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一年生產多少麥子
A. 全世界小麥哪國畝產最高畝產多少千克哪位好心人幫幫我,謝謝!!!
我國是世界小麥產量最多的國家
畝產不好說,因為我國很多地方種小麥,可因地形不一不能一概而論, 如果非要說個數的話大約是800斤每畝
B. 世界上小麥主要目標市場和主要生產地
世界小麥產量最大國家是中國,其次是印度、美國和俄羅斯
2007數據
世界種植小麥的國家很多,但產量主要集中在中國、印度、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和阿根廷等國家(表1),這7個國家小麥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57%。在這7個國家中,中國是惟一總產量超過1億t的國家,位居世界第一,其次是印度、美國和俄羅斯。
從各大洲的分布看,小麥生產主要集中在亞洲,面積約佔世界小麥面積的45%,其次是歐洲,佔25%,美洲佔15%,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各佔5%左右,各洲小麥產量分布情況與面積比重大體一致。
亞洲和歐洲既是生產大洲,也是消費大洲,但亞洲當年產不足需,需要大量進口;北美(含中美)洲和大洋洲雖然產量不是很高,但洲內消費比例較低,大部分用於出口;非洲產量最低,但消費量相對較高,需要大量進口;南美洲生產和消費總量基本持平。因此,小麥的消費是全球性的,全世界約有40%的人以小麥為主食。小麥的供需結構決定了世界小麥貿易的特點:交易范圍廣、交易量大、參與國家多。
2.供給呈下降趨勢,需求呈剛性增長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資料庫統計,世界小麥常年產量為5.8億t左右,占穀物總產量的28%。但近幾年由於世界小麥種植面積減少,總產呈下降趨勢。據美國農業部統計,1998/99年度世界小麥產量為5.89億t,2002/03年度下降到5.68億t,5年下降了2100萬t,產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主產國小麥減產。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楊衛路根據有關部門數據分析得出如下結論:世界小麥消費總量呈剛性增長趨勢o1961年全球消費量約為2.33億t,1997年為3.35億t,1981年為4.45億t,1991年為5.55億t,2001年為6.60億t,以每10年1億t的水平持續增長。而全球小麥的期末庫存量則隨著收成的豐歉而波動。近10年,全球小麥期末庫存保持在1.1億~1.3億t,遠低於1985和1986年1.7億t的水平。2001年世界小麥庫存已經降到近13年來的最低水平。
3.不同類型國家消費水平和消費結構差異較大
轉型國家東歐和前蘇聯年人均消費小麥262kg,遠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100kg,也高於發達國家水平155kg,發展中國家消費水平最低,人均年消費小麥只有74kg。中國小麥人均消費為92㎏,高於發展中國家的水平,略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但遠遠低於發達國家和東歐的水平。
從消費結構看,發達國家以及處於轉型期的東歐和前蘇聯,食用比例只有50%左右,低於世界平均水平(71%);而作為飼料的比例較高,約佔1/3左右,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6%)近1倍。說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小麥消費數量將增加,但食用比例將降低,飼用比例將提高。
4.出口國比較集中,進口國比較分散,貿易量相對穩定
世界小麥貿易量自1981年超過1億t以後,近十幾年相對比較穩定,一直在1億~1.2億t之間徘徊。主要是因為一些傳統的小麥進口國提高了自給率,從而降低了進口量,使世界小麥貿易量的增長受到制約。
全球小麥出口主要集中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法國4個國家,從表4可以看出,4個國家常年出口量為7500萬t左右,約佔世界小麥貿易量(1.1億~1.2億t)的70%。其中,美國是全球最大的小麥出口國,年均出口量在2700萬t,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也是傳統的小麥出口國,出口量一直穩定在1500萬—1600萬t,法國還是歐洲最大的小麥出口國。另外,這4個國家小麥出口量均超過其國內生產總量的50%,澳大利亞和加拿大比例接近80%,屬於典型的小麥貿易出口國。
進口國主要集中在亞洲和非洲,南美和部分歐洲國家也有一些進口。僅亞洲進口小麥的國家就達20多個,年均進口量超過100萬t的國家就有12個。根據進口數量劃分,義大利、巴西、日本和埃及小麥進口量都在600萬t左右,韓國進口量近幾年保持在400萬左右,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進口量也在300萬t左右,是世界主要的小麥進口國。中國曾經是世界第一小麥進口大國,常年進口量在1000萬t左右,自1998提銳減,近兩年進口量不足100萬t。
二、世界小麥主產國情況
貿易大國,也是中國小麥的主要進口來源,因此,是中國小麥的主要競爭對手。印度是小麥生產大國,與中國相鄰,而且近幾年出口增長較快,是中國潛在的競爭對手,研究這些國家小麥生產、流通和貿易的基本情況,有助於我們制定應對措施。
1.美國
美國是世界小麥主產國之一,由於小麥種植效益比玉米和大豆低,自1997年美國小麥種植面積連續7年下滑,目前已由1997年的254萬hm2下降到185萬hm2,產量由1997年的6754萬t下降到2002年的4406萬t。但目前,美國仍是世界第一小麥強國。
美國小麥按種植季節可分為冬小麥和春小麥,其中冬小麥種植面積佔70%-80%,不論是種植和收獲時間,還是冬春小麥比例都與中國相差不多。根據最終用途,美國將小麥分為五大類:硬紅冬、硬紅春、軟紅冬、白麥和杜倫小麥。
2.加拿大
加拿大小麥播種面積為100萬-133萬hm2,主要集中在馬尼托巴、薩斯喀徹溫和阿爾伯特三省。春小麥佔80%左右,硬粒小麥佔15%~20%,冬小麥僅佔3%-4%o小麥單產水平不高,僅為2250kg,冬小麥產量相對較高,也只有3600kg。小麥一般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播種,8月下旬即可收獲。其機械化程度較高,從播種到施肥、施葯、收獲小麥都是使用機械設備。一般以家庭農場經營為主,每戶的經營規模,在東部地區平均為80hm2,在西部的草原省平均為300hm2。
加拿大雖然不是一個重要的小麥生產國,卻是一個重要的小麥出口國。在收成好的年份,小麥產量也只有3000多萬t,但由於加拿大人口少,可將小麥產量的60%以上用於出口貿易,在全球約1億t小麥貿易中,加拿大佔20%左右,是世界第三大出口國。
3.澳大利亞
小麥是澳大利亞最主要的糧食作物,每年大約種植1200~1400萬hm2,總產佔世界小麥總產的3%。但由於澳大利亞乾旱、半乾旱地區佔70%以上,灌溉面積很小(不足4%),而且幾乎不使用任何肥料,因此,小麥單產很低,全國小麥平均產量在正常年份只有1500~1800㎏,最高年份也只有2250㎏。澳大利亞大約有4萬個農場以種植小麥為主,基本上以家庭經營為主,平均規模為900hm2,實行一年一作,而且有相當面積的土地休閑。
澳大利亞是一個典型的貿易國,大約80%的小麥用於出口,每年出口量為1000萬~1200萬t,佔世界貿易量的10%,為世界上最大的小麥出口國之一。澳大利亞地處南半球,小麥收獲季節正是大多數產糧國的淡季,所以澳麥在國際市場的競爭中具有季節性優勢。
澳大利亞極其重視小麥的質量。其控制措施為:第一,新品種選育,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從親本選配、各代選拔與鑒定過程中均採用較嚴格的控制手段和措施。第二,新品種推廣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每年都要根據試驗所得的數據資料公布一次小麥品種推薦名單和各品種的質量分析結果,供種植者選擇。第三,嚴把收購質量關。收購的小麥至少要經過3次嚴格的質量檢驗。保證質量的另一個關鍵是倉儲條件;從港口到基層收購站都採用標准化的金屬倉庫,架離地面,嚴格封閉,並撒施防蟲劑。
4.法國
小麥是法國第一大類農作物,其種植面積占糧食作物的50%,小麥產量居世界第五位。法國種植的小麥幾乎全部是冬小麥,播種時間一般在10月15日至11月15日間,收獲季節在翌年的7~8月間。法國小麥顏色為橙黃色,幾乎沒有白色小麥。由於氣候適宜,法國小麥的產量很高,平均為480kg/hm2左右。
法國是世界第四大小麥出口國和最大的麵粉出口國,也是歐盟最大的小麥生產國和出口國。以1999年為例,法國小麥產量3600萬t,出口小麥和麵粉1700萬t,約占歐盟小麥出口量的50%。盡管法國小麥的質量無法與美國和加拿大及澳大利亞的麵包麥相抗衡,但由於法國小麥價格比美國小麥每噸至少便宜40美元,亞洲進口商逐漸放棄價格高昂的美麥和澳麥,而以法國小麥作為替代。
5.印度
近幾年來,印度小麥種植面積變化不大,但單產增加較大,產量已由1995年的2250㎏/hm2增加到2002年的2775kg/hm2,總產由6577萬t增加到7181萬t,增加了600多萬t。2002年總產達到7637萬t,總產僅次於中國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二小麥大國。
印度小麥出口的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1985—1988年印度共出口小麥128萬t,1989年突然下降到1.3萬t,2000年出口量增加到81萬t,2001年和2002年猛增到300萬t左右。印度小麥出口以飼用為主,主要出口國家包括韓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等國及中東地區。
C. 世界主要糧食產區有哪些
世界主要糧食作物的分布在哪?
糧食作物多指小麥、稻穀和玉米,三者約佔世界糧食作物總收獲面積70%和總產量80%;其他糧食作物有大麥、燕麥、黑麥、粟麥等,但產量都不大。
小麥是世界上種植面積最大且分布最廣的糧食作物。世界約有1/3人口以小麥為食。種植遍布各大洲(除南極洲),主要集中於北緯27°~57°和25°~40°溫帶地區。北半球小麥產量佔世界的90%以上。我國、俄羅斯和美國是世界主要小麥生產國,約佔世界總產量1/2。世界商品小麥產區主要集中在北美洲、澳大利亞、法國和阿根廷,佔世界小麥總出口量的90%以上。
稻穀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分別佔世界的1/5和1/4。原產於亞熱帶和熱帶,經人類長期培育,其適應性逐步增強,現在世界各大洲均有種植,以東亞、東南亞和南亞最集中。亞洲產量佔世界90%,我國和印度是世界最大生產國,佔世界總產量1/2以上。另有印尼、孟加拉國、泰國、日本、越南、緬甸、美國和巴西等重要生產國。稻米產量雖大,但在國際糧食貿易中比重較小,大多當地消費。世界主要大米出口國有泰國、緬甸、美國和巴西等國。
玉米佔世界糧食種植面積18%和總產量27%。分布廣泛,在夏季高溫多雨、生長季較長地區較集中。有3大玉米產區:美國玉米帶,生產世界40%玉米;我國華北、東北平原;歐洲南部平原地帶,包括法國、義大利、原南斯拉夫、匈牙利、羅馬尼亞等國。世界最大玉米生產國是美國,其次是我國、巴西,以及墨西哥、羅馬尼亞、南非、俄羅斯等國。美國是世界最大玉米出口國,佔世界出口總量的70%左右。
D. 世界小麥產量
中國在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了WTO組織,這意味著中國對「烏拉圭」回合「農業協議」的承認,中國的農產品將越來越多地走入國際市場,與此同時,國外的農產品將越來越多地進入中國市場。就小麥而言。中國一直是小麥的進口大國之一,同時又是世界上生產小麥最多的國家。由於不同國別的小麥有著明顯的替代效應,因此,本文試圖分析的問題是:中國小麥的國際競爭力究竟怎樣?
中國是小麥大國
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的50多年裡,中國的小麥生產一直呈直線上升的趨勢。我國在1949年小麥產量只有1 38l萬噸,但是在2001年增加到了9 392萬噸,在52年期間小麥產量平均每年增長4.42%。其中產量超過上年20%以上的年份為1954年、1965年和1978年,增幅分別為27.90%、21.02%和31.06%,1978年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小麥產量增長率最高的年份。小麥產量增長率超過10%以上的年份包括1951年、1962年、1963年、1967年、1971年、1972年、1975年、1976年、1983年和1997年,這些年度小麥產量增長率分別為18.83%、16.98%、10.86%、12.70%、11.61%、10.47%、10.86%、11.21%、18.87%和11.50%。小麥產量下降超過10%以上的年份包括1977年、1980年、1998年和2000年,它們的下降幅度分別為18.48%、11.99%、11%和12.50%,其中,1977年是中國小麥產量減少最多的一年。
必須注意的是:從1998~2001年最近的4年中,小麥產量除了1999年有輕微的回升之外,下降的幅度一直比較大。不過,就總體說來,由於中國小麥產量接連50年的增長,現在就總產量而言已經居世界第1位。
在2001年,中國小麥總產量為93 920千噸,佔世界小麥總產量的19.89%。印度的小麥產量排在第2位,佔世界小麥總產量的14.50%;再其次是美國,佔11.37%;俄羅斯和法國分別佔到8.33%和6.79%。在2001年,印度的小麥為中國的72.93%,還不到中國小麥產量的3/4。美國小麥總產量為中國的57.20%,俄羅斯和法國分別為中國的41.91%和34.14%,中國已經成為無可爭議的第1小麥生產大國。
中國小麥的世界貿易現狀分析
通過對中國小麥進出口41年的考察,中國小麥一直是處於巨額逆差的狀態。但近些年來,這種逆差卻明顯縮小,國內小麥對國外小麥顯示出很強的替代效應。在1961~2002年42年中,我國小麥平均每年出口為43 367.81公噸,獲得外匯收入為419.60萬美元,其中1965~1985年沒有出口小麥。我國每年平均進口小麥為7 331 033公噸,平均每年由於購買小麥支付的外匯為11.30億美元,在42年的時間里中國一共支付了近474.60億美元用於購買小麥。中國每年凈進口小麥數量為7 317 665公噸,每年凈支出11.258億美元用於購買小麥。
另外,我們還看到:國內小麥對國外小麥的替代效應十分明顯。2002年中國是從1961年以來進口小麥最少的1年,只有10.70億噸左右;其次是2001年,我國小麥的凈進口為12.56億噸,再次是1999年和2000年,我國的小麥進口分別為14.38億噸和20.3l億噸。而我國進口小麥最多的年份是1989年,達到157.44億噸;其次是1988年,我國進口小麥總數為154.75億噸。大的趨勢是:隨著我國小麥產量的增長,我國的小麥進口呈現出十分明顯的下降趨勢。在1961~2001年41年期間,我國小麥平均每年的產量為6 527.471萬噸,平均每年進口量為572.5 347萬噸。本文設計了一個小麥外貿依存度指標:當年小麥外貿依存度=當年小麥進出口總量÷當年小麥總產量。用這個指標說明我國小麥的世界貿易狀況。
從1961~1965年的5年期間,是我國小麥外貿依存度最大的5年。其中,1963年小麥的外貿依存度最高,達到0.328;其次是1961年,我國小麥的外貿依存度為接近0.30。接下來是1980~1982年,其外貿依存度分別為0.2ll、0.229和0.212。在外貿依存度最大的年份,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在1961~1964年小麥出口量相對較大,而1965、1980~1982年這4年間我國出口為零。小麥的外貿依存度大,既有可能是本國小麥減產的結果,也有可能是本國小麥走進世界市場或國外小麥進入本國的結果。這8年小麥的外貿依存度相對較大,主要是由於中國小麥產量不高從而加大了從國際市場購買的力度。
中國小麥的國際競爭力分析
1 中國小麥的生產率分析
世界市場上小麥的生產率指標之一是平均畝產量,根據這一指標,在短期內,小麥的國際競爭力排在第1位的是愛爾蘭,中國排在世界主要小麥生產國中的第15位。
表1 世界各國小麥以畝產計算的生產率排序
表1中,平均產量為1990、1995、2000年的期望值。愛爾蘭平均每公頃產量最高,為每公頃8 368.33千克,荷蘭、英國、德國、比利時、法國、埃及、紐西蘭、捷克、匈牙利、墨西哥和韓國(包括愛爾蘭)這11個國家的小麥畝產量均高過我國。其中,愛爾蘭是我國小麥畝產量的2.30倍,英國、德國、比利時……盧森堡均是我國小麥畝產量的2倍左右。但美國小麥畝產量只有我國的l/3弱,玻利維亞只有我國畝產量的1/4強。
另一種測度生產率的方法是計算出每個種植小麥的農業經濟工作人員的人均產出。在計算這一指標的時候,本文作了一些迂迴。因為很少有種植小麥的勞動力人數的資料,只有小麥的種植面積這一指標。我們選取了用一國總的可耕地面積除以一國農業人口中的農業經濟工作人員這一指標,替代每個勞動力耕種小麥的面積。所選數據是2000年,用人均種植小麥面積乘上小麥畝產量,這樣得出人均產出。
就長期來看,農業國必然會向工業化過渡。就中國而言,農業勞動力擁有日益巨大的機會成本。當勞動力的工資水平顯著提高時,仍然用平均畝產量這一指標就不合適。一個中國農民耕種0.156公頃小麥田,一個美國農民耕種23公頃小麥田,當中國農民的工資率與美國農民相等時,分攤在每噸小麥上的成本是明顯不同的,這時如果仍然使用平均畝產量這一指標就沒有道理。
如果採用人均產量測度小麥的生產率,則我國的小麥生產率指數排名為37位,如果各國農村勞動力工資相等,我國小麥在國際市場上就毫無競爭力可言。但現在,我國農村勞動力成本很低,因此,用平均畝產量測度生產率具有現實性。
表2 世界各國小麥人均生產率指數表
(註:資料來源:http://www.fao.org,指數為筆者計算)
2 中國小麥國際競爭力分析中應該考慮的因素
中國加入WTO之後,整個經濟納入了世界競爭的范圍之內,盡管我國目前存在著對農業的「綠箱」政策,但整體競爭的態勢越來越明顯。諸如「生產率」的單因素分析方法能夠說明部分問題,但不是全部。我們應該系統分析哪些是小麥的主要供給者,哪些又是小麥的主要需求者,供給者的產業體系是如何運作的,以及哪些公司在經營小麥,它的全球戰略和經營策略是什麼。就我國而言,我國是小麥生產第1大國,畝產量排序佔到世界15位。就我國對小麥的需求來說,若以1982~2001年20年看,我國對小麥的需求為9 656.115萬噸;從1992~2001年10年看,我國對小麥總需求為10 603.73萬噸,我國對小麥的凈需求為587.23萬噸。我國由於實行的是家庭聯產承包制,人均擁有耕地數量和人均產量都比較低,這時就需要政府有力的保護。
從長期來看,我國只有不斷提高小麥的人均產出,才能真正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因此,必須用資本密集型的生產方式逐步替代勞動密集型的生產方式,鼓勵民間資本向農業投資,生成一批在世界市場上具有影響力的農業企業家。政府應該加快城市化步伐,讓農民進城
E. 全球小麥產量是什麼情況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資料庫統計,世界小麥常年產量為5.8億t左右,占穀物總產量的28%。但近幾年由於世界小麥種植面積減少,總產呈下降趨勢。據美國農業部統計,1998/99年度世界小麥產量為5.89億t,2002/03年度下降到5.68億t,5年下降了2100萬t,產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主產國小麥減產。
F. 2015年世界小麥種植面積和中國小麥種植面積是多少,產量分別是多少
2015年全球小麥收獲面積將達到2.243億公頃。
2015年中國小麥播種面積為2.44億公頃。
總產量還沒統計出來,約每公頃2.25噸。
G. 世界三大糧食產量及分布
1、小麥、稻穀、玉米被稱為三大糧食作物,其產量如下:
【1】小麥 世界播種面積最大、產量最多和分布最廣的糧食作物.1990年小麥播種面積為23150萬公頃,約佔世界糧食總播種面積的1/3,小麥產量59510萬噸,約佔世界糧食總產量的31%.
【2】水稻 世界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1990年播種面積14580萬公頃,約佔世界糧食總播種面積的20%以上,年產量51850萬噸,約佔世界糧食總產量的27%.
【3】玉米 人們的食糧又是飼料作物,被視為「雜糧」或「粗糧」.1990年播種面積12910萬公頃,佔世界糧食總播種面積的18.5%僅次於小麥和水稻,居第三位.
2、世界小麥生產的分布
世界小麥集中分布在25°N—55°N和25°S—40°S的溫帶地區.
北半球主要有4個產區:西歐平原—中歐平原、東歐平原南部—西西伯利亞平原南部;中國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地中海沿岸—土耳其、伊朗—印度河與恆河平原;北美中部大平原.四個小麥帶佔世界小麥產量的90%以上.主要商品小麥區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阿根廷、法國,小麥出口佔世界小麥出口總量的80%以上.
南半球主要分布區:南非、澳大利亞南部、南美的潘帕斯草原等地.
3、世界玉米生產的分布
玉米原產於中美洲,是一種喜溫作物.玉米分布較為普遍,大多集中在夏季高溫多雨、生長季節較長的地區.主要集中在北美洲、亞洲和歐洲,佔世界玉米總產量的4/5以上;其中以北美洲產量為最多,佔世界的46.75%,居世界首位.次為亞洲(佔1/5)、歐洲(佔1/7).世界玉米主要集中在三大地帶:①美國中部的玉米帶,生產世界2/5以上的玉米.②中國華北平原、東北平原、關中平原、四川盆地等.③歐洲南部平原,西起法國,經義大利、南斯拉夫,至羅馬尼亞.1991年產量最多的國家是美國(1.89億噸),次為中國(0.99億噸).
4、世界水稻生產的分布
水稻生長的最北限是中國的黑龍江省呼瑪.但主要的生長區域是中國南方、台灣、日本、朝鮮半島、東南亞、南亞、歐洲南部地中海沿岸、美國東南部、中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區,中國北方沿河地區也種植稻.[2]也就是說,除了南極洲之外,幾乎大部分地方都有稻米生長.
H. 世界上小麥的主要出口國是哪個國家
2020 年全球小麥出口總額估計為 448 億美元,自 2016 年全球小麥出口價值 365 億美元以來,國際小麥銷售額增長了 22.8%。從 2019 年到 2020 年,全球小麥出口額同比增長了 10.7%。
從大陸的角度來看,歐洲國家在 2020 年供應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小麥出口,出貨量達 255 億美元,佔全球總銷售額的 56.9%。作為兩個主要小麥運輸鄰國(加拿大和美國)的所在地,北美出口商提供了在國際市場上銷售的價值 28.3% 的小麥。大洋洲(主要是澳大利亞)佔小麥出口價值的 6%,領先於拉丁美洲(不包括墨西哥但包括加勒比地區)的 5.3%。較小的百分比來自亞洲(3.3%)和非洲(0.2%)。
以下是 2020 年出口價值最高的小麥的 15 個國家。
俄羅斯:79 億美元(佔小麥出口總額的 17.7%)
美國:63.2 億美元(14.1%)
加拿大:63 億美元(14.1%)
法國:45 億美元(10.1%)
烏克蘭:36 億美元(8%)
澳大利亞:27 億美元(6%)
阿根廷:21 億美元(4.7%)
德國:21 億美元(4.7%)
哈薩克:11 億美元(2.5%)
波蘭:10 億美元(2.3%)
羅馬尼亞:9.488 億美元(2.1%)
立陶宛:9.179 億美元(2%)
保加利亞:6.987 億美元(1.6%)
拉脫維亞:6.366 億美元(1.4%)
匈牙利:6.211 億美元(1.4%)
按 2020 年全球小麥出口價值計,所列 15 個國家的出貨量佔全球小麥出口價值的 92.7%。
在最大的出口國中,2019 年至 2020 年增長最快的小麥供應國是:波蘭(增長 142.4%)、德國(增長 66.4%)、立陶宛(增長36%)和拉脫維亞(增長 32.6%)。
小麥出口量下降的國家是:保加利亞(下降-26.2%)、羅馬尼亞(下降-25.4%)、阿根廷(下降-13.6%)和烏克蘭(下降-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