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學中標准壓力p是多少
㈠ 標准壓強pθ是多少
標准壓強pθ是101.325kPa。
標准大氣壓(Standard atmospheric pressure)是在標准大氣條件下海平面的氣壓,1644年由物理學家托里拆利提出,其值為101.325kPa,是壓強的單位,記作atm。
化學中曾一度將標准溫度和壓力(STP)定義為0°C(273.15K)及101.325kPa(1atm),但1982年起IUPAC將「標准壓力」重新定義為100 kPa。
1標准大氣壓=760mm汞柱=76cm汞柱=1.01325×10^5Pa=10.336m水柱;1標准大氣壓=101325 N/㎡。(在計算中通常為 1標准大氣壓=1.01×10^5 N/㎡)。100kPa=0.1MPa
(1)物理化學中標准壓力p是多少擴展閱讀:
常用單位
標准大氣壓。表示氣壓的單位,習慣上常用水銀柱高度。例如,一個標准大氣壓等於760毫米高的水銀柱的重量,它相當於一平方厘米面積上承受1.0336公斤重的大氣壓力。
由於各國所用的重量和長度單位不同,因而氣壓單位也不統一,這不便於對全球的氣壓進行比較分析。因此,國際上統一規定用"百帕"作為氣壓單位。
經過換算:一個標准大氣壓=1.013×105帕
1個標准大氣壓=760mm水銀(汞柱)柱高
㈡ 大學化學,大神求解。
pΘ指的是一個標准大氣壓,即100KPa(原為101KPa,後南京大學《物理化學》、武漢大學《無機化學》等教材等修正為100KPa)。對於氣體平衡常數KΘ,常用各物質平衡時的分壓Pi比上標准壓力PΘ,得到數值Pi/PΘ這個量綱為1的相對濃度,進而計算標准平衡常數KΘ。
㈢ p的標準是多少啊
p的標準是1.0*105次方。
物理學中的大P代表的是功率,小p代表的是壓強。功率(大P):是指物體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的多少,即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壓強(小p):物體所受的壓力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做壓強,壓強用來比較壓力產生的效果,壓強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物理中p表示什麼:
大寫的P在物理中通常指:
功率(包括機械功率與電功率),定義式為P=W/t,單位為「瓦特」(W)。
小寫的p在物理中通常指:
動量,定義式為p=m·v,單位為kg·m/s。
壓強,定義式為p=F/S,單位為「帕斯卡」或「帕」(Pa)。
另外與小寫p相似的ρ(Rho)通常指:密度,定義式ρ=m/V,單位為kg/m³。
㈣ 標准大氣壓<p>等於多少
1標准大氣壓=101.325kPa=760mm汞柱=76cm汞柱=1.01325×10^5Pa=10.339m水柱。
標准大氣壓(Standard atmospheric pressure)是在標准大氣條件下海平面的氣壓,1644年由物理學家托里拆利提出,其值為101.325kPa,是壓強的單位,記作atm。
定義:
一個標准大氣壓是這樣規定的:把溫度為0℃、緯度45度海平面上的氣壓稱為1個大氣壓,水銀氣壓表上的數值為760毫米水銀柱高(相當於1013.25百帕)。
(4)物理化學中標准壓力p是多少擴展閱讀
影響條件:
1、從微觀角度看,決定氣體壓強大小的因素主要有兩點:一是氣體的密度n;二是氣體的熱力學溫度T。在地球表面隨地勢的升高,地球對大氣層氣體分子的引力逐漸減小,空氣分子的密度減小;同時大氣的溫度也降低。所以在地球表面,隨地勢高度的增加,大氣壓的數值是逐漸減小的。
在不考慮大氣溫度變化這一次要因素的影響時,大氣壓值隨地理高度h的增加按指數規律減小,其函數圖象如圖所示。
在2km以內,大氣壓值可近似認為隨地理高度的增加而線性減小;在2km以外,大氣壓值隨地理高度的增加而減小漸緩。
所以過去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介紹:在海拔2千米以內,可以近似地認為每升高12米,大氣壓降低1毫米汞柱。
2、大氣壓隨氣候變化的情況比較多,但最為典型的就是晴天與陰天大氣壓的變化。有句諺語叫「晴天的大氣壓比陰天高」,反映的就是大氣壓的這一變化規律。
通常情況下,地面不斷地向大氣中進行長波有效輻射,同時大氣也在不斷地向地面進行逆輻射。晴天,地面的熱量可以較為通暢地通過有效輻射和對流氣層的向上輻散運動向外輸運。
陰天時,雲層減少了對流層大氣向外的輻散運動。雲層這種保存地表和對液層熱量的作用稱為「溫室效應」。
這樣,陰天地區的大氣膨脹就比較厲害,從而導致陰天地區的大氣橫向向外擴散,使空氣的密度減小,同時陰天地區大氣的濕度比較大,也使大氣的密度減小。因這兩個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陰天的大氣壓比晴天的大氣壓低。
㈤ 壓強p標準是多少
物理化學中標准壓力pθ是100。
所謂標准狀態(standard state),是在指定溫度T和標准壓強p下該物質的狀態,簡稱標准態。一般指的是273.15K(0℃),100kPa。為了便於比較不同狀態時它們的相對值,需要規定一個狀態作為比較的標准。
推論
一、阿伏加德羅定律推論
我們可以利用阿伏加德羅定律以及物質的量與分子數目、摩爾質量之間的關系得到以下有用的推論:
(1)同溫同壓時:①V1:V2=n1:n2=N1:N2 ②ρ1:ρ2=M1:M2 ③ 同質量時:V1:V2=M2:M1
(2)同溫同體積時:④ p1:p2=n1:n2=N1:N2 ⑤ 同質量時:p1:p2=M2:M1
(3)同溫同壓同體積時:⑥ ρ1:ρ2=M1:M2=m1:m2
具體的推導過程請大家自己推導一下,以幫助記憶。推理過程簡述如下:
(1)、同溫同壓下,體積相同的氣體就含有相同數目的分子,因此可知:在同溫同壓下,氣體體積與分子數目成正比,也就是與它們的物質的量成正比,即對任意氣體都有V=kn;因此有V1:V2=n1:n2=N1:N2,再根據n=m/M就有式②;若這時氣體質量再相同就有式③了。
(2)、從阿佛加德羅定律可知:溫度、體積、氣體分子數目都相同時,壓強也相同,亦即同溫同體積下氣體壓強與分子數目成正比。其餘推導同(1)。
(3)、同溫同壓同體積下,氣體的物質的量必同,根據n=m/M和ρ=m/V就有式⑥。當然這些結論不僅僅只適用於兩種氣體,還適用於多種氣體。
㈥ 物化中標准壓力是指多少
標准大氣壓為 101.325 kPa, 也就是一個大氣壓.
引用自<<物理化學>> 傅獻彩 第四版.P474
㈦ 標准壓強pθ是多少
標准大氣壓,在標准大氣條件下海平面的氣壓,其值為101.325kPa,是壓強的單位,記作atm。化學中曾一度將標准溫度和壓力(STP)定義為0°C(273.15K)及101.325kPa(1atm),但1982年起IUPAC將「標准壓力」重新定義為100 kPa。
1標准大氣壓=760mm汞柱=76cm汞柱=1.01325×10^5Pa=10.339m水柱。1標准大氣壓=101325 N/㎡。(在計算中通常為 1標准大氣壓=1.01×10^5 N/㎡)。100kPa=0.1MPa
發展沿革:
標准大氣壓值的規定,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經過幾次變化的。最初規定在攝氏溫度0℃、緯度45°、晴天時海平面上的大氣壓強為標准大氣壓,其值大約相當於760mm汞柱高。後來發現,在這個條件下的大氣壓強值並不穩定,它受風力、溫度等條件的影響而變化。於是就規定760mm汞柱高為標准大氣壓值。但是後來又發現760mm汞柱高的壓強值也是不穩定的,汞的密度大小受溫度的影響而發生變化;g值也隨緯度而變化。
為了確保標准大氣壓是一個定值,1954年第十屆國際計量大會決議聲明,規定標准大氣壓值為101.325kPa。
影響因素:
大氣壓的變化還跟天氣有關。在不同時間,同一地方的大氣壓並不完全相同。我們知道,水蒸氣的密度比空氣密度小,當空氣中含有較多水蒸氣時,空氣密度要變小,大氣壓也隨著降低。一般說來,陰雨天的大氣壓比晴天小,晴天發現大氣壓突然降低是將下雨的先兆;而連續下了幾天雨發現大氣壓變大,可以預計即將轉晴。另外,大氣壓的變化跟溫度也有關系。因氣溫升高時空氣密度變小,所以氣溫高時大氣壓比氣溫低時要小些。
㈧ 標准狀態下的溫度和壓強是多少
標准狀態是:溫度273。15K(0℃),壓強101。325KPa。規定以溫度288。15K(15℃),壓強101.35KPa作為計量氣體體積流量的標態。
1、我國《天然氣流量的標准孔板計算方法》規定以溫度293。15K(20℃),壓強101.325KPa作為計量氣體體積流量的標准狀態。
2、任意溫度T,標准壓力Pθ=100 kPa下表現出理想氣體性質的純氣體狀態。註:我國在1993年以前規定標准壓力Pθ=101.325kPa,之後根據GB 3102.8——93採取了目前Pθ=100kPa的規定。
注意要點:
應當注意的是,由於標准態只規定了壓力p,而沒有指定溫度,所以與溫度有關的狀態函數的標准狀態應註明溫度。為了便於比較,國際理論和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推薦選擇298.15K作為參考溫度。需要注意的是,在1982年以前,IUPAC曾經採用101.325kPa作為標准狀態的壓力。從手冊或專著查閱熱力學數據時,應注意其規定的標准狀態,以免造成數據誤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標准狀態
㈨ p標等於多少
1.013×105Pa。
1個標准大氣壓值為p0=1.013×105Pa,1標准大氣壓能支持760mm高的水銀柱。
正常人日常生活中的標准大氣壓是101.325kPa標准大氣壓,在標准大氣條件下海平面的氣壓,其值為101.325kPa,是壓強的單位,記作atm。化學中曾一度將標准溫度和壓力(STP)定義為0°C(273.15K)及101.325kPa(1atm),但1982年起IUPAC將「標准壓力」重新定義為100kPa。
㈩ p的標準是多少啊
p的標準是1.0*105次方。
物理學中的大P代表的是功率,小p代表的是壓強。功率(大P):是指物體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的多少,即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壓強(小p):物體所受的壓力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做壓強,壓強用來比較壓力產生的效果,壓強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注意:
任何物體能承受的壓強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物體就會損壞。
物體由於外因或內因而形變時,在它內部任一截面的兩方即出現相互的作用力,單位截面上的這種作用力叫做壓力。
一般地說,對於固體,在外力的作用下,將會產生壓(或張)形變和切形變。因此,要確切地描述固體的這些形變,我們就必須知道作用在它的三個互相垂直的面上的力的三個分量的效果。這樣,對應於每一個分力Fx、Fy、Fz、以作用於Ax、Ay、Az三個互相垂直的面,應力F/A有九個不同的分量,因此嚴格地說應力是一個張量。
由於流體不能產生切變,不存在切應力。因此對於靜止流體,不管力是如何作用,只存在垂直於接觸面的力;又因為流體的各向同性,所以不管這些面如何取向,在同一點上,作用於單位面積上的力是相同的。
由於理想流體的每一點上,F/A在各個方向是定值,所以應力F/A的方向性也就不存在了,有時稱這種應力為壓力,在中學物理中叫做壓強。壓強是一個標量。壓強(壓力)的這一定義的應用,一般總是被限制在有關流體的問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