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笔洗多少厘米
A. 笔洗的笔洗鉴赏
笔洗是古代文人墨客桌子上不可缺少的物件,古代人用毛笔每次书写之后都要清洗笔具,所用之物就称之为笔洗。图上的笔洗是清代之物,高6厘米,长15. 3厘米,宽11.3厘米。
青玉。玉雕作簇花花瓣形,乃取花瓣为洗,外簇梅花为饰而成。洗不仅,沿雕出花瓣形,洗内还雕有花筋,共五瓣。外簇之梅花, 系镂雕而出,其绕洗大牛圈,下盘根错节,上花开团簇 ,花间还有一蟠螭游向洗池,别具风味
B. 笔洗一般用大号还是小号比较好
直径15~20厘米左右的笔洗比较好。
1、笔洗主要作用是为了给砚池添水,直径15~20厘米左右的笔洗效果最好。。
2、笔洗带有观赏陈设的性质,造型精致,样式精美。
3、笔洗可以润笔,在绘画中,许多用水特技都是靠笔洗来实现。
笔洗是古代文人墨客桌子上不可缺少的物件,古代人用毛笔每次书写之后都要清洗笔具,所用之物就称之为笔洗。
C. 清宗清名窑嘉庆四喜罐是个什么样子
在中国古代,除了一支毛笔之外,还有不少“伺候”笔的用具,用来盛水洗笔的“笔洗”就是其中之一.随着收藏市场对古代文房用具的重视,老笔洗渐渐成为收藏界的新宠,其价值也越来越被藏友所认识.
大笔洗又被称作“笔海”
笔、墨、纸和砚是为人们所熟悉的文房用具,除了这“四宝”之外,古代文人墨客用来“伺候”笔的用品还可细分为笔搁、笔舔、笔洗等,这些也一并属于文房用品.顾名思义,笔搁是用来放置暂时不用的毛笔的,笔舔是用来理一理笔尖的,这笔洗就是用来盛水洗笔的器皿.
“仅凭这各种各样的笔洗,就可以看出古代文人墨客一种精致的生活态度.”一位资深藏家肖先生说,古人对文房用具非常重视.经过几十年收藏,肖先生手上有百件笔洗,从质地上来看,有陶瓷、竹子等,从外形看有圆形、六角形、仙桃形、田螺形等,这些大大小小的笔洗想要一件件仔细欣赏把玩,没有几天工夫是不够的.笔洗形制乖巧、种类繁多、雅致精美,受到许多藏友的青睐.据笔者了解,笔洗的质地除了最常见的陶瓷外,还有玉、玛瑙、象牙、犀角等名贵材质,贝壳、铜等也能作为制作笔洗的材料.
笔洗虽然是件洗笔用的东西,也被赋予了极其丰富的艺术性.肖先生的笔洗藏品,很难找出外形一致的两件.据肖先生介绍,笔洗的形制以扁圆的钵盂为基本形.笔洗的材质以陶瓷最为常见,陶瓷的可塑性非常强,使得笔洗的外形有了无限的创作空间,像葵花洗、罄口圆肚洗、四卷荷叶洗、卷口帘段洗、方池洗等等.
在肖先生的笔洗藏品中,有一部分非常特殊,这些笔洗的“身材”非常硕大,比如说直径达到40厘米的福建龙泉窑笔洗,螺口部分直径20厘米的竹雕笔洗.在现代人的眼里,这些笔洗简直就是“盆子”了.据笔者了解,这一类大笔洗还有个形象的名字——笔海.在《红楼梦》中就有描写探春房间情景的文字:“案上堆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
老笔洗蕴涵深厚文化底蕴
欣赏肖先生的笔洗藏品可谓一件美事.一款清代嘉庆官窑的桃式洗,整个笔洗的造型如同一只活灵活现的大桃子,在笔洗上还恰到好处地镶嵌着一只小桃子,粉嫩可人;一只清代干隆官窑青花六角洗,竟然是双层结构,内层是洗笔的地方,外层做成菱形的镂空格子状,非常有意思.
“古代的文人墨客,一般书房里至少有两个笔洗.”肖先生除了藏家身份,还是一位知名的书画家,他说两个笔洗一个是装饰功能,摆着为的就是赏心悦目,另一个则侧重使用功能,样子可能简单一些但是非常实用.据介绍,从一些古代文献、名着上透露的信息看,古代文人在写字、作画时,还有沐浴、焚香、抚琴等过程.光是笔洗的样式已经这么讲究,洗笔的水也要求是泉水,为了取“清洁”之意,要用莲蓬去了外皮来刷笔.正是这些诸多讲究,才给现代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
古代笔洗有繁有简,有的虽简单却功能齐全.比如说有的笔洗,中间用作笔洗,边盘用作笔舔;一款民国的白瓷笔洗,一面是笔洗,倒过来又可以当成砚台使用;笔海的功能也不只是给主人增添气势这么简单,因为主人用的笔大小也是不一样的.专家提醒,藏友在收藏笔洗的过程中,除了那些外观漂亮的,不妨多留意些功能丰富的特例笔洗,这些比较少见的笔洗也非常具有收藏和市场价值.
“文房用品最近几年越来越被藏家看好,笔洗算是其中的一大类.”肖先生说,他在早期收藏的时候就非常喜欢笔洗,这主要是与他的艺术创作有关系.经过长年的积累,如今他的笔洗藏品已经成一系列,年代、窑口、器型等等都非常齐全.笔洗是文气很重的东西,藏家要懂得欣赏其中的气节.比如说,不少藏友会认为象牙比竹子珍贵,其收藏和经济价值要高,但是相同年代的一件文房用品,竹雕的价格未必会低于象牙,这是因为竹子本身的喻意受到文人青睐.
收藏笔洗有窍门
专家提醒,笔洗形制各异,或素或花,工艺拟古,若是出身几大名窑,身价自然不菲.据笔者了解,如今传世比较多是瓷笔洗,像清代的青花笔洗,还有就是民国时期的笔洗比较多.笔洗的收藏,早在清代、民国时期就有了.
藏家肖先生讲起这么一个收藏故事,那是在民国年间,北平琉璃厂雅文斋古玩铺掌柜肖吉农,被人邀请到一户人家鉴定古董,偶然间在这家人的廊檐底下看见一堆破烂的瓶罐,其中有一件海棠式笔洗.他问主人能否买下这堆“破烂”,主人应允.他找来一个收破烂的,把其他的瓶罐卖掉,自己只留下那件海棠式笔洗,然后给主人5块大洋.肖吉农回到雅文斋,把笔洗刷洗干净仔细鉴定,确认是件北宋哥窑式笔洗,至少价值600块银元.这个故事说的是捡漏的故事,但是也说明了名窑笔洗的市场价值.
不过,如今想要在收藏市场上捡漏可不容易了.收藏专家提醒,藏友不但别抱占便宜的心态,还要多带几个心眼仔细鉴别.作为一个种类的瓷器,笔洗也有一些独特的地方.肖先生拿出一只清代康熙年间的官窑青花笔海,指着其中一处飞鸟的纹饰强调,这个时期青花笔洗上远处飞鸟的画法非常特别,身子是椭圆的,加上有一细横作为双翅,而不是那种“V”字形的飞鸟画法.后仿的很容易在这一点上露出马脚.
民国时期的笔洗目前在收藏市场上还能找到不少,价格也不算特别高.专家认为,藏友不妨留意名家的作品.此外,现在最常见的作伪方法是,用民国时期的白瓷笔洗,重新画上纹装,冒充是同时期的名家所出.藏友在鉴别的时候,要从胎、釉、包浆、画工、艺术特征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D. 帮忙估个价:明代的青花笔洗~
明早期的,不像洗子,应是个小瓜楞罐,民窑的东西又是小件价值应不高,但有一定年份,三四百左右吧。
E. 笔洗的收藏故事
旧时文人书斋案头的文房用具中,用来盛水洗笔的笔洗是不可或缺的器具之一。笔洗除了实用价值之外,因其雅致精巧、造型装饰各有千秋,深得追求优雅和精致生活情趣文人墨客的喜爱。笔洗的材质中,有本来就非常名贵的玉、玛瑙、珐琅、象牙和犀角等。这样的笔洗,当然身价不菲。便是最为常见、传世量最多的瓷笔洗,也不乏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所以笔洗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收藏家猎取的对象。 民国年间,北平琉璃厂雅文斋古玩铺掌柜肖书农,应邀去一家老宅门鉴定一件法花罐。鉴定之后,从上房出来,他偶尔一回头,只见廊檐底下堆着一堆破破烂烂的瓶瓶罐罐。而且其中有一件海棠式笔洗。于是他笑问送他的王老太太,“这堆破烂卖不卖?”王老太太说:“反正都是些破烂东西,也没人给我收拾,你愿意要你弄走。”于是,肖书农出了宅院,找到一个收破烂的,把一堆瓶瓶罐罐都卖给了他,自己则留下那件海棠式笔洗。然后给老太太留下了5块大洋。肖书农回到雅文斋,把笔洗用肥皂水刷洗干净,仔细鉴定后,确认是北宋哥窑式笔洗,能卖到600块银元。肖书农偶尔一回头,拣了个大漏。
老收藏家陈重远的《古玩谈旧闻》中,有一个“翠镯换钧窑笔洗”的故事。说的是民国时期,北平一位老翰林娶了位年轻的姨太太,这位姨太太私自将老翰林珍藏的宋代钧窑笔洗拿去换了一只她心仪的翠镯。当老翰林得知小老婆用笔洗换了翠镯后,不由得火冒三丈,浑身颤抖,高声喊道:“你太混啦!那宋钧窑笔洗是光绪爷赏的,是我的传家宝。别说一只翠镯,百副翠镯也换不到!‘钧窑一具千重厦’,你哪里知道?!太混!太混了!”小老婆也不示弱,跳着脚儿还口:“光绪爷赏你宝,你怎么去洪宪皇帝哪儿去磕头、称臣效劳?!”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这句话像刀一样,戳在老翰林的心窝子上。“卖漏”让翰林一病不起,不久就命归西天。而换得这件笔洗的珠宝店主人,又与其他古玩商合伙,卖了1.4万元,买主又将它卖给美国古董商,得到了2.5万块银元,这些钱在1930年能购得京东平原上千亩好土地!
安徽藏家朱昌发,用6年时间诚心换取宫廷御用斗彩笔洗的故事,是古玩爱好者对珍品执着追求的典型。2000年,他听说肥西三河镇一名离休老干部家有个传世瓷器,他就慕名前去拜访了那位78岁的老人。老人家却斩钉截铁地说,“传世之宝”纯属谣传。朱昌发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和老人交上了朋友。他经常去拜访老人,诚心终于感动了老人,2004年老人终于让朱昌发看了斗彩笔洗。这件笔洗,口径33厘米,高8.5厘米,有凤凰登枝、迎客松、梅花、葵花等图案,色彩鲜艳、品相完美。后来老人摔伤住院,他跑前跑后照料,像儿女孝敬父母一样,到2006年,老人终于同意将自己的传家宝转让给他。古玩因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以显得倍加精彩。而古玩收藏的故事,反映了人世间的善恶美丑,同样给人一种咀嚼橄榄、回味不尽的感觉。
F. 笔洗的正常尺寸
笔洗的正常尺寸:直径15~20厘米左右的笔洗比较好。
笔洗是一种传统工艺品,属于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的一种文房用具,是用来盛水洗笔的器皿,以形制乖巧、种类繁多、雅致精美而广受青睐,传世的笔洗中,有很多是艺术珍品。笔洗有很多种质地,包括瓷、玉、玛瑙、珐琅、象牙和犀角等,基本都属于名贵材质。
瓷笔洗传世量最多。可以见到的最早作品是宋代五大名窑(哥、官、汝、定、钧)的产品。这些瓷笔洗一般为敞口,浅腹,形状多种多样,包括花果、鱼、兽等形象。如桃试洗做成半个桃实形,一段有枝茎,桃叶包绕,造型爆满,风趣,讨人喜欢。
相关信息
笔洗的形制以钵盂为其基本形,其他的还有长方洗、玉环洗等。笔洗的材质以陶瓷最为常见,有官、哥元洗,葵花洗,罄口圆肚洗,四卷荷叶洗,卷口帘段洗,缝环洗等。其中以粉青纹片朗者为贵,如,龙泉双鱼洗,菊花瓣洗、百折洗、定窑三箍元洗、梅花洗、绦环洗、方池洗耳恭听、柳斗元洗、圆口仪棱洗等。
今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哥窑海棠式洗、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枢府釉印花洗都是国宝级的稀世珍品。此外,还有中间用作笔洗,边盘用作笔掭的。可见,笔洗的形制各异,或素或花,工巧拟古,虽在文房用具中不占有主导地位,但集一套不同性质的笔洗于书案前也蔚为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