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足杯標准尺寸多少
❶ 清代雍正時間高足杯
青花蓮托梵文高足杯是清代雍正時間高足杯
梵文高足杯為清代官窯的傳統品種,雍正至嘉慶朝皆有燒造,並有四、五種大小不同規格,本品屬體量較小者,兩岸故宮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均有同類品種收藏。各朝款識亦有差別,雍正官窯書六字一行楷書款,乾隆、嘉慶官窯書六字一行篆書款。
該杯造型端正,胎體細膩輕薄。內外皆以青花為飾,杯內繪寶相花一朵,占據整個內底,杯外壁繪纏枝蓮紋托梵文,足牆上繪如意纓絡紋,足內沿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一行篆書款。通體青花以點染法摹仿明永宣蘇麻離青效果,發色純正,為工精料細之佳作
高足杯也稱馬上杯,它察伍同於高足碗,上為碗形,下有高柄。高足杯也稱把杯,外觀美麗,實用方便,是陶瓷中的典型器物。每個朝代的高足杯都有各自的時代特徵。
清代高足杯
有青花、鬥彩、鱔魚黃釉、冰梅等裝飾。造型和製作工藝與前代也有純沒乎區別。明代高足杯足呈喇叭狀,中間柄較高。清代高足杯足做悉外撇,杯與足之間相似兩杯底足對接,中間柄很短。圖5是筆者收藏的青景德鎮民窯青花纏枝紋高足杯。高6.7厘米。侈口深腹,下部成喇叭狀空心足,中空施滿釉。杯的口沿下繪青花如意紋,腹壁飾纏枝花紋,足壁畫焦葉紋,胎細白。
❷ 「老齋說收藏」——古玩入門陶瓷篇十七(甜白瓷)
甜白瓷創燒於明永樂年間景德鎮,它是元代「卵白釉」發展而來的,整個明代燒造一直沒有間斷過。
在潔白瓷胎上,施以純凈透明釉,便能燒出白度很高的白瓷。胎越薄,色越白,薄到半脫胎程度,能夠光明見影,在其暗花刻紋和印紋上,再罩以光潔透明的釉,便有一種特殊的美,給人一 種「甜」的感受,因此又稱「甜白」、「甜白瓷」,它是宮廷作為祭器的主要品種。
到純殲扮成化時期,甜白瓷進一步發展,其胎薄的程度達到了幾乎沒有胎的地步,「脫胎瓷」,故又稱 「薄胎瓷」或「脫胎瓷」。「薄胎瓷」胎薄如蛋殼,輕巧秀麗,只見透明的釉,幾乎不見胎骨,映著光可看 見手指上的紋路,古人形容它是「薄如蟬翼」。
薄胎瓷製作要求極高,特別是修坯,最要緊,也最難。胎體成型後,待器內掛釉干後,即刮除未掛釉那面的胎體,颳得幾乎只剩一層釉,再在此刮削麵上施以釉汁,關鍵時刻,少一刀則嫌厚,多一刀則報廢,稍不留神,一個喘息都會導致前功盡棄。因此,非技術精湛的制瓷高手不敢問津。燒好後,做灶似乎抽去了胎骨,「脫胎」之名由此而來。
薄胎瓷器形狀除碗、盤、碟、盅外,還有花瓶、文具及酒具之類,但已不是(或 主要不作為)實用瓷,而作為工藝品蜚聲中外。青瓷和白瓷的區別在於胎釉中含鐵量的多少,如果含鐵量下降到1%以下,就能燒成白瓷。成熟白瓷的出現大約在隋代,它比青瓷的出現晚約四百年。白瓷的燒製成功標志著制瓷工藝的進步,它為元、明、清彩瓷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隋 白釉罐故宮博物院藏
白瓷,在永樂一朝,達到了白里透白、與眾不同。這種白,去除掉了一切可以呈色的雜質,從根本上擺脫了「閃青」的影響,成為後世白釉的楷模。有清一代,康雍乾三朝都大肆燒造過白瓷,但是始終無法比肩前輩。
永樂時期的白釉瓷器胎質細白,釉質溫潤,釉光柔和,尤其以其純凈潔白的釉色著名於世,素有「白如凝脂,素猶積雪」之譽。近代學者考證日常食用之白砂糖約於永樂白釉差不多時間問世,故自明代《事物紺珠》以來,鑒賞、收藏家們無不以當時的時尚用語「甜白」一詞來形容永樂白釉器,此一用法亦沿用至今。
明 永樂 甜白雙龍紋碗台北故宮藏 永樂時期甜白釉器物是宮中主要用瓷,據1989年景德鎮明代御窯廠遺址發掘報告顯示,在永樂前期地層中98%以上的出土物為甜白釉瓷器。據學者推測,永樂皇帝大量燒造白色瓷器有可能與他燕王時期居於北平,感染元人尚白之風氣有關。因其為報答父母之恩所建造的金陵大報恩寺塔,是以白瓷磚搭建而成的,因此也有人推測,大量燒制的白釉瓷器不但帶有宗教意涵,同時也承載了皇帝對父母的追思。
明 永樂 甜白雙耳瓶台北故宮藏
經學者測試,發現其釉色特徵與釉中的石英顆粒與雲母含量較多有關,因此視覺上呈現出與前代釉色偏米白的定窯瓷器或是泛著淡淡青色的青白瓷截然不同的溫潤光芒。
永樂官窯白釉釉質純凈釉面光滑,無流釉現象,有細小棕眼,玻璃質光澤溫潤。民窯白釉瓷的胎色白凈,瓷化程度較好,產品以高白釉為主,釉色潔白光亮,釉面細膩均勻,無閃青現象。
明永樂 甜白釉僧帽壺 高19.7cm,通流長16.7cm,足徑7.5cm故宮博物院藏
壺因口部形似僧人之帽而俗稱「僧帽壺」。闊頸,鼓腹,瘦底,圈足。壺身一側口邊至頸部置寬頻形曲柄,相對的另一側出鴨嘴狀流槽。通體施甜白釉,無款識。
此壺造型端莊秀麗,釉面恬靜瑩潤,釉色白如凝脂,優美的器改叢形配以甜美的釉色,相得益彰。
甜白釉劃花纏枝蓮紋梅瓶 高24.8cm,口徑4.5cm故宮博物院藏
瓶小口,肩下漸斂,足脛處略外撇,圈足,砂底無釉。通體施甜白釉,釉面暗劃3組紋飾,依次為卷草紋、纏枝蓮花紋、折枝花卉紋,以弦紋間隔。
此梅瓶保持了宋代梅瓶器身修長挺拔的特點,適當壓縮了瓶身的高度,放寬了肩部和足部,使各部位比例更趨諧調。瓶體所施甜白釉純正潔凈,色澤柔潤,紋飾刻劃細膩,是永樂時期甜白釉瓷器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明 永樂 甜白劃花葫蘆形綬帶耳扁壺 高3.2cm,口徑13.2cm,底徑8.3cm台北故宮藏
器仿葫蘆形,斂口,短頸,腹圓體扁,側面平闊,頸旁兩方形耳,長方淺圈足。通體施釉,色白瑩潤略青,口膨大處印有一圈轉枝花紋,器腹雙鉤細刻幾何花卉,以長葉與如意首交錯排列成一輪形,外有一圈卷葉紋;側邊淺劃兩道弦紋,耳緣與中脊作細棱,線條細膩雅緻。長方圈足底端露胎。
明 永樂 甜白雙龍紋碗 高4.7cm,口徑10cm,底徑4cm台北故宮藏小碗的口部略外侈、深壁、矮圈足。胎質細膩潔白,半脫胎,重量不足五十克。全器施潔白溫潤的白釉,只在足底著地處露胎。器身內壁錐拱雙龍,碗心刻有「永樂年制」雙行四字篆書款,外加單圈。
明 永樂 無款 甜白暗花菱花式茶鍾 高3.8cm,口徑8.5cm,足徑4.5cm台北故宮藏
器呈八瓣菱花式,口微斂、淺壁,平底,矮圈足。外壁口沿淺劃暗花轉枝花卉一道,器心為折枝茶花,外加雙圈。外壁四折枝靈芝紋,口足間加飾線紋五道。通體施甜白釉,釉色腴潤,厚處微泛青,釉內氣泡密集。足底無釉泛橙色,胎骨勻厚,胎質細致。此器舊名為「白瓷暗花菱花式茶盅」,作為飲茶用器,圖版38為與此同形、同紋,惟紋樣以青花描飾。
明 永樂 甜白玉壺春瓶 高31.6cm,口徑8.9cm,底徑10cm台北故宮藏
這種口部外撇、頸部修長、腹部圓滾帶著低矮圈足的瓶子稱為「玉壺春」。這件玉壺春瓶的胎體較薄,除圈足著地處無釉之外,全器施潔白盈潤的白釉。器表隱約可見花紋,但因釉層包覆,紋飾無法清楚辨識。
白釉玉壺春瓶極為珍稀,在土耳其托普卡普宮博物館(Topkapi Saray Museum)有一件口沿破損鑲嵌金屬扣飾當作飲器使用的作品。景德鎮珠山遺址尚未見到白釉玉壺春瓶的出土報告,但從出土的青花玉壺春瓶中可以看到,此時的玉壺春瓶有細頸及粗頸兩種,本件的器形接近細頸玉壺春瓶。
明 永樂 甜白花卉紋葵花式盤 高2.6cm,口徑18.8*18.5cm,底徑11.8cm台北故宮藏
盤子模製,呈八瓣菱花形,口部外侈、寬折沿、淺弧形壁、底部平。全器壓印並以細線刻畫紋飾,器心有八瓣菱花式開光,開光內線刻折枝花卉二朵,內壁有折枝四瓣花及卷葉紋兩兩相隔,外壁則為八折枝花卉紋。器內外壁滿釉,平底處無釉。景德鎮珠山遺址曾出土尺寸較大,並貼有金彩裝飾的花口折沿盤。
明 永樂 甜白雙耳瓶 高40.7cm,口徑10.7cm,底徑12.5cm台北故宮藏
雙耳瓶盤口、長頸,圓腹,圈足做雙台式。瓶頸兩側各飾一象首耳。通體施白釉,僅圈足著地處無釉。這件瓶子高40.7cm,胎骨及釉層皆厚重。對照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及上海博物館收藏的明代洪武時期釉里紅獸耳瓶,以及景德鎮珠山遺址發現口沿書有「永樂元…供養」及「永樂四年…供養」字樣的盤口長頸瓶殘片,推測其可能為永樂時期作品。另,本器上貼有黃簽「世宗憲皇帝」,暗示本件雙耳瓶或許曾為清代雍正皇帝用器。
明 永樂 甜白四季花卉紋蓮子碗 高10.1cm,口徑21.2cm,底徑7.5cm台北故宮藏
大碗,敞口,深壁,平底,矮圈足。全器施白釉,足底露胎。器外壁刻劃花瓣紋一周,內壁淺刻菊花花卉。
明 永樂 甜白四系罐 高14.9cm,口徑10cm台北故宮藏白瓷罐直口、短頸、圓肩,肩上等距分布四個小環形系耳,器壁深,往下漸收斂,平底,內凹成足。全器施白釉,僅在足底著地處露胎,外壁光素無紋,可見明顯接合痕跡。罐子的直口、環形系耳以及內凹成足的修足方式,帶有永樂時期瓷器的特色。
明 永樂 甜白梅瓶(「內府」銘) 高36.7cm,口徑7.5cm,底徑15cm台北故宮藏明代的內府有十二監、四司、八局,負責供應官方用器並提供各種服務。此外,明代承襲元代的制度,朝廷燒制的瓷器,都先由內府「定奪樣制」,才發給瓷窯照樣製作。這一件梅瓶的口部內斂、卷邊、肩部豐滿、器腹內斂、淺圈足。胎質厚實,器表施白釉,圈足底露出緻密胎體。全器無紋飾,僅在肩上以青花書寫「內府」二字,顯示其為宮廷所用的性質。大坂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收藏同樣帶「內府」銘且帶青花蓋的白釉梅瓶一對,北京首都博物館則藏有一件「內府」銘收腰梅瓶,可能皆為明初內府用器。
明 永樂 甜白四季花卉紋雙系蓋罐 高7.5cm,口徑9.6cm,底徑3.5cm台北故宮藏在器肩上帶有二個、三個或四個環形系耳,是永樂時期瓷器的一個特色。這件罐子小口卷邊,短直頸,圓碩腹,足微外撇,平底。肩部有兩個環形耳。帶平頂直壁子母口蓋,蓋上有花萼形紐。全器施潤潔白釉,腹部淺劃纏枝四季花卉花六朵。蓋上淺劃蓮花,蓋緣有一圈卷草紋。器形相仿但肩部不帶系耳的白釉小罐,在新安沉船出水品中可以見到。景德鎮珠山遺址曾出土器形相同,不帶蓋的的青花纏枝蓮紋雙系小罐。
明 永樂窯 甜白半脫胎番蓮八寶葵瓣口碗 高6.2cm,口徑20.3cm,底徑5.1cm台北故宮藏兩件小碗的口部外侈、斜壁、矮圈足。器壁薄透,半托胎。全器施潔白溫潤的白釉,只在足底著地處露胎。一件器身內壁錐拱雙龍趕珠紋,另一件則為纏枝番蓮花托飾八寶紋,兩件碗心皆有「永樂年制」四字篆書款,並外加花邊。類似的無紋小碗在景德鎮珠山遺址曾有出土,與高足盞托配套使用。以蓮花托起輪、幢、魚、瓶、蓋、螺、花、結八寶的做法,是永樂時期宗教用器上的一種裝飾紋樣。
明 永樂 甜白雙龍紋高足杯 高9.5cm,口徑10.9×10.95cm台北故宮藏瓷高足杯口部外撇,深弧壁,高圈足。高足杯的胎壁十分細薄,器底與圈足則稍厚,通體施潔白溫潤的白釉,只在足底著地處露胎,胎質細膩潔白。器外壁平素無紋,內壁則隱約可見暗花五爪雙龍及雲紋。器心印一單圈,外圍加飾花邊一周,圈內有「永樂年制」四字篆書款。
明 永樂 甜白三系竹節把壺 高11.0cm,口徑4.0cm,足徑12.8cm台北故宮藏單把壺的壺身呈半球形,小口、短直頸、圓肩、器腹略內斂、平底、淺凹足。器肩上有三個環形系鈕,器身一側帶曲流,另一側帶竹節把手,並有一平頂直璧原形蓋罩住口頸。全器除足底露胎外,均施以白釉。全器光素無紋,釉色潔白瑩潤。相同器形之瓷壺存世不多,本院另藏有一件器形相同,器身飾以鳳凰一對的青花三系竹節把壺,有學者推測兩者皆為明初宮庭用茶器。廣東台山南宋沉船中,曾出水有類似造型的錫壺,也有學者據以推測其為穆斯林使用的湯瓶。
明 永樂 甜白蓮花紋梅瓶 高25cm,口徑4.4cm台北故宮藏明朝永樂白釉作品,不論薄厚,釉色大多呈色瑩白,滋潤如脂,以此為容器,正可以對內容物,如院藏甜白三系把壺。而這件梅瓶圓口略侈,短頸豐肩,斂腹下收,平底淺挖圈足。器肩淺刻劃轉枝葉紋一周,間飾弦紋二道,腹部刻劃纏枝蓮花紋,底邊上下飾有弦紋二道,刻劃六朵蓮花紋。胎骨稍厚,全器施甜白釉,釉質瑩白潤澤。
明 永樂 甜白暗花菱花式茶鍾 高4.5cm,口徑9.5cm,足徑3.5cm台北故宮藏茶鍾葵瓣撇口,弧壁,矮圈足。通體施甜白釉,內壁無紋,外壁飾大小葵瓣雙層,並劃瓣脈莖線。碗壁勻薄透光,內底微凸,外底及圈足露胎,潔白細膩,白釉瑩白如脂,故自明代以來即有甜白美譽,清宮記載有時稱為「填白」,與甜白相通。此器《點查報告》上載為:「填白脫胎葵花式茶鍾」。永樂葵花甜白茶鍾造型秀麗典雅,明初開始至清末皆有製作,十七、十八世紀時亦廣受日本煎茶道喜用,因此向景德鎮或德化窯訂制不少此類薄胎小茶杯。然葵口茶盞的流行或始自北宋,尤以青瓷系如汝窯、南宋官窯或哥窯等均見製作葵口茶盞與茶托。
白番蓮八寶紋高足杯高12.7cm,口徑11.6cm台北故宮藏
高足杯的口部外侈、圓弧壁、高圈足,圈足外撇。胎體稍厚。全器施白釉,釉略偏灰,圈足著地處露胎。器物外壁以細線刻畫紋飾,主紋飾為蓮托八寶紋,其下有六個雲頭紋,圈足外壁並有四朵纏枝番蓮紋以及小花一周。器內壁平素無紋,僅在杯心刻畫「永樂年制」雙行四字篆書款,外加單圈。元代即已得見與此器形相類,呈倒鍾形的金器與瓷器高足杯,院內另藏有一件器形相同但尺寸稍小的明代洪武時期青花穿蓮夔龍紋高足杯,可以看出其由元代以及明代洪武時期以來的淵源。
明 永樂 甜白半脫胎錐拱雙龍高足碗高9.5cm,口徑10.9cm台北故宮藏
撇口,深弧壁,高圈足。器內壁印飾暗花五爪雙龍雲紋,器心飾一單圈,外圍起伏規則花邊一周,圈內錐拱暗花「永樂年制」二行直書篆款;此一圈狀帶花邊紋飾頗似象徵龍珠火紋,整體紋飾或為雙龍戲珠。外壁樸素無紋。胎壁勻薄,底與圈足略厚;足底露胎,胎質細膩潔白;高足底微凸。通體滿施甜白釉,積釉處微泛青,釉質瑩白潤澤,並帶「橘皮紋」棕眼孔。
明永樂 甜白釉玉壺春瓶故宮博物院藏
明永樂 甜白釉暗劃龍紋執壺故宮博物院藏
明永樂 甜白釉錐花纏枝蓮紋梅瓶故宮博物院藏
明 永樂 甜白雙龍紋碗高4.7cm,口徑10cm,底徑4cm台北故宮藏
明 永樂 甜白暗龍紋高足碗高9.9cm,口徑15.3cm,底徑4.5cm台北故宮藏
明 永樂 甜白暗龍紋高足碗高9.9cm,口徑15.1cm,底徑4.6cm台北故宮藏
明 永樂 甜白雲龍紋碟高3cm,口徑14cm,底徑8.3cm台北故宮藏
明 永樂 甜白雙龍紋撇口小碗高3.5cm,口徑10.5cm,底徑3.5cm台北故宮藏
明 永樂 甜白番蓮八寶紋高足杯高12.7cm,口徑11.7cm台北故宮藏
❸ 誰知道65瓷、70瓷有什麼用途有那些產品需要
瓷器器型常識(一)
器型是器物的外形狀。瓷器的器型一般指器物的口部、頸部、肩部、腹部、底部以及足部的形狀,以此來判斷其燒造的年代和窯口。形若按大類分:有碗、盤、杯、瓶、壺、罐、尊、爐、枕等。
(一)碗
造型特點是敞口、深腹、平底或圈足,形式多種多樣。如六朝時的青釉蓮瓣紋碗,唐代越窯海棠式碗,邢窯的釉花口碗,以後出現的折腰碗、斗笠碗、卧足碗、敦式碗、蓋碗等。
1、宮碗 口沿外撇,腹部寬深豐圓,造型端正,多為皇宮用器。明正德時燒制最為著名,有「正德碗」之稱。
2、羽觴 杯的一種樣式。器身橢圓、淺腹、平底。腹兩側置半月形雙耳,亦有餅形足或高足。明末清初流行。碗身上往往題有信士弟子名稱乞求內容、施捨時間等,多為青花瓷。
3、注碗 溫灑用具,與注子配套使用。一般碗壁直而深,有的通體呈蓮花形,用時碗內放適量熱水。注子內盛酒置於碗中。宋代南北瓷窯均有燒造,以南方居多。
4、盞 瓷碗的一種樣式,飲茶用器。敞口巧仔、斜身、深腹、圈足,體略小。宋代有黑、白、醬、青、白和青白釉茶盞,以黑釉為貴。兔毫盞、玳瑁盞為「鬥茶」之上品。
5、茶船 放茶盞的用具。因形似船,幫名。明清時景德鎮窯燒制有仿官釉、表花、粉彩茶船。
碗作為日常必需的飲食器皿,很早就出現了。新石器時代泥質陶制的碗,其型狀與當今無多大區別,即口大底小,高度一般為口沿直徑的二分之一,多為圓形,極少方形。不斷變化的只是質料,工藝水平和裝飾手段。
據考古發現和史料記載,最早的瓷碗是原始的青瓷製品,基本型狀為大口深腹平底,使用於商周至春秋戰國時期。以後隨著時代的演進,制瓷工藝的逐步改善以及人們的審美和實用要求的提高,碗的型狀、紋飾、質量也越來越精巧,使用分工也越來越具體多樣,如飯碗、湯碗、菜碗、茶碗等。不同時期的瓷碗,其型狀、釉水、紋飾是有著明顯差別的。唐以前的碗,其型多為直口、平底、施釉不到底,基本無紋飾。唐代的碗器型較多,有直口、撇口、葵口等,口沿突有唇邊,多為平底、玉壁底及環條形底,施釉接近底部,精製的產品施滿釉,有簡單的劃花裝飾出現。宋代碗其型多為斗笠式、草帽式、大口沿、小圈足,圈足直徑大小差不多是口沿的三分之一。釉色多為單色,如影青、黑、醬、白等,紋飾用刻、劃、印等手法,將嬰戲、動物、植物文字形象繪在碗的內外壁或內底心上。元代碗型同宋代相比,突出表現為高大厚重,圈足多為內斜多撇,斷面呈八字形。多採用印花、刻花裝飾。明代碗多雞心式、墩子式及口沿外向平折式,圈足較為窄細,大多採用畫花裝飾。畫花裝飾技法用於碗上,自唐長沙窯起始,至宋磁州窯過渡,經元青花激發,到明代才真正興盛起來。明代最多的就是胎體輕薄、白底青花的飲食用碗。清代碗無論在哪一方面均勝過前朝,型狀、釉色、紋飾更為豐富多樣,工藝製作更為精巧細膩,素三彩、五彩、粉彩裝飾的宮廷皇家用碗更讓人嘆為觀止。
應該指出的是,因燒制的時代、窯址、材料、技法等不同,在歷史上形成了碗的不同審美特色。我們在鑒賞過程中,如果理解了這些特殊性,就會更深刻地感受到碗所體現出的多姿多彩的美來。
(二)盤
盤的尺寸大小不一形式多樣,有敞口、撇口、斂口、洗口、卷沿、板沿、折腰式、葵瓣式、荷葉式、方形轉角式和花形攢盤等。六朝鬧賣時已有青瓷刻蓮花紋盤,以後又出現白、醬、黃、綠紅、紫等單色釉盤。也有在單色釉上飾以印花、刻花和劃花紋飾的。明清景德鎮窯又燒制了鬥彩、五彩、粉彩、紅綠彩、礬紅彩裝飾的盤。
1、攢盤 用以盛放干鮮果品的用具,是由一定數量、各種式樣的小盤,拼攢成一個多格的大盤。流行於清康熙年間,以素三彩和五彩器為多。式樣有圓形、六方、八液寬逗方形或葉形、牡丹形、梅花形、蓮花形、葵花形、菱花形等多種。
2、高足盤 盤心下承以高足。一般高足盤的造型是洗口、盤心平坦,盤以下承以喇叭形高足。最早見於隋代青釉高足盤,多數在盤心印圖案或朵花紋樣。明清兩代景德鎮窯多燒制青花與釉上彩繪高足盤。
盤,常見的日用器皿,其基本器型為敞口、淺腹、平底、高足或圈足。據其功能可分為果盤、湯盤、托盤等;據其形狀可以分為葵口盤、花口盤、折沿盤等等,以圓為主也有方的或橢圓的。盤最早出現於新石器時代,有灰陶、黑陶、紅陶製品。最早的瓷盤為原始青釉,始見於商周時期。漢、三國、西晉、東晉、南北朝均有原始青瓷及青瓷盤生產,此時的瓷盤因胎釉結合不緊,故釉多有脫落。
隋朝時期的盤多為高足、足上窄下闊、呈喇叭狀、盤口斜直、施直青釉、開碎細紋片、玻璃質較強,亦有平底和圈足的,有明顯的墊支燒痕,一般無紋飾,較高檔的盤常以朵花捲葉紋組成的圓形圖案裝飾盤中心。
唐、五代時期的盤,北方窯口產品多施白色釉,如邢窯、定窯或鞏縣窯所制;南方窯口產品多施青色釉,如越窯、銅川窯或長沙窯所制。這一時期的盤腹較淺,盤口有直而微內斂的或直而外撇的,平底或淺寬圈足。定窯製品見有折腰盤、葵口盤。越窯製品見有葵花瓣形和蓮花瓣形,紋飾以印花或刻花為主。這一時期圓器多為逐層疊燒,故盤的內外底均留有支燒痕。
宋代盤與前朝相比,器型較為簡單實用,折沿口盤多見。裝飾圖案多在盤心。北宋時盤的裝飾以刻花、劃花為主,以定窯器、耀州窯器為代表。南宋時以印花和畫花為主,南方景德鎮窯印花,北方磁州窯釉下黑褐畫花最具代表性,而龍泉窯、官窯、汝窯、均窯,盤以釉色如冰似玉取勝。
元代盤體型寬大厚重,腹部平淺,多菱口型和花瓣型,底足常過釉後於中間颳去一周以防止墊燒粘連,故足底無釉處火石紅濃重。裝飾方法有印花、劃花、貼花,釉下青花畫花裝飾最為精彩。
瓷器器型常識(二)
明代瓷盤早期頗有元代遺風,特別是洪武、宣德時大盤胎體厚重,常見菱口折沿形或微侈口淺壁弧形,圈足內外斜削後平切,其斷面往往成倒梯形,紋飾以釉下繪畫青花纏枝蓮、纏枝牡丹為多見。中期瓷盤器型趨向薄小,風格也較為秀麗輕巧,紋飾以釉下繪畫青花為主,常見龍鳳、花鳥、動物、人物故事。晚期瓷盤多出口,器型較大,菱口折沿,釉下青花繪畫多開光,內容豐富,多見人物故事、山水花鳥等。明中期以後開始出現以鬥彩和五彩及紅釉、黃釉、藍釉等技法裝飾的瓷盤。
清代瓷盤常見有兩種:一種是侈口、腹壁微弧,圈足較深,足尖圓滑,此種盤清早期腹較深、形體厚大。另一種是折腰撇沿,折腰線下部弧圓,上部斜直,圈足較淺,胎體相對薄小。清代裝飾方法最為豐富多樣。有鬥彩、粉彩、五彩、素三彩,青花及單色釉等。內容多為龍鳳、山水人物、花鳥魚蟲和有特殊寓意的吉祥圖案。
碟在器型和紋飾各方面都與盤有著密切聯系,在某種意義上說是盤的微縮,故能鑒賞盤者,亦能鑒賞碟。
(三)杯
1、高足杯 杯身小,下承以高足,故名。飲酒用具。明代景德鎮窯燒制青花高足杯、鬥彩高足杯。宣德青花海水紅龍紋高足杯、成化鬥彩纏枝蓮紋、葡萄紋高足杯是精粹之品。清代以青花高足杯居多。
2、羽觴 杯的一種樣式。器身橢圓、淺腹、平底、腹兩側面置半月形雙耳,亦稱「耳杯」。古代飲酒用具。東漢時有綠釉陶羽觴。兩晉時有大量青瓷羽觴,南北朝時羽觴數量減少,形狀如兩端微尖略上翹的船形。
3、壓手杯 明代杯的一種式樣。口平坦而外撇,腹壁近於豎直,自下腹壁內收,圈足。握於手中時,微微外撇的口沿正好壓合於手緣,體積大小適中,分量輕重適度,穩貼合手,故稱「壓手杯」。是明永樂時獨有的名貴器物。杯身繪青花纏枝蓮紋飾,杯內心書「永樂年制」四字篆款。款形有花心、鴛鴦心、雙獅戲球三種。
4、高士杯 明成化鬥彩杯之一。飲酒用具。直口沿邊微撇,口以下漸收斂,淺圈足造型小巧豐腴。所謂「高士杯」是杯身繪有文人行樂的圖畫,如王羲之愛鵝、陶淵明愛菊等。
5、三秋杯 明成化鬥彩杯的一種,敞口、淺斜式腹壁、圈足,杯身以秋菊、蝶、草組成畫面,故名三秋杯。色彩以青花色勒,草花和飛蝶輪廓,以鵝黃、紫紅、奼紫點染飛蝶和花蕊。杯形秀巧,畫面素雅,為明瓷珍品。
6、爵杯 酒具。仿青銅器造型,口沿外撇、圓腹略深、前尖後翹,下承三高足,口沿兩側有對稱立柱,一旁有 。明清兩代均有燒造,有青花、白釉、藍釉及粉彩等品種。
瓷杯,日用器皿,從古至今其主要功能都是用來飲酒或飲茶。基本器型大多是直口或敞口,口沿直徑與杯高近乎相等。有平底、圈足或高足。考古資料表明最早的杯始見於新石器時代。無論是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還是河姆渡文化遺址中都見有陶制杯的存在。這一時期杯型最為奇特多樣:帶耳的有單耳或雙耳杯;帶足的多為錐形、三足杯、觚形杯、高柄杯等等。
戰國至漢代出現了原始青瓷杯,其中漢代的橢圓形、淺腹、長沿旁有扁耳的杯最具代表性。隋代杯多是直口、餅底的青釉小杯。唐代的三彩釉陶杯和紋胎陶杯最有特色,當時還流行盤與數只小杯組合成套的飲具。宋元時期的杯多直口、淺腹、圈足或高足,高足底為喇叭狀。宋杯多以釉色取勝,如龍泉窯及官、哥、汝、均各窯。其中磁州窯釉下黑彩裝飾頗為鮮明。元杯胎骨厚重,杯內心常印有小花草為飾,明清時其制杯最為精緻,其胎輕薄,其釉溫潤,其彩艷麗,其型多樣。明代有著名的永樂壓手杯、成化鬥彩高足杯、雞缸杯等,中早期多見高足杯。清代杯多直口、深腹、腹部有把或無把,還有帶蓋或無蓋的分別,裝飾手法豐富多樣,有青花、五彩、粉彩及各種單色釉。
瓷盞,飲茶用具。基本器型為敞口小足,斜直壁,一般較飯碗小,較酒杯大。據考古或文獻資料證明,瓷盞在東晉時已有製作,所見實物器形為直口直腹壁,餅狀平底足,施青釉,開細碎紋片。南北朝時飲茶之風逐漸流行起來。唐代及五代時期的茶盞以南方越窯和北方邢窯最富盛名。唐時茶盞又稱「甌」,陸羽《茶經》中說:「甌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淺,受半升而已」,由此可見越窯盞的大致形態。越窯盞多配有盞托,其托常常設計成荷葉卷邊狀,上托蓮瓣狀茶盞,頗為精巧動人。越窯盞胎質細膩,釉層均勻,釉色青綠,被陸羽稱為上品是理所當然的。邢窯盞以「白如雪「而聞名,且「天下無貴賤而通用之「,由此可見其受歡迎的程度。唐時南北茶盞均以敞口,斜直腹壁、玉壁底足為常見器型。
宋代鬥茶之風大盛,因便於觀察茶沫白色的緣故,所以特別崇尚建窯和永和窯的黑釉盞。連宋徽宗趙佶皇帝也不例外。他在《大觀茶論》中直言:「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有玉毫條的盞即是人們常說的兔毫盞,產自福建建陽窯。宋時盞型大致有兩種:一為小淺圈足,斜弧腹,口沿直;另一種為撇口,如喇叭,小淺圈足,腹壁斜直。有的以描金裝飾,書「壽山福海「字樣。除建窯外,宋代的官窯、哥窯、定窯,均窯、龍泉窯、吉州窯都普遍燒制茶盞。
元代黑釉茶盞相對減少,多見青白釉製品。元代茶盞多直口、胎體較為厚重。明代以宣德白釉盞製作最為精美。成化、嘉靖青花盞次之。明代盞中早期多小折沿、深腹、高深圈足。中晚期多小撇口、深腹、上闊下窄、圈足較淺,裝飾上多繪釉上青花圖案,亦有鬥彩、五彩和單色釉裝飾。清代茶盞的器形、裝飾手法、製作工藝均勝過前朝,其粉彩和琺琅彩繪畫裝飾的小盞更是精美絕倫。基本器形為敞口、弧形腹壁,圈足前期高、大、深,後期相對低、小、淺,皆修制規整。
杯盞的發展史上,兩者相較,杯的產生在先,盞在後,杯多用以飲酒,盞多用以飲茶,杯的器形較小,盞的器形較大,杯多高腳,盞多圈足,杯的紋飾簡約,盞的紋飾繁雜。透過杯盞演變,可窺悟中華民族茶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瓷器器型常識(三)
(四)瓶
陶瓷瓶是陶瓷製成用於盛放液體的容器。唐代越窯青釉瓶、邢窯白釉、工藝精細、釉色純正。宋代南北各地瓷窯大量燒制青、白、黑、青白、白地黑花、白地褐花、三彩和黑地鐵銹花等裝飾的瓶。造型有玉壺春瓶、梅瓶、筋瓶、凈瓶、卷口瓶、盤口瓶、直徑瓶、穿帶瓶、弦紋瓶、瓜棱瓶、橄欖瓶、膽式瓶、葫蘆瓶、雙魚瓶、多管瓶、蟠龍瓶、貫耳瓶等。元代的八方瓶、四系扁瓶為獨創之作,明代有天球瓶、葫蘆扁瓶、寶月瓶、象耳折方瓶、鵝頸瓶、蒜頭瓶,清代有棒槌瓶、柳葉瓶、鳳尾瓶、燈籠瓶、象腿瓶,雙陸瓶,轉心瓶,轉頸瓶等形式各異的品種。
早期的瓶多為尖底圓腹細頸,肩上有供穿繩用的耳或系,顯然是用於垂直方向汲水的工具。典型器物如1971年甘肅隴西出土的一隻新石器時期馬家窯文化的旋紋彩陶尖底瓶。後來瓶逐漸演變為高身深腹平底,除做實用工具外也具有了裝飾功能。歷朝歷代瓶的造型豐富多樣,如隋唐時的雙龍飲或雙腹並聯的傳瓶,五代時江浙一帶頗為流行做冥器用的多角瓶,取其諧音「多谷」 ,寓意吉詳。兩宋時出現的玉壺春瓶和梅瓶本來是酒具,因其型制瀟灑儁秀,自元以降逐步演變成純裝飾瓷。清代是瓶類發展的頂峰,此時的瓶其實用價值已漸漸退化而裝飾功能佔了主導地位,如天球瓶,橄欖瓶,棒槌瓶,觀音瓶,燈籠瓶,柳葉瓶,膽瓶等。特別是乾隆年間燒制的轉心瓶更是被譽為國寶。
(五)壺
漢晉時瓷質壺開始流行,歷代燒制有大量有同形制的壺,如西亞的扁壺、雞頭壺、唾壺,唐代的鳳頭壺、皮囊壺,遼代的雞冠壺、馬鐙壺等。壺式的演變是:早期壺形由口頸、腹、足構成,有的加雙耳、無流與柄。六朝後盛放汁液的壺,在腹部置流和曲柄,如西晉時的雞首流、羊首流,唐代的短頸管狀流、八方流,宋代細長而彎曲的流。柄式有管形曲柄、龍柄、鳳柄、龍柄、鳳柄、曲帶式柄等等。
壺是用以盛放液體的容器的統稱。最初的陶壺型無定製,大約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早期。1977年河南密縣莪溝出土的一隻紅陶雙耳環底壺是用紅褐粘土盤築成型後再經過火燒成,小口、高頸、圓腹,肩部有對稱橫耳供穿繩。該壺屬裴李崗文化,距今已有7000餘年的歷史了。從其造型上看該壺應是當時人們外出汲水的工具。夏商以降直到漢末陶瓷壺並未有多大的發展變化,究其原因,大概一是陶壺性脆易碎難以長久地保存,二是此時王公貴族們所用的壺大多用青銅製成。在金文中「壺」字的寫法是右邊一隻「手」,左下一個「金」字,左上邊是一個甲骨文的「壺」字。
兩晉時出現的雞首、羊首壺首開一側有流,一側安執手的型制,為壺這種器物最終定型並一直沿用至今。當然各朝各代都曾出現過具有時代特徵的壺,如隋代的注子注壺,唐代的鳳首壺、宋代各式執壺、遼金的雞冠壺、元明的多穆壺、清代的賁巴壺等等,壺的妝飾也由簡入繁。特別是明清以降的官窯瓷壺妝飾精美絕倫,其功用也已向觀賞器轉變了。
(六)罐
用以盛放或烹煮食物。造型特點是口徑大腹豐且深,脛部內收,大底足。明清時期景德鎮燒制了多種式樣、多種裝飾的瓷罐。如瓜棱罐、折方罐、雞心罐、天字罐、撞罐、月牙罐、冰梅罐、蟋蟀罐、鼓式罐等等。以青釉、白釉、青花、五彩、粉彩、鬥彩等裝飾,精緻華美。
罐是一種陶瓷製容器。與同為容器的陶瓷瓶、壺不同的是,罐主要是用於盛放固體的介質如茶葉、糖、鹽、各類農副產品的製成品等等,而且這種功能從古到今並無多大的改變。陶罐在新石器時代早期直至漢末十分流行,主要用於家居,因此並不十分講求妝飾。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的一件新石器時期馬家窯文化旋渦紋彩陶四系罐,器型碩大,平口短頸闊肩,以赫彩繪花卉紋、旋渦紋及水波紋,是屬於較為精緻的古陶罐了。漢代始有瓷罐,除做日用品外還用來替代金屬而製成冥器。唐宋以降罐類的型制已基本固定,為直口、短頸、圓肩、鼓腹、平底且大多帶蓋。亦有用來做法器或裝飾瓷的,前者如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明宣德青花梵文出戟蓋罐,後者如清代各朝彩繪官窯瓷罐等。
(七)尊
其形制為敞口,粗頸、深腹、圜底、圈足。商代有原始青瓷尊,北朝青釉仰覆蓮花尊形體高大精美,頗為富麗。宋以後瓷尊盛行,用於盛酒或做宮廷陳設用器,如汝窯三足尊、出戟尊。清景德鎮窯產品豐富,有蘋果尊、魚簍尊、石榴尊、太白尊、馬蹄尊、絡子尊、百 尊、蘿卜尊、觀音尊、牛頭尊等等。
尊是一種陶瓷容器的統稱,在先秦時用作酒器,也有用於祭祀。尊通常的形狀是敞口、折沿、圓腹,在長江流域、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各大文化遺址中均有出土,多為陶質,外表上加有各種印紋以做裝飾。一般體型均較巨大,估計應為固定安放的器物。商代中期以後尊的形制稍有變化,侈口、粗頸、折肩、儉腹,底足也相對抬高,出現原始青瓷製品。南北朝時器型變得修長端莊,外加紋飾也復雜化,1948年河北景縣北朝封氏墓出土了4件仰覆蓮裝飾的蓮花尊,造型碩大(最大一件通高63.6cm)。到了北宋中後期,尊的功用漸生變化,裝飾的功能已超過實用,而自元以後基本上已無任何實用功能了。清代景德鎮燒制了許多尊的變體,如觀音尊,石榴尊,魚簍尊,無檔尊等,均是裝飾陳列用瓷,或為皇宮之內的觀賞器。一般民間區分尊和瓶是視其口與足的比例來判定的:口大足小稱為尊,口小足大稱為瓶。當然,這只是民間的說法,其實並不盡然,如清代康熙年豇豆紅釉萊菔尊、太白尊就與一般的瓶無二致,只不過器型較為特殊一點罷了。
❹ 古代有一種玉器是有缺口的。它的名字是
叫玉玦
玦是我國最古老的玉制裝飾品,為環形形狀,有一缺口。在古代主要是被用作耳飾和佩飾。小玉玦常成雙成對地出土於死者耳部,類似今日的耳環,較大體積的塊則是佩戴的裝飾品和符節器。新石器時代玉玦製作樸素,造型多作橢圓形和圓形斷面的帶缺環形體,除紅山文化豬龍形塊外,均光素無紋。紅山文化豬龍塊(又稱獸形塊)形制特殊,形體普遍較大,有的塊上有細穿孔,當是佩玉。考古發掘已經證實,該文化的大型塊多出土於死者胸前,可以確定它不是耳飾。商代玉玦呈片狀,尺寸一般在5至10厘米,分兩種類型。一種是光素的,環窄;另一種為龍形玦,作捲曲龍形,龍張口露齒,背飾扉棱,龍身飾勾撤雲雷紋,俗稱 「假陽文」,線條轉角方硬,圖案化風格強烈。周代玉玦仍作片狀,肉部明顯寬於商代,中孔較小,並出現橢圓形塊。玦身多為光素,部分飾弦紋、雲雷紋,紋飾與商代相比有簡化趨勢。龍形玦很少,且多無脊齒。 春秋、戰國玉玦數量最多,此期玉玦形體較小,一般直徑在3至5厘米。玦體作扁片狀,普遍飾有紋飾,素麵的很少。紋飾主要是當時流行的細密風格的蟠螭紋、蟠虺紋。用雙鉤陰線或寬陰線隱起加發絲線方式飾紋。動物形塊簡化成陰線刻交尾雙龍、雙獸紋玦,少數精品在兩端透雕獸首形象。漢代玉玦不多,風格沿襲戰國,小玦不及戰國時精緻。此時出現了一些較大的玦,直徑在10厘米以上,應是佩玉或符節器。 宋以後出現仿古玉玦,主要仿春秋戰國造型。宋仿紋飾多不合古制,塊體比戰國厚重。明、清兩代偽古玉玦,紋飾處理和雕刻刀法很難達到戰國時自然流暢、鋒利健勁的效果,往往徒具古形,缺乏古意。
見http://ke..com/view/54510.html,有圖片
兩漢400餘年間,玉器經歷了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這個過程表現為不同時期玉器種類組合的變化及其器型的演變。因此,對漢代玉器進行分期研究是揭示這個變化的重要方法。分期首先是以可靠的墓葬年代為依據。一般看來,出土玉器較多的墓內往往有許多其他器物共存,對這些器物進行對比分析研究,能夠大致判斷墓葬的相對年代,特別是有銘文的器物,提供了准確判明墓葬年代的依據,有的還可作為辨明諸侯王國別的參考資料。利用這些條件,再參考墓葬出土的玉器種類及其造型、紋飾上的變化特徵,大體可將漢代玉器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四期),即西漢前期(西漢初年至文景時期)、西漢中期(武帝前後)、西漢後期(武帝以後至王莽)和東漢時期。下文依據上述分期,分別論述各期中常見的、具有代表性的玉器組合以及部分器物器型的發展序列。
1. 分期
①西漢前期玉器:
種類主要有璧、璜、環、觿、韘、心形玉佩、玉人、玉蟬、玉豬、玉衣、帶鉤和劍飾等,其中不少玉器種類的型式比較繁雜。
璧有I型各式、I型a式,其中常見的是I型b式、c式、d式和e式。璜常見的是I型b式、Ⅱ型a式和Ⅲ型。環以Ⅱ型為多,Ⅲ型和Ⅳ型環中的a式偶有發現。 Ⅰ型a式觿、I型韘、Ⅱ型a式蟬和I型豬出土不多。心形佩有I型各式。玉人常見I型a式和Ⅲ型。玉衣為I型,數量很少。帶鉤包括I型各式。劍飾的數量較多,幾乎包括了各種型式,除了I型玉璏和I型玉珌發現較少且製作粗糙外,I型a式、b式劍首、Ⅱ型、Ⅲ型a式劍格、Ⅱ型a式和Ⅲ型玉璏、Ⅱ型a式、b式玉珌數量較多且雕琢精美。
②西漢中期玉器:
除繼承前期的種類,新增加了I型、Ⅱ型圭和I型蟬,一些玉器的型式也有所簡化。
I型e式璧中不見雙周獸帶紋的式樣,新出現Ⅱ型b式璧。璜以Ⅱ型a式較為常見,而不見I型b式璜。環中Ⅳ型a式少見,與Ⅱ型環流行的同時I型環大量出現。觿的數量較多,器型有I型b式和Ⅱ型。Ⅱ型韘是本期特有的式樣,I型韘還偶有發現。Ⅱ型a式豬開始出現,Ⅰ型豬消失。心形玉佩流行I型b式,I型a式消失。玉人不見I型a式,以I型b式和Ⅱ型玉人最為常見,Ⅲ型玉人偶有發現。
Ⅱ型玉衣出現,縷別主要為金縷,廣州南越王墓中出土有絲縷編綴的玉衣。帶鉤仍流行I型a式,但不見I型b式、c式,新出現了Ⅱ型a式、b式。劍飾的式樣減少,除Ⅱ型劍首,Ⅲ型a式、b式劍格,I型、Ⅱ型a式玉璏及Ⅲ型a式、b式玉珌數量較多外,前期存在的其他各型式驟減或消失。新出現的Ⅲ型劍首僅見於巨野紅土山西漢墓中。
③西漢後期玉器:
種類主要有璧、圭、璜、環、觿、心形玉佩、玉人、蟬、豬、玉衣、帶鉤和劍飾。器類組合與上期基本相同,惟不見玉韘。除璧、圭、觿、豬、玉衣等仍保存原有的型式外,具他玉器的型式變化較大。
璜以I型a式和Ⅱ型c式為多見,I型a式璜是I型b式的簡化形式。環以I型為多見,Ⅱ型和Ⅲ型a式稀少,新出現的Ⅲ型b式簡化來的。Ⅳ型b式環僅見北京大葆台漢墓中。心形玉佩常見的是Ⅲ型a式和b式,I型b式逐漸減少。玉人流行Ⅰ型b式和Ⅱ型,這些式樣在本期較具特色。玉蟬發現較普遍,以Ⅱ型b式為主,Ⅱ 型a式消失。帶鉤僅流行I型a式。玉衣仍為Ⅱ型,以金縷為主,銀縷和銅縷發現較少。刻鏤花紋的玉衣片為本期所特有。劍飾的式樣進一步簡化,有I型b式劍首、Ⅲ型玉璏、I型、Ⅱ型b式和Ⅲ型a式、b式玉珌,數量都不多。
④東漢時期玉器:
種類主要有璧、璜、環、觿、心形玉佩、玉人、蟬、豬、玉衣、帶鉤及劍飾。不見上期的玉圭,新增加較有特色的剛卯。與上期相同的種類大多在器型上改變了,器物的式樣大為簡化。
璧除了I型各式仍較流行外,新出現了I型c式,而Ⅱ型a式、b式消失。I型c式觿、I型c式蟬和Ⅱ型b式玉豬都是在原來舊型式上演變出的新型式。Ⅳ型心形玉佩是本期富有特色的器型。玉人只流行I型b式,Ⅲ型玉人發現極少,僅見於小墓中。玉衣僅見Ⅱ型,目前只發現銀縷和銅縷,不見金縷。帶鉤基本消失,只是I 型c式偶爾可以見到。劍飾除I型b式劍首和Ⅲ型玉璏不多見外,常見的是Ⅱ型玉劍格、Ⅱ型b式玉璏和Ⅱ型b式劍珌。
綜上所述,漢代玉器種類的組合經歷了一個由多變到穩定,器物的型式由繁到簡的過程。西漢前期的玉器較為繁雜,器型甚多,且型式變化較大,如璜、環、帶鉤、劍飾等,但從中期開始出現簡化的趨勢,—些具有特色的玉器(如I型b式玉人、Ⅱ型玉豬和Ⅱ型玉衣等)開始出現。西漢後期的玉器組合與中期基本相同,變化不大,反映出玉器組合趨於穩定,但這一期有個顯著特點,就是一方面一些玉器的型式同上期相比趨於簡化,如 I型c式璜、Ⅲ型b式環等;另一方面在原來的器型上又派生出—些新式樣,如Ⅱ型c式璜、Ⅱ型玉人等。東漢時期玉器的型式進一步簡化,主要器類的組合基本穩定。這一時期墓葬出土的玉器在種類和數量上雖多寡不一,但基本組合及型式沒有大的變化。這一時期玉器的另一個特點是大型玉器增多,如座屏、案、Ⅱ型玉枕等.這也反映了治玉水平的提高。
漢代玉器的紋飾主要以渦紋、蒲紋、卷雲紋和各種動物紋(包括各種龍紋、鳳鳥和獸首等)為主。這些紋飾在兩漢各個時期基本沒有變化,如果僅就這些紋飾式樣來判斷具體時代是很困難的。當然,也有一些紋飾具有時代特徵。西漢前期尚能見到較多的勾連紋,到西漢中期以後這種紋飾逐漸減少以至絕跡。東漢時期的一些玉器上(如Ⅱ型c式璧和剛卯)刻出吉祥語及辟邪詞句。在玉座屏上還出現東王公、西王母這樣的神話人物形象,不過,這類題材 的紋飾少見。從整個漢代玉器的發展過程來看,紋飾變化不大。
漢代玉器的種類,按其造型和紋飾可大致分為玉璧,玉圭、玉璜、玉環、玉玦,玉觿、玉韘、心形玉佩、牌形玉飾、玉人、玉龍、玉衣、玉竅塞、玉枕、玉案、玉座屏、玉鋪首、玉帶鉤、玉印、玉剛卯、玉劍飾、動物形玉雕、玉串飾和玉制容器等。其中許多種玉器還包括繁多的式樣。以下分類敘述。
1. 璧類:平圓形,中央有孔。按璧面紋飾分作三型。
I型:璧面陰刻紋飾。分五式。
a式:素麵無紋。
b式:陰刻或淺浮雕渦紋。
c式:陰刻蒲紋。
d式:在蒲紋上加刻渦紋,
e式:陰刻紋飾。紋飾分內外圈,內圈為蒲紋或渦紋,外圈為勾連紋、獸首或鳳鳥,還有的渦紋帶內側加刻一圈獸首紋。
Ⅱ型:璧外緣或內孔有透雕紋飾。分三式。
a式:璧體較小。透雕附飾位於璧的兩側,紋飾為對稱的鳳鳥或柿蒂圖案;璧內孔往往透雕出龍的形象,作曲身舞爪狀。
b式:透雕附飾位於璧外緣上方,為雙螭相背,頂端有卷雲紋。
c式:透雕附飾位於璧外緣上方,為雙螭相對,作曲身舞爪相鬥姿態。有的雙螭首間置一環;有的雕出「宜子孫」等吉祥語。
Ⅲ型:璧面透雕出鳳鳥紋或卷雲紋。
2. 圭類:長方體,上銳下方。分兩型。
I型:體型較小,下端無孔。
Ⅱ型:體型較大,下端有孔。
3. 璜類:半圓形或弧形扁平體,脊部多有穿孔。分三型。
I型:璜體兩端平齊。分兩式,
a式:素麵無紋。
b式:璜面陰刻渦紋或勾連紋。滿城一號漢墓出土一對璜形玉,無孔,紋飾與I型e式壁相同,系用該璧玉段改制而成。
Ⅱ型:璜體兩端雕成龍首形。分三式。
a式:龍首略呈方形,璜面陰刻渦紋;有的璜體上部和下部外緣上透雕卷雲紋或螭紋。
b式:龍首較圓,作回顧狀,口微張,璜體中段下部附有卷雲紋。
c式:龍首細長,作回顧狀,張口露齒,璜體中段上部和下部外緣上透雕卷雲紋和鳳鳥紋。雕鑿精細,陰刻線條流暢。
Ⅲ型:璜體為透雕的卷雲紋或龍紋。
4. 環類;體窄而內孔大。分四型。
I型:環體截而呈扁平長方形,環面為素麵或飾渦紋。
Ⅱ型:環體作絞絲狀,截面略呈圓形。
Ⅲ型:環體為透雕紋飾。分兩式。
a式:透雕出對稱的龍鳳及卷雲紋飾。圖案較復雜,雕琢精細。
b式:環體為龍體,透雕出一龍首,張口咬尾,陰刻其細部。
Ⅳ型:環體細窄,內孔及外緣透雕紋飾。分兩式:
a式:呈套環狀,雙環間及內孔為透雕的龍鳳,造型極為生動。
b式:環體內孔透雕一螭虎,外緣上方為透雕卷雲紋。
5. 玦:形體小,有一窄缺口。另外,兩廣和雲南地區漢墓中還出土有一種方形玦。
6. 觿類;一端尖銳,另一端雕刻獸紋。分兩型。
I型:分三式。
a式:觿體作捲曲龍體,龍首作回顧狀。
b式:觿體細長,呈銳爪狀,觿首雕刻龍首或風首,亦有作回顧狀。
c式:觿首透雕螭紋和卷雲紋。
Ⅱ型:觿首作龍首,觿身飾勾連紋,觿脊上有透雕的螭虎和龍鳳附飾。
7. 韘:橢圓形,上部有圓孔,一側有鉤鈕。分兩型。
I型:韘體素麵。
Ⅱ型:韘體飾勾連紋及卷雲紋,與鉤鈕相對一側雕有龍首和鳳首。
8.心形玉佩:扁平心形,中央有圓孔。分四型。
I型:心形體作橢圓形,中孔較大。分三式。
a式:心形體兩側雕有翼形耳。
b式:心形體為素麵或陰刻卷雲紋,兩側透雕鳳鳥、螭虎或卷雲紋。
c式:心形體上方透雕變形鳥紋。
Ⅱ型:心形體細長,中孔較小。分兩式。
a式:心形體呈窄長圭形,兩側透雕卷雲紋
b式:心形體略呈弧狀,兩側透雕有寬大的龍鳳及卷雲紋。Ⅲ型:心形體嵌刻於圓環中。
Ⅳ型:心形體呈弧狀,浮雕的雙螭環繞其周圍,中孔呈扇形。
9. 牌形玉飾:圖案主體為一長方形框。廣州南越王墓出土一件牌形玉飾,框內布一變形鳥紋,框內四周有透雕的懸垂瓔珞、卷雲紋和鳳鳥、勾連紋璧等。長沙曹·墓出土的牌形玉飾方框內透雕獸紋。
10. 玉人:作舞蹈或跽坐狀。分三型。
I型:作扁平透雕舞人狀。分兩式。
a式:雙人對舞,各舉一袖於頭頂之上相連,雕刻簡煉。
b式;單人舞,舞人甩長袖於頭頂之上,另一袖置於腰間。陰刻線條流暢,舞姿生動。
Ⅱ型:作方牌形,舞人形象均用陰線刻出。
Ⅲ型:圓雕作品,共見兩件。廣州南越王墓出土一件圓雕舞人,作扭腰並膝跪姿,雙臂舞長袖。滿城一號漢墓出土一件憑幾而坐的圓雕玉人。
11. 玉龍:由龍首和捲曲的龍體組成,龍體上有穿孔。分三型。
I型:連體雙龍首,龍首相對,張口露齒,有爪,龍首間有透雕雲紋,龍體飾勾連紋。
Ⅱ型:龍體較細,捲曲,無爪,龍首較小。
Ⅲ型:龍體較寬,爪呈羽狀,龍首作回顧狀。
12. 玉衣類:按其造型分兩型。
I型:由面罩或臉蓋、頭罩、左右手套和左右鞋構成,以金縷穿綴。
Ⅱ型:由臉蓋、頭罩、上衣前後片、左右袖筒、左右手套、左右褲筒和左右鞋組成。
構成玉衣的玉片上均有穿孔,玉片形狀有方形、長條形、梯形、三角形、璧形、弧形、舌形、圭形等。有的玉片上刻鏤柿蒂紋或幾何雲紋。徐州北洞山漢墓出土有—種比較特殊的凸字形玉衣片。另外,徐州子房山西漢墓出土一件玉面罩,由眼罩、鼻罩及面飾組成,縫綴於織物上。
13. 玉竅塞類:包括眼蓋、耳塞、鼻塞、口塞、肛門塞、生殖器罩盒和生殖器蓋。
滿城漢墓出土了兩套完整的玉竅塞。眼蓋作橢圓形或杏仁形,多有穿孔。耳塞、鼻塞和肛門塞作圓柱或八稜柱體。口塞呈月牙形,側面有塞狀突起。生殖器罩盒作圓筒形;生殖器蓋作圭形。
14. 玉枕:按其結構分作兩型。
I型:枕體長方形,由長方形素麵玉板組成。分兩式。
a式:橫截面呈方形,枕面平坦。
b式:橫截面呈六邊形,枕面為弧形。
Ⅱ型:枕體為長方形玉塊,遍飾變體雲紋,枕面下凹。
15. 玉案:略呈方形,底下有四足。
16. 玉座屏:由兩側長方形支架和上下兩塊玉屏拼合而成。上層屏板透雕東王公及鳥獸等,下層屏板透雕西王母及龜蛇等,均以陰線刻其細部。
17. 玉鋪首:均作獸形。分兩型。
I型:獸首銜一隻套連的玉璧,獸首右側為一螭。
Ⅱ型:獸首長鼻露齒,兩側環繞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18. 玉帶鉤:分兩型。
a式:鉤體浮雕獸紋。廣州南越王墓出土一件全獸形玉帶鉤,鉤體較寬,全鉤由七節玉段組成,以鐵條串接。
c式:鉤體為龍虎合體,陰刻簡化勾連紋,龍首回顧,銜一隻勾連紋璧。
a式:無翅,鉤體或為素麵,或飾卷雲紋。
b式:有翅,鉤體短粗。
19. 玉印:按印座和鈕的結構分兩型。
a式:鈕作浮雕獸形,多作螭虎形。
b式:鈕作覆斗形,有橫孔。
20. 玉剛卯:長方四方體,由上至下豎穿一孔,四面刻辟邪文句。
21. 玉劍飾:包括玉劍首、玉劍格、玉璏和玉珌。
劍首:平面呈圓形,正面雕紋飾,背面有孔。按紋飾分三型。
a式:正面略呈喇叭口形,外圍紋飾為勾連紋,內圈為柿蒂紋。
Ⅱ型:扁圓柱體,浮雕兩條纏繞的螭。
Ⅲ型:異型劍首。斜梯形扁平體,截面為橢圓形,兩面浮雕出五隻螭虎及雲紋。
I型:格體兩面為素麵。
Ⅱ型;格體兩面陰刻簡化的獸首及雲紋。廣州南越王墓出土的一件玉劍格,在陰刻獸首兩側各透雕一隻鳳鳥。
a式:格體兩面浮雕螭虎。
b式:格體一面為浮雕的螭虎,另一面為陰刻雲紋。
I型:素麵無紋。
a式:陰刻勾連紋或渦紋。
Ⅲ型:璏面浮雕螭虎紋。
I型:素麵無紋。
a式:中部刻渦紋,四周飾變體雲紋。
b式:刻飾簡化的獸首或雲紋。
a式:珌體兩面均浮雕數只螭虎。廣州南越王墓出土的一件玉珌上,還浮雕出熊等獸類。徐州北洞山漢墓出土的—件玉珌,下部為透雕,上部為浮雕,紋飾為螭虎和鳳鳥。
b式:一面浮雕螭虎紋,另一面為陰刻獸首和雲紋。
22. 動物形玉雕:分平雕和圓雕兩種。
平雕動物包括玉蟬、玉豬、玉犀牛、玉猴、玉魚、玉龜等。
I型:體內自口至尾豎穿一孔,陰刻羽翼。
a式:蟬體較寬,頭、翼雕刻不清晰。
c式:蟬體呈長方形,眼突出,頭、翼雕刻逼真。
I型:僅具豬形,未刻細部,豬體中有一孔,附有飾件。
a式:呈卧式,雕出豬體輪廓,陰刻頭、耳及四肢。
Ⅲ型:豬呈立式。頭、尾有孔。
玉犀牛:呈卧式,有雙角,張口。犀身飾渦紋。
玉猴:上部刻作猴頭,昂首上視,身方形,胸部突出,兩足直立,身部有穿孔。
玉魚:體扁平,圓邊,兩面陰刻眼、嘴、鰭和鱗片。
玉龜:僅見殘片,刻龜背紋。
圓雕動物有馬、熊、鷹和辟邪等。
a式:立姿,潤澤光滑。
b式:作奔騰狀,昂首挺胸,身飾羽翼,上騎一仙人。全器雕琢精美,生動逼真。
熊、鷹雕刻精煉,小巧圓潤。辟邪均作張口露齒狀,身體飾有羽翼。分二式。
a式:作爬行狀。
另外,漢墓中還出土有微雕的獅、鴿等。
小巧的玉器。
玉珠均貫穿一孔,多為素麵圓形,也有作鼓形,飾渦紋。玉貝正面凸,背面凹,中有—道貝齒痕,兩端各有—孔。瓶形玉頸部有穿孔。花蕊形玉作細長花蕊形,有短柄,柄中有穿。聯珠形玉作平底聯珠形,上珠橫穿一孔,平底縱穿一孔。
24. 玉制容器:有杯、盒等。
Ⅱ型:高足杯。杯身筒形,飾勾連紋,近口部飾一周卷雲紋,也有的杯身為素麵。
盒由盒身和蓋組成。盒身深圓圜底,附小圈足。盒身飾勾連紋,近口部有一周變體雲紋,口沿處有子母口與蓋扣合,盒蓋漫圓,頂端有橋形鈕,貫穿絞絲形圓環,蓋面飾勾連雷紋,近口沿處有變體雲紋一周,
漢代玉器,器形除玉璧、玉環、雞心佩、劍佩、帶鉤外,各種用於殉葬的明器和各式容器、玩賞品大量出現。
❺ 112的胸圍是多大罩杯的 希望馬上解答 謝謝!
胸圍112厘米可以是任何一個罩杯,因為罩杯的計算需要兩個胸圍指標,分別是上胸圍和下胸圍。
罩杯=上胸圍-下胸圍
比如說一位女性,胸圍85cm,下胸圍70cm,那麼罩杯尺寸就是85cm-70cm=15cm。罩杯一般用A、B、C等大寫英文字母表示,每2.5cm為一級,AA最小為7.5cm,A為10cm,B是12.5cm,C是15cm,D是17.5cm,E是20cm,再往上就算是特種尺寸了。
測量自己的適合的罩杯:
第一步:首先知道自己的下胸圍
量一下自己的下胸圍。絕租盯乳房下垂者應把乳房推高至正常位置測量。可用的標號有:70、75、80、85、90、95、100、105。
都是五的整倍數,允許誤差為正負2.5cm,比如量得為77cm,那麼的應該穿戴的是75號的胸罩。
第二步:確定胸罩的罩杯
也就是確定A,B,C,D。胸圍差指的是用你量得的胸圍減去你的下胸圍的得數,允許誤差為正負1.25cm。如量的胸圍差數為13cm,那就是B杯。
擴展資型殲料:
胸圍是女士內衣的並和重要指標,確定內衣尺寸的步驟如下:
1、用尺子測量胸圍、下胸圍。乳房下垂者應把乳房推高至正常位置後測量。
2、確定胸罩的罩杯。罩杯尺寸=胸圍-下胸圍。罩杯一般用A、B、C等大寫英文字母表示,每2.5cm為一級,AA最小為7.5cm,A為10cm,B是12.5cm,C是15cm,D是17.5cm,E是20cm,再往上就算是特種尺寸了。
3、下胸圍加上罩杯代碼就是胸罩型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胸罩
❻ 關於鬥彩雞缸杯.高分懸賞!!
明成化鬥彩雞缸杯,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館
拍賣市場的風雲變幻,可以看出,某類瓷器市場的變化是有大趨勢存在的。在投資時一定要注重綜觀全局,以求准確地把握瓷器市場。
在瓷器收藏史上,明成化雞缸杯歷來都是收藏中的神話。
從拍賣市場來看,明成化雞缸杯首次為市場所關注是在1980年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一隻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以528萬港元成交,這件珍品曾屬於香港古玩收藏家仇焱之,是其在1949年花千餘港元購得的,現存於大英博物館。1989年,屬於仇氏舊藏的另一隻成化鬥彩雞缸杯在蘇富比再次突破中國瓷器拍賣價,以2917萬港元被英國古董商購得。近年來,明代的雞缸杯在拍賣市場鮮有露面,這也使得香港佳士得在2000年秋拍時推出的清雍正鬥彩雞缸杯以180.5萬港元成為了最高成交價。內地的拍賣市場上,上海敬華在2004年春拍中曾推出過一對清乾敬悄旅隆粉彩雞缸杯,成交價為77萬元。它曾經在2001年上海敬華的秋拍中出現過,當時的成交價為61.6萬元。
雖然明成化雞缸杯沒有在近十年內再次上拍,但從一個信息中可以發現,當年其市場價格確實存在著高估現象。除了當年被英國古董商以2917萬港元購得的成化鬥彩雞缸杯之外,在近十年的拍賣場中,成化斗瓷器再也沒有超出此價的拍品出現。在2003年香港蘇富比10月份秋拍推出的一件明成化鬥彩花卉紋高亮凳點頭杯以1051萬元成交,成為近十年來鬥彩瓷器成交的最高價,其後,2006年香港蘇富比秋拍中,一件明萬曆鬥彩葡萄紋高足杯以962.6萬元成交;在同一年的香港佳士得秋拍中,一件明成化鬥彩果樹雙禽紋高足杯以725萬元成交。考慮購買力的變化和其他原因,明成化雞缸杯的價格顯然是高估了的,其再次推出時能否成交過億還是未知之數。
1998
年度陶瓷
名稱: 鬥彩雞缸杯《大清雍正年制》款
介紹:
尺寸(CM): 8.2
類別: 鬥彩
起始估價: 700000
截止估價: 900000
成交價: 790000HK
拍賣公司: 蘇富比
拍賣日期: 1998/4/28
拍賣號: 815
1999
尺寸: 8.2cm
印鑒題識或描述: 《大明成化年制》款
拍賣公運森司: 蘇富比
拍賣日期: 1999-4-27
拍賣號: 410
2002年
詳細描述: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書款,雍正本朝
碗口微撇,深腹,圈足,碗口外沿青花雙圈,外壁繪有形態各異群雞覓食,配以山石花草圖飾,胎體輕薄,小巧精緻,
估價: 300,000-500,000 RMB
成交價: 280,000 RMB
尺寸: 高4厘米
年代: 清
拍賣公司: 天津德豐拍賣有限公司
拍 賣 會: 2002春季拍賣會
拍賣時間: 2002-6-23
2003
「大明成化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
年 代 清雍正
尺 寸 直徑8.5cm;高4cm
估 價 RMB:60,000-90,000
成交價
預展時間 ——
預展地點 ——
拍賣時間 2003-12-03
拍賣地點 福州西湖大酒店(華宴廳)
拍賣行 福建省拍賣行
拍賣會 2003秋季拍賣會
拍賣會專場 瓷器古玩
2006年
2006.12.13廈門的
2006秋季古玩藝術品拍賣會上以150萬人民幣的價格被買走
「大明成化年制」款 .
2007
「大明成化年制」款 成窯鬥彩雞缸杯,一代逸品,世人欽慕之心不已遂使摹古風行。此康熙所仿雞缸杯內心繪「蝶戀花」圖,意境優雅清新。外壁一面繪洞石秋菊,以襯背景。另一面則繪兩雛雞爭吃,互不相讓,引得雄雞回首盼顧,母雞前瞻,另有三雛雞似乎聞聲而起,緊隨身後。所施色彩絢麗明快,布局精巧得宜,諸雞生動傳神,場景意趣橫溢。
年 代
尺 寸 直徑6.5cm
估 價 RMB:300,000-400,000
成交價
預展時間 ——
預展地點 ——
拍賣時間 2007-12-02
拍賣地點 北京昆侖飯店
拍賣行 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拍賣會 2007秋季拍賣會
拍賣會專場 古董珍玩主場
2008.11.25
廈門寶龍酒店
一對「鬥彩雞缸杯」,卻因為競買人的叫價沒達到保留價而沒有成交。
成化鬥彩雞缸杯09春季拍賣在三希堂
拍賣詞
http://www.cz-scw.com/zxggmore.jsp?idd=89
❼ 有關景德鎮陶瓷方面知識~~發展~~特點~~製作過程等的論文大神們幫幫忙
陶瓷成型工藝 淘洗過的泥料經過一段時間陳腐後,用泥鏟將它移到另一處,每鏟一層,要用赤腳有規則地踩練。踩泥要求一腳跟一腳,沿邊緣打圈向中心方向踩練,由此使泥料干濕進一步均勻,每踩完一層,即在其上增加一層,逐漸成堆。傳統的踩泥有「菊花芯,蓮花瓣,三道腳板兩道鏟」的口訣。 瓷坯的製作大部分是在轆轤車上完成的。做坯的時候,先把泥團摔搭在車盤中心,雙手蘸水將泥團包緊,緩緩向上捧起又壓下,如此反復幾次,就可以開始做坯。做坯,景德鎮俗稱拉坯。拉坯要求眼准手穩,特別是向兩邊拉時,雙手要准確停留在圓弧上,又要准確控制器物的大小和形狀。隨著雙手的微妙變化,碗形也在不停地變化著,手引泥走,泥隨手變,給人以柔軟而富於彈性的感覺。 拉坯是一個技術性很強的工作,首先要了解泥料的性能,並且要根據品種的大小和造型的不同放大尺寸,因為從濕坯到成瓷大約有20~25%的收縮,所以在拉坯的時候要把粗坯相應放大,以求成瓷符合規格要求。 碗坯拉好以後,放在一塊狹長的木版上,稱為料板,然後放到工位上方的坯架上陰晾至半干半濕,然後就可以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操作,即印坯,景德鎮俗稱「拍死人頭」,是坯體內側面定型的操作。坯體在乾燥過程中會有一定程度的收縮變形,而且手工拉坯很難保證件件完全符合規格要求,所以要在一定規格的標准模子上印坯定型。 印坯以後又放到料板上,移到曬坯架上用陽光乾燥。在曬坯架的下方還有一個水池,這正是它的巧妙之處。曬坯架和水池合稱曬架塘,是古作坊里的重要設施。水池和曬架一上一下,利用了空間,減少了佔地。池內的水基本上是靠雨天儲存起來的。水是淘洗泥料所必需的,因而即方便又省力。除此之外,還有更深一層的用意。我們知道水是會蒸發的,蒸發量隨溫度和濕度的變化而變化。天氣炎熱、乾燥的時候,池內的水分蒸發加快,增加了上方曬坯區域的水分,也就是說這部位的小氣候得到調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曬坯架上坯體的乾燥速度,使坯體乾燥不至於過快,這樣坯體的收縮就比較均勻,在高溫燒成時,可以減少或消除成瓷出現開裂的毛病。 坯體外側面的修整和定型則由利坯工序完成。利坯師傅根據坯體的外型及尺寸的要求,使用不同的刀具來旋削坯體的多餘部分。操作中控制坯體的外型、曲度、厚薄等都是憑經驗,靠眼觀、手摸、耳聽。利坯師傅按照坯體的不同部位、不同厚度,用手指輕輕彈敲坯體,根據發出的不同聲音來決定從何處下刀,旋削多少。利坯是整個成型操作中難度最大、技術要求最高的一道工序,所以,利坯工人一般是從小開始學藝,經過十幾、二十多年的實踐摸索後,才能成為個中好手。在景德鎮傳統名瓷中有一種「薄如蟬翼,輕若浮雲」的瓷器,叫做薄胎瓷。薄胎瓷的利坯則難度更大,尤其在利坯的最後階段,真可謂是爭勝負於一絲一忽之間,定成敗於一刀一息之上,少一刀則坯體嫌厚,多一刀則坯破器廢,即使是一個大的喘息也可能導致前功盡棄。如果沒有嫻熟精湛的技藝、沒有必勝的信念、沒有頑強的毅力、沒有一絲不苟的精神、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都無法取得關鍵的最後一刀的勝利。所以,利坯技術決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練就的,它是陶瓷藝人長期實踐的結晶。清代著名的督陶官唐英說:「款式粗細,關乎旋手之高下,故旋匠為緊要之工。」也就是說,一件瓷器是否做得精細,與利坯師傅的技術有很大關系。 坯體經過利坯以後再補一次水,除去附著在坯體上的粉塵,涼干後就可以開始繪制青花了。青花是一種釉下彩,青花料的主要發色成分是氧化鈷,在坯體上畫好青花紋樣後,再上一層透明釉,入窯一次燒成。青花料看上去灰黑色的,畫好以後入窯燒成就變成青翠欲滴的藍色了。畫完青花以後再經過上釉、挖底等操作,在坯房裡的操作工序就算完成了。 從原料精製到瓷坯加工,全部成型工序都在一個坯房內完成。其實這里所完成的只是瓷器生產過程的部分工序。按照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的記載:「共計一杯工力,過手七十二,方克成器。」也就是說,生產一個杯子就有七十二道工序。所以,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古代瓷工對各個工序進行了細致的分工,每人只做一道工序,在細致分工的基礎上又進行生產合作,使景德鎮瓷業從明代開始進入了工場手工業階段,這也是明代景德鎮瓷業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的重要特徵之一。 在歷代瓷窯遺址中,元代窯址以全新的面貌展現在人們面前。遺址中裝燒瓷器的墊餅比宋代大了、薄了,可知其裝燒工藝發生了巨大變化。遺址中釉色增多了,宣告單一色釉的結束。同時還出現了許多新的器形,如:折腰碗,形形色色的高足杯,直徑近四十厘米的大盤,高度超過四十厘米的大罐、大瓶等;出現了嶄新的裝飾工藝,如:青花,釉里紅,釉上彩……其豐富的題材、精美的花紋在以往的窯址中都不曾有過。這一切都使我們強烈地感受到元代是景德鎮瓷器變化最大、進步最為顯著的一個時代。 根據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的考古調查和文物普查的資料看,景德鎮元代瓷窯遺址有珠山、湖田、落馬橋、戴家弄、觀音閣、中渡口、曾家弄、塘下、銀坑塢、瑤里、麗陽、厲堯等處,其中以湖田、落馬橋與珠山三地最為典型。 湖田遺址是「『由五代及宋、元、明』延續燒造時間很長的一個窯場,該遺址東起張家地,西至月光山,南起旗山,北到南河北岸,劃定保護范圍為40萬平方米。湖田窯元代遺跡主要分布於烏魚嶺、龍山頭、獅子山、南河兩岸及湖田窯遺址陳列館周邊一帶。出土遺跡有窯爐遺跡、作坊遺跡、水井、排水溝等。出土器物以卵白釉瓷為主,還有黑釉瓷和一些青白釉瓷。器形有碗、盤、盞、碟、罐、高足杯、軍持、凈水碗和動物雕塑等。裝飾主要是印花和刻花偶見剔花。紋飾有龍紋、魚藻、蓮池鴛鴦、潮水、牡丹、菊花、蓮花、桃花、梔子、瓜蔓、花果、獅子滾綉球等,並有印「樞府」銘文的折腰碗。 落馬橋元代窯址在景德鎮市中山南路紅光瓷廠院內,1980年基建時發現。景德鎮市考古人員進行了發掘,發掘面積近700平方米,距地面1。7米處出土元代遺物。元代堆積層出土有青花和青白釉瓷,還有少量的卵白釉瓷、釉里紅以及釉上彩瓷,和青花堆積在一起的還有褐胎實足小碗。青白釉器有雙耳瓶、葫蘆形小注、小足盤、高足杯、八角杯、觚及人物塑像等,其中雙耳瓶的種類較多,有天球瓶、葫蘆瓶、扁瓶等,並分別飾S形耳、環形耳、獸形耳、魚龍形耳。裝飾手法除葫蘆形小注為釉下褐彩裝飾外,其他均為印花和刻花裝飾,紋飾有梅、桃、花鳥、瑞獸和綴珠等。釉里紅器有荷葉形罐蓋、玉壺春瓶和繪鹿紋的小瓶殘片。紅綠彩僅見繪蓮或菊花的小碗。 青花瓷的品類非常豐富,除常見的碗、盤外,還有勸盤、耳杯、匜、蓋盒、鳥食罐、雙系小罐、大口罐、鋪首罐、雙耳瓶、長頸瓶、梅瓶、玉壺春瓶等器形。紋飾有菊花、牡丹、梅花、靈芝、葡萄、蕉葉、龍、鹿、孔雀、魚藻、人物故事等。此外,這里還出土了一些書寫文字的器物。 珠山遺址在市區中心,為現代建築所覆蓋。1988年5月,景德鎮市區鋪設地下電纜,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在風景路(明、清御廠故址北端)發現一批造型奇特的瓷器殘片,其品類有青花、霽藍地白花、霽藍地金彩、孔雀綠、孔雀綠地金彩及卵白釉瓷等。其器形有鼓形蓋罐、直口罐、桶式蓋罐、大蓋盒等,其紋飾有雙角五爪龍紋、變形蓮瓣、雜寶、十字杵鳳穿牡丹等。以雙角五爪龍紋數量最大,約占總量的90%以上。據《元史》禁止民間使用雙角五爪龍紋以及《元典章》中禁止民間使用描金、貼金的法令,可知該類遺物必為元代帝王專用之物,應是元官窯——浮梁磁局的產品。 該遺址出土器物均為少見的器形,特別是大蓋盒,其直徑為32厘米,盒內正中凸起一圓柱體,柱體與器壁之間成一寬而深的溝道。柱體檯面無釉,柱體與器壁之間的溝道滿施白釉,外壁則有孔雀綠貼金、霽藍貼金、霽藍地白花和青花數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