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起草一篇好的文件
㈠ 怎樣才能寫一篇好的公文呢
認真寫,但是必須要注意言辭不可以過激,不能太自我了,要不然就會被刷下來的,有時候表面工作很重要的啊
㈡ 如何寫公文、怎樣才能寫好公文
如何寫好公文 公文的概念 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經濟競爭日趨激烈,人類社會快步走向信息時代的今天,公文在為黨政機關、人民團體和企事業單位實施領導、處理公務、溝通信息、聯系事務、傳達企業決策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公文的寫作也正在從舊模式中解放出來,逐步走向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 什麼是公文? 所謂公文,它是公務文書的簡稱,它是國家機關在行政管理過程中為處理公務而按規定格式製作的書面材料。公文的種類主要包括:命令、議案、決定、公告、通告、通報、報告、請示、 批復、意見、函、會議紀要。 在各類企業中,所指的公文一般為商務公文,主要分為介紹報告、請示、會議紀要、工作計劃要點、公司及產品介紹、信函、講話稿、可行性報告、工作總結、市場調查報告、說明等公文擬寫的步驟與方法公文擬寫的步驟與方法大體同一般文章的寫作方式相似,但是由於公文在性質、作用上及其寫作要求上的不同,擬寫時也有一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 公文的擬寫通常按以下步驟進行: 一、 明確發文主旨 任何一份公文都是根據工作中的實際需要來擬寫的。因此,在動筆之前,首先要弄清楚發文的主旨,即發文的主題與目的,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1、文件的中心內容是什麼?比如相關工作的改善,主要提出目前情況怎樣?存在哪些問題,解決方式、需協助事項;再如請求事項,擬請上級機關答復或解決問題等。 2、根據文件內容,准備採用什麼文種?比如,匯報工作情況,是寫專題報告還是寫情況簡報;針對下級來文所反映的問題,是寫一個指示或復函,還是一個帶規定性質的通知等。 3、明確文件發送范圍和閱讀對象。比如,向上級匯報工作,還是向有關單位推廣、介紹經驗;是給領導、有關部門人員閱讀,還是向全體人員進行傳達。 4、明確發文的具體要求。例如,是要求對方了解,還是要求對方答復,是供收文機關貫徹執行,還是參照執行、研究參考、徵求意見等。 總之,發文必須明確採取什麼方式,主要闡述哪些問題,具體要達到什麼目的,只有對這些問題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夠落筆起草。 二、收集有關資料,進行調查研究 發文的目的和主題明確之後,就可以圍繞這個主題搜集材料和進行一定的調查研究。當然,這也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並不是擬寫每一份公文都要進行這一步工作。例如,擬寫一份簡短的通知、公告,一般來說不需要專門做搜集材料和調查研究工作,在明確發文主旨之後,稍加考慮就可以提筆寫作了。但對於問題較為復雜,還要進行具體的分析和歸納;如擬訂篇幅較長的文件,擬訂工作計劃、進行工作總結、起草規章、條例、擬寫工作指示等,往往都需要搜集有關材料和進行進一步調查研究工作。 怎樣為擬寫公文搜集材料和進行調查研究呢?一是收集和閱讀有關的文字材料;二是到實際當中搜集活材料。例如,要草擬本部門的年度工作計劃,首先需要查閱去年的工作計劃及工作總結,以及參考有關先進企業的同類工作計劃等,還要研究本部門今年所面臨的形勢,今年的中心任務上級要求等。 總之,收集材料及調查研究,是一個醞釀的過程,是為了掌握全面的、大量的素材了解問題的各個方面,然後經過分析思考產生一個認識的飛躍。 三、擬出提綱,安排結構 在收集材料的基礎上,草擬出一個寫作提綱。提綱是所要擬寫的文件的內容要點,把它的主要框架勾畫出來,以便正式動筆之前,對全篇做到通盤安排、胸有成竹,使寫作進展順利,盡量避免半途返工。 提綱的詳略,可以根據文件的具體情況和個人的習慣、寫作的熟練程度而定。篇幅不長的文件,可以大致安排一下文件的結構,先寫什麼問題,依次再寫什麼問題,主要分幾層意思等。篇幅較長、比較重要的文件,往往需要擬出比較詳細的提綱,包括文件共分幾個部分,每一個部分又分作幾個問題,各個大小問題的題目和要點及使用什麼具體材料說明等。提綱的文字不需要很多,也不需要在文字上推敲。當然,需要集體討論或送給領導審閱的提綱除外。 擬寫提綱是一個很重要的構思過程,文件的基本觀點,可以召集相關人員進行集體討論研究和修改,使提綱日益完善。由兩人以上分工合寫的文件,更需要共同研究寫作提綱,以免發生前後重復、脫節或相互矛盾的現象。 四、落筆起草、擬寫正文 結構安排好後,要按照要求所列順序,開宗明義、緊扣主題、擬寫正文。寫作中注意兩點: 1、 要觀點鮮明,用材得當。也就是說要用觀點來統帥材料,使材料來為觀點服務。用材料要能說明問題,做到材料與觀點一。 在寫作當中,要注意明確觀點,用語不能含糊不清,模稜兩可、詞不達意,似是而非。如果觀點不明,令人不知所雲。有些文件,只講觀點沒有實際材料,就會使人感到抽象空洞、缺乏依據,不易信服。而只羅列材料沒有鮮明的觀點,則會使人弄不清要說明什麼問題,不了解發文的意圖 ,特別是情況匯報、工作匯報介紹。 2、 要語句簡練,交代清楚。擬寫文件既要盡量節省用字、縮短篇幅、簡潔通順,又要注意交代的問題清楚明了。 五、反復檢查,認真修改 初稿寫出後,要認真進行修改。寫文章,需要下功夫。自古以來,好文章都要經過反復 修改的,寫文件也同樣,尤其是重要的文件,往往要經過幾稿才能通過。只要認真,有耐心,寫公文也不難的! 參考資料: http://www.zcrd.gov.cn/bs/dispbbs.asp?boardid=6&id=299&star=1&page=1
㈢ 如何寫好公文
一、切實領會好領導意圖
公文是為領導活動服務的,是領導者從事行政領導管理活動的重要手段。因而能否真正領會好領導意圖,是決定公文寫作是否成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一)公文寫作與領導意圖的關系
在機關工作應當了解而且必需了解公文寫作與領導意圖的關系。公文與一般文章最大的區別的姓「公」,是公務文書。公文寫作必須體現「公務」的特徵和內涵。公務活動特徵是層級領導,公文寫作當然也要體現層級負責的原則,即行文的目的和要求必須符合領導的意圖,最終由領導拍板定論。「公務」的內涵表明公務活動是有組織和目標的,是在領導要達到的預期中按一定的方式進行活動的,文字工作也不例外。換一句話來說,公文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領導的認可程度和滿意程度。
機關公文寫作一般講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職守寫作,另一種是授命寫作。所謂職守寫作,即干什麼工作寫什麼公文,是本職工作中所必需記錄、表達、傳遞公文寫作,因而是帶有局部性和例行性,公文涉及內容的跨度較小。職守寫作,寫作者最熟悉本職業務工作情況和特點,儲備的素材比較集中,專業性較強,文種和格式相對集中,同時由於領導意圖平日都以批示和口頭的方式給予傳達,並切由領導親自簽發,相對來講寫作難度小一些,一般容易被領導認可。
授命寫作,也就是「命題作文」,就是寫作者雖不具體從事某項工作,但領導安排要求承擔該項工作的寫作任務。公文中的領導講話稿、工作報告、工作意見、會議發言等等,以及領導交辦的其它寫作任務都屬於授命寫作。授命寫作的內容往往帶有全局性、綜合性、指導性和思想性。授命寫作的除了要把握好前面所講五個寫作要點外,非常需要體現領導的意圖,運用領導者的思維方式,符合領導者平日的講話習慣和風格。授命寫作有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受命於誰,文章思維和特徵服從於誰。在這個基礎上融會有關政策、精神和理論,在領導的意圖上進行闡述發揮,這樣的授命寫作才能打得住。授命寫作切不可人雲亦雲,沒有主見;但也決不可固執已見,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領導意圖之上,寫進公文之中。
(二)怎樣領會領導意圖
應當明確的是,領會領導意圖並不等於領會領導個人意圖,而是領會領導群體工作意圖,但也不可排除領導者個人獨有的思想觀點和某些言語。領會領導意圖有多種途徑,主要的方式有以下幾種:
一是學習好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法律、重要規劃,了解每個時期突出強調的方針政策。這是因為領導意圖從本質上講是黨、國家和人民意志的具體體現。因此要把握住這個方面就會把握住領導意圖的總體,這是領導意圖最重要的部分。
二是主動撲捉機會參加一些會議,了解一個時期上級領導擬安排的工作重點、工作原則、工作要求、工作措施,掌握領導層的活動意向和動態。領導的行政活動是領導意圖的具體體現形式,了解了領導活動動態,有助於加深對領導意圖的理解,同時有利於把領導意圖具體化。
三是積極參與領導參加的活動,與領導常談論一些問題,了解領導者思考的熱點問題。要掌握領導日常談論的重要思路和觀點,並對其連貫思索,這樣對領導的思想情況會有系統、整體的理解。
四是直接具體領受領導指示,最好是當面征詢領導者對一些熱點、難點、疑點問題的有關解決措施,對一些模糊問題予以澄清。這樣會避免寫出文稿後作大的改動,甚至推倒重來。
(三)熟悉領導者的領導習慣
領會好領導意圖,還應熟悉領導者的思維方式、常用工作方法和講話習慣。這里所要講的並不是習慣的好壞問題,是講話者自身一些特有的東西。許多公文,特別是講話和報告類的文字材料,由於是領導者親自講,因而要根據個人的思維習慣、講話習慣寫作,使文稿與講話者的特徵基本吻合起來,以求達到更好的效果。要通過聽、談、議、讀等渠道,從領導者講話中了解個人的特點,然後再將這些特點反映到公文中去。否則,文與人的習慣特徵不統一,領導者和聽眾都會產生一種陌生感或不習慣的感覺,不會達到預期的效果。從另一個方面來講,公文特徵與領導習慣相差太遠而不被領導者看中和接受,也很難完成自己的工作,不利於自身的影響。
熟悉領導的思維和講話習慣並不難,只要留心親耳仔細聽幾次領導者脫稿講話,就會熟悉基本特徵,再琢磨分析一下,一般都會適應。這個適應過程一般可以縮短。
一是感受並分析講話人的思維特徵。思維指理性認識或理性認識的過程,是人對客觀事物間接的和概括的反映。語言是思維的工具,但人的思維規律性也反映在語言上,語言表達符合思維的規律性。要熟悉領導的思維習慣,主要是看語言邏輯性、看思維的邏輯性強否,分析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縱向思維和橫向思維、正向思維和逆向思維等方面有什麼特點,以及綜合分析歸納能力等特點。在分析中熟悉了領導者的思維規律性,就容易使寫出來的文章被領導者接受。有的稿子寫出後被領導調架子,往往是思維特徵不同造成的。
二是感受並分析講話風格。應注意講話人的語氣結構和風趣程度。語氣結構是指講話人語言中的語氣構成情況,不同的人因修養不同、地位不同常常形成自己的語氣特色。分析語氣結構,注意各種語氣的分布情況,所佔比例如何,確定講話人語言的語氣基調。同時,還應對領導者的幽默特點給予關注,在寫作中也有一定體現,使講話稿活躍、富有生氣。
三是感受並分析講話人的觀點和工作方式。領導在不同場合講話,既是一種說服、教育、引導的思想溝通方式,又是一種行政領導方式。為領導者起草的文章能否打得住,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該文章能否體現了領導者在工作上的觀點和工作方法。在某個時候,領導者對某個問題都有相對穩定的看法,對某項工作都有一定的主張,離開這些觀點和主張自然不會被領導者接受。所以在平時要注意領導者的主要談話精神、思想認識和某些方面工作的主要意見,常講的規范性的詞句,將此充分應用到寫作中去。
四是感受並分析講話人的理論層次。理論指概念、原理的體系,是系統化了的理性認識。科學的理論是客觀事物的本質、規律性的正確反映,其重要意義在於它能指導人們的行動。了解講話人的理論層次,可以把握好文章的理性程度,能避免出現常講實際問題的領導,講稿理性太重;而常講理論問題的領導,講稿理性太輕的問題。講稿理性無論輕重,都要注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脫離實際的理論是空調的理論。
五是感受並分析講話人的分析綜合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就是指能否對事物內部的各個方面正確准確進行具體分析,能否正確准確地綜合起來把握矛盾的總體,抓住事物的本質,把握事物發展的規律。分析與綜合貫穿於思維的整個過程。把握住講話人的分析綜合能力,才能在起草文字過程中確定理性分析的「平台」,才能使領導者感到文章是與其自身分析認識客觀事物的能力是相符的,要求是一致的。
二、系統儲備素材和觀點
擁有充分的素材是撰寫好公文的基礎。寫文章實際上是對素材的歸納、消化、加工和升華的過程。儲備素材有兩個含義,一個是要有眾多的文本材料,另一個就是平時多注意思考,進而形成有獨特見解的觀點群。
(一)平時注意收集分析材料
公文寫作決不可憑主觀想像,而是要建立在充分素材的基礎上,這就提出了材料的收集分析問題。收集材料,就是掌握素材,包括綜合情況、重要數據、生動事例及重要思想觀點。素材是公文寫作的基礎,如同搞建築一樣,必須有水泥鋼筋、木石磚瓦等建築材料。要注意「備料」一定要充裕,「材料」要包括思想觀點,特別是一些帶戰略性的思想。有人對收集材料覺得並不重要,不當回事,而在寫作運用時卻常常有了新的認識,感到它的使用價值了,後悔沒有積累,再找時間來不及了,甚至無法找到。有時積累的一些材料可能平時用不上,但在關鍵時候能用上一個觀點,一個事例,一句話,這個材料沒有白白積累。因此積累時不可嫌多,運用時又不可能很多,這也許就是素材積累與使用之間的一個特點。收集材料主要有三個途徑。
1、調查研究,取得第一手現實材料。特別是寫「講話稿」、「意見」、「規劃」時特別需要這樣的依據。通過調查取得的第一手材料往往具體生動,真實可靠,印象深,感受深。深入實際、深入群眾、深入現場往往是處於復雜多樣的境狀之中,各種矛盾、問題及思想認識交織在一起。這就需要在調查了解情況時,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不唯上,不唯書,堅持真理,不看風使舵,不隨風倒,更不能帶著各種框框去找材料,削足適履,歪曲事實。要客觀地傾聽,平等地討論,適當地提問,注意點面情況的結合,對調查的材料要做必要的核實。
2、廣開材源,積累第二手材料。即收集一些與所寫公文有關事物的變革情況,以便分析其發展變化,作出正確的分析判斷,提出有見解的觀點。報紙、文件、會議材料,信息、簡報等與自己工作有關的材料等等,都可及時記下來,分門別類,積累起來,用時非常方便。這些材料一般是用於作背景材料,或作對比、深入了解的線索,或作為研究分析的借鑒。
3、有備無患,儲備基礎材料。積累一些與公文寫作有關的公文,包括法律、規章、政策、文件、講話、紀要等,甚至收集一些古今中外的精闢議論,作為形成公文觀點和進行綜合分析的依據,或直接引證所用。
調查、收集、積累材料有三忌。一忌憑興趣出發,要從工作需要、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的需要出發;如果憑興趣出發,就可能片面、狹隘,甚至有意無意地歪曲了材料。二忌聽風就是雨,道聽途說,一知半解,憑想當然辦事。三忌實用主義地調查收集材料。總之調查積累材料,要靠勤看、勤問、勤想,一要廣,二要實。這樣可使你的材料庫和思想庫應有盡有,樣樣俱全,頭緒清晰,有備無患,垂手可得。
(二)注意加強對材料的系統分析
公文寫作選材用料關鍵在分析。有分析才能選擇。材料反映的情況是錯綜復雜的,往往真假相間,精粗並存,表裡難分,彼此相關,必須進行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裡,由此及彼的分析改造。玉不琢,不成器。許多人裝訂了一本本材料,但不去分析研究,派不上用場,或不得其用,失去時效,積累了又有什麼用處。
所謂分析,一是分析事物之間的復雜聯系。所謂分析事物的復雜關系,方面很多,難以盡列。舉例來說,事物之間有因果關系,或然關系、平行關系(如鷹擊長空,魚翔淺底)、隸屬關系、對抗關系等等,弄錯了這些關系,就不能寫出服人的報告、講話及其他文件,甚而會鬧出笑話。弄清關系,才能找到規律,正確反映規律。二是分析所掌握材料的典型性,即在某種范圍內的普遍意義,要善於分析材料的代表性和價值。分析材料,要站得高,看得遠,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站得高,從根本上說,就是要站在馬克思列寧主義立場上,用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來看問題。要有政治高度,聯系路線、方針、政策,特別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要有理論高度,議大事,懂全局,看本行。這樣才能抓住有價值的材料,認識材料的價值。三是分析材料的真偽,要分析真偽,去偽存真。對無論多麼復雜問題,只要出於公心,做到「兼聽」,就不難辦到這一點。四是分析材料的內在價值、分量、意義。分析材料最重要的是要發現新情況、新問題,能把萌芽的東西迅速准確地抓住。古人講「見微而知著」。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代表社會發展、歷史發展方向的新生事物,當其萌芽時,很幼弱,習慣勢力往往對它評頭論足,不適宜地埋怨,數不清的清規戒律,抱無窮的憂慮。沒有新生事物社會就沒有生氣,沒有前途,看準並支持新生事物意義重大。我們必須善於從常人不以為然的現象中發現有重大價值的東西,要善於從表象看到實質,從個別看到一般,從平凡發現偉大,從現在預見未來。在這個意義上說,要敢於「標新立異」。
總之,學會分析材料才能學會識別材料,在平常中發現不平常。進一步說,只有學會分析材料,才能學會選擇材料、提煉材料,使具體上升到抽象,由感性上升到理性。這就是要講的一個方面。
(三)系統思索儲蓄觀點
好文章要有真知灼見,那就要在思想認識達到一定程度,形成觀點群並有較強的邏輯線索之下才能形成。歷史上的不朽名作,都是在相當的思想積累、生活積累、感性積累,觀念積累之下,經過提練加工完成的。例如作家的成名作、代表作,就是作者在充分的積累和加工條件下寫成的。同樣有些作家寫了一兩本好書再寫不出新東西,也是積累不足或者耗盡的緣故。我們所講的觀點問題,實際上就是對客觀事物的分析認識得出的結論,是在認識客觀事物運動規律的前提下如何結合實際去有針對性地認識問題、揭示問題、解決問題思路。
寫文章不能就事論事,要把理性與現實結合起來。有了材料,不能堆砌,而要虛實結合,理論聯系實際。無實,空洞無據,不能服人,更不能具體生動地感人;無虛,就事論事,就沒有濃度,不能發人深思,啟迪人的智慧。選材用材得當才能避免「空」和「長」的問題。
所謂儲備觀點,就是講要注意積累一些有戰略性的思想,有備無患,需則用之。這樣在寫文章時,就可以在分析、選擇、提煉材料的基礎上以邏輯思維為經,以事實敘述加必要的形象描述為緯,織出美的綾羅綢緞來。否則現學現賣、現想現賣都不會搞好文字工作。一個沒有觀點儲備的領導人不是稱職的領導,同樣一個沒有觀點儲備的文字工作者也不是合格的。
觀點問題是思想活動的問題,與一個人認識客觀世界、運用所具有知識的能力有相當大的關系,因而又是個素質問題,需要一定的時間,付出相當的努力才能有提高。在這個問題上幻想一勞永逸和立竿見影都是不可能的。一些同志寫作公文往往擺不脫抄公文的困擾,東拼西湊,通篇都是從概念到概念,內容空泛,不分析解決實際問題。這種現象往往要經過一個過程才能克服。就需要在實際中經過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探索,學會調查研究收集材料,分析材料,提煉材料,學會如何去綜合和概括,有敏銳的觀察力。當然也要加強其他方面的修養鍛煉。
儲備觀點關鍵要能抓住抓准問題。抓問題是指抓一個時期有反映價值的情況。能不能寫出有意義、有分量的文章,首先看問題抓得准不準。問題抓得准,抓在點子上,抓在要害上,抓在火候上,文章就有了生命力,寫的文字差一些也不要緊,那隻是個修改、補充問題了。反之,問題抓不準,文字寫得再好,精雕細刻,也不能用。所謂抓在點子上,就是說現實生活中,實際工作中有這個情況,而且是個重要情況,而中央和上級部門正需要了解這個情況;抓在火候上,就是眼下最需要這個情況,早了不行,遲了也不行;抓在要害處,就是抓住這個情況的最本質最關鍵的部分,而不是拖泥帶水,喧賓奪主。
抓題目一定要思想解放,敢於思索,富有創新精神。當今需要在堅持大原則前提下,勇於創新,提出並寫出別人沒寫出的問題,提出並寫出人人心中有而筆下無的東西,寫出別人慾言而又未言的東西。橫量一個文字工作者水平的標准有三點:別人沒想到的你寫出來了,為上;別人想到但沒說出來而你寫出來了,為中;別人想到並說出來了而你又說出來的,為下。由此可見抓問題對提高文字水平十分重要。
三、撰稿注意雙層思維
所謂雙層思維就是在文章特別是那些常用公文運用的寫作方法。第一層是指首先考慮安排結構、選擇素材,也就是按照內容的要求著眼於「搭架子」的構思、謀篇。第二層就是基本櫃架通過後再圍繞表達主題。在語言、邏輯方面進行「精煉」,挖掘中心思想,在文章撰寫中按這兩層次運行,提出一個較細綱目,形成基本雛形,然後再從觀點、論述、事例修辭等方面進行邏輯、系統地加工。這樣做,往往可以節省不少的時間和精力。其原因很簡單,授命寫作不是個人說了算,而是領導意見決定文稿成功與否,這樣會經常出現與領導要求不符的情況。如果所有的精力時間都用上,也難得一次就通過。再著說,精力無重點地使用,不利於思考和提高構思的效果,本身就不利於提高通過率。當然對一些簡短和非常熟悉的文章應瀟灑一氣哈成,效果也會很好。
(一)設計好文章結構
圍繞主題設計結構是起草文稿的重要方略。一個寫作任務下來,撰寫者首先應當在這方面下功夫,不能一見任務就作戰術考慮,馬上鑽到具體材料的遣詞造句的技術工作中去。文件起草,首先是從宏觀上考慮,如同蓋房子先要有設計,有骨架一樣,如果設計結構不行,只是在粉刷裝修上下功夫,房子質量就沒有根本上的保證,甚至還會塌下來。報告起草常常見的大返工,往往出在內容及主體結構上。所以,撰寫者首先要使自己成為一個具有戰略眼光的人,擁有領導方略,會謀篇布局。
結構就是言之有序,就是文章內容的組織和排列形式,即構思、謀篇。安排結構的基本原則是四個字:不板不亂。意即不死板,不雜亂。具體要求有四:一是綱目清楚,思路貫通;二是層次清晰,段落完整;三是銜接緊密,符合邏輯;四是開頭明快,結尾有力。
安排結構要考慮到以下四點:第一、全面考慮闡述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需要。第二、層次段落要圍繞主旨,按照表現事物本質和特徵的需要來安排。第三、條理清楚,方便表述,符合人們的認識規律,便於閱讀、領會和接受。第四、各部分、各層次之間有正確、嚴密的邏輯和照應關系,通篇渾然一體。
盡管公文種類繁多,但基本結構形式並不復雜。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縱向結構,有遞進式、時序式、倒懸式等。二是橫向結構:一、二、三、四,平排開來。三是縱橫結合結構,象前縱後橫,縱橫交叉等,長篇公文多採取這種辦法。如要寫一篇年度工作總結,前半部分按時間順序概述一下工作情況,後半部分提煉出幾條工作經驗,橫向排列開來,此種寫法就是「前縱後橫」。
通常情況下,層次段落的安排,取決於觀點及觀點間的聯系,而主次則決定著詳略和先後。布局的方式一般有兩種:一是列書面提綱。提綱是詳是略,應根據公文內容需要和作者的行文習慣而定。一般搞文字工作的人都有體會,重要公文、尤其是多人參與寫作的公文,諸如大型會議上的領導同志講話之類,提綱應盡可能列得細一些,甚至可以細到每段幾個層次,每個層次闡明什麼問題以及精彩的闡述語言等。這樣,再稍加擴充、潤色、歸整,就可以成為一篇象樣的公文。二是打腹稿。雖沒布局成文,但中心有個輪廓勾畫,短一些、急一些的公文多採取這種辦法。
(二)雕琢好文章品質
文章在寫作過程中,要在「精於戰略」的同時也要「嫻於戰術」。寫作時要盡可能的排除干擾,一氣呵成,以保持旺盛的寫作激情和完整連續的思路。而當文章草就之後,則須一絲不苟、字斟句酌地搞好修改。有人說:「一成文章半成改」,有的甚至說「文章是改出來的」,可見修改文章在寫作中非常重要。
1、深入發掘主題。修改的重點是十六個字:深化主題,增刪材料,調整結構,潤色文字。第一,深化主題,既有在原來意義上的發掘和深化,也有特殊情況下的主題改換。尤其要注意看主題是否符合上級精神,領導意圖和本地實際。第二,改動材料。累贅的,要刪剪;不足的,要增補;過細的要濃縮;觀點與材料脫節的,要調整或改換。第三,調整結構。凡是層次段落不清楚,連結不緊湊交待不明白、開頭結尾不連貫的,都在修改、調整之列。第四,潤色語言。一是消腫,將多餘的段、詞、句、字刪掉;二是改動不合語法、不貼切的詞句和不妥當的提法,修補句子的殘缺成份;三是選擇更優的表達方式,或對原來的語言進行加工潤色。
修改有基本方法:一是讀改法。自讀自改或一人讀大家改,在讀誦的過程中發現問題,隨筆修改。尤其是領導同志的講話,採取這種辦法最好。二是冷處理。文稿擬就之後,暫時擱置一旁,冷靜地思索一番,或閱讀一些相關的材料,然後再拿出來修改,往往可以發現其中的毛病。三是集體會診。稿子寫成之後,請熟悉文字或相關業務的同志共同討論,集思廣益,一起修改,這樣可以打破個人能力的局限性或認識上的偏執。時間和條件允許,可以發徵求意見稿,在較大范圍內修改。四是求助高手。可請領導或文字經驗豐富的同志幫助修改。在修改時最忌諱的是保守殘缺、固執已見,怕別人對自己的文章挑剔、修改。應當懂得,若想在寫文章方面有長進,就必需要反復修改,尤其要樂於讓別人修改自己的文章。
2、認真搞好修辭。公文修辭的基本要求是四個字:簡(不羅嗦),切(不空泛),明(鮮明),盡(無遺漏)。換句話說,就是實現語言表述的准確、鮮明、生動、簡練。修辭主要有兩種方式:一個是消極修辭,一個是積極修辭。公文寫作與文藝創作不同,文藝創作主要是採用形象思維方式,而公文寫作主要是採用邏輯思維方式,因而公文寫作消極修辭是基本的,積極修辭是爭取運用的。消極修辭的主要方法,一是錘煉詞語,二是選用恰當句式,使公文看起來和諧,用起來准確,聽起來悅耳。積極修辭主要用描述、替代、引導、變形、排比的方式,使公文生動,增強感染力。如把引進外資和技術比作「借水行舟、借雞生蛋、借梯上樓」,把部門協作比作「大合唱」。採用積極修辭時,誇張的方法要慎用,「雙關語」要禁用。公文寫作注意語言既要用准、用活,還要用響。一篇公文中,如果有幾句叫得響的語言,往往大增其色,甚至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東部大開放,西部大開發」,如「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等。
使用公文語言,要注意詞義概念的准確,口語與書面語的差別;要區分事物的不同分寸、大小、輕重,比如說一個村莊、企業不可講「取得了巨大成就」,一個基層領導同志不可能「作了重要批示」;要注意感情色彩的不同,賀信、慰問信的語言格調就應該熱烈,訃告、悼詞和語言格調就應該深沉;要用好模糊與周密、全稱與特稱,在特別情況下,模糊語言往往是最准確、周密的語言,如「取得了一定成績」、「尚有不小差距」之類,比用量化概念要准確、貼切得多;還要准確具體表述時間、數字,公文中的年、月、日,是不應簡略的。
3、注重改良文風。要寫好文章,必須注意文風。我們所提倡的文風,至少要有這樣幾條:一要實事求是,不搞虛假浮誇;二要言之有物,不摘華而不實,不搞無的放矢;三要邏輯嚴謹;四要鮮明生動;五要簡潔朴實。當前文風中的突出問題是「假、大、空、癟、長」,其中長最多見的,可以說是久治不逾的頑症。文章不可長,否則,重要的東西就被淹沒了,沖淡了。什麼時候你總覺著自己寫的文章太長了,那就說明你寫文章就有了進步。一定要愛惜筆墨,多寫一些短而好的文章,切切不可低估了讀者的理解水平,切切不可害怕人家看不懂而反來復去地說。使文章簡練的最好的辦法有兩條:一是使主題集中,一文一事;二是除靴去帽,開門見山,擇其要者簡述之。
㈣ 舉例說明怎樣才能做好公文起草工作
俗話說,怎麼看決定怎麼干。年輕幹部只有充分認識公文起草在機關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增強使命感和光榮感,盡心竭力地做好這項工作。能不能起草質量好的公文,直接關系機關形象和權威,關系機關決策部署和落實
有一年,我所在的單位擬請一位上級領導作報告,上級領導批示:「擬同意,請代我起草講稿,去不去,看講稿起草得怎樣再定。」我單位連忙組織人員起草,最後上級領導審閱通過,來單位作了報告。試想,如果講稿通不過,本單位在上級領導心目中的地位將會受多大影響。列夫·托爾斯泰說過,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年輕幹部要想「盡快」提高公文起草能力,首先必須樹立強烈的責任心,這是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證
培養興趣,熱愛公文起草工作。人常說:「愛好是最大的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熱愛公文起草工作,才能從內心產生做好這項工作的動力。起草公文是一項為領導當好參謀助手、發揮以文輔政作用的重要手段,要求自己必須時刻注意學習觀察,善於思考研究
記得2000年初,我剛擔任辦公室負責起草文稿的副主任,單位主要領導問我工作總結和工作要點起草得怎麼樣了,我回答,有的處室還沒報上來,等收全了就匯總出來。領導微笑著說,你這個辦公室副主任不能這樣當,要主動發揮參謀助手作用,超前謀劃,不能當事後「諸葛亮」。從此,我開始注意掌握和研究本單位的工作全局,各處室報來的材料只作參考
眼下各級機關都比較重視培養能寫文稿的人,上級部門招調幹部都非常注重文稿起草能力,年輕幹部要練好這項基本功,這對以後成長進步是非常有益的
厚積薄發,多讀書、多思考、多積累。老話講:「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見多讀和能寫有直接關系
非洲有一種長得很高的草叫「尖毛草」,在最初的半年只有一寸高,之後每天長一尺多,幾天就長到一兩米,原來在最初的半年裡它一直在長根,超過二三十米。巴西有一種「火紅花」,一開始小得可憐,但八個月後迅速生長,枝葉能把一畝地蓋上,原來它也是先長根系,後長枝葉
梁啟超學問深厚,當年寫《清代學術概論》,本是應朋友之邀為一本書寫序,但動起筆來不能自已,字數超過了原書內容,只能單獨成書
這些事例,充分證明了夯實基礎、勤奮積累的重要。現在網路十分便捷,有的年輕幹部起草文稿直接從網上找來資料東拼西湊,這樣起草公文的能力永遠提高不了。積累材料,平時要做到案頭不離「三個本」:剪報本、摘抄本、日記本,經常「六個注意」:
一是實際,干什麼、學什麼、積累什麼;
二是新穎,老生常談、人人皆知的不用;
三是綜合,正面的、反面的,歷史的、現實的,完整的、零碎的,權威的、民間的,都留心積累;
四是及時,看到了趕快記下來,以免過後找不到;
五是持久,長期堅持,積少成多;
六是使用,經常翻閱應用,使之成為「活」素材。在干中學,多實踐、多練習、多寫作。起草公文沒有許多理論可講,也沒有什麼「竅門」和「捷徑」,指望讀幾本「寫作知識大全」之類的書籍或參加幾次老秘網培訓,就能很快提高公文起草能力不太可能,關鍵是要多寫作、常練筆,「只有幹得多,才會經驗多」。年輕幹部要主動承擔文稿起草任務,把這項工作當學問對待、當事業去做。
除完成領導交辦的文稿起草外,要特別注意業余寫作,無論是理論研究、學習心得、工作體會,還是雜文、散文、詩歌等都是練筆。機關單位無論哪個處室、哪個崗位都有業務值得研究,要結合實際自己給自己出題目,篇幅不必貪大求長,關鍵是不偷懶。工作、學習和生活有了新感觸,趕緊寫下來,一時思考不成熟也沒關系,先寫出草稿,放一段時間,再慢慢思考成熟。潛心鑽研,多總結、多請教、多揣摩。毛澤東教育領導幹部要學會「抓兩頭、帶中間」的工作方法,即抓先進典型和落後典型,促進中間大多數。這個方法也適合學寫公文,正如魯迅講,文章應該怎麼寫,要從已有定論的作品中去領悟;而不應該怎麼寫,則應從未定稿中去領悟
一要注意研究公文範例,從中發現規律
二要虛心向領導和高手請教,從中學人所長。領導改過的文稿,不要隨意丟棄,要琢磨為什麼那麼改。這些年,領導改過的稿子我都留存著,時常翻閱,收益頗多
三要從自己過去寫的稿子中吸取教訓,有針對性地改進,一日一點小進步,堅持下去必有較快提高。
㈤ 7.簡單列舉怎樣才能做好公文起草工作公文語言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摘要 1.恰當選用詞語,使詞的含義准確、清楚、無歧義。否則,就會使語言含混不清。例如:
㈥ 怎樣才能做好公文起草工作
。。一戒照抄照轉。現在有些地方貫徹上級的文件,不是從本地、本部門實際出發,而是不管效果,照抄照轉。這是一種極不負責任的態度。上級的文件是面對一定范圍講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一般是從普遍意義角度考慮的,一些地方的特殊情況不可能都照顧到,有些問題的解決辦法也不可能講得很具體。這就要求下級機關和單位必須根據上級文件規定的原則、精神,結合本地、本部門的實際,提出具體的貫徹意見。正如一位領導同志所指出的,每個層次都不單純是個執行問題,都具有主動和被動這兩重性,即對中央的指示必須堅決執行,在執行的過程中又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決定問題的機動性,在被動中求主動。否則,對上級的文件照抄照轉、「上下一般粗」,或者片面理解、各取所需,是絕對不會收到好的效果的。
。。二戒師出無名。提出一個觀點或提出一項政策,應當「師出有名」,有根有據。這種根據主要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及上級機關的指示。不言而喻,貫徹中央部署,「根據」主要出自中央文件。按照實際需要作出的部署,也要注意有理論根據、文件根據。即把提出的意見放在當時所處的政治大格局中去考慮,使所提出的意見既符合實際,又符合當時政治大格局的要求。再一點就是對同一個問題,中央過去有指示,近期根據新的形勢和任務,中央又作出了新指示,起草文件時應把新指示作為部署工作的依據。黨委是管全局的,工作涉及面大,所制發的文件涉及面也相應的大。因此,做起草公文工作的同志很需要加強對上級各類文件、領導同志講話和各方面知識的學習,以掌握更多的根據和尺度。根據掌握得多、尺度把握得准,起草文件才能得心應手。
。。三戒無的放矢。公文為解決問題而制發,必須講求針對性。否則,不會有任何實際作用。毛澤東在《反對黨八股》一文中把「無的放矢,不看對象」列為黨八股的第三條罪狀,並在這一部分中巧妙地運用了一個典故,說「『對牛彈琴』這句話,含有譏笑對象的意思。如果我們除去這個意思,放進尊重對象的意思去,那就只剩下譏笑彈琴者這個意思了。為什麼不看對象亂彈一通呢?」公文起草也要克服這個毛病,注意其針對性。很難想像,一篇毫無針對性的公文,能夠打動人、影響人,推動工作。從這個意義上說,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是公文「份量」的標志。要增強公文的份量,做到有的放矢,起草之前,就應當首先搞好調查研究。問題調查清楚了,勁才知道往哪裡使,講問題、提對策才有針對性;政策、措施經過比較、論證,在實際工作中才能行得通,有可操作性。
。。四戒朝令夕改。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政策也是這樣,它也要隨著時間、地點、條件的變化而發展變化。但政策又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一定的連續性,而且這種穩定性和連續性直接關系全局的穩定、事業的發展。正如我們平時常講的:政策穩則人心穩,人心穩則全局穩,全局穩則事業興。因此,起草公文時一定要從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考慮問題,注意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要做到這一點,有必要做好兩個方面的檢查:一是檢查一下文件的基本精神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律、法令以及上級機關的決議、命令、指示有無抵觸。若有抵觸,應堅決改過來。二是檢查一下同本機關已經發布的有關規定是否矛盾。對有矛盾的地方要認真進行分析,如果是對原有政策的補充、完善,表述一定要清楚,不可讓人產生政策要變的誤解;如果認為以前的規定確有必要修改或廢止的,要提請有關方面進行研究、論證。
。。五戒用語失准。用語必須准確,這是起草公文的基本要求。衡量公文用語是否准確,主要看概念是不是明確,判斷、推理對不對。因此,在抽象概括某一事物時,首先要將事實搞清楚,然後再進行判斷、推理,切實做到准確反映客觀實際。比如,評價的話,要恰如其分,既不誇大,也不縮小;分析問題原因的話,要客觀、實在,確實號准脈,點出問題的主要症結;講「兩者關系」的話,要分清主次,同時防止片面性。另外,工作要細致,避免因粗枝大葉出現「硬傷」。比如,對所引用的話,要注意看出處和是否權威;同一個問題總結部分和部署部分都講的話,要注意前後一致;對有疑問的話,要主動與有關方面溝通、請教,切實將問題搞清楚;對一些重要情況和數據,要注意核實,務求准確。
。。六戒篇幅過長。篇幅過長是目前許多地方和部門文件的一個通病。戰爭年代毛澤東同志曾經提出,「我們應該研究一下文章怎麼寫得短些,寫得精粹些」。現在雖然不是戰爭年代,但各級的工作都很忙、壓力都很大。本來各類文件、簡報就很多,如果再讓大家看篇幅過長的文件,這無疑是「雪上加霜」。因此,很有必要提倡寫短文。要壓縮篇幅,很重要的要有「精品」意識。文件拿出初稿後,要逐字逐句地進行推敲,把可有可無的字、詞、句刪去,把令人生厭的繁言簡化,把毫無實際意義的大話、套話、廢話抹掉,努力做到既把好政治關,又把好文字關。
。。七戒無物無序。與此相對的是有物有序。有物有序是古人寫文章所遵循的兩條基本要求。「有物」就是要有內容,「有序」就是要有條理。現在一些公文這兩方面都有缺陷。比如,有些文稿只提出問題,對如何解決問題,只講了些原則話。有些文稿則內容繁蕪,在一個段落層次里講幾個意思,令人讀後印象模糊,不知所雲。這兩方面的毛病都應當予以糾正。歷史學家範文瀾先生曾提倡「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我們應當學習這種精神,盡力把文件寫得實一些,「干貨」多一些。這樣才能收到既便於抓工作、又便於抓落實的效果。同時,要講求公文內容的邏輯性和條理性。實際工作中有這樣一種現象:有些寫得好的公文,雖然篇幅比較長,但卻引人閱讀,使人不厭其長;有的寫得不夠好的公文,雖然篇幅不長,卻使人看起來感到費力。這裡面一個很重要的區別就是內容是否條理,語言是否流暢。由此可知,公文內容「有序」才有可讀性。
。。上述「七戒」,歸結起來是個學風、文風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根本的在於端正思想作風。在黨委內部議事和決策機制健全、決策者指導思想正確的情況下,起草者有無好的文風至關重要。正如古人講的,「文如其人」,有文風端正的人,才有文風良好的文。
㈦ 怎樣起草會議文件
實際上,這就是領導機關對一個時期或一項任務所作的總體部署。因此,這個講話稿或工作報告稿必須寫成文件,經過會議充分討論後,加以修改定稿下發,就成了有行政效力的指導性文件了。 會議講話稿或工作報告稿具有相當強的政治性、政策性。它是為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服務的;同時也具有很強的專業性。無論是公安會議、公安廳(處)局長會議,都需要從公安工作的實際出發,全面地分析一個時期的斗爭形勢,准確地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針對性地提出本系統、本地區的任務、政策、措施;要能夠具有較強的說服力,使與會代表接受,從而統一思想,統一步調,為貫徹實施會議確定的任務、政策、措施而努力。 二、會議講話稿的基本內容 各種會議情況不同,會議講話稿的形式多種多樣,但其基本內容大體上是四個方面。 (一)回顧、總結前段工作。公安機關一次工作會議的召開,往往標志著一個新的階段(或工作周期)的開始,會議所要解決的問題,就包括檢查、總結前段工作任務的執行、完成情況,作一簡明、概括的回顧或總結。對於取得成績、工作進展,要實事求是地加以充分估價和肯定;同時也要指出存在的問題和失誤及其原因。然後聯系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加以簡要分析,歸納、總結出幾條可供今後工作借鑒的經驗或體會。 (二)分析形勢,主要是敵情、社情和我情。這是統一思想,制定任務和政策、措施的重要出發點和依據。要把當前治安形勢、公安機關本身的狀況,放到全國、全省的經濟、政治大背景中去進行分析、估計,預測其發展的趨勢。 (三)制定具體對策和措施。一般的公安工作會議,都根據形勢、任務的發展變化,對原來執行的政策、措施作某些調整,或制定新的對策、措施。對策、措施要盡力能具體、扎實,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便於下邊貫徹執行。三、起草講話要注意的問題 (一)學習、掌握有關重要精神。起草人員在起草之前,要學習黨中央、國務院和當地黨委政府以及上級公安機關的有關重要文件,領會重要精神,同時也要弄清本機關領導的意圖和會議的主題;有目的地進行一些調查研究,聽取各地的意見,收集各種必要材料、數據,加以分析、研究,然後動手起草。 (二)材料和觀點要統一。要求掌握的材料、情況要真實、系統。就是材料、數據的內容符合客觀實際,能夠反映事物的本質和主流;而且比較全面系統,有連貫性,能夠看出事物發展的概貌。有了事實而系統的材料,就可以從中提煉出觀點和帶規律性的東西來。要把觀點和材料融合一起,避免有材料無觀點的現象羅列和有觀點無材料的空泛說教。使觀點鮮明、材料精當,說理、分析清晰有力,能有說服力。 (三)集思廣益,反復修改。初稿寫成後,要充分徵求意見,對領導討論或審閱提出的意見更要認真聽取,不怕反復個性使之不斷提高質量。
㈧ 怎麼樣寫好一份文件
具體事情具體對待,文件得看哪種類型的吧,不同的文件是不一樣的!但是文件也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1、確定寫作目的,也就是說你這個文件要說哪些問題。
2、確定傳達范圍,文件需要發到哪些部門和人員。
3、如何達到目的,也就是說你需要需要相關部門和人員干什麼、最好達到哪些效果。
4、要有所根據,就是你提的這些工作是哪個文件規定的,或者哪個領導根據什麼指示的。
5、要貼近實際,避免假大空。}畢竟又不是寫抒情文,你說是吧!!最重要是清晰,明確,有理有據!希望能夠幫到你!
㈨ 如何起草文件
文件,首先有標題,還得有幾號問的字樣,接受文件的單位,內容、落款,有附件的還加附件
㈩ 如何撰寫公文
公務員考試申論公文寫法,比如:
倡議書
1)標題
一般居中書寫,由文種名單獨組成,即「倡議書」三個字。
標題還可以寫成:關於+倡議內容+文種名。
2)稱呼
一般頂格寫第二行開頭,後加冒號。可依據倡議對象選適當的稱呼。
3)正文
一般在第三行空兩格寫正文。內容:發文事由(倡議書的背景原因和目的)+主體(寫明倡議的具體內容和要求)+結束語呼籲號召。
4)落款包括發文機關和日期
右下方寫明倡議者單位、集體或個人的名稱或姓名,並署上發倡議的日期。
日期用阿拉伯數字。
請示
1)標題
①由發文機關名稱、事由和文種構成;
②由事由和文種構成。
2)主送機關:每件請示只能寫一個主送機關。
3)正文:由開頭、主體和結語三部分組成。
①開頭,主要交代請示的緣由;
②主體,主要說明請求事項;
③結語,應另起段,如「當否,請批示」,「妥否,請批復」。
4)落款
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時間兩個項目內容。標題寫明發文機關的,這里可不再署名,但需加蓋單位公章。
5)附註
在成文時間下一行居左空2字,加圓括弧註明發文機關聯絡人的姓名、聯絡方式。
會議通知
1)標題
由發文機關名稱、事由和文種構成;
事由和文種構成;
文種「通知」作標題。
2)正文由開頭、主體和結尾三部分組成。
①開頭:主要交代通知緣由、目的、根據;
②主體:說明通知事項;
③結尾:提出執行要求。
寫正文之前,要在標題之下、正文之上頂格寫出被通知對象的名稱,在名稱後加冒號。
3)落款
寫出發文機關名稱和發文時間。如已在標題中寫明機關名稱和時間,這里可省略不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