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计量单位 » 郑州有多少厘米

郑州有多少厘米

发布时间: 2023-01-13 11:35:51

A. 2016年郑州占地面积是多少

占地面积是7446平方公里,数据来源于河南省人民政府网。

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

郑州地处中华腹地,史谓“天地之中”,古称商都,今为绿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郑州历史上曾五次为都、八代为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城市。5000年前,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此出生、创业和建都。3600年前,成为我国商代早期和中期都城,是商文明的发源地。

(1)郑州有多少厘米扩展阅读:

郑州发展及地位:

郑州地处中国地理中心,是全国重要的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电力、邮政电信主枢纽城市。是全国普通铁路和高速铁路网中唯一的“双十字”中心,随着郑徐高铁开通,郑万、郑合高铁开工建设;郑焦、郑机城际铁路通车运营。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开通国内外客货航线194条,客运量243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50万吨,1.5小时航程可覆盖全国2/3主要城市。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一期建成运营,“四港一体”合作发展机制初步确立。大力推进航空大都市建设。空港、古城、双鹤湖、会展物流“四大片区”联动发展。

综保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功能不断拓展,汽车、肉类等进口口岸投用,我市成为内陆功能性口岸最多的城市。郑欧班列境内外集疏分拨范围、货运总量和满载率均居中欧班列前列。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走货量居全国试点城市前列,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国家级功能平台落户郑州。

郑州成为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跻身全国十大通信网络交换枢纽。全市累计利用境外投资167.3亿美元,是“十一五”的2.6倍;进出口总额由51.6亿美元增长到570.3亿美元,占全省76.7%,年均增长61.6%,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由第17位跃升至第3位。

郑州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2014年,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三大主体”工作成效显着,郑州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郑州确立了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两大战略支撑产业和新材料、生物及医药两大战略新兴产业。

郑州是全国着名的现代化商贸城市,现代物流、会展、文化旅游、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是中部地区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其中郑州商品交易所是三大全国性商品交易所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河南省人民政府网—郑州市

B. 郑州市区面积多少平方米

1、郑州市辖6区5市1县,郑州市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10.3平方公里。总人口为614.8万,其中市区213.4万。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2/3,东部平原占总面积的1/3。
2、郑州地处中国华中地区、黄河下游、中原腹地、河南中部偏北,东接开封、西依洛阳,北临黄河与新乡、焦作相望,南部与许昌、平顶山接壤。郑州位于黄河中下游和伏牛山脉东北翼向黄淮平原过渡的交接地带,西部高,东部低,中部高,东北低或东南低;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更多关于郑州市区面积多少平方米,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6920bf1616093807.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C. 郑州有多大

全市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010.3平方公里。下面是郑州的概况,希望你能满意:
郑州 河南省省会,中国重要的内陆开放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崛起的现代化商贸城市。郑州在黄河南岸,崇山峻岭之东,与七朝古都开封和十三朝古都洛阳东西相临,东南面向黄淮平原,位于东经112°42'~114°14'和北纬34°16'分~34°58'之间,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4.3℃,降雨量640毫米。辖12个县(市)、区,其中县1个、县级市5个、区6个。据2006年的统计资料,年末全市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010.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282.0平方公里;2006年末全市总人口 724.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36.28万人,乡村人口288万人。郑州地处中原腹地,“雄峙中枢,控御险要”,为全国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是新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城市,是国家开放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八大古都之首。2007年完成生产总值24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5.6%;人均生产总值33169元,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4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308.7亿元,增长18.9%;第三产业增加值1024.1亿元,增长12.3%。产业结构出现新的变化,由上年的3.8:53.5:42.7调整为3.6:54.1:42.3,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1404.3亿元,增长22.6%,占生产总值的58.0%,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积极推进城镇化战略,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中心城市集聚功能和辐射作用增强,年末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61.3%,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郑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丰富。轩辕黄帝故里、裴李岗文化遗址、大河村遗址、夏都阳城遗址、商城遗址等记载了她8000多年的文明史,以黄河游览区、大村遗址为主的黄河有中国特色文化旅游群和以少林寺、嵩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嵩山风景名胜区给郑州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郑州地上、地下资源丰富。盛产小麦、玉米、稻谷、棉花、烟叶、花生、芝麻、水果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新郑大枣、中牟大蒜、黄河鲤鱼等特产闻名遐迩;现已探明矿产34种,铝矾、耐火粘土等储量丰富,具备良好的开采条件。
郑州雄踞中原腹地,是中国铁路、公路、航空、信息兼具的重要综合性交通通讯枢纽之一。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107、310国道和郑、汴、洛高速公路在这里穿过;拥有亚洲最大的货车编组站,拥有铁路、公路三个一类口岸和中国新郑国际机场;邮政、电信业务总量居全国前列。郑州是中原地区通向世界的重要门户。
郑州承袭商都遗风,商贸发达。"八五"期间,登高投资104.8亿元,新建大型商贸设施面积566.7万平方米。遍布全市的一、二级商业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中、小集贸市场相结合,专业市场与综合市场、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互补的发达的商贸网络。
开放的郑州在工农业生产、科教文卫体等方面都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工业体系逐步完善,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先后跻身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和投资硬环境40优之列,并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兴办的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评为国家重点和全国"十佳"开发区,与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起成为河南省对外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国内外客商投资的热点。

D. 郑州面积多少平方公里

郑州面积:7567平方公里。

郑州市是全国公、铁、航、信兼具的交通枢纽,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3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截至2022年4月,郑州市有2座航站楼、2条跑道、162条航线、6个火车站、2条铁路干线、6条高铁线、22条轨道交通、11条高速公路、37条BRT线路。



气候

郑州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少雨多春旱,冷暖多变大风多;夏季比较炎热,降水集中;秋季气候凉爽,时间短促;冬季漫长干冷,雨雪稀少。30年平均气温14.7℃,1月平均气温0.5℃,极端最低气温-16.3℃(1990年1月31日);7月平均气温27.1℃,极端最高气温41.5℃(2002年7月15日)。

最低月平均气温-1.71℃(2000年1月),最高月平均气温28.8℃(2009年6月和2010年7月)。生长期年平均306.7天(2月15日到12月180),无霜期年平均212.6天,最长达231天,最短为181天。

年平均日照时数1564.3小时,年总辐射452.6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306.7天,年平均降水量632.4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78天。极端年最大雨量953.9毫米(2003年),极端年最少雨量380.6毫米(1997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8月,8月最多。

E. 郑州市区面积是多少

郑州市区面积是1010平方公里。

郑州市总面积在7446平方公司左右,其中市区面积达1010平方公里,目前拥有6个辖区、1各县以及5个代管县级市,是我国着名的历史名城,相传为轩辕黄帝的故乡,其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豫剧,更位列我国的四大剧种之一。

郑州市的特点

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特大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地势总特征为西南高、东北低,因其位于秦岭东段余脉、中国第二级地貌台阶与第三级地貌台阶的交接过渡地带,地势呈阶梯状下降。

郑州是着名的历史名城,在历史上曾经五次为都城,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繁多,且还拥有自身的文化特色,例如豫剧、曲剧等等,其中豫剧更是我国的四大剧种之一。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郑州

F. 郑州到雪乡多少公里

郑州到雪乡有1825公里。地图比例1厘米:100公里,从地图上显示郑州到雪乡有18.25厘米,换算得知,100*18.25=1825公里。

G. 郑州的介绍(写作文)

郑州名胜古迹

城隍庙 在郑州市商城路北。明代初年建,弘治十四年 (1501年) 重修,其后屡有修葺。建筑均为琉璃瓦覆盖,飞檐四出,造型精致,结构紧凑。乐楼高达15米,歇山式双层建筑,正脊浮雕游龙数条,有凤凰飞舞,荷花、狮子陪衬。庙内碑碣很多,其中有明张大犹草书石碑“福赞”、“寿赞”两通,笔迹苍劲挺拔。前者碑高180厘米,宽82厘米,厚约21厘米;后者碑高181厘米,宽80厘米,厚21厘米。
苏轼书欧阳修《醉翁亭记》石刻 在郑州市博物馆内。北宋元佑六年 (1091年) 苏轼知颍州时,应开封刘季孙之请,以真、行、草兼用字体写成《醉翁亭记》长卷,卷末有赵孟頫、宋广、沈周、吴宽等人的跋尾赞叙。明隆庆五年 (1571年) 秋,刘巡邀请文彭、吴应祈为之双钩勒石,立于鄢陵县刘氏家祠内。原件墨迹。其时为高拱所得,不久又为张居正所有,张氏获获抄家,被没入宫廷,后焚毁。
清康熙三十一年 (1692年),高拱的侄曾孙高有闻因原刻磨损不清,出其家藏拓本重新刻石,立于新郑县高氏祠堂。刻技之精,不在鄢陵石刻之下。鄢陵石刻已全部散失,新郑石刻于1959年移置郑州市博物馆,建立长廊,妥善保存。石刻共分18块,每块长60厘米、宽40厘米左右;其后还有6块宽约40厘米、长60-90厘米的石刻,是赵孟頫、沈周、高拱等人的题跋。
商代遗址 在郑州市区内。面积25平方公里,1959年秋发现。1955年在遗址中部又发现一座周长近7公里的城垣,为早于安阳殷墟的商代前期遗址,是商王朝重要的都邑之一。在此发掘出大量的房基、地窖、水井、壕沟、墓葬等遗迹,以及铜器、石器、骨器、蚌器、玉器、陶器、原始瓷器等遗物,还有少量的刀刻字骨和陶文符号。在城的北墙和南墙外有冶铸青铜器的手工业作坊遗址,西墙外有烧制陶器的手工业作坊遗址,北墙外还有磨制骨料的擤工业作坊遗址。在城内东北部,有大面积的带有石柱础的夯土台基,很可能是宫殿遗址。在西城墙外的社岭街和城墙东南角,出土大量青铜器,有方鼎、圆鼎、尊、卣、觚等,是商代文物之精华。
兽面纹牛首铜壶
兽面纹牛首铜尊
兽面纹铜方鼎
杜岭方鼎 1974年出土于杜岭岗南段张寨南街,通高100厘米,重86.4公斤。

大河村遗址 在郑州市北郊大河村西南1公里处,距市区12公里。1964年秋季发现。面积约30万平方米。1972-1980年曾进行11次发掘,发现大量墓葬、灰坑、房基等遗迹和遗物。是一处包括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主要为住房的遗存,已出土房基28座,年代有异,结构亦不相同。房基据碳同位素测定,距今约5000年,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晚期。大量陶器中独具风格的双连壶,红陶黑彩,白衣彩陶出土数量甚多,色彩鲜艳,花纹图案多样,为大河村彩陶的一个特点。彩陶片上绘有各种天文图象,如太阳纹、月亮纹、星座纹等。大量的农业生产工具,如石制的斧、铲、刀、镰和蚌刀等的出土,高粱、粟和莲子等种了的发现,表明农业是当时人们的主要生产实践和生活来源。
彩陶钵,1972年出土。
大河村类型彩陶连体瓶,大河村出土。
吉鸿昌墓 在郑州市西郊烈士陵园。吉鸿昌 (1895-1934),扶沟县吕潭镇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9日在天津被捕,24日在北平就义,葬于吕潭镇鸿昌学校花园内,1974年移葬郑州烈士陵园。
纪公庙 在郑州市西北26公里纪公庙村。汉荥阳城西南300余米。纪信是刘邦的大将,汉高祖三年 (前204年),项羽困刘邦于荥阳,纪信假扮刘邦诳楚,使刘邦得以遁走成皋 (治今荥阳西北汜水镇)。项羽怒,焚纪信。后人在荥阳西南为纪信修墓立庙。庙已无存,原址有唐代以后重修庙宇和赞颂纪信的碑刻30余块。其中以唐武周长安二年 (702年) 书法家卢藏用撰文书写的石碑最为珍贵。碑高2.27米,碑额系书“汉忠烈纪公碑”六字,碑身隶书。庙后有纪公墓,高7.5米,围125米。登冢顶可俯瞰古战场风光。
花园口 在郑州市北17公里处,紧靠黄河南岸。宋时曾在此建闸治水,后渐成村落,名桂家庄。明吏部尚书许某在此修建花园,方圆540亩余。后河道南移,村落与花园被河水吞没,成为黄河渡口,名花园口。1938年6月,日本侵略军侵占开封,逼近郑州,国民党军队在此扒开黄河大堤,使豫东、皖北、苏北三省的千里沃野变成荒无人烟的黄泛区。1947年3月将决口堵复,河水流回故道。
古荥冶铁遗址 在郑州市西北20公里处。面积12万平方米。1965年和1975年曾部分发掘。发现炼铁大高炉两座,炉缸呈椭圆形,炉壁、炉基均用黑褐色耐火土夯筑而成,炉前、炉侧有冶炼的架木遗迹。经复原,高炉在6米以上,容积50立方米,周围有矿石堆、水井、水池、炼渣区等,还有预热鼓风的风管,是一个完整的冶炼作业系统。高炉附近出土大量成套的铸造模具和铁器成品,大多有“河一”铭文,产品以生产工具为主。遗址的年代为西汉中期至东汉时期。发掘材料证明它是官营的冶铸联合作坊。
原武温穆王壁画墓 在郑州市二十里铺瓦屋孙村东南。是明太祖的八世孙。墓在地面下7米处,为一坐北向南的砖券墓,墓室正面有一高大门楼,两扇石门可以启闭。墓室长6米、宽5米、高3米,墓后壁上方有一盗洞。墓内残存四块墓志铭,均为72厘米见方的石碣,说明该墓是原武温穆王及其元配张太妃的合葬墓。墓室内布满彩绘壁画,后壁中央绘有释迦佛像,两旁绘有护法灵禽、麒麟、大象。东西两壁绘有帝王和王妃画像及其亲人、侍者、菩萨、比丘,以及亭台楼阁和各种乐器等。墓顶绘日月星象,云气缭绕,仙鹤翩舞。1953年墓上方新建保护房,墓志铭镶砌在室内墙上,墓室内建有长20米的隧道,历46级可达墓底。
巩义市
石窟寺 在巩义市区东北约8公里的大力山下。北魏熙平二年 (517年) 建。东西魏、北齐、隋、唐及北宋,相继在此凿窟造像。现存5窟、256龛、7743尊佛像和数十篇题记。第一窟门内两侧雕“帝后礼佛图”,其余三壁雕佛像和佛传故事。壁脚雕神王、怪兽和伎乐人。“帝后礼佛图”分三层六组,每层比丘和比丘尼作前导,后为皇帝、皇后和侍从,前呼后拥,反映了皇室的宗教活动。为我国现存浮雕中较完整的杰作。
正龛佛像—石窟寺第1号窟中心柱正龛佛像,是北魏晚期佛像的典型代表。
浮雕礼佛图局部—石窟寺第3号窟南壁西侧礼佛图局部,为皇后礼佛行列。
杜甫故里 在巩义市老城东1公里的南窑湾。此地背依笔架山,前临广阔沃野,东泗河经此注入洛水。唐着名诗人杜甫 (712-770) 即诞生在笔架山下的一孔砖砌窑洞里。杜甫的曾祖父杜依艺曾任巩县令,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诗人,杜甫少年时代即在此度过。
(1962年)
杜甫墓 在巩义市老城西北约6公里康店乡康店村西的邙岭上。墓地坐北面南,东西并排3个土冢,西为杜甫墓,向东依次为长子宗文,次子宗武之墓。墓冢呈覆斗状,高约10米,墓周长约72米。唐大历五年 (770年) 杜甫在湖南湘江途中病亡 (一说死于耒阳)。元和八年 (813年),其孙子杜嗣业才迁葬于今址。一说迁葬河南偃师首阳山下,今首阳山下也有杜甫墓。在湖南耒阳和平江也有杜甫墓。
铁生沟冶铁遗址 在巩义市老城西南29公里。铁生沟村群山环抱,矿藏丰富,南侧为一处规模较大的西汉冶铁遗址,东西长约180米,南北宽120米,总共2.16万平方米。遗址周围断崖上,裸露出不少炼渣、矿石末、烧土和黑灰。在冶炼场附近的南北两山上,发现有汉代采矿场的遗迹。冶炼场西南3公里的罗汉寺和西北的罗泉、北庄均发现有采矿井和巷道。1958-1959年发掘,在2000平方米范围内,挖出炼炉18座。出土的煤块、煤饼和煤渣看,我国西汉时期即已用煤冶铁。特别经过对出土铁器的金相分析,发现西汉时已有球墨铸铁。
宋陵 在巩义市西村、芝田、孝义、回郭镇附近。北宋9个皇帝,除徽、钦二帝被金所虏囚死漠北外,均葬此。乾德元年 (963年) 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宏殷的陵墓由开封东南迁巩,共为七帝八陵,附葬皇后20余个。陪葬宗室及王公大臣,如寇准、包拯等墓300多座,形成庞大的陵墓群。邙岭起伏,蔚为大观。
八陵为:永安陵,赵匡胤的父亲赵宏殷的陵墓;永昌陵,太祖赵匡胤的陵墓;永熙陵,太宗赵光义的陵墓;永定陵,真宗赵恒的陵墓;永昭陵,仁宗赵祯的陵墓;永厚陵,英宗赵曙的陵墓;永裕陵,神宗赵顼的陵墓;永太陵,哲宗赵煦的陵墓。陵墓建制基本相同,都有较大的陵台。陵台四周有神墙,四角有角楼,四墙中间设神门,东、西、北三神门外各有雕狮一对,南神门外神道两侧排列着雄伟壮观的石刻群。
宋太宗永熙陵石雕—石望柱(不计柱座)高超过6米,文武臣高4米多,象、马等体高都超过2.6米。
宋真宗永定陵石雕—是目前诸陵中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处。石望柱(不计座高)高5.7米,文武巨像体高3.7-3.8米。
雪花洞 在巩义市老城东南29公里新中乡老庙村嵩山香炉峰下。是这里20多个自然溶洞中最神奇绝妙的溶洞。因洞内石壁晶莹剔透,石林洁白如雪,故称雪花洞。洞长600多米,高13米左右,面积4000多平方米,由大小不同的6个天然溶洞组成。迎宾大厅可容纳200-300人。洞外还有杜甫故居、北宋皇陵、摩崖造像石刻、石窟寺等名胜古迹。
黄冶唐三彩窑遗址 在巩义市老城西南的大、小黄冶村。当地丘陵起伏,山沟环绕,沟岸两旁的台地上,到处呈现烧制“唐三彩”的窑址堆积。巩义市不仅是“唐三彩”的主产之一,且当时造瓷业也相当兴盛。
新郑市
郑韩故城 在新郑市区附近双洎河 (古称洧水) 与黄水交汇处。春秋战国时为郑国和韩国的都城所在地,因称郑韩故城。公元前230年韩被秦灭。郑、韩在此建都长达500多年。故城平面极不规则,周长19公里。大部分城墙尚存,最高处达18米。西城中部有一座小城,应是当时的宫城。东城内有各种手工业作坊遗址。铸铜作坊遗址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制骨作坊遗址面积7000平方米,战国时的铸铁作坊遗址面积4万平方米。曾在此清理出一座熔铁炉和两个烘范窑,出土大批铁器和陶范,此外还有制陶、制玉作坊遗址。东城内的一个战国兵器坑,出土铜兵器180多件,多数有铭文。城内外发现六处墓地,出土一批青铜器、玉器等。
裴李岗遗址 在新郑市区西北约8公里。遗址西南临双洎河,东靠裴李岗村,高出周围地面约2米,面积约2万平方米。1977-1979年曾进行三次发掘,发现大量墓葬、灰坑等遗迹和遗物。这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石器有磨制精致的磨盘、磨棒、铲、镰、斧、凿等。铲多作鞋底状,上下均有圆形弧形刃。镰似今之镰刀,而刃部有锯齿。这些都为我国其他新石器时代遗址所不见或少见。陶器多红色,手制,火侯较低,器表多磨光。器形有球形小口双耳壶、三足体、三足壶及鼎、钵、盆、碗、勺等。据碳14测定,距今已8000年左右。
欧阳修祠墓 在新郑市区西14公里欧阳寺村。 欧阳修 (1007-1072),庐陵 (今江西吉安) 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墓冢高大,古柏环绕。墓前有明清重修的祠堂及石人、石兽等,祠旁立“宋太师欧阳文忠公祠墓”碑,祠墓四周围以红墙。附近还有寺院。
后周皇陵 在新郑市区北18公里郭店村。包括嵩陵、庆陵、顺陵和懿陵。嵩陵是后周太祖郭威墓,庆陵是世宗柴荣墓,顺陵是恭帝柴宗训墓,懿陵是世宗皇后符氏墓。陵前有明清祭文石碑40余通。墓冢都有封土,高20米左右。据史书记载,太祖郭威临终曾告柴荣,陵墓务求俭素,不用石柱、石人、石兽,不修下宫。此说与皇陵现状相符。
轩辕故里 在新郑市区北关。是轩辕黄帝出生地。据《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为中华民族的祖先。现有明代重建、清代重修的轩辕祠。祠院坐北向南,前有山门,后有主殿,院左右两侧是配殿,主殿正中奉有黄帝像,左殿塑有嫘母像,右殿塑有嫫母像。县城西南12公里,传说黄帝幼年曾在此活动,现仍有天寿宫、少典祠、嫘母、嫫母等祠庙遗址。县西南的具茨山主峰风后顶,是黄帝成年时期活动的主要场所。该山峻峰突兀,风景秀丽。现有黄帝祠、黄帝避暑宫、御花园、幽胜宫、力牧峰等庙宇古迹。其中以黄帝祠最雄伟,轩辕庙大殿最奇巧,医圣宫的地势最险峻,幽胜宫的环境最幽静。
新密市
打虎亭汉墓 在新密市区西约6公里、绥水南岸台地上。东西两墓并列,高大的土冢相连,犹如土山。西墓庞大,用砖石筑成,分7室,总长25.16米,宽17.28米,中室高4.88米。墓室南有斜坡墓道,长25米。墓底铺煤,厚0.5米。墓内画像石刻丰富,雕刻具独特风格。墓门正背两面刻有铺首衔环和珍禽异兽组成的图案。壁上刻有大幅迎宾图。东、南、北三面耳室刻绘庖厨、烹饪、车辆、馈赠、宴饮等。东墓与西墓毗邻,结构近似,唯形制略小,壁画全系彩绘。后寺郭3座汉墓,在打虎亭东北2.5公里,墓室结构和壁画内容与打虎亭墓基本相同。
战国魏长城 在新密市区西北10公里。从荥密交界的香炉山起,经蜡烛山、沙岗、风门口、五岭,南到茶庵村北,长5.8公里,墙基宽2.5米,现存城墙最高处为2.5米,如同曲曲弯弯的长龙横穿许多险要的山口。墙垣为青石砌筑,保存基本完整。按魏为秦所逼,将都城自安邑 (今山西夏县),迁都大梁 (今开封) 后,为了防御西邻秦国入侵,于周显王十三年 (前356年),由黄河北的阳武 (今原阳),经过郑州西郊,南到新密,修了一条长约100余公里长的城。秦统一六国后,这条长城才被放弃。现存的魏长城遗址,是唯一保护在地面的一段。
郑庄公冢 在新密市区东南30公里王岗村东约1公里。现有圆形墓冢,高10米,周长约有125米,墓建造在土岗上。冢东距郑韩故城仅15公里。郑庄公 (前757-前701),春秋时郑国第二代国君。
后士郭汉墓群 在新密市老城西北后士郭村处。地面上现存4个冢,皆坐北朝南,经发掘可知:墓室为砖石结构,随葬器物非常丰富,有石羊头、镇墓罐、彩绘陶仓楼。墓室正面壁上绘“地主收租图”图案。后士郭汉墓出土的大量随葬器物,为打虎亭汉墓断代提供了佐证。壁画“地主收租图”,则是一幅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也是研究汉代社会经济史的重要资料。墓中的石刻“斗鸡图”壁画,是我国目前发现唯一的汉代石刻壁画,在美术史上有重要地位。
登封市

嵩山 属于伏牛山脉,其主峰在登封市西北,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东西绵延约60余公里。东周始定嵩高为中岳,五代以后称中岳嵩山。与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共称“五岳”。这里山峦起伏,峻峰奇异。站立峰顶极目远眺,北望黄河,明灭一线;鸟瞰山麓,名胜古迹星罗棋布。着名胜迹有北魏嵩岳寺塔、汉代嵩山三阙 (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元代观星台及少林寺、中岳庙、会善寺、法王寺塔、永泰寺、净藏禅师塔、初祖庵、嵩阳书院、石淙河摩崖题记、刘碑寺石碑和八方古文化遗址等,均为游览胜地。

少林寺 在嵩山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 (495年)。孝昌三年 (527年) 印度僧人菩提达摩在此首创禅宗,历史上称达摩为初祖,称少林寺为祖庭。唐初,少林寺和尚佐唐太宗开国有功,从此僧徒常习拳术,禅宗和少林拳负有盛名,广为流传。千佛殿内有着名的明代“五百罗汉朝毗卢”壁画约300多平方米,白衣殿内有清代“少林寺拳谱”、“十三和尚救唐王”壁画。
少林寺
白衣殿壁画
达摩亭相传是二祖慧可在此立候达摩,雪深及膝,故又叫立雪亭。寺西的塔林,西北的初祖庵、达摩面壁洞,西南的二祖庵,以及附近的唐代法如塔、同光塔,五代时的法华塔,元代的缘公塔等,在建筑史上都有重要地位。寺内保存有唐以来的碑碣石刻约300余品,其中以唐王告少林寺主教碑,以及苏轼、米芾、蔡京、赵孟頫、董其昌、日本僧人邵元撰文和书写的碑刻最为珍贵。
塔林 在嵩山少林寺西里许。为历代和尚墓地,现存自唐至清千余年间的砖石墓塔220多座。式样繁多,造型各异,是综合研究我国古代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
初祖庵 在嵩山少林寺西北的五乳峰下。现存一殿、两亭和千佛阁等。大殿建于北宋宣和七年 (1125年),木构梁架、斗拱都具典型的宋代风格,是河南现存木构建筑中之杰作。大殿东南有古柏一株,相传为唐初禅宗六祖慧能所植。附近保存有书法家黄庭坚、蔡卞等人书写的赞颂初祖达摩的碑石40余品。

二祖庵 在嵩山少林寺西南4公里的钵盂峰上。二祖慧可 (487-593),北魏时虎牢 (今荥阳市) 人,从菩提达摩学佛,立雪断臂,得受衣钵后,相传在此养伤。其徒众为作纪念,在此建庵。庵内有大殿3楹,碑碣数通。殿前四井,传为慧可卓锡所凿,名卓锡泉,虽近在咫尺,而味各异。庵外有古塔3座,其中以周万岁登封元年 (696年) 所建的唐塔最为挺拔俊秀。南上里许有炼魔台,又名觅心台,为慧可经行处。

达摩面壁洞 在嵩山少林寺西北的五乳峰上。传为达摩面壁十年 (一说九年) 处。石洞幽邃,深约7米,宽3米。

太室阙 在嵩山中岳庙门前500米处。东汉元初五年 (118年) 建。是汉代太室山庙前的神道阙,与少室阙、启母阙并称中岳汉三阙。太室阙高3.92米,东西两阙相距6.75米。阙身用长方石块垒砌而成,上部用巨石雕成四阿顶,南面刻有“中岳太室阳城”六篆字,气势挺拔,苍劲有力。另有汉隶和篆、隶参半的两段铭文,记述吕常等人建阙的因由,是研究我国书法演变的重要实物。雕刻有画像50余幅。

少室阙 在嵩山少室山下的邢家铺村。约建于东汉元初五年至延光二年 (118-123) 之间。少室阙北面上部刻有双线勾勒的“少室神道之阙”六篆书大字,南面的隶书铭文大部剥落。阙身现存画像有60余幅。蹴鞠图雕刻栩栩如生,说明我国早在汉代已有足球运动。

H. 郑州市有多大

我给的应该都是最新数据吧,人口数都是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

郑州全市总面积7446.2 平方公里,市区面积(建城区)303平方公里;郑汴新区规划总面积2127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郑州市区的7倍大。辖6区5市1县:金水区、二七区、中原区、管城区、惠济区、上街区,郑东新区,巩义市、登封市、荥阳市、新密市、新郑市、中牟县,人口862.6万。

成都有12390平方公里。主城区面积843平方公里,市辖区面积1418平方公里。成都市共辖9个区、6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1个独立核算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青岛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871.51万人,面积1128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1159平方公里,市内四区总人口为207.79万人;其他三区五市(县级)663.72万人。

西安市辖9个区、4个县,辖区总面积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为3782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约600平方公里

热点内容
马路上汽车的噪音在多少分贝 发布:2023-08-31 22:08:23 浏览:1889
应孕棒多少钱一盒 发布:2023-08-31 22:08:21 浏览:1363
标准养老金一年能领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648
湖北通城接网线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9:51 浏览:1728
开随车吊车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489
京东付尾款怎么知道前多少名 发布:2023-08-31 21:52:58 浏览:1813
在学校租铺面一个月要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1:52:09 浏览:1952
2寸有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50:34 浏览:1596
知道电压如何算一小时多少电 发布:2023-08-31 21:46:20 浏览:1577
金手镯54号圈周长是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44:28 浏览:1750