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前工資7000稅後多少
1. 稅前7000稅後大概能拿多少
假如你的五險一金是500元的話,個人所得稅為:(7000-500-2000)*15%-125=550元到手工資為:7000-550=6450元。 稅前7000整的話,如果按照養老保險8%,醫保2%+3,失業0.2%,公積金12%計算的話(不考慮其他各類獎金和補貼),五險一金總共扣除1554元,剩餘5446元,這部分要扣稅(5446-3500)*10%-105=89.6元。所以到手會是5356.4元
一、如果是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1、暫不考慮個人負擔的「三險一金」:應交個稅=(7000-3500)*10%-105=245元2、稅後為:7000-245=6755元二、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1 、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計算:每月取得工資收入後,先減去個人承擔的基本養老保險金、醫療保險金、失業保險金,以及按省級政府規定標准繳納的住房公積金,再減去費用扣除額3500元/月,為應納稅所得額,按3%至45%的七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2、 計算公式: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 =(工資薪金收入-3500-「三險一金」)*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3、工資、薪金稅率級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元) 1 不超過1500元的 3 0 2 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過80000萬以上的 45 13505
2. 月收入稅前7000,拿到手應該有多少錢
稅前工資是7000的話,假設五險一金繳存需要1200元,那麼應納稅所得額是7000-1200-3500=2300元;對應個人所得稅稅率表找到適用的稅率是10%,按照公式計算工資稅金額為2300*10%-105=125元,那麼稅後工資就等於7000-1200-125=5675元。
到手工資金額=稅前月薪-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金額部分-個稅;個稅=(稅前月薪-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金額部分-個稅起征點)*超額累進稅率-速算扣除數。
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社保基數*(養老保險個人8%+個人2%+3+失業保險個人1%+公積金比例個人12%)。
個人所得稅實行源泉扣繳和自行申報兩種徵收方式,支付所得的單位或個人為個人所得稅的扣繳義務人;在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和沒有扣繳義務人的,以及有扣繳義務人,但扣繳義務人沒有依照稅法規定代扣代繳稅款的,納稅義務人應當自行申報納稅。
稅前工資即應發工資,指交納個人所得稅之前的總工資,即可以直接拿來套用國家稅法進行計稅的部分。稅前工資=稅後工資+個人所得稅+五險一金個人所繳納部分。以應發工資為基數,「扣除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後的工資超過5000元/月的人,需要納稅;「扣除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後的工資不超過5000元/月的人,不需要納稅。
稅後工資指的是稅前工資扣除五險一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公積金)中的個人交納部分、個人所得稅後,實際到手的工資收入。社會保險中的個人交納部分、住房公積金中的個人交納部分是稅前列支的。因此,稅後工資是多少,公司實際發放的工資就是多少,不需要再另外扣費用,稅後工資指的就是實際發放的工資。個人所得稅: 納稅人: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一年的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所得的個人。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
五險一金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和住房公積金。
3. 7000稅後五險一金工資是多少
北京稅前工資 7000 元,社保公積金按最低五險一金基數時稅後工資為 元,公司用人成本為 元應納稅所得額 元,個人所得稅 元個人五險一金繳納 元,單位繳納 元
4. 深圳稅前7000到手多少錢
法律分析:深圳稅前7000到手6940元。深圳的工資扣稅標準是5000元起,7000元每月應繳納60元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月收入-五險一金-起征點-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專項附加扣除)x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已知條件:月收入=7000元,五險一金=0元,起征點=5000元,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0元,專項附加扣除=0元,適用稅率=3%,速算扣除數=0元。稅額=(7000-0-5000-0)×3%-0=60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一條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居民個人。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不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非居民個人。非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納稅年度,自公歷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5. 稅前工資7000稅後多少
7000元工資扣多少稅
7000元工資應納個人所得稅60元。
起征點為5000元的情況下,沒有專項附加扣除,每月需繳納(7000減5000)乘以3%等於60元個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規定: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6. 工資稅前7k,稅後是多少,如何計算
個人社保繳費為8%,7700*8%=616元,一金個人繳費為5%,7700*5%=385元。再用7700-385-616=6699元。
工資7000在不考慮社保扣除和專項附加扣除等情況下,每月需繳納60元的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為(7000*12-60000)*0.03=720。此為年總繳稅額,均攤到每月為60元的個人所得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7. 工資7000應扣多少個人所得稅
7000元工資應交60元的稅。按照新個稅標准計算,起征點調整為5000元。收入8000元減去7000元正好位於3%的檔,則個稅繳納額=(7000-5000)×3%-0=60元。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 -免徵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7000元的工資,在不考慮專項附加扣除和社保扣除等情況下,每月需繳納60元的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為(7000*12-60000)*0.03=720元。此為年總繳稅額,平均到每月為60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規定,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條
(一)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勞務取得的所得,包括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三)稿酬所得,是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刊等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8. 工資7000元扣完社保醫保和稅後,實際到手可以拿多少錢
工資7000元扣完社保醫保和稅之後實際拿到手可以在5353元左右。
個人建議:
社保和公積金基數的不同拿到手的錢也是不同的,如果按照7000元來進行計算的話,五險一金大概扣除1557左右,個稅在90元左右,也就是會拿到5353元左右了,如果社保和公積金基數按最低標准進行繳納的話,稅後大概可以拿到6322元,我建議你在生活中一定要學會仔細核實,因為這是關乎你的切身利益的,對於社會保險以及醫保來說,千萬不可以出現斷繳現象,一旦斷繳時間過長的話,很有可能會出現凍結甚至注銷的情況。
按照社會保險法相關規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近日出台了失業人員參加醫保的具體規定。失業人員領取失業金期間,按規定在失業地參加職工醫保,保費從失業保險基金中支付,個人不用繳費。
通知明確,繳費率原則上按照統籌地區的繳費率確定。繳費基數可參照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一定比例確定,最低比例不低於60%。
(8)稅前工資7000稅後多少擴展閱讀:
費用徵收管理辦法:
1、醫保機構通過「收入戶存款」開戶銀行收費,也可採取支票、現金、電匯、本票等方式收費,並開具專用收款憑證。醫保機構財務管理部門每月與銀行對賬結算,並將到賬情況反饋給征繳部門。
2、醫保機構征繳部門根據財務管理部門反饋的醫療保險費繳納情況,向申報後未足額或未及時繳納醫療保險費的參保單位發出《社會保險費催繳通知單》。逾期不執行的,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供相關情況和資料,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限期改正。
3、每月25日前,參保單位延遲繳費的,從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2‰滯納金。可一次性繳一個月、一個季度、半年或一年的。按季度或按年度繳的,應從季度初或年初繳費。暫無能力繳納的,申請緩繳,緩繳時間不得超過2個月。
9. 稅前工資7000稅後多少
稅前7000元,稅後多少,不好判斷。
因為現在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屬於綜合所得,而綜合所得是按年徵收、按月或者按次預繳、年度匯算清繳的,以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其他依法扣除等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按照3%到45%的超額累進稅率徵收個人所得稅。
對於工資薪金所得,每月採用累計預扣法,由扣繳義務人在發放工資時預扣預繳。累計預扣法就是每月在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時,用累計收入額,減去累計減除費用(每月按5000元)、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其他依法扣除,余額為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對應適用預扣率,計算出累計應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額,然後減去累計已經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額,就是當期應預扣預繳稅額。
由於你沒有提供專項扣除(五險一金個人部分)、專項附加扣除、其他依法扣除等信息,所以,如果不考慮這些,每個月應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額計算方法如下:
第一個月,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為7000-5000=2000元,對應預扣率表,級數為1,預扣率為3%,速算扣除數為0,所以,累計應預扣預繳稅額為2000×3%-0=60元。由於是第一個月,當期應預扣預繳稅額也是60元。稅後工資7000-60=6940元。
第二個月,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為7000×2-5000×2=4000元,對應預扣率表,級數為1,預扣率為3%,速算扣除數為0,所以,累計應預扣預繳稅額為4000×3%-0=120元,當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為120-60元。稅後工資7000-60=6940元。
第三個月,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為7000×3-5000×3=6000元,對應預扣率表,級數為1,預扣率為3%,速算扣除數為0,所以,累計應預扣預繳稅額為6000×3%-0=180元,當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為180-(60+60)=60元。稅後工資7000-60=6940元。
採用上述方法,由於相當於個人所得稅徵收標准,工資不是很高,所以,預扣率都沒有超過3%,其餘月份每個月應預扣預繳稅額都是60元。稅後工資7000-60=6940元。
10. 月薪7000交多少個人所得稅
目前個稅起征額度為5000,月薪7000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在12.75~27之間。這兩種情況分別對應公積金按照7000的基數繳納12%和5%。
下面是具體的計算方式:
一、公積金按照12%繳納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工資-個稅起征點-三險一金=7000-5000-7000*22.5%=425元。
應稅所得額適用的稅率區間為3%。
個稅=應稅所得額*3%=425*0.0.3=12.75元
註:三險的比例按照醫療保險2%,養老保險8%,失業保險0.5%進行計算。
二、公積金按照5%繳納
計算方式是一樣的,所不同的是三險一金的金額少了,對應的個稅會增加。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工資-個稅起征點-三險一金=7000-5000-7000*15.5%=915元
應稅所得額適用的稅率區間為3%
個稅=應稅所得額*3%=915*0.03=27.45元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准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