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臣的工資多少一個月
㈠ 古代官員的工資是多麼高呢
不同時代的情況不一樣。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揭示出了社會發展的必然條件。但任何科技能夠得到發展,都需要人才作為支撐,沒有人才,這句話只是空談。在我國古代歷史中,皇帝作為一國之主,要想治理國家,就要有文臣武將來輔佐,沒有他們,或者缺少哪方面的人才,任何皇帝都無法把國家治理的國泰民安。像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以及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趙匡胤等等,他們在歷史上的名聲很高,但開創盛世的並不是只有他們自己,還有為國家盡職盡責、鞠躬盡瘁的官員。
但武官的工資就比較少,一品武官的年薪只有52萬,而七品武官的年薪只有2.2萬,養活軍隊比養活官員更難,所有武官的工資都比較高的話,那麼清朝光是在百萬軍隊的支出,將會是個天文數字,所以和文官的工資相比,武官比較低一些,親王的年薪有535萬左右,貝勒的年薪也有134萬左右。
㈡ 古代官員的收入到底高不高
我個人覺得古代官員的收入相對也還算是比較高的,畢竟他們能考上都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社會地位和收入都算是可以的。
㈢ 古代官員工資大比拼:哪個朝代的福利最好
宋朝
看了宋朝官員的俸祿,可以說是古今罕有,折算下來,一品大員一個月大概有百萬收入,普通縣令也有數萬,真實太讓人眼饞了。對比漢、隋、唐,高出的不是一個檔次,讓人不得不噴鼻血了。
㈣ 古代官員的工資制度是怎樣的
中國古代的「秩祿」制度,等級森嚴,不允僭越。秩是官秩,是官位的高低;祿是俸祿,是朝廷發給官吏的薪餉。
官秩品在秦漢時以穀物多少計算。西漢從萬石到佐史分為二十級,曹魏時以一品至九品定分為九級,南北朝逐漸改為正從九品十八級,隋唐沿襲南北朝的秩品等級,以後各朝也大抵如此。
漢代的官俸以穀物計算,最高秩萬石月俸350斛(一斛相當於14公斤),最低秩月俸僅為3.6斛。兩者相差近百倍。
唐代官俸有職田、祿米、錢貨。京官一品、外官二品授田12頃,京官八品、外官九品授田2頃50畝。武德初年,正一品祿米700石,從九品祿米50石。貞觀時一品官月俸錢6800文,九品官為1300文。唐後期,俸祿厚外官、薄京官。
宋朝百官的俸祿在歷代封建王朝中最為優厚,月薪餉最高達400貫(一貫為千文),是漢代的10倍,清代的2至6倍。除俸錢外,還有祿米,宋朝大小官員錦衣美食,生活奢華。
正一品官,月領祿米150石,俸錢12萬文,外加每年綾20匹,羅1匹,綿50兩; 從九品官,月祿米5石,俸錢8000文,外加每年綿12兩。 除以上薪餉外,各種福利補貼名目繁多,計有茶酒錢、廚料錢、薪炭錢、馬料錢,等等。官員家中役使的僕人衣食及工錢也由政府「埋單」。
宋代公用錢借貸利息與職田的收入,除由部門長官支用外,大部分進了部門「小金庫」,隔三差五發放給官吏們,成為收入的一部分。官員出差或赴任時,可以憑朝廷發的「給卷」在地方上白吃白住,甚至領用糧食衣服等。
宋朝還設立「祠祿之制」,德高望重的高級官員進行定期療養,一切費用均由國家承擔。宋朝的不少官員能領取兩份薪餉,名曰「職錢」。
優厚的待遇,使宋代官員很少有自願致仕(退休)的,有的為延長任職期限,竟改動年齡。因此,朝廷只好強迫官員致仕,對年滿七十的老官僚,不予考課,不給升遷。官員致仕時,往往給予加官晉級,類似當今公務員的「即提即退」。宰相級的官員致仕後,仍可參議朝政做「高級顧問」。官員自動致仕的,其子孫可以「蔭補」一定的官職,致使「官二代」從政者眾多。
㈤ 大臣在古代領的工資,摺合成人民幣大概多少錢
每個朝代的俸祿制度都是不一樣的,我們拿明朝舉例。明朝正一品官員的俸祿是月俸米只有87石;此外,隨著官員品級的降低,朝廷發放的俸米相較於它們上一個品級相應地遞減。
但是皇親的官職薪資是最高的,像是清朝一個親王的年收入達到了500多萬,而等級比較低的貝勒爺年收入也已經達到了140萬左右。由此可見當時的內部情況是比較腐敗的,也能夠從中得知為何清朝會逐漸走向沒落的情況了。但是不管是從哪個朝代來看,大臣的工資在當時都還是最高的。可能這也就是讀書人想要去當官的原因吧。
㈥ 問關於古代官員俸祿的
古代的銀子貨幣價值都不同,現以明代的標准計算!
明史,記載:七品縣官一年的俸祿為45兩白銀,也就是一個月為3.75兩,一兩銀子可以買大米2石,一石為94.4公斤,也就是說,一兩銀子可以買188.8公斤大米,現在的大米為3元--4元/公斤,取中間價3.5元計算,
就可以算出,一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660.8元。一個縣官的月工資為2478元,養家還行,包個小蜜就難了!明朝的俸祿是相對偏低的,官員經常抱怨 在漢代,官員以「石」表示職級的大小領取俸祿。2000石的官那簡直不小了,西漢初年各級官員按照不同的石規定俸祿標准,俸祿是以斛(量器名,十斗為一斛)計算的,但每月領取時,又摺合成錢。九卿相當於今天中央機關的部長,每月領4萬錢。有人按當時的生活水平測定,認為這筆錢約可養活56人。 唐代官員根據品級發放俸祿,以九品區分職級,作為發給俸祿的標准。各級官員的品級依正、從、上、下分為九品三十級,而俸祿只依九品正從分為十八級。領取的俸祿包括祿米、俸錢和職分田等。以安史之亂為界線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實行年祿、月俸雙軌制。京官正一品每年給祿米700石,從一品600石,正九品40石,從九品30石。後期基本上只實行月俸制,但支付時往往付給谷帛等實物。唐代官員的俸錢中不但有生活費,還包括辦公費,總的趨勢是數額不斷增加,而且地方官的俸錢高出京官。
宋代官員的俸祿豐厚,名目繁多,如最高文散官除每月給俸錢120貫外,還有絹綾羅綿等以及職錢、公用錢、出差費和僕人費用等。每個官員都可按規定配有僕人,最低的官員配給一名僕人,宰相可配給100人,費用都由國家提供。在宋代,做官就意味著發財。比如宰相呂蒙正和范仲淹,出身貧寒,為官期間也都算廉潔,但呂蒙正退休後,在洛陽建有「園亭花木,日與親舊宴會」,范仲淹能用自己的錢在家鄉修建「義庄」,贍養族人。
元朝通用紙幣,俸祿支付紙鈔,也叫俸鈔。元世祖時制定過百官俸祿,俸鈔從最高品級300兩至最低品級35兩不等。元代的通貨膨脹十分嚴重,物價騰漲對官吏生活帶來很大影響,朝廷雖然加俸,但趕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官員的實際收入是很低的。 明代官秩分為九品十八級,俸祿也據此分為十八等。正一品每年祿米1000石,俸鈔300貫,從九品祿米60石,俸鈔30貫。後來只給少部分米,其餘的摺合成錢。因折算得不合理,官員的實際收入變得很有限。宣宗初年,有一位叫孔友諒的知縣上書說:「大小官自折鈔外,月不過米二石,不足食數人,仰事俯育,與道路往來,費安所取資?」意思是說,上要養老,下要育小,加上送往迎來,實在是拿不出錢來。
清朝立國之初,官員的俸祿也很少。在京文武官員每年俸銀,一品180兩,二品155兩,三品130兩,四品105兩,五品80兩,六品60兩,七品45兩,八品40兩,正九品33.1兩,從九品31.5兩。另按俸銀每兩給俸米斛。京外文官俸銀與京官相同,但沒有祿米,而武官的俸銀減半。這個標準是很低的。 日本大名俸祿:日本戰國1石米=現在17~20公斤左右,1石稻穀=13~15公斤左右
每個士兵耗糧=1.8石/月,21.6石/年像奧州這種地方,伊達政宗這種官位比較高的大名,一年可拿六十萬石,而奧州當時總產量接近百萬石德川家康的總收入是700萬石,佔全日本30%,這個是指你所能支配的產量,當然不能拿走,拿走了其他人不得餓死?日本官位高一般石數就高,指的是你封地的總產量,出去養兵,手下俸祿及其他開支,也沒有多少了,比較小的大名和中國的縣令是差不多的,甚至不如100石=養百姓75人
100石=養農兵3人+75%武士俸祿
100石=養武士/常備士兵1人
㈦ 古時候的公務員,比如清朝各級官員的薪酬是多少
談及清朝時期的官員,很多朋友不免會聯想到富甲一方和珅,當時和珅財富充實,經常會搜集一些新奇珍貴的小玩意送給皇帝。對於和珅這種官位較高的官員,自然沒有什麼說服力,實際中清朝普通的官員的工資水平如何?
至於清朝在官員任用以及供養上所發現的矛盾以及沖突,也絕非僅是短時間的產物,雖然不可否定有不少貪官的存在,但是也肯定有很多為政清廉的官員,持續在為清朝的統治做貢獻。
㈧ 古代官員工資如何發 有錢有糧還有地
在《南朝梁·蕭統·陶淵明傳》上記載:「汝旦夕之費,自給為難,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勞。」意思是陶潛送他兒子一個僕人,並寫信告訴他:「以你每日的開銷費用,你是難以自己供給自己,現在派一個僕人幫你砍柴汲水。」又《晉書·卷四十一·劉寔傳》上有:「每所憩止,不累主人,薪水之事,皆自營給。」這里的「薪水」都是指砍柴和汲水,就是燒火煮飯之意,也可以稱為「柴水」。 中國古代官員的俸祿有多種稱法,如:「月給」、「月俸」、「月錢」等。在魏晉六朝時,「薪水」除了指砍柴汲水外,也漸漸成為日常生活開支費用的意思。如《魏書·盧昶偉》中記載:「如薪水少急,即可量計。」這里的「薪水」即為日常費用。而明朝時曾將俸祿稱為「月費」,但後來又改稱為「柴薪銀」,意思是幫官員解決柴、米、油、鹽這些日常生活費用的支出。 現今我們上班族按月領取的工作酬勞金,其實就跟古代的月俸、月費是一樣的,主要目的也是用來支付日常生活開銷。所以人們也就把工資稱為「薪水」了。 在中國古代的官員俸祿制度中,官員的俸祿主要有土地、實物、錢幣等幾種形式。商周時期,公卿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采邑,將封地內的經濟收入扣除應上繳天子的部分,剩下的就是實際俸祿。因此,商周時主要是以土地作為俸祿的支付形式,即封地的大小就是俸祿多寡的標准。而春秋末年至隋唐之際,主要以實物為官員俸祿的支付形式,其中又以糧食作為實物支付的重要種類。唐代以後一直到明清時期,則主要以貨幣發放給朝廷官員作為俸祿支付形式。 秦始皇滅六國後,統一了度量衡,官階和俸祿均以「衡」的單位「石」來表示。到了漢代逐漸將官階與俸祿分成兩種方法表示,官秩(「秩」為官員等級標准,「祿」為官員的報酬)以「石」表示,如萬石、二千石等;官俸則用「量」的單位「斛」來計算,如最高秩萬石月俸三百五十斛等。 漢代官俸雖以「量」為單位,但俸祿形式並非都是實物。尤其是在糧食運輸困難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下,於是出現了將谷糧折算為錢幣發放的形式。實際上西漢時大多以錢幣支付,而東漢則是「半錢半谷」,除常俸外官員還有衣物的供給,酒肉果品的賞賜以及醫療待遇等。 魏晉時期群雄割據,民生凋敝,俸祿混亂。曹魏時俸祿以布帛和米、麥等實物支付。西晉時官俸以日計算,按春秋兩季發放,支付形式有米、絹、綿、錢、菜田、雜役等。為了優待官員,並從西晉開始,實行占田制,官吏按品占田,一品五十頃,以五頃為差等降,至九品十頃,此制直到明朝始廢。北魏初期百官無俸,貪污成風。自北魏太和末年至隋初,俸祿仍給谷帛,屬於實物俸祿制。 在隋唐時期官員俸祿形式主要有米、田兩種。隋代官員的俸祿分京官、外官兩種支付標准。京官按品級,外官按州、郡、縣的等級計戶食祿。除俸祿外還有職分田,以品為差,由一頃至五頃不等。 唐代俸祿分歲祿、月俸、職分田三種,以實物、貨幣、土地形式支付。歲祿就是祿米,依品級按年發給;月俸則是對官員的補貼,包括食物、庶仆、雜用等多項,每月以錢支付;職分田是朝廷給任官的土地,本人有使用權而無所有權,僅取其租稅按份收益,凡調任或離職則要交還。另外還有永業田,自正一品六十頃至五品五頃不等,子孫可襲用。 至於宋代則因貨幣的廣泛流通,俸祿多以錢幣計算。百官除正俸外,還有服裝、祿粟、茶酒廚料、薪炭、鹽、隨從、衣糧、馬料、紙筆、差費、職錢、公使錢及恩賞等各種補貼,地方官則配有大量職田。而元代官員俸祿以實物和貨幣兩種形式支付,地方官俸祿中無實物部分,但卻享有職田收入,作為俸祿的補貼。 到了明代則實行折色俸祿制,即以米為單位折算成鈔、錢、布、銀發給百官,並以貨幣為主。而清代官員俸祿是銀米兼支,但以銀為主。京官有俸銀、祿米,外官有養廉銀。 歷代的俸祿制度雖有所不同,不過大都經由實物支付形式發展到貨幣支付形式。在古代的封建社會里,朝廷發放報酬與百官,是為了鼓勵官員恪守本職。而官員俸祿也是國家的重要支出,其俸祿多寡與國庫之盈虛和國家政策有關,更直接影響吏治的清廉。自古以來,中國古代政治制度,俸祿稍厚,吏治廉良;俸祿過薄,則官吏多法外求利,終而導致政治腐敗。
㈨ 在清代作為正一品官員,薪水都是如何計算和發放的
俸祿,也就是現在俗稱的“工資”、“薪水”,作為封建皇權社會統治階層支付給各級官吏的報酬,乃系朝廷官員正常履行職能的重要保證,更是直接關乎皇權穩固程度的重要因素。自先秦時期便開始施行的官員俸祿制度,行至清朝,已經發展成為了系統、完善、全面的官員工資體系。順治十三年,清朝統治階層便依據“前明舊例”,制定了“文武官俸祿,不論滿漢,一律照品支付”
的官吏俸祿原則。
清代官員形象
當然,上述清代正一品官員的年薪組成,並不包括冰炭銀、車馬銀、拜門銀等“灰色收入”,更不包括下級官員賄賂、孝敬的“黑色收入”。正常情況而言,清代正一品官員的年薪也就只有1680兩,退休後年薪則變為630兩。而地方官員中的總督、巡撫等,則能拿到比自己正常工資多出數倍乃至數十倍的“養廉銀”,可見當時所傳“京官不如外放”的俗語,並非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