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高横杆每次至少身高多少厘米
❶ 跳高作为一种奥运会体育项目,那么它的基本规则有哪些呢
跳高要求运动员单足起跳,要跳过横杆且不能将其碰下支撑杆。每次比赛由主裁判设定起始高度(我校本次男生1.1米,女生0.9米作为起始高度),跳高横杆每轮至少升高2厘米(本次每次升高5厘米),直到剩下最后一人。跳高运动员可以自己选择何时起跳或过杆。(本次要求运动员每次必跳)他们假如三次试跳同一高度失败就会被淘汰。他们成功越过的最高高度就是他们的最终成绩。
五、竞赛场地及器材要求
跳高横杆可用玻璃纤维、金属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长3。98~4。02米,最大重量2公斤,由两根竖横杆托支撑。跳高落地区至少长5米,宽3米,跳高运动员会落到一个很大很柔软的泡沫垫子上。助跑道长度不限,最少为15米。如果条件许可,应不短于20米,呈扇形。跳高架应有足够的高度,须配稳定放置横杆的横杆托,两立柱之间距离为4—4.04米。
❷ 跳高升杆规则是多少厘米升一次
看比赛行程,10cm一个单位每过10厘米就会在原有高度减少,
一般都是起跳1米。
跳高的规则:
1、单腿起跳就跳跃方法而言,规则上没有任何规定,采用哪种方法都可以。但是,运动员必须单腿起跳。
2、试跳失败跳跃后横杆由静止而落下应判为试跳失败(但是,有除运动员以外的明显的原因如风等,裁判员应判断是否试跳成功)。
另外,在越过横杆之前,身体任何部分触及立柱之间、横杆延长线垂直面以外的地面或落地区者应判为试跳失败。时常有这种情况,运动员在跑到垫子前又想停住,但是没有停住而使手触杆或摔到垫子上,这时应判为1次试跳失败。
3、跳跃高度的选择(有关“免跳”的规则)运动员可以在事先宣布的横杆升高计划中的任何一个高度上开始起跳,也可以在以后任何一个高度上根据自己的愿望决定是否试跳。
试跳可以连续失败3次,并且一个高度已有2次试跳失败,但第三次试跳成功仍能够进行下一个高度的试跳。但是已跳过的高度不得再跳。
(2)跳高横杆每次至少身高多少厘米扩展阅读:
1、运动员必须用单脚起跳。
2、如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判为试跳失败。
3、试跳后,由于运动员的试跳动作,致使横杆未能留在横杆托上
4、在越过横杆之前,运动员的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横杆后沿(靠近助跑道)垂直面以前的地面或落地区。如果运动员在试跳中一只脚触及落地区,而裁判认为他并未从中获得利益,则不应因此原因判该次试跳失败。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前30年提高成绩主要靠改进起跳技术,后30年当采用跨越式姿势跳高的成绩达到1.93米以后,跳高的发展主要靠改进过竿技术。
19世纪末,美国高等学校的跳高运动员开始采用一些新的、比较省力的姿势。美国东部各州的运动员用“波浪式”,在较长时间内它也被称为“东方式”。
而在竿上的身体部分好像处在最高的波峰上,因此人们把这种跳法叫做“波浪式”(有的国家称作“剪式”)。美国西部各州的大学生中流行的是另一种跳高技术。
❸ 跳高比赛规则是
1.运动员的试跳顺序,由大会抽签排定。
2.比赛开始前,主裁判员应向运动员宣告起跳高度及每轮升高的计划。此计划直至比赛中只剩下1名运动员或出现成绩相等为止。
在只剩1名运动员或出现成绩相等之前,每轮之间横杆的升高不得少于2厘米。在全能跳高比赛中,横杆升高应自始至终为3厘米。 比赛开始后,运动员不得使用助跑道或起跳区进行练习。
3.运动员必须用单脚起跳。
4.如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则判为试跳失败。
①试跳中碰掉横杆者。 ②在越过横杆之前,身体任何部分触及立柱之间、横杆延长线垂直面以外的地面或落地区者。
注:运动员在试跳中,若一脚触及落地区,而裁判员认为其并未从中获得利益。则不应判为试跳失败。
5.比赛时,运动员可以在规定的起跳高度以上的任一高度开始起跳,也可在以后的任一高度上决定是否“免跳”。在任何高度上,凡连续失败三次,即失去继续比赛的资格。 在一个高度上,第一次或第二次试跳失败后,均可请求“免跳”,但在下一高度上试跳的次数,只能是在 前一个高度上试跳失败后所剩余的未跳次数。 在某一高度上已经请求“免跳”,则不准在该高度上恢复试跳。 第一名成绩相等决名次时不能免跳。
6.每名运动员应以其最好的一次试跳成绩,包括第一名成绩相等决名次的试跳成绩,作为其最后的决定成绩。
7.每次升高横杆后,均应丈量高度,创造新成绩时,应在过杆后核实高度。 丈量高度时,须使木尺与地面垂直,从地面与横杆上沿的最低处计算高度。以一厘米为最小丈量单位,不足一厘米者不计。
8.放置横杆时,裁判员应每次做到: ①横杆两端各离立柱至少有1厘米的空隙。 ②横杆的各个面应始终朝着各自原定的方位。
9.其他运动员在最后的高度上均已失败,只剩下一名运动员时,横杆提升的高度,必须征求该运动员的意见之后确定,直到该运动员在最后高度上失败或弃权时为止。 注:此规定不适用于全能运动项目。
10.比赛进行中,不得移动跳高架。如裁判员认为起跳区或落地区已不适于比赛,可等候全体运动员都试跳完毕该轮次后再移动
11.跳高运动员可在助跑道上放置大会提供的标志,也可在横杆上搭放小手帕或类似物品作为目标。
❹ 跳高比赛,只剩一名运动员时,横杆提升的高度为多少
如果运动员全国则上升高度,如果所有运动员都没过则下降高度,直到只剩一位运动员在淘汰中生存下来。你问题中的情况3人是平局无法决定名次,根据规则规定应该下降高度采取淘汰的方法。观点来自决胜局规则。成绩并列人员较多,则再次提升1或2厘米高度进行结赛。最后成绩由高到低每组录取前3名。
❺ 国家跳高一级运动员标准是多少~
男子跳高一级运动员标准是2.00米,女子跳高一级运动员标准是1.75米。跳高过杆技术有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背越式等。由于技术类型不同,运动员在完成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的各动作方法上各有差异。
比赛规则:
1、运动员的试跳顺序,应抽签决定。
2、比赛开始前,裁判员应向运动员宣布起跳高度和横杆升高计划,此计划直到只剩下最后一名已获胜的运动员或出现第一名成绩相等时为止。
3、在只剩下一名运动员之前,每次横杆升高的高度不得少于2厘米。全能比赛中,每轮升高的高度均为3厘米。
4、运动员必须用单脚起跳。
5、比赛开始后,运动员不得使用起跳区进行练习。
6、如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则判为试跳失败:试跳中,碰落横杆;在越过横杆之前,身体任何部位触及立柱之间、横杆延长线垂直面以外的地面或落地区。
7、运动员可在宣布的任一高度上开始起跳,也可在以后任一高度决定是否免跳。在一个高度上,运动员试跳1次或2次失败后,仍可请求免跳,但在下一高度的试跳次数,应是前一高度试跳后所剩余的未跳次数,但不准在该高度上恢复试跳。不管在任何高度上,只要运动员出现连续3次失败,即失去继续比赛的资格。因成绩相等而举行的决名次赛除外。
8、比赛名次应根据运动员的最好成绩排定。当成绩相等时,在最后跳过高度上试跳次数少者,名次列前;如仍不能决出名次,应将全赛中失败次数少的运动员名次列前;如再相等,不涉及第一名时,名次并列;涉及第一名时,举行决名次赛。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跳高
❻ 关于跳高比赛规则
跳高比赛规则为:《田径竞赛规》中规定:跳高要求运动员单足起跳,要跳过横杆且不能将其碰下支撑杆。每次比赛由主裁判设定起始高度,跳高横杆每轮至少升高2厘米,撑竿跳则是5厘米,直到剩下最后一个人。跳高运动员可以自己选择何时起跳或过杆。如果三次试跳同一高度失败就会被淘汰,成功越过的最高高度就是他们的最终成绩。如果两个人成绩并列,打破平局的办法一般有两种:首先看谁通过同一高度使用的次数少;其次是看哪个人在全部比赛过程中失误的少。如果还是平局,比赛就产生并列冠军。
❼ 跳高比赛中横杆每次升高多少厘米
这不一定啊!要看什么级别的!小学生就是起跳不到一米 看比赛行程 10cm一个单位每过10厘米就会在原有高度减少 举例:现在是1.3.米每一回合会加高3cm 等到1.4米的时候会降到每一回合加高2cm 还可以免挑 就是当前高度 远远低于该运动员 平均成绩 他会选择免跳等 还有就是级别奥运会上标准起跳都是在1.8米 但是奥运会跳高选手 在1.8米高度上都有保留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1.8米太低了 所以他们会协商 把高度提升.他们都会在1.9米和2米之间选择每回合提升4cm 在2米以后每回合提升3厘米 2.1米以后 2厘米之后就一直都是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