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年有多少公休
① 明代七品官一年俸祿是多少
官是分等級的,級別不同,待遇也不一樣,地位當然更是迥異。
中國官員分級,當在曹魏,其時開始設置九品,每品分正、從兩級。正從之中又分上、下兩等,則開始於北魏和北齊。隋唐因襲北魏和北齊之制,從四品至九品,每品分正、從兩級,正、從之內又分上、下兩級。這樣,北魏和唐代的知縣,最高與最低者,相差三品十二級,這么多的級差,俸祿自然懸殊。
兩漢時,萬戶以上的縣令,年俸最高者千石,最低者六百石,中間有四百石的級差;萬戶以下的縣令,年俸最高者五百石,最低者三百石,有二百石的級差。從最高一級的京畿縣令到不毛之地的最低一級的小縣令,年俸更是相差七百石。隋代特種縣為正五品下,京縣令為從五品下,上縣縣令為從六品上,中縣縣令為正七品下,下縣縣令為正八品上,上下之間也有四品十二級之差。年俸以帛計,正五品年俸一百五十匹,正從兩級間以二十五匹為差;七品六十匹,正、從之間以十五匹為差;八品年俸三十六匹,正從之間以九匹為差。這樣,正五品縣令與正八品下縣令之間年俸相差七級一百二十三匹(帛)。唐代京畿縣令最高級別為正五品上,最低級別的中下縣令為從七品上,中間相差三品十一級。宋代以後,取消了正從之間的上、下級之分,但知縣最高品與最低品有三至四個層次之差,而且在俸祿上一般仍根據縣份的實際情況,分成最要缺、要缺、中缺、簡缺幾級,以中缺守本秩、簡缺降一秩、要缺增一秩、最要缺增兩秩的規制,對基本品內的俸薪標准,進行微調。
知縣的俸祿,漢代以前隨意性較大,而知縣的待遇真正有明文規定是漢代以後的事。而明代自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規定正七品官月俸糧一百石,錢六十文。明中葉以後米貴鈔錢賤,七品知縣以米折鈔,月俸不到二兩銀子。
實際上,自古以來,朝廷都實行養廉制度。為保持官員的廉潔,朝廷還用不同名目發給職官補貼,比如米錢。米錢始於隋,自唐有載,職官除給月俸之外,還發給一定數量的食米、雜用錢,謂之米錢。
為激勵官員,我國古代對縣署主要官員的待遇規定,除其他方面外,還規定給予一定的由個人支配的雜用經費,統稱為知縣的經費銀。其中數額較大的一部分為銀錢差價,即縣署每年向農民徵收的稅賦為銅錢,而向國家上解時須用白銀。一般狀況下,每七百文銅錢可兌換一兩白銀;但是,縣署在徵收時一般按一千文兌一兩,這中間的差價就是由知縣直接支配的預算外經費。縣令還享有職田、公廨田、永業田。顧名思義,所謂職田,亦即由國家按官員職務級別作為俸祿的一部分而撥給的土地;所謂公廨田,亦即為一級政府機關直接所有的土地,作為「官莊」的一種,這部分土地不歸私人,由政府指定老百姓義務耕種,其收益則由該政府長官用於公事的雜項開支,實際上是對政府官員辦公及生活的一種補貼。這種制度自周代即有,一直沿襲到清末。
客觀來說,若以當官論,古代官員的工資並不低,這就在一定程度上給官員提出一個要求——遵紀守法,那就是自律,也就是說,要「講政治」。
葉縣縣衙獨我的建築
在葉縣縣衙西側的副線上,專門設有官員反思與自省的場所,它們就是虛受堂、思補齋。在如今存留於世的縣衙中,這樣的建築也僅此一處。
虛受堂面南三間,上面是青碧彩繪裝飾,看上去很是典雅質朴。三面有圍牆,獨立成院,院內有臘梅、紫荊等花草,用以點綴思過反省的心情,很是恰當。
由名字你可以看出,虛受堂是知縣受到朝廷或上峰嘉獎後,面對榮譽,思忖是否問心無愧,鞭策、激勵自己不要虛受了功名,要再接再厲,報效朝廷。
出虛受堂向北,便進入另一個庭院「思補齋」。
思補齋位於虛受堂後的同一軸線上,和虛受堂建築功能相仿,齋房面南三間,東西院牆與虛受堂後牆組成一個封閉的庭院。按照建築的布局,人們推測,思補齋是知縣反省自身工作失誤、查找工作差距和不足的場所。
人豈能無過?縣令又不都是聖人,雖然坐在高高的大堂上,與跪在腳下的百姓心理距離數以千萬里計,但他畢竟也生活在世,利誘、金錢、物質就像流動的河,天天在他眼前流淌,保不準哪一天會跳下去。思補齋就是為出差錯的官員設置的。但說到底這也是個擺設,是君子坐在大堂之上,照樣會自省其身;是小人,即便在牢獄之中,也不思悔改。思補齋實際上是有修為的官員為自己的無意過失設置的反省的地方。
縣衙內設思補齋、虛受堂是明代特有的規制還是哪個知縣的心血來潮之作?查找有關明代典籍,直到現在也沒查到依據,即使在葉縣的有關史料上,記載也很少。
在古代,對錯案、錯舉追究十分嚴厲,一個案件若被錯判造成嚴重後果,或延遲審期三次以上,就要受到撤職的處分。看來設虛受堂、思補齋這樣的建築的縣令,必定是有些浪漫有些善良本性的理想主義者。
「有這樣功能的建築,目前在我國現存同類建築中已絕無僅有。它是我國古代官員進行自我監督的一個重要實物依據。至少說明在古代,不僅靠國家建立法規在客觀上約束官員的言行,也倡導官員主觀上的自省和覺悟。」葉縣縣委宣傳部王華召副部長說。
據葉縣清同治辛未《葉縣志·廨宇》:同治八年,知縣歐陽霖主建。由大堂折而西,為虛受堂三間,西群房七間,堂後有甬道,其北為思補齋三間,中有復室。由知縣何鼐修復。同時,根據縣志「經明季兵燹,故零落不完全」及後任知縣增修的記載,虛受堂、思補齋明代就建有。
葉縣縣衙里還有一個大仙祠,也是只有葉縣一家才有的。
大仙祠在縣衙西側副線的最後面,祠堂坐東向西,面闊三間,南北各有三間廂房,獨院。是知縣為防印信盜失而專門供奉守印大仙——狐仙的場所。狐仙就是狐狸仙,民間傳說狐狸能修煉成精,化為人形。狐狸性情狡猾,被盜賊供為上神,縣令供奉狐仙的意思,就是防範盜賊,既然盜賊都害怕狐仙,由狐仙鎮守印信,必然不敢有盜賊輕易來盜取。
在縣衙建築的最後面,就是後花園了。知縣及衙署內公務人員處理完公務後,通常會到景色宜人、環境靜雅的後花園里稍事休息。葉縣縣衙的後花園佔地3000餘平方米。水與亭、花與草、竹與樹相映成趣。園內湖水瀲灧,兩座仿漢白玉拱橋輕盈飛架湖面,遠望如長虹卧波。仿古六角亭紅柱彩頂,佇立水中央。湖中觀賞魚不時躍出水面嬉戲,間或結伴在清澈的湖水中徜徉,悠閑自得。小巧的湖心島上,一座假山突兀而起,一徑細泉在石縫中緩緩流淌。人工湖四周竹梅俏立,花香浮動。真個是花園小徑,蘭花飄香,一派江南山水風光。後花園成為庄嚴肅穆的縣衙建築群中獨特的風景。古人講究一張一弛之道,由此可知。
迴避制度約束官員
說到底,虛受堂和思補齋,是為原本就相對廉潔、有一定修養的官員設的,這種反省和思過,一定程度上需要的是官員的自覺。實際上,為了不讓官員違規違紀,古代對於官員也有制度的約束。
官員迴避制度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古代任官制度中一種非常重要的人事管理制度。
迴避制度的雛形來源於東漢初選任地方官吏的一種限制辦法,為防止地方勢力結黨營私,而規定婚姻之家及兩州人不得交互為官,即「三互法」。後代沿革,逐漸形成較完備的官員迴避制度。迴避制度一般有:鄉土迴避、師生迴避、職務迴避、親屬迴避、刑事審判迴避。
鄉土迴避,入流官員不得在本籍和親籍做官,有的甚至對迴避距離也做了規定。隋代規定,凡縣級長官之副也必須實行鄉土迴避,即縣丞、縣尉;而其下屬,因為吏員不是入流官,所以不用迴避。唐代規定不許在本地及鄰縣為官。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規定:「知縣注選雖甚遠,無過30驛。」古代30里一驛,30驛即為900里。其迴避范圍是府、州、軍、監。明代地區迴避由州府改為省。到清代,除規定「本省不能做本省的官,即使不同省而離原籍在五百里以內的,也必須迴避」。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甚至規定五百里以「捷徑小路」計算,應迴避而隱瞞的要受處分,比以前朝代要求更嚴,從清康熙《葉縣志·職官》記載的情況看,地理迴避主要是對正印官及佐官而言,對教諭、訓導的地理迴避要求就不甚嚴。以葉縣為例,任職者大多為鄰縣人,如明朝葉縣訓導楊三綱,為延津人,清朝訓導馬彥儒,為汝州人。
師生迴避,從唐代開始有此規定,如在科舉中,與主考官有故舊關系的考生也要像主考官親戚一樣進行「別頭試」。清代師生較明代迴避更嚴厲,規定科舉考試中形成的師生關系,在以後任職中都要迴避。
職務迴避,是對上述兩種制度的補充,各個朝代的規定也不盡相同。唐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明令:「要官兒子,年少未經事者,不得做縣官親民。」宋代規定,不許地方長官在某一地方長期任職,也不許中央的官員長期擔任某一職務。清代則規定京官三品以上,外省總督、巡撫以上大吏子弟,不得充任御史,以防利用職權相互指責、彈劾,或泄露機密、操縱監察。
親屬迴避,即親屬不能在同一省(地區)或同一府縣做官。魏晉南北朝時親屬范圍由最初的姻親關系擴大到一般親屬,由地方官擴大到中央官員。明成祖以後,在歷史上第一個明確規定宗室不能做官,不能參加科舉考試,只封爵供養。
刑事審判迴避要求,凡官吏與訴訟人有服親(指宗親族關系沒過五代)及姻親、師生或有讎隙關系的,均需迴避。
知縣的任期也是有規定的。古代知縣的任期實行限任制,不得久任一地。秦漢以降到明清,縣官任期一般為三年,只有明代規定任期時間較長,為九年一任。縣官任職雖規定有期限,但實際上常因丁憂去職、臨時升用或有過貶謫等多種原因,往往達不到規定任職時間,任滿調動一般在本省外府。金代葉縣縣令劉從益「下車修學講義,揚善抑惡。奸吏惡少,望風革面……未幾被召……授應奉翰林文字」。由於歷史上各個朝代不同時期吏治清明的程度不同,對這一制度執行的尺度也有很大差異。
據清同治《葉縣志·職官》記載,奉天寧遠縣人柏之模,從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任葉縣縣令,一直到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離任,時間長達11年之久。清朝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一年間,浙江鄞縣人楊純恭、江南通州人楊位、四川宜賓人李時先後到葉縣任縣令,三位縣令的任職時間平均為四個月。當然,也有為官一任,多有善舉而民得實惠者,百姓多上書乞留,上級恩准破例連任。
② 明朝的人們的放假制度是怎樣的
元旦節連續放假五天,冬至假期為三天,後來又為朝廷命官增設了元宵節假期。不同官員請假的手續和規定也大不相同。
③ 明朝一共持續了多少年
從1368年到1644年,共276年。從明太祖朱元璋開始,到明思宗朱由檢結束,共傳十六帝。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以應天府(南京)為京師,國號大明,年號洪武,朱元璋稱帝。後進行北伐和西征,同年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口號命徐達、常遇春等將北伐,攻佔大都(即北京),元順帝北逃 ,徹底結束蒙古在中原的統治,中國再次回歸由漢族建立的王朝統治之下。之後朱元璋又相繼消滅四川的明升和雲南的梁王把匝剌瓦爾密、遼東的納哈出。又八次派兵深入漠北,大破北元,天下至此初定。
1644年李自成建國大順,三月,李自成率軍北伐攻陷大同、宣府、居庸關,最後攻克北京。崇禎在煤山自縊,明朝作為統一國家的歷史結束。
(3)明朝一年有多少公休擴展閱讀
國號由來
朱元璋初定天下,建國號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表示承襲自韓山童、韓林兒父子的「大小明王」之號,又稱皇明,史稱明朝、明代,清朝時稱之為前明。
大明國號來源有多種說法,一般認為與宗教有關,吳晗等人認為,大明國號的源頭是明教,此說後來被金庸等作家採用,而胡阿祥等認為此國號出自白蓮教,而源頭則是佛教。朱元璋手下有一部分明教徒,用「明」作國號以示正統地位,也同時應和明教中的「明王出世」預言。其次,以明喻火,根據五德終始說,表示明朝取代元朝是以火克金。又因皇室姓朱,稱朱明。
1644年北京陷落後,南方各地先後擁立明朝宗室建立朝廷,沿用大明國號,別稱南明或後明,清人稱之為偽明,奉大明正朔的鄭芝龍在東南沿海建立了明鄭勢力,後其子鄭成功及其孫鄭經在台灣建立的政權又稱為明鄭時期。
④ 明代一年多少個月
無知者無畏啊!就是十二個月!
⑤ 宋朝每年到底有多少天的法定節假日
在宋人筆記《文昌雜錄》里有對北宋中前期公務員休假制度的詳細介紹,我們先來看目的地:「祠部休假,歲凡七十有六日(這個合計休假日數似乎有誤):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天慶節、上元節同;天聖節、夏至、先天節、中元節、下元節、降聖節、臘各三日;立春、人日、中和節、春分、社(春社)、清明、上巳、天祺節,立夏、端午、天貺節、初伏、中伏、立秋、七夕、末伏、社(秋社)、秋分、授衣、重陽、立冬,各一日;上中下旬各一日。……百司休務焉。」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宋代,其法定節日還是挺多的,國家規定宋代的法定節日挺多的,國家在這些節日都要放假,其中元日(春節)、元宵節、寒食節、天慶節、冬至5個大節各休假7天,合計35天;
天聖節、夏至、先天節、中元節、下元節、降聖節、臘日7個節日各休3天,合計21天;
立春、人日、中和節、春分、春社、清明、上巳節、天祺節,立夏、端午節、天貺節、初伏、中伏、立秋、七夕節、末伏、秋社、秋分、授衣節、重陽節、立冬21個節日各休假1天,合計21天;
宋代每個月還有三天旬休,一年合計36天;加起來,共有113天,可以說與今日的節假日天數差不多。
此外,還有探親假(父母住在三千里外,每三年即有30日的探親假)、親人結婚的婚假等未計在內,總之一名宋朝的公務員,每年享受到的休假日數,一定不會比今人的少。
在宋朝的官營手工業坊場中,雇傭工人是有假日的,一年大概有60天的節假日,雖然不上比當時的公務員,但也比明朝的公務員略強一點了。
這些工匠每日的工作時間約為10小時,每年炎夏時節,即從五月初一到八月初一,這三個月里,每日的工作量會減半,如果換成時間,即工作半日,當然,他們是領薪的,比起「匠籍制」下被政府無償徵用服役的元代與明代匠人,宋朝工匠的小日子還是要幸福得多。
http://www.qulishi.com/news/201607/116164.html
⑥ 明朝存在多少年啊
明朝存在了二百七十六年。明朝(1368-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
⑦ 明朝一共執政多少年
明朝一共執政了二百七十六年。
明代自1368年建國,到1644年滅亡,中間經歷了16位皇帝、17個朝代,歷時276年。這個時候正是世界范圍內發生偉大歷史變革的時期。
歐洲一些國家已經向資本主義過渡,中國也開始由古代社會向近代社會轉型。在這種歷史背景下,明代歷史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徵。
(7)明朝一年有多少公休擴展閱讀:
明朝是一個特務國家,在明朝統治集團的眼裡,人民並不是自己的朋友或者家人,反而像敵人一樣,需要時時提防,愚民以控制思想,安插特務以防造反。
朱元璋出身卑賤,小時候家裡窮地餓死了好多親戚,他自己也是出了家才勉強混口飯吃。極度貧窮的出身除了能給人帶來鬥志,也能帶來沒有底限的人格。
朱元璋做事沒有任何底線,他開國後幾乎殺盡功臣,牽連者多達十幾萬人。他對自己的臣民極其不信任,怕有人把他從皇位趕下去,再過上以前的生活,所以他創立了中國歷史上首個特務組織:錦衣衛。
錦衣衛什麼事都查,什麼屁事都上報,社會上人人都害怕錦衣衛,而朱元璋卻說:有此數人,就像養了幾條惡犬,即使不咬人,也能讓人害怕。
但是錦衣衛一家獨大也不好,為了牽制錦衣衛的勢力,朱元璋的兒子朱棣設立了東廠,由宦官主持廠務,負責和錦衣衛一模一樣的工作,使明朝百姓的生活空間更加不自由。
⑧ 明朝皇後俸祿一年為多少
皇後宮分:
每年:銀1000兩,大卷江綢2匹,妝緞4匹,倭緞4匹,閃緞3匹,金字緞2匹,雲緞7匹,衣素緞4匹,藍素緞2匹,帽緞2匹,楊緞6匹,宮綢2匹,
紗8匹,里紗8匹,綾8匹,紡絲12匹,杭細8匹,綿綢8匹,高麗布10匹,三線布5匹,毛青布40匹,粗布5匹,金線20綹,絨10斤,棉花線6斤,棉
花40斤,里貂皮40張,烏拉貂皮50張。
每日:盤肉用豬肉166斤,羊肉1盤,小牲口2隻,新粳米1升8合,黃老米1升3合5勺,高麗江米1升5合,粳米面1斤8兩,白面7斤8兩。麥子粉8
兩,豌豆菜3合,白糖1斤,盆糖4兩,蜂蜜4兩,核桃仁2兩,松仁1錢,枸杞2兩,曬干棗5兩,豬肉9斤,豬油1斤,香油1斤6兩,雞蛋10個,麵筋12
兩,豆腐1斤8兩,粉鍋渣1斤,甜醬1斤6兩5錢,青醬1兩,醋2兩5錢,鮮菜15斤,茄子20個,王瓜20條,三兩重白蠟1支,一兩五錢重白蠟4支,一
兩五錢重黃蠟4支,一兩五錢重羊油蠟10支,羊油更蠟1支(夏例5兩,冬例10兩),紅籮炭夏例10斤、冬例20斤,黑炭夏例50斤、冬例60斤。
女人花錢最大頭的首飾沒算,上列只是例錢
⑨ 明朝持續時間是多少年
明朝一共有多少年?一般的說法是一共276年,也就是說,建立於洪武元年(1368),亡於崇禎十七年(1644)。這種說法雖然被不少書籍採用,但並不確切。 為什麼這樣說?首先因為明朝實行兩京制度。 明朝建立於洪武元年(1368)這沒什麼問題。明朝建立之初,以應天府(今南京)為南京,以汴梁開封府為北京,以鳳陽為中都。朱元璋一直想遷都北方,或河洛地區,或關中,並為此派太子朱標北巡,考察山川地理。只是朱標北巡迴還後一病不起,而朱元璋已經年老,無力再推動遷都的事。明成祖朱棣奪得皇位後,遷都的事再次提到日程上來。經過反復論證,明成祖朱棣最終決定遷都北京,並於永樂十九年(1421)正式遷都北京。但是,南京作為一個中央級的政治中心並沒有廢除,明朝從此實行兩京制度,北京為京師南京稱留都,而且保留了一整套中央政治機構,六部、督察院、通政司、大理寺詹事府,乃至翰林院國子監一應俱全。正統十四年(1449),土木之變發生,明英宗身陷瓦剌,朝中一度有人提出遷都南京,是即使北京陷落,明朝也不至滅亡。崇禎末年,內外敵寇兵臨城下,又有遷都之議,同樣,即使北京傾覆,明朝仍有半璧河山,不至滅亡。因此,當李自成帶兵攻破北京思宗朱由檢殉國,明朝還不能算滅亡。因為南京還在,大半個中國還在明朝手中。 第二,思宗朱由檢殉國後,明朝宗室、文、武大臣很快又立了一位皇帝,這就是弘光帝朱由崧。以宗法關系論,朱由崧與思宗朱由檢關系最近,是神宗之孫、福恭王朱常洵只長子。朱常洵與思宗朱由檢的父親朱常洛是親兄弟,地位僅次於朱常洛。朱由檢的兄弟皆已亡故,太子和其他兒子下落不明。思宗朱由檢殉國後,從宗室中選擇繼承人,第一人非朱由崧莫屬。有人說,崇禎十七年(1644)為逃避起義軍的懲罰,朱由崧與潞王朱常淓一齊逃至淮安,「使之遇上了被擁立為皇帝的機會」,是不確切的。正因為朱由崧在宗室中的這個地位,使他成為被共同擁戴的、沒有爭議的皇帝。首都在,沒有爭議的皇帝在,大半個中國在,明朝也就沒有滅亡。明朝於洪武元年(1368)在南京建立,李自成的大順軍隊攻破南京的第二年,即弘光元年(1645)南京被清軍攻破,明朝就滅亡了。那麼,我們說,明朝起於南京,終於南京,共十七帝,首尾共277年。
⑩ 明代七品官一年俸祿是多少
明代正七品,年俸90石米。
明朝官員的俸祿是制定得很低的,很多低級官員靠官俸很難維持生活,而高級官員則根本不可能靠官俸維持其豪華生活。所以地方官的實際收入大多來自地方稅收的截流(俗稱「火耗」),而京官的很多收入來自地方官饋贈。一個縣官,正七品,年俸90石米,也就是6372公斤米,每人1年就算吃掉180公斤米(在這個時候不可能那麼少),這些米也只夠35個人吃一年。更可怕的是,有40%的米他是拿不到的,那一部分就光明正大地被皇帝折換成別的東西,例如絹布、棉布,甚至一些零碎的小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