兒想,即使聽到了這個消息也不敢相信。」但是,雛鷹人真的做到了。 經過多年的實踐,雛鷹農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雛鷹農牧」),對傳統養殖模式進行了深化,創新性地建立了具有豐富內涵和特色的「雛鷹模式」。 據介紹,雛鷹模式是對傳統的「公司+農戶」模式,與「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的組合和創新,它從根本上解決了規模養殖企業的防疫瓶頸,同時又從各個層面降低了養殖成本。 其核心內容是「養殖生產分階段、流程化、分散布局、統一管理、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雛鷹模式在合作養殖過程中,從頭至尾建立了一套讓農戶為自己乾的制度,公司在不同階段通過不同的核算方式與農戶合作,農戶在養殖過程中所消耗的各種原材料與其收入掛鉤,公司與農戶各擔其責、優勢互補、共享成果,充分地調動了農戶的積極性和責任心,提高了養殖效率。 通過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分階段、流程化飼養,分散養殖、統一管理,推進規模養殖,實現規模效益。 此外, 雛鷹模式中公司的合作農戶,大部分是40到50歲的農村夫婦,他們外出就業機會少,具有豐富散養經驗、責任心強等特點。 該模式的創建者侯建芳總結說:「讓農戶賺到了錢是硬道理,農戶賠錢,雛鷹有責。」 「公司承擔了價格和市場的風險,農戶承擔的是養殖風險,保證農戶每年都有利潤,沒有後顧之憂,他就會跟著公司踏踏實實地干。」 就是因為公司與農戶合作的經驗積累用了大量的時間,培養了與農戶之間的相互信賴,因此有人評價,「雛鷹模式」在短時間內很難被復制。 據了解雛鷹農牧確定了2010~2014年的發展方針:公司將繼續秉承「紮根農村、艱苦奮斗、創新為魂、富民為本」的經營理念,打造完整產業鏈,穩步發展。 1988年,以800隻雞開始家庭副業式養殖,開始創業。 1994年7月,引進第一批純種豬杜洛克和長白成為雛鷹發展史重要里程碑,雛鷹從養雞到涉及養豬的重要起點。 2001年9月,開始推廣公司加盟模式,「公司+基地+農戶」為雛鷹模式的發展奠定基礎。公司擁有自己的飼料廠,為合作養殖的農戶供應安全飼料。 2003年5月14日,注冊成立河南雛鷹禽業發展有限公司,公司的成立標志著公司進入更專業、更正規化發展中。 2008年8月,被國家八部委認定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公司肩負著推進農業產業化、農業現代化,推動區域農業產業升級,帶動農民致富的責任。 2009年6月16日,公司變更為河南雛鷹農牧股份有限公司,標志著公司已跨入以資本運營為支持,以研發創新為動力,以規模化發展為目標的快速發展階段。 2009年10月,尉氏公司成立,年出欄60萬頭生豬產業化基地項目開工奠基,分公司的成立擴大了公司的規模,同時通過雛鷹的養殖模式帶動了更多農戶走上致富路。 2010年9月15日,在深交所中小板成功掛牌上市,不僅是雛鷹農牧發展歷程中又一新的里程碑,也將為推進公司戰略布局提供強有力的資本保障。 2010年12月,吉林農貿有限公司成立,主要開展玉米、大豆等飼料原料農產品的購銷、風干、貯運業務,充分保證了集團公司的飼料原料供給。 2011年4月,三門峽雛鷹農牧有限公司成立,公司涉足生態豬養殖領域。 2011年10月,開封雛鷹肉類加工有限公司成立,負責運營冷鮮肉加工項目。公司進軍肉製品加工銷售領域,拓展下游產品鏈。 2012年1月日雛鷹農牧入選《福布斯》中文版2012年中國潛力企業排行榜。 「如果我們設計了一種模式,理論上算公司特別賺錢,很賺錢,越想越好,就不要再往下走了,一定是賬算錯了。」在與公司高層的會議上,雛鷹農牧董事長侯建芳曾這樣說,「因為這個社會太透明了,你賺那麼多錢別人還活不活?別人都不賺錢了,你跟誰合作呢?所以一定要承擔起對合作方的責任。」 「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是雛鷹模式的核心思想,在此模式下,雛鷹農牧養殖規模迅速擴大:2010年銷售生豬66萬頭,2011年銷售102萬頭,2012年銷售149萬頭。 「公司+農戶」的雛鷹模式是雛鷹農牧上市以來投資者關注的焦點。這一模式可以簡單歸結為公司提供飼料、豬舍、仔豬等,農戶負責養殖,再將養好後的生豬按統一價格銷售給公司,養得好多得、養得差少得,並設置保底利潤。 正是在這一模式下,雛鷹農牧迅速成長,2009年到2011年公司收入增長分別達到49%、26%和90%,凈利潤則分別增長了41%、39%和249%。同時,公司提出了全產業鏈的發展規劃,並將在三門峽、吉林等地投資數十億建立大型生豬養殖基地。 侯建芳表示,生態豬的價格是普通豬的2倍多,如果沒有自己的品牌不好銷售,雛牧香目前已開店100多家,還將逐步在全國開店,並准備在商超推出專櫃。未來公司三門峽項目100萬頭生態豬達產,將實現銷售全國覆蓋。從1988年的雛鷹種雞場,到2003年僅有的100頭豬,再到2014年預計超過300萬頭的生豬出欄量,依靠著模式的創新、提升、拓展,雛鷹農牧走到今日,冀盼全產業鏈能為公司插上翅膀,讓豬也「飛」起來。 12月8日,雛鷹救助基金成立儀式在雛鷹農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視頻會議中心舉行。新鄭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緱雲峰、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杜栓喜,公司董事長侯建芳、常務副總經理李花、董事會秘書吳易得、財務總監楊桂紅、營銷副總經理區銳強、技術總監王立賢,新鄭市紅十字會會長趙國創、秘書長申桂香、黨支部委員孟巧珍等出席了基金成立儀式。 公司聯合新鄭市紅十字會成立的雛鷹救助基金,第一合作期為五年,雛鷹農牧捐款總額達500萬元,每年救助100萬元,這在新鄭慈善救助歷史上還是第一次,也是新鄭市紅十字會成立以來得到的最大一筆救助捐款。 2012年4月24日上午10:30,由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和河南省慈善總會主辦的「回報社會 奉獻愛心」侯建芳家族慈善捐贈儀式在鄭州黃河迎賓館會議中心隆重舉行。出席捐贈儀式的領導有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蔣正華,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文超,河南省副省長王鐵,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馬文普,十屆河南省人大副主任、河南省慈善總會會長李志斌等。公司董事長侯建芳、副董事長侯五群、財務總監楊桂紅、營銷事業部總經理區銳強及侯氏家族成員出席活動。
❷ 牧光互補國家政策對投資光伏電站的業主有補貼嗎
必須有,每個地方的政策不一樣,具體的補貼政策可以咨詢相關的工程公司【熠搜能源】
❸ 牧光互補如何申請荒山
需要到國土、電力部門辦理審批手續。
根據搜狐網顯示,牧光互補申請荒山,需要到國土、電力部門辦理審批手續。
牧光互補就是將畜牧和太陽能光伏發電相結合的一種技術,可以實現土地立體化增值利用,建設現代高效農業綜合經濟體。牧光互補不僅可以生產出綠色環保的光伏電力,還可以提高土地空間的經濟價值,國家目前也是大力提倡和扶持的。
❹ 實施"牧光互補」主要依賴於什麼,為什麼
實施「牧光互補」, 即太陽能電池板上層光伏發電,下層種植牧草,進行生態建設。這主要依賴於科技的進步,通過光伏發電帶動生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